中国乐评人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音乐 > 中国乐评人手记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806923047
作者:邵奇青,沈次农
页数:491页

书籍目录

为《中国乐评人手记》而写的絮言人人都可以写音乐评论前言陈志音“乐评”忧思录  附文  谁在制造“乐坊”神话?韩斌爱好变成事业是我最大的幸运  附文  再也没有高音C了韩锺恩基于临响之上的观照,接着聆听之后的倾听——音乐批评手记  附文  在太庙,这里有一个感动——临场感受大型实景歌剧《图兰朵》演出之后蒋力乐趣与使命  附文  《图兰朵》(北京版)导演刍议金兆钧我的乐评之路及其他  附文  颠覆还是捧场? ——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的另一种解读景作人“感”与“敢”的相连等式——我的乐评札记一二李澄乐评更像是“闻香识女人”  附文  “热眼旁观”穆特事件李诗原音乐批评平面化现象的哲学反思  附文  中国当代文艺新潮中的音乐——兼对一些理论的批判李严欢我的爱乐生活——与诸记者朋友的对话  附文  “炅”然不同的琴韵梁茂春呼唤新的音乐评论刘恩惠我的“第一交响曲”  附文  太多和太少——新年音乐会随想录刘靖之生命里最美好的部分——音乐  附文  2004香港艺术节巡礼刘蔚我的爱乐历程  附文  系列思考——传媒与评论在上海严肃音乐振兴历程中的作用刘雪枫我的“爱乐”与《爱乐》生涯  附文  新世纪拜罗伊特延续光荣——新千年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印象明言对音乐批评方法的梳理与探析  附文  追寻人生的“本真”状态——大提琴与管弦乐队《逝去的时光》听觉读解倪绍陆我与哆■咪  附文  音乐厅——都市寻梦任海杰音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附文  自由与个性——听傅聪独奏音乐会有感邵奇青音乐经历和经历音乐  附文  新版《塞》剧,艺术乎?娱乐乎?沈次农乐评者说  附文  拉特尔和杨颂斯,谁赢了谁施雪钧乐评的“空间”与“社会责任”  附文  一代歌王“神话”终结史君良我写乐评  附文  没有布景设计的歌剧演出——《费德利奥》观后夏宏行走在音乐边缘  附文  繁兴乐评须众为杨圣捷乐评人的素养与媒体的力量  附文  排队、疯狂、哭泣,只因他是傅聪杨燕迪琴声中的朝圣之旅——记陈宏宽钢琴独奏音乐会  附文  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从陈宏宽独奏会乐评谈起张克新音乐之树生命之树  附文  古典音乐市场“三怪”杂议赵世民我写音乐评论的五个独招  附文  吃粮不隔年、出名不过夜——向谭盾学音乐郑安平岁月如歌  附文  童心爱心赤子之心中国音乐家的良心郑延益从卢塞恩乐团的演出讲到“乐评”之不易  附文  林昭亮收复了失地朱贤杰乐评之于我  附文  乐评家这一行留个脚印——代后记

作者简介

随着国内演出市场的日趋火热,对音乐评论来说,已经面临着一种新的课题和挑战。在各类媒体上,电影、文学、体育、戏曲、娱乐等各个文化领域内的批评和评论都相当活跃,唯独严肃音乐还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平静,除了演出前的百字告示和演出后的“众赞歌”外,我们听不见其他声音。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曾经说道:“音乐评论人最重要是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我希望能经常看到实事求是、说真话的文章。有些评论文章就非常好,好在它对我的批评,它使我记住这些批评而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精益求精。为此,我非常感谢这些为数不多的音乐批评人。”媒体显然没有突出更好的评论体系的影响和作用。古典音乐评论人尚在演绎着“鸡肋”的角色。到底是否需要音乐评论人?评论人的生存状况如何?这些问题一直处于模棱两可的地步,并因此影响到中国音乐发展之根本。正如杨燕迪教授所说:“用文字说音乐,能够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为好,以及文字是否真的能说出听音乐本身得不到的东西,这都是些悬而未决的疑难。”乐评的“能够说”与“不能说”,再加上“程度”,这就是国内乐评的郁闷现状了。    本书作者陈志音、韩斌、蒋力、景作人、金兆钧、李澄、李严欢、刘蔚、刘恩惠、刘靖之、刘雪枫、倪绍陆、任海杰、邵奇青、沈次农、施雪钧、史君良、夏宏、杨圣捷、杨忠衡、张克新、赵世民、郑安平、郑延益、周凡夫、朱军等分别来自京、沪、港、台等不同城市和地区,从事着作家、教师、医生、商人、公司职员、报社记者、杂志编辑、音乐表演、退休干部等各种音乐批评圈无关的职业,他们的业余时间,除了挖空心思收集唱片,就是出没于大小剧场和音乐厅,以欣赏音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报刊杂志、网络论坛、博客和日记中,抒发自己对于音乐作品、音乐风格、流派、音乐家、音乐书刊和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见解、评价和感受的“业余”乐评人。就如蒋力先生所说的一族:“乐评人的称谓和概念都比较新,这是相对于音乐评论家而言。对乐评人的要求一直没有像对音乐评论家那么高,所以时下的乐评人似乎多于音乐评论家,社会影响也略大于音乐评论家。这个影响,有好有坏,有正面有负面,无法一概而论。乐评人没有组织,没人发工资,稿费高低不等,做这档事的人,大多应是出于爱好,或者说还有点责任感和正义感。”并且,“作为乐评人,也有苦恼,这就是辛辛苦苦写出文章,自己或许还比较得意,到了报刊版面上,却有可能被编辑删改,断章取义或原意走样。读者对你的乐评的理解,本来就因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读了这样的文章,就更易产生歧义,那真是有嘴难辩,有苦难言。” 在本书中,“业余”乐评人们不仅描述了自己的爱乐生活和与乐评结缘的经历及其中存在的困惑和疑虑的思考,并代表着自己的职业身份、站在不同的视觉角度,对音乐批评的本质和现象、功能和使命、音乐批评人自身应有的气节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音乐评论的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观点鲜明的探讨。这些信息和内容既能使广大读者更为直观的了解他们身边的乐评人,也能对音乐评论本身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本书不是一本乐评理论学著作,也不可能解决由现状而引出的各种问题。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他们通过这些作者对音乐评论本体面临的问题,通过阅读这些客观生动的阐述,可以了解到聆听一场音乐会、采访一位乐坛人物、完成一篇重要乐评的种种细节。每一位乐评人在书中所选撷自诩代表性的评论文章,不仅是乐评作者个人风格的展示,同时也代表了目前中国“业余”乐评人的水准。

图书封面


 中国乐评人手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刚看时对这本书期待很高,可最后冷静下来发现,它也只是学院派生产出来给内行人YY的文字堆砌。编者口口声声的“所有人都可以写乐评”,也只好理解为本书拓宽学院派以外的市场的陈词滥调。当然,如果我是一个忠实的古典乐迷,一个位居中产的传媒人,经常出入音乐厅,车子里放的是阿劳、弗里德曼、卡拉扬、帕瓦罗蒂、、、,那这本书还是不错的选择。只可惜我一点都不古典,除了人所共同知的作曲家,听过的也不过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因此读来觉得这是一群人的集体YY,而我是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书中,国内著名一点的乐评人,一一登场。为了尽力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所谈也不过如何走上乐评的道路,以及一些对于乐评的现状剖析。这是一群集体YY,而且是高尚的YY。让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流行音乐及其他都被整个的无视。这种无视,整齐划一。而唯一提到流行音乐的是相比资历不深,被冠以乐评人的头衔最牵强的金兆钧。而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也来源于他的一篇《颠覆还是捧场--中国流行音乐歌词的另一种解读》。从中依稀可以梳理出流行音乐这些年来的发展。摘录如下。1980年,刚刚复刊不久的《北京晚报》举办了一场“新星音乐会”,成为当年重大的文化事件;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歌曲》编辑部共同瘀斑了“听众喜欢的十五首歌曲”评选,获奖的作品足以代表当时创作和欣赏的主流。这些歌曲所要颠覆的仅仅是对“文革”歌曲创作“高强硬响”,并没有更远的延伸,唯有的突破来自两首歌曲,一首是《乡愁》,一首四号《军港之夜》。作为70至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的集大成者,邓丽君宣布了一个流行音乐旧时代的终结,而年轻的台湾音乐人叶佳修、罗大佑、侯德健等人正在以“校园民谣”宣布着一个流行音乐新时代的开始。然而,在传播上,尽管校园民谣也风靡一时,却只是因其语言风格向70年代诗歌的回归和音乐上的清新、纯朴而在内地获得认同,罗大佑、侯德健等人早期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批判精神却不曾在社会层面上得到注意。邓丽君则以她出色的演唱和作品中非常中国化的传统浪漫主义--混合着三言两拍中才子佳人式的浪漫和30年代新文化运动中的感伤主义浪漫--而风靡全国。同一时期影响巨大的港台歌手还有刘正文、凤飞飞、徐小凤和蔡琴。然而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都属于过去的年代。真正对中国人有影响的则是电视剧《霍元甲》和《陈真》的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孩子,这是你的家》。然而,另一种取向在年轻的一代中产生,侯德健1984年来到内地,不仅带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写作技术,广州和北京第一代音乐人中很多在他那里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他带来了他、罗大佑、李宗盛等人的早期作品和音乐观念。欧美摇滚乐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态度已经成为他们当时的选择。1986年,流行音乐登堂入室。直接受MJ和莱恩里奇等世界著名歌星为非洲灾民义演的影响和罗大佑、张艾嘉等人举办献给世界和平年60名歌星音乐会《让明天更美好》的启发,组织一场献给世界和平年的百名歌星演唱会的设想有有个年轻的女编辑张丹丽提出。崔健的《一无所有》和郭峰、陈哲等人的《让世界充满爱》则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在这场音乐会上问世。崔健的历史作用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冲击和文化反叛,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视角和生活态度。《一无所有》、《不是我不明白》《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从头再来》等作品构成了崔健作品中具有文化含量和时代意识的部分。在这些作品中他广泛地涉及了人性与文化、个性与社会、性与生存状态、现代化与人性的冲突等题材。他的结论或许并不重要,但他的创作状态和独立的话语却照成了歌曲创作领域的革命。与崔健同时促成了这一革命的是词作家陈哲,他在《让世界充满爱》和其后的《五十亿的我们》、《不曾宣读的未来》、《黄土高坡》、《渲染的风采》、《同一首歌》等一系列作品中提供了不同于崔健的另一种话语。1986年, 崔健和陈哲都不孤独,因为在“寻根热”、历史热、文化热的热度令人头晕目眩的那些年,回收质问历史、正面质问当时、抬眼规划未来是整整一代人的共同态度,相比较之下,流行音乐界的一代人远没有社科界、文学界和美术界的一代人那样狂热。动用民歌特别是北方民歌、歌词上突出文化纵深和批判意识、在配器和演唱上吸收摇滚乐因素就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模式。孟广征和徐沛东合作的《我热恋的故乡》,李文歧和李立夫合作的《心中的太阳》,而赵季平的《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则以彻底回归原始民歌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对柔美动听的新“民歌”概念的颠覆。这些作品汇聚到一起,就构成了近乎疯狂的“西北风”歌潮。1988年下半年齐秦的《狼1》的引入,使得齐秦成了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虽然同他一起到来的苏芮的《跟着感觉走》也唱疯了天下,但齐秦却俘虏了一代的心。并如此导致了中国流行音乐向青少年亚文化的回归。而他那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则给华人世界的出国梦与出国潮添上了极妙的注脚,成为了一句经典性的语句。摆脱“西北风”新“高强硬响”的趋向而向流行音乐自身回归的前提就是港台歌曲的大举入侵,从1989年到1992年四年间,港台歌曲再次抢滩成功。这些歌曲同样离开了罗大佑、李宗盛等人早期的批判风格而完全都市化了,也提供了一套不同于前人的话语系统。齐秦的《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赵传的《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林忆莲的《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郑智化的《水手》、童安格的《花瓣雨》、王杰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周华健的《花心》、姜育恒的《再回首》乃至小虎队的《爱》等等不一而足。整个80年代中,内地音乐人一向认为港台“没文化”,然而,面对被港台歌星征服的下一代学生,音乐人们目瞪口呆。在这时,唯一具有强烈文化能量的新人是来自西安的退学大学生张楚,他的第一批作品引发了很大的震动。崔健、陈哲等都表示了推崇。他独树一帜的创作充满了强烈的批判意识、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我走在戈壁上,戈壁很宽广,这里没有水,有过去的河床。我走在边墙上,边墙还很长,有人把话,刻在石头上。我读不出方向,读不出时光,读不出最后一定是死亡。风吹来,吹落一轮鲜红的太阳。"(西出阳关)然而,张楚在当时无疑超前了,当若干年后他终于以《姐姐》而成名时,他此时的锐气、朝气和意志已经被北京这座城市消磨了太多。毋庸置疑,港台歌曲能够再次兴风作浪,自身的原因是他们自觉地为年轻人而创作,客观的原因则是中国社会的转型在1990年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就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生活方式的变革、特别是大众传播网络的商业化,年轻的一代正在失去文化重心而随波逐流。1989年下半年,北京摇滚乐手纷纷组成乐队,Party不断,并努力创作。其中坚持长久的有唐朝、黑豹、眼镜蛇、1989等乐队。此时的摇滚乐采取非常极端的态度,他们藐视一切流行歌曲,强调自己的个性。然而从整体上看,摇滚群体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崔健取得的巨大成功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他们,所以他们不能不首先对崔健作战,力图确立自己不同的选择;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热爱欧美摇滚乐,在创作上Copy的成分总是难以清除。同时,他们潜在的巨大危机是,当他们试图反抗什么的时候,他们只能借用欧美摇滚做起后盾,然而这样他们就陷入了欧美摇滚的陷阱。其中,唐朝和黑豹最早得以获得认同。在1993年,摇滚乐获得了一次创作、出版和演出的高峰时期。然而,从总体上来说,这一批摇滚乐手吃亏在歌词的创作上,他们的音乐也因此而缺乏崔健作品那样的振聋发聩的力量。在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超载乐队的《陈胜吴广》、轮回乐队的《烽火扬州路》中我们可以嗅到某种爆裂和嗜血的气息,这些年轻人是在用倒退上千年的语言来呼唤中国文化早期式微了的阳刚之气。更多的作品则对文化本身提出质疑和否定。窦唯的《黑梦》是出色的代表。但从更深一层看,这批乐手自己真正的思想并没有凝固成形应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它们本身追随欧美摇滚乐潮流的趋向和热衷追求物质生活的年轻一代的生活取向构成的反差是最根本的悲剧所在。流行音乐的困境首先由广州打破。务实的广州音乐人面对市场首先调整了创作观念,自动开始解构,放弃大主题、大题材而转向生活实际,然后引进个数包装的机制,迅速获得了成功。北京也相继开始类似的运作,这就导致了“新生代”歌手的问世,在1994年代达到了第二次内地创作高峰。《弯弯的月亮》和《涛声依旧》是第一批重要作品。“新生代”时期到现在的创作旋律上固然多有佳作,但在歌词创作上却似乎得了集体失语症,乏善可陈。可圈可点的是多是切中人们生存状态的片段。《笑脸》、《中华民谣》、《祝你平安》、《小芳》、《钟鼓楼》、《姐姐》、《同桌的你》、《回到拉萨》、《赤裸裸》、《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中国》、《寂寞让我如此美丽》等。也许最能说明90年代以来中国流行音乐失语的证明之一,就是虽然流行音乐人绝大部分是球迷,中国也拥有最疯狂的球迷,然而至今我们并没有一首成功的足球歌曲或者其他体育歌曲。亚运会歌曲创作作品征求多轮,最后也只有《亚洲雄风》等一两首歌曲流传。这或许说明着整个流行音乐界的底气不足!“唯乐不可以为伪”在今天已经不能成立,成批量生产的音乐垃圾已经足够败坏大众的胃口,并温情脉脉地滋养着下一代人的精神软骨。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很无聊的书...里头居然看到几张音乐厅的熟面孔...乐评嘛...连我和几个哥们熟了以后都不好意思网上说得太尖刻...更何况 他们码字要上报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场面话而已...
  •     书中选的都是当前国内最活跃的乐评人,他们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刊上,这也是吸引我购买此书的一个原因。每位作者多针对当前国内乐评的现状及问题谈了他们自己的思考,还介绍了自己的乐评观,同时附上一篇作者的代表性乐评文章。个人感觉此书很值得关心国内乐评的音乐爱好者拥有。
  •     很喜欢这本书,体会着这些乐评人的爱乐经历和感受,很是亲切和真切。
    只是有点纳闷,为什么喜欢音乐的人长得都挺不音乐的。
    建议如果后期出书,乐评人照片需要PS一下。
    开个玩笑,不要介意。
    真正喜欢音乐的人,活的很真实,对于物质的表面的东西,早就不在意了。
  •     这本书是乐迷值得拥有的!推荐一下!
  •     很不错的一本书 自己水平很是有限 所以相对价值不大 汗
  •     为了出版而出版的书,杂乱无章的堆叠在一起让人感到邵主编的浮躁骄奢之气~
  •     几乎篇篇废话,有价值的乐评不超三篇
  •     没有看完,太厚的一本书啊,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当月刊看一看,不过是图书馆的书,要还了。看的一部分觉得不错呢,不过没有看完全部,也不是特别有发言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乐评人,我并不认为这句话只是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如果是专业乐评人的话,那当然还是有许多功课要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他们这些专业乐评人的乐评都是很尖锐呢。
  •     怀念80年代,那才是中国流行音乐最有活力的时候
  •     狂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