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的巴赫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音乐 > 北方人的巴赫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508036229
作者:马慧元
页数:171页

书籍目录

序圣诞节的李斯特悲情恰空博伊伦之歌——英国组曲小作曲家二题巴赫之[音乐的奉献]我的海顿钢琴家皮雷丝CD随想两首巴赫康塔塔远人之泪——一张十字军东侵时期歌曲的CD溪畔守望者酒神之歌柏博残像舒伯特之夜迷人的[狩猎]——兼谈巴赫康塔塔巴赫管风琴作品手记布克斯特胡德管风琴作品手记爱比历史更真实亨德尔管风琴作品手记管风琴上,我的弗朗郎克管风琴二三事快乐老顽童霍洛的维茨回乡倾听问候漫谈德彪西跟巴赫喝下午茶     我为什么听音乐冬夜听古尔德夏夜秋思你好,比尔森把他的声音种进童年巴赫二题唱片里的亨德尔和斯卡拉蒂琴房图书馆里听巴赫雪里的勃拉姆斯音乐会几则巴赫的怀抱一曲安魂——最后的莫扎特从遥曲到墓地肖有利于两则大提琴三奏鸣曲随想二题巴赫之雨把寂寞当成庆典我喜欢马勒我听舒伯特哥特之歌——哥特艺术和CD我的古典随想巴赫[法国组曲]钢琴家的手告别海菲茨弹钢琴的女人们又见莫扎特北方人的巴赫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个非音乐专业人士写的音乐随笔,但是不同凡响,不是声音振天响,而是平凡、安静和孤迥,还有悠远,有从音乐“沾取一点恩泽”的感觉。这样的随笔集不光是懂音乐的人可能找到知音,不懂音乐的人仅凭这些文字,也会爱上巴赫,享受到某种境界,或者从此,开始有音乐作为自己的朋友。
不管这个世界上发生什么,有多少游戏、厌倦和绝望,都有那么一种音乐,温暖得持久而真实,与人不弃不离。
不论你是不是听很多古典音乐,读了这本书,你都可能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或者态度,接受生活,感谢生活。
听音乐是需要勇气的,你把自己的情感交出去,任它给喂养的茁壮而陌生,这中间会有多少孤独和挣扎。
这个世界有它的秩序,就像音乐里宿命的“必然”。在音乐绽放的伤口里放进心悸,放进骄傲,于是音乐吸取血气变得动荡,动荡得能撕毁。
用“道路”去感觉音乐,简直就是把音乐“种”在自己的记忆和生活里哪。
我在各种生活里观看过那些音乐被不同的心情照出的凹凸。
这些音乐无论多么寂寞,多么少有人知,他们仍然“是一种贴近皮肤的温润的渗透,你要相信他们终将抵达心脏。”请相信,我用时间和生活诚实地验证过。

图书封面


 北方人的巴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某种喜欢,《北方人的巴赫》“这些音乐无论多么寂寞,多么少有人知,他们仍然‘是一种贴近皮肤的温润的渗透,你要相信他们终将抵达心脏。’请相信,我用时间和生活诚实地验证过。”——马慧元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喜欢”某件事物是不是有些过于苛刻。比如不愿意和只听过《后来》的人谈论刘若英,不愿意和只知道《G弦上的咏叹调》的人谈论巴赫,不愿意和只看过《挪威的森林》的人谈论村上,甚至——有些,连名目都不愿意说出来的喜欢。于是在这样一个信息丰富又快速的时代,我有些怀疑,喜欢一样东西并且纵向深入逐渐加深了解——或许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喜欢——是不是有其必要。直到我看见马慧元和她的《北方人的巴赫》。是南京最大的一家先锋书店,由地下车库改建而成,穿过排列着沙发和彩色桌凳的庞大书架,《北方人的巴赫》就静静地躺在最深处的一处音乐专柜。我一直觉得这本书永远在一个最适合它的地方与我相遇,比如这家当年由一个落魄青年在某个雨夜决定建立的书店,在比如后来出现在上外有些暗淡布满了旧书的图书室,还有自修室一堆课本中某个男生手边…如同它本身文字一样淡定悠然。还没有正式地说,《北方人的巴赫》是一本音乐随笔。同样是这一个信息丰富快速的时代,马慧元在异乡某些寒冷温暖的地方,将那些音乐缠绕在各个角落。她坐在教堂里巨大亲切的管风琴面前,蜡烛不温不火地燃着,“光影随着迟疑的琴声徘徊在整个巨大的空间里”,不管是音阶还是练习曲,一点点慢慢弹来;她在异乡收拾房间,在那里放上巴赫,“以恭敬的姿态活在巴赫之中——在这个有尘埃有音乐的无常世界”,无声的打扫似乎也和巴赫有那么些联系;她在雪影离离的月夜把勃拉姆斯开得很小,“让它们都缩成温柔羞涩的手指绕拨着月光”,细细瑟瑟的琴声在月夜被拉得很长很长;再或者她在图书馆幽暗的乐谱区、CD区,随便捡出一张塞上耳机,有多少人在面前趟着巴赫的溪水而过。或许马慧元正是我心中那个行者,不论这世上还有多少人信仰古典乐,静静地延伸延伸,不论这世上还有多少人喜欢,静静地延伸延伸…正如封底上马慧元所说,“不管这世界上发生什么,有多少游戏、厌倦和绝望,都有那么一种音乐,温暖得持久而真实,与人不离不弃”,《北方人的巴赫》不仅仅是音乐笔记,就连不怎么听古典乐的人,也能看见一种我所认为的“喜欢”应该抱有的态度和持有的方式。听着巴赫时窗外的汽车喇叭,一本书的落地,都不是尘世的侵扰,而属于巴赫本身。那样的喜欢,正如同巴赫的音乐,他所唤醒的,是你自身长眠的某一部分。将一切喜欢至深的刻入骨髓,如那张岱所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痴情在现世看来倒更多是白痴的表现,可滚滚潮流一日三变,追逐之人犹如水中浮萍,既无如痴如醉的喜好,便享受不到痛在其中的畅快;既无一个真性情,便也像随意漂走人生,连做梦也不如了。说的似乎离题很远,那么也不怕更离题一些,书的序作者是我一直很喜欢的陈村,他说音乐是不能被人写出的,他也无法写出马慧元。自然,我说马慧元闲适温暖也“如画光一样无效”,我所期望唤醒的,是这个世上对“喜欢”的持久延伸。最后要说的是,这书是真正的“书”,字号偏小,没有插图,或许“喜欢”书的人会需要这条信息吧…
  •     说来惭愧,我所知道的马慧元,仅是《北方人的巴赫》中的马慧元——一个耽于早期古典乐的作家,有时会把一支舞曲反复听上大半天,有一些乐理知识和演奏经历,却十分吝啬于透露古典音乐背后的秘密。因为混豆瓣,读过和写过不少评论,常常深感一些评论知识之庞杂、文字之艰深。他们在书籍下专研行文、在电影下探讨运镜、在音乐下评说编曲技法。有时在翻开书本之前,我已先一步获得了大量信息,作家的经历、写作动机、结构技法的展示和对结局的二十种解读,无所不包。相较之下,马慧元身为一介作家和学者,拿着给音乐专栏供稿的报酬,却鲜少提及作曲家的生平,也未结合创作年代细致地将音乐风格分门别类,更没用解构主义方法解读作品信息。相较于给读者提供有关古典乐曲的全面知识,她更热衷于展现自己的痴态。她所描述的音乐体验,强烈而致幻,带着明显的个人意识。透过文字,我能看见一个有失体统的女人,开着巴赫的变奏曲,于斗室之中,起先是坐立不安,而后不禁开始狂舞,于是整个空间的光影都开始明灭变幻,读者的世界也从某个角落开始,隐隐地随之震颤。我想,一篇好的乐评和评论,不在于它得到多少“这篇评论写得很好”,而在于“这一定是本好书/支好音乐/部好电影,我也得看看”。《北方人的巴赫》已读过半,我对巴赫、舒伯特、勃拉姆斯几人的年代排位仍旧一筹莫展。但是,拿《博伊伦之歌》当《英国组曲》的前奏来听,我是不论如何都要试上一试的。*[注]*注:“信不信由你。我听巴赫的《英国组曲》常常拿二十世纪的德国作曲家卡尔·沃尔夫的庞然大物《博伊伦之歌》当前奏。”——出自《博伊伦之歌——英国组曲》
  •     星期一中午去图书馆借了4本书,都是薄薄的,其中就有这本到哪里都买不到的马慧元的《北方人的巴赫》。昨天晚上因为湿头发睡觉的缘故,加上今天一下降温十几度,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没想到冬季就这么来了,天是铁灰色的,风吹得人像冻鱼一样干枯了。天气预报说北方倒真的是下雪了。看书花了两天。刚借到手时在国投课上,被外企招商折磨得心浮气躁,半天沉浸不到书里去。第二天早上在图书馆里猛看了一上午金融工程,下午还要上同样的课,打不起精神来。自己坐在阴冷的教室的最后一排,翻开这本书,然后就让自己被这些形容音乐和听觉的字句慢慢融化了。嗯,我发现她的书得跳着读,乱序最好。何必要跟着目录一篇一篇读下去,前后乱跳,某些文字是等着心情合适一下子击中你,有的是一眼就爱,越读越喜欢的。好吧,读书何必也要给自己加个条框呢。随性这个东西,说着容易,可是拿起来已经不太会用了。书里的好句子太多了,随便捻两句。比如她说管风琴是“湿淋淋颤巍巍的高音带着亮和单的稚拙表情”,又比如巴洛克音乐是“尘世是一片光鲜明朗”。还好我一直都没有摘抄的习惯,不然手早都抄断了。看着她细数那些作曲家钢琴家,恨不得马上跑回去把唱片都抱出来一张一张对着这些字,发掘那些从前被迟钝的听觉委屈地埋没了的精妙音符。她写起音乐用了大量的四字形容词,句子落花流水,枝蔓丛生,甚至都讲究对仗。有时也让我也暗暗觉得吃力,就好像接不住那些感觉。不过话又说回来,像我这样对语言偏见比较强的人,还轮不到在这里评头论足。最让我爱的还是她淡然的口气。那些叹息,琐碎,缠住生活和音乐的千丝万缕的关联。记得当时看她的《管风琴手记》,别的都忘了,只记得她说自己听着某张巴洛克小提琴,煮着咖啡,一会儿还要去看书学习,然后就发出“音乐很美,生活很痛”这样的感慨。真是太贴切了,看得我心都酸了,现在提起来还残留着那种瘪瘪的感觉。尤其是面对巴洛克音乐,那层十七世纪的华丽和眼下艰深而无尽的考试书本,只这轻巧的一句,就跨越了这个巨大、深不见底的鸿沟。语言漫不经心的力量啊。我到头来发现自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太多的时候我只是受到语言的感知,任凭自己在那些词句所引起的氛围的浓雾中迷失,而不去深究它背后的规律和机理。对音乐也是一样。最近也读卡尔维诺的《烟云·阿根廷蚂蚁》,读到他写“我”在楼下的餐厅里叫了一盘“奶油土豆圆子”。怎么说呢,倒不是这勾起了我的食欲,只是觉得这道菜放在这里就好像天衣无缝了。一个人怎么能想出这样一道完美的菜肴?在一个挤满下班工人、窗户上蒙着煤灰、人声鼎沸、桌布脏兮兮的小餐馆里,你不觉得一个人最好就是吃一盘这种饱满、高淀粉的、热乎乎的食物吗?而卡尔维诺在前言里列出的一堆关于这篇小说的文学比较,全被我随手翻过去了。扯远了,我是说看到马慧元在这里写道她趴在图书馆里猛读史料,自己忍不住酸溜溜地叹一下,我果然还没有热爱到这个份上。不过这书里有两句话,还是值得拎出来说。一句“音乐所引发的不过是回忆和幻想”,神呐,总结得太精准了,这两个词简直把人说得毫无退留之处。另一句“天才总是满足于自己的想象”,嗯,看到这句话我竟然有点小骄傲了。一直受到备考的压抑和困惑,猛然发现字读不进去,乐听不进耳的时候,是这本书拯救了我。她说感谢生活和孤独,我何尝不感谢她呢?我才发现原来抛弃艺术的只有人。太自命不凡,以至于无人敢亲近,连音乐都畏惧你。那些读进去的字是囫囵吞枣,拧开音响总觉得“这不过是背景音乐”而已,全是糟践。可惜。有时想,未必艺术所引起的意象真的像湖底的气泡那样,是自动浮上水面的?虽然无法催促,可泉眼也有黑暗的干枯期?那会儿自己封闭了所有感官,茫然找不到出路,现在却蓦然发现世界的一个角落里还有那些蒙灰的被你抛弃的好的艺术闪着光召唤你,等你回头……嗯。上完课回来放了Bach的《赋格的艺术》,也是被她反复提到的音乐。我发现我的死穴在于17~19段的主题,就像一小撮向上的烛火,微微照亮了巴洛克小提琴和羽管键琴的边沿,显露出平滑的木头纹理……呵,我简直快要被自己感动了,是不是应该深情地大哭一场呢?看这书,勾起我的热度,可能又是三分钟。但这样也好,人生也不就是3分钟3分钟地过去了的。有可能,我只是不希望它们被打断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83条)

  •     很恬静非常喜欢
  •     电几书
  •     补标记一下,哈尔滨的一个下雪天在图书馆窗边读的
  •     羡慕。庸人只看得见文字,听不见声音。
  •     很久以前在bh2000上看过的一系列文章。
  •     这是我读过最过瘾的一本音乐札记。我读音乐札记一般很快,因为里面的音乐实在太熟悉,打开音乐,带着一丝不经意,任凭心情随着乐符在这些文字中起起伏伏。她说,“莫扎特,别来久矣。认识莫扎特的时候,我已经长大,可他慢慢改写了我的记忆---我是和他一同长大的。即便在不弹他不听他的日子里,跟他的那份亲情仍然亭亭守候。他的大部分作品我已熟稔如九九表,早已化为我看世界的眼睛。阳光里是他们柳叶的影子,风里它们是裂帛之声,世上一切峻急,躁烈,喧嚣,亡命着的景和人,都在这清纯之光里卸甲归田,而我透过他们听风听雪吃饭长大。”这段写得太妙,多年来我也是这样念想我心中的莫扎特的,这种引起我深深共鸣的段落实在太多,又比如舒伯特。你看,走进音乐是这样浪漫的事。
  •     书是好书,可是我看不懂,作者把巴赫写得像神一样,一会儿坚定一会儿温暖情到深处热泪盈眶,可我从来没听出巴赫有什么人味儿。这感觉就像礼拜天在教堂里看到隔壁的兄弟姐妹泪流满面痛彻心扉高呼阿门,理解的不能,只能在心里说,啊我这罪人。
  •     本以为是传记书,翻来竟是散文集。散文就散文,更能现出温度。马慧元是很爱乐,但反复出现的孤独一词是否提示着音乐的无奈?
  •     最初看她的乐评,可以说我是喜欢的,在她之前我未曾见过哪个写手会用这样散文化的笔触大段大段地描绘听古典乐的心情。我甚至学她在做家务的时候听音乐,学她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时光低低地放巴赫,想象与巴赫隔着几世纪的时光隔空对饮,甚至学她的手法为她的文章写出与她风格相近的散文。然而一年以后,我再也无法看进哪怕一小段这样故作姿态重点全无的散文。兴许我的闲情已被消磨殆尽,亦或是大学后风格犀利内容深刻的作品读得多了,感情太浓太烈的作品只会让我感到无法适从。我不会再读她,会标读过,只因为这书和《写意巴洛克》的重复率实在太高
  •     经常读不下文笔很好的书,因为总会犯读哲学社科类书籍时斟酌字句的坏毛病。本来也是读不下这本,但读着就想到了《十六岁到美国》——真是不管哪本音乐类书籍都会让我想到它,既而就读完了。“听他最后一部钢琴协奏曲——K595时,我甚至相信,他走的那天,是个花月相逢的好日子。”这是读书的终点,亦是听音的终点。
  •     适合南方阴冷的冬天下午不想干什么事的时候阅读。巴赫于我,是暗夜无穷尽的路,是天使突然降临,是时间凝固万籁俱寂……是永生难忘。
  •     写得非常吸引,不论是巴赫还是李斯特,在作者笔下都那么吸引……
  •     读《宁静乐园》在先,所以好多篇文章又重读了一遍。两年前的好感如今已不复存在。
  •     非常私人体验的乐评散文。果然能够弹奏音乐家的作品就会能离他们距离更近一点。Kindle看完的第5本书。
  •     但这样也好,人生也不就是3分钟3分钟地过去了的。有可能,我只是不希望它们被打断而已。
  •     在世俗的耳朵,我听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向往,又朴素又执着,又庄重又快乐。
  •     非常喜欢,作者对音乐的诠释,以及文字的深刻的描述,都堪称一流!很折服。
  •     其实我想说的是,光看文字而不是亲身体验古尔德,是不会看明白作者对巴赫的情怀的。或者说,也许更多不喜欢巴赫的人,听了看了,也还是不喜欢。。。
  •     啊,你不是说考研来着~~
  •     略肉麻,in a good way...
  •     当时读了有笔记 然后都没去听…
  •     火车穿过黑森林时读的,这本书激发了我对管风琴的热爱
  •     “我发现我的死穴在于17~19段的主题,一出现就像一小撮向上的烛火,微微照亮了巴洛克小提琴和羽管键琴的边沿,显露出平滑的木头纹理……”
  •     不懂鉴赏,听巴赫仅为消遣,却被此书敲打出光怪陆离的执迷,如同一个没见过海的内陆人在不断想象着骇浪惊涛。巴赫看饱了春夏秋冬,以赋格刻画着呼吸。像光束一样观照着不同心境的凹凸,驱散了一部分孤独,又带来了更多的孤独。这音乐无关生活,不着边际,也不脚踏实地,却抵挡着生活里无形的万种悲愁。大海一样的巴赫,或许就是特拉克尔诗中那位“梦中的塞巴斯蒂安”:你去的地方将是秋天和黄昏,蓝色的野兽在树下沉吟,寂寞的池塘静卧黄昏。那种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执着,对世界的遥望而非占有。当然,要“感谢生活,感谢孤独。”
  •     喜欢作者的文字。喜欢音乐的人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
  •     一边听音乐,一边可以随意翻看的书
  •     《写意巴洛克》收录的好些篇文源于此
  •     关于音乐随笔, 这本书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我把这本书在电脑上打一遍。可想而知,我有多喜欢。她还有其他的随笔,但是很难买到。那天在天津的荒岛书店里见到,我没买,因为没钱了。还不便宜。
  •     没有买到,只有电子版的
  •     专业人士写的音乐随笔。曾经的枕边书,扫盲。
  •     泪。去不了武汉啊,在财大被困到了。
  •     在一些地方零零散散读了些她的文章片断,就觉得足够了,那完全是个人情感无尽头的缠绵,再读就是浪费时间了。
  •     这本书是很多篇文章么?刚才看了北方人的巴赫,比较短的。
  •     如果天才是阶段与层次的稀有错位,也许大师是他们的后天正位。
  •     下雪的时候,马慧元有巴赫来温暖。下雨的时候,我就只有读马慧元来抵挡了。虽然未必抵挡得住。
  •     是的,是文集~
  •     马的处女作,在乐评文章里已经显露出特异性了。 刘雪枫之流,颤抖吧!!!
  •     哎 现在都不知道哪有卖的了 早知道当时借了就不还了
  •     终于又在北方,又听巴赫
  •     019,图书馆的音乐类书架是我最爱的地方,好希望在那边能“偶遇”一两个音乐爱好者。说回这本马慧元,虽然里面很多内容在《管风琴看听读》等书里重复了,但这篇音乐随笔集仍然读完让人有“灵魂出窍”的感觉,而且不管你有没有听过古典乐!
  •     相当精彩,但是听音乐都非得这么moody不可吗
  •     多感性的人儿,文笔不错。
  •        星期一中午去图书馆借了4本书,都是薄薄的,其中就有这本到哪里都买不到的马慧元的《北方人的巴赫》。昨天晚上因为湿头发睡觉的缘故,加上今天一下降温十几度,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的。没想到冬季就这么来了,天是铁灰色的,风吹得人像冻鱼一样干枯了。天气预报说北方倒真的是下雪了。
      
       看书花了两天。刚借到手时在国投课上,被外企招商折磨得心浮气躁,半天沉浸不到书里去。第二天早上在图书馆里猛看了一上午金融工程,下午还要上同样的课,打不起精神来。自己坐在阴冷的教室的最后一排,翻开这本书,然后就让自己被这些形容音乐和听觉的字句慢慢融化了。嗯,我发现她的书得跳着读,乱序最好。何必要跟着目录一篇一篇读下去,前后乱跳,某些文字是等着心情合适一下子击中你,有的是一眼就爱,越读越喜欢的。好吧,读书何必也要给自己加个条框呢。随性这个东西,说着容易,可是拿起来已经不太会用了。
      
       书里的好句子太多了,随便捻两句。比如她说管风琴是“湿淋淋颤巍巍的高音带着亮和单的稚拙表情”,又比如巴洛克音乐是“尘世是一片光鲜明朗”。还好我一直都没有摘抄的习惯,不然手早都抄断了。看着她细数那些作曲家钢琴家,恨不得马上跑回去把唱片都抱出来一张一张对着这些字,发掘那些从前被迟钝的听觉委屈地埋没了的精妙音符。她写起音乐用了大量的四字形容词,句子落花流水,枝蔓丛生,甚至都讲究对仗。有时也让我也暗暗觉得吃力,就好像接不住那些感觉。不过话又说回来,像我这样对语言偏见比较强的人,还轮不到在这里评头论足。
      
       最让我爱的还是她淡然的口气。那些叹息,琐碎,缠住生活和音乐的千丝万缕的关联。记得当时看她的《管风琴手记》,别的都忘了,只记得她说自己听着某张巴洛克小提琴,煮着咖啡,一会儿还要去看书学习,然后就发出“音乐很美,生活很痛”这样的感慨。真是太贴切了,看得我心都酸了,现在提起来还残留着那种瘪瘪的感觉。尤其是面对巴洛克音乐,那层十七世纪的华丽和眼下艰深而无尽的考试书本,只这轻巧的一句,就跨越了这个巨大、深不见底的鸿沟。语言漫不经心的力量啊。
      
       我到头来发现自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太多的时候我只是受到语言的感知,任凭自己在那些词句所引起的氛围的浓雾中迷失,而不去深究它背后的规律和机理。对音乐也是一样。最近也读卡尔维诺的《烟云·阿根廷蚂蚁》,读到他写“我”在楼下的餐厅里叫了一盘“奶油土豆圆子”。怎么说呢,倒不是这勾起了我的食欲,只是觉得这道菜放在这里就好像天衣无缝了。一个人怎么能想出这样一道完美的菜肴?在一个挤满下班工人、窗户上蒙着煤灰、人声鼎沸、桌布脏兮兮的小餐馆里,你不觉得一个人最好就是吃一盘这种饱满、高淀粉的、热乎乎的食物吗?而卡尔维诺在前言里列出的一堆关于这篇小说的文学比较,全被我随手翻过去了。扯远了,我是说看到马慧元在这里写道她趴在图书馆里猛读史料,自己忍不住酸溜溜地叹一下,我果然还没有热爱到这个份上。不过这书里有两句话,还是值得拎出来说。一句“音乐所引发的不过是回忆和幻想”,神呐,总结得太精准了,这两个词简直把人说得毫无退留之处。另一句“天才总是满足于自己的想象”,嗯,看到这句话我竟然有点小骄傲了。
      
       一直受到备考的压抑和困惑,猛然发现字读不进去,乐听不进耳的时候,是这本书拯救了我。她说感谢生活和孤独,我何尝不感谢她呢?我才发现原来抛弃艺术的只有人。太自命不凡,以至于无人敢亲近,连音乐都畏惧你。那些读进去的字是囫囵吞枣,拧开音响总觉得“这不过是背景音乐”而已,全是糟践。可惜。有时想,未必艺术所引起的意象真的像湖底的气泡那样,是自动浮上水面的?虽然无法催促,可泉眼也有黑暗的干枯期?那会儿自己封闭了所有感官,茫然找不到出路,现在却蓦然发现世界的一个角落里还有那些蒙灰的被你抛弃的好的艺术闪着光召唤你,等你回头……嗯。上完课回来放了Bach的《赋格的艺术》,也是被她反复提到的音乐。我发现我的死穴在于17~19段的主题,就像一小撮向上的烛火,微微照亮了巴洛克小提琴和羽管键琴的边沿,显露出平滑的木头纹理……呵,我简直快要被自己感动了,是不是应该深情地大哭一场呢?看这书,勾起我的热度,可能又是三分钟。但这样也好,人生也不就是3分钟3分钟地过去了的。有可能,我只是不希望它们被打断而已。
  •       慧元的文字细致温暖 像素描画上灰色细腻的阴影一样
      难得见到能够喜欢管风琴 能够静下来听巴赫赋格对位的人
      更难得见到一个身在异乡 真的为自己找到教堂里的管风琴去学习去揣摩巴赫音乐真意的人
      
      她能够把这些感受虔诚的记录下来 就是最大的挑战
      毕竟很多人在伟大的音乐面前 都是失语者
      感谢她能够替我们说出一些心里的话
      
      因为她 我真的去音乐厅听了一场管风琴
      感觉震撼 灵魂被涤荡
      
      终于明白了她书中的一些话
      弹巴赫的人 尤其是用管风琴弹巴赫的人
      定是内心平静而坚忍的人
      他们背对着身后的一切 面对着身前一整面墙的林立风管
      将自己的心敬畏得呈在神的面前
      
      他们顶住眼前对位的寂寞
      一遍一遍的练习
      传达给身后的人们 来自于几百年前巴洛克时代的古风
  •     一个对我来说非常专业的爱音乐人的随笔。其中关于曲子的专业知识我看不懂,但是细腻的文字还是很打动我。作为徘徊在音乐之外的门外汉,看看这样入门级的书还是不错的。虽然其中的很多音乐,没办法找到,我是无福消受了。
  •     路上鼓捣xp和我一起买套碟,然后换着听,回寝他给我这本书。之前那本西方音乐史今天终于督导220页了,一半了,离我开始读这本书已经有一年了,虽然中间借出去过,但那本书真是挺难保持兴趣一直读的
  •     高中爱豆老师推荐。听音乐不难,写音乐难。文风上现在回头看有些过于精琢回环,小资情调蛮重的。但是读起来还是会产生音乐上的通感,至少心是沉静的,有助于对古典乐的理解。因为写这部书的书评获了校读书节一等奖,所以还是很高兴认识马慧元的。
  •     管风琴的第一本书吧,喜欢她喜欢得不得了。
  •     文字很漂亮。难得有内行的爱好者写出这样漂亮的随笔。
  •     唔唔,来whu图书馆吧~这里的书非常神奇,上一次想好下一次来借的,下一次来一般都没了,可是会偶然冒出一些非常珍奇的东西~~
  •     好個錦心繡口的女子。即使對音樂一竅不通的讀者,也會爲她靈動優美的文字所打動。這樣的文字居然出自一個工科出身,業餘學琴的女子,讓人不能不感歎:審美,真的是一種天賦。
  •     精致、深厚,几乎每一句话都能够细细品读。读的电子版,希望能够买到纸质书珍藏。
  •       看这书比真听管风琴,真听巴赫,真听舒伯特还要感觉好。因为音乐的奥秒没有多年的熏陶是难以领会的,至少我还差气候。
      ....如今好像音乐越来越能感动我。对于老马,我的印象是跟冰天雪地结合在一起的。冰雪给人一个封闭的空间,外冷内热,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暖。
      曾经在论坛上搜索,后来在99小众上看见她,前阵子好像小众关门又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老马在抱怨出版社对她新书的不尊重。不管怎么样《管风琴手记》还是买了回来,等她象陈丹青那样书卖好了,下回做个更好的版本换吧。
  •     看了你的评论 顿生一览此书的心情
  •       马慧元的书以前读过一本,是《管风琴手记》,感觉还不错,读完她的书,我也尝试着听了些管风琴,也还有些不同的味道,对于马慧元或者网上的名字“管风琴”留意起来。读她的文章,能感觉到她的书是读得不少的,所以调遣起文字来,还颇有些得心应手;她的音乐当然也听了很多,还自小弹钢琴,现在又学会演奏管风琴,因此对于音乐的理解,自然比很多的乐评者要专业一些。
      
      刚看完的这本《北方人的巴赫》是早就想看了,本想去卓越上订一本,却又缺书。前些日子听音乐会,去得早了些,就到了旁边的图书馆看会书,正好就看到了这本《北方人的巴赫》,翻了几页,就将它借来了回来,每晚临睡前看几章。看前面几篇文章时,心里仍暗有击节之叹,她的文字,她的感受,如同绚烂的音符,向你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让你沉浸于她的叙述的旋律之中,有着一种沉醉之感。
      
      看书的后记,知道作者原是学机械的,赴美留学,又拿了一个电脑学位,现在干的就是与音乐毫无关系的IT行业。看她于网名下的那句话:目光呆滞的IT民工,就总想笑。未见过作者,甚至连照片也未看过,IT民工倒也罢了,目光呆滞一词,从这本书里可看不出。她的文字五彩缤纷,她的感觉亦是敏感得很,从书中所描写的行止,也很高雅,整个来说,是个小资味儿很足的女人。对于她的乐评,我最看重的是她非音乐专业人士,却又有着专业的经历,自己会弹琴(包括管风琴),且常常读谱,这是许多乐评人士很难达到的,对于音乐的理解,那自然会深刻一些。同时,她的想象力与文字调配能力,又是许多专业音乐人士所不具备,因此往往能跳出来,似专业的那么无味。何况,她的理工背景,让她具有很明晰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楚,这往往是许多女性作者所不具备的。
      
      不过,慢慢地读下去,却又有些迟疑,她的文字,就如一条江河,到了洄流之处,满河的水,凝滞不动,真有点浓得化不开的感觉。看她的书,能感觉到作者对于音乐的欣赏不是很宽泛,也许长期听乐,大浪淘沙,人的口味会变得窄小,最后听的,都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很多的作曲家及曲目,就直接忽略过去了。马慧元对于巴赫的喜好,自是不用说,因此从我所看的两本书,都是写巴赫的居多,而对于其他作曲家,相对就少了许多。当然,这样也有好处,能够对巴赫说星更透彻些。但另一方面,就让读者觉得有些重复。许多的曲子,都是反反复复地提到,过多的解说,只是随着作者的心绪,而附加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让人有了审美疲劳。
      
      许多乐评人写的乐评,在分析音乐的内涵及技巧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且不少的都很精当,惜文字上少些魅力,同时也缺乏一些个人的感情色彩,看起来乐趣就少了些。马慧元的乐评,文字很华丽,感情亦很充沛,不过,太多的华丽词藻,让文字少了些灵动,过多的比喻堆砌,让读者深陷其中,而无法超脱出来,有一种让文字的海洋淹没的感觉。而太多的个人情绪,初读之时,让读者暗喜,甚而有知音之感。但读得多了,就觉得作者有将其喜恶强加于人的感觉。
      
  •     我也想读~~~
  •     比肖复兴好看太多!在音乐面前,言说第一次成为可能。
  •     马慧元的文字是干净的,是平和的,她热爱音乐,她从自己生活的角度感受音乐。音乐本来就是每个人理解不同,读她的书不一定要完全同意她的理解,但我喜欢她对于音乐的态度,把音乐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共同经历喜怒爱乐。读了她的书让人对于一些音乐家的作品有了新的理解。过去对巴赫理解并不深,读了书以后倒想去多听听巴赫,多弹弹巴赫,看看能不能感受到一样的心情。
  •     我真是喜欢作者= =
  •     读过这么多年,依然念念不忘
  •     一直很喜欢她的文字,浅浅地叙述,温和而不事张扬。我曾经把能收集到的她的文字都打印成册。大都关于巴赫或管风琴。
    如今她要来我所在的城市开一场管风琴演奏会。居然还是免费的公益专场。我想自己应该是怀着虔诚的心情前去的。谢谢她,用琴声帮我说出了心底的一些话。
  •     边读边听,在马姑娘的带领下把几乎所有的曲子都听了一遍。
  •     陪我过大一的冬天。
  •     一个具备音乐及演奏基础的古典爱好者的分享,比专业人士写得更容易亲近。不少信息。
  •     我上高中的时候,买了一张国内的巴赫CD,也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巴赫。CD介绍上印了一段讲听巴赫感受的话,写得神乎其神,当时完全不能理解,那段话也没有署名。多年后(大学里),当我翻开马慧元写的这边书,发现原来那段话就是她写的。
  •        某种喜欢,《北方人的巴赫》
       “这些音乐无论多么寂寞,多么少有人知,他们仍然‘是一种贴近皮肤的温润的渗透,你要相信他们终将抵达心脏。’请相信,我用时间和生活诚实地验证过。”
      
      ——马慧元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喜欢”某件事物是不是有些过于苛刻。比如不愿意和只听过《后来》的人谈论刘若英,不愿意和只知道《G弦上的咏叹调》的人谈论巴赫,不愿意和只看过《挪威的森林》的人谈论村上,甚至——有些,连名目都不愿意说出来的喜欢。于是在这样一个信息丰富又快速的时代,我有些怀疑,喜欢一样东西并且纵向深入逐渐加深了解——或许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喜欢——是不是有其必要。直到我看见马慧元和她的《北方人的巴赫》。
      
      是南京最大的一家先锋书店,由地下车库改建而成,穿过排列着沙发和彩色桌凳的庞大书架,《北方人的巴赫》就静静地躺在最深处的一处音乐专柜。我一直觉得这本书永远在一个最适合它的地方与我相遇,比如这家当年由一个落魄青年在某个雨夜决定建立的书店,在比如后来出现在上外有些暗淡布满了旧书的图书室,还有自修室一堆课本中某个男生手边…如同它本身文字一样淡定悠然。
      
      还没有正式地说,《北方人的巴赫》是一本音乐随笔。同样是这一个信息丰富快速的时代,马慧元在异乡某些寒冷温暖的地方,将那些音乐缠绕在各个角落。她坐在教堂里巨大亲切的管风琴面前,蜡烛不温不火地燃着,“光影随着迟疑的琴声徘徊在整个巨大的空间里”,不管是音阶还是练习曲,一点点慢慢弹来;她在异乡收拾房间,在那里放上巴赫,“以恭敬的姿态活在巴赫之中——在这个有尘埃有音乐的无常世界”,无声的打扫似乎也和巴赫有那么些联系;她在雪影离离的月夜把勃拉姆斯开得很小,“让它们都缩成温柔羞涩的手指绕拨着月光”,细细瑟瑟的琴声在月夜被拉得很长很长;再或者她在图书馆幽暗的乐谱区、CD区,随便捡出一张塞上耳机,有多少人在面前趟着巴赫的溪水而过。
      
      或许马慧元正是我心中那个行者,不论这世上还有多少人信仰古典乐,静静地延伸延伸,不论这世上还有多少人喜欢,静静地延伸延伸…正如封底上马慧元所说,“不管这世界上发生什么,有多少游戏、厌倦和绝望,都有那么一种音乐,温暖得持久而真实,与人不离不弃”,《北方人的巴赫》不仅仅是音乐笔记,就连不怎么听古典乐的人,也能看见一种我所认为的“喜欢”应该抱有的态度和持有的方式。听着巴赫时窗外的汽车喇叭,一本书的落地,都不是尘世的侵扰,而属于巴赫本身。那样的喜欢,正如同巴赫的音乐,他所唤醒的,是你自身长眠的某一部分。
      
      将一切喜欢至深的刻入骨髓,如那张岱所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痴情在现世看来倒更多是白痴的表现,可滚滚潮流一日三变,追逐之人犹如水中浮萍,既无如痴如醉的喜好,便享受不到痛在其中的畅快;既无一个真性情,便也像随意漂走人生,连做梦也不如了。
      
      说的似乎离题很远,那么也不怕更离题一些,书的序作者是我一直很喜欢的陈村,他说音乐是不能被人写出的,他也无法写出马慧元。自然,我说马慧元闲适温暖也“如画光一样无效”,我所期望唤醒的,是这个世上对“喜欢”的持久延伸。最后要说的是,这书是真正的“书”,字号偏小,没有插图,或许“喜欢”书的人会需要这条信息吧…
  •     我和ls有相同的故事,大一的寒冷的冬天
  •     据作者说快要重新出版了,这版里面好像还有篇文章印重了半段,期待重版吧~
  •     喜欢音乐的人多半不会太喜欢这本书。我是看介绍说书是音乐随笔才买的。买来后比较失望。在书里音乐只是作者生活的装潢。
  •     败下阵来,我是听着教主和奈奈的preserved roses才勉强能看下去,倒不是说写的不好,但是我对这种文艺的古典音乐真·真·无感。
  •     看了你的介绍,在网络上找到这本书里的一篇与书名同名的文章,真的非常小资。不过不能算真正的乐评吧,更应该说是有点音乐内容的散文。Glenn Gould 也是大家熟悉了再不能熟悉的人了,所以也不能说是增加了读者对音乐的理解,是借着音乐抒情,这种文章,让我想起原来中学课本里常常读到的那些散文。我觉得和朱自清的散文差不多风格。
  •     我想以后得时不时读读母语书籍。中文作家的故事或许不如人,散文可是一流,那种文化人的特意,一旦翻译必定糟践得一塌糊涂。现在写的东西通篇是舶来品般的生硬,没了本土的从容。
  •     买不到了!
  •     跪求一本!
  •     我的友邻中写音乐的人很多,但是至今无人能超出我对管风琴的喜爱。
  •     最感动的竟然是后记的最后八个字:感谢生活,感谢孤独。
  •     文字很好,被马慧元痴心爱恋音乐的生活打动了
  •       我在www.bh2000.net看过她的文章(难怪我翻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在哪里看过)。
      里面有一篇写巴赫的管风琴三重奏鸣曲的。后来我听到了这套奏鸣曲,是难得的惊艳的发现。毫无疑问,这是巴赫最温情的音乐之一。一开头那个乐句,简直是把人直接带到了古老的壁炉旁,正如老马在文章第一句写“仔细开车,好好活着呀,千万。”还有那北方人“我每次开车过山时都听巴赫。”“他说巴赫的音乐能维持他精神上的健康平静,只要是巴赫,什么曲子都可以。”这是一种庸常生命的幸福,而不是激情和浪漫。
      前几天wangjoey同学曾说看回号角上的老帖觉得很幼稚,其实,为了好听的音乐愉快的(骂战也是很愉快的啊)讨论,幼稚不幼稚没什么关系。乐迷的一套语言不同于学院派那一套,让人想起以前比较闲的时候听音乐的乐趣。
      早在小学五六年级左右的时候,跟一个姓邬的同学开始听古典,开头买了一些磁带,他买了贝多芬交响曲精选(只缺贝二贝七),一个不知名的版本,这是我第一次听的贝多芬的交响曲,还买了一些普及知识类的碟,开始看一些赏析的书,听古典纵横节目,后来小学毕业,多年后再见邬同学,他已经不怎么听古典了,为了追女孩,为了融入集体,他选择了接受流行曲。
      听古典的一段日子里,很重要的是一家卖D版的店,原来在我家楼前的马路旁,后来估计这黄金地段租金太贵,干脆搬到我家楼下,起初,我一个初中同学是老板亲戚,所以可以带CD出来给我,我转成MP3放电脑里,然后还给她。完成了一部分音乐资料的原始积累。后来,还是直接自己挑比较好。再后来,店就关闭了,变成了拉面店,(文化沙漠是怎么形成的呢?)到现在还没发现佛山有好的D版店。
      这店里认识了好几个人,一个是阿杰,地道佛山人,一口佛山话,跟老板是朋友,经常在店里出没,整理整理CD啥的。听古典,但不买D版;喝茶,家里藏了许多珍贵的陈年普洱,自己也舍不得喝;抽烟,有一个名贵的烟嘴。一份普通工作,收入应该还可以。多年前听流行,后来发现劲歌金曲榜片头音乐用的是维瓦尔第四季里的一段,遂开始听古典,现家中藏碟数百,闲时往广州买碟,但由于近年打口市场常遭打击,也少去了。一次他弟弟带我到他家里,后来便常到他家做客,他还有几个听音乐的朋友,一次带我进大沙,听他们的音响,正是那次我第一次迷上了Celi的布鲁克纳。他弟弟不听古典。都是一股庸常市井的优哉游哉的滋味。就像他家里那张宽大的太师椅一样,透出一阵淡定来。可他大约三十来岁了,却还未结婚,有点奇怪。
      然后还认识了王工,一个老工程师,年轻时在上海读书,指挥过他们学校的乐团,还常常听成名前的傅聪的音乐会。后来跟我姑丈同一工厂,经过姑丈又重新认识了一遍,十分巧合。他家里有许多LP,不过还无缘一见。
      店里还碰到小学同学的父亲,送了我两张CD,他的一只眼睛有点毛病,是个医生,会拉小提琴,平时经常在高级餐厅业余拉琴收消费,最多一次一个人给了一千,不知现在有没有破此记录的,那天他刚走完一场,拿着小提琴到店里,拉了一段。他说我要学小提琴的话他可以教,不过我曾说过受不了老听小提琴那太过尖的声音。
      还有一些网上认识的,大学后认识的朋友,因为大家都在网上,就不说啦。
      所以,听古典是一件庸常幸福的事情。
  •     MISS马竟然是IT业的
  •     在夏夜静静读这本书,感觉阵阵清凉.
  •     大学图书馆里看的。音乐小品文。重新体味巴赫。
  •     我在误读巴赫 信不信随你
  •     虽然有点肉麻,但对古典乐总算有了点感性认识,打算听一听管风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