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现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媒体艺术 > 成长现场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6
ISBN:9787540435240
作者:向向
页数:153页

《成长现场》: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成长现场》: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成长,是人生与艺术的重大母题。作为第七艺术,电影就像一面会说话的镜子,映照出多少长大成人的场景。本书精选中外24部成长电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一个个成长故事进行人证、物证、证词等的还原,力图在岁月的流逝中保护好一个个我们曾经置身其中的现场。——该书勒口文字“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1986年,台湾导演柯一正以此为名拍过一部电影。把这句话借来说这本书,真是恰当不过。做这本书的人大概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揭开封皮,这九个字加上省略号六个点,就占了整整一面;在书末“附录:成长电影不完全片目”中,这部片子也列了进去。“成长电影”是近年出现在大陆的一个模糊概念,它形诸影评人笔下,也挂在普通影迷嘴边。什么是“成长电影”?电影教科书中并没有这个概念。电影本来有发达的类型,发达到互相交叉,比如,著名的《发条橘子》,就可以归入好几类:黑帮片、青春片、科幻片,等等。如果硬要把“成长电影”对应于已有的电影类型,它大致对应于儿童片和青春片,尤其指那些把儿童片和青春片嫁接得很好的类型。光阴流转,人生换季,说的就是这一类了。这是一个正在约定俗成的概念。它的命名,应该是借鉴了源自德国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既然“成长”和“小说”碰一块,有了小说的一大类型,有了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学习时代》这样的经典,那么,“成长”和“电影”碰一块,碰出一个“成长电影”的概念也是可以的。当然,任何概念都经不起较真,拿概念较真,本身就很概念。“成长电影”能够流行,决不是概念化的结果,而是靠的感觉——这个谁也没有命名权的概念,这个谁都有使用权的概念,就这样凭借着一种共同的感觉,在影人和影迷中间变成了“切口”。由此联想到“青春小说”,在近年的爆炒声中,也有人借来“成长小说”张冠李戴。其实“青春小说”也是一个强调感觉的概念,一旦理论起来,于实践未必有多少好处。“青春小说”的好,好在它有市场,市场吹出的泡泡,总有它炫目的色彩——在它迅速破灭之前。破灭并不可怕,因为泡泡很容易吹,而吹泡泡的、看泡泡的人,总是一茬茬地冒。人的再生产是挡不住的,人的成长也是挡不住的,这就涉及“青春小说”的另一个“好”了,好在它本能,无关善恶。近年由市场催化的“青春小说”尚无经典。偶像是有的,哪怕他抄袭。市场充当催化剂,必然带来“青春小说”的早熟,一种与成长同步的日记体和博客式写作,自然会少了回味。这一点,只要与王朔的《动物凶猛》和苏童的《刺青时代》比较,就会看得很清楚。王朔和苏童写青春,都是在自己过了青春期以后,才写出了令人回味的东西。如果要找“青春小说”的经典,这两部作品倒是可以考虑。出道时就少年老成的阿城,在更老成的时候曾经谈到过“青春”,他残酷地说:“青春小说在中国,恕我直言,大概只有王朔的一篇《动物凶猛》,光是题目就已经够了。”他这样“大概”一说,有他的青春观垫底:“青春这件事,多的是恶。这种恶,来源于青春是盲目的。”“青春是盲目的”,其实就不好谈善恶了,阿城的“恶”,大概指的是本能。他自己也有“彼时正年轻”一组短篇,其中有篇《春梦》,也能列入“青春小说”经典。“晓霞在安直的第一个春梦里突然长大了”,套用阿城评价《动物凶猛》的话——光是这一句就已经够了。如果你觉得不够,就再读几句,是小说的结尾:“不久他们被发现了。晓霞后来被打致死,罪名是勾引腐蚀红卫兵,背完全打烂,被初秋的苍蝇爬满。晓霞光着的两条腿上是第一次的血,苍蝇飞起来的时候,没有血的地方是安直梦里的白。”在这篇书评里引阿城这么多文字是值得的,因为他也是一个关注“成长”和“成长电影”的人。他谈到过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早期作品,很为大陆第五代导演拍不出这一类“成长电影”遗憾。他的遗憾也是很多影迷的遗憾。不过,第六代导演对影迷的这一遗憾应该有所弥补,他们地下地上的,总算煮过几锅夹生饭;而姜文根据《动物凶猛》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把饭煮熟了的。就算第五代,顾长卫的《孔雀》也开过屏了,影片中兄妹三人的青春梦,真是做得恍然,醒得也恍然,其中的“恶”,也“青春”得可以。一个在影迷中间传播的最新消息是,从地下走到地上的贾樟柯,在《世界》之后,要拍苏童的《刺青时代》了。就像“校园歌曲”在海峡两岸有一个时间差一样,“成长电影”在两岸也有一个时间差。这一时空错位,只有过来人才有真切的体会。在《成长现场》这本书中,有一篇谈及成长过程中的乡村经验,就用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为题。文章中写到:“这样的歌,新世纪的孩子已经不会唱了吧?”是的,他们肯定不会唱了,但他们的成长大路边,未必没有一条“乡间的小路”——分岔在记忆或者想象之中:“这条小路上的暮色笼罩着他们,给他们带来了诗意,也带来了恐惧,而当第二天醒来,浸染过夜色的露珠成了他们成长的营养。”书中的这篇文章,在包含上面所引文字在内的一段导语之后,就开始老老实实讲李廷香(韩国)《爱•回家》和侯孝贤《冬冬的假期》的电影故事,不再对影片进行评论。这样的文章在书中占了三分之一。这真是一种老实的做法。书中另外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对所选影片进行了评论的,但也只是点到为止,不做专业性的分析,也不搞私人性的抒情。这样的电影书,与市面上的学院派专著和小资类随笔有了区别。这本书因此不好归类了。抛开概念,凭感觉来说,这本书可以视为一本成长纪念册,一本把光阴和影像化为图文的纪念册。成长的两个主题词出现在本书副书名中:童年和青春。这是两个引人注目的词,也是两个引人回眸的词。再回首,看《成长现场》。再回首,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成长现场:电影中的童年和青春》,向向、24GE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定价:18.00元


 成长现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