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 > 电影音乐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807139836
作者:〔挪威〕彼得•拉森 著
页数:237页

章节摘录

  一 无声的电影,说话的音乐  在每一本关于电影史的著作中,人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无声电影从来都不是无声的。从一开始,电影就伴随着现场演奏的音乐。音乐总是电影放映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影史学家一直强调这一点。然而就是在这里,观点的一致终结了。演奏何种音乐?以何种方式演奏?为何要演奏?观众的反应怎样?  回到电影音乐的最初岁月,许多此类基本问题尚无答案。首当其冲的就是原始资料匮乏的限制,在电影的初创阶段(1895-1910)更是如此。尽管从人类第一次放映电影迄今也不过一个世纪,但许多东西都已被遗失和忘却,不可能再现。电影音乐早期历史的原始资料只是一些零星的回忆、虚构的轶事、影院节目单、广告以及报载文章。并且,正如历史学家马丁·米勒·马科斯所说:“在所有这些资料当中,我们所需要的是关于现实音乐的特定信息——那些在晦暗不明的背景前闪耀的东西。”  晦暗不明的背景  从电影出现一开始,就有音乐演奏——人们这样写道。但是,这一“开始”始于何时?果真有音乐演奏吗?比如说,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的那场著名展映,他们在那里向大批观众放映了他们的电影。在一本电影音乐和技术史方面的教科书中,罗杰-曼菲尔和约翰·亨特利写道,放映那一小段影片时有钢琴伴奏。“但是,他们何以得出这一结论?当时报纸几乎没有报道这一事件,能找到的文章中也没有提及音乐。在一份1965年的追溯性报告中,法国电影史学家雷纳。珍妮倒是提到了钢琴演奏的欢快旋律。但如果你细读其文,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她的想象:在著名的1895年12月28日那一天,她本人并没有出现在大咖啡馆。她自己与卢米埃尔电影的首次接触是在两周后,即1896年1月。但恰恰是在对这一段的回忆中,她既没有谈到钢琴,也没有提及音乐。”  其他同时代的目击者对那场电影的记忆也是如此。在多年以后的采访中,他们热情地谈到了放映电影时的情景,但从没提起过音乐。一度,谣言在电影历史学家中流传,说有人已经找到了电影在大咖啡馆首次放映时的节目单,其中提到了一位名叫埃米尔.马拉瓦尔的钢琴师兼作曲家,他用一架嘉瓦钢琴为电影伴奏。但后来这被证明是一条假消息:1991年,意大利电影史学家基亚尼.隆多莉诺证实,这一神秘的节目单其实是一次较晚演出的海报,时间可能是1896年甚至更晚。他的结论是,“在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电影时,影厅里有音乐在伴奏是非常不可能的”。  与此类似,1896年2月,卢米埃尔首次在英格兰放映电影的情形也是晦暗不明的。一份二手资料暗示,可能有人用小风琴演奏了音乐。而两个月后,在伦敦的两个音乐厅放映电影时,可能有管弦乐伴奏。美国的情形呢?卢米埃尔兄弟的放映员费利克斯.梅斯吉什在其回忆录中说,首映时有音乐演奏。但很清楚,从上下文可以推测,直到电影结束后乐师才开始演奏,曲目是“马赛曲”,以向这位法国放映员致敬。  那时并不是仅有卢米埃尔兄弟在进行电影的发明。早在1893年,爱迪生和他的助手就制作出可以在小西洋镜中放映的电影。1896年,爱迪生购买了维太放映机的专利权,这一放映机在同年4月纽约的一家音乐厅展示。从节目单可知,当时有管弦乐队到场,演奏了序曲、幕间休息音乐以及终场音乐,但并不清楚乐师是否在电影放映时也演奏了乐曲。”  景观剧场和视觉娱乐  这就是说,当电影史学家宣称音乐演奏从一开始就伴随着电影时,我们难以判断他们的言论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最初的电影没有音乐伴奏就太奇怪了: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以及其他电影先驱选择滑稽剧场和音乐厅作为电影的放映场所,而这些地方的节目单上早就列上了歌曲和音乐。电影也会在游乐场放映,在这里电影会用很多种机械装置演奏的音乐作为伴奏。并且,原始材料至少确实说明,在1895年以后的年份,音乐伴奏是常见的。在杂耍剧场、音乐厅和歌舞表演的繁杂节目单中,片带的放映都颇为引人注目。  早期电影是当时流行娱乐的一部分,当时,这种娱乐形式与19世纪的景观剧场形式有着较大关联。瑞典电影史学家鲁内·瓦尔德克朗兹指出,电影的出现必须作为一般的视觉导向的一部分来理解,这种视觉导向贯穿于整整一个世纪的娱乐行业的普遍特征之中。正如他所说,为城市大众打造的“视觉传奇剧”这种商业剧场形式,“在电影出现之前,在很多方面都起着电影的作用”。在传奇剧剧场里,幻灯片加强了布景的效果,壮观的舞台灯效使故事情节更为戏剧化。在这些演出中,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乐队“介绍主角和重要配角,表达紧要关头的情感和思想,强调情节和戏剧的每一处转折”。很多事例都表明,以摆设式造型或者哑剧场景为标志的戏剧性的高潮在剧中出现时,通常总会适时地响起音乐。  除了这类景观剧场表演和其他现场表演的流行娱乐形式外,19世纪还出现了许多种以放映图像来吸引眼球的视觉娱乐:影戏、透视画、幻灯放映,以及照相术发明后,摄片装置的展示。在这类情形中,音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一个例子,法国人埃米尔·雷诺的视觉剧场在1892年开张。除了其他的基本设置外,雷诺发明了一种装置,这种装置能让投影到屏幕上的图画有一些相对复杂的运动。这样的演出,他称之为光哑剧,是一种早期的动画电影。音乐家加斯顿·鲍林已经为单部影片创作了音乐,据说这些音乐与画面的律动联系得非常紧密。  对于19世纪下半叶音乐和视觉娱乐的联系,还可以举出许多例于,其中一些例子说明,电影很容易被归入这一背景中。例如,英国电影先驱塞西尔‘赫普沃思在其回忆录中说,他收藏有很多幻灯片,这些幻灯片被他按叙述内容分成了诸多小的系列。1897年他买到了一篮子被人丢弃的片带,于是,他把那些与幻灯片内容关联性较大的部分电影胶片加到了那些幻灯片中。然后他到各地巡回放映这些组合起来的幻灯片和片带,并配上对白和音乐。作者写道:“在我的一生中,无论之前还是之后,我从没有经历过像观众初次观看这些原始影片时的强烈热情。”“风暴”这一系列总能受到热烈欢迎,它由六张幻灯片和一个短片组成。第一张幻灯片展示了一片宁静的大海,后面几张则是大海越来越汹涌激烈的场景,最后全片以放映“在洞穴入口处四处飞溅、冲击洞口的浪花”这个短片而达到高潮。放映过程中,赫普沃思的妹妹用“轻柔舒缓的音乐”的钢琴伴奏开始,以“疯狂的音乐”结束。  从音乐厅到娱乐殿堂  起初,电影以其短小而奇异的特质成为了剧场和杂耍场的繁杂节目单中的卖点。但逐渐地,影片变得越来越长。电影突破了其传统架构,其长度也逐渐不再适合在传统的娱乐场所放映,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娱乐形式。在欧洲,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院出现于19世纪末,在美国则出现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当时很多电影院是在商店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第一波兴建影院的高潮始于1905年左右。传统娱乐场所的乐师也随着电影搬到了新场地,但身上还带着许多旧的音乐习惯。例如,放映电影时常有全场大合唱,就仿佛置身于旧式的歌舞表演中,歌词就以幻灯的形式投映在屏幕上。  开始,音乐仅由一位钢琴师或者一小队乐师演奏即可,不过随着电影变得日益流行和观众队伍日益壮大,音乐的规模也扩大了。1910年后,电影院变得越来越大,音乐成了营销的常规手段。当同一座城镇的所有电影院都放映同样的电影时,各个影院的经理就用音乐使自己和其竞争者区别开来。音乐也常用于提高影院的社会声望。20世纪早期,伴奏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而光辉灿烂的古典曲目日渐衰落。从那以后,只有那些很小的电影院才仅用单个钢琴师伴奏。在其他影院,钢琴师会伴有小提琴手和鼓手,可能还会有弦乐或管乐乐队伴奏。而那些很重要的影院甚至组织了自己的大型管弦乐队。  20世纪20年代,真正的扩张发生了。欧洲和美国的每一座大城市,都建起了豪华影院。显然,电影是根植于滑稽剧和歌舞剧,更是19世纪流行娱乐的现代后继者。在新的影院,电影是大型综合演出的主要部分。在美国城市的大影院,一场典型的演出通常持续约两个半小时。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一场丰富的舞台表演。演出始于乐队演奏一只序曲。“只要演奏得好,瓦格纳、李斯特、柴可夫斯基、威尔第等人的作品总是能大受欢迎”,那时观念较领先的影院经理,匈牙利出生的艾尔诺·瑞彼如是说。每个一定规模的影院乐队都自然地把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以及瓦格纳歌剧的选段——比如说“女武神骑行”(The Ride of the Valkyries)和“沃坦的告别”(Wotan’S Farewell)——放在其曲目内。在“古典”序曲之后,是30分钟的舞台表演,有许多歌手、舞者和艺术家参与其中。然后是影院新闻片、两个短片以及最后的主片——长达80分钟的剧情片。

前言

  历史、分析和原理这三个词可以十分精确地概括我想要在书中阐释内容的关键所在。本书对西方电影音乐如何从最初的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时代、一直到现今时代,进行了历史性的陈述,并通过图解的方式详细地分析了各个不同时代音乐在电影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功用。关于这一点,我还对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的概述,并对如何将电影音乐作为电影叙事的主要部分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更倾向于在书中展现电影音乐叙事和情感功能方面的不断演化的新旧理论。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侧重的是讨论电影音乐现代研究的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本书是2003年在我访问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小镇圣塔芭芭拉)后写就的,2005年在挪威出版。2007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了英文版。现在我非常高兴这本书能在中国出版中文版,希望它能带给对电影音乐——这种特别的、有趣的、迷人的音乐形式——感兴趣的中国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内容概要

彼得•拉森
挪威卑尔根大学信息科学和媒体研究系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学者,著述颇丰,如《都市传奇:早期电影主题记录》、《从拜罗伊特到洛杉矶:经典好莱坞音乐和乐旨技法》、《阅读城市,阅读电影》、《影响之声:经典好莱坞与音乐》。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前言一 无声的电影,说话的音乐晦暗不明的背景景观剧场和视觉娱乐从音乐厅到娱乐殿堂有声电影之前的电影声音两种类型的声音,两种类型的音乐昔日的钢琴师不合适的音乐编辑、创作和叙事整合音乐指导一份早期的演奏次序表选编和手册特别编辑的音乐特别创作的音乐二 分析电影音乐形式和含义体验和期待背景中的音乐表现模式术语三 回到未来:《大都会》 (1927)找寻遗失的电影“同名”电影中的音乐音乐风格,艺术风格故事世界音乐非故事世界音乐音型和基底音乐的理想模型四 音乐的含义结构上的相似内涵和联想乐旨音乐和情感相互作用五 进入有声电影时代有声电影的自相矛盾之处从唱片中的声音到胶片中的声音告别无声电影过渡时期,电影声音——平行还是对位音乐和有声电影写实主义趋势制片厂体系和经典好莱坞经典体系的建立声画同步装配线音乐经典体系晚期浪漫主义灵感六 黄金时代的电影音乐:《夜长梦多》 (1946)开场音乐的开始第一个概要主题和乐旨分析单元一个例子音乐的个小节阅读和倾听音乐观看音乐音乐叙事七 别样方式:《西北偏北》(1959)帝国的最后岁月试验赫尔曼、希区柯克和《西北偏北》西班牙式的开头解说赫尔曼的音乐世界节制速度和紧张音乐聚焦一个过渡性人物八 另奏新音:黄金时代之后的电影音乐电影和流行音乐旋律,主题歌和主题配乐年轻人的音乐难以解读的歌曲:《毕业生》变色龙音乐:《美国风情画》帝国反击:《星球大战》未来的声音:《银翼杀手》对照和平滑的过渡九 必要性还是可能性:电影音乐的心理学起源神话传统的力量鬼魂和幽灵活动的照片运动的韵律新的条件:有声电影中的音乐听不到的音乐伤口和缝补音乐催眠离开催眠听到那些听不到的东西十 音乐的功能“配合”叙事的音乐联觉等价和结构“匹配”音乐和叙事形式功能叙事功能情感功能乐旨和感知一致性另外一种类型的成分注释

作者简介

电影与音乐是有机的整体,像弗里茨•朗的《大都会》、迈克•尼科尔斯的《毕业生》等都是因为片中精彩的电影音乐而为大家所熟知。但是到底什么是电影音乐呢?音乐是电影的附属,还是电影是对音乐的一种解释,抑或是两者密不可分?
在《电影音乐》一书中,作者追溯了电影音乐的历史,探讨了电影音乐的叙事、美学和心理功能等关键问题。为了探究电影和音乐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重点深入地分析了几部经典电影,如霍华德•霍克斯的电影《夜长梦多》(1946)、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西北偏北》(1959)以及后来风靡一时、影响极大的几部影片,如《星球大战》(1977)和《银翼杀手》(1982)等。
作者精辟地阐释了音乐在电影中所起的作用,并且对电影本身也不时有全新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此书是电影、音乐和文艺类专业的学生必读书籍,并且同样适合电影和流行音乐爱好者。

图书封面


 电影音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无论如何,剧院中的音乐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对任何碰巧真的把它视作一个问题的那些人来说确乎如此。——贝拉·巴拉兹《看得见的人》“看电影”是人们对于观赏电影的第一表达,之所以这样表达是有其潜在道理的,相对于声音画面更具冲击力,人类更多通过眼睛获取信息远远多于耳朵。相对于这本书的宏大主题,这本著作的字数有点太少了,二百多页的书真的很难表达出电影音乐这一个宽大的视域,所以,虽然“历史、分析和原理这三个词可以十分精确地概括我想要在书中阐释内容的关键所在”。但是,作者的这个写作观是建立在学术意义上的。学术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求的是观点与阐释。在历史方面,虽然是从学术视角,进行了表达,但是读完此书基本可以把握电影音乐的历史脉络,从无声电影的场内配乐,在有声电影初期的简单音乐,再到今日音乐成为电影内涵的核心表达方式之一。音乐在电影意义上的份量越来越大。在分析方面,作者的观点是很有用的,把音乐之于电影的方方面面都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有许多个案的分析,好好读懂这一部分对于理解书中的核心内容——原理部分是非常有用的。原理部分自然成为本书的核心,但是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这个原理是学术意义上的,不是手册意义上的,即读过这些原理,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上的, 而是学术意义上的。对于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来说,这是一本相当好的书。对于一般了解的读者,这本书可以泛读一下。对于想读过这本书,就想知道如何给画面配音乐之类的技术人员来说,会失望的。
  •     上个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电影音乐》的中文译本,原著出自于2005年由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皮特·拉森(Peter Larsen)所著的《电影音乐 Film Music》一书的英译版。本书是对电影音乐的一个全面概括,包括了其历史,艺术价值,扩展应用等方面,值得电影音乐爱好者们研读。不过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么多更好的英文电影音乐初级读物放着不管,出版社却对这本经过二次翻译的英文书籍感兴趣(该书原文为挪威语)。但是不管如何,该书是我觉得到目前为止非常具有可看性的中文电影音乐入门书籍。译者王文斌是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过一些关于语言,传播,传媒等方面的英文出版物。不过就本书而言,由于是两人翻译,译者在默契程度上有待提高:一个简单的例子,Main Title一词在书中有的地方被译成“母题”,有的地方则被译成我们常用的“主题”;阿尔弗雷德纽曼著名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号角”被翻译成“二十世纪福克斯喇叭”,虽然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细节问题,但是在整体给人的观感上总有一些难受。另外,该书去掉了原著在最后末尾列出整本书的索引目录,给读者在相关问题的查找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显然这本译作相比于05年的那本“著名”的《电影音乐赏析》要流畅的许多,这本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读物基本能被誉为翻译史上头号失败作品。书中存在了大量语句失常,前后不通,甚至连基本译名都无法保证正确。很佩服出版商的勇气,这样惨不忍睹的作品还能被堂而皇之的摆上书架贩卖:徐克翻译成苏·哈克,约翰威廉姆斯翻译成琼·威廉姆斯,连章节小标题都能让人摸不着头脑:怎样进入大屏幕音乐,在时间中延续的乐典,对电影结局的担忧孕育了延绵不绝的音乐旋律,电影音乐变质的时间等等很多稀奇古怪地方。如果中国的学者跟译者如此这般对待一门新兴艺术的中国化,那么其出头之日是何等的困难。皮特·拉森的这本《电影音乐》所涉及的内容非常有限,历史方面虽然作者在前言中明确表示自己不是在写世界电影音乐史,但是书中对世界上一些比较重要的电影音乐人物及贡献完全没有提及,而更多的是作者对整个电影音乐史过程的概述以及某些细节上的探究,因此显得说服力不足,部分章节显得虚胖。但是在电影音乐的分析上,作者采用了大量谱例从不同角度对音乐进行论述,尤其是书中采用了两个章节分别对影片《大都会》,《西北偏北》进行了详细的音乐分析,是值得很多国内很多研究学者借鉴的。去年,上海大学狄其安教授的一本《电影中的音乐》就是一本典型的空洞不实的骗钱读本,全书没有一处谱例,大量采用盗版DVD的影片截图,而整本书的内容就是作者一个人的泛泛而谈,通篇就像是长篇电影小说,而失去了电影音乐分析的根本意义。书前的理论部分也是空泛无味,甚至存在“参考借鉴”的影子,理论部分的六个章节拿到手上不过才14面,仅占全书内容的5%。这样比较看来,这本《电影音乐》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我国对电影音乐的研究显然远远不及西方学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内的一手资料稀缺,即使研究也是从西方学者那里获得二手资料以后再进行讨论,但这也存在两个方面的效果,一个是我们学者很难从这些资料中获得新信息,但是,只要一旦获得新的研究成果,那么将必定是一个大步的跨越。中国第一任电影音乐学会会长王云阶先生生前就一直致力于电影音乐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如《电影音乐与管弦乐配器法》,《论电影音乐》等书,撇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谈,但从王老先生本人的创作思路和角度来说就是目前电影音乐的研究学者所少有的,他从一名创作者的角度剖析了电影音乐在某部影片中的美学特点,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理论,再从影片导演等多方面的角度诠释了音乐对电影的作用及其特点,有着非常的可读性。直到现在都有很深刻的研究价值,是中国电影音乐书籍中屈指可数的精品。另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06年再版的一本《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也是目前大陆出版物里非常靠谱的专业教材。这本书在第一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田力老师03年的《影视剧音乐艺术》的基础上,加入了其研究生雷伟(第二作者)的论文成果,丰富了之前对欧美电影音乐的指导和论述的不足。如今,很多音乐学院都开设了电影音乐作曲的专业,但是头疼于对应的教材的稀缺,缺少专业的教育研究体系也是目前电影音乐人才稀缺的重要原因,很多研究人士都还仅仅是因为兴趣才投入这个项目,其本身并非电影音乐的专业出身,毕竟对这个的研究必须具备电影和音乐双重技能,而很多人所具备的仅仅是丰富的音乐知识缺少对整个电影工业的认识,这就直接导致了人才专业素质的下降,某些知识需要重新补课才能获得,耽误了更多的宝贵时间。不要认为中国出了一个拿了奖的谭盾就可以站在世界电影音乐的前列,那只是顶尖的人才,而下面的金字塔底还有很多人在慢慢上爬,前一阵子得知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黎光教授(《天下无贼》,《集结号》等影片的作曲)联合其他学者在编写中国电影音乐史,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只是希望这本书能起到中国电影音乐研究的旗帜作用,促进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中来,少出版一些为了自己的职称头衔而东拼西凑最后还被人耻笑的行业垃圾,这是我本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http://www.harrybocai.com.cn/main/?p=820
  •     2009年5月23日晚,享誉世界的世界电影音乐之父,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为《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西部往事》、《美国往事》等500部电影创作音乐,20世纪最高产也最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之一,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埃尼奥•莫里康内电影往事交响音乐会”,指挥匈牙利杰尔爱乐乐团演奏他的经典电影音乐。著名导演吴宇森和著名音乐人刘元等也去现场“追星”。九成的上座率显示了大师旺盛的人气和超强的票房号召力,也显示了电影音乐在电影界和观众心目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补一补我的音乐知识。
  •     “写电影音乐的人常常宣称,在电影研究中,电影音乐这一主题遭到了忽视和怠慢。我不这么看,因为我认为这一看法是不够准确的。。。在人们谈论电影研究中的视觉霸权之前,应该知道,实际上关于电影音乐的文献明显多于电影视觉方面的文献”
  •     很不错的解析电影音乐
  •     实物有空,可借阅
  •     看得见,听不到。
  •     此书翻译差得出奇,还差过谷歌娘。
  •     reaqtaqht
  •     其实就是挑了几部经典电影然后啰嗦了一大堆。。
  •     could be more concise
  •     还算有趣,长了不少见识,对电影音乐发展有一定的梳理,但实质上却没有想象中说的那么多,甚至得不出一个确凿的结论。论述是片段的,不成体系,而结构更是硬伤。
  •     译者明显对电影不是很了解,并且很多地方有破句的现象
  •     隔行如隔山…… 尽管我很想研究原声……无奈不懂五线谱……TOT。。。
  •     神作
  •     这书现在亚马逊都卖这么贵了啊?彼得·拉森写的不错,就是断代不好、对音乐人的探索也不全面,各种流派也欠缺研究。但主线逻辑还可以,毕竟是严肃学术。
  •     电影音乐入门书,对电影音乐发展过程的梳理还算清晰,但格局太小,拘泥在美国好莱坞电影音乐体系里,感觉像拿论文改的。
  •     其实最核心的部分,用15页就说清楚了,书的后半部分一直在反复叨逼叨,毫无新意。做个精华读书笔记即可。
  •     对电影音乐的理性认识
  •     这特么和罗的一本书长的忒像了,电影年代太久远,音乐术语太专业。
  •     像论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