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上的怒江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摄影 > 钟摆上的怒江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1
ISBN:9787545208009
作者:周伟
页数:158页

内容概要

周伟
1969年出生
1990年至2000年先后从事厨师、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记者和杂志编辑工作
200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系
随后成为自由摄影师,现居江苏常州
2004年10月《私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主办的国际民俗摄影大赛“人类贡献奖”大奖
2005年5月 “生活的颗粒”黑白影展(常州)
2009年4月 《怒姆乃依》参展叶卡特琳堡“从长城到乌拉尔山国际摄影节”(俄罗斯叶卡特琳堡)
2009年7月 “柒个镜头& 一世纪”常州摄影百年展(常州)

作者简介

“怒姆乃依”是傈僳语“怒江”之意。
从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乡到云南怒江州的首府六库,怒江在东侧的碧罗雪山和西侧的高黎贡山夹峙下,形成三百多公里长的大峡谷,在不同的季节里和不同的江段,他时而温柔舒缓,时而浊浪滔天,貌似轮回中,却难掩饰内在的躁动与不安。
就在那峡谷两侧的河谷与山坡上,数百年间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数个民族的人们,他们的祖先大多数是由碧罗雪山之东辗转而来,刀耕火种,渔猎为食。虽有蜿蜒曲折的数条古道连通峡谷内外,大山却始终是阻隔他们视野的屏障,也让外界对峡谷倍感神秘。如今,道路已然贯通,峡谷里的人们正在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生活的流转而面临千百年来最为深刻和迅速的一次转变。相对于峡谷之外,他们正经历的变迁也许晚了10年,乃至20年,但显然,他们不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这个速度快得有些让他们不太适应。而对于我,怒江正在发生的一切,正是中国已经走过,和正在行进着的,欲望的追逐与精神流放的缩影。
这个缩影中包含了怒江的另一面。
上世纪初,各教会组织纷纷派员翻越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从内地与缅甸分别进入峡谷里开始传播福音。基督教传教士传为了方便传播圣经,还创制了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傈僳文字,美国传教士杨思慧夫妇更是结合当地人能歌善舞的特点,改编了几十首多声部赞美诗,几十年来传唱不绝。如今,怒江流域基督教、天主教、藏传佛教和谐相处,尤其是基督教,影响范围最为广泛。在社会转身的刹那,当大峡谷无法承载更多物欲的时候,信仰却让许多徘徊在贫困线上的人找到了宁静与平和。

2003年7月,我第一次走进已经不再神秘的怒江,做走马观花式的旅行和徒步,几个月后,我因为峡谷里赞美诗的召唤第二次去了怒江。再一年,峡谷中的歌声和面孔依然不能让我释怀,而关于怒江建坝,开发水电的争论也不绝于耳。我突然意识到,一场深刻的变迁已然拉开帷幕——旋即,我回到了峡谷。
5年来,他们依然迷惘着,依然期待着,怒江的前路似乎还不明朗。怒江,正在时代的钟摆上,徘徊。

图书封面


 钟摆上的怒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傈僳族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地图册上搜寻怒江的那条蜿蜒的绿线。这本书的文字比影像更能吸引住我的眼睛和心灵。影像一页一页,默默地沉淀;而五篇文字,却如怒江一般,掀起心的波澜:1,酒与歌2,迁徙之路3,澄明的欢愉4,一些人、一些事5,钟摆上的怒江这五篇文字,串起了傈僳族的性格与命运、历史与现实。我喜欢傈僳人喝同心酒的方式,以及瘦小的胸膛中迸发出的一嗓深沉有力的歌声:“依——依赛尼在此谷涅——霜多忙代付啊,朵——”我想听听美国作曲家费尔迪•格罗菲的《大峡谷组曲》。我喜欢傈僳族的葬礼和灵堂中的歌舞,跳丧歌或者送魂歌,为死者的亡灵指引回归祖先居住地的路程。无数次的民族迁徙,是艰辛和苦难让人们懂得:一个迁徙民族,如果不能迅速从悲伤中走出,也许早就在这贫瘠艰险的土地上消失了。一个民族的路如此,一个人的路也如此。我想去老姆登教堂过一次傈僳族的圣诞节。一遍一遍地听每一个村、每一个教堂登台演唱的赞美诗,没有其他的歌,一首一首,全是发自心灵的赞美诗,让怒江的声音牢牢地把我俘虏——哈利路亚。我喜欢在四天圣诞聚会的分别时,所有的人一起握手并且发出的声音“花花(平安)——”。峡谷的生活是单调的,但身体的团聚,可以感受温暖;心灵的团聚,可以抵御寂寞。我惊诧于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里,西方传教士的坚毅如怒江岸边的岩石,灿烂如岩石上的花朵。是牧师们根据拉丁字母创制了傈僳文;是那个被尊称为“阿子打(尊敬的大姐)”的阿兰•库克牧师的妻子伊丽莎白——傈僳族的老师、卫生员、接生员、裁缝……把现代文明(为孩子接种牛痘、天花疫苗,给妇女传授妇幼卫生常识……)引入其间;是她和同样热爱音乐的丈夫杨思惠(库克牧师的中文名)一起创造了傈僳简谱;是他们引入了各种豆类和果树,在这里种植,至今当地人还称一些豆和果为“传教士的豆”和“传教士的果子”;是他们翻译了傈僳文的《新约全书》……然而,历史的真实是,阿子打的墓地在文革的时候被挖开,她的头骨被扣在一根木桩上接受批斗!她一定在天堂里发出一声叹息。邻近水电站的建设迟早会打乱一切的平静,怒江的钟摆,永远会那样吗?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有几个怒江边上的地名很好听,知洛,古当,知子罗
  •     澄明而欢愉的贫穷,究竟是幸福还是无奈?
  •     远不如林茨的《福音谷》
  •     我们对民族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     The ashes of time are black and white. 想起小溪边那个侠客般的“老头儿”。在不能浏览目录的自助借书机上会有许多不期而遇。
  •     这本集子中文字比照片更好,特别喜欢有梦想的阿周的故事。2016.3.27重读,忍不住想相片里的人现在怎样了。
  •     一直在关注这个系列里的各位,两相对比,可以看看差距到底在哪。
  •     书城读滴
  •     读这本书不禁想起了《福音谷》,回荡在怒江峡谷中的赞美诗。歌声似乎是宗教的力量很好的一个载体。心往云之南。
  •     信仰~
  •     弥补了我行走于怒江峡谷却未曾了解傈僳族的遗憾~
  •     还没有来得及细看*照片比较清晰,小人物的故事*
  •     时间如江水,不会停滞。
  •     总有一天要去,去到的却只能是另一个怒江。
  •     我们应该跳出自己的生活看看同一个中国的其他人。很不错,看的入迷,上班都迟到了。
  •     郑州。我要去滇西。留在了成都。
  •     2014年8月30日借于南汇图书馆。想在百度上搜作者的信息,没有,照片拍的很有张力。
  •     书里的图和字,把原生态的怒江活生生的又展示在眼前。11年在云南,因为火车上遇到的云大妹子的一句话,辗转去了怒江,迎接了各种震撼。英雄在民间。
  •     知子罗、里吾底、古当、子楞河、老姆登……怒江人的生产生活,生老病死和虔诚信仰都定格在这一幅幅画面里,而作者的五篇文字不仅文笔优美更有点睛之效。将来一定要带上这本书去怒江。
  •     还是要再去一回,认真体验下,
  •     纸上纪录片 钟摆上的怒江
  •     这一套纪实摄影书很好,照片生活气浓,书本装帧简约,排版舒适,印刷精美。
  •     这本评分竟然比《江河移民》低,这不科学。关于基督教信仰的一组图片太闪了,壮阔并且苍凉,尤其喜欢那个弹吉他的小男孩。
  •     2012.2.14
  •     纸上纪录片 钟摆上的怒江,不错!很好的纪实作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