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里的宝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民间艺术 > 手心里的宝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33455026
作者:段皎琳
页数:122页

章节摘录

  莺歌位于淡水河流域大汉溪下游的石灰岩地带上,地层中蕴藏着粘结力强、土质细致、适合拉坯烧陶的“大楠黑土”,加上特有的具有微粘结性的柴炭,使莺歌地区获得了“台湾景德镇”的美誉。全镇的工厂约有八百多家,无论其资本规模、生产技术、产品品质及各项指标,皆不输中国大陆的景德镇。对于忙碌的都市人来说,在莺歌,不论买陶,还是赏陶,都会让人身心愉悦。  莺歌陶瓷自嘉庆年问由吴岸、吴糖、吴增等人在莺歌制陶烧窑开始,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莺歌陶瓷的发展起起落落,有过辉煌也有过消沉。莺歌陶瓷最辉煌的时候,是在台湾光复后。由于台湾与日本贸易的终止,再加上,国民党逃到台湾后,隔绝了两岸间的往来,莺歌陶瓷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陶瓷业借由此机迅速壮大,成为台湾陶瓷生产的中心。但是1989年后,因为台湾经济整体环境的转变,如工资上涨、人力缺乏、基本劳动法的订立等,均对资方不利,从而对莺歌的陶瓷产业造成重大冲击,莺歌的陶瓷业开始大幅衰退。在此危难之际,长期在莺歌的制陶业者改变经营理念和方式,致力于融合莺歌产业的特色,让艺术创作者、设计者与生产者共同合作,提高莺歌陶瓷的艺术地位与产业竞争力,更新传统商店街,成立以陶艺家为主的小型化与专业化工作室,并且尝试融合艺术园区与观光休闲的特性,开创产业艺术化、生活化的契机,促使莺歌的陶瓷制造业转型成为具有地方文化产业特色的行业。  莺歌陶瓷在现代台湾艺术家的开拓下,除了继承了传统的技艺,还融人了新的技艺。例如,郭博州的陶板彩绘,就是利用陶可画、可刮的特性,在陶板上进行色彩瑰丽的创作。高义蝗的现代山水彩绘,就是利用釉料重迭的效果,以及透明及不透明的特性,将水墨画中的山水、瀑布,重新给予新的色彩,并在作品上让陶瓷釉色出现独有的立体感与浑厚度。陶瓷彩绘的画法和中国水墨画画法是相反的。水墨画一般是先画线条再染墨。现在则先染墨,把底色衬出来,烧后呈半透明或透明状。底打好就画所谓的皴,即线的部分。如果需要更浑厚,则可直接用丝瓜布蘸颜料敲上去。杨莉莉的青花彩绘则是将民俗剪纸图的线条表现用在青花彩绘上,使得传统器型在设计风格上有了新的创意和设计。青花只有单色的表现,所以通常比较强调设计风格、线条及染色技术。构图分对称与不对称、疏密的变化、深浅的变化。用国画的洗色方式把深色的部分先染好,再找一支用了比较久的秃笔,一半沾颜色进行描画,画的深浅色彩就出来了。而陈士侯则是以明快利落的书写笔法,精彩地勾勒出古典人物的姿态神韵,并结合流动性的釉里红,让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画钟馗可以比较奔放一点,身穿红袍。线条有虚实之分,实线不能放过,像手就不能画错;虚的部分则可以随意挥洒。因为颜料高温时会流动,所以靠上边线的地方可以多涂一点,下边线就少涂一点,以免超过边线。窑烧前的釉里红看起来是粉绿色的,烧制后就变成红色。  今天那些从事仿古彩绘的窑场,以精致的官窑风格重新设计与诠释了彩绘,创造了另一种彩瓷的用途。艺术家与个人工作室,更是以陶瓷作品来表达个人的创作风格,并与世界对话。因此不论是分工创作的彩绘师傅,还是个人创作的艺术家,他们的努力,让这兼具典雅和创新的现代艺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带领我们走人艺术殿堂。  仿古青花彩绘的程序一般是轮廓定位、上线条,然后上色、洗色,最后是上釉、窑烧、作旧。以画在花瓶上的人物为例,第一个阶段就是以铅笔作一个简单的轮廓定位。初步下笔,先在花瓶上做一个中线的定位。陶瓷上的人物画一般比平面上的难度要高,且陶瓷坯体会吸收水分,为增加描绘线条的流畅性,可以在色料里中添加一些甘油或胶水,一方面可以增加润滑度,另一方面是阻止坯体吸收水分,画起来比较顺畅。第二个阶段是填色,也就是上色。在上色初步完成之后,需要针对周边一些不整齐的地方进行修整,这个时候刀子就派上用场了。用刀子修线条的时候,和画笔一样,需要用很简洁很流畅的动作。线条修整之后,再用未沾任何颜色的干净笔,沾上适度的水,在上色的地方轻轻地把色带修匀。接下来就是给头发上色。旁边类似烟雾图案,用的是最深的颜色,因为一会儿需要从这上面再去洗色。笔尖不,能有任何的杂物。直接用水,然后轻轻地从它的外围带出去。当图画完成之后,需要详细地检查一遍,确定没有瑕疵后再准备上釉,釉上好之后就直接放到窑里去烧。作旧是利用酸性的药水,把釉面的光泽减弱几分,呈现出岁月沧桑的感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我们一般家里堆积的尘土,对釉面进行擦拭处理,让它像经过时间风化那样。  仿古粉彩一般需要拓稿、描边、上色、洗笔以及上粉彩。拓稿是在原图上以毛笔蘸普通写字的墨,描出大概轮廓,主要用于确认轮廓位置。接着将宣纸盖在轮廓上,再以潮湿的毛巾拍在宣纸上,让宣纸慢慢地湿透。湿的宣纸拍打和移动会破,需要用塑料纸盖在宣纸上继续拍打。底下的黑线就慢慢地移过来。将塑料纸及宣纸整个拿下来,转盖在新的白瓷上拍打,轮廓就会印上去。宣纸将图像的轮廓清楚地拓印在白瓷上之后,再以水性黑色颜料,重新为图画来描边。画线条画得不好可以修改,瓶子上有时候有油,画不上,画了后会缩。缩的时候毛笔蘸一点鱼胆水或鱼胆粉,就不会画不上。颜色分成油色和水色,以油调的颜色就是油色,以水调的就是水色。油调的分樟脑油跟凡尼水两种。凡尼水有黏性,樟脑油没有黏性。水调的得用胶,没有胶涂上去,干了以后会掉。  仿古彩绘里面有许多细致的填色表现,但是要如何让流动的水色色料聚集,不超出边线,陈士侯是用锅底上的锅灰。锅灰很细,沾在这个边缘上,就让水色聚在一块,不会漫过线。洗颜色也叫洗笔,实际也是刷。用拭面纸去拍打,让它有浓淡。用水色画线,画好以后再拿油性的来洗,洗颜色,洗深浅。水色的有胶,它干了以后就沾在这上面,拿油的来洗不会掉,颜色不会脱落。粉彩能够呈现玻璃样的光泽以及晶莹剔透的质感,其原因是在色料中加了不透明白粉,又称为白水;不透明白粉涂了以后,白的会浮起来,给人一种立体感。   ……

前言

  宝岛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岛上风景秀丽、气候暖和、物产丰富,极宜人类生存与发展。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是从大陆直接或间接迁徙过去的,他们与原住民一起披荆斩棘,历尽艰辛,为开发和建设宝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大陆人民的大批迁入,大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不断地移植台湾,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使台湾文化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自1895年以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和1949年以后两岸的长期隔绝,大陆人民对台湾的了解十分有限。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大批的台商和各界人士纷纷渡过台湾海峡,到大陆经商和从事文化交流,然而大陆人民进入台湾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广大的青年学生迫切希望了解台湾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了让大陆人民特别是大陆的青少年能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台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批研究台湾的学术工作者编写了“图文台湾”丛书。这套丛书以翔实的史料、精美的图片、通俗的语言,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介绍台湾的情况,既追述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建设台湾的艰苦历程,也颂扬两岸人民抗击外国侵略、收复台湾、保卫台湾的光辉业绩,同时展示台湾的美丽景观、民俗风情、民间信仰和文化艺术。  我们期望,这套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能陪伴你一起追忆历史,探访民俗,欣赏台湾的秀丽风光,让你从容地穿梭于时光隧道,流连于古迹佳景,轻松愉快地享受一趟台湾宝岛的文化之旅。

书籍目录

概述
一 陶瓷工艺
1.百年神物:莺歌陶器
2.千度淬炼的艺品:苗栗陶
3.璀璨风物:南投陶
4.彩塑风华的嘉义交趾陶
5.古朴粗犷的高山族陶
二 木雕工艺
1.鬼斧神工的三义木雕
2.精巧细腻的鹿港神像雕刻
3.家具之乡的大溪家具
4.蕴藉丰富的□印
三 石雕工艺
1.气象恢宏的石狮
2.石头之乡的花莲石雕
3.神奇的二水螺溪石砚
4.活灵活现的嘉义石猴雕刻
5.上天的恩赐:澎湖文石雕刻
6.原汁原味的佳品:高山族石雕
四 竹藤工艺
1.神韵天成的创作:竹雕
2.经纬大气的器具:竹编
3.返璞归真的高山族竹藤编
4.精雕细刻的茶则
5.用途广泛的竹炭
6.随心所至的埔心风铃
五 漆器工艺
1.精刻细磨的漆雕
2.日艺传统的蓬莱涂漆器
3.独具匠心的漆画
4.推陈出新的漆陶
六 金属工艺
1.天赐福气的象征:锡器
2.精致华丽的细丝银器
3.“响”誉天地的宜兰大锣
4.千奇百怪的饰品:高山族的金属工艺
5.独具特色的士林刀
七 纸艺
1.祭拜祖先的佳品:糊纸
2.威风神武的狮头
3.美轮美奂的剪纸
4.喜庆吉祥的灯笼
5.多子多福的祝愿:美浓油纸伞
6.变化多端的纸雕
7.传情达意的版画
8.童心依旧的表征:纸偶
9.古方古法的极品:埔里绵纸
八 织绣工艺
1.张经结纬的高山族服饰
2.生动活泼的立体绣
3.浑然天成的植物染
九 其它
1.栩栩如生的蝴蝶画
2.专事剜凿的砖雕
3.塑形赋彩的面塑
4.巧夺天工的瓠雕
5.浴火重生的琉璃
6.变废为宝的蚵艺
参考文献与图片来源

编辑推荐

  “图文台湾”丛书是一套内容丰富、纵横兼顾、“文献有征”而细节具体生动又好读的书,丛书包含了台湾的历史、人文地理、文学、教育、经济、民间信仰、民俗、民系等内容,以平实而简洁的语言,配以珍贵的资料图片,让图文互相补充,把台湾的过去与现在的方方面面都清晰而生动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台湾南部垦丁探奇》是“图文台湾”系列之一,包括石雕工艺;织绣工艺等几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台湾的手工艺,起源于先人对原始生活的需要,随着台湾的开发而逐渐
发展。台湾的先住民大多是大陆沿海地区的移民,他们不仅将中华文化的内
涵和技艺带到了台湾,而且结合台湾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的特有材料,
发展出了台湾手工艺所特有的形态。从取材和制作来看,台湾手工艺较突出
者有:烧陶工艺、木雕工艺、石雕工艺、竹藤工艺以及细金银工艺。台湾的
传统手工艺,从男耕女织时代到声光电化时代,不仅未曾式微,反而得到了
一定的保护和发扬。往年村妇野老农闲时的手艺如野花随时世兴败,如今或
,登堂入室陈列在博物馆中供好奇游人观赏,或走进工厂由专业人员发扬光
大,或走进研究院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研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台湾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是整个中国手工艺历史的具体而微。拉
近距离看台湾手工艺界的复古和创新,从中悟出的道理,也将大有裨益于传
统手工艺的薪火相传。
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地
理环境、审美观念的不同,各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明清时期漳州、泉州移民
到台湾,由少到多、聚集而居,一种以同祖同乡为主的聚落社群从此建立。
至此,台湾三百余年的发展史,实际也是一部移民史。
以汉人移民为主的台湾社会,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例如祭祀共同的
“唐山祖”,如王爷庙、妈祖庙、天上圣母庙、关帝庙等。因此明清两代移
居台湾的汉人在聚居地大肆修建寺庙、道观和宗祠,而修建庙、厝需要的人
力和物力,均是从原乡延聘的工匠,而这批来自原乡的能工巧匠则被当地人
称为“唐山师傅”。这些陆续到台的漳泉工匠不仅为台湾早期寺庙建筑留下
了精美的作品,同时也将海峡西岸的民间工艺技术和样式传播到了台湾,不
仅为日后台湾的工艺美术储备了后备人才,更为两岸民间工艺的传播打通了
渠道。若干年后,台湾便有了本地的工匠。时至今日,台湾大陆工匠的第五
、六代传人,提到他们祖先、前辈的从艺经历时,仍能依稀勾勒出当年“唐
山师傅”雕龙画凤的情形。
但是早期移民,由家族衍生的村落,以祖籍的地缘而产生的“乡党”意
识强烈,同时也由于强烈的排他性,因此商业活动中行业相互倾轧的现象时
常发生,这给竞争激烈的民间工艺行业增添了许多特殊的色彩。有一个现象
值得关注:从台湾民间工艺分布的区域来看,有一种相对稳定持续发展状态
,即台湾的木版年画在台南旧市米街最为集中;木雕在台南、彰化鹿港最发
达;交趾陶主要在嘉义和台南;剪瓷雕主要在台南和彰化;刺绣和金银器也
集中在台南和彰化的古老街区。
台湾移民以闽籍和粤籍两大族群为主,这些移民与少数民族构成了台湾
的主要社群,台湾手工艺便吸收和融合了汉人和高山族的手工技艺,逐渐发
展出具有台湾特色的手工艺形态——兼具平凡的生活美和经久耐用的坚实性
。另外,台湾传统手工艺结合传统性与民族性,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理念与感
性,那份天人合一的人生观,那种浓厚善良的恕道精神,以及敬祖尊贤的礼
仪观念深植其中。因为台湾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
材料,其手工艺又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台湾南部垦丁探奇》(作者段皎琳)是“图文台湾”系列之一。
《台湾南部垦丁探奇》包括陶瓷工艺;木雕工艺等几部分内容。

图书封面


 手心里的宝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知识普及,大人孩子都可以了解一下。
  •     中学生丛书
  •     介绍不是很深入,但是很好的普及本,至少可以大致了解台湾的手工艺
  •     很有意思的小册子。图文并茂。
  •     已扔。看看画。语言不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