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工艺美术 > 工艺文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63357567
作者:[日] 柳宗悦
页数:310页

内容概要

柳宗悦(1889—1961),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191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部哲学科,在研究宗教哲学、文学的同时,对日本、朝鲜的民艺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开始对之收集、整理、研究。于大正十五年(1926)与富本宪吉(1886—1963)、河井宽次郞(1890—1966)、浜田庄司(1894—1978)联名发表《日本民艺美术馆设立趣旨书》。1936年创办日本民艺馆并任首任馆长,1943年任日本民艺协会首任会长。出版有《柳宗悦全集》等著作。1957年获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劳者”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
自序
上篇 造型艺术
一 工艺问题
二 艺术的分类
三 美术与工艺
中篇 各种工艺
一 手工艺
二 机械工艺
三 工艺之正宗
下篇 美与工艺
一 工艺之成立
二 美之目标
三 工艺美之特色
四 美的境界与工艺
插图说明
后记
注释

编辑推荐

《工艺文化》,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经典之作;阐释工艺之美的源泉;以“用”和“服务”诠释工艺;提倡民众的力量,尊重自然的意志;倡导无心之德。《工艺文化》:柳宗悦先生被称为日本民艺之父,他最早提出“民艺”的概念,创办杂志,著书立说,普及推广“民艺”的理念;并身体力行,收集整理民间器具,创立日本民艺馆并任首任馆长,将自己毕生收集贡献于社会和民众。他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日本社会的面貌。日本至今是一个优秀的手工艺之国,柳宗悦先生功不可没。在重美术而轻工艺的时代中,柳宗悦先生不遗余力地宣传工艺之美,认为工艺必须与用相结合,与民众相结合,自然的加护、民众的无心之美是美的源泉所在。这一观点发人深省,改变了当时日本人对于工艺的看法,也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一脉相承。如果没有优秀的手工艺,则不会有优秀的手工业,没有优秀的手工业,则不会有优秀的轻工业,没有优秀的轻工业,则不会有优秀的重工业,没有优秀的重工业,则不会有优秀的精密工业。这个简朴的道理,在今天依然如故。工艺与民众紧密相连,这就与一个国家的土壤息息相关。自然、历史、风俗、传统……造成了各地工艺的不同和无法复制。在我们的手工艺逐渐消失的今日,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我们民族的根本,这套丛书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作者简介

《工艺文化》一书为柳宗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上篇“造型艺术”探索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试图说明在造型的领域中,美术与工艺的关系。中篇“各种工艺”讲述各种工艺品的分类,目的在于说明各种工艺的特殊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界限。下篇“美与工艺”探讨在实现最美的境界方面,可供工艺驰骋的场所是何其大,以及工艺性为什么是美的重要因素等问题。

图书封面


 工艺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1. 美是生活的产物,美与生活结合。2. 器物应当在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样,人们和工艺品就更加接近了。p103. 观察而不接近,是难以产生亲近的感情的。4. 只有把美与生活统一起来的器物才是工艺品。5. 如果工艺的文化不繁荣,所有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础。文化必须首先是生活的文化。6.以实用为主导,服务于民众生活为目的而制作的器物,这些均可用民众的工艺来概括。7. 部分传统工艺采用天然的材料,更环保更健康。8. 个人主义是最好的思想吗?自由主义是最高的立场吗?批判主义是最后的态度吗?9.依存于天才的美术,对民众无所给予,使民众与美的距离越来越大,这难道不是近代所孕育的巨大社会损失吗?10. 不超越自我就没有真的自由。对自我的执着,不是对自己的约束吗?自由缺乏普遍性只是自己一个人的自由,还是不自由。自由不是对个性而下的定义。11. 独创是美术的生命。可独创往往落于奇解。自由主义使这个倾向越演越烈,使对独创的歌颂转移为对异质的讴歌。难道寻常没有美吗?我们难道不能从最平易的,寻常的事物中找到美的本质吗?12. 实用性就是卑贱吗?离生活越远,就越是人感到高级、纯洁、深奥?13. 为了生活的提高,必须选择实用性,为了民众的幸福,美术必须勇敢的选择新的方向。14. 美术文化向工艺文化转变,工艺性的作品普及后,美的价值才能找到归宿。15. 服从不自由只是近代的思考方法,若是没有可以依靠的传统力量,就必须用他们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工作,那么反倒不自由了。对传统的信赖,造就了他们,也造就了他们的工作。他们本身是渺小的,如果依靠传统,他们就伟大了。因为传统是祖先们理智和经验的结晶。16. 任何信心都是对神、对自然、对传统、对这一切的深深的敬重。信心使他们严肃认真,是他们对工作更加诚实。事实上,宗教时代就是工艺时代,这是必然的,土俗信仰又与农民的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今天这个时代,都市生活的弱点就是失去了信心,疑惑就无法专注的工作。一旦在制作美的器物时失去信心,美就失去了深度。
  •     未翻开时以为是说明文,看了才知是议论文。日本能产生这样信仰工艺、信仰工艺之美的倡导者,也难怪其日用品普遍具有水准之上的美感。为了说明工艺品的定位,本书大量篇幅被用于阐述其与美术作品、机械制品和商业产品的异同。概言之,在作者看来:美术品过于强调创作者的个人意志,不吝成本高高在上,脱离了实用的范畴;机械品远离人手的操弄,又受限于快速量产的需求,呆板无趣;商业品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丧失了对美的追求。与之相对的工艺品,则是出自无名的熟练匠人之手,基于长期稳定的自然、社会及匠作规范,为实实在在的日用目的而制作的。工艺品不为少数人夸富或致富而存在,是源于大众又用于大众的成果,因此不受一时一人的左右。相应地,工艺之美也是某种集体无意识的积累,反应的是整个群体的品味和喜好。虽然工艺品并不能与美术作品、机械制品、商业产品截然分开,以上说法也自有其理。特别是在社会认知方面,所谓事实就是我们相信的事情。当作者关于工艺文化的理论一再传扬并被社会广为接受时,即使是所谓的机械和商业生产,也不能不被工艺的审美标准影响。可见的结果是,步入工业化生产时代的日本,仍旧在其器物、服饰、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保留了鲜明、动人的和式风味。相比而言,它的步子迈得超大的邻国,早就忘了自己来时的路啦。
  •     我从美术文化到工艺文化的进程中,感觉到了文化的方向,这并没有任何排斥美术的意思。我认为美的方向在于同生活的结合,现在,这个问题日趋显示出它的迫切性。从生活圈中摄取美的因素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里,美的工艺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美与生活的结合体现在工艺文化中,从而能够使人们观赏到健康之美。我们不能把与生活无关的美叫做美,美必须是生活的产物,这样才能够逐渐地达到完美的境地。理论只有这样去解释,才是未来的“美”所肩负的任务。这样的原理说明了什么?这样的事情具有多大的可能性?工艺之美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美与工艺是怎样的关系?本书的任务就是解答这些问题。本书的大部分是在一个房间中撰写的。这个房间中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两个字的禅语——“无事”。回想起来,我来到这个山庄所写下来的理论亦可归结到这两个字上,我没有寻找工艺之美以外的事物,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中,永恒不变的理念在这里同样是不会产生变化的。这里用的是解释禅意的语言,然而在美的方面亦同样如此。乍一看,也许是平常的理念,但这并非正常、确实的目标。可是,如果是从文化基础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历史又如何是确实的呢?特别是在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工艺中,只有这样的理念才是不可动摇的目标。本书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为序论,探索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试图比较明确地说明在造型的领域中,美术与工艺的关系;中篇是各种工艺品的分类,目的在于说明各种工艺的特殊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界限;因为工艺之美的理论就是工艺文化论。在这里,下篇叙述了要在将来实现最美的境界,可供工艺驰骋的场所是何其大,以及工艺性为什么是美的重要因素等问题。我在说明这些目的时,基本上没有参考外来的思想。我在构思工艺论,并将其整理成文时,也像许多学者那样回顾了陆续出版的种种参考书,有的也许还应该添加一些小注脚,但是我舍弃了这些手续,完成本书完全靠的是自我感觉。一方面,在我们周围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工艺理论;另一方面,这样的学科只有在日本创始,才有可能在日本完全实现。事实上,我们工艺界的运动是以“民艺运动”为世人所知的。值得我们自豪的是,这个运动并没有源于外国的思想,而是在日本本土产生的。我们回顾了当今欧美的人们对于工艺所采取的立场,但是我们并没有过分地采用。因此,这里所阐述的思想并不是模仿性质的。今天,在过于效法外国的思想界和造型界中,我们开辟了自己独有的道路,纵然是不成熟的,但却有着很大的意义。在日本这一国家中,先驱者必须举起火把,我想这一时刻已经到来。我综合了迄今为止所写的种种工艺散论,将其组织在本书中,并打算按照顺序,尽可能恳切地去阐述。为了所有篇章的立论不至于落入抽象,本书将努力不断地举出实例加以具体说明。谈论工艺品及其领域的话题,我想是极有希望的一条道路。基于同样的目的,书中还安排了插图并加以短注1。这是因为,离开对象物去谈论美,意义就不大了。阅读本书的读者们,最好结合分类再读一下我的另一本主要著作《工艺之道》2,以便在工艺的世界里汲取种种潜在的、神秘的真理。最近刊行的两本书《何谓民艺》3、《工艺》4,都能从中找到归纳好的工艺美论。本书的写作,是在豆州5今井滨和相州6箱根分别进行的。借此机会,向为我提供幽静别邸的中丸一平、住井展男两位先生表示深切的怀念。本书在出版时曾得到式场俊三君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柳宗悦于函岭小冢山庄 1941年9月1日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因为写毕业论文要用,所以,买来要仔细研读一番。柳宗悦的手工艺系列,是不错的参考书,日本人,一向精细,写书著作,也是如此。这次买回来的是2011年第二次印刷的,感觉没有第一次印刷的质量好,不过内容没变。基本还算满意。
  •     送货快,第二天就到了。本来想买一套四本的,只是少一本,只买到三本
  •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书籍设计有多重要,从封面设计到文字排版到内容都超赞!!!!没有纯理论的无聊,而且虽然是几十年前就写好的书,到现在依然适用!激动+鸡血中!
  •     你国应该没人有这个闲情雅致吧
  •     理想化,大道理。
  •     前半部分切腹推荐。后面就没什么可看的了。虽然觉得不看完可惜还是坐在图书馆看完了结果食堂都没菜了。。。。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工艺理论的经典
  •     read again
  •     听台湾的朋友讲过好玩的一切,大陆许久不见。
  •     日本在民艺上确实领先了我们太多TAT
  •     看日文的翻译总归觉得略微水土不服显得琐碎啰嗦。但这本书还是见微知著挺好的。
  •     日本匠人文化
  •     空间的艺术 又叫做“造型艺术” 可分为四类:建筑 绘画 雕刻 工艺 前三者被叫做美术 以区别于工艺 我现在所学的工业设计 大概也就是被具体细化了的工艺里的机械工艺吧 可是 他的思想传到中国晚了将近半个小时 有些已经被改变了
  •     身为日本民艺大师的柳宗悦在日本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工艺文化》系列丛书以及他的实践,几乎奠定了整个日本工艺发展的基础,也让日本成为世界工艺强国。工艺的魅力,正是让我们现代人始料未及的。

    《工艺文化》的译者是徐艺乙,在听过他的讲座并读过《工艺文化》这本书以后,我才能逐渐走进徐艺乙以及他们所倡导的“民艺”与“手工艺”。或者在以徐艺乙教授这一批学者看来,工艺文化不仅是所谓“文化产业”之类能涵盖得了的,工艺文化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民艺、尤其是以手工艺为代表的民艺,绝不仅仅是产业,也不仅仅是我们生活的点缀和装饰,是我们内在情感的表达之类,而更应该肩负起那个古老的命题“改造国民性”,民艺复兴是否就是回归传统,修复千疮百孔的中国人的无根状态甚至于“民族复兴”的途径呢?我虽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怀疑态度,但却因此对这些承担焦虑,志向远大的学者们肃然起敬。

    在《工艺文化》一书中,柳宗悦想要集中讨论的,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工艺与我们的关系,正如川端康成那篇著名的《日本的美的我》(美しい日本の私)诺贝尔获奖致辞一样,我们与工艺的关系也应该类似于是工艺的美的我。从工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实在是非常有趣的。当然,和柳宗悦一样,我这里所探讨的工艺,主要是民艺中的手工艺。我也认为,即使机械工艺发展到今天,也实在没有产生出有说服力的美的事物。(不过,柳宗悦认为,机械主义要要寻求独特的美,必须脱离商业,脱离资本,这未免将机械主义手工艺化了,脱离商业和资本的机械工艺,大概不是这个时代能讨论的问题。)

    一、工艺与个体

    与其去探讨工艺是什么,不如去讨论工艺的背后是什么,工艺的背后自然是创作者,这群创作者并不是美术家,而是匠人。这些匠人是一个群体,当然具体的工艺品则是具体的作为个体的匠人。但作为个体的匠人与作为个体的美术家截然不同,在柳宗悦看来,匠人首先必须舍弃的就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应该崩溃,为了社会,自由主义必须放弃;为了世界的秩序,必须超越意识性;为了修行的彻底,必须离开异常性;为了恢复正常,必须改为实用性;为了生活的提高,必须克服少量性;为了民众的幸福,必须勇敢地选择新的方向——《工艺艺术》P46),柳宗悦言辞激烈地批判了甚至可以说是谴责了使工艺偏移正规的所谓艺术家,因为他认为美术是个人主义的产物。而美术之于工艺,就是病态与健全,贵族化与生活化的对立。因此,作为工艺的承担着,匠人的这个个体是极其特殊的。作为创作者的匠人,虽然是个体,但却不是“个人主义”的个体,他的身后是传统,是千百代代代相传的强大的规则和力量;而个人修养上的缺乏,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依赖传统,信仰传统,这种信仰和信念,几乎类似与一种宗教情怀,才能制造出健康的“工艺”而非“病态”,“道德”的工艺而非“颓靡”。工艺的实践个体的要脱离个体,回归到更强大的力量“传统”之中去,成为一个“集体人”,才能担当创造美的工艺的“使命”。

    柳宗悦因此提出的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他力之路”与“自力之路”。如果说美术是一条自力之路,那么工艺则是借助于他力的“他力之路”,抛弃小我,才能将平庸升华为美;抛弃自我的境地,才能抵达和平与幸福的最初约束。个性并非是美的唯一途径,离开个性,美才越加深刻。匠人们没有受过教育,缺少知识,没有主张,对美没有辨识能力,对美怎样创作,也没有独立的见解,感觉迟钝,地位很低,才能走上非意识之路,非个人化之路。因为缺乏独创性而谦逊,淳朴,顺从传统;因为不用动脑筋,才能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工作。他们不批判,但是遵循着正直的道德的观念,能秉持最初的信仰。

    当然,我明白柳宗悦的他力之路完全否定自力之路,柳宗悦看到了近代美术对于工艺的吞噬,他并没有想过要为工艺争取到与美术相当的位置,相反,他认为工艺才是美术的方向,美术家唯有向工艺靠拢才是自我拯救之道,这就非常有震撼力了。但是这里未免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若要匠人始终秉持着“正直的道德的观念”,始终以一种最初的信仰投入到工作,实际上可能远比美术家秉持自己的个性和心愿创作更难。因为他力之路毕竟是借助他者的道路,外力的影响是不得不考虑的。以柳宗悦所提到的匠人们的身份、性情、文化程度等等,在现代社会的资源分配体系中,为他们所留有的位置究竟会有多少呢?即使如柳宗悦所说,用社会的力量和秩序来保证,其中的可操作性恐怕也很困难,因为历史的进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绝不会由个体而改变,阶层的分化和形成必然牵一发动全身,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且即使匠人的力量来自于传统,但依然也要取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坚定不移的信心以及自我认同,舍弃“个人主义”,就等于先行扼杀了个体意识,匠人与机器何异?

    我想其实柳宗悦最后要说的,作为艺术家的个体,要与身为“匠人”的个体融合为一,艺术家首先在身份认同上向匠人靠拢,或者匠人必须有独立的自觉去秉持淳朴的观念。柳宗悦为无数想要从事工艺的个体树立了一种信仰——工艺的信仰,因为到最后,只有信仰才能真正保护匠人自身,也才能保证工艺与个体能达到和谐统一。

    就另一个角度而言,工艺对于接受者也就工艺使用者的个体来说又是如何呢??匠人的衰落是一个大的环境,柳宗悦清晰地看到了资本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作用,不过资本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作用实则是两方面的,不仅改变了创作者的个体,也改变了使用者的个体。但这个层面上,柳宗悦提及得很少了。这个问题也许在柳宗悦那里是无解的:究竟是匠人决定了器物是否优美,还是作为使用者的群体决定了器物是否优美?按照今天人们的观念,可能大家都会更多地认同市场或是消费更多地决定了生产,社会现状也往往如此。当然将这个决定环节颠倒,并非不可能,但似乎是少数天才式的创举而非常态。因而柳宗悦说到“廉价”的观念,认为粗劣的东西无论如何都是昂贵的,而优美的工艺,或者说优美的民艺,才是真正廉价的。但这毕竟只能冲击使用者们的消费观念,却无法改变工艺面临的现实困难。

    但在这一点上,最能体现柳宗悦这类先行者的功绩,至少在日本,我能看到大量优美的健康的廉价的器物,(因为自己长期订阅设计类手工类杂志的缘故,接触到许多设计师的作品)日本设计师往往追求人性化单纯化,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纯粹的美感,让他们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虽说这多多少少和日本的社会发达状况,日本的文化传统有关,但不能不说柳宗悦这一批学者的深远影响。因而在今天的中国,即使有些徒劳,工艺的倡导依然任重道远。

    二、工艺与生活

    工艺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吗?答案在柳宗悦看来当然是肯定的。这里又回到美术与工艺的分野上,在柳宗悦看来美术最大的失误莫过于美术日趋脱离生活的现状。因而柳宗悦提出正宗工艺的三大性质是“实用性”、“民众性”、“道德性”,“生活的手工艺才是最健全的”,柳宗悦提出的民艺的五个特点①为生活制作,②实用第一目的,③满足众多需要,④宗旨为价廉物美,⑤匠人为作者。其实说得都是一个问题,就是工艺必须紧密的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扎根生活,而非“高于生活”(不如说低于生活好了)。民众的工艺也就是民艺,工艺若不能真正同生活结合,就完全丧失了美,而且也丧失了工艺存在的意义—
  •     经典之作,读时带泪
  •     看完作者写的工艺之道,就觉得这本注水挺多
  •     很实在的书,一整套都喜欢 不过还有两本没买到
  •     有吸收的东西,也跳过了很多,对于匠人现在这个概念已经不同了,略啰嗦
  •     柳宗悦先生值得人敬仰,不仅学识丰富,而且还不辞辛苦走遍日本的每个角落,寻找属于生活中的大美,作者有着广阔的胸襟,套用中国常用的评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感谢译者不辞辛苦和生动的翻译。柳宗悦先生的一套书书还没读完,继续中。。。。。。
  •     20140308 读起来很不顺畅 20140212 我怎么感觉写的那么啰里八嗦 看起来好烦喔 同样的话来回说好几遍
  •     真的非常不错,我很喜欢,真好。
  •     对造型艺术的划分很值得借鉴。有不少骇人之论,但还需要细细斟酌。
  •     区别了美术与工艺的特征。此书为柳宗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经典著述。
  •     介绍“工艺”这个门类的美学书。原作者基本概念和观点阐释清楚,稍带的岛国民族主义倾向情绪也可以理解。编译者给的注释很赞,希望可以出插图本。
  •     此书挺不错的~值得购买~
  •     不是夸张,这套书籍是设计人员必读之物。平常之中见功力。
  •     日本工艺运动的宣言书
  •     柳宗悦的书,写的确实不错,不愧为大师
  •     读的同时我发现柳宗悦先生对于民艺的理解和感受是那么之深刻,会收获一种感动,平凡的工艺品却有着莫测的艺术哲理
  •     只要是柳氏的书,我就喜欢。好。
  •     历史和文化铸就了日本工艺
  •     较之《工艺之道》更为通俗易懂,图片也明显增多
  •     前面挺好,后面的展开几乎是在不断重申前面提出的理念,有种日本老头不断跟你絮叨的感觉,扣一星。
  •     关于美的讨论非常值得一读,几乎感人至深。书籍方面,不知理想国怎么考虑的,竟然把插入做成黑白还如此粗糙。希望再版的话对插图进行更正。
  •     書的紙張,印刷質量以及開本,我很喜歡;內容相對專業化一些。有興趣的可以買來看看
  •     翻译差
  •     平实、简练,经典
  •     最喜欢的四本书,快递哥很好很给力!要给他一个赞!11光节后的大鸭梨!他给我一个微笑!互致感谢和理解!这位快递哥叫李果很有爱心的大个子快递员!谢谢。
  •     内容很好,装帧精美
  •     虽有时代敏感,但有意识形态偏颇,大概认同一半。
  •     适合坐下来慢慢品读。
  •     作者本人是不错啦,翻译得让我没有劲读下去
  •     第一次接触柳宗悦,和日本对待艺术的态度方式上真的有差别。 翻译的也还不错
  •     非常不错的书,受益匪浅
  •     对工艺的尊重,背后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精心体察与维护。
  •     我很喜欢,刚刚买的时候其中一册没有,出了又重新买了
  •     认真地一个人。认真地一本书。很真诚的感觉。翻译得也不错。喜欢日本文化和日本手工艺的人可以来看看。
  •     谢谢当当。。。值得看的书~
  •     去央美看展未果偶然买到的书。对工艺(craft)和美术(art)的分立做了溯源,“美与生活的结合体现在工艺文化中”……p.s.这书写得很早,很自信地在谈美与丑的道理。
  •     この本を読みながら、作者さんのこころをよく感じています!此外书中对辞源的斟酌以及作者的宗教情怀都令人印象深刻~僕自身は自由派ですけど、ねえw
  •     感觉读起来有点绕。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老先生写作本是这样的风格。读起来容易走神。书中的观点很受启发。
  •     手作是深掘內在的物性光輝,再現神的在場的一種儀式。“我看到美的目標,是無事、平常、健康、簡樸。”
  •     是本好书,需要安心阅读,就像现在的古老工艺需要慢慢品
  •     就像安安静静的作坊,你就像一个围观者静静的欣赏,深怕惊扰了这唯美的画面
  •     没有文献综述,没有摘句引用,从心里淌出一缕荷风,也许社会学就该是一件工艺品~~
  •     2011-11-23
  •     虽然只是出于好奇而翻过一遍,但还是感觉很震撼!
  •     民艺教科书
  •     美术是个性的,工艺是社会性的
  •     经典论著,不多说了!
  •     这本书以前看过他人译的版本,徐艺乙译的平实,是了解日本工艺发展的基础书籍,对工艺研究有参考作用。
  •     他的思考方式很东方
  •     书不错,但论证不充分。
  •     早在图书馆看到的 ,挺好的 ,工业时代 该关注的东西
  •     这也算是工艺学的圣经,在里面学到了很多独到的审美视
  •     柳宗悦的书,老了,开始看了
  •     我们流失的文化,人家保存并传承了下来。中国文化需要我们自己继承!!物流服务很好,书很好,就是字小。
  •     挺好的书,内容不错。。
  •     美术与民艺的远离,造就了身边太多丑陋器物,而民艺的美在重复使用、实用和自然约束下,超越了纯艺的美
  •     封面概念设计很好,几乎完美,不知是不是抄的日本原版,总之令人喜爱和满足。但是内页的文字啊,排版很小气,字体不舒服地小啊,其实有另一个版的《日本手工艺》虽然封面很逊,但是内页文字简单传统舒服;无奈二者却不合二为一。只是奇怪了,懂得封面设计概念的人,不晓得阅读文字的基本和必要吗?这一套只好买来摆着玩儿,一看内页就会叹息,没有了阅读的愿望啊。
  •     从日本的手工艺看设计的发展,了解工艺文化
  •     还挺奇妙的,坚持工艺之美才是健康的美,很受触动呢!
  •     很多话翻来覆去重复。对工艺没兴趣的人速速退避。
  •     每一句话都让人心情平静。
  •     作者很了不起.美学之佳作.
  •     令人失望的套书,不知所云,也许是翻译的缘故。
  •     很喜欢,这个系列买了三本了,值得仔细读
  •     13
  •     看封面都觉得赏心悦目,看得出格调,很爱。
  •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就学习而言,日本的设计可以给国人很多启示。
  •     内容一般,没什么受用
  •     一本好书,值得回味,非常耐看,文字优美,翻译的人也非常厉害。值得阅读。
  •     内容详尽 充实 介绍丰富 了解工艺美术 有一定用途
  •     重新出版没必要这么贵吧……
  •     很好的书,可以借鉴的方面很多。
  •     观念真超前,我被洗脑了。文字也好,不知作者好还是该感谢译者。。。另外给我一刀吧——除了日本人的敏锐,还有罗嗦,原谅我无良吐槽
  •     这是本任何时代都会有的那种痛批世风日下的书,文中对匠心的推崇,对集体性的推崇,对规矩、框架、限制等“不自由”因素的推崇都非常日本
  •     2012.5
  •     可以看一下 有帮助
  •     观点受教 就是车轮子话来回说 冗长的可以
  •     工艺文化 ,书很喜欢呢,来的时候成箱封装的书保护的很好
  •     其实可以这样想,丑的东西根本不应该被制造出来,否则就是浪费材料。关于“个人与社会”以及“艺术分类”的部分对我很有帮助。观点很好,但后半部分却如论文般重复了。
  •     本书作者详细的介绍了造型艺术、制作工艺和美与艺术的关系,系统的解说了工与艺之间的联系,对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了解已经远离的传统工艺有一个真是而又深度的认识。
  •     看日本人的手工艺传承,反思中国
  •     对其中对“美”的讨论记忆犹新。美学是高于哲学的更深刻和更值得钻研的学问。
  •     这个系列有几本,内容不错,不愧是大师,对工颇有见地
  •     柳宗悦通过对工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不同国家的工艺文化进行对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他山之石
  •     把里面的名称和具体的说法改改就可以有一本适应于别的领域的理论了
  •     喜欢这样的洗脑书 ~
  •     理性,谦虚的学习才能进步,无论老师是何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