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的风景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走失的风景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39955100
作者:何锐 编
页数:356页

章节摘录

  5  单立人找了个比较熟的女人。他说她捏骨的技术不错。我问他为什么不找两个?他愣愣地盯住我说,你发烧了吗?在他印象里,我应该是那种宁愿用手解决问题也不愿碰小姐的胆小鬼。也许我本来就是个胆小鬼。我长了三十年没和同学打过架,没和同事红过脸,没和领导顶过嘴,没吃过女人豆腐,没搞过朋友的老婆。他们明着夸我是个老实人,私下里骂我是面鱼。知道什么是面鱼吗?面鱼就是不起性的男人。  这个女人圆滚滚的。我相信老四喜欢这样的女人,他口味该和我差不多。他第一个女朋友,在某高校当打字员的那个姑娘,就是个丰润肉透的女人。那时老四多喜欢她啊,他把她带到海边,租了帐篷,一晚上做了她六次,老四说每次干后半小时,他就硬了,于是再干,当然,他是用抒情的方式描述那个结束处男身份的夜晚:他提到大海淫荡的涛声,提到满天荡漾的星光,提到海鸥旖旎的欢叫,提到和打字员如何在沙滩上倔强地进入与湿漉漉地被进入,他甚至提到干破了的四只避孕套和在黑暗中的恐惧,“我干了她六次。真的,六次,”他那时还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像大学里诚惶诚恐的年轻助教,“我真怕我精子流尽了,像被暴晒的海蜇那样没一点水分,干巴巴地死了。可一点事都没有。不过第二天,倒是她不会走路了。她走了两步就瘫在沙滩上。我想,我一定会和她结婚。我毕业后就跟她结婚。”  我不知道那个打字员是否嫁给了他。他进了包厢,我继续躺在休息室看电视。电视里的“热点透视”正在播放市民灭蜂的行动。主持人邀请了一位昆虫研究所的老教授,正在讨论蜜蜂的生理构造。那个老教授严肃地提到一些奇怪的名词,巢牌、蜡鳞、蜡腺、意蜂……然后他又兴致盎然地介绍新采的花蜜的含水量和含糖量,他说花蜜的含水量一般在50-55%,含糖量45-50%;成熟的蜂蜜,含水量45-50%以下……,  主持人似乎也意识到老教授的言辞已经偏离主题,于是她开始转移话题,谈到了民间组织是如何对付这次蜂灾的。她说中午两点,出现了一支自愿前来收蜂的队伍。三个收废品的人从这里经过,由于他们以前都养过蜂,见此阵仗,他们估计蜂王有可能就在附近,于是三个人头戴塑料布,开始在隔离板上一层一层地拨开层层叠叠停在上面的蜜蜂,寻找蜂王,可是不到二十分钟,三个人的手掌、额头全都被蜜蜂蜇得肿成了馒头。又疼又急,三个人只好放弃。  这些疯狂的蜜蜂是从哪里飞来的?为什么陆西亚还不给我电话?我还在发烧,我想陆西亚。我从没这样想过她。陆西亚总是隔三差五来我这儿,洗个热水澡,顺便将脱下来的乳罩、长腿丝袜晾晒到暖气片上,她把它们铺放得很平整。她每次都把这些贴身衣物摆放得很平整。这孩子是服装厂的裁缝,擅长在瞬间将两片布头缝成条肥大内裤。她说,他们厂的内裤全部出口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那些阿拉伯男人穿着他们厂的内裤去海边洗澡,或者去上班。她说话时那么自信,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那个国家的女人,如她详细描述的那样,蒙着白纱,骑着自行车,穿着“家美”牌超肥短裤去清真寺做祷告。  我为什么想她。我不过才和她认识四个月。周虹来时我曾幻想三个人一起吃顿饭。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事情我永远不会做。那我该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又是有可能的呢。比如,那些蜜蜂,有没有可能会飞到小镇呢?  ……

前言

  高度、罅隙、迷宫与风景 《新世纪文学突围丛书第三辑》沿袭第二辑的编辑体例,入选作品均源 自二○○○年以来,发表在国内主要文学期刊上的中短篇小说,时间跨度为 十二年。在编选过程中,编者所关注的,仍然是经典、先锋、城市和七○后,这四个核心词汇,并以此为出发点,去探究作家写作的动因,文学选择的 姿态和立场,以及他们同现实联系的方式和内在精神走向。不难看出,对经 典、先锋的回应和守望,对现代城市的感觉和想象,以及对七○后书写的见 证和把脉,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突围的重要向度和信号。《回应经典:大地的高度》共选了二十一位实力派作家的二十二篇短篇 小说。在编选过程中,力求兼顾作品质量和作家阵容,仍以五六十年代作家 为主,但也有四十年代作家加入。按照惯例,在每个短篇后面附上一篇经典 话题的随笔,让文本与理念达成互文效应,以探寻作家创作与经典书写之间 的隐秘关联。对其中一些作家而言,他们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触及经典话 题,但却并非老生常谈,而是每每谈及都会有新的感悟,这当然是难能可贵 的。面对经典,无论是体认或质疑,谦卑或自信,在他们心中总会有敬畏在。重要的是,对重构当代小说经典,他们是充满期待和信心的。事实上,当 代优秀作家不仅无一例外地都得益于经典的滋养,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创作,力求对经典作出应有的回应。作家以怎样的方式回应经典,经典以何种面目 呈现自身,是由作家的禀赋、能力和价值观念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经典是 文学殿堂的瑰宝。人们仰仗经典,洞悉文学的无穷奥秘,一如凭借大地的高 度,尽览险峰的无限风光。经典是文学存在的标识。只要文学不消亡,总会 有经典伴随。有经典,就必然有对经典的回应。回应是一种积极的介入,是 与经典保持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有助于唤起并强化作家的经典意识。这 是克服经典焦虑,重构当代经典小说的必要环节。经典的形成,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它首先取决于文本自身的魅力和所 释放的精神能量,也离不开特定的机缘。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它更需要读 者的认同和时间的检验,而时间的检验也无非是借助后人的眼光。我似乎更 看重精英层面的读者认同。当代经典的确立,不仅需要文学史家的青睐,也 需要批评家的鉴赏和文选编辑者的筛选。有必要从多渠道入手,打破对经典 建构话语权的垄断,以重新唤起经典的活力,并为呼之欲出的当代小说经典 提供必要的参照文本或预选篇目。新世纪以来,先锋小说创作延续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先锋精神,并呈 现出将前卫精神和艺术经验重新整合的趋势。在特定的语境中,前现代、现 代和后现代的杂糅,现实性与现代性多种因素的交织,特别是后现代文化元 素的融入,使小说创作更加繁复多变,从而给先锋写作断裂之后的弥合提供 了契机。本卷《守望先锋:世界的罅隙》共选了十五位作家的十五篇的中短 篇小说。这些作家中,既有一直坚执先锋书写的文坛宿将,也有对先锋小说 写作情有独钟的文学新人。他们都具有较强烈的先锋意识和文体意识,或在 既定的创作道路上,不倦地进行实验性写作,或不断自我调适,做出一些新 的尝试。但又不止于形式上的先锋探索和叙述实验,更惹人注目的是对独立 人格和自由灵魂的强调,对当下生存境遇和精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人所承 受的异己力量和孤独感的真切体验。入选作品往往各有侧重,或专注现代性 表达的多重维度,或致力文体拓展创新,或执著于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或潜心于个人经验向人类共同经验的还原和提升。先锋书写拒斥天衣无缝的 完美的平庸,却乐于在世界的罅隙呈现神奇和诡异之美。新世纪以来,当代 先锋小说在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上,对当代精神困境的表达上,以及对小说 叙事和结构的掌控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随着文学生态环境的改善,先锋书写日趋活跃,并成为一种常态写作,先锋作家的创造力和自信力也 在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先锋小说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前两卷《守望先锋》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特意在大多小说后面,附上 了作家自己关于小说先锋观的文字。这些文字多缘于切身的体验和感悟,不 仅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对读者把握先锋小说的特质不无裨益。他 们的有益见解,连同其先锋书写本身,无疑都为我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演进积 累了有价值的经验。《感觉城市:霓虹的迷宫》共选了十六位作家的十七篇中短篇小说。不 妨认为,作家是从感觉切入城市书写的,而感觉是与心灵结合的,对城市的 感觉受制于他们的文化心理,并带有个人经验色彩。正是对城市的不同认知 和感觉方式,激活了作家的记忆和想象,从而使对城市的想象性叙述成为可 能,并由此带来城市书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作家不仅重视感觉、想象、叙 述和话语方式在城市书写中的呈现和意义,而且也注重城市文化记忆的唤起、历史奥秘的揭示和城市精神的内在变化及未来走向。由于城市化、现代化 进程对人们的生活、心灵和观念的改变,城市书写的空间和主题有了新的拓 展。这些入选作品中既有对现代都市的后现代主义体验,也有对城市生活的 怀旧书写;既有对城市病象和社会弊端的揭露,也有对市民和底层生存的关 注,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呈现和价值观的表达。城市是一个霓虹的迷宫,充满着巨大的诱惑、悬念和变数,既幻象丛生,又风险密布;既召唤人们心 中潜藏的梦想,又喻示并构成了现代的困境,使置身其中的人们雄心勃勃,而又进退失据,充满期待却又焦虑不安,难以找到精神的栖居地和归宿。这 就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才能安顿好属于自己的城市生活。而今,城市化进程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城市生活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心所 在。在一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必然对城市生活的表现提出更高、更新 的要求,在文学书写中,如何发现并激活新的城市精神,重建城市伦理,唤 起城市的内在活力,这是历史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也许,新世纪 的城市文学不过才刚刚起步。七○后作家群体也是这套丛书所重点关注的。前两卷《把脉七○后》收 入的全是批评家的理论批评文字,意在对七○后的小说创作进行全方位的审 视和梳理。编者的这一意图基本实现之后,本卷《把脉七○后:走失的风景》则以作品为主,选了二十位活跃在文坛上的七○后的二十篇短篇小说,这 些新世纪以来先后发表在国内文学期刊上的作品,或为作家的代表作,或为 他们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在编选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了和作者的沟通与 交流,并充分尊重作者自己的选择,但在篇目最后敲定时,因为要凸显不同 作家问创作个性的差异,我们不得不作出一些调整。在每篇入选短篇的后面,均附上批评家简明扼要的评论文字。我们特意约请了三位不同代际的批评 家,对每个短篇逐一加以点评,从微观层面进行现场把脉,意在发现其潜质,凸显创作潜在优势,并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这几位经验丰富的批评家,对七○后的小说创作一直比较关注。这次他们欣然应约,对所有短篇进行了 仔细的研读和认真的把脉。在点评中,或褒或贬,见仁见智,但都不偏执一 端,且能自圆其说,这就不违编者的初衷。至于批评家的眼光是否犀利,点 评是否切中肯綮,我相信读者自会做出评判。事实上,读者才是真正的上帝,是最有资格发言的鉴赏者和批评者。七○后作家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突围的一支劲旅,在中国文学版图中占有 重要位置。尽管他们的创作曾被市场和媒体忽略和低估,批评界也时而对他 们作居高临下的审视,但面对“似曾走失的风景”,他们却始终保持了从容 和淡定。当前,他们正处于创作的旺盛期,由倚重中短篇小说,逐渐转向长、中、短篇并重的格局,并在努力进行创作上的调适,酝酿新的转折和突破。这批晚熟的作家创作上似乎还未定型,颇有后劲和可塑性,并且不乏耐心、韧性和雄心壮志。他们在今后的创作中,会把对时代生活和内心生活的探 索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也不放弃对小说形式的探索和对文学性的执著 追求。他们正在走出思想的低谷,向文学的精神高地奋力攀爬。七○后是值 得期待的。关于这套丛书的缘起、命名及其意义,我在早先那篇“努力探寻新世纪 文学突围的路径”序言中,已专门作过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为让读者了 解编者的意图,特意保留原序,置于卷末,以为本书的跋。

书籍目录

前言  高度、罅隙、迷宫与风景
乡村、穷亲戚和爱情
伞兵与卖油郎
坐摇椅的男人
解决
蜂房
1937年的留声机
离歌
镜子里的父亲
杨村的一则咒语
垂老别
泥人尹
阿弟,你慢慢跑
茄子
松树镇
鞭炮齐鸣
跪乳时期的羊
听洪素手弹琴
灵魂课
到处都是骨头
爱情到处流传
跋:努力探寻文学突围的路径
批评家点评

编辑推荐

  《新世纪文学突围丛书·70后作家小说选:走失的风景》选了二十位活跃在文坛上的七○后的二十篇短篇小说,这些新世纪以来先后发表在国内文学期刊上的作品,或为作家的代表作,或为他们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每篇入选短篇的后面,均附上了批评家简明扼要的评论文字。

作者简介

《新世纪文学突围丛书(第3辑)•走失的风景:70后作家小说选》内容包括:乡村、穷亲戚和爱情、伞兵与卖油郎、坐摇椅的男人、解决、蜂房、1937年的留声机、离歌、镜子里的父亲、杨村的一则咒语、垂老别、泥人尹、阿弟,你慢慢跑、茄子等。

图书封面


 走失的风景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极度失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