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台北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63397648
作者:白先勇
页数:392页

章节摘录

  尹雪艳总也不老。十几年前那一班在上海百乐门舞厅替她捧场的五陵年少,有些头上开了顶,有些两鬓添了霜;有些来台湾降成了铁厂、水泥厂、人造纤维厂的闲顾问,但也有少数却升成了银行的董事长、机关里的大主管。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地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  尹雪艳着实迷人。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爱搽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爱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得了不得。不错,尹雪艳是有一身雪白的肌肤,细挑的身材,容长的脸蛋儿配着一副俏丽恬静的眉眼子,但是这些都不是尹雪艳出奇的地方。见过尹雪艳的人都这么说,也不知是何道理,无论尹雪艳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别人伸个腰、蹙一下眉,难看,但是尹雪艳做起来,却又别有一番妩媚了。尹雪艳也不多言、不多语,紧要的场合插上几句苏州腔的上海话,又中听、又熨帖。有些荷包不足的舞客,攀不上叫尹雪艳的台子,但是他们却去百乐门坐坐,观观尹雪艳的风采,听她讲几句吴侬软语,心里也是舒服的。尹雪艳在舞池子里,微仰着头,轻摆着腰,一径是那么不慌不忙地起舞着;即使跳着快狐步,尹雪艳从来也没有失过分寸,仍旧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盈,像一球随风飘荡的柳絮,脚下没有扎根似的。尹雪艳有她自己的旋律。尹雪艳有她自己的拍子。绝不因外界的迁异,影响到她的均衡。  尹雪艳迷人的地方实在讲不清、数不尽。但是有一点却大大增加了她的神秘。尹雪艳名气大了,难免招忌,她同行的姊妹淘醋重的就到处嘈起说:尹雪艳的八字带着重煞,犯了白虎,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谁知道就是为着尹雪艳享了重煞的令誉,上海洋场的男士们都对她增加了十分的兴味。  ……

内容概要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他的小说被译成英、法、德、意、日、韩等多种语言文字,在海内外拥有读者无数。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及家族传记。

书籍目录

永远的尹雪艳
一把青
岁除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
思旧赋
梁父吟
孤恋花
花桥荣记
秋思
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
游园惊梦
冬夜
国葬
附录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台北人》之主题探讨 / 欧阳子
世纪性的文化乡愁:《台北人》出版二十年重新评价 / 余秋雨
世界性的口语:《台北人》英译本编者序/乔志高 原著 黄碧端 译
翻译苦、翻译乐:《台北人》中英对照本的来龙去脉 / 白先勇

作者简介

作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十四个一流的短篇小说构成,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台北人》之人物,可以说囊括了台北都市社会之各阶层:从年迈挺拔的儒将朴公(《梁父吟》)到退休了的女仆顺恩嫂(《思旧赋》),从上流社会的窦夫人(《游园惊梦》)到下流社会的“总司令”(《孤恋花》)。有知识分子,如《冬夜》之余嵚磊教授;有商人,如《花桥荣记》之老板娘;有帮佣工人,如《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之王雄;有军队里的人,如《岁除》之赖鸣升;有社交界名女,如尹雪艳;有低级舞女,如金大班。这些“大”人物、“中”人物与“小”人物,来自中国大陆不同的省籍或都市(上海、南京、四川、湖南、桂林、北平等),他们贫富悬殊,行业各异,但没有一个不背负着一段沉重的、斩不断的往事。而这份“过去”,这份“记忆”,或多或少与中华民国成立到大陆沦陷那段“忧患重重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

图书封面


 台北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8条)

  •     本科时候对意识流很晕,老师讲到白先勇的时候,要求找《游园惊梦》里的一个人名:钱夫人(蓝田玉)的情人的名字!读了一遍,班上没人找得出。老师很内涵的说,“一杯小小的花雕就打晕了”(钱夫人喝了一杯度数不高的花雕,因为气氛和心情,竟然醉过去)。反复提点,终于找到了可恶的情人,这个人名只出现过一次,伴随钱夫人的回忆出现的此人的动作却是不少:钱将军的副官,闪亮的马刺。。。良辰美景,不在自家院,年华易逝,红颜易老,台北的孤独凄凉的钱夫人,夫子庙的风华正茂的蓝田玉。花雕,吴先生的箫,那时的优雅贵气,今日的纸醉金迷。老头子钱将军,真心爱的人郑副官,只能选择那一个,算命的说,“可惜你长错了一根骨头,也是你前世的冤孽!不是冤孽还是什么”。中国的秋思,物是人非,由来已久,意识流这种东西也是向后的。今昔之比,凄凉意,不堪回首,两相对比中显示出张力。这篇短篇中的意识流无疑使成功的。
  •     看完了白先勇的《台北人》,一波寂寞愁绪涌上心头,怎可写得这般叫人怅然若失?那样的孤清寂寥,那样的人情冷暖,恐怕是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才能体会到的。作为一代将军之后,作者肯定经历见识过一般人无从听闻的世面,写出这样举世伤怀的的文字也难怪,要是写发生在一般平民百姓身上的事,恐怕远远不能及现在的一半伤感罢。只是,我有些不能忍。那样的凄清愁苦,纵然是一般人,也是能叫人心头刺痛的。我不能忍那样浮华过后的沉寂,那样志向未竟的幽怨,那样随波逐流的堕落。我不能忍,无从主动选择的人生,匆匆而去的白首相聚,“回首当年事,黯然今自伤”的悲苦。人生短暂,韶华易逝,要活就活得……其实我也茫然,怎样的人生,其实不是你可以选择的,而只是一种你尚不能知道的必然。本来想说点什么硬气话,发点什么誓言,但一下也软弱了,因为似乎一下也醒悟了,我只不过是恐惧——害怕自己也过上这种悲戚戚的生活。恐惧终归恐惧,生活还是要泰然处之比较好吧?就算是悲戚,人家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后才感觉如此,我一个小年青,屁大点事儿还没经历过,何必要去伤感什么?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去锻炼锻炼,见见世面,见够了之后再来看,恐怕也不必多说什么,何必伤感?一笑而过。只希望自己以后能做到这样吧。啊!我就这样从无限伤感中自解出来了!
  •     最喜欢的莫过于那篇《游园惊梦》,因它美丽的干净,正如牡丹亭一样;而若从情感上来讲,却是《冬夜》,“台北的冬夜愈来愈深了,窗外的冷雨,却依旧绵绵不绝不绝地下着”,虽平淡无奇,虽然白先勇所要表现的那种沧桑的历史感似乎还略显矫情,然就在那一刻,这句话已然恰到好处地揉捏了整个视野。从某个程度而言,它才能真正代表所有“台北人”,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四十年代风云际会,六十年代孤独苍老。每一个人都在回味着过去,也都在感叹着现世。曾经匹马戍梁州的英雄也罢,艳绝群芳整个上海滩的舞女也罢,都成了时代的遗腹子。很多人,钱夫人唱出那一句“锦屏人忒看这韶光贱”,金大班游走在舞池的各个角落,尹雪艳冷眼旁观着公馆内的人生百态,还有那么多流浪在时代脚尖上的孤独的人,这当中,当然也有桂林山水中这个白家孩子,大多到了最后的那一刻,只能拼命地遥想海一端的金陵城,大上海,桂林城,那望也望不到的人事。“台北我是最熟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和,很难解释的,可是我真想得厉害。”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很喜欢白先勇先生的书~~ 看了《纽约客》然后买了台北人~ 都很好· 最喜欢的还是纽约客!总之写的太棒了~ 台北人也是虽然故事都很短 但是看完之后 心里总是有很多感受~
  •     很精致的一本台北人,很有感觉,但有点贵
  •     说是台北人,却全是外地人。何止是一个时代,每个时代的夹缝中全是这样的故事!
  •     25.本以为时隔四年再看此书可以重读出些新理解来,没想到读着读着就当它是新书了。可怕的记忆!可怕的记忆!
  •     这样多细节的文字对我实在太受用。多少大江大河,说少历史风尘,都在当年台北街头啊。准备读两本批评:《王谢堂前的燕子》和《悲悯情怀》
  •     慕名已久。白先生的文字华美温婉,虽有牙尖之语,却不凉薄。实在很难想象是出自男性之手。十四个短篇写人生百态,取名《台北人》,实则是台北的大陆人。青春、梦想、爱恨,都随蒋家的覆灭葬在了对岸,活在台北的只是孤魂。这种沉痛和失落,大概现在的台湾青年也是体会不到了。
  •     太喜欢白先勇,故事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雍容官太太、风流歌舞妓的血与泪,那沉静坦然的笔调,让人只想时间静止,重回过去,跟着那一个个鲜活人物,上演那一幕幕历史风景。
  •     众生之百态 今昔之对比 灵肉之较量 一群被遗忘的甚至不甚讨喜的迁居人
  •     青春枞,谁人爱,变成落叶相思栽。。纪念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
  •     温柔的人
  •     白先勇的文字可以用「美」來形容嗎。台北人跟紐約客 異曲同工。裡面的人物都有一致的今非昔比的沈重感背在身上,不分階層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看了兩三遍,真的是寫的太好了。金兆麗犀利的一言一語,神情動作,躍然紙上。真的是太神奇了!! 怎麼會那麼厲害呢!這種功力真的是模仿都難啊。到底是要積累多少才可以!!
  •     苦,一篇比一篇惨。
  •     除了一两篇没什么兴趣之外,其他的都意犹未尽。好的小说可能就是这样,临了了还让人牵肠挂肚
  •     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     西方意识流手法与中国古典文化的结合
  •     只能说震撼
  •     扉页上是个大帅哥的照片,我的天,就是这个帅哥么,写出了那么多迷离的、破碎的、绝望的故事,终于明白,原来帅哥也很深邃的。这本书基本上都是中短篇的故事,内容抑扬顿挫,离不开的是台北的世态炎凉,原来,那时候,台北没有大小S,是那个那个样子的...
  •     大人物小人物都带着大陆气儿去了台湾,萧肃里有嫣然笑语,众生相演绎着万般愁苦。唱不出的《游园惊梦》只能在记忆里绵延悠长......
  •     《台北人》,记录了那些正在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作者觉得再不快写,就一去不复返了。
  •     每篇都有背景,每篇都觉凄凉。
  •     因为「台北人」爱上了短篇小说,很好看。
  •     印象最深的还是《冬夜》中的余钦磊教授。毕竟别的离自己的生活有点远,只能猎奇却少共鸣。
  •     无限唏嘘
  •     这种历史感和继承了五四传统的作家们有大不同,因而在二十世纪文学中显得很特别,白先勇的短篇真是太棒了,解读空间非常大!
  •     喜欢白先勇的《孽子》
  •     一直都很喜欢白先生的文字 特别是短篇小说 看过之后总会有怅怅的感觉 《台北人》中的谪仙怨和谪仙记的故事都很令人伤感 我看过后是那种想做些什么却又无能无力的感觉~~
  •     题外话,看得我十分想穿旗袍了
  •     从上海到台北,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中有人强乐有人忧愁。
  •     无数个破碎的小故事拼凑出一幅在台的民国遗老遗少风俗人情,很感伤的故事,就算是喜剧,喜中也带着悲。故事和作者白先勇的成长背景不无关系: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广西省桂林临桂县人,回族,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台湾旅美学人、当代散文文学家,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教授。因为白先勇是广西人,所以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和广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西人在台湾、广西桂林米粉店的故事…… 白先生又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因此很多故事和军人有关系。白先生目睹了旧时代的纸醉金迷在岛上的延续,写出那一段鸳鸯蝴蝶梦的破碎……读罢《游园惊梦》,我掩卷阖目,思绪纷乱之时,却忽地从脑海深处荡出一句掷地有声的诗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九七零年,白先勇正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中国语文及文学,与此同时他写下的《冬夜》在遥远的台湾的重要文学刊物《现代文学》上发表,后收录于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并被译为多种语言,是表达当时知识分子的处境的非常重要的一篇。那时他已离开故土八年,但是心中的故土在笔下一直未变。白先勇是个乡情很重的人。他七岁时离开桂林,却一直爱吃桂林米粉,爱看桂剧;他十二岁赴台湾,二十五岁去了美国,短短十三年却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也许对白先勇而言,直到他退休后、归国前,他一直是一个旅人。
  •     这个商品不错,白先勇代表作,短篇小说集,了解台湾人文社会的好书
  •     本来想买白先勇的纽约客,但是缺货。就先买了他的台北人先看一看。内容还没读。书的质量还不错。
  •     很喜欢这本书 白先勇先生的文笔非常好 是听到f小姐的电台 才找来这本书来读 也正是因为实现挺过了读后感 对于这本书所处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我不知道这本书背后浓重的历史感 可能读完之后收获并没有现在大吧
  •     刚开始读,觉得每个故事都很好看,而且能感觉到作者肯定有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我看不出来是什么。全部读完之后才发现,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讲对过去的留恋
  •     初看前两篇有种张爱玲的感觉,一查知网才知道对比白先勇和张爱玲的论文一茬一茬的。
  •     附录里有秋阳子探讨白先勇的小说主题的文章:一切伟大功绩,一切荣华富贵,只能暂留,终归灭迹。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喜悦,所有痛苦,到头来全是虚空一片,因为人生有限。 人生是虚无。一场梦。一个记忆。
  •     “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 在台北仍旧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 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 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白先勇写女人的篇章比男人出色
  •     读之前,总觉得台北是个文化气息和都市气息都很浓烈的一个地方,总想一窥台北人浪漫诗意然后轻松的生活态度。读完之后,却看到了生活中很多被有意无意隐藏起来了的其他角色,这些角色或许不具有正面教育意义,或许人们可以默然以视。或许对于追求童话世界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残忍和揭露;对于在生活中努力前行的人来说,或许又不失为一种鼓励。总之,生活之于每个人,所以有很多面;每个人的生活之于时间,所以很多变。忧伤也许是童话中的彩虹吧
  •     白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就像一部中国近现当代史,展示了人们生存的艰难。
  •     很好,反映了当时一代台北人的生活
  •     #2017读书打卡#第16本。白先勇老爷子的写实技巧实在厉害,读的时候都能脑补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场景。其次便是象征和意象手法,当然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事先并没有给这些人物或者事件特意强加意象,就像余秋雨所说的一样,这一切都源自于白先勇老爷子厚重的历史感。十几篇短篇小说读下来,50年代从大陆退居到台湾的那一辈人,无论上流社会的高官贵族还是市井底层的小民,更次之的风月场所的女子,都经历着生死离别,在回忆与现实里重重挣扎,让人不胜唏嘘。读到最后才发现原来白先勇老师竟然是白崇禧的儿子……怪不得对国民党将领的描写那么信手拈来……
  •     了解一下白先生眼中的台北~
  •     白先勇的小说很多年前就看过了,这次是为女儿买的,自己翻的时候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小说写得好,装帧好,纸张也好,值得购买。
  •     装帧精美,我一直以为台北人就是一本小说 翻开书才知道 这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浓缩了白的很多出名作品 细细品读
  •     最早读白先勇是《孽子》。好书,好作家。
  •     尤其喜欢《一把青》、《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还有《花桥荣记》。
  •     台北人
  •     白先勇的短片写得真的精彩
  •     在当当上看到台北人不止一个版本,特地选了这个封面干净的,拿到手果然没有失望。
    特别讨厌那种封面就是作者大头像的书,尤其是名著,看着就像盗版小书商自己印刷的那种。
  •     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     黯乡魂,追旅思,好梦留人睡。
  •     欲说还休
  •     文章写到这地步,可以算是尽人力了,再要论,就看老天肯给多少了。不过他讲故事很多都是后劲儿不足,收尾收得略硬。汪曾祺也有这毛病,好似老虎长了兔子尾巴,不过也不能遮掩那一身辉煌的火焰斑纹就是了
  •     为什么帕里斯要把苹果给第三个女神?为什么李尔王的第三个女儿才是最好的?为什么格林童话里,总是第三个姑娘得到王子的心?弗洛伊德的解释是:无论前两位多么光芒四射,第三位,她其实象征的是死亡或大地,总之就是人类的最后归宿。死神在弗洛伊德看来,因该是如下模样:阴性,沉默,笃实。   很明显,《永远的尹雪艳》里的尹雪艳,就是这么一个完美死亡之神的模样。除了阴性,沉默,笃实外,她的神格还包括:美丽,永远不老(这一点的象征已经非常明显了),没有困难,没有感情,永远穿着冰冷的白色,好像游离在人世之外,又好像确确实实驻扎在红尘最核心。   她那间同样象征意义明显的公馆,像整个世界一样华美又糜烂,男男女女无一不在其间厮杀,老去,麻将桌上的无常,和命运如出一辙。而作为女主人的尹雪艳,像神一样公正:“每一位客人,无论尊卑老幼,她都招呼得妥妥贴贴”,又像神一样悲天悯人,用她没有感情却有魔力的的眼神和语调,安慰着厮杀正酣的芸芸众生。她的一念之仁间,草芥们的命运就翻了个底朝天,“徐先生,这张牌是打不得的”,徐壮图先是赢回了大半筹码,却又陷入了更大的万劫不复。   白先勇构思这篇时,已经在心里把尹雪艳的“死亡之神”身份设定得很清楚了吧?比如他让男人形容她是观音,让女人形容她是上天降下来的妖孽。甚至更直接地给她按了一个白虎天煞的牌子,沾上她的三个男人非死即伤。说实话,最后这个设定有点露骨和浅白。不过尹雪艳去徐壮图的葬礼那段倒是很不错。她自然,大方,不慌不忙,反而让之前咬牙切齿的众人手足无措,“他们都没想到尹雪艳有这个胆识闯徐家的灵堂来”,世间众生对死亡都有敬畏,但作为死亡之神的尹雪艳何来敬畏?对她来说,那不过是常态。她永远像大地和死亡一样,不动如山。没这个胆识了,才是笑话。那些虚妄的念经超度,在强大的尹雪艳面前不值一提,而徐太太和尹雪艳握手之后的突然昏厥,则是对其强大的彻底折服。   一般人看白先勇,都是着重强调他他最为破落世家子,对大时代下的世态炎凉的描写。这篇也不例外。上海过去的繁华,台湾如今的尴尬,两地经始终贯穿其间。但这篇里,还难以掩饰地,流露出了白先勇对女性恐惧和敬畏。和菜头评价王小波,说他是最尊重女性的作家,从小转铃到红拂,他笔下的女性无一不是智慧之灯,生命之光。她们像精灵一样美丽,热情,轻盈,自由,不可占有。她们就是缪斯本人。而白先勇对他的尹雪艳,却是另外一种敬畏:她美丽,冰冷,强大,没有任何感情,不可挑战。她就是死神本人。
  •     白先勇的小说第一本读的就是台北人
  •     非常精彩!相比纽约客短短几个故事,台北人涉及的社会人背景更加广泛,官家小姐,金大班,军嫂,奶妈,落魄的读书人等等。在听白先勇的红楼梦,他对人物出场描写都研究,自然其小说的人物出场不累赘,形象跃然纸上。金大班有金大班的风采和痴情,书生有他的酸腐和懦弱。第一人称的独白视角非常给力。
  •     原只是为了读“一把青”,便顺带读了这本“台北人”。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讲的是国民党军及家属退至台湾后的生活。将领晚年的凄清、念念不忘的尸骨回葬故土、官太太们“体面”的奢靡日子、歌女的沦落和抗争、文化人的孤傲和潦倒、更多小人物的挨日子……一幅幅的画面描写的很是生动。那些远离故土的灵魂啊,梦里都念着那一口家乡的味道,那一年的青春年少。白先生的文字,细细品嚼,别是一番滋味。
  •     去台北之前应该读完的。下次再去台北不知道感受会不会更深
  •     有几篇还是不能体会
  •     太太太太太喜欢,然而台北人都不是在讲台北人。每一篇都好看,爱风月场的上海女人,也爱冬夜下的老教授
  •     看过孽子 寂寞的十七岁还没看完 这本也不会让人失望的。
  •     首先书的装帧很好简单大方,纸质也很好,阅读收藏均可。《台北人》这部小说集有白先勇先生的几个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买下它是很值得的。
  •     高中的时候是借朋友的书读的 当时被里面的故事和文字深深吸引 可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文字吧
  •     很喜欢书籍的装订风格,与白先勇的作品风格极为吻合,不加任何修饰的素白封面,恰恰映衬了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来去人生去素白的底色一样,回首前尘往事,已成茫然的记忆,未来的道路怎能成为灿烂多彩的锦华时光?如昆曲一样的沉积出丰厚的内涵但是外表却朴素之极!
  •     台北人,白先勇的故事.
  •     台北人很吸引人,有尽快读完的冲动。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结局。
  •     由于牡丹亭,早闻白先勇大名,但一直没能读过他的书。台北人中的短篇小说,场景简单,但故事和人物描述,淋漓精致。很有意思。
  •     白先勇、朱天文、陈若曦是我最喜欢的台湾作家
  •     这是继《纽约客》之后再一次买白先勇的书·他的小说地域感非常强烈,就如同书的名字。各种层级的人都爱写·可是看得出他更偏爱那种特立独行很有个性的人···总觉得他是属于不需要强烈的言辞就能让你的为之震动颇深的人。。
  •     有腔调也有味道
  •     白先勇先生的短篇小说集,他的代表作,值得一读。
  •     书中《游园惊梦》章节,有严重的文字印刷错误!希望出版社校正认真一点!白先勇的《台北人》,收录了14个短篇,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再现,再现了一群怀旧的人的心知和感念。文笔细腻,见文有若看到了那个时候的画面一样,不亏是20世纪中文最佳小说前十,值得推崇!台湾人文文化还是很浓厚的,白先勇的著作值得收藏!
  •     白先勇写女子写出了神韵,柔而凄。容貌上承得住岁月,从前的精气神却已与现世格格不入。 《永远的尹雪艳》;《孤恋花》里的姗姗身上映出其他女子的影儿,瘦小的身躯载了多少罪孽,最后的爆发好像是命定的疯癫,带着满身的伤走远。
  •     牛
  •     原来买过诚品版的《台北人》,尚无此书所载照片和白先生的《翻译苦翻译乐》一文。印刷也很精致。很有阅读的快乐。
  •     很多东西 不记录下来可能就会消失了 那个令我无限向往的年代的生活 那慢慢消逝的人和事 还好 我还有机会去了解
  •     文法不错
  •     《台北人》有多个版本,书中附录的内容多少不一,有兴趣的可以找来深度阅读一下哈:)
  •     竟是没有一个台北人
  •     苦涩沉重,历史列车进站离站疾驰暂停,总有人上上下下,还有错过。
  •     第一次读白先勇先生的作品,就被其深深地吸引。尽管都是一些短篇,但却写了形形色色的人。我喜欢台湾作家的作品,也许因为他们本能地都带有一种浓浓地怀旧色彩,毕竟他们都经历了从大陆到台湾的这个时期,对于故乡也会有那么多写不完的怀念。
  •     《台北人》是一本很好的书,能让我们了解到那个年代的一些现实,值得一看。
  •     第一次读台北人已经是好久好久以前了,,现在读来。依旧是喜欢。
  •     买的时候是五折,相当便宜。书的质量相当好,和实体书店没什么差别。喜欢白先勇的短篇,《台北人》是代表作
  •     每一篇都很精彩,很深刻,很生动。
  •     很喜欢白先勇的书,最喜欢《台北人》里的《一把青》。
  •     乡愁小说,张爱玲遗风
  •     一部<< 台北人>>刻画了不同阶层的大陆人初到台湾后的生活。浓浓的思乡情流淌在每个阶层中,想起柴静做过一期台湾老兵回乡的节目,老人家在节目中的痛哭和哽咽。书中关于歌女和舞女的短篇,文笔忧伤黯然,读罢无奈压抑,惟叹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14-4-7
  •     《一把青》和《花桥荣记》是以不同性别表达同一种的“转变”,前者朱青不断失去后对爱的妥协与对失去本身的习惯,是可悲还是明智?后者卢先生在极度绝望后选择快意人生,满足基本肉欲,不知是悲哀还是庆幸。《冬夜》里知识分子之哀在于没有自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见出青楼舞女的悲哀,而她们向往的男人的纯洁亦不过是虚假的人性,这与印度电影《炙热》有异曲同工。《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凄婉动人,又不禁让人怀疑什么是善。《游园惊梦》让人想到王祖贤演的那部。众生之相,由大陆各省前往台北,诸相非相,故曰台北人,其中传统秩序与现代性张力自现,人性向往善好生活的逻辑与命运颠簸起伏之间的张力应运而生。要比纽约客更成熟,更好看。
  •     非常喜欢这本书,看了好几遍,作者展现了一个特殊时代里台北普通人的生活,非常有意思。
  •     另一个时代 另一个圈子
  •     正在看,白先勇书,10多年前看过,重新温习,有新的感受,也许是年龄不一样吧。故事讲得真好,人物命运似乎无法改变,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吧。
  •     文字与故事俱佳
  •     我生活在一个弱小而卑微的西北小城市 北京上海都像是一个梦 跟不要说台北 唯一能连得起我和台北的关系 恐怕就是曾祖父国民党大将军的职位了 可这些 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从前的台北 于我来说 只是一个地名 是我常常看的小清新电影故事的发生地 偶像剧里的男生高高大大 都是理想男友的样子 而现在 台北 是我最爱的五月天的诞生地 是奶奶差一步就去的家乡 是我想有个自己故事的地方
    白先勇笔下的老台北 有些像旧时的大上海 歌舞升平 夜夜笙歌 却又少了些什么 就像是美艳的舞女在灯红酒绿的夜晚饮下一杯烈酒 发着呆 不自觉的流了眼泪 毕竟是曾被人侵占过的土地 不论是这土地上的人儿 还是这么厚重的泥土 都透着一股忧伤 天南地北的人无奈的来到这个小岛 想着过去的事 想着海对面的家乡 然后渐渐平淡下来 继续生活
    其实这本书 很多个故事 都没有提起战争 我只是莫名的心疼了 而后联想起我方才的闲言碎语
    白先勇先生讲述了台北的过去 台北人的过去 也勾起我的欲望 勾起我飞向海峡对岸的冲动 欲罢不能
    我爱台北 爱他的过去 现在 也包括未来
  •     之前看过几篇白先勇的短片,感觉还不错,于是就买了这本《台北人》,书包装很好,也很精美,内容也很棒。白先勇的书还是很值得看看的。
  •     过于精致的语言,写乱世的物是人非人间烟火,反而生出了距离感。在台湾遇到的人和事,反而更接近朱天文龙应台吴念真笔下的人物。top的短评说的好:“乡愁也是有阶级的”。
  •     台北人这本书早听说,一直没有时间看更多书,这次好好读。
  •     好书,让我很想去台北
  •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     时代变迁的悲凉凄酸 读来竟像慢品了一大碗中药 苦味淡去之后再三袭来
  •     人间
  •     一口气买了好几本白先勇的书,短篇确实不错,很喜欢这种对人物的描写,是我们所不曾接触过的一段历史一些人。想来不同人生阅历的人读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