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情妇的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一个情妇的日记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807240662
作者:庐隐
页数:341页

内容概要

庐隐(1898.5.4~1934.5.13)原名黄英,生于福建闽侯。1903年父亲去世,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入教会办的慕贞书院小学部。信仰基督教。1912年考入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后任教于北平公立女子中学、安徽安庆小学及河南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国文

书籍目录

一个著作家一封信灵魂可以卖吗?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前尘父亲兰田的忏悔录房东云萝姑娘地上的乐园象牙戒指一个情妇的日记

编辑推荐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在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经典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  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人类精神的思考,唤醒了我们曾经的期望,鼓起现在的勇气,不再虚空浮华、怀疑未来。  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传以久的词句,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可以错过但不会被磨灭的,什么是瞬间即逝却又是最宝贵的。  收入“感悟名家经典小说”的作者都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拾荒者和开拓者,也是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尝试者和实验者。难怪施蛰存对于在80年代以后涌现的晚辈作家们的各种所谓艺术探索,尤其是对于许多“先锋”的现代派技法的尝试,诸如象征主义、印象派、意识流什么的,曾不以为然并有几分自得地跟我说:所有这些,我们在30年代都已做过了,而且比他们做得好,一点不新鲜。  诚然,每一个时代该有它自己的文学。但经典的文学不仅仅属于它那个时代,它同时属于后来一代又一代能够感悟经典并能与其享受艺术共感的读者。

作者简介

《庐隐:一个情妇的日记》内容简介:茅盾曾说,读庐隐的作品,“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悲哀是庐隐一些重要作品的主旋律,它在庐隐小说中的位置,恰如母爱在冰心作品中的位置一样。庐隐小说里的女人,仿佛正是我们今生的前世。庐隐在《一个情妇的日记》中充分展现了第三者痴恋的痛苦。
庐隐可谓真正懂得女人的心的,女人有时最难战胜和面对的其实就是她自己。

图书封面


 一个情妇的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二三十年代作家们的文笔的的确确令当代作家惊叹。或许,中国再没有那个时代的作家能够这样承上启下。他们对诗词歌赋的迷恋和熟练正如当代作家们热衷于对写作手法的探寻。我猜庐隐热爱写信,也爱看信,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时代里,每一次写信、看信恐怕都极具新鲜感。信在庐隐生活里占据了重要位置,在她的小说里也是一样,信或是主角或是配角,总有他们的用处。想当年,书信体还是时髦的玩意,庐隐的书信体充满变换。故事里夹一封信,故事里夹几封信,不一而足。无论是女性意识的彰显还是书信的运用,对一切探索者都应该致以最高的敬意。有些作品略显仓促,个别情节稍欠斟酌,相信如果庐隐活的再长些,会更成熟。庐隐似乎并不看好婚姻,在看过的寥寥几篇中都充满对婚姻的抵触。其实婚姻对大多数女性来说更像是牢笼,即使有爱的慰藉于繁重的家务也是杯水车薪。再看看庐隐的生平,很短,很简略,惊诧的发现庐隐短短的一生竟然有两次婚姻,最终也死于与婚姻密切相连的生产,真不知是两次婚姻坚定了她婚姻不是好东西的信念,还是……我猜不到了。庐隐喜欢那些敏感忧郁的怀春少女们,一直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讲述天真姑娘自己的故事,当然也不失时机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愤怒时而悲悯时而发出无意于奔走的呼号。她也常置身事外的听这些孤寂的小可怜儿们的倾情讲述,她们说她们无不大方而美丽、无不多情而脆弱,她们说她们在长期以来一直在艰难的考虑这那个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那个生活还是生存的命题,活着却不存在是否真的有意义。不知如果庐隐能活到老年,在翻看年轻时的作品,会做何感想。这些受过高等教育有钱有自己的一间屋子的女性们是女性的发言者,用自己的感觉和情感经验来叙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的声音或活力四射或饱含深情,她们的文思飞扬辞藻华美,他们眼中永远包含热泪,胸中永远有浪漫的念头在作祟。但是她们还是多多少少的太激动太迫不及待,她们的故事在现在看来似乎都多多少少散发出因年久而滋生出了咸味的潮湿的哀怨与绝望,在多年以后时过境迁已经难以给人醇厚之感。她们的故事里有的是死亡,但不惊悚,有的是爱情,但也与荡气回肠无关。反正自怨自艾也好大惊小怪也好,只要是自己的就是真的好。好像女性们更容易爱上自己仰视的男子,却这些往往接受平视或仰视自己的男人。这或许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现实中鲜有传说中的金童玉女,除非,金童没把自己当金童、玉女没把自己当玉女。庐隐的姑娘们天真又多情,无时无刻不满怀心事,还带上点不撞南墙不死心的执迷不悟。庐隐的男性们则是的的确确的“双性同体”,他们俊朗阳光细致温文但也常常泪流满面,在手弯中抬起疲惫的头颅张着红肿的双眼,看向他们心中的女神,他们仿佛煽情语录中的断翅蝴蝶,急切的渴求心灵可靠伴侣。言情小说害死人的,中小学老师多没收一点是对的,多少少男少女是看了言情小说后开始渴望爱情,恩,不如说是渴望体验爱情,渴望早点开始对自己内心中情欲的寻觅之旅。虽然我不喜欢你,但我喜欢你喜欢我,年少轻狂其实不是错,一错再错害人害己就是我们的不对了。好像多数女性写作作家们,从庐隐到林白陈染,那些女主人公都是天使与妖妇合体,他们神秘而妖媚,诱人却无法驾驭。他们都自恋。他们只相信自己的选择,不管是对还是错。理性的思考也好,感性的放纵也好,都在爱情中你追我逐,肆意张扬本不旺盛的生命力。不过,这些单纯的姑娘还比不上丁玲的莎菲女士那两手儿,他们都不是合格的情感操纵者没有掌握收放自如的秘诀,甜蜜过后总是少不了痛苦的折磨。标榜所谓精神生活与冰雪爱情只不过是噱头,除了爱情每个正常人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过去的少女养在深闺,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佳话。现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为爱而病而死,只能赢得旁人几声唏嘘罢了。说愁不是愁,当美来玩味。毕竟是青春年少,不想做偶像剧里美丽温婉却充满悲情女主人公的女孩就不是好小说家。
  •     1934年5月,卢隐因分娩于上海大华医院死去。死时只有36岁。初读她的《一个情妇的日记》是以一种痛苦的心情,她的文笔总是透着一种哀婉悱恻的情绪,言及死亡最多。她笔下的女子接受的是新的思想,却无法脱离旧的巢穴,因此比旧女性有更为清醒的痛苦。我坐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读了很久,每每想要放弃,不去理会书中那些拥有新思想的林黛玉,但是还是坚持着看完。终于看完了,合书之后是一种解脱的心境,同时也是一种痛苦渐渐氤氲而来的过程,从她的笔下的人物身上可以见到卢隐的影子。幼年亲情的缺失,教会学校传递知识的过程,爱情的失意,友人的死亡,以及最后的覆灭。仿佛是一种预言,一点一点引着卢隐向那个方向走去。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30年代的文风,很不错的。
  •     一个著作家 一封信 灵魂可以卖吗? 或人的悲哀 丽石的日记 海滨故人 前尘 父亲 兰田的忏悔录 房东 云萝姑娘 地上的乐园 象牙戒指 一个情妇的日记
  •     因为林徽因,所以才看上她的书,后来喜欢上了,因为活动买一套,压在那里。
  •     还没阅读,质量不错!
  •     比我想像中的好,讀盧隱的文字,就像回到了五四,很清新。不過,留給人想像的空間太狹小。
  •     是个做情妇的料~~
  •     患相思致死的年代,书中的人物永远是那么悲伤焦虑,抑或是庸人自扰,不懂他们怎么可以那么的压抑情感,相信爱情,难道,那就是爱?看到后面,没有了兴趣,感觉和现在的实际格格不入嘛!放弃
  •     好。 很惬意 有古风味道. 特别是那几个女子的感情 在海边的美丽风景.
  •     书的最后一篇是这个《一个情妇的日记》。。。结局很红色
  •     写得很现实,社会上存在的现状,都体现在这个故事里了。
  •     作者的文字很哀伤。二三十年代的文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     好,还没看,但质量不错
  •     !!!!庐奶奶真喜欢感!叹!!号!!!!!!!!!!!
  •     《丽石的日记》。。。焦虑症患者
  •     读的《咖啡店》,不推荐,打个卡。
  •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     一个福建籍女作家,青春年少时的才华展现,能够真切表现出其经验及所处年代的特征。年轻人读后会惊讶它引发的共鸣,过来人则回首当年而感慨。值得一读,感受时代的差异,然情怀却恒久远。
  •     很不错uo
  •     着重看了《丽石的日记》《云萝姑娘》《海滨故人》三篇,如果说蒋光慈还让我内心很愤怒的话,看卢隐就真的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     呵呵,喜欢卢隐的书,字里行间都有一种深入人心的感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