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十七岁》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寂寞的十七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63397662
作者:白先勇
页数:432页

妥当里的不妥人生

相比于书写语言,人物病态举止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大部分短篇中的主人公都很寻常,不是出众的优秀,不是很坚强,甚至有些懦弱,这些不坚强让主人公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产生了一瞬间的神情恍惚。一瞬间,无数个一瞬间中的一个,他们做出了某些不得已或者不经心的选择,从此过上了更为寻常的人生。何为寻常人生?不很富裕甚至有些窘迫,有一个彼此相处还过得去的丈夫或妻子,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一份工作,或许是教职,或许是家务,衰老和麻木似乎是被抛弃的爱情和理想怨毒的报复,直逼到他们僵硬的手指慢慢放开青春。如果没有突来的清醒,这份报复不过是一个漫长人生的保鲜柜,无风无雨,十分妥当。可是一瞬清醒,却不得不面对爱情和理想的尸体了。孩子无止境的啼哭,亲人的死,朋友的离开,这样一个个刹那让主人公突然清醒了一下,发现自己抓住了别人的目光,却失去了自己的珍爱宝贵。这样的刹那里,主人公痛不欲生,有人糊涂着去死,有人在下一个刹那重回缩回妥当的人生,带着一丝神经质,继续生不如死。神经质是个什么东西?它孕育于不妥,生于某次伤害。心理上让伤害像投于湖中的石子,扩大波澜,生理上让人与神经活跃跳动相伴,连带着让人行为突然而剧烈。至于伤害是什么?不妨看看你我的言行举止。至于不妥是什么?不妨挖挖你我的脑子,看里面有多少朽木蛛丝、暴虐罡风。

斑驳的旧时光

下午刚买,抽读了两篇《金大奶奶》和《寂寞的十七岁》,感觉或多或少取材于自身经历。《金大奶奶》倒有点张爱玲的风格,还有点类似于林徽因那篇《绣绣》的感觉。可以说都是些早期作品,一翻开书,一股特别的书味扑面,娟娟的文字在下午两三点的阳光下在我的心上跳着舞。《金大奶奶》,我先是粗略读了一遍,末尾那部分写金大奶奶的自杀,确实有点骇人。这位先后结婚2次的金大奶奶,前夫家财万贯,却英年早逝;遇上俊美的金大先生,就像《致青春》里阮莞所说“在爱情面前,没有一个女人有智商”,或许这还算不上爱情。和金大先生邂逅时,金大奶奶已经三十多岁,手上握着数不尽的家产,不怎么漂亮,只是简单地认为遇上对的人,却没想金大先生不过是觊觎她的财产,根本就没什么爱情。她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了出去,跳进命运的火坑。婚后,金大先生马上变了脸,和金二奶奶联手,金大奶奶的地位连只看家狗都不如。最后,金大先生为了新娶一个唱戏的女人,不惜赶金大奶奶出门,未果。最震撼的莫属金大先生新婚那部分,金家大院似乎被隔成红白两个世界,一边是宾客欢聚的喜事,另一边金大奶奶凄惨地服毒自杀。结果,金家也并没有因金大奶奶的死亡受到影响,人们似乎很快就忘记了曾经的金大奶奶,只记得新的,貌美的,慷慨能干的,金大奶奶。一口气读下来,像在读那个时代。不过金大奶奶和金大先生的婚事可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她自己选择的自由恋爱而结婚。她低估了命运。《寂寞的十七岁》,有点没读懂。全篇分为10个片段,调子有点颓废,甚至还有点gay、sex的情节,不知道文中那个“我”有没有少年时代白先勇的影子?寂寞的十七岁呵,看似最有用其实最无用的逃避呵,不知不觉就这么长大了。活在一群优秀的兄弟姐妹中,受到周围人的白眼,排挤。对父亲的训斥,母亲的哭诉,早已麻木。不懂,不懂呵。

在大地上画窗子的人

白先勇的早期作品多集中在《寂寞的十七岁》这个集子里,多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从孩童的视角回望童年和少年岁月中的剪影。评论界对他早期作品的评价显然不及后期,因其无论在技巧还是主题立意上都不及后期成熟。这是事实,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寂寞的十七岁》,读完会一个人静默良久,一种难言的伤感涌上指尖、想写些什么却不知道从何写起。这种感觉,姑且称之为触动吧。从孩童的视角抒写的作家有很多,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孩童间彼此分享的秘密、一个属于孩子的娓娓道来的故事,白先勇的《玉卿嫂》、《金大奶奶》也属于此类,当然《呼兰河传》无疑是其中最出色的。《寂寞的十七岁》更接近“童话诗人”顾城的朦脓诗,是孩童午夜时分的呓语,闪烁不定的梦境。所以我借用顾城的诗句来形容此时的白先勇,一个想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的人,让所有习惯黑暗的人都习惯光明。然而不知为什么,“他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他只有他,他的手指和创痛。”即使相比于白先勇的其他早期作品,《寂寞的十七岁》受到的关注也不多。 它和白先勇后期擅长叙事和情节构造的小说截然不同,通篇看不出任何西方现代派的文学技巧,而以少年杨云峰的内心独白自然行文,将一个不善交际、性格孤僻的少年苦闷、迷惘、焦躁的青春年岁铺陈眼底。翻阅它,如同翻阅我们年少时抽屉中上锁的日记。我想我们很多人的青葱岁月里,都深藏着一个“杨云峰”,一个不被理解的、被成长催促着被社会包围着无处藏身的自己。初看之下《寂寞的十七岁》如同一档青少年心理类节目,画面在沉闷的家和喧嚣的校园里切换、充斥着父亲“不争气”的责骂和同学“大姑娘”的嘲讽,无处藏身的主人公在一片混沌之中艰难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你不知道我的悲哀有多深”。教育家们很容易在其中发现家庭和学校教育失职的蛛丝马迹,罗列出诸如“望子成龙”、“不关心孩子述求”等罪状。联系到白先勇颠沛流离的童年经历,因传染病被隔离时的孤独感伤,这种悲哀绝望的心境也是有源可溯的。然而《寂》给我的触动不止于此,如我之前所说,我们的青葱年岁里都住着一个杨云峰,一种不被理解无处诉求的寂寞,一种渴望爱而不可得的孤独。而且,它将伴随我们一生。《寂》的结尾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尽管杨云峰发出了爱的呼唤,希望再吃一碗妈妈端出来芙蓉蛋,但是爱的诉求能不能得到满足,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的一生都在渴求着爱,然而事实常常是“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金大奶奶》和《玉卿嫂》在白先勇的早期作品中总是会被拿来比较。虽然都是以孩童的口吻直叙女性的悲剧命运,前者的冲击力显然不及后者。金大奶奶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刻的印象,尽管作者开篇为她的出场做足了铺垫,先通过旁人叙说引出一个怀抱琵琶半遮面的金大奶奶,然而逐层揭开纱幕。或许是譬如金大奶奶式的悲哀太过普遍,我的同情心已经疲乏了。引起我兴趣的,反倒是着墨不多的顺嫂和在文中穿针引线的小虎子。金大奶奶的悲惨命运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扼腕和愤慨,而顺嫂和小虎子却能引起我们更深的悲哀。顺嫂以正角出场,是第一个发现金大奶奶悲惨身世的人,“不过顺嫂和金大奶奶的交往一向都是秘密的”。虽然洞悉了丑恶,顺嫂还是得帮忙操持金家的婚礼,不过是“碍于情面的缘故”。我们不能苛求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有多么大义凛然的正气,顺嫂的行为恰道出了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现实,而这种现实,才是更令人悲哀的。小虎子是一个被父母教唆坏的、不明事理的孩童形象。全文对小虎子的评价有两处,最开始是“和我一样的捣精捣怪的人物”,最后是“说话老腔老调就像一个小大人”,褒贬之心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再看金大奶奶遭扫地出门时小虎子的出场,作者连用“笑嘻嘻”、“兴高采烈”等词来形容,“我大伯和大娘正在天井里炮制老太婆呢”,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儿童,而小虎子的无知和冷漠却令人颤栗。如果说金大奶奶的形象寄予了白先勇朴素的惩恶扬善的愿望,那么顺嫂和小虎子则从孩童的视角里写出了更深刻的人性。或许是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白先勇的作品总是弥漫着一种深沉的悲哀。即使如金二奶奶般歹毒之人,最后也为了留住丈夫也不得不同意他娶小老婆,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悲剧角色,即使她是以反角出场。金二奶奶的悲剧某中层度上来说和玉卿嫂是一样的,都是女人的悲剧,虽然两者性格毫无可比性。《玉卿嫂》的结尾和《金大奶奶》的极其相似,都以作者生病,悲剧场景以梦境形式在作者脑海中再现结尾。作者没有对这些悲剧作任何卫道士的解剖,而是直陈它在孩童最初的世界里投下了多么惊心动魄的倒影。如果说白先勇后期的笔触如同一位老者的双眸,温和的凝视下是锐利的洞察,是一种看透一切的放下和慈悲。那么早期的作品则道出了一个懵懂的少年对人生对人性的困惑,无论是《寂寞的十七岁》还是《金大奶奶》、《玉卿嫂》。

情感如同绸缎,有形,丝滑

好书。悠悠的民国风,文字颇有中国传统遗风,细腻精致,景色如同有质可感受之物,却不浮夸。可以看成是早起白先勇文字发展之路,从自己幼时、少年,到国外之初的生活,从世家,少爷,同性之情,处处有自己的味道。大学即可写出金大奶奶等篇,确实颇具功力。更期待纽约客了。

白先勇的早期作品

《寂寞的十七岁》这本文集收录的是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写于1960年代,刊登于当时的一些文学杂志。可能由于是作者的初期作品,感觉还不够成熟,没有大家评价的那么好。白先勇这个时期的短篇小说有两个倾向,一是善于描写男性同性之间的爱情,另一个是描写文弱男青年和年长女人的“姐弟恋”,通常是年长女人追年轻男人,他的这本小说集中经常出现这两个主题。看小说的时候我就觉得白先勇可能是自己经历过这样的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不然他不会一遍遍地热衷这两个话题。看书的后序,夏志清也分析了作者的同性恋倾向,感觉还是有这么一回事的。这篇文集中写的比较好的是《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但是大部分作品都不够成熟,连白先勇自己也认为那时候的作品很幼稚。 要是买书的话建议买白先勇中后期的作品,比如《台北人》《纽约客》,或者长篇小说。我当时就纠结于要买哪本,最后看书名和评价买了《寂寞的十七岁》,很显然,这不是白先勇最好的作品。

剥开内心深处幽微的情感

这部集子里是白先勇早年的作品。人在年轻的时候是会比较天马行空,想象力更丰富,也更敏感些。这几个小短篇发掘了隐匿在人内心的一些幽微情愫。或者是同性之爱,或者是不被世人接受的姐弟之爱。有些感情置于社会制度的藩篱之下便被视为不伦,自然的情感脱离制度之囿岂不只是简单纯粹的心灵的依靠和互相的关怀吗?置身社会的我们有时候已经不会用纯粹的视角来看我们纯粹的想法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被附加了过多的功利在它上面,不觉得累吗?还是简单一些更轻松吧。

小园有秋

十七岁的时候我在哪里。暂别故乡的云影,一帆向阳,脚下的土地是那么陌生炽热,扑面而来的是风都夹咽着迷茫的叹息。"Look at meI am only seventeen,It hasn't been too long but it's been lonely"而时光倏忽,十七岁终究只是涩涩尝了一口的残果,皱着眉头抛向了脑后,往事细雨如丝,旧年再现,恁地激起一江春潮,无边无际。快乐也罢,忧愁也好,那些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寂夜,就这么枕着尘世入睡,梦中无市廛喧嚷,无人声烦忧。春风和暖,一地浓荫。

是要有多空虚才会看这本书?

当我十五岁的时候,对十七岁有种莫名的向往。而且我特别喜欢张爱玲,我妈说白先勇和张爱玲很像。于是我就在十五岁的时候买了这本书,只是因为书名。我想我一定要留着等我十七岁的时候看。我现在十七岁。其实对《寂寞的十七岁》这一篇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还是喜欢那些描写旧家庭的篇目。但,我在课上看这本书。·即使坐在最后一排,老师还是阴森森地在背后出现。她拿起书来,问我这是什么书?于是我身边的一群人开始骚动,“寂寞的十七岁”,这是一个多刺眼的书名,他们问我,“你是要有多空虚才会看这本书?”于是我真的觉得,也许,我是比较寂寞的了。

寂寞的人坐着看花

不记得是哪首诗有一句,寂寞的人坐着看花刚刚百度出来时郑愁予的诗集名,我觉得这一句比他写的其他诗都更令我心醉。就像白先勇的小说,永远都像可以比拟成做诗的美文。平淡或者隽永或者妖娆多姿,还是比作美人更好。美人,和漂亮女人是不一样的。漂亮女人是姿色出众,但是美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或者单纯得像是走丢了灵魂一样,令人叹息扼腕而寂寞的十七岁,就是这样令人伤心那一年,所有的日子都数不清有多少颗星那一年,所有的人儿都记不清流过多少泪在往后的日子里,漫长的回忆,哪怕是一对白耳环,也能妖化成一个痴心诚意又命苦的玉卿嫂,爱着一个体面书生爱得那样绝望又温柔,恨不得把他变成自己的儿子,抱在怀里疼爱一生一世就像疼爱自己的十七岁一样

寂寞的十七岁

知道白先勇挺久了,但知道他与白崇禧的关系倒是近期的事情;白崇禧可谓是近代中国 的枭雄,如白先勇所言“是带领过百万雄师”的;而白先勇则被称作是“鲁迅到张爱玲间的作家 不会有超过5,6人”。久闻其名的“台北人”至今尚未拜读,而今天刚读完的是其早期的短篇小说 作品集,名曰《寂寞的十七岁》。白祖籍广西桂林,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是执牛耳的出版社,此次联姻可谓是水到渠成,有了 同乡的情谊,有了美好文字欣赏的机会。白先勇数次在锵锵三人行上听到过许子东提到过台湾的白先勇,说其文字真切,细腻,大致与张爱玲的相仿; 当然马家辉是喜欢张的,说是床头两本书一本是张的,一本是他老婆的。没有阅读过张爱玲也算是种遗憾(已经在今年的阅读计划之中),曾经视其为类似与三毛这样的作家, 或许这种先入为主的假设是有失偏颇的。现在读过了白先勇,大致就有个粗浅的认识,至少文字也可以 是如此的。无论何种叙述手法,传达给读者的则是真切的感觉,例如故事情节的悲情,或者真切的无奈和彷徨,或者 对于生命的体恤与认识。寂寞的十七岁这个集子是白25,6岁时的作品,我或许没有书评人的敏锐,我更多觉得是一种风格的树立,就像若干年前读 安妮宝贝,这种文字总是识别度高的,于是白也就树立了自己的风格。有情节完整而跌宕起伏的故事,有 意识流表现彷徨无奈的文字,还有那些朦胧而真切的性的感受(异性或同性)。合上书籍,萦绕脑海而不散的是如下的几篇《金大奶奶》(我将其视为在压抑下的一种反抗与声音的宣泄),《我们看菊花去》 (姐弟情深,一种是真切,一种是无奈,还有些许的残忍),《玉卿嫂》(对于自己性福或者幸福的追求,虽然 有些偏执和极端,但那种快意的爱恨和简单的逻辑却是然人不胜唏嘘的。但什么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 《寂寞的十七岁》(这大致就是青春期的彷徨与无助,我们在寻找什么,却不知道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那晚的月光》 (或许有了同性的描写,但不露骨,不歌颂,小心地客观地说着,谁要求就必须异性相恋?)《上摩天楼去》(有时候 什么就变了,即使我们不知道变的时间和原因,但就是变了,残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接受,又能如何?孩子 长大与父母的生疏,夫妻的七年之痒,浮躁逐渐平淡起来的内心,或许时间就是如此)或许二十六岁之于一个作家就像十七岁之于一个普通的人,那么多的彷徨无奈,那么多的憧憬与心愿,还有 那大把的时间,或许再喧嚣的世界,十七岁时总是寂寞的,因为我们走上了追寻的道路,但却不知道路在何方。参考资料《寂寞的十七岁》

漫谈《寂寞的十七岁》

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集结为这部《寂寞的十七岁》,大部分篇章除了文笔老辣超于他那个年龄之外,其他方面都也平平,甚至有些幼稚。而与集子同名的这篇《寂寞的十七岁》,读来却颇有感触,或许是因为其中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也读出来一些我自己的记忆。这两天天气奥热,却读了这样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按说台北给人的印象应该是《风柜来的人》里那种汗淋淋的感觉,而《寂寞的十七岁》从第一节开始便是一个下着雨的冬夜,“风吹的人难耐得很”。这样的安排或许是作者出于小说整体情绪的考虑,毕竟杨云峰十七的寂寞更多的是一种阴郁和苦涩。在时间的安排上,小说采用了一种框架结构,开头和结尾是故事讲述的当下,也就是新公园之后的雨夜,包裹在里面的是叙述人的回忆,也即小说的主体。整个故事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这在他前期的几篇小说里十分普遍,但不同的是其他小说中的“我”并不是故事的主角,只是一个见证者,见证另一个人的命运,如《玉卿嫂》。而《寂寞的十七岁》的讲述者讲的就是他自己。白先勇在一篇文章里提到,是听别人讲到一个自己给自己打电话的男孩的故事,才有了创作这篇小说的念头。主人公杨云峰确实是寂寞的,他自己给自己写信,对着一个空号讲上几十分钟的电话。他在自己的家里是一个异类,哥哥弟弟都成绩了得,而自己却并不擅长读书,甚至经常因为不及格而留级。于是在爸爸的眼里他“丢尽了杨家的脸”,而母亲也因为自己不争气而与自己日渐疏远。同样在学校里他也是一个异类,不被人所理解不被人所接纳。他的寂寞并不是青春期关于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这是一种将人压抑其中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杨云峰一再说自己更愿意出家当和尚,他厌弃了身边的一切。在这个环境里,所有人都对你有所期许,却并不在意你能不能实现,他们要求的只是你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做不到便是所谓的忤逆。整篇小说都在这样一种强力里透不过气来。这或许就是尼采所说的邻人道德,他要求人们应该抛开这一切,去成为你自己,但是这哪有那么容易。杨云峰是这样一种无力者,许多人都是。所以杨云峰在体育课上摔伤之后,魏伯飏对他的关心让他无所适从。他把自己的手帕拿出来让杨云峰擦鼻血,雇三轮车送杨云峰回家。这不经意的关注让杨云峰不能自已,趴在魏伯飏身上哭了个痛快,把眼泪鼻涕鼻血涂了他一身。杨云峰说他平时根本哭不出来,而这次却哭得像个小孩。或许寂寞久了自己也就无所谓了,而突如其来的温暖却让之前的落寞难以承受。然而小说并没有向着一个温暖的方向发展下去。杨云峰因为就要大考,跑到学校去自习,却遇见了等不到伴侣的唐爱丽。她出于挑逗或者纯粹是因为无聊,吻了杨云峰并要有进一步的动作,杨云峰却因为害怕或者厌恶,跑了出去。之后她写信给唐爱丽希望她不要伤心,而这封信却被贴在教室前面公开展览。再一次的暴力。而魏伯飏因为迫于留言,不得不跟杨云峰疏远。一系列的事件最终让他无心参加大考,在新公园和植物园里转悠了两天。而不去参加考试在父母那里将成为他的灭顶之灾。于是他厌弃了父母安排的一切,不再相信自己能够融入同学当中,他得到的永远只有呵斥与嘲笑。在最后的夜晚他再次去新公园游荡,却被一位中年男士搭讪,在树下的长椅上,男人把他的两只手捧起来放到嘴边用力亲起来。于是小说引出了另一个层面,也就是同性恋。杨云峰是有同性恋倾向的,从小说中对于女性的丑化描写和他对魏伯飏的依恋便可以看出来。而杨云峰自己对此并不知晓,并充满罪恶感。他从新公园逃回家里之后,第一件事是去照镜子,因为他听说做了坏事之后,脸上就会刻下“堕落之痕”。他深知这是不被世人甚至自己所接受的,却没办法抗拒。他将彻底被这个世界所厌弃,这就是他的命运。在一个下着雨的早晨,十七岁的寂寞尽显无疑。他所能做的只是背向这个世界,背向所有人。

读《玉卿嫂》

11年2月14日一、《玉卿嫂》猜想读毕《玉卿嫂》,我最先想到的,反倒不是故事的意义,或者文字、技巧这一类的,而是白先勇写这篇小说时的年龄。这是他二十三岁时的作品,是大学时代发表在他和一群爱好文学的同学创办的那本《现代文学》的创刊号上的。为什么关心他的年龄,有过写小说经验的人,是很明白的——什么样的年龄,将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我猜想,许多年以后,在白先勇小说技巧和文字更为娴熟更为自如,同时也更懂得世态人情之后,他一定曾无数次翻看过这篇《玉卿嫂》,我相信,那时候的他,一定是百味杂陈的。原因就在于,他会发现,原来,在那么年轻的时候,他就可以将一个故事讲得那么长,那么动人,似乎文字也还不错,技巧和结构也颇为结实,但是,明显地,于现在的自己来说,这篇小说在某些地方是不满意的,似乎可以更好,再好一些,但是,那毕竟是二十三岁的作品呀,那时候自己还只是个学生,就能将笔触触到了时代的某根神经,固然是有些失真了,但也很不易了。不得不说,那是那个年龄的得意之作。以上是我的妄自猜测,但似乎也有些根据。白先勇的书,我只看过了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那套六本文集中的两本:《台北人》和《暮然回首》。白先勇的文字,大概是好的,但不是我喜欢的一种,《台北人》外界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我喜欢的,似乎也就是《冬夜》这篇——个人喜好问题,不涉及小说艺术品评。倒是他的散文集《暮然回首》,我很喜欢,看了有两次,对某些篇章留了些许印象。但就连这印象,都很模糊了,因为那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时过境迁,很多当时读书的心境,都忘得差不多了。记得其中的一篇,是说他到美国留学后后,最初的一阵子,似乎有一年左右吧,丝毫不能写下一个字。直到冬季的某一天,天气犹如出了家的宝玉最后出现的那场大雪,他在湖畔徘徊,终于找回了写作感觉,那就是《芝加哥之死》。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相信很多写作者都曾遇到过他这样的状况——写着写着,突然转变了一个环境,竟然就停顿了下来,再也写不下去了。在这段停顿下来的时间里,他什么事都不能做,而是不断地去想,过去我写的那些作品,说明了什么,又带给了我什么。我相信,在那段时间里,白先勇一定会想到他的《玉卿嫂》,甚至不断地想到。因为这是他在台北时的代表作。他甚至会对这篇小说产生过怀疑:真的有那么好吗?这是肯定的。因为如果他不是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怀疑的话,他就不会停下来了,时间也竟长达一年。也只有经过了停顿后的思考,他才会更明白,自己要写什么样的小说。这之后,才会有《纽约客》和《台北人》的诞生。二、《玉卿嫂》得失白先勇绝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小说家!所以,要对他的作品妄加指点,似乎有点蜉蝣撼大树的意味。幸好只是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并且也只是谈这篇他二十三岁的作品,《玉卿嫂》。1)技巧。这是一篇用童年视觉写成的中篇小说。在我有限的阅读记忆里,后来他还用这样的方法,写过了《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用童年视觉写小说,是很依稀平常的,但难就难在,写作者要保持着那双观望世界的童年的眼睛。应该说,白写得极好,比如写容哥儿对家里那些仆人的直观,写他对玉卿嫂的感受,写他好奇庆生嘴唇上的容貌,他爱和庆生玩耍,甚至带他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剧院去,后来又带玉卿嫂去看庆生和金燕儿的私会,写他的好奇心,写他对玉卿嫂和庆生那犹如搏斗的性爱场景,都颇形象,又不超出一个孩童的理解。作者用这样一种旁观者,尤其是一个简直还不懂事的小孩子的视觉来讲述如此的一个悲剧,看得出是很苦心的。恰恰是容哥儿那种孩童的无知和理解,更凸显了这场爱情悲剧的震撼。相较于全知全能的叙述方法,很明显,这种孩童视觉,更容易让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产生悲悯——爱情是不分对错的。可是,一个孩子何曾知晓。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甚至推动了爱情的摧毁,但他似乎毫无罪过。他也无力无能忏悔!——这是白先勇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很早就显现出的超异才华。2)结构。小说的结构是很传统式的。有点像鲁迅的《孔乙己》。就是时间推动情节的发展。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把它和《孔乙己》来对比,还是有点意思的。虽然有点奇——它们说的并不是同一样的东西:一个是写爱情,一个是写小知识分子。但是,它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孩童视觉;都是一个悲剧;都对主人公有着很深的同情和悲悯;都是主人公周围都生活着一群冷漠自私的看客;主人公都颇不为周围人所理解。但是,和临近四十岁的鲁迅写《孔乙己》比较起来,一下子,二十三岁的白先勇在人情世态上的缺陷就露了出来。《孔乙己》是写得很舒缓的,一直到最后一个字,都很舒缓。但平静的文字背后,却浸透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对人世的俯视。这就是鲁迅的高明之处。而《玉卿嫂》,一开始也是很舒缓的,但越到后面,就激烈起来了——作者似乎不能把故事了结,只好以玉卿嫂杀死庆生后又自杀作为结束,而恰恰是这点,暴露了作者对社会的理解的浅和少。这是怪不得他的,一切只是年龄问题。你看,在他对世界增加了逐渐的理解,在他的社会经验逐渐成熟之后,他就不会再这样来写自己笔下的女性了。比如,一把青,比如,尹雪艳,比如,金大班。她们哪一个,经历的不比玉卿嫂多,受的伤害不比玉卿嫂大,但是,她们照例还好好活着。虽然,我们很清楚,她们其实是已经内心毁灭掉的人了。就像《玩笑》中的那几个主人公。死是最容易的,因为它绝决,激烈。但只有在人世间的逐渐经历,我们才会发现,死又是最不容易的。人无论经历再多,都竟然还能活着,甚至在没有了希望之后,他也照例地活着,生存着。一把青她们,也是有着很深的爱情的呀!看得出,这是白先勇的转变。这得益于年龄带来的人世经验,让他的小说更接近了真实,从而产生了更大的悲剧感。在年轻的时候写小说,总容易把人往死里整。这就是社会经验的缺乏所致。这大概就是我对玉卿嫂最不满意的地方了。如果,如果故事换成了玉卿嫂在知晓了庆生的私情,苦劝不听之后,大病了一场,这日,她正在床上卧着,坛子叔走了进来,默默无语,把一些礼品放在桌上,叹了口气,走了出去,过了几日,她就嫁到乡下去,跟了坛子叔的话,虽然不符合我们对爱情的想象,但不是能让我们对人生的无常,对爱情的千疮百孔更产生更大的感慨吗?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回味空间——作为读者,我们势必会想,嫁到乡下后的玉卿嫂,她会是怎么的一个样的呢。3)语言。我是很看重语言的。故事也罢,思想也罢,再绝妙,若是表达得不好,人们也是没有耐心去品味的。这时候的白先勇,已经接受了一些现代派的东西,同时也大概是看过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但他最受影响的,仍是幼年时便常读的《红楼梦》。不难看出,这篇小说里,都不难看到这三种文字的影响。有评论者提到小说中的广西口语的运用,但在我想来,那更多的还是来自于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台湾翻译为《麦田捕手》的一些收获。当然,我的看法也有可能是不对的。因为这本小说是五几年才出版的,而《玉卿嫂》60年就被写出来了。这时候的白先勇,文字的运用,虽然已经颇为成熟了,但是味道还是欠缺了点,有一些,说是白描,其实就是简单描述。但白在这篇作品中,运用人物的动作和言语,所刻画的那些人物,尤其是下层人物,是很贴地气的,很活灵活现的,这很见功底。这是我对他很佩服的一点——怎么说也罢,在我看来,小说就是要人物带动故事的发展。4)意义。小说的意义,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很多评论者都已经下了很大功夫去挖掘了,我说也说不过人家,也说得绝对没人家那么有深度,那就不多说了吧。

寂寞的十七岁——也许有一天

如果说文字是有味道的,那么这本书中的文字让我想到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张悦然的《誓鸟》以及小四的《悲伤逆流成河》,甚至是那个我怎么也读不懂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他们的味道在我的嗅觉体系里,是那么的相似,潮湿,阴冷偶尔散发着青苔的味道,就像这些天北京城里的雨,总也不停,感觉再继续下去,就要发霉了一样……这个时候,心中总会想着那一米阳光。然后首先出现在脑子里的应该是白落梅三个字,小清新的文字,小清新的情调,暖暖的,像洒下来的日光,而不是太阳,扫除你的阴霾却并不是炙烤着你的肌肤……这,也许就是文字多形态存在的意义。白先勇,这本书的收入,完全是因为这三个字的魔力,完全是因为,他曾是三毛的老师,可他的文字形态和三毛的却是完完全全的不同……这本《寂寞的十七岁》,由很多篇中短篇小故事组成,就像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每个故事,独立存在,可又像是兄弟姐妹一样相像,并不是内容相像,而是文风,也对,一个人的文风怎么会是千变万化的呢?细腻的笔触,通篇用细如一片落叶的被风吹的翻了个面来映衬主人公的心里变化,感情升华,这样的渲染力强到像一个拳头,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猛冲到你眼前,压抑的表达让心里闷闷的……但却不知道闷的原因……是因为这文字潮湿的味道?还是因为这一个个晃过眼前的主人公,一个个都那么渗到骨子里的孤独?……躺在床上,抚摸着简单的纸张,我想,他想要表达什么?他在告诉我们什么?他,又在释放着什么?……我完全想不通,偶尔的发现一条小路,却发现走着,走着,又没有路了……我想,这就是文字吧。也许,白先生写的时候真的想透过情节,透过文字,告诉着什么,释放着什么,也许,他只是想写这么一个故事,没有任何意图,我完全相信这样一种解释的可能性。那么,也许这些就都不重要了,也许,明天,后天,大后天,未来的某一天,当我走过人生的很多小径,突然想起这些故事,就明白了,明白我从中得到了什么,文字的创造者有意或者无意告诉着我们些什么~~~


 寂寞的十七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