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古典小说 > 红楼梦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04-6
ISBN:9787806654040
作者:曹雪芹
页数:870页

章节摘录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坐谈。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说毕,便袖了,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后面又有一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晓得这石头有些来历,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来,有些趣味,故镌写在此,意欲闻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纵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种奇书。”石头果然答道:“我师何必太痴!我想历来野史的朝代,无非假借汉、唐的名色;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况且那野史中,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最易坏人子弟。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在作者不过要写出自己的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如戏中的小丑一般。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竟不如我这半世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只愿世人当那醉馀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不但是洗旧翻新,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更去谋虚逐妄了。我师意为如何?”

前言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  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写出了不知多少美丽的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的形象,例如崔莺莺和杜丽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可同情的形象,例如刘兰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怜悯的形象,例如“宫怨”诗、“思妇”诗的主角;最低的则是供玩弄供侮辱供蹂躏的对象,就是那些宫体诗艳体诗的主角……  这还不一定是最低的。还有“三言二拍”里面那些女性,总是抢劫、欺骗、拐卖的对象;《金瓶梅》里的女性,是以受侮辱受蹂躏为乐为荣的卑贱污浊的形象;《水浒传》里的孙二娘、顾大嫂,是“母夜叉”“母大虫”的形象;扈三娘是无意志,无感情,全家被梁山好汉杀了,却听凭宋江指配给曾是她手下败将的王矮虎,从此自自然然地入了梁山一伙,好像是个机器人似的形象;潘金莲和潘巧云,则是活该在英雄好汉的刀下剖腹开膛的“淫妇”形象。  ……  这样一比,就看得出《红楼梦》确实伟大。作者曹雪芹自己说得很清楚,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要“使闺阁昭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知道“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使其泯灭也”。封建眼光把女人看做“贱人”,第二等的人。曹雪芹却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他为了这个目的来写,也的确写得很成功。在他的笔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几十个青年女性,不仅仅是美丽,不仅仅是聪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她们之中,还有一个男孩子贾宝玉。贾宝玉不仅爱她们,尊重她们,还尊重世界上一切青年女性,他真心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真心坚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个贾宝玉,其实倒是女娲补天石锻炼而成的“通灵宝玉”的化身,真正是“山川日月之精秀”。  冯雪峰说过:从封建压迫下觉醒的女性,“往往要通过女性的觉醒,去体验着她们之‘人’的社会的觉醒”,这说的是“五四”时期的梦珂、莎菲式的女性。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初步有点“女性的觉醒”的味道的,大概要推《肚丹亭》里的杜丽娘。“原来是蛇紫嫣红开遍”、“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些唱词之所以那么感动了当时女读者们,就因为它唱出了初步的“女性的觉醒”。徐朔方说得好:杜丽娘“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春天,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和春天一样美丽”。《红楼梦》也写了林黛玉听到这些唱词,而“感慨缠绵”、“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的心境,这是黛玉的被唤起的“女性的觉醒”。《红楼梦》并不到此为止,它还让一个优秀的男性对女性唱出那么热烈的硕歌,这就比《牡丹亭》又大大前进一步。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人特别残酷。我们今天当然都知道,压迫妇女的,根本上是制度,不是男性。但在那样的制度下,恐怕没有一个男性不是夫权主义者、大男子主义者,没有一个男性不是自以为高出妇女一等,把妇女视为花鸟、玩物和工具。妇女解放的斗争对象当然不是男子,但妇女解放的每一步,无可避免地要同男子这种贱视妇女的态度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几千年的黑沉沉的囚禁和虐杀女性的牢狱中,竟然第一次听到“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样的呼声,这是多么了不起!这样的呼声,如果出自女儿之口,例如黛玉就说过:“什么臭男人!”当然也使人不能不另眼相看。但现在是出自男子之口,他不但不以“男子汉大丈夫”在女性面前自骄,并且不以“通灵宝玉”的化身自骄,而是由衷地自惭形秽,自称“浊玉”,想想看,说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又何尝不可!  这也许有些矫枉过正。男性和女性都把自己和对方看作平等的人,才是正常的、自然的态度。但文学本来有异于科学。文学家要写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活的感受和感发,它们是否合乎科学,不是一眼看得出来的,有时看似偏颇,恰好包含着合乎科学的内容。鲁迅的《伤逝》里面,由一般的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经过现实生活里男女人生境界、胸襟智能的不平等的幕露,导致悲剧以后,归到男性的道义上社会责任上的深沉痛烈的自责。这也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更高的层次上,继承了《红楼梦》中男性的自惭。《伤逝》以后,还没有听到过嗣响。而涓生的绝中包含的真理内容,至今也还没有探讨完。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赞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的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究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作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大问题。悲剧产生于两个选择的不一致。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唯一的知己,宝钗虽也可敬可爱,心灵上总有一层隔膜,贾府的当权者即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则愈来愈发现宝钗符合贤惠儿媳的标准,黛玉的性格气质却隐隐含有某种叛逆性;宝钗能把对宝玉的爱尽量克制在礼法的范围之内,黛玉却往往作了执著的表露。悲剧由此产生两个选择的权威性大相悬殊: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娶谁作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利也没有的,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  环绕他们三人之间的还有一大群少女少妇,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纨,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死了的是贾迎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家的是贾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儿,含冤而死的是秦可卿和鸳鸯,撞壁而死的是司棋,斥逐羞愤而死的史晴雯,被强盗抢去的是妙玉……她们都是“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  这里面,有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剧,有封建道德礼教的悲剧,有封建婢妾制度的悲剧,有赤裸裸的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她们在那个社会里,处于显贵的上层,下层女子的命运可想而知。总之可见,这不是某一个女性某一个问题上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青年女性的普遍悲剧。曹雪芹用他们的泪水酿成了芳淳甘冽的艺术美酒,这就叫作“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可见,无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不是悲剧,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价值愈高,悲剧愈大。女人如果只是花鸟,只是玩物,她们的毁灭顶多只能博得几声叹息,一番惆怅;如果是“小贱人”,什么命运都是活该。中国历史上,围城之中,什么都吃光了,主帅便带头杀了爱妾,分给军士吃,然后把城里的女人全部捉来吃,然后才吃到老弱的男性,这样的事例史书上多得很,而且不是野史,都是煌煌的正史。那些杀爱妾一饷士卒的将军们,当然是与杀一条爱犬差不多。到了大规模斥女人的时候,更没有人会想到,被吃的她们也是人,有美丽聪明的,有才华横溢的,有情韵雅洁的,有志行高卓的……统统象吃猪肉羊肉一样的吃掉了。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外形是美丽的,而且内心更是美的。  就拿林黛玉来说,树种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与追求,她的高出流俗的“行止见识”……读者如果不是了解了这一切,深深感觉到这是一个高洁美好的人,如果不是久已感她之所感,爱她之所爱,和她同忧同乐,同笑同啼,她的悲剧就不会这样让读者回肠荡气,惊心动魄。  书中多次写了女孩子们结社吟诗,或是自吟自咏,这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段,让他们直接抒发心情。于是读者们听到了黛玉的悲吟,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中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端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叫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读者还听到她对着菊花低吟着:“满纸自怜题夙愿,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视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似乎窥见她所期望玉宝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相当的“如意郎君”,而且是在茫茫尘世之中可以“携隐”的“知心”者。如果读者不知道这一切,也就不能充分体会她含恨而死时那没有说完的话“宝玉,宝玉,你好……”的全部惨痛的含义。  笼罩全书的《红楼梦曲子》,更是直接的女性颂歌的大联唱。它歌颂黛玉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歌颂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尤其是歌颂湘云道:“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读者听了这样的颂歌,才能深刻感受她们的悲剧。  《红楼梦》作为对女性的颂歌,不仅加强了它对女性悲剧的力量,而且是它之所以能够写出女性悲剧的原因。这就是说,中国封建女性的悲剧,早已演出了一两千年。直到曹雪芹,才把这个悲剧写出来,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他把女人当人,尊重女性,才看得出这是悲剧。“世有伯乐而后又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由曹雪芹,才看得出女性是“山川日月之精英”,才看得出写得出她们的悲剧的命运。有才情的女子常有,而曹雪芹也是不常有的。  前面说过传统的“宫怨”诗,已经算是同情那些不得宠的妃嫔宫女了。但是,替她们怨什么呢?“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入时十六今六十”。见了又怎么样呢?原来怨的只是没有得到君王得宠幸罢了。直白的说,只是没有受到封建帝王的玩弄罢了。如果用这个眼光看,宝玉的大姐贾元春,入宫受宠,晋封贵妃,全家沾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该是多么幸福!总该不是悲剧了吧!可是,曹雪芹也把她列入“薄命司”的册子,写她奉旨回家省亲,说不尽的繁华热闹。富贵庄严之中,从头到尾却是一片呜咽哽咽之声,在艺术上达到“以乐景写哀”的极致。对元春的描写只是寥寥几笔,但是她公然埋怨当初父母送她入宫是把她送到牢狱一般的“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只这一笔就使读者隐隐窥见她的内心深处闪烁着高出流俗的光辉。  曹雪芹的眼中才看得出的悲剧,在《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里,就是贾宝玉的眼中才看得出的悲剧。  可以设想,如果不是从宝玉的角度来看,而是从贾母、贾赦、刑夫人、贾政、王夫人的角度来看,女孩子的悲剧,都不称其为悲剧,有的是咎由自取,有的是死有余辜,有的是命中注定,有的是偶然事件……例如。贾母认为黛玉的死,是死于她自己的“心病”;王夫人认为晴雯的死,是死于她自己的“女儿痨”;贾赦认为迎春的死,是死于她自己的“命”;鸳鸯的死,是公然要逃脱老爷我的掌心,正是活该。至于贾珍贾琏薛蟠之流淫魔色鬼的心里,怎样想那些美丽的女孩子,更是不可问。  便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如贾政者,心里又何尝干净呢?他听说儿子宝玉从小就宣布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那些话,便十分不喜,认为这个儿子将来不过是“淫魔色鬼”,“酒色之徒”。可见这位正人君子眼里,女人仅仅是性的对象而已,男人除了“淫魔色鬼”,“酒色之徒”外,都不会也不应该对她们发生兴趣。也可见被贾政认为“淫魔色鬼”的宝玉眼中的悲剧,从贾政看来都不是悲剧。  宝玉其实并不是“淫魔色鬼”,而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胎儿。除了自家姊妹而外,她对周围的那些美丽女性是爱的,他的爱如果说全无直接间接或隐或暗的性爱成分,也不符合书中写明的事实。但是他的爱却又一个全新的性质,这就是鲁迅深刻指出了的:“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昵而敬之”,说的真好!昵,就是多少含有性爱因素的爱。何其芳曾经指出,贾宝玉这个典型形象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这是说得对的。但是贾宝玉这种“多情”,不但不是西门庆式的兽性的占有,甚至也不是晏小山、纳兰容若那种“多情”所能比拟。新就新在加上了一个“敬”字。这就大大不同了。惟其“昵而敬之”,方能看出所敬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把她们每一个人的悲欢哀乐,荣辱得失,都融入自己的关心注念当中,这就叫作“爱博而心劳”。  这就是说,宝玉感受到的,不只是他自己的悲剧的重量,加上所有青年女性悲剧重量的总和,而是远远超过这个总和。因为身在悲剧中的青年女性,特别在那个年代,远不是都能感受到自己这义愤悲剧的重量,更不能充分的同感到其他女性的悲剧的重量。例如平儿,宝玉深深同情她夹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当中的不幸处境,替他愤恨贾琏之“唯知以淫乐悦己,不知作养脂粉”;可是她自己却一味“周全妥帖”,不仅看不出有什么不满,就是平白无故捱了凤姐的打,稍经调停,反倒跪下来给凤姐磕头谢罪:“奶奶的千秋,我惹了奶奶生气,是我该死”。时候照旧贴心得力地当凤姐的助手。又如香菱,从小被拐出来,卖到花花太岁式的恶少薛蟠手里已经够不幸的了,可是她一昧憨头憨脑地学做诗,似乎一点不幸之感都没有。  甚至林黛玉,她对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悲剧,也未必能像贾宝玉认识的那么深刻。宝玉最敬她的,是她从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的路。但是宝玉常常不得不参加:峨冠博带“的场合,见惯了那些讲”仕途经济“的人,厌恶他们。黛玉则是一个深闺少女,不可能有同样的阅历,对于”仕途经济“不可能达到玉宝玉同样的认识水平。而这一点认识上的水平差距,就使黛玉不能充分估计自己在宝玉心中的价值,和自己的悲剧在宝玉心中的分量。宝玉在黛玉面前说”你死了,我当和尚“,黛玉很不愿听,几次为此生气,只怕她只把这句话理解为一般的爱情誓言,不理解自己是宝玉心中最高价值的体现,不理解如果自己死了,对宝玉不仅是爱情的毁灭,而且是人世最高价值的毁灭,这样的人士当然不值得留恋。  宝玉就是这样的”爱博而心劳“,比所爱者自己还要操心,还要忧深虑远,自然是”而忧患亦日甚矣“。几千年来被否定的女性的价值,仅仅在宝玉眼中反映出来,几千年来被遮掩的女性的悲剧,也仅仅在宝玉眼前拉开帷幕,所以鲁迅又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悟之者,惟宝玉而已”。

内容概要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的“内务府”成员。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之子曹玺(即雪芹曾祖父)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曹家与皇帝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
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工诗词,又兼作戏曲。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五年(1727),大约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芹之父曹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次年曹家从南京迁回北京。大约在乾隆元年(1736),曹家家道稍有复苏,但不久便彻底败落。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有气骨,孤傲不屈,嫉恶如仇。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佚失不传。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书籍目录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封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班衣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社绝宁国府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危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第八十七回 感秋声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朗惊叵测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第一百一回 大观园月夜警幽魂 散花寺神签占异兆第一百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浸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第一百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第一百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馀痛触前情第一百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第一百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灾患第一百七回 散馀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第一百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第一百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第一百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第百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第百十二回 活冤孽妙姑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第百十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第百十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第百十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第百十六回 得通灵幻镜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第百十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第百十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第百十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第百二十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附录一:《红楼梦》人物简表附录二:《红楼梦》大观园平面示意新图(徐恭时)附录三:《红楼梦》校点记

编辑推荐

  《红楼梦》全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它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众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决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一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作者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图书封面


 红楼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文/王墨墨近来重读《红楼梦》,又在一些细节处有了新发现。这些有趣的小细节不同于贾府开夜宴时专门请众人讲的笑话,也不是凤姐有意逢迎贾母而说的俏皮话,更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识趣凑趣和洋相百出,而是融入在众人琐碎的生活细节中的只言片语和些微动作。这些合理而贴切的细节,不但让大观园里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真实,更赋予行文整体的幽默感。先从薛家说起。且说宝玉挨打那一回,众人都道是薛蟠调唆了人来告宝玉的,加上他素日又有这个名声,被人生生地把罪名坐定。而这次偏不是他干的,所以面对薛姨妈和宝钗的质问,薛蟠早已急得乱跳,赌神发誓地分辩,气头上说了几句没轻重的话冒撞了宝钗。接着原文中写道:薛蟠在外边听见,连忙的跑过来,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只说:“好妹妹,恕我这一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回来的晚了,路上撞客着了,来家没醒,不知胡说了些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怨不得你生气。”初看这一段时,倒应了宝玉的那句话:“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没错,又是作揖,又是赔不是的,除了宝玉这个“好好先生”,又有谁经常闹这一出呢?可见这呆霸王对着自己的亲妹妹不但不呆不痴,反而有情有义,学着宝玉一口一声地叫着“好妹妹”倒也有真心,甚至竟比宝玉得罪了林妹妹之后着急又惭愧的惨状更胜几分。接着薛蟠道:“妈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用烦恼,从今以后我再不和他们一块儿吃酒闲逛,好不好?”宝钗笑道:“这才明白过来了!”薛姨妈却还是不依不饶:“你要有这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夜半读到“下蛋”二字,看得我拍案狂笑不已。想来薛姨妈这么一个在众人眼中最是慈爱稳重的人儿,情急之下也会吣出如此粗鄙入俗的村言来,看来真真是对自己的儿子只剩下“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了。再说黛玉。林黛玉在性格上总给人一种多愁善感的闺怨形象,其实论起那些“精致的淘气”来,她也从不输给众人半分。《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一回,那日正是端阳佳节,因晴雯失手跌折了扇骨,宝玉心里正烦得紧,因此和她分证了一番。袭人见状赶紧上来劝宝玉,宝玉却越发气得浑身乱颤,一心要把晴雯撵出去。事情越闹越大,一时间袭人、碧痕、秋纹、麝月等众丫鬟都一齐跪下来求情,宝玉也不觉滴下泪来。可巧这时黛玉来了,原文写道: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都扑嗤的一笑。黛玉道:“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袭人推他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宝玉道:“你何苦来替他招骂名儿。饶这么着,还有人说闲话,还搁的住你来说他。”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宝玉听得,知道是他点前儿的话,自己一笑也就罢了。”这“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难为她如何想得到!只这一句俏皮话儿,气氛便瞬间活泼起来。接着黛玉又“只拿你当嫂子待”,“先哭死了”,“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真真是小女儿过家家的脾性,死死抓住了宝玉的把柄不肯放松。细细品来,此间黛玉的一颦一笑和风流婉转竟都似在眼前了。《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宝玉去黛玉房中看视,也有一段有趣的描写:黛玉听了,嗤的一声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罢。”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出至外间,看了一看,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腌臜老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将自己枕的推与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了一个来,自己枕了,二人对着面儿倒下。这一段原有个典故,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时,北静王赐给他一串鹡鸰香念珠作敬贺之礼。林黛玉从苏州为父亲戴孝归来后,宝玉便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原文黛玉的反应却是: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这里宝玉借机也以同样的语气反驳黛玉:“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腌臜老婆子的。”一个“臭男人”,一个“腌臜老婆子”,这不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天魔星”又是什么?所以黛玉先时还是对着宝玉大骂“放屁!”,后来只好笑着拿出自己的那一个,恭恭敬敬地让他“请枕这一个”。想来这么一个风流飘逸娇喘微微的淑女竟能直对着多情公子大骂“放屁”,那境况也当真是有几分任性泼辣和蛮不讲理了。而且身处封建社会,却全然不顾等级阶级制度,直对着自己的哥哥大骂,可见二人情谊之近,彼此并不设防。回到因宝玉挨打后,宝钗质问薛蟠,反被薛蟠冒撞了,自己回到屋里整整哭了一夜。原文有一处细节如下:次日一早起来,也无心梳洗,胡乱整理了衣裳,便出来瞧母亲。可巧遇见林黛玉,独立在花阴之下,问他那里去,宝钗因说“家去”。口里说着,便只管走。黛玉见他无精打采的去了,又见眼上好似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泪来,也医不好棒疮!”黛玉这话原也有个典故。宝玉挨打后,黛玉自去看视,自己却早已“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此时凤姐刚好也来瞧宝玉,这时黛玉的反应却是: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们拿咱们取笑儿了。”如此看来,真能“哭出两缸泪来”的却是“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的黛玉,而她偏偏怕被凤姐取笑才“从后院子去”。这里宝钗“口里说着,便只管走”,明显也是要躲着自己,黛玉自己看见了却不依不饶,借机学凤姐取笑人家。总之,别人取笑自己不行,自己取笑他人却使得。黛玉自来是个小家子气的女孩,如此淘气任性,倒也有趣得紧。另外,哭真的能哭出两缸泪来?这古人的夸张也着实可乐啊。且说《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一回,宝玉被紫鹃的话一激,竟致发热流津痰迷心窍,眼看着要不中用了。这里有一段专描这痰迷入痴的症状,读来不禁令人哑然失笑。正说着,人回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都来瞧哥儿来了。贾母道:“难为他们想着,叫他们来瞧瞧。”宝玉听了一个“林”字,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贾母听了,也忙说:“打出去罢。”又忙安慰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只放心罢。”宝玉哭道:“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贾母道:“没姓林的来,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一面吩咐众人:“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进园来,你们也别说‘林’字。好孩子们,你们听我这句话罢!”众人忙答应,又不敢笑。一时宝玉又一眼看见了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指着乱叫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贾母忙命拿下来。袭人忙拿下来,宝玉伸手要,袭人递过,宝玉便掖在被中,笑道:“可去不成了!”一面说,一面死拉着紫鹃不放。又是听不得“姓林的”,又是“见不得船”,这哥儿真是越发痴呆了,读得我乐不可支。可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单单这“接林姑娘的船来了”一个话梗,之后便被湘云用来戏耍过数遭。第一遭便是在宝玉病情大愈后。那日宝玉到园子里来走走,刚好池中间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的种藕的。湘云见他来,忙笑道:“快把这船打出去,他们是接林妹妹的。”众人都笑起来。再说这史大姑娘,真真是个清新洒脱锦心绣口的人儿。况且她生来又爱笑又爱说话,冲着宝玉一口一个咬舌子的“爱哥哥”,惹得黛玉直用俏语打趣她。她可以一面割腥啖膻,一面口吐莲花,以一敌众地同大家连句。咏白海棠时,他张口便是“也宜墙角也宜盆”,最是豁达开朗。再论及其人其事,又不得不提《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一节,这也算得上《红楼梦》中最唯美烂漫的场景之一了。原文摘录如下: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咕咕说:“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可见,虽然贵为侯门公府的千金大小姐,喝醉了酒也是一样的睡不择席。可她偏偏又引得蜂蝶闹嚷红香乱舞的,众星捧月般的刚好衬托出自己的憨态可掬和天真烂漫。紧接着,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家边吃酒边行令,又牵着前儿的桥段一并嘲弄了一番。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笑道:“‘夜深’二字改‘石凉’二字倒好。”众人便知他打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众人都笑了。总之,这些有趣的小细节大多是前后照应一脉相承的,令人莞尔之余又不禁要翻出前文对照着读一番,方解其中之妙。这样的娇音雅谑在全书中还有很多,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举。一点小发现,不到之处还请方家指正。2015.3.22
  •     亚马逊中国新出了kindle的白色版,一咬牙终于把kindle买了。为了过渡,就先重温了一遍《红楼梦》。《红楼梦》向来版本众多,之前手里的书是岳麓书社碧空轩序的版本,而这次在kindle上看,就发现多了一些片段的文字,回目也略有不同。比如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薛宝钗对邢岫烟说的一段话“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这番话语真是将宝钗与大观园中其它女儿分别开了,作为一个丧父早熟的聪慧女子,宝钗对于生活的认识与别人真是大大不同,这种尚简的思想又让我对她更加喜爱了。这次读红楼,对于其中的同性恋问题也比以前更加重视,大概是因为看过了几本同性小说,这回对于秦钟就格外关心。宝玉与秦钟可谓是惺惺相惜,看那初见面时两人一番痴想,未必就比宝玉初见林妹妹时感触少。两人关系亲密,同进同出,长辈的态度呢?至少我们知道长辈们都是很喜欢秦钟的,一则是因为秦可卿,二则其本身可怜可爱。长辈知不知道二人皆有痴念呢?这没有确切事实考证,我大胆猜测,他们对于此是持宽容态度的,因为书中也提到王孙公子也多有与同性有关系的。然而,整个社会,甚至包括宝玉秦钟本身都不认为这种同性感情会成为一生所系,比如秦钟本身也与小尼姑暧昧,我颇不能理解二人是如何在同性异性间找了个平衡点的。当然,秦钟作为配角,曹公还是安排其早早退场,为宝黛恋让路,宝玉为之心痛良久。若秦钟没死,宝玉与秦钟又会走向何方呢?
  •     在广阔的封建社会背景下的悲剧爱情,总是带着那么点的传奇色彩,引人遐想。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曾经辉煌一时的贾府,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衰亡,然众人却浑然不觉,日日笙歌起舞,好不惬意。黛玉,正是在这个时候,走入宝玉的世界,似乎带着那么一点的浪漫色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用来形容宝黛,是再合适不过了。两个渴望自由的人儿,若是生在现代,必是无比幸福的一对儿,可惜的是,他们长在了封建时代,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他们会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作者曹雪芹穷其一生,呕心沥血,虽未完成整部书,但精华已然造就。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我对这 非常满意很喜欢
  •     我读的版本(六角丛书)找不到 高中三年读了两次《红楼梦》,我喜欢里面的诗。 故事结局有点无法接受,可能这就是悲剧,这就是文学吧。
  •     买的纸质书,高中前前后后翻了好几遍。
  •     配合《蒋勋细说红楼梦》——真的可以读很多遍……
  •     重读一遍,比原来读到了更多。
  •     歌坛有哥哥张国荣,书中有妹妹林黛玉。最爱。
  •     人越大,经历的越多,越喜欢读。
  •     知道结局的悲凉,再看之前的繁华热闹,更觉如梦幻一般。但这一生中,能遇到如此多性情各异,才华横溢的女子,与之在大观园中度过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真是不枉此生。但看这些女子的命运,又哀叹天妒红颜。也许真是如此,缘来缘去,不过终是一场空。(看的是脂评版)
  •     这次重读,看其中儿女情,止不住的“中二”感。古时候的伦理里,似乎正当而值得被赞颂的爱情,不外乎才子佳人,书生小姐/风尘女子等等。更加成年人的感情,只剩下留给淫秽读物的想象空间了。七十六回湘黛联诗,写得气概非凡,风流十足。
  •     一场红楼一场梦
  •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     岳麓书社的书,木的说啊
  •     读起来总比别的书更有滋味,自初二开始,两年便重新读一遍,不会腻。
  •     目前最喜欢的一本古典文学巨著。
  •     好的书不是让你去讨厌或者恨某个人,而是让你理解ta的难处,从而变得宽容。红楼女子哪个不值得怜惜,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女孩也一样。
  •     书还是不错的,很喜欢!
  •     看过不下五遍。从小学的咬牙读到初高中可以背出判词和诗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算一本性启蒙的书
  •     最爱,没有之一。
  •     因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开始感兴趣,高中的时候来来回回看了很多遍,到现在一些对话都还能记得原句。刚申请豆瓣账号的时候想取“宝姐姐和林妹妹其实是好朋友”这么一个能伪装我来配合豆瓣的文艺气息的ID,可惜太长了用不了……
  •     序言写得很棒
  •     沉淀不够,毋胡说。
  •     书没说的,最近活动太带劲了!
  •     薛宝钗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她才是看得最通透的人。
  •     今天想起来标注一下(是的!我喜欢看数字涨)。没连贯地至少读过五遍。哎这么虚无主义可它天才呀我不能不爱它
  •     和蒋勋的细说红楼梦同步看的,对于理解原书还是很有帮助的。
  •     一曲红楼,梦过,了还无
  •     前八十与后四十,高下立判。
  •     每读一回,都有新的发现。最近看的时候发现“每次相遇都是久别重复”的梗原来在宝玉初见黛玉时候就有了啊。
  •     当时看得好像把姐姐这本书都弄坏了
  •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来梅花一缕魂。
  •     高中时候读的,应该是读过的最厚的一本书吧,当时花了一个暑假。除了红楼梦再没有一本古典文学让人如此着迷。
  •     红楼梦真的读一两遍都不能读出其中的深奥 又一次重温这本书。很想知道后四十回曹到底是打算怎样写的
  •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     至今膜拜。无人能及。
  •     还用说吗!绝对五星,很后悔这本书被我束之高阁了三年。只说前八十回,没有一句话多余,没有一个字多余,每个地方都值得细细品味。红楼梦是值得用一生来读的!就是有点遗憾这个版本没有注释。
  •     《红楼梦》在中国成了一种宗教,而绝对不是文学,所谓的“红学”,本质上是“红教”。这部书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被极端地鼓吹夸大了。鼓吹《红楼梦》的,不仅有文学家艺术家,还有政治家,比如毛泽东。《红楼梦》真的很好吗?现代人,文化标准必须超越国界,甚至超越文学。如此,《红楼梦》价值低微。
  •     读到第六回便作罢,实在难啃。 待到人生阅历丰富,或许能拜读下去。
  •     前八十回。兴盛衰落。
  •     没错高中时期看的就是这个版本,当时还是结合刘心武的百家论坛节目读完的,不然像我这种人根本没法去啃一本小说。
  •     蛮好滴,蛮好滴~~~~
  •     重讀
  •     当年撷芳
  •     很好的一本书,故事,人物描摹得很好,值得玩味。
  •     此书读完,只敢以“绝妙”二字评说,道尽了主子奴才生活之真真切切,原原本本。在皆是道德文章的国度里,此书实属异类。现今才读完,愧疚~可一读再读!
  •     说道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     岳麓这版比人文要好点,真是每一遍都有收获,应该5年一回顾
  •     看后从图书馆一路回来,再见入眼的人都觉得脏,那么俗不可耐
  •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很惭愧的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我唯一读过的一本,但是反复也读了很多遍了,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     味
  •     这个版本有两个好处 第一,后面附有人物关系图,(看了几个版本都没有)。第二,比较轻便,封面也挺好看。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看后会思考很多
  •     没读三遍还是不说话的好
  •     每次放假回家都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