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戏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古典小说 > 无声戏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2
ISBN:9787020028689
作者:李渔 著,杜濬 批评
页数:222 页页

内容概要

李渔(1611~约1679),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字笠鸿,一字谪凡。号湖上笠翁。浙江兰溪人,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在明代考取过秀才,入清后未曾应试做官。出身富有之家,园亭罗绮在本邑号称第一。清兵入浙后,家道衰落,遂移居杭州,又迁南京。从事著述,并开芥子园书铺,刻售图书。又组织以姬妾为主要演员的家庭剧团,北抵燕秦,南行浙闽,在达官贵人府邸演出自编自导的戏曲。在此期间,与戏曲家吴伟业、尤侗结交。后因担任主演的乔、王二姬相继病亡,本人亦已年老,境况较前困窘,再度迁居杭州,终老死去。李渔在当时很有声名,但毁誉不一。
平生著作有剧本《笠翁十种曲》即《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巧团圆》、《凰求凤》、《意中缘》、《玉搔头》,另有《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醋记》、《补天记》、《双瑞记》等 8种是否出自他的手笔,尚未有定论;小说《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合锦回文传》、《肉蒲团》等;杂著《闲情偶寄》和诗文集《笠翁一家言》等。
《无声戏》有初集、二集之分,初集收小说十二篇,二集已佚。出版后很受欢迎,李渔友人杜濬加以筛选,编成《无声戏合集》,又称《无声戏合选》,共收作品十二篇,其中七篇选自《无声戏初集》,另五篇当出自《无声戏二集》,并将回目由原来的单句改为对偶的双句。后因张缙彦案而受牵连,《无声戏》被封杀。李渔随即将《无声戏合集》改名为《连城璧》,并将《无声戏初集》中剩下的[2] 五篇加上新作的一篇作品合为《连城璧外编》,与《连城璧》合称为《连城璧全集》,共收小说十八篇。后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将《连城璧》《十二楼》编入了“十大古典白话短篇小说”丛书系列,所以市面上应该不难找到。《连城璧》计有12卷,又有《连城璧外编》6卷,每卷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书籍目录

卷一 谭楚玉戏里传情 刘藐姑曲终死节
卷二 老星家戏改八字 穷皂隶陡发万金
卷三 乞儿行好事 皇帝做媒人
卷四 清官不受扒灰谤 义士难伸窃妇冤
卷五 美女同遭花烛冤 村郎偏享温柔福
卷六 遭风遇盗致奇赢 让本还财成巨富
卷七 妒妻守有夫之寡 懦夫还不死之魂
卷八 妻妾败纲常 梅香完节操
卷九 寡妇设计赘新郎 众美齐心夺才子
卷十 吃新醋正室蒙冤 续旧欢家堂和事
卷十一 重义奔丧奴仆好 贪财殒命子孙愚
卷十二 贞女守贞来异谤 朋侪相谑致奇冤

作者简介

《无声戏》的作者李渔是清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也是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他的小说与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尤以故事新奇见长。

图书封面


 无声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实在是喜欢。故事很有趣,在突破传统说教的时候,用了传统的道德观。据说这个老头胖乎乎的,有点意思
  •     李渔把他的这部小说集题名为《无声戏》,在《十二楼·拂云楼》的结尾还写道:“此番相见,定有好戏做出,……各洗尊眸,看演这本无声戏。”可见李渔认为,小说就是无声的戏曲。因此,他很注重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变幻离奇,不时有尖新之语穿插其中,极富传奇色彩和戏剧性,与戏曲十分相似。李渔是在自由创作意识很强的作家,看完这部小说,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李渔设计小说情节时追求的就是场景的热闹轻松、言行的诙谐滑稽。其“一夫不笑是吾忧”的宣言兼指戏曲和小说.
  •     此书是名著《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的短篇小说集。顾名思义,“无声戏”即是没有声音的戏剧。李渔认为,小说同戏曲一样,都有着社会教化功能,所以全书的整体基调同大部分明清小说一样,劝人为善、诫人作恶,宣扬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李渔一方面脱胎于传统道学,诫嫖——婊子无情,诫赌——赌博败家,诫忤尚孝、诫淫尚贞、诫贪尚义,一方面又不落窠臼,不至呆板、迂腐地说教。他更多是借宣扬表面的名义道德,去赞颂内里的可贵人性。李渔自是风流才子、开明之人,多妙论,善解嘲。书中语调多为诙谐之语,情节颇多奇趣之事。李渔以说书形式,论理说事,娓娓道来,袅袅动听。书中亦多天道神明,但其实只是道具,为的是抚慰人心,头顶三尺有神明,报应不爽。古代妇女的境遇是值得同情的。男尊女卑,男人的天下,男人们一边身拥三妻四妾,一边要她们为自己坚贞守节。男人对女人不中意可以再婚再娶,女人对男人不中意,只能叹声“命歹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吧。男人把着话语权,对女人真是不公平。古代,人性被压抑,女人没有选择权,于是,欺心禁欲,鲜有爱情;今日,人性听放纵,女人有无数选择权,于是,随心所欲,一样鲜有爱情。书中删去一些所谓的不健康的淫秽描写,虽然不影响情节,但是我很不高兴。

精彩短评 (总计80条)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虽然里面的有些内容现代人可能不认同。
  •     李渔的小说和他的戏曲创作一样,以其才气,如果不是纯为追求娱乐性的话,应该是有更大成就的
  •     撇去所有所谓的思想不正确,李渔读起来真是才气纵横,在一个有限的框架内做无限的叙事,简直若神人。
  •     有趣的小说~
  •     李渔真好玩
  •     除了四大名著
  •     很多文青为装逼读国外莎翁卡夫卡昆德拉一大堆,劝各位回来看看李渔你会发现你是哪国人,人间百态,世俗冷暖,我们终究会生老病死吃喝拉撒,你我终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哪位仙女牛郎。在这个国度么有那么多浪漫没有那么多自由没有那么多隐士,有的只是世俗的斤斤计较幸灾乐祸指指点点。所以无论你是爱装逼整天45度角仰望天空的文青还是热衷于狗血八卦怨天怨地劳劳碌碌的大龄剩女,你会发现生活还在那里,社会不是你一个人的唯心主义,钱,名,利,情虽到头来一场空,但没有这些也枉红尘人间四字
  •     京东电子书7日畅读第一本!改个名就是《劝人方》!and手机版豆瓣读书真好用。
  •     读起来感觉比三言二拍还要舒服些。
  •     恶趣味首选
  •     样样新奇,不落俗套。故事写的也有趣,点评的也有趣。只别用现代的思想去要求清初的人就好。只可惜这不是个全本……
  •     这是一部不可不看的好书!什麽叫寓教于乐,什么叫讲古喻今,什麽叫加强道德建设,看看这本小说,什麽做人处世的道理都明白了。
  •     反着写正
  •     极喜欢最后一篇梅香养孤,小丫鬟萌shi了!
  •     《闲情偶记》声名卓然,想来李渔的小说也不失趣味吧。这些书,真应该静下心来看的。
  •     李渔不红,天理难容。。。
  •     白话文都可以看懂,不是很生涩的语法,字里行间到处透着灰色幽默,虽然初读觉得故事平平
  •     男孟母一篇真是绝...
  •     他哪有空写什么可爱男人,他玩儿小脚去了……
  •     TVB金牌编剧。。。
  •     短小精悍,说理不刻板。
  •     很精彩的短小说,适合戏剧。后面三篇稍次。
  •     看得出来李老头蛮喜欢女同,但是讨厌GAY的
  •     文笔一流,雅俗共赏。披着教化的外衣,行情色和猎奇的实质,我喜欢~
  •     古人写书虽然惜墨少句,但是用词语非常恰当,让人回味无穷。
  •       实在是喜欢。
      故事很有趣,在突破传统说教的时候,用了传统的道德观。
      
      据说这个老头胖乎乎的,有点意思
  •     这就是清代的故事会吧。
  •     为啥没在小学读这个
  •     古人总标榜,书不奇不读。于是作者写书也以故事奇特为卖点。其实说教终归是一个套路,无非一些因果报应罢了。想学俏皮话,看小故事的人可以看看。纪念我kindle上读完的第一本书。
  •     《十二楼》旨在赞美男女之情,《无声戏》重点宣扬李渔的道德观,教化世人。李渔倒是对同性恋和妓女颇有偏见,在他笔下这两类人都得着实受些罪才行,“男孟母”那篇真心雷到我了。
  •     觉不觉得渔大爷基本没写什么可爱的男人!
  •     啊,发现我打了个错字。。“娇”。改过来了
    其实我最想强力推荐的是那个GAY故事,哈哈哈
  •     唔看了那本小脚史后,我变态了。。。觉得有些小脚好像也挺好看。。。好罪恶。。。。
  •     故事都挺精彩的,不輸《歡喜冤家》,然而口氣太油嘴滑舌,晚明倪匡啊!
  •     李氏风格典型作品,幽默风趣,有那个时代的气息。文字实在很生动。不想,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东西,关键时候也来个“此处删掉XXXX字”,很扫兴。
  •     很认真的看了,最后一句笑喷了。
  •     受不了当时的妇女观包括同性恋观
  •     世俗的东西,不是样样如我意的喲~
    里面的俏皮话的确很有意思~
    很有趣的小书~
  •     好久没有看这样的小说了,真是读来赏心悦目
  •     简直是古代版《知音》…
  •     里面也有一篇男风的,不过没有十二楼里边的那篇雷
  •     最好的明清小说,没有之一
  •        笠翁之戏,曲折别致,细巧玲珑,世所称道。其小说之才,亦不遑多让。一部《无声戏》,语句新奇,不区一格,别具匠心,眼界大开,绝非无名小辈可比。戏谑之中,不失庄重,劝善戒恶,以代木铎。
       笠翁之小说,名为小说,实为野史。说前人之未说,录前人之未录,虽为一家之言,亦可以为鉴。
  •     我觉得我犯了一些错误,在这个解读里。“革命浪漫主义”这个词汇用得不合适。
  •     李渔实在是个妙人,怎么能这么刻薄而机灵。
  •     文字流畅,但。。气息不敢恭维,因为我是女的,不能接受女人被视为物件的时代的伦理观。生在现在比过去好……
  •     李渔讲故事可算平地起波澜的高手,只可惜最后故事情节总要回归正轨,不能在邪典的道路上顺流直下覆水难收,读来不够痛快。
  •     第一回实在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哈
  •     短而精
  •     刚看完第一篇……同感 = =
  •       用近代白话写成,阅读方面基本没有问题;
      情节、立意都很有趣;
      个别故事口味较重(可惜有删节)。
      
      以下摘抄几个片段:
      
      第一回 丑郎君怕娇偏得艳(说美女应嫁丑男的故事)
      
      “……但凡妇人家,生到十二三岁的时节,自己把镜子照一照。若还眼大眉粗,发黄肌黑,这就是第一种恭喜之兆了,将来决有十全的丈夫,不消去占卜。若有二三分姿色,还有七八分的丈夫可求。若有五六分的姿色,就只好三四分的丈夫了。万一姿色到了七分八分、九分十分,又有些聪明才技,就要晓得是个薄命之坯,只管打点去嫁第一等、第一名的愚丑丈夫。时时刻刻以此为念,看见才貌俱全的男子,晓得不是自己的对头,眼睛不消偷觑,心上不消妄想。预先这等磨练起来,及至嫁到第一等,第一名的愚丑丈夫,只当逢其故主,自然贴意安心,那阎罗王的极刑自然受不着了。若还侥幸嫁着第二三等、第四五名的愚丑丈夫,就是出于望外,不但不怨恨,还要欢喜起来了。”
      (这一回故事幽默有趣得很,至于中心思想我们就一笑置之吧~)
      
      
      第二回 美男子避惑反生疑(冤案故事)
      
      “……看官,你道夹棍是件甚么东西,可以受两次的?熬得头一次不招,也就是个铁汉子了。临到第二番,莫说笞杖徒流的活罪,宁可认了不来换这个苦吃,就是砍头刖足、凌迟碎剐的极刑,也只得权且认了,捱过一时,这叫做“在生一日,胜死千年”。为民上的,要晓得犯人口里的话,无心中试出来的,才是真情,夹棍上逼出来的,总非实据。从古来这两块无情之木,不知屈死了多少良民。做官的人少用它一次,积一次阴功;多用它一番,损一番阴德。不是什么家常日用的家伙,离他不得的。”
      
      
      第五回 女陈平计生七出
      “……话说“忠孝节义”四个字,是世上人的美称,个个都喜欢这个名色。只是奸臣口里也说忠,逆子对人也说孝,奸夫何曾不道义,淫妇未尝不讲节,所以真假极是难辨。古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要辨真假,除非把患难来试他一试。 只是这件东西,是试不得的,譬如金银铜锡,下炉一试,假的坏了,真的依旧剩还你;这忠孝节义将来一试,假的倒剩还你,真的一试就试杀了。”
      (讲述一位聪明的女性运用计谋、迫使抢她去的流氓连续十几天完全无法本垒的故事。中心思想拔得比较高)
      
      第六回 男孟母教合三迁
      “缘何今夜天边月,不许情人对面看。”
      (删节最多的一回,GAY主题。故事精彩+各种震惊)
      
      
      第十一回 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
      “……照这桩事论起来,有家业分与儿子的,尚且不得他孝养之力;那白手传家、空囊授子的,一发不消说了。虽然如此,这还是入世不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话。若照情理细看起来,贫穷之辈,囊无蓄贯,仓少余粮,做一日吃一日的人家,生出来的儿子,倒还有些孝意。为什么缘故?只因他无家可传,无业可受,那负米养亲、采菽供膳之事,是自小做惯的,也就习以为常,不自知其为孝,所以倒有暗合道理的去处,偏是富贵人家儿子,吃惯用惯,却像田地金银是他前世带来的,不关父母之事,略分少些,就要怨恨,竟像刻剥了他己财一般。 若稍稍为父母吃些辛苦,就道是尽瘁竭力,从来未有之孝了,哪里晓得当初曾、闵、大舜,还比他辛苦几分。所以人的孝心,大半丧于膏粱纨绔,不可把金银产业,当做传家之宝,既为儿孙做马牛,还替他开个仇恨爷娘之衅。”
      (本书的劝世良言还是很多的)
  •     奇闻轶事,善恶得报
  •     我昨晚看《无声戏》笑得半死,今天爬上来看书评,结果就撞上一个哈佛的= =|||闪瞎我的狗眼
  •     真的看了第一个故事开头的歪理快要气死,忍着继续看故事又觉得好笑,不过最后还是受不了他的歪理,弃
  •        此书是名著《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的短篇小说集。顾名思义,“无声戏”即是没有声音的戏剧。李渔认为,小说同戏曲一样,都有着社会教化功能,所以全书的整体基调同大部分明清小说一样,劝人为善、诫人作恶,宣扬善有善果、恶有恶报。
       李渔一方面脱胎于传统道学,诫嫖——婊子无情,诫赌——赌博败家,诫忤尚孝、诫淫尚贞、诫贪尚义,一方面又不落窠臼,不至呆板、迂腐地说教。他更多是借宣扬表面的名义道德,去赞颂内里的可贵人性。李渔自是风流才子、开明之人,多妙论,善解嘲。书中语调多为诙谐之语,情节颇多奇趣之事。李渔以说书形式,论理说事,娓娓道来,袅袅动听。书中亦多天道神明,但其实只是道具,为的是抚慰人心,头顶三尺有神明,报应不爽。
       古代妇女的境遇是值得同情的。男尊女卑,男人的天下,男人们一边身拥三妻四妾,一边要她们为自己坚贞守节。男人对女人不中意可以再婚再娶,女人对男人不中意,只能叹声“命歹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吧。男人把着话语权,对女人真是不公平。古代,人性被压抑,女人没有选择权,于是,欺心禁欲,鲜有爱情;今日,人性听放纵,女人有无数选择权,于是,随心所欲,一样鲜有爱情。
       书中删去一些所谓的不健康的淫秽描写,虽然不影响情节,但是我很不高兴。
  •     我直接ctrl c了。。。
    嘿嘿,我要去找来看~
  •     与其说李笠翁超现实主义,不如说男女之事古今皆同,其淫乱荒谬程度,甚至远超今人。
  •     古人谴词造句\吟风弄雪,俱见功力.读之不无益处.
  •     故事离奇,情节时时出乎意料,但是讲故事的口气有些干瘪乏味。
  •     李渔是直男癌之祖!
  •     “朋侪相谑致奇冤”这个短篇最奇!现代人是再想不出这个奇事的,一个大活人竟然被自己抖的包袱给治死了╮(╯▽╰)╭谭楚玉、刘藐姑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全书情致最好的一个短篇了,其余的都是小品段子,幽默居上,只有这一篇才真能称得上是“戏”。
  •     足本无声戏(连城璧),日本佐伯图书馆藏,包括全集十二回,外编六卷,共十八篇。本书依日本所藏尊经阁本,只收前十二篇,所以我最讨厌这种不是足本的版本了。还删去****字。
  •     情节抓人,文字有趣,节奏巧妙。李渔这个人还写如此“文以载道,劝人向善”的故事,好玩
  •       李渔把他的这部小说集题名为《无声戏》,在《十二楼·拂云楼》的结尾还写道:“此番相见,定有好戏做出,……各洗尊眸,看演这本无声戏。”可见李渔认为,小说就是无声的戏曲。
      
      因此,他很注重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变幻离奇,不时有尖新之语穿插其中,极富传奇色彩和戏剧性,与戏曲十分相似。
      
      李渔是在自由创作意识很强的作家,看完这部小说,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李渔设计小说情节时追求的就是场景的热闹轻松、言行的诙谐滑稽。其“一夫不笑是吾忧”的宣言兼指戏曲和小说.
  •     是啊看到那段我快气死了!悲哀到极致也不过如此吧?
  •       故事一:好逼都给狗操了。
      故事二:真理在手正义在胸的傻人揍是一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待续~这回是fucking 希尔瑞斯的。
      
      渔同志好情趣,惜乎小眼界。南风那一章里,对南风颇多想当然:
      以为人家只进行asshole行为;以为asshole很恶心;以为必然一男角色一女角色;其中一个死的时候甚至要求对方守节!。。。
      
      对于守节渔同志的脑瓜子也很不开放,当然自我反省一下,我们的眼界很大程度得益于时代,也就不沾沾自喜地假装表示遗憾了。
      
      不过要说文字是真的好,上班路上读着几乎坐过站。
      
      对了,非常操蛋的是居然被删了好几处性描写。人家百十年前写得,老子还看不得??!!
  •     简直不能更棒
  •     哈哈,我想起来了,当年本科开古典小说欣赏课的时候,梁晓萍老师讲过《无声戏》,我就记得同学回来说的《丑郎君怕矫偏得艳》那套理论了^___^
  •     虽然有教化口味,但是小说本事很厉害,是很棒的古代故事会挖~
  •     李渔是个有独特世界观的人,特别是对他所处的时代来说。他以正统的思想和道德规范为盒,装满了自己脑里的奇情轶事,男欢女爱。无声戏里的大多数篇目读起来令人咋舌,感叹事之诡,情之奇,极具cult风。不愧是畅销作家,根本停不下来。
  •     人生小道理,很不错
  •     李渔的观点很有趣 读起来并不晦涩 还很好笑 但看完有些难受
  •     #2016.6#kindle unlimited#7/10#比我預想的看得要久⋯⋯李漁不愧是懂的人( 每卷最後的評有點微妙(有些略多餘 但有些評又蠻好看的 不知道文章是不是代表個人看法還是揶揄世界 不寫百合一部分(勸不吃醋守孝之類)真的直男癌
  •       李渔为当世人所知恐怕不少是因为那部《肉蒲团》。由于作者归属问题尚无定论,读者甚至还不能踏踏实实将其划在李渔名下。然而这里有几部拟话本短篇小说集,也是出自这位作家,讨论了另外一些无法逃避的大问题。
      我有幸跟随李老师的课程读到了《无声戏》《十二楼》与《连城璧》的选篇。个人认为是值得咀嚼的道德教化小说,从中可以窥见李渔理念中的“妥协”与“矛盾”。
      渺小的个人如何面对朝代更替之时的动乱?男人、女人分别如何面对?正如Wai-yee Li老师谈到的,也许女子被束缚的小脚决定了“她们”无法逃走,于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式减少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若不能完存,大节-小节、大德-小德间如何取舍?这个问题恐怕深深困扰着乱世中的众人,不仅是文人、也不仅是女人。然而女人无疑需要经历更多的伤痛,女人头顶的道德枷锁(尤其是贞洁二字)更难以被挣脱——即便身在乱世。
      的确,李渔不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这几部小说集里主人公的世故的计较与现实生活中他本人迎合市场的拟话本小说创作行为何其相似!于是我们很少在李渔的故事里看到二人之间忠贞的爱情,连美德的进行也可以是精心计算之后的权益之术。或者可以这么理解:在李渔看来,乱世的人类能生存下来已然何等不易,又何必责备人们的精打细算呢?
      
      于是,李渔的作品终究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悲剧。话说回来,经历了朝代更替的人们,谁又愿意继续看这些悲剧呢?人们需要的是被安抚。换句话说,乱世之中能存活下来的这批人,有几个、或者更进一步——难道有人是完全没放弃任何道德(忠义贞孝廉耻)而过到当下的么?单凭“忠“这一条,恐怕就说不过去。于是,何所谓忠、忠于一姓还是造福百姓的讨论才具有如此根本性的意义、及敏感性。
      
      妥协,是“乱世“——这一强大的无法改变的外力——教给人的道理。于是身为平民的男子谈不起 “忠”,于是女子谈不起“贞洁”——如果相对来说抚养夫家独子长大成人传承香火更为重要的话(《奉先楼》)。甚至最为智慧最为成功的“女陈平”(《女陈平计生七出》)所想到的最好的方式也只是舍末存本。于是男人和女人都谈不起长相守、唯有彼此、荡气回肠的爱情,除了两个以人生做戏的戏子。当“生存”成为难以保证的一件事,能在多大程度上保存“节操”?尤其是对普通百姓而言。——这是李渔提出的问题。
      
      有趣的是阅读这几个集子的途中,我却不得不一再遭遇李渔压抑不住的反讽调子。每每以为自己理解了他,最后却又遗失,以至于难以辨别哪里是他的真话,哪些又是他的讽刺与自我调侃。他真的在劝戒世人“安命”么 (“世间的穷汉,只该安命,切不可仇恨富贵之人”)?他真的试图教化人们与现存秩序和谐共处么?这似乎与我所希求在古代白话小说中读到的革命浪漫主义情调南辕北辙,与我所假想的文人超越于其所属时代的自我意识相去甚远。也许他在描写着精心算计的人生,也是在嘲讽着它吧。
      
      最后,我放弃了试图读懂他的努力,并自我检讨。毕竟我无法想像一个在明代中秀才的知识分子如何幸存至清。他的行为的确无法简单地用“投机分子”或“大悲之人”来概括。我对他的厌恶与泛滥的同情之爱都来得太轻易、太武断。也许他后半生的做戏为业也正合了他最具理想主义气质的作品 (《连城璧:譚楚玉戲裏傳情 劉藐姑曲終死節》)中的那句话——“他当戏文做,人也当戏文看也。⋯⋯他当实事做,人也当实事看也。”既然李渔自己都不愿意把现实和戏分得那么清,我又何必平添一份多余的哀伤呢。
      
      
      
      
      green steak
      2012年2月22日于李老师课后,波士顿
      
  •       第一个故事真的很好玩,
      作者的最可爱就是把一个歪理说的好认真好开心
      旁边的注评更是一搭一唱,两个人真跟对说相声的一样
      后面的就..
      总之你要是个女读者,真的要忍受/忽略掉太多性别政治不正确的地方才可以享受到这本书
      总之除了好玩和学了不少俏皮话之外,我也深切明白过去妇女多不容易
      比如大难临头,老公理直气壮的跑掉,把你和孩子扔了,你还得跟他商量下如过强盗要强奸的话,自己要不要自杀以保全老公的颜面..
      反正挑你喜欢看 然后享受它 盯着可气的地方的话真的会被气死
  •     阅。连小黄文都是不着调的荒谬。讲道理讲得真累。
  •     白话文读起来很轻松
    情节是绝对的低调幽默,会有引入入胜的感觉
    据说当年是禁书,国内的版本不全,这本是日本尊经阁版的
    个人觉得很值得看
  •     歪理正说
  •     李渔必读作品。
  •     简直就是一本清初的风俗奇闻录!李渔晚年贫困交加,还有闲情逸致写这样的故事,和曹雪芹一样,#才子都是穷风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