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之战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世界末日之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7020086429
作者:(秘)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页数:574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他身材高大,但十分瘦削,似乎让人看到的只是他的侧面;他肤色黝黑,虽然瘦骨嶙峋,双眼里却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花。他脚踏牧师们穿的麻鞋,身着深蓝色的长袍,这一切令人想起那些在腹地走街串巷,给儿童洗礼、为已同居的情侣主持结婚仪式的教士们。很难猜出他的年龄、出身与来历,但是在他那平静的面庞上,在他那俭朴的生活习惯上,在他那冷漠、严峻的神情里,总有某种东西吸引着人们,即使他没有说出劝诫的话。  起初他是单独一人,总是突然来到,徒步行走,一路风尘,每隔三五个月出现一次。他那细长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晨曦或黄昏中,总是匆匆走过村里唯一的长街,脚步有些急促。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响着铃铛的山羊、狗群和为他让路但好奇地注视着他的孩子们中间走着,并不回答那些认识他并且敬重他的妇女们的问候,也不理睬赶忙给他送来羊奶、面条和菜豆的女人。在走到村里的教堂之前,在反反复复、仔仔细细查明核实它的确房梁断裂、油漆剥落、钟塔破损、墙壁洞穿、地砖凸起、祭坛生虫之前,他是既不吃也不喝的。一片悲伤的阴云笼罩了他的脸庞,他难过得像逃荒的人一样。干旱夺走了他们的儿女、牲畜和家产,现在只好离乡背井、抛下亲人的尸骨去逃荒,逃荒,而不晓得究竟奔向何方。他往往伤心地哭起来;在泪眼中,那燃烧的火花越发可怕地闪烁着。他随即祷告起来,可祈祷的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善男信女。他匍匐在地,或在石头上,或在破瓷砖上,面朝着祭坛的方向,或者祭坛曾经可能待过的方向,时而默祷,时而高  诵,一两个小时地趴在那里;居民们在一旁观看着,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情。  他祈祷圣灵、圣父和万福马利亚,以及一些别人从未听过、但是后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也就死记硬背下来的祷词。“教堂的牧师在什么地方?”时常可以听到他这样发问,“这里为什么不给羊群安排一个牧人?”村子里没有牧师和上帝的住所受到破坏,二者都使他万分难过。只是在乞求善心的耶稣饶恕人们把他的住所弄成这副模样之后,他才肯接受少量的饮食,有时仅仅做做样子,尽管在饥馑之年,村民们还是极力端出有限之物。他只肯睡在屋檐下,或者腹地居民为他安排的住室,很少有人看到他睡在吊床、木床或者房东为他铺设的褥垫上。他席地而卧,连毯子也不要,乌黑蓬乱的脑袋枕在臂肘上,略睡上几小时而已。他睡得很少,总是最后一个躺下,而第二天起得最早的牧人看见他时,他已  经在修补教堂的墙壁或者屋顶了。  他讲道的时间是在黄昏之时,这时男人们已从田地里归来,女人们也做完了家务,孩子们都上床睡了。他讲道的地点就在每个腹地村庄都有的村中空场和十字街头。那里没有树木,只有遍地碎石,要不是天灾人祸加上人们懒惰的话,那里本可以建有花园、凉亭和长椅,从而可以称作是街头广场了。他开讲的时间是在夜幕降临之前、群星尚未闪烁的时候,那时巴西北部的天空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晚霞,仿佛在那无限的苍穹之上正在燃放着大批的礼花。他开讲的时间正是人们点燃篝火以便驱赶蚊虫和烧烤食物的时候,那时凉风开始吹来:令人窒息的热气开始下降,这使得人们的心绪较为好些,否则更难以忍受疾病、饥饿和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他讲述一些简单而重要的事,对于围在他身旁的人群,并不特别注视某人,或更确切地说,那火热的目光绕过一圈男女老少的头顶,注视着只有他才能看到的某物或某人。他讲的那些事人们是明白的,因为早在那遥远的、刚学会吃奶的儿时,他们就已经朦胧地知道了。他讲的那些事是当前存在的,可以感知的,每日发生的,无法回避的,比如像世界的末日和最后的审判,也许在村民尚未修复倾斜的教堂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当慈悲的耶稣看到他的住所被人们弄得如此零落不堪,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对于那些不仅不帮助穷人,反而为了教会的开销将穷人的腰包搜刮一空的神父们,又该如何制裁呢?上帝的话难道是可以出卖的吗?上帝的话难道不应该恩赐给穷人吗?那些曾经发誓终生操守的神父竟然与人通奸,他们在基督面前将如何申辩呢?当着那位洞察人们的思想如同猎手识破虎豹足迹的人面前,难道能够撒谎吗?他讲的事是实际的,每日发生的,众所周知的,比如像死亡,如果心灵纯洁地去死,仿佛去过节日一样,那么死亡带来的就是幸福。难道他们是衣冠禽兽吗?如若不是,就应该穿戴起他们最好的服装,踏过生死之门,向遇到的基督鞠躬致意。他讲到天堂,也讲到地狱——那魔鬼的住所里充满了火与蛇,还讲到魔鬼怎样千方百计地装出一副无害的面孔。  腹地的放牛汉和雇工们静静地听他讲着,心里充满了好奇、恐惧和激动;沿海的奴隶和甘蔗园里获得自由的奴隶,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也是如此。有时某个人为澄清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情况极少,因为他那严肃的神情、低沉的声音、满腹的经纶把大家给吓住了——打断了他的话:这个世纪能够结束吗?世界能进入二十世纪吗?他看也不看,摆出一副  沉着自信的样子,往往是高深莫测的样子,回答说:到一九○○年,大地的光将熄灭,群星将陨落;但是在这之前将会发生罕见的事情。他讲完以后便是一片肃静,只听见篝火噼啪作响和蚊虫被火焰吞噬的吱吱声;村民则屏住呼吸,绞尽脑汁去苦思那未来的世界。一八九六年,会有成千上万的畜群从沿海向腹地移动;大海将变成洼地,洼地将变成大海。一八九七年,沙漠将被牧草所覆盖,牧人与畜群将混成一体,以后就只有一群羔羊和一位牧人。一八九八年,帽子增加,头颅减少。一八九九年,河水将变成红色;一个新星将运行在天空。  因此,应该有所准备。应该修复教堂和墓地,后者是仅次于基督住所的重要建筑,因为它是进入天堂或地狱的前厅。其余的时间就该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去:心灵里。难道男人或女人还要穿戴慈悲的耶稣从未穿过的绫罗绸缎,诸如长裙、礼帽、皮鞋之类的奢侈品吗?这是些实际而又简明的劝告。他走后,人们还在谈论他:这是位圣徒,他显现过奇迹;他曾看见沙漠里长出了火红的草莓;他同摩西一样,一个声音把上帝不可言传的名字透露给他了。人们在议论他那些劝告。就这样,在巴西帝国结束之前和共和国成立以后,杜卡诺、索雷、安巴罗和本巴尔的村民先后听到了这些劝告;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庞孔塞霍、海雷莫孰、马萨卡拉和因安布贝的教堂又从断壁颓垣中崛起;按照他的教诲,圣多山、河谷峪、阿巴底亚和巴拉索的公墓全都加修了围墙和壁龛;在依达比古鲁、贡贝、纳杜沃、莫坎波,死人时也举行隆重的葬礼了。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在阿拉戈因哈、乌亚乌亚、赫戈维纳、依达巴依那、坎波斯、依达巴依宁赫、海鲁、里雅索、拉卡多、西莫底亚斯,夜里人们都在传颂那些劝告。大家都认为是对的;因此,起初是一个村庄,接着又有一个村庄,最后在整个北部的乡村里,人们称这位发出劝告的人为“劝世者”,虽然他的真名实姓是:安东尼奥·维生特·门台斯·马西埃尔。一道木栅栏把《消息日报》——这四个字用哥特体赫然写在入口处——的编辑和职员同前来登广告和送新闻的人截然分开。记者们只不过四五个人:一个正在查阅插在墙上的档案袋;另外两个兴致勃勃地在谈论什么,他俩没穿外衣,身着硬领衫,打着蝴蝶结,身旁挂着日历,上面写着年月——一八九六年十月二日星期一;第四个是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戴着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手持鹅毛笔正伏案书写着什么,完全不理睬周围发生的一切。他们身后远些地方,穿过一道玻璃门是社长办公室。一个头戴鸭舌帽、臂套护袖的男人正在贴有“付费广告”的柜台后面接待一排顾客。一位太太刚刚递给他一张硬纸卡。他蘸湿了食指在计算广告上的字数:清新牌洗涤液主治淋病、痔疮、白浊以及任何泌尿系统疾病阿·德·戈尔娃霍夫人配治三月一日大街八号,最后,报出价钱。那位太太交了款,接过找头,转身离去。排在她身后的一个男人立刻向前一步,递给出纳员一张纸片。这个男人身穿藏青色燕尾服,头戴一顶圆形礼帽,衣和帽显然用过多时;金黄色的鬈发盖住了双耳;中等偏高的身材,宽宽的脊背,显得结实而持重。出纳员用手指点着字数,一行行开始数起来。突然,他皱起眉头,竖起手指,两眼极力凑近那段文字,仿佛担心没有看对。终于,他困惑不解地望望顾客,后者好似一尊塑像般地站在那里不动。出纳员不高兴地眨眨眼,然后告诉对方稍等片刻。他慢吞吞地挪动双脚,穿过房间,手里晃着那张纸片,走到社长办公室门前。他敲敲玻璃门,走了进去。一两分钟后,出纳员从门里出来,他打了个手势,请那位顾客进去,然后就回工作岗位上去了。

前言

  假如没有达·库尼亚的《腹地》在一九七二年向我展示了卡奴杜斯之战、展示了一位悲剧人物和一位拉美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那么我绝对写不出这部长篇小说。从电影剧本(本书的胚胎,但从未拍摄)直到八年后写完本书,这部作品让我经历了一次非常丰富多彩又惊心动魄的创作历程,那是在伦敦和纽约的图书馆里,那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和萨尔瓦多州尘封的档案堆里,那是在巴伊亚州和塞尔希培州炎热的腹地之旅中。在我的朋友雷纳托·费拉斯陪同下,我走遍了“劝世者”曾经布道的全部村庄;在那些村子里,我听到居民们热烈讨论关于卡奴杜斯事件的意见,好像政府军的炮声依然回响在起义军阵地上空,仿佛世界末日随时会降临在长满枯树和荆棘的荒原上。走在小道上,我们常常遇见狐狸,常常与赤身裸体的人、虔诚的信徒以及吟游中世纪的乡下艺人擦肩而过。一度曾经发生卡奴杜斯起义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人工湖;岸边上,已经冒出那些激战留下的生锈了的弹壳和炮弹。  我在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时候,许多巴伊亚人伸出了援手;除了雷纳托之外,不能不提及的至少还有三位:他们是安东尼奥·塞莱斯蒂诺,何塞·德·卡拉桑斯和霍尔赫·阿玛多。一九七七年我开始动笔,地点在英国剑桥丘吉尔学院。一九八○年底完稿,地点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历史悠久的湖畔——威尔逊中心——四周有猎鹰盘旋;林肯曾经在中心的阳台上面对参加了马纳萨斯战役的联军士兵发表演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二○○○年六月于伦敦

内容概要

略萨,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和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
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第二大城市阿列基帕。早在出生前父母即已离异,出生后一年随母去玻利维亚的柯恰潘帕,与外祖父住在一起。1945年其父母重归于好,他随母返回秘鲁,在皮乌拉定居。1946年全家迁居利马。1957年他毕业于利马圣马可大学文学系,1959年到法国深造。
略萨的第一部小说获得1962年简明丛书奖和1963年西班牙文学批评奖;1965年他的第二部小说《绿房子》问世,并获得西班牙文学批评奖和首届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1972年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成为第二位得主);其后又发表了小说《酒吧长谈》、《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公羊的节日》、《天堂在另一个街角》和《坏女孩的恶作剧》等。
略萨1985年获海明威文学奖,1986年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获西班牙文学的最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1999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获第13届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并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1976年第41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略萨被推选为主席。2010年10月,略萨因其“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体人物的反抗、反叛和挫败的犀利描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1990年以来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拉美籍作家。

作者简介

十九世纪末期,在巴西东北地区的腹地,贫困的农民大众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困,被封建的统治阶级剥削,唯有宗教信仰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在这样的背景下,神秘的传教士“劝世者”来到卡奴杜斯,宣扬末日的考验和天国的来临,很快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戴。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了“劝世者”的号召,纷纷投奔卡奴杜斯建立理想中的乐园。
农民起义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无情镇压,巴西政府派兵围剿卡奴杜斯,起义者誓死反抗,要进行一场世界末日之战。经过悲壮的四轮斗争,起义最终被镇压,但这场起义已对巴西民族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末日之战》是略萨第一部写秘鲁之外国家的作品,是在历史事实基础上进行的文学虚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热情激荡的一八九〇年的巴西形象---一个从君主制向共和制过渡的形象。”

图书封面


 世界末日之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我一共有7本略萨的小说,勉强可算忠实粉丝了吧。《世界末日之战》描写了1896年巴西农民起义的始末,将近600页的厚度足以说明了这是一本涵盖彼时社会方方面面的全景式小说,这是一本少见于这个时代的,与激流搏斗的巨著。在译者的话里对《世界末日之战》的评价很高,认为是略萨十六本小说里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一本,略萨本人也凭借这本书拿到了2010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我还是无法喜欢这本书,理由有:1.我对于农民起义兴趣不大,大概因为这是我国特产,书中描写的起义者的愚昧和盲从,各方势力相互利用博弈,国货的剧情要刺激精彩的多了。。。只要你翻翻随便哪一朝代的历史书。。。2.这本书是围绕着起义领袖“劝世者”安东尼奥来写的,大量关于宗教内容:改过自新的强盗,被偶像吸引追随的穷人,因末日预言触动祈求解脱的信众。。。你会感觉你在读宗教书籍。。3.略萨本人的风格在这本书中荡然无存。不止是他以为独家特色的复杂精巧的结构在这本小说中没有体现,更重要的是趣味的失却。略萨以往的任何一本小说,都是一次愉快,轻松的体验。你会被里头荒诞又在情理之中的剧情逗乐,即使背后埋藏的主题沉重,描写的现实丑陋不堪。板起脸来的略萨失去了他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东西,起码对于我来说是如此。《世界末日之战》也许是一本有厚度,重量级的作品,不过有人要说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我不能同意。我读了100页,也算对的起略萨。
  •     当发现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真正交流与理解时,我感到很蛋疼。所谓“无往不在的枷锁”,不是别的,正是观念,你可以称之为“世界观”、“信仰”、“ 判断”、“意识形态”——甚至 “理性”。当世界对主体呈现为现象时,作为表象的观念,成为必然的形式。套用经院哲学的术语,“个体化原理”决定了每个人所执迷的表现截然不同,正是这些不同的表象,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和理解的不可能。观念的永恒冲突不可避免地带有古典悲剧色彩,巴别塔的隐喻在千年前就证实了这一点,而如今人们只能创造出“交往理性”一类的东西,聊以自慰。略萨在辛辣苍茫的巨著《世界末日之战》中再次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理解可能与否的问题。那些为著作写简介的人可以去死了,因为一个伟大作家绝不会仅仅为了描写“农民阶级对抗统治阶级的镇压”、“一个国家从君主制向共和制过渡”这些题材而花如此浩繁的篇章,与描述外在世界的规则和变幻相比,伟大作家关注的永远是个人内心秩序高塔的建构。因而,我也更原因相信,托尔斯泰关注的,是一个个体在死亡袭来之时,内心隐微的怕与爱,而不是那些大写的农奴生存状况和战争正义;福克纳关注的,是一个个体在存在的黑洞与时间的深渊中丈量自身,像溺水的人那样边咳边挣扎,而不是红尘暮霭中南方庄园的衰朽;陀氏关注的,是一个个体深陷在日常生活的烂泥中时,凝望着某个“神秘世界”时的情欲、困厄、冲动和绝望,而不是“复调”冲突、底层小人物的心理全态。至于《世界末日之战》,它是一场无血的观念大戮。略萨以卓绝的激情全方位描写了这场大戮,在异常艰苦和漫长的鏖战之上,在血肉蛆虫共屎尿屁肠齐飞的酷烈场景之上,在每个个体带着各异的传奇经历最后殊途同归的命运之上,略萨始终高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观念的冲突与理解的无望。从苏格兰流亡者加尔的身上,我才慢慢领悟到这一点。他是巴枯宁和蒲鲁东的信徒,向往卡奴杜斯发生的暴乱,觉得这场起义正引证着无政府主义的学说。卷入巴西内战后,他在一次恐惧和情欲的驱使下,强奸了一个前贵族侍女。这个女人的经历,与很多乱世时期的女人一样不幸。当其丈夫鲁菲诺出外当导游谋生时,一系列的麻烦接踵而至,先是加尔强奸了她,她只有随着加尔到处流浪,寻找卡奴杜斯根据地。一路上,她又遭遇了兵痞的强奸,加尔与鲁菲诺为她大打出手(像卡纳布拉沃男爵评论的那样:她引起的麻烦总是“无意识”的)引发的混战……令加尔困惑的是,遭到自己强暴的胡莱玛始终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他试着向她解释起义、暗杀、运送武器之类的事,但发觉她对所有解释都不感兴趣,“她既不点头赞成,也不提任何问题,只是时时用眼睛(夜色逐渐在模糊她的面孔)同他对视一下,这让他感到很愚蠢。”此后,加尔一再努力向胡莱玛解释自己作为无政府者的光荣与义务,也试图让胡莱玛解释为什么不趁着睡觉之类的时机杀了自己这强奸犯,她往往漠然以对。这让加尔觉得自己的话如同风吹在了一块巨石上,最终,他承认:“你不理解我,如同我不理解你一样。”而为胡莱玛大打出手的两个男人,同样处于相互不理解的状态。加尔早已心知肚明:“鲁菲诺未能理解我,其实我并不想侮辱他”。在漫长的流浪与追寻之后,两人见面触发搏斗,仍然是由于观念的错位。鲁菲诺满心是为自己换回尊严,想杀死加尔后再手刃“淫妇”胡莱玛,加尔却始终在大谈男女之事小于民族大义,还有数以千计的卡奴杜斯平民等待解放。值得注意的是,在两人的争执扭打中,略萨两次写道苏格兰人加尔不小心说出了英语,这如同一个隐喻,泛着巴别塔的冷光,由语言的不通喻指向理解的断裂。实际上,略萨拿无政府主义者兼理想主义者加尔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这位一路上喋喋不休向所有人解释巴枯宁、蒲鲁东的信条与卡奴杜斯理念相似之处的人,最终却为卡奴杜斯人拒之门外:他们不理解他。当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卡奴杜斯人,加尔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高声叫道:“我是你们的朋友!我要和你们同甘苦,共命运!”但是,他发现这群甲贡索人“互相交换着狡黠的颜色,露出会意的表情,并龇着牙齿向他送来同情的微笑时,他气馁了。”加尔一生致力于颅像学,试图通过触摸每一颗脑袋而理解人们的生命状态,但最终,他恰恰死于不被理解。这种不被理解的状态如同一颗烟雾弹,爆炸后的雾气很快弥漫在整个世界末日之战的参与者之间。霍布斯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最终应该归结于“一切人不理解一切人”。一切人都在努力阐释着战争的本质,一切人又都觉得“别人无法表述自己,别人必须被表述”,恶性循环的结果是:每一种阐释和表述都坚如磐石,也都只能等待着硬碰硬那石火光飞溅的一刻。差别心无穷无尽。卡奴杜斯本地聚集的甲贡索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上帝与魔鬼间之神圣战,敌人全是为敌基督者效力的奴仆,而“劝世者”好耶稣才是真正伟大的,无辜者将得到天使的抚爱;对于外国的流亡者来说,卡奴杜斯的动乱是无政府主义的现实化,是贫苦农民为了自身权益奋起反抗的诗歌;对卡纳布拉沃男爵和共和党人来说,卡奴杜斯是蒙昧和暴力结合的产物,杀人越货的大盗、男盗女娼的神父全都躲在一个神棍庇护下为所欲为,这一场战争的目的就是保卫共和国。差别心却不止于此,每一种大的观念都如同拧得很紧的绳索,但这些绳索内部,个体差异的观念却如同根根细线,并不与大绳保持一致,而是头绪万千。在共和党的军队中,年轻的医生观察到爱国主义普遍衰退,黑市交易与厌战情绪弥漫;在“好基督”劝世者身边,尽管有强大的精神性力量普照整个腹地,神父的出卖,男女间情欲的涌动依然汹涌;那些零星闪入闪出的人物更是如同一根根拉不直的线、跟不上节奏的音符,将观念之海倒腾的永不平息。略萨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一味地铺陈不理解造成的世界末日之战,他留出一个空白,让这个空白更深刻地道出“理解的不可达成”。《世界末日之战》本以恢弘的规模和结构展开全篇,上到男爵党魁,下到义民废人,略萨都一一照顾到,每个人的所思所想在草灰蛇线、伏笔千里的架构中的展现,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时空模式。但是,唯独对一个人,略萨写尽千言,又可以说一笔没写,他就是好基督劝世者。以一种客观冷静,甚至带些《圣经》色彩的笔调,略萨追踪着好基督劝世者的足迹,但从未有一句话描写过他的内心世界。这种笔调与《圣经》中关于上帝的描写如出一辙,充满神秘感,只可会意,不可理解,只能敬畏,不可直视。然而,就是这一形象,也许道出了略萨深深的悲哀:人与人之间是不可理解的,而人与彼岸的神秘世界之间就更是遥隔汗漫。卡纳布拉沃男爵在一次因观念冲突,劝阻加尔而未果的场景中,无奈地想到:“人世不过是一场无可挽回的误会”。也许,理解的不可能正是这一误会的永恒动因。
  •     《世界末日之战》,这部由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在前辈巴西作家库尼亚的著作《腹地》的引领下,于20世纪80年代初完成的长篇小说,以53万汉字的容量来描写1896-1897年间发生在巴西腹地卡奴杜斯土地上的一场农民反抗运动,刻画了被称为“劝世者”的神职人员暨反抗者的精神领袖安东尼奥.马西埃尔、意欲点燃南美大陆革命的欧洲无政府主义者加尔,以及政府军指挥官费雷拉中尉、多名腹地男女居民众生相......被研究者视为略萨的三部贯彻其“文学是一团火”思想的长篇小说之一,以“新小说”技法结合写实风格完成的鸿篇巨制!可惜,本人却无法进入此恢宏的巨著之中,无心境细读作者在史实基础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与批判,也没有能够领略到小说家略萨苦心孤诣所构建的“时空颠倒和错位”的“立体感”效果!!自己也读了略萨的《酒吧长谈》、《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坏女孩的恶作剧》等小说,读时都兴致勃勃、欲罢不能,没有想到读《世界末日之战》却如此的难以入戏!或许是因为小说的故事背景与自己的阅历太过久远,也或许是自己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对各种风格、题材的小说都甘之如饴的程度!但是,我在粗略翻阅《世界末日之战》过程里,就情节描写、人物刻画等而言,的确感到自己在读一本法国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时的叙事意味,随着情节的推展,也时不时在脑海里产生了蒙太奇般的场景画面!!这正合略萨所言:“这部小说使用的是传统的叙事结构”,“从电影剧本(本书的胚胎,但从未拍摄)直到八年后写完本书”的说明!!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帮人买的,应该不错,还好
  •     这是我读过的略萨作品里字数最多的,也是读起来最吃力的一部作品。和他之前的风格完全不同,不见了其他那些时刻闪现的幽默,只有令人不安的残酷。略萨亦凭借此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卡奴杜斯,一棵故事树
  •     手法很传统,视角不是非常繁杂。故事很悲壮,有点像中国的太平天国~~
  •     这是略萨读起来唯一让我产生生理厌恶的小说,不是对略萨,而是对小说中的愚昧。“劝世者”、“好耶稣”、“世人之母”、“虔诚的小信徒”,这些名字无不弥漫着邪教的味道,从而对耶教的圣子圣母圣灵圣体圣餐、动不动就吃我的血我的肉、每天拿鞭子自己抽自己、腰上绑一根铁丝一辈子不动他变成圣物之类的所谓虔诚避之不及。描写中屠杀的残忍倒在其次,讽刺的高潮在小信徒带着一帮人舔老教主临终拉出来的一床稀屎。 古典耶教一直都是这么一副“坚信自己身负使命”的自信满满,对非我族类简直当牲口一样看待,才衍生出十字军这种怪物。
  •     一部巴西版的《水浒》。
  •     好作品,学习
  •     3-2
  •     在回家之前带着临行前巨大焦虑两天读完。喜欢前四分之一,一开始读着以为是胡安鲁尔福,读到后三分之一发现成了厄内斯特海明威…… 非常扎实中规中矩,双破折号的运用让纳博科夫相形见绌
  •     這部史詩般的巨作封面嗲的來伐的了!!
  •     世界末日之战
  •     很有《悲惨世界》的感觉。最经正在读《悲惨世界》,作者也承认这本书受到了《悲惨世界》的影响。
  •     略萨果然不是我的菜,看书还是讲究眼缘,有些作家就是非我族类。他虽然竞选过总统,论政治目光,远远不及库尼亚。
  •     看过更精巧的【绿房子】后,觉得这部还是稍微弱了点,但倒是很适合拍成连续剧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酒店里看了大半个星期,每天晚上一边擤鼻涕一边看这个,特别动人,几乎每个细节都让人心碎
  •     这么厚的实体书我能耐心看完,它自身的魅力不用多说了。
  •     新年70本之15,诺奖得主的历史小说大作。对于拉美这片土地,可能那句著名的,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是他的命运写照。其实不光是美国,欧洲的各种殖民势力,共和派,帝制集团,似乎将此地变为了实验场。为了理想,情怀,野心,普通人命途多舛,国家无所适从。经济的长期殖民单一化,思想的激烈冲突,宗教的狂热,很多元素都只为了一个目的,生存。在一位文豪的笔下,用一个历史学生的眼光,一如百年孤独,此书可能这是我看到的,国内对拉美大地的最好描写之一。
  •     终于看完了
  •     的确是一次“充满激情的创作冒险”,传统的起义战争题材加上传统的叙述模式,却处处展现着略萨企图突破自己的野心。两个问题:人是否能够真正被其他人所理解?以及残暴冷血的人能否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值得救赎的人?略萨不会给出答案,无论是“劝世者”和他的追随者们的一言一行,还是加尔、男爵、胡莱玛、近视记者和西塞上校的悲剧,都饱含着沉重的困惑。遗憾的是壮烈铺陈的战争场面并非略萨所长,他花了极大的精力描写和展现的惨烈战争到头来还是不如男爵和近视记者在书房里的一句简单对话来得撩人心弦。PS:封面大赞,这套略萨系列里最好的封面
  •     南美的太平天国
  •     略萨作品 又一个诺奖获得者作品
  •     6.17-7.17,Udaipur读完。
  •     我才不会像肖尧那么装B.
  •     刚开始的时候不太喜欢,可能太理性了,有些思维方式理解不了,一度想要放弃,但是最终坚持下来,觉得还是值得的,读的略萨的第一本书,打算继续读一下其他作品
  •     记得略萨曾经解释过,原文在西语的语境中,既有从时间方面的“末日”一层意思,也有从空间方面的“尽头”一层意思。略萨的笔伸出秘鲁,写了一出儿巴西乌托邦、巴西水浒传、巴西反围剿...实在忍不住赞叹,帕杰乌和若安·阿巴德那么会打游击,是因为天赐了《毛选》么...
  •     这本在看过的好几本略萨的小说里面 个人认为是看得比较没意思的 虽然开头还能吸引我 但看着看着就被拖沓的散漫掉了 脱离了对本土的描写 就失去了感情的冲动
  •     深度足够,可惜技巧不够精湛
  •     挺喜欢这类题材
  •     不必强调腹地,已是他内心的纪实,绝对是略萨的另一面,很不巧第一次接触他就误解了他。
  •     略萨有中译的9本小说读了7本了,这是个人觉得并列最好的一本。
  •     封面碉堡,内容像什么井冈山革命传奇之类的
  •     原来这本这么厚.
  •     鴻篇巨制,涉及眾多而無形式上主線,如蘇格蘭人加爾,他可笑地因強姦人妻倒在圈子外,喻指進步潮流未能進入腹地下層反抗中,還是嘲弄書呆子革命者在現實鬥爭中的無知?男爵幾處談話頗有意思,置身事外者,僅憑臆想猜測流言,能窺見發生之全貌?不錯,數字是按照歷史和政治家學說演變和個人利益而增減。
  •     那并不是一个奋斗共产主义的好时代……
  •     看到一半的时候和同学说,觉得略萨的其他小说要好很多,会让人质疑自己构筑的一切会羡慕那些也许极度势力极度残忍却一年飞越三个大陆从不知道什么叫无聊的人生。场面和情节还是做的相当好,人物各有各的信仰,崇高但并不是很理解他们。不过还是错误估计了略萨。好像看多半本书只是为了胡莱玛的故事。
  •     略萨是秘鲁人,不过小说写的是巴西的事儿。从各种意义上来讲都算得上一部厚重之作,翻译也很够味儿。有机会(确切来讲是有时间)一定要把作为创作蓝本的os sertões读掉……
  •     他人即地狱
  •     终于在2012看完了世界末日之战,100多年就这样过去了...故事结构无可挑剔,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先看了《腹地》,于是这本小说的冲击力便淡了。略萨赋予了许多人心理刻画,可是震撼程度却不及库尼亚单纯的纪实。但是很喜欢里面塑造的理想主义者,西塞、加尔、近视记者还有卡努杜斯。这是政治与误解下世界末日的悲歌。
  •     無論是帝國的保皇派還是共和國的民主派都不會是人民的精神歸宿。只有勸世者的主和耶穌才能寬恕、拯救這世間的罪惡與醜陋。略薩的「世界末日之戰」完美地補充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忽略的那部分南非大陸的歷史。
  •     相比于之前的双线(他的许多作品)、三线结构(《公羊的节日》),这部作品的叙述者更多,视角也更多,因而结构也更散,场景的切换也没有像《酒吧长谈》那样精心设计。不同于罗生门,起义的事实是确定的,只是各人解读不同。你可以说书中体现了信仰的力量,但是当今的恐怖主义不也正是这种力量的流毒么?或许作品本身就没有什么中心思想吧。小说情节本身跌宕起伏,冲突、悬念塑造得好,难怪作者会说这部书的本意在于娱乐,而非教育。就算当成消遣读物,除了拗口的人名之外,这部作品也丝毫不逊色!
  •     略萨版的《九三年》,至今为止读过他的最优秀作品。说本来是要改成电影剧本的,所以结局才会那么独立电影吗?
  •     大爷的这本也太长了。。
  •     耶稣...
  •     能读完着实不易啊
  •     和《绿房子》比起来真的少了好多犀利,而且略显罗嗦,不像是南美作家的风格,战争场面也没有托翁描写的清晰。读完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人哪怕花尽力气活的认真和严肃,最后在别人看来都像一场闹剧。
  •     手术刀一般的笔触
  •     起义的源头,是因为要给共和国纳税而不再给教堂交税,还是反对土皇帝男爵的剥削?(但共和国也是要分土地) 共和国继承了帝制里废奴的理念,可起义军却也不是支持奴隶制(但又互相宣传对方支持奴隶制)。起义军除了理念上的财产共享,和共和国的矛盾又有多大,为何至于闹到劝世者不断给穷苦百姓和被感化的强盗们灌输政府是敌耶稣,以宗教为名闹成梁山好汉?而共和党栽赃了英国势力插手,来说服国家打击起义,更多也像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两边在自说自话中开战,难道一切都是人世间的误会?共和国内部有以前帝制下的腐败,但又有理想主义,如西塞将军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军人,希望军人单纯为政府保驾护航。而一心向往卡杜努斯的加尔理想无产阶级主义革命,并时刻汇报法国,最后却被卡杜努斯人拒之门外。
  •     史诗
  •     艰难地看到最后一部时,所有人物突然都有血有肉起来。
  •     喜欢的作者
  •     真不习惯南美人的叙事节奏,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可以让人细嚼慢咽的“全景式”小说。虽然故事没有设定主人公,“劝世者”轻如鸿毛的躯体却是托起整个内乱的内核。“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某种程度上,小说与宗教经典之间似乎有不可言说的神力
  •     圣经里耶稣和麻风病人、妓女、税吏等等有罪的人在一起吃饭,他说有病的人才需要治疗,有罪的才需要救赎。我以前不理解的是罪孽深重的人为什么放下屠刀就成了信徒,就可以升天国了呢?读完书,我觉得是真诚的人才可以去天国,他真的忏悔过去的罪孽,真的相信自己可以救赎,因而他也能真的改过自新去天国。宗教是人民精神的鸦片,在痛苦的现实面前,这是唯一的解脱,不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地上的天国,就去追求死后的天国。苦难让人疯狂,让人矛盾丛生,也让人彻底抛弃幻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