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灯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带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5
ISBN:9787020095926
作者:贾平凹
页数:36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那是个星期天的下午,镇政府大院里没有人,萤在铝盆里搓衣服,先是听到杨树叶子在风里响,啪啦啪啦,像是鬼拍手,后来又听到呻吟声,心里就觉得发潮。呻吟声似乎越来越大,是从马副镇长的房间里发出来的,走近去隔了窗缝往里一看,马副镇长是从床上跌到了地上,痛苦地在那里翻滚。萤赶紧叫人,只有门房的许老汉和伙房的刘婶,三人抬开门进去,桌子上有安眠片空瓶子,才知道马副镇长这是在自杀哩,立即就往镇卫生院背。 马副镇长是救活了,却被诊断患了抑郁症,终日要吃一大把药。待病慢慢好起来,马副镇长才开始给人讲他当时怎样的痛苦,觉得死才是解脱,所以就详细谋划着一套又一套死的方案:一定死在生日过后,这样阳寿是完整的,亲戚朋友都来了,也可以是最后一次看看亲戚朋友,也好让亲戚朋友最后集中看自己一面。上吊吧,不能用草绳,必须是布带子,布带子绵软,也只能在房间里不能在野外的树上,在野外鸟儿会啄吃眼睛的。但上吊舌头要吐出来,死相是十分难看,听说绳子挂得方位正确了舌头就不出来,而自己又哪里知道什么方位是正确的呢?这事无法请教。爬到房顶上往下跳?镇政府最高的房子只有两层,跳下去能不能死呢?如果不死,只是瘫着,那太丢人,而且想再死就无能为力了。从镇西街村的石桥往下跳,死是肯定能死的,可桥下满是石头,头先落地,脑浆或许四溅,或许脑袋壅进腔子,成殓时做个木头吗?棉花头吗?将给亲戚朋友留下多么不好的印象。那就吃安眠药,糊糊涂涂睡一觉,睡觉中就死了。于是他决定吃安眠药,吃了半瓶安眠药,穿了新袜子新裤子还有一双新鞋,上床蒙了被子就睡下了。他先还睡着在想谁谁欠了他二百元钱,他还借了谁的铜火盆没有还,他藏在家里北墙窑窝里的五百元钱还没给老婆交代,还得让老婆千万要纳详,和儿媳搞好关系。他这么想着,要爬起来写遗书,但还没有爬起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一觉醒来,他以为已经死了,还在说:咋不见郭有才和李北建呢,狗日的也不来迎接?!这时候就肚子里翻江倒海地难受,想喝水,又没力气,从床上翻腾着跌下来。 萤问门房许老汉:郭有才是谁,李北建又是谁?许老汉说:郭有才是原办公室主任,因经济问题被审查的第三天半夜,在院子的银杏树上吊死的,他死后银杏树就伐了,卖给他家,他家给他做了棺材。李北建是以前的一个副镇长,元老海领人阻止隧道开凿后,书记镇长双双调离,他当上了镇长,可刚上任三个月就得肝癌死了。人都说李北建命薄,只能是副科级,给他个正科级他就托不起了。 萤从那以后,没事就在她的房间里读书。别人让她喝酒她不去;别人打牌的时候喊她去支个腿儿,她也不去。大家就说她还没脱学生皮,后来又议论她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不该来镇政府工作。或许她来镇政府工作是临时的,过渡的,踏过跳板就要调到县城去了。可她竟然没有调走,还一直待在镇政府。待在镇政府里过了一年又过了一年,萤读了好多的书。读到一本古典诗词,诗词里有了描写萤火虫的话:萤虫生腐草。心里就不舒服,另一本书上说人的名字是重要的,别人叫你的名字那是如在念咒,自己写自己名字那是如在画符,怎么就叫个萤,是个虫子,还生于腐草?她便产生了改名的想法。但改个什么名为好,又一时想不出来。 马副镇长病好后,让萤到他主管的计生办里当干事。红堡子村有个妇女,已经生过两个女孩了还不结扎,一直潜逃在外。一天上午村长报来消息那妇女又回村了,马副镇长就带了她和另外三个人,还有卫生院的一个医生,赶去抓人。到了红堡子村天已黄昏,那户人家的门却锁着,再敲也没动静。村长说:难道全家又都跑了?马副镇长有经验,看见屋旁的地里还放着一把锄,门前的篱笆上夹着一撮葱,就大声说:人不在呀?人不在了把猪拉走!提了棍打得猪在圈里吱哇,果然窗子开了,扑出来了那家老汉。马副镇长说:你还给我耍花花招呀?!让人就从窗子进去。屋里那妇女的丈夫不在,只有她和婆婆。婆婆就磕头,头磕得咚咚响。进去的人不理会这些,将那妇女压倒在炕上就做手术。媳妇在屋子里杀猪一样地喊,公公就在猪圈里打猪,嫌猪叫唤了他才出来的。他又抽自己脸,说自己不应该出来管猪,拉猪就拉猪吧,一头猪能抵住孙子吗?媳妇还在屋叫,这公公就疯了,拿头来撞马副镇长,马副镇长一闪身,他头撞在墙上,额颅往下流血,喊:我有两个孙女我没有孙子啊,你们让我将来成绝死鬼呀?!就晕了过去。萤赶紧说:马镇长,他人死啦!马副镇长也慌了,说:你试试他鼻孔。萤试了鼻孔,鼻孔里还出气。马副镇长就说:人就恁容易死?!又朝屋里喊:完了没?屋里人说:完了!屋里人出来,医生抓把苞谷叶擦手上的血,马副镇长说:烧些棉花套子,给他头上的窟窿敷上,甭让流血。萤在檐下的背篓里寻着件破棉袄,掏出一把套子絮,交给了那个医生,说她要上厕所,就走到了屋后。 萤并没有进厕所,而在屋后的麦草垛下坐了。她是见过也动手拉过村里的妇女去镇卫生院做结扎手术,但从来没有经过到人家家来做结扎的,心里就特别慌,捂着心口坐了很长时间。马副镇长在门前的场子上喊:萤呢,萤干事呢?萤就站起来要到门前去,却看见麦草垛旁的草丛里飞过了一只萤火虫。不知怎么,萤讨厌了萤火虫,也怨恨这个时候飞什么呀飞!但萤火虫还在飞,忽高忽低,青白色的光一点一点地在草丛里、树枝中明灭不已。萤突然想:啊它这是夜行自带了一盏小灯吗?于是,第二天,她就宣布将萤改名为带灯。

后记

进入六十岁的时候,我就不愿意别人说今年得给你过个大寿了;很丢人的,怎么就到六十了呢?生日那天,家人和朋友们已经在饭店订了宴席,就是不去,一个人躲在书房里喘息。其实逃避时间正是衰老的表现,我都觉得可笑了。于是,在母亲的遗像前叩头,感念着母亲给我的生命,说我并不是害怕衰老,只是不耐烦宴席上长久吃喝和顺嘴而出的祝词,况且我现在还茁壮,六十年里并没有做成一两件事情,还是留着八十九十时再庆贺吧。我又在佛前焚香,佛总是在转化我,把一只蛹变成了彩蝶,把一颗籽变出了大树,今年头发又掉了许多,露骨的牙也坏了两颗,那就快赐给我力量吧,我母亲在晚年时常梦见捡了一篮鸡蛋,我企望着让带灯活灵活现于纸上吧,补偿性地使我完成又一部作品。    整个夏天,我都在为带灯忙活。我是多么喜欢夏天啊,几十年来,我的每一部长篇作品几乎都是在冬天里酝酿,在夏天里完满,别人在脑子昏昏,脾气变坏,热得恨不得把皮剥下来凉快,我乐见草木旺盛,蚊虫飞舞,意气纵横地在写作中欢悦。这一点,我很骄傲,自诩这不是冬虫夏草吗,冬天里眠得像一条虫,夏天里却是绿草,要开出一朵花了。    这一本《带灯》仍是关于中国农村的,更是当下农村发生着的人事。我这一生可能大部分作品都是要给农村写的,想想,或许这是我的命,土命,或许是农村选择了我,似乎听到了一种声音:那么大的地和地里长满了荒草,让贾家的儿子去耕犁吧。于是,不写作的时候我穿着人衣,写作时我披了牛皮。记得当年父亲告诉我,他十多岁在西安考学,考过还没张榜时流浪街头,一老人介绍他去一个地方可以有饭吃,到了那个地方,却是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要送他去延安当兵。我父亲的观念里当兵不好,而且国民党整天宣传延安是共产党的集聚地,共产党是土匪,他就没有去。我埋怨父亲,你要去了,你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了,我也成高干子弟了。父亲还讲,他考上了学又毕业后,在西安教书,那时五袋洋面可以买一小院房的,他差不多要买了,西安开始解放,城里响了枪声,他就跑回了老家丹凤。我当然又埋怨:唉,你要不跑,我不就是城里人吗,又何苦让我挣扎了十九年后才做了城里人!当我在农村时,我的境遇糟透了,父亲有了历史问题,母亲害病,我又没力气,报名参军当兵呀,体检的人拿着玻璃棍儿把我身子所有部位都戳着看了,结果没有当成;第二年又招地质工人,去报了名,当天晚上村支书就在报名册上把我的名字划掉了;隔了一年又招养路工,就是拿着锨把公路边的水渠里铲沙土垫路面的坑坑洼洼,人家还是不要我;后来想当民办教师也没选上,再后一个民办女教师要生孩子呀,需要个代理的,那次希望最大,我已经去修理了一支钢笔,却仍是让邻村的另一人掉了包。那段日子,几次大正午的在犁过的稻田里犯蒙,不辨了方向,转来转去寻不到田埂,村里人都说那是鬼迷糊了,让我顶着簸箕,拿桃木条子打着驱鬼。十几年后提起这些往事,有长者说:这一切都在为你当作家写农村创造条件呀,如赶羊,所有的岔道都堵了,就让羊顺着一条道儿往沟脑去么!我想也是。    在陕西作家协会的一次会上,我做过这样的发言:如果陕西还算中国文学的一个重镇吧,主要是出了一批写农村题材的作家,这些作家又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本身就是农民,后经提拔,户口转到了城里,由业余写作变为专业作家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变了,农村也不是昔日的农村,如果再走像老一批作家那样的路子,已没条件了,应该多鼓励年轻的作家拓宽思路,写更广泛的题材。我这么说着,但我还得写农村,一茬作家有一茬作家的使命,我是被定型了的品种,已经是苜蓿,开着紫色花,无法让它开出玫瑰。    几十年的习惯了,只要没有重要的会,家事又走得开,我就会邀二三朋友去农村跑动,说不清的一种牵挂,是那里的人,还是那里的山水?在那里不需要穿正装,用不着应酬,跑疲得在一根绳索上,我愿意到那儿脚就到那儿,饭时了随便去个农户恳求给做一顿饭,天黑了见着旅馆就敲门。一年一年地去,农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男的女的,聪明的和蠢笨的差不多都要进城去,他们很少有在城里真正讨上好日子,但只要还混得每日能吃两碗面条,他们就在城里漂呀,死也要做那里的鬼。而农村的四季,转换亦不那么冷暖分明了,牲口消失,农具减少,房舍破败,邻里陌生,一切颜色都褪了,山是残山水是剩水,只有狗的叫声如雷。我仍是要往农村里跑,真的如蝴蝶是花的鬼魂总去土丘的草丛。就在前年,我去陕西南部,走了七八个县城和十几个村镇,又去关中平原北部一带,再去了一趟甘肃的定西。收获总是大的,当然这并不是指创作而言,如果纯粹为了创作而跑动那就显得小气而不自在,春天的到来哪里仅仅见麦苗拔节,地气涌动,万物复苏,土里有各种各样颜色呈现了草木花卉和庄稼。就在不久,我结识了山区一位乡镇干部,她是不知从哪儿获得了我的手机号,先是给我发短信,我以为她是一位业余作者,给她复了信,她却接二连三地又给我发信。要是平常,我简直要烦了,但她写的短信极好,这让我惊讶不已,我竟盼着她的信来,并决定山高路远地去看看她和生她养她的地方。我真的是去了,就在大山深处,她是个乡政府干部,具体在综治办工作。如果草木是大山灵性的外泄,她就该是崖头的一株灵芝,太聪慧了,她并不是文学青年,没有读更多的书,没有人能与她交流形成的文学环境,综治办的工作又繁忙泼烦,但她的文学感觉和文笔是那么好,令我相信了天才。在那深山的日子里,她是个滔滔不绝的倾诉者,我是个忠实的倾听人,使我了解了另一样的生活和工作。她又领着我走村串寨,去给那特困户办低保,也去堵截和训斥上访人,她能拽着牛尾巴上山,还要采到山花了,把一朵别在头上,买土蜂蜜,摘山果子,她跑累了,说你坐在这儿看风景吧,我去打个盹,她跑到一草窝里蜷身而卧就睡着了,我远远地看着她,她那衫子上的花的图案里花全活了,从身子上长上来在风中摇曳鲜艳。从她那儿的深山里回来不久,我又回了一趟我的老家,老家正在修了一条铁路又修高速公路,还有一座大的工厂被引进落户,而也发生了一场为在河里淘沙惹起的特大恶性群殴事件,死亡和伤残了好多人,这些人我都认识,自然我会走动双方家族协助处理着遗留问题,在村口路旁与众人议论起来就感慨万千,唏嘘不已。事情远还没有结束,那个在大深山里的乡政府女干部,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她每天都给我发信,每次信都是几百字或上千字,说她的工作和生活,说她的追求和向往,她似乎什么都不避讳,欢乐、悲伤、愤怒、苦闷,如我在老家的那个侄女,给你嘎嘎嘎地抖着身子笑得没死没活了,又破口大骂那走路偷吃路边禾苗的牛和那长着黄瓜嘴就是不肯吃食的猪。她竟然定期给我寄东西,比如五味子果,鲜茵陈、核桃、蜂蜜,还有一包又一包乡政府下发给村寨的文件、通知、报表、工作规划、上访材料、救灾名册、领导讲稿,有一次可能是疏忽了吧,文件里还夹了一份她因工作失误而所写的检查草稿。    当我在看电视里的西安天气预报时,不知不觉地也关心了那个深山地区的天气预报,就是从那时,我冲动了写《带灯》。    在写《带灯》过程,也是我整理我自己的过程。不能说我对农村不熟悉,我认为已经太熟悉,即便在西安的街道看到两旁的树和一些小区门前的竖着的石头,我一眼便认得哪棵树是西安原生的哪棵树是从农村移栽的,哪块石头是关中河道里的哪块石头来自陕南的沟峪。可我通过写《带灯》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农村,尤其深入了乡镇政府,知道着那里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者的精神状态。我的心情不好。可以说社会基层有太多的问题,就如书中的带灯所说,它像陈年的蜘蛛网,动哪儿都落灰尘。这些问题不是各级组织不知道,都知道,都在努力解决,可有些能解决了有些无法解决,有些无法解决了就学猫刨土掩屎,或者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自己把自己眼睛闭上了什么都没有发生吧,结果一边解决着一边又大量积压,体制的问题,道德的问题,法制的问题,信仰的问题,政治生态问题和环境生态问题,一颗麻疹出来了去搔,逗得一片麻疹出来,搔破了全成了麻子。这种想法令一些朋友嘲笑,说你干啥的就是干啥的,自己卖着蒸馍却管别人盖楼。我说:不能女娲补天,也得杞人忧天么,或许我是共产党员吧。那年四川大地震后十多天里,我睡在床上总觉得床动,走在路上总觉得路面发软,害怕着地震,却又盼望余震快来,惶惶不可终日。    正因为社会基层的问题太多,你才尊重了在乡镇政府工作的人,上边的任何政策、条令、任务、指示全集中在他们那儿要完成,完不成就受责挨训被罚,各个系统的上级部门都说他们要抓的事情重要,文件、通知雪片似的飞来,他们只有两双手呀,两双手仅十个指头。而他们又能解决什么呢,手里只有风油精,头疼了抹一点,脚疼了也抹一点。他们面对的是农民,怨恨像污水一样泼向他们。这种工作职能决定了它与社会磨擦的危险性。在我接触过的乡镇干部中,你同情着他们地位低下,工资微薄,喝恶水,坐萝卜,受气挨骂,但他们也慢慢地扭曲了,弄虚作假,巴结上司,极力要跳出乡镇,由科级升迁副处,或到县城去寻个轻省岗位,而下乡到村寨了,却能喝酒,能吃鸡,张口骂人,脾气暴戾。所以,我才觉得带灯可敬可亲,她是高贵的,智慧的,环境的逼仄才使她的想象无涯啊!我们可恨着那些贪官污吏,但又想,房子是砖瓦土坯所建,必有大梁和柱子,这些人天生为天下而生,为天下而想,自然不会去为自己的私欲而积财盗名好色和轻薄敷衍,这些人就是江山社稷的脊梁,就是民族的精美。    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为佛。现在地藏菩萨依然还在做菩萨,我从庙里请回来一尊,给它献花供水焚香。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土地神,印象里胡子那么长个头那么小一股烟一冒就从地里钻出来,而现在觉得它是神,了不起的神,最亲近的神,从文物市场上买回来一尊,不,也是请回来的,在它的香炉里放了五色粮食。    认识了带灯,了解了带灯,带灯给了我太多的兴奋和喜悦,也给了我太多的悲愤和忧伤,而我要写的《带灯》却一定是文学的,这就使我在动笔之前煎熬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我之前不大理会酝酿这个词,当我与一位八0后的女青年闲谈时,问她昨天晚上怎么没参加一个聚会呢?她说:我睡眠不好,九点钟就要酝酿睡觉了。我问:酝酿睡觉?怎么个酝酿?!她说:我得洗澡,洗完澡听音乐,音乐听着去泡一杯咖啡,然后看书,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看着看着我就困了,闭上眼就轻轻走向床,躺在那里才睡着了。酝酿还要做那么多的程序,在写《带灯》时我就学着她的样,也做了许多工作。    我做的工作之一是摊开了关于带灯的那么多的材料,思索着书中的带灯应该生长个什么模样呢,她是怎样的品格和面目而区别于以前的《秦腔》、《高兴》、《古炉》,甚或更早的《废都》、《浮躁》、《高老庄》?好心的朋友知道我要写《带灯》了,说:写了那么多了,怎么还写?是呀,我是写了那么多还要写,是证明我还能写吗?是要进一步以丰富而满足虚荣吗?我在审问着自己的时候,另一种声音在呢喃着,我以为是我家的狗,后来看见窗子开了道缝,又以为是挤进来的风,似乎那声音在说:写了几十年了,你也年纪大了,如果还要写,你就要为了你,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去突破和提升。我吓得一身的冷汗,我说: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要夺掉我手中的笔吗?那个声音又响:那你还浪费什么纸张呢?去抱你家的外孙吧!我说:可我丢不下笔,笔已经是我的手了,我能把手剁了吗?那声音最后说了一句:突破那么一点点提高那么一点点也不行吗?那时我突然想到一位诗人的话:白云开口说话,你的天空就下雨了。我伏在书桌上痛哭。    这件事或许是一种幻觉,却真实地发生过,我的自信受到严重打击,关于带灯的一大堆材料又打包搁置起来。过了春节,接着又生病住院,半年过后,心总不甘,死灰复燃,再次打开关于带灯的一大堆材料,我说:不写东西我还能做什么呢,让我试试,我没能力做到我可以在心里向往啊。看见了那么个好东西,能偷到手的是贼,惦记着也是贼么。    于是,我又做了另一件工作。其实也是在琢磨。    我琢磨的是,已经好多年了,所到之处,看到和听到的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在写作,在纸质材料上写,在电脑网络上写,作品数量如海潮涌来,但社会的舆论中却越来越多的哀叹文学出现了困境,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实是社会出现了困境,是人类出现了困境。这种困境早已出现,只是我们还在封闭的环境里仅仅为着生存挣扎时未能顾及到,而我们的文学也就自愉自慰自乐着。当改革开放国家开始强盛人民开始富裕后,才举头四顾知道了海阔天空,而社会发展又出现了瓶颈,改革急待于进一步深化,再看我们的文学是那样的尴尬和无奈。我们差不多学会了一句话:作品要有现代意识。那么,现代意识到底是什么呢,对于当下中国的作家又怎么在写作中体现和完成呢?现代意识也就是人类意识,而地球上大多数的人所思所想的是什么,我们应该顺着潮流去才是。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的强大使他们自信,他们当然要保护他们的国家利益,但不能不承认他们仍在考虑着人类的出路,他们有这种意识,所以他们四处干涉和指点,到南极,到火星,于是他们的文学也多有未来的题材,多有地球毁灭和重找人类栖身地的题材。而我们呢,因为贫穷先关心着吃穿住行的生存问题,久久以来,导致着我们的文学都是现实问题的题材,或是增加自己的虚荣,去回忆祖先曾经的光荣与骄傲。我们的文学多是历史的现实的内容,这对不对呢?是对的,而且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可能还得写这些。当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盼望的是得到面包,而不是盼望神从天而降,即便盼望神从天而降那也是盼望神拿着面包而来。但是,到了今日,我们的文学虽然还在关注着叙写着现实和历史,又怎样才具有现代意识,人类意识呢?我们的眼睛就得朝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当然不是说我们同样去写地球面临的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作品,这恐怕我们也写不好,却能做到的是清醒,正视和解决哪些问题是我们通往人类最先进方面的障碍?比如在民族的性情上、文化上、体制上、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上、行为习惯上,怎样不再卑怯和暴戾,怎样不再虚妄和阴暗,怎样才真正的公平和富裕,怎样能活得尊严和自在。只有这样做了,这就是我们提供的中国经验,我们的生存和文学也将是远景大光明,对人类和世界文学的贡献也将是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我从来身体不好,我的体育活动就是热情的观看电视转播的所有体育比赛。在终于开笔写起《带灯》,逢着了欧洲杯,当我一场又一场欣赏着巴塞罗那队的足球,突然有一天想:哈,他们的踢法是不是和我《秦腔》、《古炉》的写法近似呢?啊,是近似。传统的踢法里,这得有后卫、中场、前锋,讲究的三条线如何保持距离,中场特别要腰硬,前锋得边路传中,等等等等。巴塞罗那则是所有人都是防守者和进攻者,进攻时就不停地传球倒脚,繁琐、细密而眼花缭乱地华丽,一切都在耐烦着显得毫不经意了,突然球就踢入网中。这样的消解了传统的阵型和战术的踢法,不就是不倚重故事和情节的写作吗,那繁琐细密的传球倒脚不就是写作中靠细节推进吗?我是那样地惊喜和兴奋。和我一同看球的是一个搞批评的朋友,他总是不认可我《秦腔》、《古炉》的写法,我说:你瞧呀,瞧呀,他们又进球了!他们不是总能进球吗?!    《秦腔》、《古炉》是那一种写法,《带灯》我却不想再那样写了,《带灯》是不适那种写法,我也得变变,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那怎么写呢?其实我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你写得时间长了,又浸淫其中,你总能寻到一种适合于你要写的内容的写法,如冬天必然寻到是棉衣毛裤,夏天必然寻到短裤体恤,你的笔是握自己手里,却老觉得有什么力量在掌控了你的胳膊。几十年以来,我喜欢着明清以至三十年代的文学语言,它清新,灵动,疏淡,幽默,有韵致。我模仿着,借鉴着,后来似乎也有些像模像样了。而到了这般年纪,心性变了,却兴趣了中国两汉时期那种史的文章的风格,它没有那么多的灵动和蕴藉,委婉和华丽,但它沉而不糜,厚而简约,用意直白,下笔肯定,以真准震撼,以尖锐敲击。何况我是陕西南部人,生我着我的地方属秦头楚尾,我的品种里有柔的成分,有看的基因,而我长期以来爱好着明清的文字,不免有些轻的佻的油的滑的一种玩的迹象出来,这令我真的警觉。我得有意地学学两汉品格了,使自己向海风山骨靠近。可这稍微地转身就何等地艰难,写《带灯》时力不从心,常常能听到转身时关关节节都在响动,只好转一点,停下来,再转一点,停下来,我感叹地说:哪里能买到文学上的大力丸呢?    就在《带灯》写到一半,天津的一个文友来到了西安,她见了我说:怎么还写呀?我说:鸡不下蛋它憋啊!她返回天津后在报上写了关于我的一篇文章,其中写到我名字里的凹字,倒对我有了启发。以前有人说这个凹字,说是谷是牝是盆是坑是砚是元宝,她却说是火山口。她这说的有趣,并不是她在夸我了我才说有趣,觉得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火山口。社会是火山口,创作是火山口。火山口是曾经喷发过溶岩后留下的出口,它平日是静寂的,没有树,没有草,更没有花,飞鸟走兽也不临近,但它只要是活的,内心一直在汹涌,在突奔,随时又会发生新的喷发。我常常有些迷信,生活中总以什么暗示着而求得给予自己自信和力量,看到文友的文章后,我将一个巨大的多年前购置的自然凹石摆在了桌上,它几乎占满了整个桌面。当年我是以它像个凹字而购置的,现在我将它看作了火山口敬供,但愿我的写作能如此。    带灯说,天热得像是把人拎起来拧水,这个夏天里写完了《带灯》。稿子交给了别人去复印,又托付别人将它送去杂志社和出版社,我就再不理会这个文学的带灯长成什么样子,腿长不长,能否跑远,有没有翅,是鸡翅还是鹰翅,飞得高吗?我全不管了,抽身而去农村了。我希望这一段隐在农村,恢复我农民的本性,吃五谷,喝泉水,吸农村的地气,晒农村的太阳,等待新的写作欲望的冲动,让天使和魔鬼再一次敲门。    这是一个人到了既喜欢《离骚》,又必须读《山海经》的年纪了,我想要日月平顺,每晚如带灯一样关心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咀嚼着天气就是天意的道理,看人间的万千变化。    王静安说: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贾平凹    2012.8.14日

内容概要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出版的主要作品:《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曾获全国文学奖多次,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古炉》上市半年以来,获得数十奖项。

书籍目录

上部 山野
中部 星空
下部 幽灵
后记

编辑推荐

《带灯》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带给文坛、带给读者的又一惊喜,作品不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艺术特点,更是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小说从一个女乡镇干部的视角透视当下的中国社会,通过带灯的工作展现当前的基层中国现实,通过她与远方人的通信展示基层干部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小说以真实的人与事为创作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读性。这部小说突破了作者以往的创作经验,给文坛带来又一次惊喜。《带灯》是可以传世的文学画卷,它以生活的定格了众生的苦难,以幻化的笔墨勾勒了人间和彼岸。《带灯》为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最新力作,贾氏作品中最为瑰丽忧伤的创作。用最文学的方式表现最为冷峻的社会现实,贾平凹作品中既好看又深刻的悲剧力作。一个在暗夜里自我燃烧的小虫,一场清水静流的爱恋,一次螳臂当车的抗争,一颗在浊世索求光明的灵魂。

作者简介

《带灯》是贾平凹带给文坛、带给读者的又一惊喜,作品不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艺术特点,更是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带灯”的女乡镇干部,她原名叫“萤”,即萤火虫,像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这个名字也显示了带灯的命运,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却命里注定地微弱无力,终归尘土。带灯是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丽、孤芳自赏却又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主要负责处理乡村所有的纠纷和上访事件,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的鸡毛蒜皮和纠缠麻烦。农村的琐事让人心烦又让人同情,带灯在矛盾中完成着自己乡镇干部的职责,她既不愿意伤害百姓,又要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带灯从一出场,就浮现着与众不同的超然脱俗,她有丰富的内心和丰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乡间的山风树谷中寻找安宁。她每天面对最让人无法摆脱的杂乱,内心却不短向上飞升,带灯在现实中无处可逃的时候,她把精神理想寄托放在了远方的情感想象之中,远方的乡人元天亮成了她在浊世中的精神寄托,她在不断地给他写信,向他诉说。所以,带灯的痛苦是无法救赎的,她既无法摆脱现实,又没有能力得到解脱。带灯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她注定要燃烧了自己来祭奠理想。

图书封面


 带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7条)

  •     我特别喜欢读贾平凹每一部小说后面的“后记”,“后记”的文字跟他小说的文字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他的小说文字隐藏了喜怒哀乐,是克制的质朴和简约,“后记”的文字虽然也是质朴的,但却是所有喜怒哀乐都流露,是抒情的。这就是小说和散文的区别了。读贾平凹的小说,每次都像经历一场干旱,面朝黄土背朝天,而读到“后记”,仿佛是春风拂面了,终于有了水,解了渴。贾平凹在《带灯》的后记里说自己写作《秦腔》《古炉》的写法跟巴塞罗那足球队的踢法相似,是繁琐、细密而眼花缭乱地华丽;又说这部《带灯》所尝试转变的艰难,“常常能听到转身时关关节节都在响动”。《带灯》这部小说的写作风格其实一半仍是贾平凹以前的那种繁琐、细密而眼花缭乱,另一半的风格则是他所说的转变,即“柔的成分,秀的基因”。具体到小说里,前者对应的是小说叙述的主干,后者对应的是小说中每隔几节就出现一次的带灯“给元天亮的信”,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想象。现实依然是满眼黄土的山野的样子,想象则是瑰丽的星空了。从《带灯》依然细密繁琐的细节里,可以看到两条线索,也即两个阅读的期待。一是这个故事要走到何处(以樱镇修建大工厂为主线),一个是带灯对元天亮的“爱意”能有何结果。于是,在这两个齐头并进的线索里,便包含了小说的深意:对这土地和土地上人们的关照,以及一个人(带灯)在这乌烟瘴气的世界里的修炼。贾平凹要写的是一出悲剧,或者说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故事。先来看这个镇子樱镇上的农民。对这些农民的刻画贾平凹其实跟鲁迅一样,因爱而批判。这部小说中几乎重要的人物都是让人气愤的,人性里都有某种“恶”的成分,比如王后生,元家兄弟,薛家兄弟等。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善”的人,她们的“善”往往因为没有反抗的意识和能力,即是愚昧的,比如带灯的“老伙计”(即一些跟朋友关系类似的妇女)。这些老伙计也就是人们说的被压迫的与被损害的人,她们丈夫大都因到矿区打工而患上矽肺病而卧床不起,她们生活艰难。再来看镇政府的官们,小说对镇长的刻画比书记更为清晰和丰富,镇长虽是有不好的时候,但至少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然而书记从头到尾仿佛是一个机器,动力就是往上高升,小说对他的描写一直都是引而不发,直到最后薛家兄弟和元家兄弟互相残杀时,小说才揭了他的老底——书记踢了他(被砍受重伤的元黑眼)一脚,差点把他踢下床,骂道:你死么!一群狗东西要死就死么还坏我的事?!至于其余的翟干事侯干事等等,大都是见风使舵一样的典型。而在这群乌烟瘴气里,便有带灯和竹子两个特例。我说这部小说也写了一个人的修炼,是因为贾平凹的人物设置让我想到白素贞和小青。带灯像白素贞,竹子像小青。带灯有主见和学识,竹子听她话,像贴心姐妹。带灯之所以能在这个农村的世界任劳任怨,很大的原因在于她在现实的世界之上又建筑了一层精神的世界,这个精神的世界也就是对元天亮的爱意。元天亮是从樱镇飞出去的金凤凰,他在市为官。带灯和他从未见上一面。她对他的爱意与其说是对一个人的爱恋,不如说是对一种精神世界的向往。也唯有这种精神世界带来的力量,才能抵消现实世界的劳累平庸无味。贾平凹所写的带灯给元天亮的信,应该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贾平凹风格,语言瑰丽美好,读来赏心悦目,让人拍案叫绝。跟描写现实的世界的文字决然不同。带灯虽然在元家兄弟和薛家兄弟斗殴事件中头部受了伤,但仍然成了这起事件的替罪羊,降了两级,不再是综治办的主任。小说也就行将结束。小说的结尾部分写得真是好。带灯由于脑部受伤,精神开始恍惚,不仅夜游,还说胡话。“带灯大哭”一节的内容本应是带灯给元天亮的信,但是不再是了,“元天亮”这样一种精神的寄托已在此时幻灭掉。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全部崩溃。如此凄凉。小说的倒数第二节是“击鼓传花”,在这部现实性浓厚的小说里,这个段落无疑带有象征的意味——如此热闹了半个小时后,人人都紧张万分,鼓点越来越快,花朵也越来越快,后来几乎是扔,唯恐落在自己手里。那酒已经不是酒,是威胁,是惩罚。那朵花也不是花朵了,是刺猬,是火球,是炸弹。这部小说有两个悬而未决的线索,一是大工厂能不能建成,有没有污染,二是那十二个因在矿厂打工患矽肺病的家庭能不能得到相应的赔偿。贾平凹没有在小说里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他是悲观主义者。小说的最后一节叫“樱镇还有着故事”。意味深长了。《带灯》这部小说依然让我叹服。靠繁琐、细密而眼花缭乱的细节推进故事,表面上是笨拙的样子,其实真的是太华丽太华丽了。贾平凹长期“遭人诟病”的一个原因,便是他的“审丑”倾向。《带灯》这部小说里依然有很多“审丑”的东西。翻到一百零二页,有这样的描写——她给孙子擦屁股,擦过了把脏纸用脚踢出来,让毛林拾了去。——诸如此类。我一直试着去理解贾平凹这种“审丑”的意义或者说必要性。读完《带灯》,我至少能够接受了。因为这土地上确实就是长了疮生了脓,满目疮痍,但是无论如何,心里爱这土地啊。我也有一片这样的土地和一个这样的村庄,它的沟沟坎坎一花一草我都熟悉如兄弟,我做梦都梦着回去,但是我回不去了。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       没想到贾平凹能把一个基层女干部的现实处境写得这样透彻、这样动人心扉。  贾平凹在后记中说,写《带灯》的灵感和动力,来自于一个基层女干部持之以恒地给他寄来的厚厚一大摞的来信,来自于女干部在来信中对一个乡镇女干部工作思索、困境、理想的倾诉。更重要的是,长期致力于挖掘农村题材的贾平凹,也希望通过一个女干部的际遇与情怀,把人们的思考触角延伸到农村更广阔的天地中。  “带灯”与“萤”同义,取得是黑暗中照亮的意思,因此,“萤”的名字就成了带灯。贾平凹在后记中说,用带灯给女主人公命名,取得是佛前长明灯照亮人世间路途的意思,从而也使带灯这个人物形象带着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作为一个艺术形象,主人公萤无疑带着太多完美的艺术气质,比如她与乡村格格不入的美丽,她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选择,她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理想。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妻子,她的美丽是入得了大众的法眼的,也得到了镇领导和工作对象农民的赞美。然而带灯的美丽,没有给她带来过多困扰,就如同带灯对工作的执着,也没有带个大家多少的感动。她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她同时兼有几重身份:已婚妇女,却与丈夫貌合神离、早已分居;容貌美丽,却在穷乡僻壤间的樱镇从事综治维稳这苦累而责任重大的工作;屈服现实,却对从乡镇走出的名人元天亮寄予了十分热诚的理想。  故事从带灯选择到樱镇工作开始,现实的夹击、理想的退却便纷繁而至。带灯本来是城市里产出的大学生,并带着理想主义气息和文艺范,她的人生完美的归宿应在是落脚在城市。而带灯偏偏选择了到乡镇去工作,并且带着理想主义情怀和孤芳自赏的态度来到镇政府,希望以已之力在穷乡僻壤间开辟一份理想的小事业。当身边的同事都把主要精力花在溜须拍马、争名夺利而对工作草率敷衍、欺上瞒下的时候,带灯却在融入现实工作生活中有那么一点不合时宜的特立独行,对名利淡薄得很,并总是希冀圆满地完成任务,总是以十二分的热情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一个细节来分析。带灯来到樱镇工作,工作上是乐观的,生活上也没有太多抱怨,唯一心里有疙瘩的是害怕农村无处不在的虱子。樱镇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大家坐下来就开始在身上抓虱子,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并且樱镇还以虱子多而闻名,大家丝毫没有灭虱子的想法或者意愿。惟独带灯对虱子抱着十分警惕的态度,尽量不在村民家中过夜,即使是过夜,也从不盖农民的被子,每天都要用香皂洗澡、用开水烫衣服、用碱粉泡被子,时刻防止虱子的出现。虱子在全书一开始就专章叙述,樱镇大拆大建的时候,成千上万沉睡在旧房子土缝里的虱子随风飘出,到处附在人体上吸血而复活;副镇长、人口干事几次出场,反出场就是蹲在屋檐下抓虱子;带灯到各个村庄做上访户的思想工作,村干部每次出现也必是在抓虱子;就村民招待带灯吃饭所作的馍中,也是夹杂着虱子,因为捂面发酵的被子里都是虱子,难免就调到面料中了。虱子在这里似乎是一种隐喻,是乡村亘古不化、习以为常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惯性,它的每一次出场,都在昭示着农村生活就应该是这样,带灯试图消灭虱子,就是试图要去刹住当下生存的人们的思想、习惯、心理这辆大车,但要改变人们的心理和生活惯性谈何容易,带灯说服大家灭虱的行动失败了,唯有独善其身了,最后,在一次农村最激烈的械斗中,负责综合维稳工作的带灯冲在第一线,但是自己未能阻止械斗恶化,反而还受到攻击,脑部受到重创,带灯在生命的挣扎中盖上了农村姐妹的被子,从此身上也就惹上了虱子。此处,虱子的胜利,正无声地击溃了带灯的理想,显示了农村强大习惯势力的威力。  从对虱子这个隐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带灯就这样活在现实和理想的夹击中。现实的生活就是,这个漂亮的女子常年奔波在每个村庄中,忙于做好各类上访户的思想工作,处理各种突发的紧急事件,干的是以一敌百、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作者丝毫不隐晦,农村的矛盾在当下的社会是非常尖锐的,既有政府长期采取忍让与打压的方式处理有关,也与农民过度的维权意识有关。在书中,我们往往看到,几百块钱的赔偿、几棵树的纠纷,只要一方利益得不到满足,马上就选择了上访,还有个别无事可做的、略识笔墨的乡民,直接变成了专业上访户,到处鼓动农民上访,乡镇政府的工作威信日趋荡然全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灯希冀用自己作为一名政府维稳工作负责人的努力来化解这些矛盾,难度可想而知。她既用法律、政策的理论理直气壮地说服上访人员,也通过利益威胁、安插暗哨对上访行为严防死守,但更多时候,带灯服从领导求任内平安的意图采取妥协的方式,通过补偿金来换取上访户平息无理取闹的上访行为。但现实对带灯形成的压迫,就是维稳工作形成了一个怪圈,越是靠补偿赔偿来消除上访,上访的意图越是不会熄灭,越是顽固地生长起来,于是带灯如同消防队员一样一年四季到处去“扑火”,这头火灭了,那头火又着起来,而上级领导因为维稳考核指标的存在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给她施加压力,作为一个负责人的人、一个希冀把一切变得美好的人,带灯几乎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可逃了,唯一的精神出口就是给元天亮写信。  每个带灯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遭遇不顺心时,就会给元天亮写信,宣泄自己的内心真实世界,与带灯现实世界里极端的克制隐忍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信几乎是意识流式的情绪爆发,看不到任何的严密逻辑,倒是有思想奔涌的流动气势,每篇都是写得像美文,文艺气息非常浓重。这些信,都是些寄出去却没有得到回复的信,毕竟,带灯是不认识远方的元天亮,几乎只是当成一个幻想出来的倾诉对象而已,至于能否得到回复,她是没有抱希望的,因此写起来更加汪洋恣肆,天马行空地诉说个人对周围、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想法、想象,甚至倾吐了对他的止于字面但逾越了伦理道德的爱,而这种富有个人理想色彩的言语,未尝又不是另一种精神焦虑。通过这些信上的自言自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感触极深、富有灵性、思想丰富的女性精神世界。带灯的形象,一半是在现实的循环往复的困扰中蹒跚前行,一般是在想象的汪洋恣肆的独语中释放心灵。套用王朔的一本书名,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就是生活的饼,两面反复炙烤,身心都受到煎熬,这就是一个怀抱理想主义的基层女干部的生存困境。  《带灯》的题材是平淡的,写法却是是新颖的,内涵也是深刻的。作者通过塑造现实与理想两面,一正一反地交叉叙事,文风平实精练与灵动逸致夹杂铺陈,推动了故事的连环展开,布局精巧而细腻,让读者在现实的焦虑中受着悲剧情绪的感染,又在理想的宣泄中获得精神修炼的痛楚,一个愿意融入乡村、改造乡村的美丽心灵与安于维护现状的体制弊端、陋习不改的农村惯性的尖锐矛盾,便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的情绪久久无以平复。当最后那场声势浩大的带着复仇意味的乡村野蛮械斗,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把乡村仅存的一点人性之美破坏殆尽,把镇政府仅存的一点威信扫得一干二尽,最可怕的是,把冲在维稳第一线的带灯打伤,让在在流血中从此难以恢复了往日对工作的干劲和精神气,从而带灯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恍惚、唯诺、气馁,给元天亮的信也戛然而止。带灯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现实中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强大力量,终究还是把一颗温婉美丽但不是刚强较劲的心灵打垮了,仿佛昭示我们带灯的美丽是一种错误,带灯的坚守是一种错位,带灯的命运是一种悲凉。然而,为什么我们依然感动呢?为的,不正式这种错误的美丽、错位的坚守和悲凉的命运。(2015/07/08)
  •     这是一个有根有据的小说,它在向我们提出问题,它的目的是希望我们重视起现有的问题,即便不能马上解决,也尽量的把解决的时间缩短。这应该算是中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吧,中国近些年的文学尺度更加的自由化了,这是个良性的循环,让每个个体的视野变得更宽阔,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思考的人多了,力量也会变得强大,会在潜意识里自然而然的推动着向前去。文学是艺术形式之一,而能称得上艺术的文学作者却是很少的一部分,贾平凹算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脊梁之一,所以他的书要细细的品读。这几年里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在众多的阅读中,渐渐的能够在脑海里建立起层次。当遇到这种高级别的作品时,除了看过,更应该去思索和体会作者的意图,吸取那些文字之后的价值。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我很喜欢贾平凹的作品,力挺亚马逊。
  •     换了方式写,也能面面俱到慢慢展开。
  •     三星半吧,可读范围之内,离内心的期望还有些距离。下里巴人?
  •     带灯说:竹子,瞧见了吗?竹子说:瞧见啥?带灯说:这些枝条子又黑又硬,以为是枯的,可是折断又很难,你知道为啥吗?竹子说:为啥?带灯说:心里活着么。
  •     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却命里注定地微弱无力,终归尘土,中国社会现实的折射,带灯让我知道了中国原来还有个特色的综治办。
  •     中国农村社会的一面镜子。
  •     充满惊喜,充满细节,善良是种选择哩
  •     静读2016-67#村官真是不好当,还是远离政治保平安。
  •     带灯写给心上人的信,写得很美好~
  •     全书都是带灯的乡镇工作 但是感觉不是很好
  •     看过之后想当村干部,当时听的有声书,其实这类型书,现在的我是看不进去的。
  •     一般,后记最后引王静安诗,“镜中人”,错为“镜人中”。目录第二部“星座”,正文里则是“星空”。不知老贾原文如此还是责编疏漏,甚或贵网的书是盗版。
  •     故事性不错,很耐读
  •     真的只是还行。有用故事情节骗稿费的嫌疑
  •     不是很喜欢
  •     希望是正版 送人的 很好
  •     乡干部记
  •     老爷子的晚期作品,晚期但文不那么不近人了,带灯一个调和主任
  •     断断续续地读完,有荒诞有朴实,尤其最后的一战很震撼。但是阅读过与低沉,不适合浮躁的年轻人看。
  •     一路碎碎念,到一半真的都快坚持不下去了,这平凡平常的生活,屁民的生活。
  •     拖太久 没读完……
  •     半个月前拿到了书,这期间内读了两遍,错字有点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人民民出版社出版的,很喜欢贾平凹先生的书,自己几乎读了他一半以上的著作,一直被他浓厚的陕西方言所吸引,古朴,幽默,还带一点执拗。带灯是一本与《秦腔》和〈古炉〉不同的作品,作品中的带灯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她漂亮,清高,小资,但却一天到晚跟农民拌着砖头,处理着农民上访的琐碎杂事,她的性格决定着她的不幸,她丈夫为了挣钱去了大城市,没有生活中的伴侣,她把感情依托在根本没见过几次面的元天亮的身上,她向她写信,讲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当然,她的情感注定不会得到什么回报。带灯以一个悲剧结尾,她最终成了替罪羊,成了政治上的牺牲品,为樱镇的恶性打架斗殴事件背了黑锅,被降了两级,并且被取消了综合办主任的职务。她患了夜游症,精神也出了问题,她搞不清自己向竹子讲述的事情都是很久以前发生过的,也搞不清楚自己每天晚上都会去夜游,她精神出了问题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向竹子叨念的依旧是上访的事儿,值得庆幸的是她还有一个忠心耿耿的竹子,竹子的信会起作用吗?她是不是恢复原职已经不重要?我们大家都盼着她能一点点好起来。最近这些年贾平凹先生的作品悲剧性的结尾太多了,希望先生下次的作品能给我们一个圆满一点的结局。
  •     是正版的,没发现其他人评价时说的错字啊。只是内容真的有点枯燥。
  •     非常喜欢带灯这个主角,为这个超然脱俗,美丽大方,工作认真负责的女子折服。其次感慨农村工作的不易,不光要秉公执法,也要有智慧,甚至还得触碰到一些底线,违背一定的原则。但同样也一定程度反应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乱象,以及一部分人素质的低下。一本能引人思考,直面社会现实的好书。
  •     我放牧着羔羊你放牧着我的幻想。
  •     有些故事就属于特定的时代,那是那些人可以读懂的,也是那个时代和环境里的人有义务去告诉大家的。我一遍一遍的喜欢去读贾平凹的作品,除了能够找到我经历过的生活方式和过往的环境,让人觉得那个生我养我的农村应当是被记叙的,还有就是他从来并不是要强调什么,而是习惯性的很自然的去表达一种应有的存在,就像小说最后作者所说的,所谓文学的现代主义就是现实中的阶段,他属于那代人,就只能去讲那代人的故事。文学与其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对于自己时代的记录,不同年代的人也可以因此而交流。我所崇敬的贾平凹认真的记录那样的生活,多样,朴素,苦涩,辛酸,真实的讽刺,看似那样的土,也是敢于直面而发自内心的赞美。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就像法律一样举重以明轻,知道了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平凡人的鸡毛蒜皮,才知道高雅光鲜背后的社会百态。
  •     收获上读的中和下。
  •     书籍才是我们最应该去拥有的东西。
  •     萤火虫是自己带了灯前行,自己照亮前方的路,因此西北偏远山区镇政府女员工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贾平凹的小说语言多细碎日常,但是带灯给元天亮的文字却是将满溢的感情藏在细腻自然的语言中,清风细水、山林鸟鸣,忍不住多读几遍。带灯的日常工作都是乡野山民的鸡毛蒜皮,有的人愚昧贫困,有的人刁蛮滑头,她用同理心帮助前者,有时候也以牙还牙耍诈对付后者。没有尽头的任务她慢慢都能处理好,不由佩服。结局是凋零的肃冬景象,不明白作者的意图,但带灯毕竟是踽踽独行的萤火虫,常人眼里的悲伤也许就是遗世独立的解脱。
  •     贾平凹的书,喜欢他的人可以读读,帮朋友买的,质量不错。
  •     故事性不错,挺好看的…
  •     书很实在,里面的一些描写常让我不住联想到现实的一些事,但带灯和元天亮的爱情让我觉得糊里糊涂的,似乎没什么手机能发那么长的短信,而且他们俩是不是恋人也是奇怪的很
  •     书中的故事让我辨不清年代,那样贫穷而质朴的农村真的是当下吗。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去樱镇看看。
  •     秦岭的风貌像一幅画卷慢慢被展开,但书里的情事人又不光是陕西的农村,这应该是中国大多数农村基层的模样。带灯是书里的精灵,又大概千千万万个基层都有这样的精灵,她们不被发现,不被公开,可是也有竹子那样的人来做延续。贾先生妙笔生花,读的很畅快。大概如他讲“既喜欢离骚又必须读山海经的年纪”,我看来也就是见众生的年纪了,文学性很高。五星推。
  •     写出了农村基层的无奈和坚守!基层才是现实的中国,才是未来的基础!
  •     知其不可为安之若命。带灯还是想不开,无法安心,可惜啊!
  •     刚刚收到。几天都没敢出门,就为了等它。纸张和内容很相称,是老贾的书应有的品格。很多人提及错别字,因为还没开始看,现在不好说。没有序言,小小的吃惊了一下。有后记。老贾的序言和后记是好比是正餐的小菜和甜点,没有餐前的开胃小菜,感觉给闪了一下,别扭。里面的黑框框也确实很违和,很突兀,很多余。... 阅读更多
  •     非常喜欢,农村题材,细致入微的形象描写,强烈的幽默感。又买了老贾的《秦腔》
  •     喜欢带灯和竹子 (´⊙ω⊙`)
  •     2016
  •     2017年已读之1,农村和现代的题材,注定是充满了真实世界的无奈和黑暗的。平铺直叙到近乎流水账的语言,依然几次三番沉重到让我不敢读下去。然而不得不说写得真好,真敢写。不是擦边球式的暗讽,是实打实单刀直入展示给你看。带灯的自矜,幻想和爱情也是注定的悲剧。以外表来掩饰内心的柔软,颤巍巍开出了一朵爱情的花,却用手捂住,不能也不敢给人看。她太干净、太容易有感情,必定会受伤,所以最后也有了虱子,是身体对内心的保护措施。
  •     语言非常搞笑,甚至最后两家恶斗的场面描写的也很搞笑。
  •     新书已收到,完整无缺装帧精美,内容不必说,贾平凹写的我都喜欢
  •     另外一种平凹,但是和之前的作品中那种颓废中的希望不同的是这种希望最后还破灭掉了的伤感灰暗的情绪充斥整个作品,整个作品由很多琐事串联,很乡镇,但也少了前作的时代大气。虽然手法很值得一读,然而这传达的感情,却很难像《废都》那几本得我心。
  •     一共买了6本,非常喜欢!
  •     这本书很好,我很喜欢,书的质量也好,价格也不错
  •     一部优秀的小说
  •     有点读不下去的感觉 描写语句太累人吧 坚持读完
  •     刚看到,觉的书本封面有点脏,有很多草须须,估计是纸张制作时处理的不干净,其他还行,还没看,不知道里面内容有没有错字
  •     读着读着就跟里面的人物产生感情联系了,但有点烂尾了吧,也太草率了吧 不想写了不要挖坑啊 要结尾了一点铺垫都没有
  •     称不上经典,一个乡村干部的YY,不易
  •     选材和文笔还是非常赞的,虽然不算大部头,但也是作家本身风格的一部分。不谋求升职的带灯,只有把思念寄托于远方羡慕的偶像才会洁身自好吧。与丈夫这条线有些缺失,她是如何把感情投射到一个遥远省城官员身上的显得有些逻辑断裂。
  •     小说女主人公叫。带灯。挺无语的,但其实还凑合了
  •     一个叫萤的女子,悲情中有种壮烈。
  •     一如既往的喜欢贾平凹先生的作品!
  •     看过贾平凹的《浮躁》、《废都》,半本的《秦腔》,又买了这本《带灯》。他前边的书我还喜欢,但有些书装腔作势太厉害,看不进去。这本《带灯》还不错,对乡镇干部、对村镇错综复杂的人事物事描写得挺深入的。当然,有些地方还是免不了带有一些装腔作势。后记写得挺好,自己的心态,作品的出炉过程交待得挺真诚的。
  •     这是一本写当下农村社会基层政府正在发生着的事情,乡镇干部职位虽低,却是实际解决村民问题矛盾的机构,中间不乏有丑恶的嘴脸,也有带灯竹子这般可亲的女孩子。带灯这个形象无疑是文学性的,她太美好,太高尚,尤其体现在她给元天亮的信中,读了后记才知道这是真实的事情,当然在书中进行了文学加工。
  •     很好看!!!很好看!!!
  •     都是自己熟悉的场景。但读起来依然很压抑。
  •     不知道贾先生写的是哪个时代的陕西农村,琐碎落后到让人不敢相信其真实性。以我个人经历来看,贾先生反映的农村状态有一少部分似乎是真的,他们中有少数人在某些事情的认知上的确不到位,并非都像小说中那样愚蠢到近乎傻缺。现在都啥年代了,写这种奇怪的东西,还美其名曰乡土小说大家之作,简直可笑!贾先生描画农村农民的方式,跟赵本山的作品一样,带着恶俗与丑化的故意,误导众生!
  •     "让读者与故事一道痛苦,让灵魂与世界见证虚无,所有真正宏大的主题一定与个人命运紧紧相连"这本书却确实与贾主席一贯的风格有所转变,带灯和元天亮的书信振聋发聩,人物层次感很强,有些作品就像一盏灯,会照亮你内心深处故意虚化的东西…
  •     如贾平凹所说,这是一本关于农村的书,他自己也是秉承写农村的使命而出现的。而确确实实这本书就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我本人就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书中写的上方村民和乡镇干部缺活脱脱就是现实一样,你在这本书中能真切感受到农村百姓的刁、狠,也能深刻理解他们在生活边缘挣扎那种痛、苦。这种爱与恨的并行也出现在我自己身上,让我对老家人民又爱又恨。但是同样的,在带灯的内容中不光写百姓,也谢官员,写官员的贪和官员的愚昧无知,和中国大地几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父母官思想。同时在人与人之间,随着时代的变化,乡村人心也在逐渐的畸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     每读一遍都有新收获。工作的原因,接触过很多乡镇和村干部。与带灯工作和生活的秦岭地区远隔几千里,但对那些自然和无奈感同身受。
  •     我老爸非常喜欢看,所以我也看过,应该是他们那个年代才会体味到人生吧。
  •     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但是装订挺精美,买书够量送的
  •     佛不问三句话:不问在哪里,不问什么时间,不问生死
  •     从开始看觉得平淡到后来喜欢上带灯和竹子身上发生的故事 但还是理解不了为何带灯一次次给元天亮写短信最后却也没交代什么结果。带灯和竹子身上本没有虱子 最后随着对乡镇生活的越来越深入 发现乡镇里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她们身上竟也染上虱子。 看到了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世界 却觉得带灯仿佛就在眼前。
  •     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了解什么是综合治理,什么是上访。政府工作人员与穷山僻壤的农民打交道,既有良民亦有刁民,刁民不断上访捣乱胡搅蛮缠只为钱,政府领导为了业绩息事宁人给钱了事欺软怕硬。此书文笔朴素情节却精彩无比。
  •     带灯自带仙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