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时》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零时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020066377
作者:(英)克里斯蒂
页数:252页

满意

话中有话的退休法官死于可以避免的心脏病发作,久病的老夫人被一根高尔夫球杆击中头部身亡。未遂的自杀者,遗产的分割与手头的拮据,著名网球选手的罗曼史,离婚的谎言与真相,冷酷的复仇,……案件本身是简单的,但我欣赏它冗长而奇特的铺垫,一丝不苟的细节,精心设计的台词,使得通篇读下来充满悬念。并且,在案情告破的同时,还埋伏下小小的破绽,等待有心人的心领神会。我非常满意这个没有波洛和马普尔的故事。另外要说的是这本书的翻译,用词朴实得体,落落大方。

零时

阿加莎的又一部好作品,感觉有点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个男运动员看起来一切都很好结果心理却是变态,为了报复前妻竟然把自己的亲人打死。人性啊!不过一开始并没有怀疑他,也知道肯定不是他前妻干的。感觉本来是他现任妻子的发小,结果不是的。不过还好大家都还是有好结局。

我的大爱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爱你。我喜欢它,因为我就喜欢这样的群戏,在一个大旅馆,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每个人都有一点嫌疑,只是一点。而这一部,更像是格林童话《白玫瑰与红玫瑰》的现代悬疑版。前者是我最喜欢的格林童话的一篇,后者是我最爱的阿加莎。我们看到的,都是凶杀案的高潮,却不知道。它其实是所有因素的指向。所以,准备好了么?我们一起靠近零时。

看阿婆的书需要耐性

看阿婆的书不多,大概十个手指数的完。阿婆的书情节进行的很缓慢,虽然到后来会发现,其实这些情节都是有用意的,可是还是觉得有些罗嗦。就拿这本书来说吧,全书进行了超过一半,可是还是没有犯罪发生,虽然有些时候能看的出有杀意,可是却偏偏什么也没有发生。看的我都想要放弃了,可是觉得都看了这么多了,不看个所以然就结束很划不来,然后又继续看,结果案件发生了,显示一个不明显的谋杀案,然后引出一个明显是谋杀的谋杀案。虽然案件很精彩,可是之前赘述了那么多,埋了那么多伏笔,给人这么联想,最后却以这种方式结束总是觉得不那么完美。

没有波洛,故事同样精彩。

《圣诞奇案》和《零时》这两本阿婆的作品对我而言很特别。以前看阿加莎的小说,总是依赖于波洛老爹的人格魅力,而故事本身精彩与否常常退居其次,所以造成我的偏执,就是非波洛破案不看。但这两部作品不一样,巴特尔也好马普尔也好甚至故事中的玛丽奥德丽托马斯凯拉蒂默他们谁谁来破案都行,重要的是故事本身,我享受的是阿加莎塑造的有的鲜明个性的人物。叶老师的翻译非常棒,尤其在我备受阅读《第三个女郎》的翻译之苦后(某页曾出现“他不正好这一口吗”之类的翻译,把我雷得里嫩外焦!翻译老师也应该尊重原作的舞台背景啊,活生生地把两个国家的语言文化穿插在一起不觉得过于突兀吗?这类翻译在书中出现了太多次……)。《零时》的序引人入胜,特里维斯老爷子的几句话便暗示了他的死亡先兆,到后面他当着凶手的面明确的警告已是自掘坟墓。只是我真没猜到凶手其实就是内维尔,表与里的颠倒,施与受的混淆,阿婆把奥德丽描写得非常出色,以致于我曾笃定地相信最后死去的一定是内维尔而不是凯,即便特里维斯强调的是一个小男孩的犯罪。谋杀的实施过程多少有点经不起推敲,不过阿婆一向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个人性心理学的探讨而已,我们又何必过于在乎推理呢:)。

这本很奇怪

在这本很奇怪,某些方面感觉很勉强。但是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我看的时候设想了所有的可能性。每一条似乎都没有不合理性。突然意识到,这是本书,只是在猜测作者的意图,而不是实际的逻辑。阿加莎的书这本是唯一让我有这种感觉的。------------------------------------纯属个人感觉

零时

又名走向决定性的时刻。这本书看得很粗糙,拖拖拉拉有半个月光景。此本书破案的主角是巴特尔警长,波洛只是由他顺嘴提过,给了巴特尔一个提示。所以,破案明显费尽许多,巴特尔的怀疑被一个个新的线索否定,最终当谋杀对象集中在2人身上时,麦克沃特这一线曙光出现,他自己的推测才被证据给证实。麦的出现和证词情节和《底牌》类似,所谓谋杀者的内心并非足够强大,他也一直出于惶恐不安中,高度紧张,唯恐哪个环节思虑不周出现纰漏他得及时弥补,所以当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谋杀被天意窥视到时,对他的打击是崩溃性的,这也是破案中的心理战术。这起谋杀的关键词依然是爱情、仇恨、忌妒。是一场处心积虑的谋杀,开头阿婆也向读者交代了谋杀者的计划,谋杀的人有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地位,然而内心却是被仇恨和忌妒的毒液浸透的凶残,年幼时代,ta就会利用计谋和伪装实施一起谋杀,并免于法律的责罚,丑恶的种子在多年后依然根植于内心,并更加狠毒,为了达到目的,ta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善意提醒的特里维斯也不能幸免,甚至像亲人一样照顾他们的特里西利安夫人也成了这起谋杀的工具,不可不谓残忍。然而,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谋杀,正所谓天算不如人算,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部小说结构精巧,章节的联系较散,我想象阿婆写书的时候,可以随时被打断思路,或是当作另一部小说的消遣,偶尔穿插其中,写上1、2章。搜索了一下百度,这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后,加入了马普尔这个人物,成为马普尔探案系列的一部分。阿婆所处的时代思想保守但民风淳朴,特夫人海边别墅夜不闭户,晚饭后,人们的消遣不是电视,而是坐在客厅里饮酒聊天,海阔天空,畅谈各自的见闻轶事。随后而来的新科技毁灭了这样温馨有趣的家庭聚会。

完美的谋杀

在我迄今看过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系列作品中,《罗杰疑案》应该算是最好的一部,人物、故事、犯罪的起因、动机、结果,以及情节的安排和细节处理都合情合理,滴水不漏,可以说没有任何破绽和瑕疵。当然,作为犯罪小说,罪犯不管多么高明狡猾,总会留下一点丝蛛丝马迹,实际上,也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因为,作为一个犯罪分子,在特定的时间场景内作案,而且明知是不可告人的罪恶,心情不可能象散步就餐那样轻松愉快,计划再完美,心思再缜密,作案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一点细节上的遗漏。在《罗杰疑案》中,这个细节就是一把没有完全归位的靠背椅子。这个细节太不显眼了,任何人都没有注意到,除了管家帕克——他对家居的摆放有种近乎病态的职业敏感,谢泼德医生恨恨地称之为心理变态。不过尽管他看出了这点,也没有多想什么,这能说明什么呢?谢泼德医生有点紧张:他问波罗:”这很重要吗?”“不,一点也不重要,”波罗意味深长地说,“但正是因为这样,它才引起了我的注意。”结果,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成了波罗侦破这个案子的切入点。对于波罗来说,墙和椅子都会说话,如果换一个人,椅子也就是一把椅子,挪了位置也一样。但是真的有一种谋杀,动机、现场痕迹、作案手段,桩桩件件都指向真正的罪犯,但就是没有着实的证据可以指证。比如《零时》,真正的罪犯奈维尔杀人之后,制造了一个足以乱真的现场,将嫌疑成功地推向他的前妻奥得丽。而奥得丽的表现,差不多就像是个罪犯了。但接手这桩案子的巴特尔警监也不是吃素的——他的破案手法很有点波罗的神韵,他没有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而是通过仔细分析调查和观察取证,将迷雾一层层揭开,使得真相最终浮出水面。但要命的是,他即使明白了真相,甚至准确无误地还原了犯罪现场,也没有办法下拘捕令,很简单,他没有证据,而法庭是讲证据的。最后,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只可怜的替罪羊被警察带走。这种情况,除非有奇迹出现,任谁都没有办法了。而奇迹果然出现了,他就是曾经在海鸥角自杀未遂的马克怀特,作为目击证人,他将奥得丽从绞刑架上解救了出来。这样神奇的巧合,其实不应该在推理小说中出现,不过,推理小说的结局或者说信念大抵如此:即正义必须得到伸张,罪犯绝不能消遥法外。就像波罗屡次庄严宣告的那样:我不允许谋杀。所以,在阿加莎的作品中,可能有完美的谋杀,但绝没有漏网的罪犯,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你侥幸逃过了法律的绳网,上帝之手也会将你抓获。

谋杀不是开始

我喜欢好的侦探故事。但是,你们知道,它们起头就错了!一开头就是谋杀。可是谋杀是结尾。故事在那之前很久就开始了……一切都聚合向一个地点……然后,时刻一到——冲锋!“零时”已到,攻击发起。是的,他们全都像一群战士一样,聚合在一起,等待攻击发起的“零时”。…… 人们是为了不可预知的原因被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带到这里面前去。谋杀本身是故事的结局,是零时。——阿加莎·克里斯蒂《零时》以上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我对它的理解是:谋杀的发生都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后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说当谋杀发生的时刻,即代表了故事已临近结尾,又代表了故事的高潮刚刚开始。就像“零时”一样,即使结束,又是开始!本书讲述了一名完美的运动员意图使他前后两任妻子和解,于是制造了一个机会,让她们俩同时出现在一个聚会中。然而却造成了整个气氛的凝重和诡异,最终,终于发生了凶杀案!本书里没有可爱的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也没有和蔼的老处女马普尔小姐。这次侦破案件的是阿婆笔下另一位侦探——巴特尔警司(巴特尔也翻译为贝特,见《底牌》)。这位侦探不像波洛那样自信,也不像马普尔小姐那样唠叨。用书中的话来说,他给人的感觉时木讷,甚至看起来有些迟钝。然而,这只是他给别人的外观印象罢了。巴特尔做事相当严谨,总是有自己的一套计划,即使侦破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收获,他也会小心谨慎地把自己原本的计划做完后再处理。而对于任何一个嫌疑人,他都会一遍遍的去查证。这与一般的私家侦探相比似乎欠缺些灵活性,但是却正符合一名警察的职业特点。在探案方式上,波洛喜欢与证人谈话,在所有人的话中找出相互矛盾的地方,然后对这些矛盾进行分析推理。马普尔小姐则更喜欢拉住那些与案件关系不大的仆人管家等东拉西扯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事件,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线索。巴特尔当然也问口供,但是他更注重物理证据,本书中物证非常之多,多到使人难辨真伪。当然根据阿婆的写作风格,心理推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本书中的心理推理比重虽然不大,但却也是亮点。如此总结下来,巴特尔警司则是偏重物理证据,同时也兼具心证推理能力的侦探!当然,还是那句话,心理推理始终不能做到十分的严谨。因此本案的推理还是有待考虑的。本书中对于人物的描写很成功,尤其是男主角内维尔的两人妻子完全极端的两种性格对比,更是令人感到强烈的冲击。前期奥德丽文静忧郁,后期凯则豪放高调。两人如同冰与火的相遇一般,自然无法和平共处。而其他角色也十分出彩,像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善良睿智的女管家玛丽;奥德丽的追求者,专一的托马斯;凯的追求者,潇洒的拉蒂默;严格却明理的老夫人卡米拉,这些人物性格突出,刻画的活灵活现。然而本书依旧没有避免阿婆约定俗成的凶手设置方式,所以当凶手的真面目被揭开时,虽然我没有猜到,但也不觉得很意外。当然,没怎么看过阿婆作品的人不会有这一层的感觉,但是对于看过十几部阿婆作品的读者来说,则会稍嫌乏味。不过本书的结构在阿婆的众多作品中属于比较特别的一种了。在故事的开篇,阿婆絮絮叨叨的写了三四件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其中包括一个老律师对于谋杀的看法——也就是上面那段话;一个自杀未遂者在医院的遭遇;本书侦探巴特尔警司的女儿在学校被人冤枉偷窃事件;以及一个全能运动员与前后两任妻子的故事。然后故事被带到了一个海滨别墅中。主线这才浮出水面。两起案件接连发生,而最终解开谜团的推理,却和之前那些毫不相关的事情融洽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将各种看似不相关事件最终组合在一起的写法,让我想到了京极夏彦。当然,阿婆要比京叔早了很久……这样的写法在推理过程中以及揭开真相时通常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然而其缺点则是前面铺垫过多,使得故事情节慢热。会让读者在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闷。不过当坚持过前面人物登场的故事后,本书会越来越精彩! 这也与“零时”这个主题十分切合,谋杀案发生在一切完备之后,却也是故事高潮的开端!

比真相更重要的事

快看完了还坚信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以为凶手无疑是两个妻子中的一个,背后有个声音一直在说,侦探小说么,凶手总是你料想不到的那个人,所以在我的猜测里,最没有嫌疑的人也被我定位为嫌疑对象。可是真相大白的时候,阿加莎还是给了我一个不小的surprise。相对于情节,更大的surprise在后面。因为不愿撒谎而被解雇的麦克对警官巴特尔撒了谎,而忠于真相的巴特尔明知麦克说的是伪证也没有揭穿,而是用来抓出了真正的罪犯。他们给了我们最珍贵的启示:这个世上还有比真相更重要的事。

博弈

去年读马原的《阅读大师》时就对一个问题感到不解:马原在介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时候举的范例是《走向决定性的时刻》,而不是阿婆最著名的《尼罗河的惨案》和《东方快车的谋杀》,甚至也不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无人生还》,那么,《时刻》(也叫《零时》)这本书究竟是什么地方吸引了马原的目光呢?当我读了《零时》之后,我发现马原是对的,它虽然不是阿婆最出名的作品,却是最能代表她写作风格的作品。同时,也正如马原所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读者和作者博弈的过程,阿婆设好了棋局,然后微笑着等你来猜。 接下来我的行文要像阿婆的文字一样严谨合理,因为我要介绍的是一部推理小说,我必须做到既表现了此书的魅力又不能“剧透”,也就是说我不能破坏此书的神秘色彩。小说的开头是一个楔子,老律师屈维斯点出小说的主题:谋杀案在杀人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了,而杀人的时候其实已经是结局,是“零时”。接着,小说人物们开始出场,每个人物单独出现一小节,最后他们的行动都指向一个地方~欧岬。这个开头让我想起了《无人生还》,一开始也是人物们一个一个地出场,最后汇集到一个地方,这也算阿婆的一个特色吧。区别在于,《无人生还》里的人物大都互不关联,除了一对夫妇以外都是陌生人;而在本书里,这些人物却有着极其深远的关系:网球手奈韦尔,他的现任妻子凯伊,他的前妻奥德莉,奥德莉青梅竹马的表哥、她的爱慕者汤玛士,凯伊的爱慕者泰德,这些人悉数在鸥岬登场。而鸥岬的主人崔西莲夫人是个长年生活在床上的“像皇后一样”的老妇人。鸥岬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则是崔西莲夫人的女伴、鸥岬的实际管理者玛丽.欧丁。来宾们把鸥岬搅得不得安宁:善妒的凯伊嫉恨丈夫的前妻奥德莉,后者却总是冷若冰霜;汤玛士随时要保护奥德莉,生怕她受到任何伤害;泰德深爱凯伊,但苦于自己没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凯伊嫁给奈维尔……看到这里,阿婆的第一个谜局出现了:谁会被杀? 我们选择看阿婆的小说就是要看谋杀,而决不是想看争风吃醋多角恋爱。上鸥岬的这些人谁都有可能杀人,同时也谁都有可能被杀,那么,谁会死呢?好在阿婆没有让我们等太久,很快她就干净利落地“干掉”了一个配角~屈维斯老律师,老律师在拜访鸥岬的时候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就谋杀了自己的兄弟,而且他永远可以认出这个人。在看到这个情节时我有了一连串的想法:首先可以确定屈维斯先生一定会死,其次我在想有哪些人身上有特征,我想到了两个~其实这里又是阿婆设的一个谜局,实现上她已经把答案混合在一些障眼迷雾中一起抛给了读者,就看读者有没有留意到。实际上我就没有留意到,当我在结尾看到答案的时候我一方面责怪自己读书不仔细,一方面也不得不再次慨叹“阿婆无闲笔”,很多看似抒情的或是无关紧要的情节都暗含某种意义。阿婆是个伟大的棋手,她看似不经意的进一个边兵都是最后克敌致胜的杀着。第三、一个老者指出某人少年杀人嗜血成性的情节,也是阿婆小说中的特色,比如《长夜漫漫》中就曾出现。 前面说过,阿婆“干掉”屈维斯的方法干净利落,令人叹服,但究竟用的是什么方法,恕我在此保持神秘。 紧接着屈维斯之后,此书中的另一被害人也终于被杀了~是崔西莲夫人。这一点其实是在“情理之中”。如果死的是别人,那么就会有相对的一两个人因为有明显的动机而成为第一嫌疑人,小说也就不好看了。但是崔西莲夫人却不一样,每个人都看似没有明显的动机,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有动机。这也是阿婆惯用的方式:一大家子人,死了一个,然后每个人都有杀人的动机,比如《奉命谋杀》就是这样。那么在《零时》里,谁有杀害崔西莲夫人的动机呢?首先,老妇人死后会有一笔可观的遗产由奈维尔夫妇继承,奈维尔不像缺钱的家伙,但泰德和凯伊就难说了。但阿婆是博弈高手,她讲的杀人故事应该没有这么简单的理由。一定还有深层次的原因。玛丽.欧丁小姐也有动机,老妇人多活一天,欧丁这个三十六岁的老处女就一天没有出头之日,而且欧丁那副与世无争的样子最适合做小说里的杀人犯;还有汤玛士,我感觉阿婆在暗示我们他喜欢上了欧丁,而且他认为那些活在世上对人有害而法律又拿他们没办法的人就应该有人跳出法律来惩罚之。这种理论在《无人生还》中也出现过,不知道阿婆自己对此有何看法?那么持这种理论的汤玛士会不会站在欧丁的角度去“除害”呢?这个很像,但有没有更深层的阿婆还没有给我们展示的东西呢?想到这里,停止“推理”,继续阅读。事后证明,我的这些“推理”也并非毫无价值。探长出现了,我们和他一起开始勘察现场。说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阿婆和柯南道尔的区别:后者更喜欢把注意力放在勘察现场等“破案”情节上,而阿婆更致力于讲述案件是怎么发生的。现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奈维尔,于是读者们和探长一起认为这不可能是真正的答案。这太简单太明显了。果然,探长很快推翻了那些证据,同时他又找到了一些新的证据指向另一个人,这一次会是真的吗?案情甚至难住了探长,最后,一个叫马克怀特的家伙从天而降,帮我们解开了最后的答案。 在走向决定性的时刻,巴陀督探长探长像波洛先生一样,提出了一些可能性再被自己一一否定,最后提出了最不可能的假设,却被证实这才是千真万确的答案。凶手崩溃了,他开始“痛说革命家史”。类似的情节设计现在已被“少年包青天”们反复借鉴,也就无需多说。 值得一提的倒是凶手的动机:自卑、报复、嫁祸,如果说因钱杀人在阿婆的小说里不多见~但决不是没有,那么报复杀人则是阿婆比较喜欢的动机了。 小说再安一个浪漫的结尾,结束。 但我们的文章还没有结束,最后我还想探讨一个问题:我们选择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最想看的是什么?前面我说过是想看杀人,这话应该说没错,但我们为什么要看杀人故事?是我们想看血腥?还是我们想学些谋杀手段?我想应该都不是,看血腥的话有更多的暴力文学可供选择,而且阿婆的书很少有真正血腥的场面;学习谋杀手段更不可能是一个正常人读小说的目的~除非是阿婆笔下的变态杀人狂们从小说里走出来。那么,我们看阿婆的乐趣又在哪里呢?我觉得还是那两个字~博弈。读阿婆的小说就像和高手下了一局棋一样,是一次思想盛宴。难能可贵的是,阿婆是个高手,但她绝对不会不给你任何机会,你好像随时都能接近真相,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于是乎你就会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兴趣。而当谜底揭晓的时候你会说:哎呀就差一点点了。于是你会带着遗憾和兴奋再打开一本阿婆的书,进行新一轮的博弈…

完美的谋杀

在我迄今看过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系列作品中,《罗杰疑案》应该算是最好的一部,人物、故事、犯罪的起因、动机、结果,以及情节的安排和细节处理都合情合理,滴水不漏,可以说没有任何破绽和瑕疵。当然,作为犯罪小说,罪犯不管多么高明狡猾,总会留下一点丝蛛丝马迹,实际上,也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因为,作为一个犯罪分子,在特定的时间场景内作案,而且明知是不可告人的罪恶,心情不可能象散步就餐那样轻松愉快,计划再完美,心思再缜密,作案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一点细节上的遗漏。在《罗杰疑案》中,这个细节就是一把没有完全归位的靠背椅子。这个细节太不显眼了,任何人都没有注意到,除了管家帕克——他对家居的摆放有种近乎病态的职业敏感,谢泼德医生恨恨地称之为心理变态。不过尽管他看出了这点,也没有多想什么,这能说明什么呢?谢泼德医生有点紧张:他问波罗:”这很重要吗?”“不,一点也不重要,”波罗意味深长地说,“但正是因为这样,它才引起了我的注意。”结果,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成了波罗侦破这个案子的切入点。对于波罗来说,墙和椅子都会说话,如果换一个人,椅子也就是一把椅子,挪了位置也一样。但是真的有一种谋杀,动机、现场痕迹、作案手段,桩桩件件都指向真正的罪犯,但就是没有着实的证据可以指证。比如《零时》,真正的罪犯奈维尔杀人之后,制造了一个足以乱真的现场,将嫌疑成功地推向他的前妻奥得丽。而奥得丽的表现,差不多就像是个罪犯了。但接手这桩案子的巴特尔警监也不是吃素的——他的破案手法很有点波罗的神韵,他没有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而是通过仔细分析调查和观察取证,将迷雾一层层揭开,使得真相最终浮出水面。但要命的是,他即使明白了真相,甚至准确无误地还原了犯罪现场,也没有办法下拘捕令,很简单,他没有证据,而法庭是讲证据的。最后,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只可怜的替罪羊被警察带走。这种情况,除非有奇迹出现,任谁都没有办法了。而奇迹果然出现了,他就是曾经在海鸥角自杀未遂的马克怀特,作为目击证人,他将奥得丽从绞刑架上解救了出来。这样神奇的巧合,其实不应该在推理小说中出现,不过,推理小说的结局或者说信念大抵如此:即正义必须得到伸张,罪犯绝不能消遥法外。就像波罗屡次庄严宣告的那样:我不允许谋杀。所以,在阿加莎的作品中,可能有完美的谋杀,但绝没有漏网的罪犯,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你侥幸逃过了法律的绳网,上帝之手也会将你抓获。

手指有短长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零时》原案:内维尔通过绳索爬到养母的房间,用网球拍杀了她。然后留下明显线索,指向自己。警方很快排除了内维尔的嫌疑,认为是凶手故意陷害他。通过调查,各种动机和线索都指向了内维尔的前妻,她很快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是,警察很快发现了真相,内维尔前妻是为了惩罚自己当初的背叛,想尽快拜托内维尔给自己的精神折磨,而被迫承认的一切。误导读者线索:1、 对内维尔前妻阴暗性格的描写2、 内维尔在外人眼中是当初抛弃前妻的坏男人,实际却是前妻爱上别人而抛弃的他。于是,隐藏了他的报复性作案动机。保留线索:1、 射箭男孩的故事。2、 比较手指长短。优点:1、 侦探女儿偷东西故事的设计,用来对比了内维尔前妻的表情。2、 结尾是,感情上的完整设计。

前戏太长

前面的50%内容情节进展缓慢,看似零散,没有主线。有弃读的念头,又感觉作者不至于low到这个程度。耐心看到后面,高潮一浪一浪,还不错。事后,再回头看前面的章节,埋下了不少伏笔,奠定了基调。虽然会觉得稍微有点咯嗦,不过整体看来还是一部不错的小说,构思奇特

必须说,还好,真的还好,也只是还好。

当又要涉及人性和爱的时候,我不禁迷惘,如果只是将目光放在这两面,是不是有些偏颇?毕竟,这是一部推理小说,毕竟,对于人性和爱,这里只有泯灭和失常,为什么我总要讲目光执着于这上面呢?敏感而执着的摩羯啊。阅读的过程是轻松的,没有什么艰深生涩的理论,没有什么味同嚼蜡的讲述,一切理所当然的发生,比如死亡、比如背叛、比如报复。杀人的动机是出乎意料的,这一点让我意外,不得不承认阅读之前我没有抱很大的期望,毕竟这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对于今天的我来说,对于迷局抱有怀疑也是有心可原的。必须说,还好,真的还好,也只是还好。猜对了结果我没有猜出过程,当我问自己,是不是就像一道方程题,我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却发现解题的过程却完全是另外一道题,是不是也应该一分都得不到?这时,我觉得我挺有意思的。

又是一本推理性远低于故事性的作品

又是一本推理性远低于故事性的作品,不过怎么说呢,以阿婆的高产,要求每本都是推理名篇也不现实,日光之下岂有新事嘛,看她的书的人多半还是为着故事性本身的吧。简介上说,前面的三个看似不相联的故事引出了最后的谋杀高潮,但实际上第二个被冤枉的小女学生和最终的谋杀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不过是她爹巴特尔警长发挥了马普尔小姐的属性“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在故事的最后得出了“也许你和我闺女陷入一样有口难言的窘境只得干脆自诬了事”的结论(抱歉我剧透了)。其实,根本挨不上嘛。但作者最大,作者觉得挨得上那就挨得上吧。就像那个被臭鱼弄脏了的西装一样,其实对于我这种比较邋遢的人来说,我能想到一百种衣服被臭鱼弄脏的理由,但那位麦什么特的先生,却有如神助地发现了事实的真相,更何况他所说的看到有人爬窗户这一条完全是臆想得出——这只能说是作者开了外挂。想起以前看的《古墓之谜》一样,最后把破案归功于凶手的崩溃或万念俱灰,而实际上如果凶手负隅顽抗坚决不认账,警方或波洛也是拿不出可以法庭上承认的那种证据的。虽然我希望凶手认罪,但这种认罪方式,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啊。说起这故事中的角色嘛……唉我一直以为内维尔是那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原来完全是另一回事,所以凶手的犯罪动机也确实是说得通的,但说实在的,我活了这么大还真没见过为这种事就杀人,而且杀的还是完全无辜、并和自己关系不错的朋友的人………


 零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