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有误》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裁判有误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46338545
作者:[英] 安东尼·伯克莱
页数:428页

反推理的杰作

整部小说由始至终都带着浓浓的反推理意味。从利他主义的谋杀,到凶手自诉,到侦探联手凶手举证犯罪,再到最后的法庭辩论,乃至最后凶手面对死亡和行刑的态度,通篇都充满了极大的趣味性和英式幽默,作者颠覆传统的目的不言而喻。安东尼·伯克莱素有“多重解答大师”之誉,但是本作并没有毒巧克力那样的多重解答,整个案件的全貌从一开始就全部摊开在你眼前了,其实案件并不复杂,核心诡计也简单到不行,但是胜在作者的精心布局和妙趣横生的文笔吸引着你一直读下去。以至于最后结尾的一次逆转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小小佐料,即便在中段就完全被我料中,亦丝毫不减阅读本书为我带来的乐趣,我甚至觉得就算没有也无伤大雅。

不走寻常路的伯克莱

这本《裁判有误》是我继《毒巧克力命案》后再次接触的安东尼·伯克莱作品。《毒巧克力》那堪称空前绝后的“六重解答”已经让人感到印象深刻,但也给人以“作者的不同寻常大概也就仅止于此”的感觉。谁知读了本书,才知伯克莱的搞怪绝不限于一本书,他实在是个“不走寻常路”的推理作家。 书一上来,就颠覆了以往推理小说的定式。虽然本作充当侦探的是区特威克(毒巧克力中最后给出解答的那位),但实际上叙述的重点却一直都在主角(犯人)陶德航特先生身上。事情的起因是一生单身的老男人陶德航特突然被诊断出患上绝症,只有几个月可活。于是深感需要做出一些有意义之事以不枉此生的他邀来几位好友把酒畅谈,谁知众人竟一致认为谋杀一个恶人就是最大善举。在经历了反复动摇,犹豫,以及人选“确定”和犯罪准备后,他终于“成功谋杀”了屡屡拆散他人家庭的“恶女人”演员诺耶德小姐。然而就当他觉得此生已了无牵挂之时,警方却把其他人当做了凶嫌。于是陶德航特决定坦白罪行,奈何谁都不信他。于是他只能求助于侦探区特威克等人,以证明“人的确是他杀的”。整部作品就在这种荒诞而又吊诡的安排下展开剧情,真正称得上“另辟蹊径”。 这种剧情展开,不要说与经典推理作品的“案发到侦破”的写作套路全然不同,而且几乎交代了推理小说中本该隐藏的一切:作案人明确了,动机也十足(在读者看来),连作案方式几乎也没有问题,没有太复杂的诡计密室之类,那这究竟还有什么好写的呢?而这正是伯克莱这个“怪才”的高明之处:他以凶手的视角交代了貌似一切,但当这些需要“事实证明”的时候,读者也和当事人一样,发现这还不是个容易事。于是最怪异搞笑的推理剧这样上演了。我们也必须承认,虽然怪,但本作的确是推理作品。伯克莱自己曾说过:“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而在本书中,他可谓完全实践了自己的观点。从解谜和推理情节方面来说,本作无疑是被弱化的,即使结尾安排了一次逆转也无法改变这一点。然而,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本作又堪称杰出。伯克莱将极大篇幅用来对主角陶德航特进行心理和行为描写,令其形象极其鲜活生动。他那怪异的性格和每每令人绝倒的处事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余人物如区特威克、欧内斯特等人随属次要,但也都有模有样,可圈可点。在叙事过程中,作者流畅的叙述,细腻的文风以及始终洋溢着的英国式幽默令人在阅读时丝毫不会感到无聊和冗长,反而是妙趣横生,时时能被那种黑色幽默和诙谐感弄得忍俊不禁。可以说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最有趣味性的推理小说,甚至是最有趣的小说。这种乐趣,并不是解谜和推理的乐趣,但一样颇有看点。把推理正剧写成了喜剧,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而且作者还借助这个案件,对号称无比公正的英国司法系统进行了力度不小的挖苦和嘲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书中提出的那个“恶行是否能带来善果”的问题,更是耐人寻味,当然这问题的答案是无法从本书中找到的…… 总体来看,本书不是一本循规蹈矩的“本格推理”,而是力争突破推理写作之窠臼,具有别具一格特色的作品。其颠覆式的剧情、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以及诙谐逗趣的文风,都给其不少加分。虽然没有强大的诡计,但依然是一部值得一部的佳作。只要你放下推理作品的成见,那就一定可以体会到本作带来的乐趣。

主要就是介绍下剧情,没有泄底

陶德杭特先生被医生下达病危通知,几个月内随时都有死于脑肿瘤破裂的危险,而豁达的老绅士并没有消沉,在和朋友的说笑之中甚至诞生了一个荒唐的念头:死前要进行一场谋杀——当然,他希望能是一起对大众有意义的谋杀,亦即,除掉那些生活中可恶之人。 在一次无意邂逅中老绅士遇见了小说家费洛威,发现了他和百老汇最当红的女星诺伍德之间的暧昧关系,而贪得无厌的诺伍德只是看上了对方的钱财,小说家的家庭——包括居住在北方的妻子,已经出嫁的长女和希冀向演艺圈发展的二女——已经被搅得一团糟,更可怕的是,诺伍德一面在演艺道路上打压费洛威家的二女,一面又在暗地勾引大女儿的夫婿。 于是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即使费洛威和他的家人并没有这么拜托,我们的老绅士开始了谋杀行动了。在私会的小花园中,浑浑噩噩的一场谋杀之后,清醒过来老绅士却意外地冷静——按照他的回忆——他小心翼翼地回收了穿透尸体的子弹,擦掉现场可能留下的指纹——而同时又莫名其妙地——取下尸体手上的一只手镯。离开现场后,他将子弹远远地扔进了河里;第二天又将自己的手枪和费洛威妻子家中的手枪掉包,在遗嘱里完整地记录下所有的犯罪过程交给律师,最后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环游世界而去。 是的,这是一场太过完美的谋杀。老绅士的如意算盘成功了,没有人会怀疑这个才认识两个礼拜的人会对这样一位大明星产生杀意。但是棋差一步的是,现场留下了另一人的不利证据——费洛威的大女婿。为了营救这个年轻人,老绅士毅然自首,但是关键的证物手镯不见了踪影,而自己书写的犯罪过程则被当成了笑话。无奈之下,老绅士找到了好友区特威克——这位在「毒巧克力谋杀案」中提出最后分析的名侦探,在他的建议之下重新回到现场——按照区特威克自己的话来说——「再没有比有凶手在一旁帮忙更容易破案的例子了」。 而此后,陶德杭特先生又结识了皇家检察官欧内斯特爵士,在他的建议之下,老绅士被他的朋友们正式起诉杀人罪行,而宛如闹剧一般的法庭上,每个参与者都很严肃的——虽然处于不同的立场——向陪审团证明,他们之前的裁判有误。——————————————我是剧情介绍结束的分割线——————————————以上就是全文前四章的内容,至于陶德杭特最后是否能如其所愿被判刑,这里不便提及以免泄底。前两章,整整170页的英国式推理的冗长和反复,多是说明陶德杭特从开始思考到真正动手的心路历程。而只有能熬过这一段枯燥的读者,才能欣赏到其后200页严谨古典的法庭推理的流畅。而到最后一章,当一切都被那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改写的时候,读者才会真正明白,前两章冗长描写的意义,以及法庭推理中那份必须亲手制裁好友的血与泪带来的无奈和震撼。和日式推理有明显不同的是,显然伯克莱那个时代的人们要更重视人物的心理描写,同时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惜下足笔墨——举个例子,纵然是作为本书中的反面角色,小说家费洛威这个人物依然有大篇幅的对话证明自己对诺伍德荒唐又真诚的爱情:「要是他们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就会知道爱情——或是说情欲、激情、着迷或是迷恋,或是任何你爱用的该死的无足轻重的名词——如果够强烈,就无法抑制。这是一种无可救药、致命的情感。」而这种认真细致的人物性格刻画和纯粹灌水还是不一样的,它们在阅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留在读者心里,让大家对人物产生强烈的认知和认同,也让颇有逆转的结局更具有震撼力和说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把「裁判有误」当做犯罪心理小说来看待可能更合适。说到小说的结构,我个人认为「裁判有误」和东野圭吾笔下的「秘密」有相似之处——没有宏大的诡计手法,也没有什么严谨的推理,大部分的时候还都是平铺直叙。区别在于结局的处理:东野用大量篇幅描写日常情感生活,用最后一击将它们统统撕碎,而伯克莱的最后一击却同时带给读者惊愕和感动两种不同的情感——故事的结局是略带悲伤的,但是同样也是「给予希望的一拳」。而小说也借由区特威克侦探和欧内斯特爵士最后约定的「秘密」,道出了「裁判有误,法外有情」的道理。总之出于各种考虑,可能是因为比较对口味的结局吧,打上了五颗星。向喜欢法庭推理的读者推荐,就不推荐给那些本格谜了。

看似“三透”,实则玄妙,看似轻松,实则沉重

这是我2011年7-8月所看最有趣的推理小说。另外看了下面的评论,免不了强调一下:这个是非常非常本格的推理小说,不是足坛扫黑纪实。此书以作案者为主视角,作案过程向读者透明展示,按理这种三透(开场透凶手、透手段、透动机)小说要再制造悬念让读者读下去很难,要结局再震撼读者更难,但结局时,我还是被震到了。古典推理该有的花招依然有。结局比较像东野圭吾《秘密》的那个崩盘,一扫之前轻松幽默之感,让人顿觉伤感和凄凉。也正是这个结局,把全书的意境、立意拔高了一个档次。此书秉承安东尼-伯莱特作品的一贯风格,流畅、诙谐、人物刻画鲜明。比那本空有其名、推理胡闹、解答凑数的《毒巧克力命案》不知强出多少。此外,此书中后期有不少篇幅的法庭辩论环节,有人抱怨好看的法庭推理貌似不多,不过这一本将就着当法庭推理来看,也挺不错。最后给89分,准神作。因为毕竟没有强大诡计、强大推理的另类作品还是和神作有一点差距的。我的评分系统和准则见集体书评: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226528/

大杂烩的成败得失

伯克莱,对任何推理小说爱好者,应该是一个不会招致恶感的名字——哪怕你对他无感,原因很简单,一部本格精神+一案多破的教科书作品《毒巧克力命案》,可以让每个人对他都添一点好感。当然,可能很多人不会读他第二本书。因为他也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有名的“第二神作”(也许《杀意》算),类比于张学友的祝福,鸟山明的阿拉蕾或者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其实伯克莱的小说蛮好看,文字功底扎实,场景设定经典,诡计都是黄金时代那一套很严谨很写实的路子,人物形象也颇丰富,甚至往往来个末尾大逆转,如果说不足,可能有点太过于四平八稳了点,加上英国式絮叨和有点接近的凶手设定,个性稍微不足。《裁判有误》就是一部很难挑出大毛病的作品,除此之外还亮点颇丰,因为本书的结构和内容都超出了推理小说所能容忍的丰富……全书前一百页是一个绝症老男人的自况和纠结,虽然写得生动有趣,但可能很多读者会没耐心看,而案件发生后一直到解决,都有一点稀里糊涂,凶手也仿佛从未逃出我们的认知……因为是故事原本就交代给你了,法庭推理部分形式大于内容,结尾……好像很强,但是我们有点沉溺于前面近似奇情和励志小说的段子了,也只是感叹一句就这样吧。但我又没有说这书不好,这类大杂烩写起来蛮危险的,我以为能否服众的关键还在于细节把握的是否精到,这一点上,英国人的细腻还是占了不少便宜,这就使《裁判有误》成了一本独特而有风情的小说,而淹没了那些文本形式的讨论和交锋。说到底,这个本格的真相还是不错的,但是却被别的东西覆盖了,很多作家写作时候你会明显感觉他在节约素材,在伯克莱身上,素材是有点滥用而喧宾夺主。以批评的口吻推荐下吧,真拽。


 裁判有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