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逆光

出版社:接力
出版日期:2008-8-1
ISBN:9787544802758
作者:那多
页数:434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这一天的下午,由于前一天晚上玩游戏玩到凌晨四点的缘故,我虽然早上十点才起床,精神还是很不好。好在没什么采访,在单位上了会儿网,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会儿。在这样的记者办公室,就算是打打游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睡睡觉更是小意思,就这点而言,比寻常的公司可要舒服多了。  脑子里迷迷糊糊正一片混沌的时候,被人拍醒了。 “喂,那多。”  我勉强睁开眼,心里咬牙切齿,最恨的就是睡觉的时候有人吵我。可映入眼帘的,是副主编张克的一张老脸。虽然没什么要紧,不过睡觉时被大领导叫醒,总有些尴尬。我连忙努力睁大眼睛,堆起笑脸。  “张老师啊,有事吗?” “不好意思,吵到你了,有个采访,你来一下。”张克倒很客气。  我跟着张克走进他的办公室,心里明白,一定又有重大采访了,张克出马,说不定还要出上海。因为出差的费用,新闻部的主任还没权批。半个小时之后,我从张克的办公室里出来,精神抖擞,直奔航空售票处。之所以我前后的精神状态有这样的改变,除了碰到重大采访自然会有良好的状态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一次的新闻不但重大,而且奇怪,非常奇怪。之前我已经说了,通常我们报社的采访,都不出上海,因为我们的主要发行地区在上海,全国各地的新闻,由新华社提供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人力物力外出。可是近一段时间来,为了提升所谓的“报格”,报社里新出台一条规定,就是如果国内发生了新闻领域内非常重要并且读者极其关注的事件,再远也要派记者采访。而这一次的领域,是考古事件,是一个古村落遗址的发掘。这个考古的重要性,不但震动了整个中国的考古界,而且听说,许多国外的媒体也闻风而动,正派出专人,往当地——中国青海省德令哈市急赶。因为这个发现,很可能将改写整个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史。甚至连“新石器时代”这样一个被写进考古史,就算是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名词,也可能要改变。因为,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村落,竟然被证实已经在使用铁器。而且,这个村落在当地,即青海德令哈地区存在的时间,很可能远早于新石器时代。尽管那些被挖出来的铁器非常简单,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原始至极,可是相对于同时期的全地球其他人类而言,这一支的人类,不知道要先进了多少,其间的差距,用时间来衡量的话,至少数千年。你可以想象一下,五○○三年时的人类,和二○○三年时的人类,会有多大差距。现在,全国只要是稍微大一点的媒体,都派出了记者往那里赶。而且上海的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广、上广、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劳动报、新闻晨报、晨星报及其他十几家媒体,现在都已经派出记者。相信我在明天的飞机上可以碰到许多熟人。晚上,我很早就上床睡觉,明天的飞机是一早的。睡着前,我想起曾有个生于青海的朋友对我说,她出生的地方经常会地震,所有的动物都从森林中逃窜到平原上,恰是狩猎的好时机,有时还会下碗口大的冰雹,这时千万不可以出门,被砸到的话连命都会送掉……如果我在这个时候曾经看过那个关于白公山的新闻的话,我一定会想起来,原来白公山,也是在德令哈地区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后,我于上午十时二十分到达了西宁机场。不出我所料,我在机上碰到了新闻晨报的记者张路,还有几个不太熟的小报记者,不过意外的是没见到几家电视台和三大报社的记者,看来他们大概是因为这一班飞机太早,所以坐了下一班中午到的飞机过来。我的目的地德令哈尚在四百公里之外。西宁比我想象中更繁华一些,然而我无暇顾及这里的音像店是否能让我在睡着之前的生活不至于那么无所事事,也没有初次踏上青海这片原本遥远得似乎仅存在于电视频道中的地方的激动,我和张路他们拿着烙饼与地图穿越这个城市,必须去买最快的去德令哈的火车票。时间相当紧迫,要知道作为一个记者,就绝不能比其他记者晚发回去报道。晚一天的报道,哪怕你写得再好,再声情并茂,再有艺术价值,也一样什么都不是。这是新闻的铁律:时间!一小时后,我们坐上了开往柴达木盆地腹地的火车,我要在这个绿色的铁皮家伙中待上差不多五个小时。当列车进入戈壁滩的时候,晚霞将这个世界镶上了一圈红边,令这里形状奇怪、疏密有致的山丘看上去像某种食草兽的牙齿。到达德令哈市的时候,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我们在这里发生了分歧。除了张路外,其他的记者都想在德令哈好好吃一顿有当地风味的盛餐,再往我们的目的地克鲁克湖旁的古村落考古现场赶。但我和张路坚持立刻赶去。双方都没有必要一定让对方同意自己的立场,所以立刻就分成了两队。我知道张路这么急着赶去的原因一定和我一样,那就是希望在今天能先写一篇简单的报道发回去。既然已经到了这儿,那么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对新闻记者来说,时间就是一切。当然,许多毫无职业操守的小报记者可以不顾这些。我们叫了一辆当地的出租车,虽然车况不太好,但居然是上海产的桑塔纳。据说桑塔纳的底盘高,走起颠簸的路不容易被开坏。在我们把干硬的烙饼啃完后的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颠到了考古现场。由于平时没人会来这里,所以我们的司机,一个三十多岁的当地汉子还走错了路,不过最后他很爽快地只收了我们一半的车钱。其实这对我们无所谓,反正回去有的报销。竟然已经有很多记者到了,我大概看了一下,多数是北京的媒体,看来靠近中央就是不一样。照这样看来,他们今天一定已经把稿子发回去了,我庆幸之前的决策,现在补工还赶得及,否则明天被报社质问起来,就糗了。我倒是暗暗担心坐下一班飞机来的记者们,不知道他们要怎样交差,多半会被领导在电话里骂得狗血淋头吧。考古队原本没想到会来这么多的记者,临时准备的帐篷眼看就快不够了,还剩最后几个。再往后来的记者,最后没办法,那就只好回德令哈去住,来回三四个小时,时间都得耽误在路上。可是我很快就发现在这方面其实没什么区别,因为这里没有合适的通信工具,写完了文章拍完了照,还得再坐考古队的车回德令哈去上网发回报社,看来一天颠三四个小时是逃不掉的了。只要是记者,无论是哪一路的,都不是安分守己的家伙。当天晚上,考古队的营地里就变得人头攒动,令这里看上去有些像个集市。大队的记者除了互相打招呼和彼此介绍之外,都无一例外地准备起了“功课”。考古队负责人办公的帐篷虽然比别的帐篷要大一半有余,还是拥挤得像下班高峰时的公共汽车一般,而此次新闻的“焦点”——那些仍旧处于禁入状态,要到次日记者招待会时才解禁的发掘现场周围,也不断有人晃来晃去,镁光灯猛闪,那些想提前入内的记者,令负责保卫的保安与考古队员应接不暇。我和张路都不算是会钻营的人,而人挤人的地方也恰是我最厌恶的地方之一。我们两个只是简单地记述了现场的情形,采访了几个无关紧要的考古队员,搜集了一些情报,写了篇两百字的简要报道,其余就只是窝在自己的帐篷里认真地准备明天要问的问题。这一夜整个营地都没有安宁过。翌日。鉴于昨夜所见到的情形,我和张路凌晨四点不到就跑去招待会现场占位子,而当手表的指针越过五点时,整个现场已经人满为患了。招待会的时间是上午九点——盘腿在沙地上坐等四个小时并不是件令人愉快的经历,然而没有人随意走动——大家都生怕一走开,自己辛苦占据的有利地形就被同行抢去了。像我和张路这样的“搭档”还算是幸运的,我们其中一人想去方便时可以有人帮你看着位子。四十平方米左右的现场坐了一大堆人等天亮,若是少了那些昂贵的专业采访设备,这里倒像是个静坐示威的现场。没人像昨晚那样大声喧哗,大家都只是小声地交谈,越临近招待会开始的时间,气氛就越紧张,当气温足以令我的汗水浸湿汗衫的时候,招待会终于开始了。发布消息和接受采访的是考古队的负责人吴人杰教授——一个晒得黑黑的、其貌不扬的老头。说他是个“老头”其实并不确切,我的“课前作业”中所搜集的资料显示,他只是五十出头而已,不过任何一个人要是从事考古工作三十年,那他看上去必定会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这里的泥地沙化现象相当严重,给考古发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往往我们第一天挖出的坑,第二天就又给风沙埋住了。你们一定想不到,在八干多年前,这里是鱼草肥美的地方。”老吴手里拿着一块陶器的残片,我坐得比较靠前,借助眼镜可以依稀看见陶片上所绘的鱼纹。“……如果你们的中学历史课还没全忘光的话,那应该知道,八干多年前,那应该是新石器时代。但如你们所知,我们在这个应该处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有一些惊人的发现,那也是你们大家不远万里到这里来的目的——”说到这里,他的语调开始变得有些兴奋,“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些怀疑在当时被当做工具使用的,铁器……”人群在这时开始了第一次骚动。作为一个序曲,考古发掘的总体情况介绍很快就结束了,接下去是自由提问时间,忍受了四个多小时静坐的记者们立即就像暴动的群众一般向前面涌去,我也在第一时间蹿到了教授面前。这个典型的考古学者——身穿蓝布工作服,戴着麻线手套,皮肤黝黑,脸上皱纹纵横,头发蓬乱,沾满灰尘,由于长年与挖掘打交道,他皮肤中渗出的泥土味令他闻上去像个农民——在他近三十年默默无闻的考古生涯中,怕是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混乱场面,虽然身前有保安人员竭力维持秩序,他还是有些惊慌失措,不过一个上了年纪的学者的素养在此时发挥了作用,他很快就从这种失措中恢复了过来,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安静:“请安静一下,不要激动,大家的问题我都会一一回答的。”“请问这个遗迹是怎样被发现的?”“请问是谁首先发现了这个遗迹,又是谁首先发现了铁器?”“请问在这样一个遗迹中发现铁器的意义是什么?人类的历史会被改写吗?”“世界考古界有没有类似的先例,这会不会只是人类进化史中的一个旁支?”“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柴达木盆地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一连串的问题丝毫不给教授以喘息的机会,甚至连“请介绍一下当时人类的性状况与道德状况”这样离谱的问题都有人问。其间,教授顺便介绍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状况——那时的人类才刚刚开始群居生活并建造极其简陋的屋舍,至于冶金,如我前文所提的,那是几千年后的事儿——然而真正不可思议的是,这个部落除了使用铁器之外,生活状态与其他的石器时代的部落毫无二致,在发掘现场也只是找到少量燧石,而冶金用的火窑根本就不见踪影——这些铁器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使用石器,并用燧石引火、钻木取火等原始的手段来取得火,这与制造铁器的技术有很大的矛盾,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什么进展。”教授道。“您认为这里的地质环境是否有可能天然生成大块的铁呢?”“我们也咨询过地质专家,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最高富集度的铁矿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纯度。”“那您认为这是不是一种超自然现象呢?它是不是地外文明的杰作呢?”——问题终于被引到这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上来了。“我不这样认为,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地外文明的存在,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探究这一切的缘由,而不是遇到无法解释的现象就归于‘地外文明’了事——那是不负责任的态度。”“那您认为离这里不远的白公山上的‘外星人基地’是怎么回事?遗迹和‘外星人基地’是否会有联系?”“抱歉,我从没听说过您所说的‘外星人基地’。”在热烈的气氛中三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不断有新的记者赶来,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谁都没有要去吃饭的意思。而吴教授的兴致也变得相当高,他只是随便啃了几口面包,喝了点自开水,就带着记者们参观他们的发掘现场——他大概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了吧。“一号坑与二号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每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都会有类似的发现,关键在于三号坑和四号坑。”教授一边小心地绕过遗址的发掘坑,一边说道。记者们在他身后排成两到三人并列的长龙。在编号为三号坑的边上,我看到了一堆黑糊糊的东西,表面看上去除了像一堆肮脏的垃圾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异。吴教授示意大家可以触摸一下那堆东西,我蹲下身,碰了碰,然后捻了捻手上沾的黑色微粒,又放到鼻子前闻了闻,果然是铁锈的味道。由于我在队伍最前面,拍照、提问都很方便。“这就是他们当时使用的铁器?它们能派上什么用场呢?”“根据它们的形状,我们初步判断大概是类似犁和铲的东西。”我对着这些锈蚀、纠结的黑铁块不断地按动快门,将这些丑陋却足以引起轰动的东西一一记录在我的数码相机里,一边拍摄,一边问:“就只有这些吗?”“这些都是从这个遗迹中发掘出来的,其他几个坑还有一些,经过多次断代测定,它们,”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特别加重了语气,。与这个古村落遗迹,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不可思议!铁器出现在石器时代!真不可思议!”我由衷地赞叹道。“然而事实无情。”他似乎早料到我的反应,我猜想当初他在面对这一结果的时候曾有过与我相似的反应——如果这不是一场骗局的话。“如果这些铁器与地外文明无关的话,那以您的猜测,您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呢?”我旁边的一个记者问道。“到目前为止,我还不能作出任何猜测,相关的证据太少了。如果当时气候、环境适宜,在这里出现一个农耕部落还是可以令人接受的。然而迄今还无法解释的是,”吴教授回答,“一个月来,我们一直在遗迹中寻找炼制金属的火窑,但始终没有找到,连一丝痕迹都没有,好像他们从来都没有建过这样一座火窑,然而当时的人类是如何获得高到足以炼铁的温度,都还是难解之谜。”——他一再强调了那个火窑的存在,似乎那就是问题的关键。在走过五号坑的时候,吴教授又向我们展示了其他一些不寻常的东西。“其实除了铁器之外,还有一些奇异之处,比如陶器上的纹样……”他蹲下身,从挖出的众多陶片中拣出三片,“与同一时期其他的文明大不相同。”我立即拿出数码相机,拍摄了陶片的照片——对上面的图案,我只是匆匆扫过一眼——在我这样一个外行人看来,那些似乎是人形和一些我无法判别是什么的几何线条,除了绘图的手法相当简约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异——然而任何东西,只要和这个神秘的遗址扯上了关系,就似乎都变得有魔力了。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好奇心强烈的人来说,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它似乎正朝着我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然而谁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一直到下午近三点,我们几乎搜遍现场除了正在发掘、禁止进入的区域之外的每一寸土地,当我的数码相机也不得不换上了备用的电池与记忆卡时,大家才渐渐散去,各自回到帐篷中填饱肚子。而那些坐晚班飞机来的记者与在德令哈大快朵颐姗姗来迟的记者们,似乎他们路上都不太顺利,错过了上午的采访令他们后悔不迭,这时只有忙着拥到吴教授的办公室去恶补。落日西沉时,白色的沙地上迅速铺上了大块的黑色阴影,遗迹坑很快也被阴影所覆盖。记者们大部分已搭车回德令哈,我的采访也接近了尾声。 ……

内容概要

那多,曾经是一名国家公务员的那多,因为对睡懒觉的迫切生理需要,跳槽到了媒体,成为一名记者。而等到懒觉睡厌的时候,那多又对记者这项最自由的工作感到不自由,所以只好辞职在家一心写作。由于向来想像力丰富,夜晚穿梭在一个个梦境之间,一切真实在那多脑中都会形成奇幻的映射,而新闻记者写文章却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一丝不苟,剧烈的反差终于在某一天找到突破口,火山般喷发出来,变成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新奇的幻境在那多脑中不断形成,有的神秘而诡异,于是有了《那多灵异手记》;有的荒诞而搞笑,于是有了《那多三国事件簿》;有的在宿命中上演着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于是有了《星座爱情小说》。那多变幻着角色,在各个幻境间跳跃,不亦乐乎。对许多一辈子只有一两次风格突变甚至一个风格到老的作家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而对于那多来说,却是天赋本能和激情流露,信手拈来。
那多对自己的作品只有一个要求:好看。对那多而言,只要读者觉得好看,已经足够。

书籍目录

坏种子铁牛重现神的密码过年纸婴

编辑推荐

《逆光》,最先看见的是黑,缓慢适应,全黑中渐显深浅,在逆光镶嵌的黑里,你看见了什么。

作者简介

为读者机巧地构思了一个逆向思维的时空观,通过艺术的眼睛试图把整个浩瀚的宇宙世界一览无余,激发了读者挑战科学极限的偏执和狂野。
“那多小说密室”洋溢着那多创作上的一贯风格,借助于真实的新闻事件大胆虚构,并由此展开无数充满悬念的神奇故事,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营造出一个个玄机暗藏而又充满想像的艺术空间,让读者在理智上虽然不相信故事,可在情感上却认同故事,使得读者游走于真实与虚幻交错、纠缠的冒险旅行之中。作者从艺术的角度前瞻人类未来,表达出淡淡的祈求与希冀。

图书封面


 逆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那多这套接力出版的丛书,还是很不错的,归类都很清晰。这本《逆光》汇集了五个中篇小说,每篇都设计了科幻的元素,有些始料未及,原本以为那多写恐怖小说的,没想到搞起科学幻想什么的也是手到擒来。还有什么量子学、时空学……总之也是在科学的理论支持下,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天马行空一番。不过我还是喜欢恐怖题材的,555555~~~科幻的看上去感觉真是奇怪!尤其在一系列诡异现象之后,归结答案是外星人的时候 - - 。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愿意买那多的书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都看过那多写的东西,喜欢那多,所以买了!!!
  •     一本书里面就可以包含几个长篇手记,超值的!值得推荐哦!只是我买的时候还挺贵的。现在就好像基本一起降价了。那以后在卓越买书,岂不是要旁观一段时间?但等的心情真的好难受哦。价钱能稳定些,便宜些吗?
  •     既不科幻,也非推理,有点悬疑的幻想小说。第1、第2篇不用看,太老套。书中一出现女性,尴尬癌就犯了。
  •     这是我喜欢的玄幻和真实暧昧不明的类型,那多的表现方法是,每篇故事前缀一则新闻报道,正经又一板一眼的文字牵扯出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恩,我喜欢
  •     非常经典!喜欢神的密码
  •     2012.9.15
  •     挺好看的,让人对未知产生敬畏
  •     大学时最有记忆的时光
  •     一个合集
  •     坏种子和铁牛重现触动不大,许是以前看科幻较多。。后三篇很出彩,尤其是神的密码这篇,看前半部分差点睡着,后半部分水准上来了,侧面描写、议论的水平大幅提高,喜欢这类有启发意义的结尾。过年和纸婴这两篇有恐怖意味,不错,符合那大一贯的风格,5星。
  •     那多的小说总让我纠结是不是真的..
  •     换了个名字又出版的,骗钱的,千万不要上当
  •     ......
  •     就是沉迷。
  •     不懂的是,为毛合集就分数很高,分开的分数就很低。可能是因为文章虽然好看,但是主要坑人的还是书吧。哈哈。
  •     虽然有些细节处理不太好,但总体还是不错的..不过..你的价钱能稳定点么..怎么又减价啦..
  •     好几篇中学时读过,现在已经对这类题材不大感兴趣了。人生不活那么明白还轻松些
  •     那多的书已经是为数不多的我愿意看的悬疑小说了,只是他笔下的女性都很让人讨厌,没一个讨人喜欢的
  •     坑爹合集
  •     补《纸婴》,其他都看过了。就为毛俩死婴3年没被发现没解释,其他都挺能接受的
  •     推荐!
  •     同买的反转一样还是那句话:书好但质量不咋的
  •     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逻辑推理不够严密,许多细节处理的不好,
  •     看多了有点闷
  •     五部小说的水准参差不齐
  •     天马行空的想像,充满了悬念
  •     。。。
  •     休憩52nd.当初认为那多幼稚是读萌芽的那多三国事件簿,臭人华雄战天下,基佬仲颖遇情杀,大笑几回后定义此人低级趣味,读完这本包含五个长篇的集子以后不禁刮目,坏种子很差,铁牛重现与神的密码都可以算同类中超一流有思想有见地的作品,神的密码微观宇宙的想法我小时也有过,写了篇很幼稚的东西,看到这个思想被完善的表达那种会心感难以言说。那多才是真能接过倪匡的枪的家伙,那多与外星人,神秘组织,非人族群,古典门派都有很硬的关系,路子又硬又野象卫斯理,他的长处是自圆其说的能力优于追求高产的倪匡。我理解学长姐为何喜欢他多过蔡骏了,一个喜欢硬汉推理小说和间谍故事的家伙自然喜欢那种硬一点的写法,那多世界里没有多少时间和篇幅分给脆弱情感和天人交战,他一直在寻找,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赶路
  •     之所以买这套,一是因为比新的单行本,一套能便宜不少。二是因为单行本里面少了《纸婴》。。。。
  •     里面五篇都看过哈哈哈~纸婴给我印象老深刻了。。。小孩什么的死掉最恐怖了!不过到后来还好~
  •     还是比较喜欢他小说的风格
  •     奇幻那多的悬疑很科幻。
  •     比较喜欢坏种、纸婴,尤其觉得过年写的好。铁牛、神的密码有点逊色
  •     《坏种子》、《铁牛重现》、《过年》、《神的密码》、《纸婴》
  •     很流畅,很调皮,很灵动
  •     没想到啊!他写的那么好,我一口气就看完!
  •     坏种子。铁牛重现。神的密码。过年。纸婴
  •     好想知道何夕最后有没有成为那太太。
  •     合集之一
  •     我把以前系列的书都买了,现在出这么套合订本,而且只有一篇是新手记,觉得蛮亏的,价钱也不便宜.....抱怨完,还是要准备买TT
  •     恩,过年,神的密码都是科学党,纸婴又是吓死人类型··
  •     好久以前看的 是第一本科幻小说 挺赞的
  •     逆光和其他三部那多小说密室的悬疑惊悚小说的题目都是采用摄影术语,却体现出了每篇小说的深刻内涵。故事情节十分曲折,变换莫测,读了很多遍都不厌。是部非常扣人心弦的小说。
  •     新奇
  •     作品集 强烈建议入手收藏!《坏种子》《铁牛重现》《神的密码》《过年》《纸婴》
  •     打开思维局限。
  •     古書,也并不無道理
  •     那多的一套都买过
  •     一本值得你去读的书
  •     那多小说合集,收录《坏种子》、《铁牛重现》、《神的密码》、《过年》、《纸婴》5篇故事。篇篇精彩!其中后三篇更是正到不行的作品!那多真乃神人也~
  •     包括《坏种子》、《铁牛重现》、《过年》、《神的密码》、《纸婴》 想象力各种新奇~ 那多出品~必属精品~
  •     买了方知上当。是个合集
  •     杂志连载 08末09初大连
  •     合集之1/4
  •     读起来不流畅,我给你打个3分
  •     读那多的系列小说,犹如享受一种神奇般的精神大餐..
  •     那多的灵异手记 四本书 各种短中篇小说一开始读就无法收手
  •     那多的作品还是很不错的。个人认为《返祖》比较好,畅快淋漓,这本里没收。有些作品还可以展开写写,比如《纸婴》,前半部很吸引人,但后来就感觉作者临时有事,匆匆结尾了,至少还有很多伏笔还没着落,比如可以再解释一下为什么婴儿有肌肉锻炼的痕迹等等。阿加莎的有些作品也有这样的,感觉作者想到了一个有趣的念头,就写了,但故事没有编圆,可惜了。
  •     每个故事都不长,还好不长
  •     看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