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影视小说 >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020061112
作者:叶京
页数:708页

章节摘录

  李白玲家在东城区某胡同的一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李白玲自己单独 住在后院。李白玲掏钥匙开门进院,方言和冯裤子跟在后面。 方言(小声问冯裤子)你来过这吗? 冯裤子 (显然对这里很熟)我们和高洋有段时间天天泡 在李白玲家。 方言在这刷过夜吗? 冯裤子没有,她从来不让我们在这过夜。 李白玲(在前面开里屋门)你们俩干嘛呢?快点呀。 方言(快步过来)哎,你爸你妈呢? 李白玲打听那么多干嘛,这是军事秘密。 冯裤子她爹她妈不住这,就在前面那个院。 方言(问李白玲)那你爸你妈他们不过这边来呀? 方言和冯裤子跟着她进屋,李白玲拉亮了灯,没等李白玲回答方言,冯 裤子抢先说。 冯裤子她爹她妈长期在外地,且回不来呢。 方言(埋怨地)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呀? 李白玲进了厕所,冯裤子懒洋洋地靠在沙发上,故意冲着方言打了个臭 酒嗝。 方言(用手扇)真臭,你从来不刷牙吧? 冯裤子 (朝厕所喊)李白玲,我饿了,你这有什么吃的 吗? 李白玲(从厕所出来)你怎么老爱饿呀,今天在老莫就 你吃的最多。 冯裤子别提了,哥们儿今天跟老莫吃的那点东西全吐 澡堂子里了。 李白玲你自己去胡同口的馄饨铺买去吧。 李白玲掏出五块钱给冯裤子,冯裤子没接。 冯裤子你怎么不让方言去? 方言废话,我又不饿。 冯裤子方言,就冲我今天晚上救了你和李白玲,你也 应该为我跑一趟。 李白玲那倒是。 方言(不耐烦地)你怎么那么多毛病呀。 方言站起来,李白玲给他钱,他没接。 方言我这有,干脆咱们一起去吃得了,我也有点饿 了。 李白玲我不饿,你们俩去吧。 冯裤子哎哟,方言,你怎么学得这么罗嗦呀?你就快 去吧,啊。 方言你才哕嗦呢,冯裤子,你是不是想找一借口把我 给支开呀? 冯裤子哎哟,你可真逗,我干嘛要把你支开呀? 方言废话,你那点阴暗心理我比谁都清楚。 冯裤子谁心里阴暗了?噢,我让你帮我买碗馄饨我心 里就阴暗了? 方言那你自己为什么不去呀? 冯裤子哎哟喂,这都是什么人呀,好好好,我自己去 吃行了吧。 冯裤子起身拿起军大衣朝外走,走半截又停住了。 冯裤子呆会我吃完就不回来了,方言,这下可满足你 的阴暗心理了吧? 方言你丫说什么呢? 李白玲 (去拉方言)哎呀,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不明 白了,不就为吃个馄饨吗,怎么就和阴暗不阴暗的瞎联 系呀,其实大家心里都挺光明的,谁跟谁阴暗呀。 方言哎呀,你不懂。 冯裤子我也没弄懂。 方言冯裤子,你装什么傻呀! 李白玲(急了)哎呀,都别说了。你们俩在这等着,我 去给你们买行了吧。 李白玲拿起围脖往外走,冯裤子拦住她…… 冯裤子算了,还是我去吧,我这人向来就是谦让的命,苦啊。 方言你少装可怜。 冯裤子(平心静气地)我没装,我本来就命苦。李白玲 你歇着吧,我马上就回来。 方言不屑地吧唧一下嘴,刚想说什么…… 冯裤子(温和地)方言,刚才都是我不好,对不起啊。 我这就把馄饨给你买回来。哎,对了,你想吃几碗呀? (方言不吭声,乜斜他)三碗够吗? 方言(苦笑)哎哟喂,我不吃。 冯裤子你就别生气了,真的,我是诚心诚意的问你。 李白玲就是的,人家冯裤子都给你赔礼道歉了,别生 气了啊。 方言谁生气了?我没他那么高尚。 冯裤子不管你怎么误解我,我反正会用实际行动证明 给你看,早晚你会了解我的。(冯裤子开门要走) 方言不许给我买啊。 李白玲哎呀,你这人真小气。不至于吧? 方言抬腿就走,走到门口,冯裤子挡住他的去路。 冯裤子方言,你要是现在走了,就说明你永远不会原 谅我了。 方言你让开。 李白玲冯裤子,你让他走,我真看错人了。 方言我也看错了人。 冯裤子(抓住方言手)方言,我求你了,别走,真的, 哥们儿离不开你。 冯裤子的眼里有泪光闪烁,他真诚地看着方言。 方言(回避他的目光)你,你真是这样想的? 冯裤子(激动地)我可以把心掏出来给你看。 方言 (低头发现他的两手在抖)你先放开我好吗? 冯裤子(抓住方言的手不松)你不原谅我,我就不放。 方言 (闪烁其词地)哎呀,其实咱俩本来就不存在谁 原不原谅谁。 冯裤子方言,我知道你从小到大一直看不起我,可我 心里最佩服的就是你。 方言没有,真的没有。 冯裤子 (突然失声痛哭起来)你要是还不原谅我,我就 磕死在你面前。 方言(抱住他)冯裤子,我真没想到你这么重情义, 我……我永远是你的好兄弟。 方言和冯裤子抱头痛哭。 冯裤子我对不起你……方言…… 方言是我对不起你……冯裤子…… 李白玲(也被感动得哭了)哎呀,看你们俩把我都感动 了,我真羡慕你们,你们要是老能这样该多好啊。你们 俩先在这推心置腹地谈心,我去给你们买馄饨。 冯裤子(一边揩泪)你多穿点,外面冷。 方言(倏然站起)还是我去吧。 方言抢在李白玲前面快步跑了出去。 冯裤子方言,要不然我陪你一起去吧? 李白玲真应该你陪他去,方言不认识路。 冯裤子没事,方言多聪明呀。 冯裤子很快恢复了常态,他往厕所走。 李白玲发现方言没穿大衣,她把大衣挂在门后。 李白玲(自言自语地)外面起风了,方言忘穿大衣了。 冯裤子 (在厕所洗脸)白玲,我刚才是不是特丢人呀? 李白玲没有,我觉得挺感人的。 冯裤子(从厕所出来)你觉得我这人真诚吗? 李白玲我发现你对朋友特真诚,他们老欺负你,你从 来不跟他们计较,你有时候真是挺可爱的。 冯裤子(神情恍惚地)真的? 李白玲真的,不骗你…… 李白玲一转身愣住了,冯裤子已经跪在她身后热泪盈眶地看着她。 李白玲(惊讶地)你这是怎么啦? 冯裤子(哆哆嗦嗦地)我……我真不知道该跟你怎么说好。 李白玲(去拉他)你别这样好不好,事情都过去了,方 言不是也原谅你了吗? 冯裤子 (拒绝起来)可你还没原谅我。 李白玲你本来也没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我原谅你什么呀? 冯裤子可我现在就要做对不起你的事了。 李白玲哎呀,你快起来吧,别开玩笑了。 李白玲刚要拽冯裤子,冯裤子突然把她抱住了。 李白玲(不知所措地)你,你这是怎么啦? 冯裤子(亲吻她头发)我喜欢你好长时间了。 李白玲(半推半就地)不会吧。 冯裤子真的。我向毛主席保证。(冯裤子的眼泪又流了 下来) 李白玲你快起来,一会方言就回来了。 冯裤子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 李白玲我答应你什么呀? 冯裤子答应和我交朋友。 李白玲咱们不早就是朋友了吗? 冯裤子我喜欢死你了。 冯裤子突然不顾一切地把李白玲按在沙发上,李白玲奋力挣扎着,她无 意中发现窗户有个人影晃动…… 李白玲谁呀?你快起来,有人。 冯裤子狼狈不堪地爬起来,一边整理衣装一边看窗外。 冯裤子哪儿有人呀? 李白玲真讨厌,你也不管我愿不愿意就胡来,这要是 让人家知道了还得了。 冯裤子你不会说出去吧? 李白玲我还怕你张扬出去呢。(想起什么)噢,我明白 了,难怪刚才方言说你心理特阴暗呢。 冯裤子和李白玲听到方言哼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从外面回来……方 言进屋时,冯裤子已经若无其事地坐在沙发上,李白玲在厕所对着镜子梳头 。 冯裤子哎哟,怎么那么半天呀?我还说怕你迷路去找 你呢。 方言你幸亏没去,我跑遍了这附近,所有铺子都关 门了。(冻得原地直跺脚,他瞟了眼厕所的李白玲)冻死 我了,李白玲呢? 冯裤子快坐下暖和暖和。 方言(客气地)对不起啊,让你挨饿了。 冯裤子应该是我对不起你,让你受冻白跑一趟。 李白玲(从厕所出来有些不自在)你怎么也不多穿点 呀?快到我那屋暖和去。 李白玲拉着哆哆嗦嗦的方言进里屋。李白玲的卧室有一张大床,床头上 挂着一张毛主席检阅红卫兵的相片。床头柜上放着一张李白玲手持红宝书, 站在天安门前傻笑的照片。床头柜的上方挂着一把日本军刀。 李白玲(拉着方言进屋)快,快点上床。 方言看着墙上的日本军刀,他伸手摘下来爱不释手地欣赏着。 方言这是你的? 李白玲是我爸爸当年在战场上缴获日本鬼子的。你快 脱鞋上床吧。 李白玲把刀拿过去挂回墙上。 方言我身上可脏。 李白玲哪儿那么多讲究呀。 李白玲去脱方言的鞋。 方言我自己来。 方言脱下懒汉鞋勉强上床,李白玲给方言盖上被子,方言缩在被窝里打 了个冷战。 李白玲(摸他的头)呀,你发高烧了。 方言没事。 李白玲我去给你找感冒药。 方言(拉住她)不用了。 李白玲抬眼看方言,方言正含情脉脉地看着她,李白玲掩饰着要抽身离 去。 方言别走。 方言的脸慢慢凑近她,李白玲似乎在期待着他,就在他俩要接吻时,冯 裤子出现在卧室门口。 冯裤子 (若无其事地)方言感冒啦?厉害吗? 方言和李白玲迅速分开,恢复常态。 李白玲烧得挺厉害的,我去给你找药啊。 冯裤子要不然我陪方言上医院吧。 方言不用了,我睡一觉就好了。 冯裤子那你就安心睡吧。 李白玲有些恋恋不合地看方言。 冯裤子(拽李白玲)让列宁同志睡吧,别打搅列宁同志 了,列宁同志明天还要参加彼得堡党中央会议。 P34-39

前言

  李迅 早就有心谈谈叶京的电视剧创作的意义。适逢他的剧本《与青春有关的 日子》出版,趁此机会,就这几年电影研究的心得一块说说。 首先,叶京以一个非专业出身的“门外汉”身份,其作品获得如此规模 的成功和反响,在当下中国的电视剧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影视圈里有两种现象人们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一是北 京电影学院或中央戏剧学院出身的人一旦成功,总会以自己的教育背景自豪 ,媒体也会给予大量溢美之词。二是一旦论及社会上质量低劣的影视作品, 无论学院出身的名家,还是非学院出身的专业人士,都会义愤填膺地大谈拍 片的“资格”。这个资格,无非是指“教育背景”或“专业出身”。我认为 ,这两种现象所隐含的“贵族”意识和霸权话语是不利于中国影视发展的。 在社会经济大大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视听文化大大普及的今天, 影视的“大众性”和“民主性”已不仅仅是从观众角度讲的“大众性”和“ 民主性”,而是包括了影像生产者在内的“大众性”和“民主性”。虽然目 前众多高校的影视教育水平不高,虽然目前民间的影像制作还处于“初级” 或“发展中”状态,但中国影视发展的未来将依赖这片广阔的土壤。近十五 年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发展已经证明,社会上多层次的电影教育、多样化的独 立制作,绝对是大电影工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来源和营养来源。 那么,不进电影学院又怎样学习电影呢? 叶京,作为民间土壤中最先钻出来的一棵苗子,向我们昭示了学习影视 创作的另一条道路——看片。他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攒电影录像带,中期开始 攒LD,末期又攒VCD,本世纪改攒DVD,加在一起,中外影片的节目量恐怕得 有一万多部。这种靠大量看片学习电影的成功先例世界电影史上有不少,仅 举三个最有名的: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落水狗》、《低俗小说》)、 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将让一吕克·戈达尔(《筋疲力尽》、《法外之徒》,《 狂人比埃洛》)以及他们俩都尊崇的“新浪潮之父”让一皮埃尔·梅尔维尔( 《赌徒鲍勃》,《独行杀手》)。 国内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戈达尔在电影史上的地位那么高,他的电影创 作有什么东西值得如此尊崇?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商业导演唐·西格 尔到塔伦蒂诺,他们都只用了一个词来说明,那就是:自由。我们以往在评 说戈达尔的创作特点时,总喜欢使用诸如“破坏”、“颠覆”、“突破”这 样的词汇。其实换个角度看戈达尔6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戈 达尔对于电影语言、电影类型和电影程式非常自由的使用。而这种电影化的 “自由书写”现在已成为独立电影精神的核心概念。 堪以对比的是,我们很多人在学习了一些电影知识、有了一些观影经验 后,便会很自觉地预设了一些条条框框来武装自己、约束自己。更糟糕的是 ,不仅如此,他们还用这些条条框框来束缚、指责别人。比如,什么枝节的 铺排阻碍了主要情节的发展、打乱了影片的节奏;什么对白冗长耍贫嘴延迟 了叙事等等。这些“缺点”不光能在戈达尔和塔伦蒂诺的影片中找到,在很 多电影史名片中也可以找到。我们为什么非要把好莱坞僵化的电影“常识” 当作自己的见解来指责别人的创作呢?也许这样的“缺点”越大,作品失去 的观众越多,可如果创作者并未奢望那么多的观众,这种指责是不是还有意 义呢?此外,只要有人喜欢,我们就该尊重他人的喜欢,而不能用一元化的 霸道教条来扼杀多元化的审美趣味。 第二,目前我国正处于电影创作观念和批评观念的转型时期,即从大一 统的现实主义观念向多样化的特别是类型电影观念转变。适逢这一转型期的 叶京作品及其反响应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叶京的作品及其反响引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或许只 是对国内来说是重要的,因为这个问题在国外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了。这个问 题就是怎样看待现实主义风格和类型的关系,以及类型电影与个人风格的关 系。 叶京的三部电视剧应该说都是类型化的作品,或者说,他们都是在内容 和风格上带有一定现实主义元素的类型作品。《贻笑大方》是讽刺喜剧,《 梦开始的地方》(下称《梦》)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下称《青春》)是具 有怀旧特征的情节剧。 在《梦》和《青春》中,风格和内容的现实主义元素赋予作品一定的可 信性,但这些现实主义元素是和情节剧的类型元素交融在一起并且服从情节 剧的主导结构的。这两部戏的确折射了某种历史的真实,但总的来说,它们 完全是虚构作品,并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纯粹的现实主义作品。故事只发生 在有限的人物之中;故事和人物自成一个封闭的世界。这是一个记忆中的世 界,是一个感情大开大合、冲突异常激烈才会留下印记的世界。画外叙述和 配乐强化了叙事的主观性,常常带有抒情的超现实意味。写信与读信,离别 与重逢,次次感动仍难参透暧昧的内心;违犯与惩罚,背叛与宽宥,反反复 复却未陷入古典叙事的道德罗网。这些特点都与现实主义相悖,也与我们习 惯的好莱坞经典叙事相悖,而且又使我们想起梅尔维尔、戈达尔和塔伦蒂诺 影片中的人物和情境。 再举两个例子表明叶京注重的是主观记忆(虚构)中的表现,或者说“表 演”,而不是历史真实的记录或客观再现。 戈达尔早期创作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在于他对以往电影文本以及其他文化 艺术文本的自由引用。这些“引用”既有语言的引用,也有影像(包括人物 形象、动作和道具)的引用;既有致敬,也有搞笑。戈达尔讲:“生活中人 们高兴的时候会引用,我们高兴的时候当然也会引用,因此我们表现人们引 用,恰恰是为了肯定:他们引用了使我们高兴的东西。”(《电影手册》 1962年12月号)戈达尔在影片中“自我指涉”的娱乐态度和相应的创作手法 在后来的影视创作中可谓影响深远。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梅尔·布鲁克斯到 90年代的塔伦蒂诺,无不步其后尘。 叶京的引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活中”的引用的引用;二是直接 引用(包括“恶搞”)经典影视作品。对于前者,相信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会记 得70年代流行的互相对语录对电影台词这些事——基本是一种革命性和娱乐 性融合无问的“表演”。这种“表演”被叶京在他的电视剧里引用,成了表 演的表演。它既是虚构的人物假面,也是脱离人物的虚拟玩意。同《贻笑大 方》里的引用(包括“恶搞”)一样,这种手法有着叙事和“表演”的双重功 能。这种场面一出现,习惯于经典叙事和参照现实的观众便同乐于欣赏“表 演”的复合文化意味和娱乐性的观众分道扬镳。不能简单地评判这两拨观众 孰是孰非,但至少我们可以说,恪守现实主义的观众会失去很多观看类型片 的乐趣,尊崇经典叙事的观众也会失去不少观看独特类型片的乐趣。另一方 面,个人化风格肯定要冒着失去潜在观众的风险。同样的例子,戈达尔为自 由付出的代价是失去市场,而塔伦蒂诺则证明唠叨冗长的对白和“表演”并 没妨碍他的《低俗小说》在全球收获两亿美金票房。 第二个例子是叶京作品中音乐的运用。“情节剧”的英文原文是 melodrama,意即“带音乐伴奏的戏剧”。情节剧中音乐的作用一是渲染, 二是煽情。应该说叶京于此道是非常自觉的。在《梦》中,他对意大利作曲 家埃尼奥一莫里康内音乐的引用表现了他对这位电影音乐大师的无限崇敬。 一些表现人物情感和大场面的重场戏,其配乐恰到好处。到了《青春》,不 仅情节剧式的配乐得到进一步强化,叶京还特别注意了对观众情感投入的诉 求。这一策略着重表现在片头音乐的设计上,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可谓声先夺人。音乐配合画面的怀旧基调一下就使观众处于非常饱满的情 感状态中,并将这一情感基调贯穿在了全剧始终,对观众的情感投入起到了 很好的作用。 第三,想谈谈叶京作品在同类题材电视剧中的先驱意义。 想当年,《梦》剧大结局和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打擂,接下 来的整个龙年,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怀旧热潮,“梦开始的地方”成了使用频 率最高的广告词和标题用语。从公共汽车上的广告,体育明星成长史的报道 ,到“老莫”(莫斯科餐厅)大门口的大幅招贴,都借用了这个平实大气、情 感恣肆的表达。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作为叶京“往事三部曲”的第二部,《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本该借势《梦开始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营销概念(这种 “高概念”营销手段在近十几年的国际影视营销中已证明非常有效),不料 音像发行方却将《青春》与《血色浪漫》捆绑在一起投放市场。这种作法不 仅张冠李戴,借势不力,更糟糕的是割裂了叶京作品的整体性以及这种整体 性所体现的先驱意义,对观众起了很坏的误导作用。 描写文革另类青春经历的影视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其先导 。拿《梦》和《青春》同《阳光》认真比较,就会发现,叶京的《青春》和 姜文的《阳光》虽然都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但他们在创作旨趣、人物刻画和 叙事规模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姜文一方面在过去时中把叙事者还原(或者说退行)到马小军的视点,另 一方面又在画外叙述和评论中跳回到成年马小军的视点,特别是现在时的叙 述中导演视点的出场,造成了作品叙述角度的分裂和矛盾。这种分裂和矛盾 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过去时叙事中的怀旧基调和青春创伤记忆;而现在时叙 事又在与过去时叙事的对比中浮现出浅显的道德评判意味,从而使作品的艺 术性大打折扣(具体分析见拙作《:在分裂的叙事背后》 ,载《当代电影》1996年第1期)。 叶京则始终如一地从现在的视点叙事。视点的主观性赋予了作品“青春 记忆”的特质。由于叙事者现在已是成年,在回顾自己和同伴们的青涩岁月 时,不时带有一些幽默、自嘲甚至反讽的意味。这些都因道德评判的宽容而 显得十分统一。一如既往的怀旧,一如既往的煽情,整个作品的基调异常和 谐。 在人物塑造上,《阳光》依照常规电影的编剧法,主要人物有明显的主 /配之分,笔墨分配轻重得当。而《梦》和《青春》则借助长篇电视连续剧 的优势,着重人物群像的塑造,个个浓笔重彩。叙事的规模(包括时间的跨 度和内容的广度)更不能同日而语。 拿《青春》与王朔的小说(《的就是心跳》相比,我们也会看到二者的 不同。应该说((玩的就是心跳》在王朔的整个创作中挺另类的。王朔本人甚 至都不大看重这部小说。然而,这部小说的神秘气氛、谜局般的叙事、先锋 写作的暧昧和强烈的电影画面感曾使不少电影导演跃跃欲试,但均未成行。 叶京只是拿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己所用,根本没管那些别人看中 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从自己经历记忆中提炼出大量的内容充实了小说中 较为空洞的结构(原结构很难撑起一部五十二集的长篇连续剧)。于是我们在 叶京作品中不仅看到王朔(不能提姜文,因为姜文也改编自王朔),而且也看 到王朔的过去和叶京的过去,于是便有了“重复”和“延续”的印象。其实 这两个字眼所代表的现象在世界电影史上是很多见的。正如法国著名导演让 ·雷诺阿所说,有些导演“一生拍的只是一部影片”。伯格曼、费里尼、安 东尼奥尼、约翰·福特、约翰·卡萨维茨、梅尔维尔等等,都是这样的导演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批评家的文章里,这种“重复”和“ 延续”恰恰是他们鉴别“电影作者”的重要标准。我相信,等叶京“往事三 部曲”的第三部播放时,我们还会看到这种“重复”和“延续”。 这两年,“恶搞”影视作品盛行,论说源头,必然要溯及叶京的《贻笑 大方》。作为一部讽刺喜剧,《贻笑大方》一方面直刺影视圈里的歪风陋习 、投机取巧和粗制滥造语言及其经典。另一方面也“恶搞”了许多著名电影 ,国外的如《教父》,国内的如《我的父亲母亲》、《没完没了》等等。剧 中一些经典段落如“洗澡”、“角色拍卖”、“黑老大试戏”、“火腿肠大 赛”至今看来仍令人绝倒。其作品的超前l生可见一斑。 最后我得声明,把叶京同那些电影大师相提并论并不是为了吹捧他。毕 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戈达尔和塔伦蒂诺:塔伦蒂诺上台领奖时还被人骂,戈 达尔甚至被人用蛋糕扔在脸上。我只是想用中外的例子表明,1.在看电影中 学习电影是可行的;2.我们的电影观念亟待更新;3.叶京的创作在中国语境 中有某种超前性,而在旧的观念影响下,我们把它忽略,埋没,甚至压制了 。面对叶京后面更多的“业余电影人”,我们应该保护、扶植和培育他们, 因为他们是促进中国影视创作持续进步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是为 序,为叶京,也为未来那些有才华的业余电影人。 2006.12.25于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像老牌愤青一样讲话  杜丽    有家不回,在外面过夜,叫做“刷夜”; 女孩子一律叫“婆子”;不正经的女孩则叫做“圈子”; 在大街等不同的场所追素不相识的女孩子,和她们交朋友,叫做“拍婆子”;如果一个女孩有意让你追求她,那就是“找拍”;如果一个女孩子主动追求你,那就是“倒拍”; 如果一个女孩很吸引人,大家会说这女孩真“飒”(行话叫“飒蜜”); 如一个女孩长得很丑,就说这女孩“巨悴”;爱耍小聪明、从不吃亏上当的人,叫做“鸡贼”……还有“碴架”、“碴舞”、“碴琴”、“碴冰” ……  这些,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北京大院孩子们挂在嘴边的流行语,通过那部叫做《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电视剧,迅速流传,成为新一代孩子们的行话。现在,与电视剧同名的书开始上市,书中将这些大院黑话一网打尽,由作者叶京亲自撰写了“青春词条”,嵌在字里行间,用词解这一形式,给那个特殊的年代做了一份档案。难怪书的封面的广告语叫做:“一代人的青春档案,幸存者的大院往事。”  在我看来,本书固然是“档案”,但更是致敬,是那代人——那代青春幸存者们的互相致敬,在该书的后记里,叶京本人揭秘了该剧和王朔的渊源:多年前,刚刚完成《贻笑大方》电视剧创作的叶京,闲来无事,信手翻出王朔那部长篇压箱之作——《玩的就是心跳》,重温起来,他感觉自己依旧像见到思慕已久的梦中情人那般怦然心动,欲罢不能,特别是出自王朔小说《橡皮人》里的那句“从小就一块偷幼儿园的向日葵,从楼上往过路的身上吐痰玩……”的平淡无奇的家常语,却实在容纳了太多的内含和充满了阳光般的诗意,轻而易举的让人穿越时光倒流的隧道,回到了昔日那美好的童年。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句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玩笑话,竟成了支撑叶京创作的潜在动力和灵感的源泉。他和他的剧中人物始终同呼吸共命运,从此踏上了漫长而梦魇般的创作迷途。前后几经周折,耗时三年多的时间,终于成稿,“一起谱写了人生中的那段悲欢离合的华彩乐章。”  正是这遥遥的相互致敬,给阅读本书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在后记中,叶京还再次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老牌愤怒青年的本色:“如果真有来世,我仍将一如既往、义无反顾的选择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那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我会继续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坦然真实的走下去。”这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出自年届天命之年的叶京之口,今日的青年们当屏息谛听。

内容概要

叶京,1957年9月4日凌晨,降生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1总医院妇产科,成长在革命军人的家庭,受文化大革命的熏陶学无所成。1976年参军,效力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坦克六师二十一团,担任炮长职务,多次被评为我军优秀军事人才。1978年被授予“学习雷锋积极分子”光荣称号。1979年底,退役后被安置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工作。1983年辞职,混迹街头,倒买倒卖,并开过北京第一家个体川菜饭馆,不久倒闭。80年代中期,南下广东深圳,几经商场沉浮,空手而归。
总结半生——虽没渡过江,但也扛过枪;虽没下过海,却也经过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开始创作了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从此一发不可收……

书籍目录

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第九集第十集第十一集第十二集第十三集第十四集第十五集第十六集第十七集第十八集第十九集第二十集第二十一集第二十二集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第二十五集第二十六集第二十七集第二十八集第二十九集第三十集后记

编辑推荐

  一代人的青春档案,幸存者的大院往事!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确实给我看疯了,我连续看了三天,当真事看了,那简直就是一部长篇小说。当年我放过话:一不留神就写个《红楼梦》,最损了也是个《飘》。现在我不必写长篇小说了,那个就是,叶京当长篇小说写了——谁的电视剧敢那么写啊,当电影拍了。完全用拍电影的方法拍,还升格倒叙,哪儿是电视剧的手法?叶京完全知道什么有用,而且沉得住气,而电视剧别人拍得都不如他……;真的谢谢叶京,一下让我想起了我是谁……;你看《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它的革命性就在这……它写一阶级的挽歌,花还没开呢就蔫了,像玉兰似的,没开春呢,就被风吹了。——王朔  王朔的作品都让拍完了,就剩下《玩的就是心跳》了。现在好多人看不懂这个小说,其实这个小说特前卫。我和王朔这帮人,是个小群体,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我俩有共同的生活,他写的东西就是写他自己啊,他和我的生活轨迹共同,所以我特别了解他的东西……王朔为什么感谢我,我让他想起了他的小时候,他的出生,他的来龙去脉,他看清自己到底是谁。他是什么?他什么都不是,他就是出生在海淀区公主坟北京复兴路29号院里的红孩子……——叶京    该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方言及其伙伴高洋、高晋兄弟,以及许逊、卓越、汪若海、冯裤子等一批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公共厕所里恶作剧,公共浴池里瞎折腾,什刹海冰场上追女孩,莫斯科餐厅里耍豪情,劳改农场被教育,碴架、碴舞、当兵、下海,被骗,年少的轻狂,青春的残酷,唯一不变的是友情的深挚和爱情的纯真……  本书改编自叶京导演的同名电视剧,灵感来自王朔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因其对北京大院孩子的生动描摹,刚一播出就受到了一大批粉丝的追捧,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被誉为“电视剧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叶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但如果说道《甲方乙方》中那个把全村的鸡都吃光了的大款,想必你不会陌生。那个在村头苦盼奔驰的大款,就是叶京。叶京和著名作家王朔是“发儿小”,一块儿长大的朋友,从小和王朔在一个大院长大、比王朔大一届。  书中有配有多幅精彩剧照、还有叶京自己的老照片,以及“青春词解”等——可以说,这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档案,一代青春幸存者的回忆和追悼。

作者简介

该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方言及其伙伴高洋、高晋兄弟,以及许逊、卓越、汪若海、冯裤子等一批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春往事——公共厕所里恶作剧,公共浴池里瞎折腾,什刹海冰场上追女孩,莫斯科餐厅里耍豪情,劳改农场被教育,碴架、碴舞、当兵、下海,被骗,年少的轻狂,青春的残酷,唯一不变的是友情的深挚和爱情的纯真……
本书改编自叶京导演的同名电视剧,灵感来自王朔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因其对北京大院孩子的生动描摹,刚一播出就受到了一大批粉丝的追捧,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被誉为“电视剧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叶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但如果说道《甲方乙方》中那个把全村的鸡都吃光了的大款,想必你不会陌生。那个在村头苦盼奔驰的大款,就是叶京。叶京和著名作家王朔是“发儿小”,一块儿长大的朋友,从小和王朔在一个大院长大、比王朔大一届。
王朔评论该书说:“《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确实给我看疯了,我连续看了三天,当真事看了,那简直就是一部长篇小说。当年我放过话:一不留神就写个《红楼梦》,最损了也是个《飘》。现在我不必写长篇小说了,那个就是,叶京当长篇小说写了——谁的电视剧敢那么写啊,当电影拍了。完全用拍电影的方法拍,还升格倒叙,哪儿是电视剧的手法?叶京完全知道什么有用,而且沉得住气,而电视剧别人拍得都不如他……”;“真的谢谢叶京,一下让我想起了我是谁……”;“你看《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它的革命性就在这……它写一阶级的挽歌,花还没开呢就蔫了,像玉兰似的,没开春呢,就被风吹了。”
书中有配有多幅精彩剧照、还有叶京自己的老照片,以及“青春词解”等——可以说,这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档案,一代青春幸存者的回忆和追悼。

图书封面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     “如果真有来世,我仍将一如既往、义无反顾的选择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那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我会继续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坦然真实的走下去。”叶京的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他要攒出这么厚的一剧本,也明白了当初看电视剧时怎么就会跟这些“与自己青春毫无关系的日子”产生了和弦。现在明白了,叶京所谓青春就是一种感觉,对生活的感觉,生活真他妈好玩,因为生活老他妈玩我,所以我们都好玩的青春都有感觉,就跟自己过的一样。 看这本书,单从看书的角度来说,毫无趣味可言,一点都不好玩,因为就是一剧本,没小说的可读性,但是我完全是在一种痴迷的状态下看的,情节早就知道了,看书完全是为了温习台词,台词太精彩了,恨不得都背下来。痴迷叶京的作品与风格的原因很简单,好玩,他给你讲的故事说的事儿,都是很“生猛”的生活,你可以没有他写的那些经历,但你一定有他写的这种情绪,所以作为一个对部队子弟的“大院生活”完全陌生的我,依稀觉得自己就是嘴里念叨这“刷夜”、“拍婆子”、“碴架”这些黑话,骑着自行车跟着一帮人混的小青年,这就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魅力所在,它太写实了,一把抓住了青春期的脆弱的神经。 在青春的日子,我们每个人都很张狂,像方言、像卓越、像许逊、对女人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情绪,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女人,像方言、像卓越、像许逊。在这个年纪似乎有大把可供挥霍的时间、有大把可以犯错之后改正的机会、有大把可以选择的路让我们走,玩吧,生活这么好玩,那就怎么好玩怎么玩!但是生活最好玩的地方就是你归根到底还是总他妈的被它玩,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沧桑、理念的更替、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所有这些都会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统统发生,让你措不及防又乐在其中、心旷神怡又黯然神伤,在你有大把的青春,刚刚想游戏生活的时候,就突然的被生活给玩了,一玩就玩到了中年,停不下来。有些人想重温旧梦、有趣些人却不堪回首,但相同的是,我们已经老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都在回忆中了。
  •     我们怀念那个年代不是因为那个年代有多好,而是那时我们年轻.......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票好友一聚集就在说以前的事情,似乎怀旧不该我们这个年纪做的,其实之于人生的轨迹我们还很年轻,可是我们还是开始不断关注这样题材,这样内容的书和影视剧。。。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对那类型的电视没有免疫力?为什么?因为,因为那个年代的人有激情,因为那个年代的生活是那么的有梦想,有追求,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对钱的追求不似今天,因为那个年代还是大部分的人很理想主义,也因为那个年代和今天那么的近又那么的不同!这本书就是这个电视剧的剧本,那叫一个长啊,字还偏小,看着那叫一个费劲啊!不过还是看完了,里面京片子的味道很浓,也有北京文化和北京精神在里面,其实剧本和看电视没分别,建议不是很钟爱看剧本的朋友们还是尽量看电视剧吧!最后,越看越断定那个冯裤子就是冯小刚!

精彩短评 (总计88条)

  •     买了好久的书,每次都很满意,感觉再不说两句,就太对不起当当网的同仁了。不过,俺首先声明——咱绝对不是托儿~半月前我下了一笔单,其中买了一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结果发现它是剧本类型的,自己不太喜欢,于是试着打当当网服务电话问能否退货,结果当当网客服很热情地问了退货原因后,就告诉我一周后让送货人员上门去取。惊喜!几天后,还真按时来取了,我以为退货怎么也得扣点钱或者自己拿运费吧(其实我都做好准备了),结果送货人员全额退款了。又是惊喜!所以我坚定,只要当当网有我需要的书,我就坚决在此地守侯啦。哈哈……
  •       
      重温王朔式的青春
      
       石一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青春就像浪打浪,浪尖上的人天真无邪风华正茂,浪底下泡着的则尽是偏偏大腹、秃顶、染发、妊娠纹。这场面真是悲情。
      
       人人都曾在浪尖上,也必将沉到浪底下,谁都有资格唱“不白活一回”,但在文化史的意味上,被人记住的青春又有几段?法国人记住了68年街头的青春,美国人记住了嬉皮士路上的青春。那些思想和文学上的路标照耀着后人。
      
       青春文学是一个固定的题材,基本上谁都写,看了那么多,发现写得最好的还是王朔。王朔开启了文革的另类讲述,他的《动物凶猛》翻拍成电影后,使得“大院子弟”成为当代文化最为独特的符号。
      
       从打倒一切的年代出来,能够调侃一切却不能出卖一切。既悲情又矫情,既滥情又纯清。中国的垮掉派中国的嬉皮士中国的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等等等等,他们让文学评论家类比了一流够,其实他们只是一些能说会道的怀旧的人。
      
       可惜王朔多少年不写了,可惜王朔重新却写变路子了,可惜王朔如今道儿深了谈玄了成《我的千岁寒》了。
      
       幸亏还有叶京和他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知道叶京和他的这部片子,也是因为多年的王朔爱好者推荐。刚开始是当《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电视剧版看的,后来觉得不一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姜文的印记相对重,纯粹是个艺术电影,背景都是经典的《教父》的旋律。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能让人更彻底地过把王朔瘾。方言、高晋、高洋等等人名都是王朔小说里的常见人物,故事情节则除了《动物凶猛》之外,主要来自王朔两部硕果仅存的没改编过的小说《玩儿的就是心跳》和《橡皮人》。
      
       之所以觉得“特过王朔瘾”,一大原因是有补全的感觉,是个连缀版的大院子弟的全传。八十年代出名的作家基本都靠中篇取胜,王朔也差不多,因此那些人和故事基本都是断着的,写参军前的就没参军后,写这俩人的就没那俩人。王朔曾经号称写一部全活的大部头,可惜现在有点光剩思想了,而叶京用电视剧帮他完成了。所以王朔也说:现在我不必写长篇小说了,那个就是:叶京把王朔的作品串出史诗的感觉了。
      
       第二个原因是有取舍——并不敢说去粗取精,但有点去伪存真的意思。王朔因为长年在文坛混迹过,或多或少沾染上了一些知识分子习气。越到后来越觉得像折腾出点儿深的,像《动物凶猛》里的技巧,跟先锋派区别都不大了。形式上是,思想上也有点,最后终于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梦想照进现实》那样的为了讨论人生而讨论人生。对于一般读者而言,看人生应该还是比看讨论人生轻松快乐点儿。很多人往大师那方面攀登的时候都有过越来越深沉的倾向,连周星驰的喜剧片都没免过去,但在获得专家好评之余难免会得罪一部分原来的铁杆读者,但是出于电视剧的需要,叶京把相对深沉和假装深沉那套都免了,剩下的就是语言和故事。这两样恰恰是王朔迷最爱的。
      
       第三个原因是气质上的浓墨重彩。这个加工的理由,大概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因为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北京已经离我们远去,因为那时候的人正在老去,因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所以重读王朔的作品,怀旧会成为最浓的情绪。这是一种温暖并自我升华着的感觉。叶京将充分利用了时代给王朔作品赋予的味道,连题目都是怀旧的。 对于这部电视剧,王朔自己的煽情是:真的谢谢叶京,一下让我想起了我是谁。而因为这个原因,这部电视剧的剧本也许是比王朔还王朔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王朔爱好者,它不仅值得在电视上看,也值得捧在手上看。
      
       另一件幸运的事,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剧本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这是一个我永远无法了解的年代,无法走进的人物与生活。
  •     曾经的过去
  •     其实我们从未长大
  •     不太适应的风格,就是不太喜欢王朔~
  •     感觉这个是王朔的几部小说的合成本····
    故事的很多桥段都是一样的
    很喜欢那种京味的调侃·······
  •     听!是不是三长两短?
  •     凝固的时代
  •     记得是在归家的火车上看的~怀念啊
  •     那时的人们也够疯狂啊,我希望我一直都可以有纯纯的友谊,不受利益的熏染。
  •     那个特殊的年代发生的一些故事,其实谈不上故事,就是一些人的一些事情
  •     年代的记载
  •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谁都有青春飞扬的日子强烈推荐这本书,叶京是我最喜欢的一名导演或者说是编剧,他的东西从来未曾让我失望过。这本书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不是那个年代的北京人很难明白,但是读了以后,都会为之感动的。
  •     像极了,每个人的青春都一个样
  •     王朔式故事
  •     就像演员用的剧本,不过还好,本来人物就多,这样不容易混乱。
  •     如果真有来世,我仍将一如既往、义无反顾的选择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那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我会继续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坦然真实的走下去
  •     看过这部连续剧,又忍不住购买了这部书。写的非常好,语言实在是太精彩。也许和自己青春有关的日子,寻找到太多的回忆。值得收藏。
  •     很早的时候看过电视剧~很怀念那段时光~
  •     买回来发现是剧本版的,不是很习惯读这样的书。
  •     生活?什么事生活?生活就是欺骗。生活什么时候严肃认真地对待过我们?
  •     没看完 因为下的那本就不全
  •     小时候是再机关大院成长,见识到大院人的一帮优越感,但那时未曾站到被欺压的角度去思考。
  •     很吸引人.但是里面对话中的废话太多,我都是跳着看的
  •     前半段儿还不错,下海以后就没意思了
  •     王朔的经典被叶京集合了,书是好书!就是里面缺了十几页!嫌麻烦就没换了!
  •     此剧看罢 不看剧
  •     邮购后发现卓越网上该书比这里要便宜7块多钱,但是发现这里的发送速度较快,还是在这里买了.
  •     好书 能看到我们的身影`
  •     青春的美味
  •     我脚着煽情
  •     还是看电视剧 这本书已经够厚了 但还只是节选
  •     其实我更想要的是小说,但是送来的是剧本,也是凑和着看了
  •     一边看碟,一边看剧本,觉得很不错,有那个年代的质感,虽然不可复制,但作为一个阅读者还是很幸运
  •     还不如看电视呢,特烦剧本形式的,退货了
  •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青春迷超级群:12579788
  •     虽然电视剧很有看头,但我觉得这部书比电视剧还有看头,准备好好研究研究其中的语言,真的太神奇了!
  •     像在看剧本一样,人物内心描写少,无味~~
  •     我喜欢读
  •     你写的真好!
  •     看了N久了都没看完。还是看碟方便。
  •     就喜欢这种范儿
  •     看过电视剧
  •     文章把卓越演活了 是不是每种有关青春的日子都会有一个如同《Skins》里Sid一般的青年出现 总之,那是一代人的记忆。
  •     青春期必读物
  •     就是这个味。
  •     很喜欢叶京作品,从《怡笑大方》开始,喜欢他的语言风格!电视剧已经看过了,还是想买本书留着回味里面的台词此书是剧本型的,挺容易找哪集哪些话的
  •     看的好像不是完整版,留了个尾巴看不着
  •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 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 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 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地被别人所伤。 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 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的前途或者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可曾是无限的。 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 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和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得爱和被爱。
  •     这本我没标注??????????大一军训搞的
  •     经典
  •     要与电视结合起来看,如果不看电视剧的话,更显得零散。读起来比较累,不过确实只得一看,好作品!写实的手法很抓人,不过有点灰色...
  •     听京号老牌愤青说话.很舒服.
  •     喜欢关于军区大院里每一个死小孩的贱样子。
  •     一本电视剧的剧本,感觉情节很不错,书的质量也很好,但是由于时代不同,常常对于有的情节匪夷所思。
  •     这种剧本小说真让人看不下去,买了好几个月都没看完,内容太散,人物太多,情节拖沓,现在实在没兴趣看了
  •     书比电视好,值得一看。
  •     书写的不错,让人有一口气想全部读完的冲动,可是可是,这书太厚了,在床上看的时候两只手像上了刑,拿不住呀。
  •     二十世纪最佳电视剧,没有之一,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青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哈哈,卓越我的最爱
  •     今天下午收到书了,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很想看看小说版。书不错,挺厚的,够我看两天了。
  •     看过电视,不喜欢王朔
  •     这明明是叶京写的 评论里咋老是说王朔
  •     勉强看完,非常无聊的一本书!!还是推荐大家看看血色浪漫吧。
  •     一口气能读
  •     太不值了,这么老贵,一点读不下去,不象小说象剧本
  •     想疯了,忒好看
  •     读的剧本版的 那个年代的青春 那个年代的北京 让人向往
  •     送货的速度很快,很好,我会再来当当购书的.
  •     这书写的乱忽忽的,没什么意思
  •     书脊背胶头上有点变形。书后有黄豆大小破损。里面有几页还有约痕。看着就不舒服。当当库房配书的也太不负责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嘛!一点责任心都没有,这只会打击顾客消费者对当当的信心。书的内容是三十集电视剧阉割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我原来以为是叶京写的完全版的剧本,失望!还不如买8碟装的52集DVD好看呢!书价倒不扉,郁闷......
  •     相当好,又好长时间没看到好书了.
  •     确实读过,却大概情节忘得差不多了
  •     很有特色的京味语言,看着解气,好玩。很想看看电视剧。
  •     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
  •     垃圾
  •     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 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 我们敏感,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 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 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 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 我们觉醒其实我们已经不再年轻, 我们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 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 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 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     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     相当于剧本……
  •     让北京80年出生的我感到亲切的一本书
  •     如果不看电视剧的话,更显得零散。读起来比较累,不过确实只得一看,好作品!写实的手法很抓人,不过有点灰色...
  •     先是看了这部电视剧,才知道有小说的,可能是先入为主人物形象上带有电视作品的设定。很喜欢作品,才开始喜欢作家!
  •     不是小说,整个一本剧本.
  •     看的很乱!
  •     高中,震给我的。其实是借我的。
  •     看过同名电视剧的几集而已。
  •     这部剧的确是从王朔的小说里挖出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