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8
ISBN:9787040063868
作者:袁行霈
页数:305页

书籍目录

总目录
第一卷
总结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丈化学视角
第二节 中国丈学的演进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二章 《诗经》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结论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第五章 东汉辞赋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第二卷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 两普诗坛
第三章 陶渊明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七章 庆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骄文与散文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八章 散文的大体文风改革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大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向
第三卷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结论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间风的演变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四章 苏武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五章 北方戏剧围的杂剧创作
第六章 南方戏剧同的杂剧创作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第八章 元代散曲
第九家 元代诗文
第四卷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二章 《水讲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第二章 明代前期诗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第七章 汤显祖
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请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后记
目录

总绪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文学本位 史学思维
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 文学史史
料学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中国文学发展
的不平衡 俗与雅 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
复古与革新 文与道
第三节 中国父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 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诗乐舞紧密结合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文史哲不分 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作者和
时代难以确定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由巫到史 贵族文学的兴起 士阶层的出现及
其文学活动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楚地文化与楚辞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
《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 忧患意识 厚生爱民意识
反抗精神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具体、形象的思维 情感
体验 隐喻和象征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神话历史化 神话发展为仙话神话 作为文学
的素材 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诗经》的编定 风、雅、颂 用诗和传诗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农事 燕飨 怨刺
战争逐役 婚姻爱情 《诗经》的现实精神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赋、比、兴的手法 句式和章法 雅、颂不同的语
言风格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抒情诗传统 风雅与文学革新 比兴的垂范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记言叙事文之
祖:《尚书》《春秋》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左传》的成书 《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的
记言文
第三节 《国语》的大学成就
成书及体制 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成书过程和纵横家思想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大学的影响
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 散文创作的楷模 奠定
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 对话体和寓言体 独立
成篇的专题论文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孟子和《孟子》一书 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 气
势浩然的文风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和《庄子》一书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意
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 形象恢诡的论辩
富有诗意的语言
第四节 《苟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严谨详密的论证 犀利峭刻的议论 植根现实
的寓言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 影响
后世的创作风格 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多种文化的交融 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楚辞”的含义 楚辞的编
纂和屈原作品的真伪
第三节《 离骚》
《离骚》解题 写作年代忠君与爱国 美政
理想与身世之感 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香草
美人:象征和意境 形式和语言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九歌》:巫祭文化 缠绵哀婉的风格 对唱的形
式与戏曲的因素 《九章》:记事、抒情与写景
《天问》和《招魂》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宋玉等楚辞作家 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 楚辞
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伦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 献纳辞赋的风气 乐府、
东现、鸿都门学的设立 游学游宦的兴盛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立功
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 对机遇和命运
的感慨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文人的独立和依
附 从浪漫到现实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
互促进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
的解经习气 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
法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经学与汉代文学
思潮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赋的多源性 辞赋的分工与合流 从《史记》到《吴
越春秋》 五、七言诗的孕育 汉代文学的分期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 《吕氏春秋》
成书过程及体例 平实畅达的文风 丰富多彩
的寓言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辞采繁富的《像逐客书》 体制独特的刻石文
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
从陆贾到贾谊 《过秦论》的战国策士遗风 从
贾谊到晁错
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们江南子》 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 西汉散文
的演变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一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汉初文坛与贾谊 梁园文学群体 校乘独步
《七发》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节 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武帝朝文坛盛况 东方朔和枚皋 卓立一世的
司马相如
第三节 《子虚赋》和《上林赋》
盛世景象的艺术显现 奢华生活的生动描绘
讽喻的宗旨恢宏壮丽之美 汪洋恣肆与法度
的和谐
第四节 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宣、成之世仿汉武故事 赋的题材的扩大 王褒
洞萧赋》 杨雄四赋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家乡景观与童年生活 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
博览群书与漫游交往 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
第二节 《史记》的叙事艺术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历史和逻辑相统
一的叙事脉络 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对复杂
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阎卷之人的入传 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 复
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
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
宏廓画面和深这意蕴 浓郁的悲剧气氛 强烈
的传奇色彩
第五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传记文学的开端 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
人文精神的弘扬 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
的渊源关系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与太乐 乐府的兴废 乐府诗的搜集和分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乐生
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第三节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生活镜头的选取 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人物形
象各具特色 叙事详略得当 寓言诗的创作
第四节 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楚声与三言、七言体 北秋、西域乐与杂言体
从四言到五言
第五章 东汉辞赋
第一节 京都赋的崛起
新旧时代交替 审美情趣转变 新文学热点形
成《两都赋》的创新
第二节 抒情赋的勃兴
以赋抒情的传统 纪行赋 述志赋 对人生
的理性态度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一节 《汉书》
西汉士人定海沉浮的艺术再现 家族兴衰史的展
示李陵、苏武的悲剧人物形象 精密的笔法
对起始事件的交待 篇末的轶闻逸事
第二节 《吴越春秋》
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 荒幻离奇的浪漫色彩 性
格刻画和外貌描写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
同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论衡》的选材 疾虚妄的写作宗旨 王充的论
辩方式《论衡》的局限性 《潜夫论》的批判精
神和文风特征东汉碑文和游记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班固诗与张衡诗:质朴和典丽 泰嘉诗:文人五言
诗的成熟
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诗坛新风的出现 怀才不遇的感慨 对比鲜明
的批判 全身远害的忧患意识 乱世文学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人生哲理的揭示 痛苦
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起兴发端艺术 审美境
界和语言技巧
文学史年表
研修书目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不得不说,袁行霈真的很好。先不说编排观点什么的,我也不是行家。就说可读性这一点,它实在是比其他版本的文学史教材好太多了。可以把教材写的行云流水把观点写的极具文学性,太牛了!我爱袁行霈伯伯!!!
  •     今天看到第四卷汤显祖,不由得我不说几句。   我认为这套文学史在女性问题上主张女性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不惜婚前失身于情郎,以显示其情真意切。这种观念从文学史的诗经部分延续到我看到的汤显祖部分,而尤以汤部其措辞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鼓吹女性的思想解放。   难怪牡丹亭当年作为禁书被封杀了很多年,可为什么过去没有为它正名,如今却要大力的弘扬以至于肆意的赞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可否认,牡丹亭的文辞华美,情节离奇,可文学史上所说,让我作为一名有正常道德观念的人为之脸红心跳,它说千金大小姐杜丽娘从小琴棋书画无所不学,人又孝顺,又尊敬师长,一跳说道她有一天在镜中看到自己如花美貌,不禁开始感慨:不得早配佳偶,诚为虚度青春。   且不说一个千金大小姐,就是现代的一个稍有家教的女孩,一看到自己的美丽就开始着急早得配偶,这种思想也是说不过去的,但是,哪个女子不怀春,少女思春的情思也是可以理解。   可后面就有些离奇了。   文学史上说,以下是文学史原文摘录:无可排遣的春情幽怨愈积愈多,决堤冲防,势所必然……她……得到了书生柳梦梅的即时抚爱。那种怜玉惜香的爱情与温存,那些半推半就的腼腆与主动,那般刻骨铭心的极乐体验与无限回味,都成为杜丽娘高于一切的情感财富。   试问,杜丽娘与柳梦梅见过面吗,聊过天吗,互相了解过吗,就谈感情财富一词恐怕为时尚早。顶多算一夜情。还是精神上面的。就算是千金小姐思春过度,以至“梦梅”了。这有什么美好的呢,还如诗如画般?   后面说到杜丽娘死而复生之初,柳梦梅便迫不及待要与之交欢。遭到小姐的婉拒后,柳生便以前日的云雨之情反唇相讥。于是杜丽娘便耐心解释说:“秀才,比前不同。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   你说素昧平生二人,谈何感情基础,一夜云雨不过是梦魂勾引,何来情真意切之说。说杜丽娘后来郁郁而终,柳梦梅之后看到画像上杜丽娘的身影不禁为之痴为之颠倒疯狂的“纯情与痴情”,也不过都是以貌取人。而为之死为之生的纯情和痴情只是建立在一夜情和以貌取人之上,谈何至情之说。   柳梦梅被婉拒,便说出讥讽的酸话,由不得不叫人觉得这人对杜丽娘也不是真情真意。而杜丽娘死而复生之后说的这番话,也叫人觉得虽然是成人不自在,可你既能忍住,便不是日日痴狂,夜夜思盼,否则还不如梦中一般主动投怀送抱去?   而文学史这段评点更是令人心惊:   诞生于16世纪末的《牡丹亭》,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 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千金小姐杜丽娘尚且能够突破自身的心理防线,逾越家庭与社会的层层障碍,勇敢的迈过贞洁关,鬼门关和朝廷的金门槛,这是对许多正在情关面前止步甚至后缩的女性们的深刻启示与巨大鼓舞,是振聋发聩的闪电惊雷。   的确是闪电惊雷,我有感于文学史的文辞典雅,可没想到这段教唆是如此露骨与迫不及待。   对于杜丽娘,我和她老爹的观点有点相似,宁愿要一个贞洁的亡女,不愿要一个鲜活的与男人野合过的鲜活的杜丽娘。   试问这些编著文学史的老学者,你们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也是像编著文学史那样的狂放不羁吗,你们对待别人的子女,可以说出大胆追求情爱,女子要放胆泼辣直爽的话,对于自己的子女,你愿意吗?   这就是我的疑惑所在。   真是如文学史最后所说:   一出牡丹亭横空出世,温暖了多少女性的心房!封建卫道士痛感“此词一出,使天下多少闺女失节”,“其间点染风流,唯恐一女子不销魂,一方人不失节。”   难道说潘金莲杀夫偷情之流也在这类女子之列?还温暖了多少女性的心房!   我认为文学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寄托,而文学史的立场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是正确的立场,文学史的编著者应该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本着道德良心编著文章,可在这部文学史中,我屡屡被女性问题中的这种虚假道德立场干扰读书进程。我认为这种鼓吹所谓尊重女性,鼓吹女性个性解放,失贞也不必被谴责的立场对大众是种误导。这不仅不是对女性的尊重,也是对女性另一角度的伤害。试问当下,有多少失贞女性在忏悔,有多少用女性解放这一词语蛊惑女性的男人,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后一笑了之。而文学史后面讲到明朝白话小说,三言二拍时又提到,丈夫与失节之妇重归于好,甚至"越相敬重",“这种新的妇女观的思想基础,就是对于女性的尊重”。难道对于女性的尊重就在于,失贞不遭唾骂而是歌颂?文学史以现代的立场解读过去的文章,而文学史对于女性问题的立场就是所谓“尊重女性”,我一直以为,这种虚假观点迎合了男性对于女性的不切实际的渴盼与歪曲事实的教唆,他们希望女性主动追求情爱,却自己做不到,只能盼着女性主动投怀送抱。而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被禁绝,被称作放荡,淫邪,而现代社会却成了歌颂和大力赞美的壮举。
  •     总绪论撰写《中国文学史》应该借鉴外国的文学理论。假使说撰写《中国文学史》应该借鉴外国的研究经验或者研究方法,的确可以认同。但文学理论则大可不必。盖文学理论者都是依据本国的文学,经过升华得到。一国之文学有一国之特色,哪里有应该借鉴的道理?第一编 先秦文学绪论伴随着文字产生而出现的先秦文学,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这里涉及一个如何看待文学起源和文学发展的问题。既然文学史的编者提出先秦文学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文学”,那么首先就要为我们解释一个概念,何谓“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的标准在哪里?例如一些以讽刺目的性很强(不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小说(比如《阿Q正传》)算不算现代文学?如果算,为什么先秦文学以“综合的形态”呈现就不算做“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文学起源于巫术,巫术本身不是文学,但由巫术产生的可以审美的文字必然是文学。所以文学不能看从哪里产生,也不能区分是否是“现代意义上的”,而只要看文字本身是否可以进行审美。能审美,那就是文学。第一章 上古神话中国的神话历史化,是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中国的神话历史化即神话的成分窜入历史,可以分成自觉或者不自觉。所谓不自觉的神话历史化一共有两个来源:一是神话本来就有所历史象征,如蚩尤的七十二兄弟铜头铁额,就很有可能是其部族用头盔装备的反映。而在还原这种历史的同时,难免将神话的成分代入。二是由于中国一直以来的历史崇拜,将现实的历史人物跟传统的神祗进行比附,因此历史人物也有了神力,而神祗也转成在历史之中。而所谓自觉的神话历史化必然是有意识、有其目的,一般而言是为了自抬身价,或为自身服务,或为统治找出证明。但从整个文学的历史来说,有意识的神话历史化最早也要到王莽时代,那是他在五帝系统之外创造出少昊己挚,并纳入真正的历史,故《左传》有:“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而在先秦时代,这种自觉的神话历史化的现象找不到适当的例子。(历史神话化的例子倒是常见。)马克思派的学者喜欢一分为二,把话说全。但不知,一句话说全,如果是正确的,就是废话。如果不正确,必然贻笑大方。这里的例子不过当中之一。第二章 《诗经》如《魏风•伐檀》对不劳而获无功受禄者甚为愤慨,提出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揭露了剥削者的寄生本质。“揭露”云云是马克思学派理论家的强调,不是诗歌的原意。中国的诗歌旨在情绪的表达,而不是事实的揭露。《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伐檀》一诗可以明显见到作者对不狩不猎,而庸居高位之人的不满。这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有不满、有不公、有怨恨,于是有反抗。或在诗中抒发,或诉诸武力。而“揭露”种种,不过令人难堪,中国诗人不屑做这样的无耻事。若按古文经学家商颂为商人所作的观点,则商颂为《诗经》中最早的作品,《诗经》中的上限也就可上推到殷商时代;若按今文经学家商颂为春秋时宋人所作的观点,则《诗经》最早的作品产生于周初。我同意今文经学家的看法。盖古文学家的说法之中,一是以为既然称作《商颂》就必然是商人所作。但《诗经》采用最古老的称呼,称晋为唐。事实上,晋国只在叔虞一代中短暂的时间里称唐,公元前1067年即改为晋国,但我们不能说《诗经》就完成于叔虞时代。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也不能因为其名《商颂》,就把著作权归给了商人。商、宋一声之转,何况宋国是商人的后裔,称宋为商,原无疑义。二则有人以为,《商颂》乃正考父在宋襄公时修订而成,可见是自古就有,应是商人的遗篇。但这种说法原本就是有漏洞的,因为正考父在宋襄公时期已经近160岁,除非他是妖孽,否则不能活到这样的年纪。事实上,正考父是孔子的七世祖,这种说法很有可能是后来儒家的信徒附会而得的。而《商颂》之中多宋人追忆的文字,如《殷武》诗中“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周王封熊绎为楚子,这才有“楚”的称呼,而在商代楚国只称为“荆”。所以可知其诗必不出于商朝。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春秋》何以谓“春秋”而不是“冬夏”?盖《春秋》本据鲁史,而鲁用周礼,尚礼乐。《礼记•乐记》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又庆源辅氏曰:“乐以治心,礼以治躬”。所以梁任公先生人物:“礼的功用,在谨严收敛;乐的功用,在和悦发舒”。(《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0册)这话很对。礼收敛,故象秋;乐发舒,故象春。“春秋”也者,实际上不过是“礼乐”的另一种说法,也不过是周礼的表象罢了。《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 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所以《左传》是文学作品,是历史道德分析的作品,具有历史的抽象性和超现实性。而《春秋》本身也是将褒贬蕴含在内,而不惜扭曲事实,这一点跟我们今天定义的史学差别很大。《春秋》、《左传》二书情绪多于理性,虚构多于事实,巫术多于存在。但由于二书中的故事一直所以后来学者被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认定为是真实的历史,因此后来学者编写史书,无论是纪传还是编年,都有绍续孔子之意。这是《春秋》、《左传》对中国史学之一大贡献。以《左传》中常出现的预兆为例,这些预兆大都有道德化倾向:符合礼义要求之事,常有吉兆,而悖于礼义之事,则常有凶兆。这些预兆有时是智者的言论,有时则是占卜、梦境、天象等的神秘暗示。《左传》的成书过程十分复杂。概况说来,《左传》的本文是对《春秋》经文的解释和补充。而由于历史原因,这一部分有所残缺,所以又有后学对其增补。增补的印记在于,《左传》继承《春秋》用传统的爵位称呼当时的各诸侯国。而后补的文章则采用当时的爵位进行称谓,甚至与本文相抵牾。而所谓的预兆或巫术之言往往来源于增补的文段之中,即用《左传》的本事来印证巫筮的内容。这也是战国后期至东汉中期儒生方士化的一种表现。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墨子》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大量的“子墨子曰”,表明这些仍是墨子后学对墨子讲学之辞的记录。说《墨子》是记录,正确,但说成是语录体则非。这是不懂学术史的表现。按《韩非子•显学》中称,墨子死后,墨家分成三派,都自称是真墨家。所以他们对墨子的言行分别记录,各自主张。其后又由后学整理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看到今存《墨子》主体的十篇都分作上中下的缘故。之所以表明“子墨子曰”乃是为了证明其观点来源,以显示自己学说的正确性和正统性。但“子墨子曰”以下的内容依然是三派的见解,并不是墨子本身的语录。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相对于这种“一般认为”,傅斯年相信内篇的《齐物论》为慎到所作,而任继愈则认为外篇和杂篇才是正宗,内篇反倒是作伪的结果。余亦以《齐物论》非庄周思想,但认为那是惠施的主张。《山木》、《秋水》诸篇,虽不在内篇之列,但必属于庄周的思想无疑。但无论如何,至少我们不能通过这种“一般认为”,而无端将内篇认为是正宗,杂篇、外篇是伪学,否则《庄子》之书不免像《孟子》般受到赵岐的扬弃之灾。《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这个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逍遥游》一文并不为“至人无己”一句所作。之所以文学史的编者认为它是主旨句,可能与这句话前“故曰”二字有关。但事实上,“故曰”只起到一个引起作用,之下是可能是俗言俗语,也有可能是名人之句。但这种引证时常与主旨无关。我们读书,不能只读到表层,要读到字句的里面去。这样才是循本的态度,也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配著史。孟子专就内在之仁,主张性善,荀子就外在之礼,主张性恶。话应该说全,否则容易另学习者断章取义,误入歧途。孟荀之别在于孟子主张人性向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而荀子则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认为,意即荀子认为人的性是本恶,善是学习而得,其实也是变相支持人性向善。孟荀在人性的趋向上本没有差别。但二人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孟子强调人性向善,所以人可以教导,这种教导就是趋向式的,也就是仁义。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需要教导,那么这种教导也就是限制式的,也就是礼法。因其强调的不同,所以出发点有别,观念也就有所差异,但为善的本质则同一。这是我们了解孟荀之别的时候所必须要知道的。比如孔子,在《庄子》和《韩非子》中都一反其儒者面目。《庄子•人间世》和《大宗师》中论心斋和坐忘的孔子,是一个醉心于道学的形象;《韩非子•内储说上》主张释赏行罚的孔子,则是冷峻的法家形象。战国显学只有儒墨。但墨为显学因其事功,儒为显学是因其道统。所以对当时的知识分子而言,受到儒家的影响远远大于墨家。因此以孔子为号召,托言孔子,以自己的学说比附之、寄托之,达到深化影响的目的。此法非庄、韩独有,子华子、公孙龙子等亦有之。“十九”和“十七”的比例颇令人疑惑……孙以楷、甄长松认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是指《庄子》中庄子自着的内七篇有寓言十九条,重言十七条。其实没什么可疑惑的。因为寓言和重言是庄子作品中的两种形式,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形式不能以交叉的形式存在,所以部分之和和超过整体不足为奇。《墨子•公孟》也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如果按照这种疑惑和孙、甄二先生的猜想,岂非说《诗经》原有千二百篇不成?!从这些香草和装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奋发自励、苏世独立的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则是其人格的外在显现。《离骚》中的道德不是社会性的道德,而是个人意识上的道德。这种道德不以受到肯定为基础,不因生死利害而做出改变。这与儒家的道德不同,儒家的道德以社会关系作为根基,以伦理等差作为道德的维系。所以儒家学者的道德之中,有些东西是不可违抗的,而屈原的道德,则以人格的要求作为基础。所以屈原的道德是抽象于世界的,而儒家的道德则是以社会关系为实则的。屈原的情感是以无等级(但不等于无等差)、不受干涉为前提,且无视于伦理的规范,更具有自由的基础。第二编 秦汉文学绪论从汉初出处从容、高视阔步于诸侯王之间的枚乘、邹阳等人,到汉末赵壹、祢衡等近乎狂士的文人,汉代文人在经历了一段屈从、依附之后,又向个性独立回归,并且达到更高的层次。回归确是回归,但是否达到更高层次则是有待商榷。因为在统治者把儒学定为一尊以后,学者们不自觉陷入到一个由儒学进入到非儒学,再进入儒学,再到反对儒学,无限循环的一个怪圈。这个怪圈之内虽然偶有允许对儒学的反动,但根底还是对儒学的深化和探讨。换句话说,汉以后的学者即便能求得人格的独立,但思想上长期受到儒家文化框架的束缚,很难产生出超脱儒学的思想主张——这种超脱指的不是超越,也不是反对,而是指彻底摆脱了儒学框架影响的——汉以前的思想家们也有受到儒家的影响,但他们不在框架之内,所以是超脱。而到了汉朝及以后,这种框架无时不在,思想家们虽想做一个独立的思想人而终于不得。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在杂取各家为己所用的过程中,也对各家学说进行了发展和改造,从而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正是《吕氏春秋》一书的重要创造。就这一点上来说,以《吕氏春秋》为载体的这一思想体系完全可以有别于百家,成为独立的思想门派。但一方面《吕氏春秋》是以官方总编、总要的形式出现,没有自己的开创者和思想领袖;另一方面,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思想体系不具备相同或相近的思想主张者,更没有具体的学术延续和道统师承。因此《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思想体系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思想流派,而只能将这部名著归留在杂家之中。(《论贵粟疏》的)不足之处是略乏文采。李斯、贾谊的上书多针对皇帝的方针和大策,这样可以博引、可以宏大、可以广远。可晁错的争论则针对民生、务农、贵粟等等。所以必须踏实、琐碎、平直。这是由文章的内容和实用程度决定的,以此来概括其文风,实在是对文章和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史记》)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指出,《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传统的理解是,绝唱者证明他的绝无仅有,就是旁书难以企及的历史价值。《离骚》者证明文辞优美,是其文学价值。但这样的理解实则是断章取义。盖《离骚》者,离忧也。所谓“无韵之《离骚》”是说《史记》一书中含褒贬,有忧愁的倾诉。而这种倾诉、褒贬之中又蕴含的是悲天悯人,不可再得,因此又谓之“绝唱”。文学史这个观念与对鲁迅一言的正确理解相近。西汉惠帝虽然当了几年天子,实际上有职无权,没起什么作用,所以本纪中没有他的地位。项羽是秦汉之际主宰天下的人物,吕后是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他们虽然没有天子称号,却被列入本纪。文学史编者不懂“本纪”、“世家”的含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应劭的解释:“有本则纪,有家则代,有年则表,有名则传。”即作为一个王朝存在的,就列入本纪。是世代家事相传的,就列入世家。项羽的西楚王朝历来不受史家的重视,但作为一部通史的记录,却一定要连贯。在秦朝灭亡(前二〇七年)到汉朝建立(前二〇二年)之间的五年时间里,实际上正是西楚王朝。如果这段时间阙载于本纪,则历史记录出现空白。但如果以“楚本纪”称之,则实际上将当时与之对立的汉王朝列入反动的地位。又这一时代只有项羽一任霸王,所以径称为《项羽本纪》。同样的情况出现在《秦始皇本纪》,因为秦始皇所建立的统一皇朝有别于之前的秦王国,更是周王朝的代替者,因此不得不别辟一章本纪。但始皇死后,赵高乱政,至胡亥时代,刘邦起兵,并于后来生擒秦王子婴。如果承认这一皇朝的正统,则刘邦必然居于乱臣的地位。因此,只纪首任的秦始皇帝,称《秦始皇本纪》。在《高祖本纪》之前,各王朝、皇朝都是逐朝记录,而从《高祖本纪》以后,则逐代记录,这是由于西汉王朝正在统治,以代为朝,大有希望王朝传承长久的意思。摒惠帝、前后少帝于这个系统之外,是因为西汉王朝已经归位于文帝和他的后裔。而文帝是刘邦之子,直接继承刘邦皇位。所以中间几任帝王只好省略。但历史不可不记,所以又用一个贯穿始终的高后作为这一时期的记载对象,实在是太史公在作《史记》时候的无奈举措。后代愚史遂相因袭,乃至于许多历史年表中也多以高后纪之,实在是可悲之事。孔子没有侯爵,陈胜是自立为王;二人都列入世家,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堪与王侯相比。司马迁的上述安排可谓独具慧眼,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孔子虽然没有侯爵,但他具有一个庞大的家世。从孔子以降,拥有完整的世系图谱。加上其又是当朝鸿儒孔安国之祖,所以列入世家,毫不奇怪。而陈胜虽然没有后代世家,但其是反秦起义的首倡者。后来的项羽、刘邦不过步其后尘,属于晚生小子罢了。就这一点上来说,陈胜虽然无后,但其事业却有继承。反秦义士无不是其后,所以列为世家也属应当。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本纪》)。“批判”云云不过是马克思学派的话,太史公本人未必有这个意思。盖中国的历史记录和史家评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记录要如实,评论要抒发自己的见解。作者的见解与当事人的理解不同不足为奇,至于引当事人的言论而加以“谬哉”,也不过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达到经世的作用,根本无所谓批判与否。除非文中有明显的、逐字句的批评,否则不宜下如此断语!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有中途和乡人的对话、回家后烧饭作羹、饭菜熟后难以独自进餐三个场面,前后连贯,血脉相通,并且时见曲折。在本诗中,表现“烧饭作羹”的只有一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言语平淡无奇,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画面。实际上,《十五从军行》一诗的确可以划分为三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刚刚在还乡的路上向乡人问及家中的情况(问家),第二个画面是走到家门前面看到家中的现状(还家),第三个画面是已经到了家中,作羹却四顾家中无人共享,因而泣下数行(在家)。问家、还家、在家,归根到底是为无家。即家中无人、荒凉,时间令家中萧索。虽然是三个场面,但是时间上是连贯的,空间是由远及近,再处于其中,而情感线索上,则一直是在对“阿谁”的寻找上,突出寻而不得的感叹、怅惘与凄凉。所以本诗篇目极短,用语极简,写事极琐、极生活化,而极为连贯,含情极深。用一刻一点而生发之,终成反映六十年华剧变之极大篇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历史
  •     复习过半的时候,把章本整理了一遍。整理完后大怒,满口人性却没什么干货。于是花时间把袁本看了。各方面都比章本好很多。有恰当的评价,详略得当(章本真的是作者大杂烩),每节都有关键词重点帮助把握思路。要是我初读的是袁本,我会免受很多痛苦的……
  •     等我二刷
  •     欸。还有多少啃不完的专业书。
  •     开端。
  •     虽然我不知道学翻译为什么要考这一套,但是还是觉得不错啦
  •     温文尔雅、闲庭信步,具有美学享受的教科书。至今思杜师,在黑暗时给我带来一道光。
  •     我...我做不到像评价历史著作那样评价文学史著作,因为这一科的学术史演化等各方面我都谈不上了解,这些都是需要补课的,等我读完这一套书再来做分册评价和整体评价。
  •     读过N个版本的文学史,这一个绝对是经典。最喜欢魏晋和唐宋的部分。
  •     因为语言风格略有隔,所以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版教材。但不可否认,这版文学史论述详略得当、精准,值得一读。
  •     背诵真的太折腾人了
  •     一
  •     我最差的那学期...上课基本睡过了...
  •     枯燥考研路上的美丽心情
  •     先秦很烦
  •     头昏眼花
  •     梦想考古代文学研究生的大四生的女朋友
  •     最好看的中文系教材,喜欢袁先生版滴!无奈学校竟然选购了游国恩版本的,游老的政治色彩太重了,小生无能为力读下去呀呜呜
  •     印象出乎意料地比贵旦那部好,奇特的克制感。章后注释和书后年表书目比正文值回票价。
  •     算是中国文学史里较好的一套了。教材用。
  •     文学史教程用书。所得无多...
  •     考研指定参考书………………
  •     考研二刷,效率微低,有笔无心,戒之。
  •     入门必看
  •     可以把书中列举的作品和相关作家生平代表作看一看,背一背
  •     因为考试才读的,很好的书!
  •     非文学专业,因此四卷虽内容驳杂,感兴趣的就多读几遍,否则略读,全凭兴味。有的教材似乎是不适合老师精讲的~
  •     章老师的课特别精彩,尽管乡音略重。
  •     暑假计划,加油读完!
  •     四卷本,本身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读。
  •     教材。
  •     。。
  •     第二,第三也很不错,当成索引来读很不错,配合相应时代的文学作品。历史连带着一起学了。其实我都不太相信自己能认真读完一套教材。。。
  •     体系化教材 比较系统
  •     最近正在重读,获益颇深。
  •     好丑的封面,复旦那套比你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     一轮复习跟笔记。我仿佛没有上过学。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生死,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
  •     忘记讲什么了
  •     考试内容挺多的。
  •     ..........就是标来用来给我推荐相关书籍的
  •     读这本的时候始终沉浸在一种(妈的作为中国人我好自豪啊)的情感中
  •     当历史书,不当教科书。里边的介绍会引起你对古书、经典的兴趣。
  •     其实不当教科书看是好看的
  •     读的第一套文学史,四星,大多评价中肯。但有些地方与游老的有出入。。。。
  •     实在有些平淡乏味
  •     参考注释全,适合做深入研究
  •     考研。
  •     对这一套书都没什么感觉
  •     比游国恩版本好,但太啰嗦太细碎,都是“知识点”,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郑振铎自己编的,不过有些部分还是挺出彩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