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影视小说 > 风声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544237321
作者:麦家
页数:260页

晓梦的秘密——终于明白"同志“一词的由来

先看书中细节:1。王田香和肥田讨论过这件事,为什么晓梦看玉姐是“含情脉脉“,“难道她们是单性恋“(书中原话)2。晚年晓梦留着玉姐的遗物中有什么?有这个,有那个,还有头发!什么人的头发值得你终身收藏?3。晓梦因为“那个“原因,不肯结婚,最后竟然嫁给玉姐的哥哥。我不知道这个貌合神离的婚姻里是谁骗谁多一点,一个为了地下事业,一个是不是爱屋及乌?如果这是个小说,为了虚构的人物的所谓私人秘密,作者竟然不把故事说圆?以至结尾处文字处处受制。觉得电影比原著好,可能是因为电影更畅快,有些台词不讲,眼神已经满溢。窃听器被拔掉,发生的事情,天知,地知,她知,她知。最后,我终于明白“同志“一词的由来。

坐看云起,卧听风过

一开始我想给一个“还行”的评价,后来觉得小说写得确实比电影拍的要好得多了,就觉得还是可以“推荐”一下。我想,无论谁的回忆是真实的,他们都是这个国家的英雄。小的时候,以为这个世界非白即黑,慢慢长大,发现其实绝大多数时候这个世界是灰色的。如同作为儿子,他不想也无法去判断父母的对错,我们作为后人,其实往往也无须去判断前人,更无须让他们的恩怨,成了今天的恩怨。很多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当所有的见证者都已经作古,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聊聊现在,聊聊以后。在这个灰色的世界里,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去那座美丽的小岛像去上海一样轻松平常。

失望

先看电影后看书。茅盾文学奖啊,我不能再相信你了。只能说是一个故事。喜欢解密,看到后来,看明白了麦家不肯说的秘密,关于李宁玉如何使顾小梦传出去的,是利用肥原对顾小梦做的事情的可恶,骟动顾小梦自己去出于报复的心理去做的这件事。顾小梦为什么后来杀肥原,不需说,也知道了。麦家啊,你真的是太让顾老失望了,有你这么保守秘密的吗?我晕。

顾小梦和李宁玉是一对恋人

读了楼上已经有读者评论的同志情节,我也非常赞同这点。电影的风声中间有些浅浅的暧昧情节,很含蓄,并没有表达太多意思。   小说<<风声>>不同,分东风和西风,东风貌似是潘老的讲述外加作者的想象,里面提到了单性恋这个词,通过王田香的猜测,虽然不能说明顾小梦和李宁玉有什么,至少我们看出顾小梦对李宁玉好的程度。电影里也就反应出了东风里想要表达的这种暧昧。而我认为暗示两人的关系的是西风里由老人顾小梦讲述的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两个朋友撕破真面目反目为敌,实际上是一对恋人发现相互背叛后的爱与恨。   可疑之处一,顾老在故事里把李宁玉说成一个城府极深,背叛她友谊甚至模仿她笔迹意图陷害她的可恶敌人,早应该是恨之入骨,她却珍藏了她的遗物那么多年,最意味深长的就是那缕青丝,如同已经有人评价过,如果仅仅是朋友,还不至于珍藏对方的头发,更何况发现竟是欺骗自己的中共卧底,只有可能两人不同寻常的关系才使顾小梦恨之但依然爱之。   可疑之处二,东风和西风都有提到顾小梦为李宁玉挺身而出的情节,特别在西风顾小梦自己的故事里,死护李宁玉不让她丈夫打她,怎么看都有点小t心态。虽然后来一直强调她们俩是为了各自的任务才相互接近,但也能体会到两人是真心被对方吸引,顾小梦出生富贵,任性泼辣,李宁玉冷若冰霜,两人能成为普通朋友就算不错,两人都声称没有爱人,顾小梦有个逢场作戏的男友,明明已经在逢场作戏了,还每回拉上李宁玉,李宁玉有个假老公。两个女人成天搅在一起,到底有多少是因为任务的关系?   可疑之处三,顾小梦发现了李宁玉的秘密,这个发现差点活活气死她,李宁玉竟然模仿她的笔迹给中共传消息!面对李宁玉对自己的如此所作所为,她没有去揭发她,据顾小梦自己说是李宁玉死活抱住她不放她走,而且后来还察觉到她是军统卧底的秘密才没有去揭发她。但这些说辞都有些牵强,凭顾小梦手上的证据,而且顾小梦是最被排除嫌疑的人,这点东西风都有提到,李宁玉在巧舌如簧在日伪面前也无法抵赖,唯一解释就是顾小梦爱李宁玉,哪怕这个爱人如此背叛自己,生死关头,她不希望她出事。当然,恨是一定的,所以才有后来李宁玉找顾小梦半夜长谈,作者只是简单的说是李宁玉换着法子游说顾小梦。人之常情,如果两人关系仅朋友而已,这件事根本无法平息,信任与背叛,特别对顾小梦这样爱憎分明的人。   可疑之处四,顾小梦最后冒死传消息,李宁玉已经牺牲,顾老三言两语讲了李宁玉怎么设计自己的死亡,她又怎么简单的传出消息。老人也许是不愿意太多的提及,其实心里很痛,可作为军统的她和作为共党的她本就是势不两立的两方,她这样做等于去救共产党,她把传消息说的简单,谁都知道任何一个小动作都是极其危险的事,她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真正的动机。她说是李宁玉跪着求她,她同情她,作者后来专门提到了,“那是一群不相信眼泪的人”,作为间谍,必须会隐藏自己的感情,顾小梦受过专业的训练,不会不懂这点,在她发现李宁玉是老鬼后满怀悲恨却依然没有露出丝毫破绽足以见她的功底。被人一把鼻涕一把泪跪着求情就甘愿把自己的性命甚至可能连累一样特殊身份的家人全都搭上去。如果这是心爱的人最后的遗愿,那顾小梦的这些举动就能说通,爱她胜过一切。而且我们看出来后面的故事发展全都由李宁玉事前安排好了一切。顾小梦顺着她的计划一步一步去完成而已。   既然那群人能隐藏自己的感情,顾老当然也能轻易的对作者隐藏她对李宁玉的感情。毕竟顾老的身份比普通间谍还要特殊一点。不管怎样,她的话中流露出不少的恨意,更像是恋人对恋人的那种恨,耐人寻味。   可疑之处五,顾小梦后来嫁给了李宁玉的假丈夫,也是李宁玉的哥哥潘老,明明知道潘老是个共党,就算说他是假弃共投国,但为什么偏偏是李宁玉的哥哥,难道在她早喜欢他,根本站不住脚。作为我们同类人就能想到,当自己心爱的人离去了,她的亲人你也想接近,就像一种寄托,从另一个人身上找到她曾经的影子。不过后来顾老发现潘老又是另一个中共卧底时,那种打击简直是致命。   当然,文章大部分是靠潘老和顾老的回忆,所以李宁玉更多的是侧面描写,她的情感倾向比较模糊,就她本身的个性看不像一个会为完成任务去出卖感情的人,也不是轻易动情的人,特别对于她的身份而言,最后她把自己的性命以及比性命还重的信息全押在顾小梦身上,足见她对顾小梦的信任程度,一般的闺蜜很难达到这点,更何况顾小梦还是军统的卧底,前面提到国共已经交恶,她们实际上是敌人。侧面暗示了李宁玉对顾小梦的情感。东风有写她和顾小梦的对话录音,他们被怀疑的时候顾小梦转眼就对她把吴国志给卖了,根本不像一个深藏不露的间谍,李宁玉表现的仿佛顾小梦理所当然就应该这么对她。两个人的关系要怎样才会有这样的情形?何况东风讲述者是潘老,要么是他的意思,要么是作者的意思,他们都察觉了这两个女人关系非同寻常,才托王田香的口两次提到两个人的关系。   两人的关系不是小说的重点,所以作者在描述这个的时候大部分用的都是暗示,特别是顾老人回忆抚摸李宁玉遗物的细节描写,还有言辞中的丝丝恨意,已经很明显了。但毕竟小说要对大众的口味,也要尊重不能说的秘密,有些事就这么算了吧。   顾老还有一个秘密应该是被肥原强占过,不然为什么除了顾小梦,其他人都失踪了?明显是因为她跟肥原的什么交易才保住了一命,而后来买杀手痛杀肥原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也是为自己心爱的人报仇。

就是有爱

电影和书的差距真是大,还好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终于是把情节讲得挺完善,没什么硬伤。不然,我真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心情来看电影。当初还想,到底要怎么通过唱戏来传情报呢?这戏,曲调不都是定好的。麦家的书总是留点小尾巴,让人有八卦的空间。说顾晓梦和李宁玉那一对,总觉得还能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总之是感觉有爱。书挺好,没什么血腥、色情,博眼球的地方。当然,是本消遣的小说,不会有心思看第二遍的。

小说家应该是三轮车夫

很偶然开始写读书笔记,第一部读的作品就是一部小说。我一直认为只有小说和诗歌是可以拿来考验作者写作水平的,因为小说和诗歌充满着对现实世界的无穷遐想,作者可以在虚构中尽情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言传的一切。而这次阅读麦家的《风声》,进一步印证了我的这一观点。作者将这个虚构的故事安排在抗战期间的杭州西湖湖畔发生。一座小楼,几个人物,三段结构,作者精心编织了一个令人阅读紧张到窒息的故事。纵观全篇,有如下几个特点:1. 逻辑思辨色彩浓厚:小说一开始,作者就给读者设下了一个问题:谁是老鬼?读者在阅读时,在自己做出判断谁究竟是“老鬼”的同时,被作者的生动的、甚至是压迫式的语言带着一路狂奔,当上部《东风》结束时,读者刚刚松了口气,哪料到下部《西风》又进一步将读者刚刚缓和的思绪进一步逼迫着向前走!这背后的主线就是强烈的逻辑判断在指引着小说的推进。2. 语言字字珠玑:作者的语言游走于对事情的客观描述与人物心理状态的精妙把握,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当然是小说推进的需要,但作者无疑做了更多,使得读者在阅读时真切感受到小说中人物就在自己身边。在春日暖暖的阳光下阅读时,亦能经常被小说中人物的阴郁的行为和语言弄得不寒而栗。3. 情节峰回路转:这已然成为麦家的标志性风格,从《暗算》到《风声》,作者总在读者要松口气,要休息的时候,来个大大的回马枪,让读者欲罢不能,非要狂奔到底方能罢休。在这本小说的最后,作者引用了李敬泽对小说家的定义。他说小说家不能象地铁司机,只管一路狂奔,把人拉到目的地了事,小说家应该是三轮车夫,一路骑来,丁当作响,吆五喝六,客主迎风而坐,左右四顾,风土人情,事态俗相,可见可闻,可感可知。麦家无疑是个出色的三轮车夫,而我在搭乘他的三轮车一路走过,无疑获得了巨大的阅读快感。

《风声》还是原书好

因为看了电影,就想看看小说有什么不同,果然小说的风格与电影大相径庭,很多重要情节和呈现手段在电影里面都发生了改变。小说强调的是心理描写,斗智的成分更多,作者用了三个角度来呈现同一事件,分别是东风、西风和中风,我比较喜欢的是西风这一段,东风太过于平淡,而中风则似有狗尾之嫌,只有西风让人有跌宕起伏之感。总体而言,小说并没有推荐的那么出色,至少语言上比不精彩,但是相较于电影的剧本来说,则好很多,电影不应该在血腥场面上着力太多,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一场斗智的心理游戏。

肥源的死

我看到很多人都说了顾小梦和李宁玉的关系。不过有一点有自己的观点,不少人认为顾小梦杀肥源是应为肥源侵犯了她,但我觉得不是。杀肥源是为了给李宁玉报仇。首先,肥源虽然被砍成了几块,但是他们一家都是被毒死的,和李宁玉的最后死法一样!只有肥源死后还被分尸,而且尸体是被人带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再分尸。我觉得分尸的人可能是顾小梦,作为警校毕业又在美国受过训的特工顾小梦绝对有这个胆量。她分肥源的尸体就是要泄愤。再次,顾小梦在承认自己雇人杀肥源的时候,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可见她对肥源恨之入骨,但是从肥源的性格分析来看,肥源并不是太贪恋美色,何况顾小梦的来头不小。而且顾小梦在关键时候帮肥源解开了小草的密码,肥源对顾小梦已经十分的信任,最后只放过了她和王田香,所以她恨肥源是应为李宁玉的死。最后我还想赞美下李宁玉的智慧,她最后的这个局可以说非常厉害,其实不仅帮她自己传递了情报,也保护了小梦,让她取得了肥源的信任,肥源事后放过了小梦,小梦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安全不少。所以不仅是小梦帮了李宁玉,李宁玉也在尽最后的力气帮助顾小梦。以顾小梦的聪明后来不会没发现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很多情节是暗写的,要自己体会。还有没有动不动就上升到爱国的高度,这是比电影好的地方。

向英雄们致敬!

一切起源于作者原本虚构的故事竟与潘教授长辈的经历极其相似,从而引起了作者寻根求源、还原历史真相的访查过程,把一个不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呈现给大家。李宁玉在极其复杂危险的情况下,为了送出消息而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心理较量,与大家平时玩的杀人游戏很相似,杀手为了不被发现就会想方设法的隐蔽自己麻痹敌人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引导敌人的判断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但游戏毕竟是游戏,是轻松愉悦的,而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谁都不会有丝毫的轻松感。他们的付出很少有多少人清楚,他们所做的贡献也很少人提起,但他们是值得我们感激的人,为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他们献出了生命!向先辈们致敬!

相比暗算差了一步。

构造看起来很做作,没有暗算自然。相比暗算里面的捕风,个人以为差了一点。作者到底不能把东西连续卖弄2次以上。我觉得这个作者需要换一个题材,或者有更好的想法了、

嘘,别让这爱情走漏了风声

故事主要分为两部分,《东风》和《西风》看完《东风》感觉一切都水落石出了,便不免对下部的《西风》越发好奇和期待,于是一口气读了下去。果然没有让人失望,真正精彩的故事是从《西风》开始的。作者让两个人叙述了同一段历史,可却有着不一样的真相。潘老对故事真相的隐瞒,导致了顾老出面最终解密。潘老的讲述为何能使顾小梦如此愤怒呢?就像她自己说的“你认为我想抢功劳?我要想抢功劳会来台湾吗?应该留在大陆当英雄才是”而她现在找到作者,澄清真相,可能是她对潘老对自己的欺骗怀恨在心,恨他隐瞒了事实。其实我更认为她的气愤,是因潘老在故事里忽略了她,而这个故事,是属于她和李宁玉的。她和李宁玉,旁人看来,亲如姐妹,可我认为,若形容成姐妹情谊,不免轻薄了这份情深。当顾老说了自己进入译电科的经过,作者说,你就是这样认识了了李宁玉? 而顾老却说,何止是认识哦。单单这一句就似有千言万语欲说却无从开口。而后又以“像一对冤家”来形容她们最初的相识,不免显得暧昧。她们的暧昧,别人也是看在眼里的。在《东风》中写到“王田香发现顾小梦对李宁玉特别好,当面和背后都在护着她:"尤其是刚才,喝多了酒后,看李宁玉的目光都含情脉脉的,很暧昧。"”即使是这暧昧 ,也是点到为止,再没有赘述。后来在《西风》中,顾老发现自己也被李宁玉陷害后,真的是对她有恨,恨她不顾情谊陷自己与危险之中,后又被李要挟,帮助保守秘密。这段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虽然是恨,可是从她的语气中可以发现,她对李的冷静和缜密的思维其实是带有敬佩的,同为谍务工作者,这样的智斗倒显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可各自立场不同,各有把柄于对方手上,关乎生死,关乎民族命运,一切都要小心翼翼。拔掉窃听器的那晚以及李准备就义的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李宁玉对顾小梦到底说了什么,除了顾小梦,没人知道,而顾小梦不想让人知道的事,便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不过就像是顾的儿子所说的那样,我也不信顾小梦答应在李死后还冒险为其传出情报,就是被她的眼泪和长跪不起打动了特务们都不会有的恻隐之心。但可以肯定,李宁玉是多么多么信任顾小梦。而这信任又源于什么呢?不会是凭自己手中握有顾氏父女的身份秘密吧。至于顾小梦最后嫁给了李的哥哥,一个身份与自己对立的人,不过是爱屋及乌吧。潘老因组织的要求,用婚姻作手段打入GMD的内部。同样也是欺骗,可这里与顾小梦相比,显得冷酷无情。其实潘老最后根本无需隐瞒这份婚姻的目的,作为谍务人员,任何手段都不是可耻的,相反,为组织获取情报那是牺牲。而他偏偏隐瞒掉了关于顾小梦的一切,其实是他无法接受,一个女人答应嫁给自己的理由,不是喜欢着自己,而是爱着自己的妹妹。这对任何男人来说,都是无法启齿的。虽然真相已知故事基本明朗,可仍有很多疑问的地方。其实这个故事的讲述就像这个故事本身一样,充满了疑问与顾忌。那些叙述者不想说的,或是无法说出口的,以及作者答应不说的,就像是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一样,让读者自己去想她的美吧。那个故事里最有血有肉,最敢爱敢恨的是顾小梦,一个已入暮年的老人,对她爱人的怀念: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把断齿的破梳子、一支钢笔(白色笔帽)、一支唇膏、两只药丸、三块银元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甚至还有一绺头发。就那样静静地收进精致的盒子,永存心内,相伴一生。看完故事我不得不惊叹于那特殊的年代里这两个特殊身份的人的那份隐晦的爱情。

不想要李灵玉死

也是一个人坐在卫生间花半夜时间读完的。读书时感觉周围风声鹤唳,鬼影幢幢,心中悲愤,只希望玲珑剔透的李能不死,既送出情报,又保全性命。只是怎么能够!!!!!!

没看过暗算不失为一部好书

在暗算的看风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不过应该说是毫无创新元素,有那么点微失望。尤其是故事情节的惊人相似,导致对于本应有的悬念毫无感觉

也看大热的风声

电影很火,好评如潮!原文尚可,估计是篇幅的原因,感觉和潜伏差远了,虽然说的都是以信仰为支托的事。情节有点牵强!

推荐一下

首先强烈推荐一下这本书。这本风声确实如如王安忆等人写的推荐文字那样,风声在结构行文等等多方面有所完善,是本好书,麦家很赞啊说点题外话,看完了麦家的风声,我...我彻彻底底对自己的智商死心了,我发现我的脑子真的很不够用啊,特别不够,尤其是玩杀人游戏的时候我就彻底傻了,只能凭借直觉瞎猜了。还有啥的比如说扑克牌的升级和玩骰子,我学了若干年都学不会,总是一开始学就厌烦就推开。我这智商搁解放前就是一替死鬼的料,怀疑自己真是自己考上清华的么。我从前一提到自己的智商时会觉得很沮丧,但今晚看完了麦家的风声,我终于对智商死心了,叹这也是解脱吧。

读麦家著《风声〉有感

以前读过麦家的《暗算〉和《解密〉。觉得《暗算〉故事情节新颖,引人入胜,读起来过瘾,真是本难得的好书。而《解密〉专业性太强,故事性太差,要不是借着《暗算〉的余威,还真读不下去,《解密〉比《暗算〉还真差一大节。这回发现麦家又写了暗算二部《风声〉并出版了,就马上买了一本挑灯夜读,一看开头有上当之感,为什么呢?原因在电视连续剧《暗算〉上,电视剧中有三个故事,其中两个故事是小说《暗算〉的内容,一个故事就是这本《风声〉第一部[东风]的内容,因为此部电视连续剧编剧就是小说作者麦家,看完电视连续剧《暗算〉后直疑惑,怎么最后一段故事小说中没有呢?由于导演兼主演柳云龙的出色导演和表演,电视连续剧《暗算〉大获成功,给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给小说《暗算〉的读者留下强烈印象。小说《风声〉一看开头第一部,给人炒冷饭的感觉,除了时代背景人物姓名及人物关系稍有差别外,一切都和电视连续剧《暗算〉一模一样,这是麦家自己炒自己的冷饭,怨不得别人,幸亏此书后面的部分有些新意,使这本书才有些价值。从整体看这本书的水平居《暗算〉和《解密〉之间,属于较好水平。

我不怕死,我是怕爱我的人不知我为何而死,只因整个国家已在生死存亡之际

每次读到关于革命先烈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文章都不免为他们缅怀一番,都在心底试问自己身处当时能不能向他们一样为自己的信仰献出生命,不管怎样,我都会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勇往直前因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风声而已

最近才有空看了去年大热的电影“风声”。因为对于剧情不足的不甘心,又看很多人说原著比电影编得好得多,于是迫不及待地买来原著,一天啃完。对于一个侦探小说爱好者来说,看这类小说就像做一个智力游戏一样,如果作者故事编得好,能把我迷得云里雾里的,那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特别是看到最后,居然是你最最意想不到的结局,那就是最好的,最成功的故事了,去年读《嫌疑人X的献身》就有这样的感觉,所以读完我硬是要求本来不读小说的树树读一下,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智商很高,看侦探小说能一下就猜到谜底。果不其然,他读完也觉得确实编得好,完全想不到是这样的一个结局。相反的就是编得不好的小说了,一种呢就是像树树说的,一看就能猜到结局,虽然也找不到证据,但是靠直觉一下就可以分辨出来,有时看到一半就不想看下去了;还有一种呢就是结局也算是出乎意料,但是从结局来推前因后果,却是矛盾重重,就是故事编得不圆,有漏洞。这种书会让人读完,但读完后却如鲠在喉,觉得很想去跟作者理论一番,把心中的疑团说出来,请他把漏洞堵上。无论是电影的“风声”还是书的《风声》,都属于第二种。电影的演员都挺好的,周讯,李冰冰,张函予,王志文,甚至于苏有朋和黄晓明,都演得很好,这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但对于我来说,看这部电影不止是欣赏演员的演技,当然更不是做爱国教育,我只是想看一个好的故事。前半部分都挺好的,用刑啦,心理战术啦,该恐怖时有恐怖,该悬疑时有悬疑,每个人用墨不多,但每个都个性鲜明,让人猜不出哪个是老鬼。但是到了后面,谜底逐渐明朗,老鬼终于露头的时候,特别是最后张函予跟李冰冰解释一切的时候,就开始让人觉得遗憾了,故事不圆。黄晓明演的小日本一直都是很聪明的样子,但后面本来毫不之前的李冰冰突然拿包烟去检举周讯,他就信了;王志文每个房间都在监听,当两个最大的嫌疑人单独相处一室的时候,居然也没有派人暗中监视,让两人可以靠着在手掌写字沟通(难道沟通只能说话,还做什么特务阿);还有就是最后情报传送出去的途径,那时候我都以为张被整死了,结果人家居然还可以通过唱变调的京剧来传递情报(不得不佩服我党的地下工作者都有铁一般的体质和意志啊)。以为书会编得好些,哪知道还是遗憾。前面的那些情节都不说了,当就情报是如何传递出去的这一重要情节说说。书里面是有两种说法,但似乎都站不住脚。第一个故事是说通过李宁玉给丈夫留下的画,画里面的小草是莫斯电码。这个还是好理解一点的,但是那么聪明的小日本(这是前面描写所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我对这日本人有好感),居然在行动要实行的关键时刻还花时间去处理李宁玉的尸体,还帮她送遗书出去,还真是有同情心啊,当然,这也是电影和书一直强调的,只有死人才能离开,也就是只有死人才能传递情报。但这一说法真的是有些牵强,为啥死人就一定能走呢?日本人做这个圈套除了想找出谁是老鬼之外,就是要靠假情报对地下党一网打尽,这么关键的时刻,本来应该连一只苍蝇都不给飞出去的,居然又是送遗书,又是运遗体;看看第二个故事更是站不住脚,顾小梦去检举了李宁玉,后来居然还和李宁玉的哥哥结婚了。日本人又在关键时刻昏头了,知道李宁玉是老鬼,居然还不把她老公抓起来。再说一早就知道谁是老鳖,居然又还眼睁睁地看着他去打电话传递情报。只能说在谍报工作上,日本人和国民党的智商就是低,或者说在关键时候就低了。呼……,终于把喉咙里的刺吐了出来。

如果我觉得电影比书好会不会有人拍我砖头?

我是先看电影再看书的我这人有个习惯,如果电影有原著,一定会找来看看当然实在找不到或者原著没有中译本就算了比如《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的原著《种子与播种者》和《蝴蝶君》一般来说,电影很难比原著更好但是也有例外,像《天才雷普利》,绝对是电影更好说了这么一大段,主要就是想说《风声》的原著比不上电影兄弟班有个同学是看首映的我们事后讨论时,发现除了首映,后面的所有场次都剪去了如下情节:1白小年是如何被逼供2白小年怎么死的3顾小(晓)梦的死因4顾小(晓)梦家世如此雄厚为何也难逃一死5武田的父亲是怎样的6吴志国与武田的最终对决这样我就恍然大悟了,电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迷局而不是像书一样无法自圆其说书的西风和静风这两章有狗尾续貂的嫌疑而且画上的小草做莫斯电码这样明显的记号,会看不出来?一本日记都可以没收,何况一幅画只能叹一口气翻完最后一页这个连文笔都有些白的小说

“风”过留痕

很喜欢电视剧《暗算》,三部看来过瘾至极。无意间惊见同名小说,因此有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正如作者麦家所说,已经有了《暗算》电视剧了,怎么还有《暗算》第二部呢?电视剧《暗算》之第三部《捕风》,是否是根据史料所写?还是另有原型?到底发生了什么复杂和缜密的故事呢?小说一环扣一环,似平静波澜不惊,但是其中暗藏无数秘密。一定要看看这部《风声》,2007绝对不能错过的精彩故事~~~~~

没有真相

以前在看讲述历史的小说时总会觉得人其实是很无力的,无论多么才华横溢或野心勃勃的人在被卷入时代的洪流时都会变得鸿毛一般微不足道,有人被时势抛上时代的巅峰,有人被历史的巨轮碾得粉碎,而大多数人只是沉默地随波逐流就漂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可是这部小说简直彻底动摇了我的历史观。他让我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能力过人却隐姓埋名,怀揣无数秘密地演着两种人生,忍受着连对最亲近的人都不能泄露真实面目的痛苦;而正是这样的一群人不断地在一个又一个瞬间扳动了历史的舵轮,重新书写出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历史。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人其实才是最有力量的。而从潘教授和顾晓梦两人就同一事件说出两种不同故事的“罗生门”看来,所谓历史其实根本没有真相。因为历史由人记录,而记录历史的人各有各的感情、欲望和秘密。被这样的人们记录下的历史多半只能是个有着大概经过和结果的模糊样貌,而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心里的百转千回多半尚未见过天日便被带进坟墓里了。不过,面对那些冥冥而无力挣脱的命运,偷偷克扣一点历史的斤两作为补偿,其实也很公平。

一幢小楼,四天时间,竟可以发生如此多的故事

看到下部,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感慨于那个残酷的年代那些无名英雄对信仰的赤胆忠心。小说写完了,却留下了更多的谜。这是一本小说,更是一部历史。顾小梦、李宁玉,传奇的女子。

电影和书各有各的精彩

电影的精彩在于环境的渲染,漂亮的节奏,出色的表演。书的精彩在于传统宣传角度的解脱。至于作者的功力,说实话还是差一点,不好意思,我们看书的人总是喜欢随随便便的评论作者的功力。从文字功底到讲故事的功底,都希望作者再上层楼。

好小说

《风声》是一部好小说!起初是朋友老郑在酒后说的。老郑的品味和我相当,我们常会喜欢差不多的小说,在夏天一起淘情色片,评论过本地和外地的姑娘,也认真地做过书,他比我年长,最初几个严肃地和我说成人话的朋友,比如:你要趁着年轻好好干。这本书,在几天后就落在我手上,开始我在忙些破事,书就放在床边,有个晚上我睡不着,就爬起来读,一读就完了,想拔出来得费姥姥劲了。翌日下午我在“这里那里”的角落里,一口气把大半本看完。咖啡店凌老板给我砌了壶铁观音。他也看过这书,很稳重地评价:写得好的。书分三部,一部是巧妙,但是以我的小智商都容易看出破绽,充其量和阿嘉莎.克里斯蒂中等水平作品相当,第二部突然打开,原来我的讥笑成为巨石砸向了我,自我的颠覆是最大的震撼。虽然是小说书,也会对人有影响,只是我们未必了解。《风声》第三部,作者和读者一起做起来了恢复运动,如沐静风。静风不是没有风,空气流动就是风。但若这个流动速度在0.2米/平方以下了,人就无法感知,说到底是人的弱化。在咖啡店里我读到天暗,给老郑发消息说明内心的喜悦,他回复,正在厦门海边散步,那喜悦我竟然仿佛由心底而发。

环环相扣,看了前想知道后,4个小时搞定

风声的电影看了一些,也看了介绍,感觉还是不错的小说,故事情节煞是好看,买来有段时间了,一直没抽得出时间来看,今天终于老婆、儿子参加同学聚会去了,一个人在家看,从12点开始看,忘记了吃饭,到下午4点,解决战斗;小说的故事情节就是比电影好,描述细致多了,也紧凑,毕竟电影时间有限,只是看完之后,有个疑问,到底是李宁儿还是顾小梦将情报送出去的了?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李宁儿了死了,并且允许将遗书送出来,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已经告知其他人,出事了,小心点,换地方或者不开了吧。但是个人更倾向于顾小梦吧,毕竟顾小梦一开始就表现的太过于抢眼,而且也太取信与肥源,也是最有可能将情报送出去的,毕竟,如果我是肥原,你是老鬼的话,即使你死了,等个一天两天也不是问题。书中通过画画来传递情报,将小草的高低转换为莫斯码,有创意。

都是后部坏了事

结尾添的后部让前部看起来逊色不少,像是作者专意为了写后部的内容一样,前部变成了一个大引子。我的重心完全倒向了顾小梦。而后部也带给我更多的疑问,让一个完整的故事少了那么点逻辑严密性。顾小梦见过李宁玉的丈夫(他追到单位打李时),为什么竟不知道他可能是共产党而与他结婚了呢?这是全书看完,两边老人将故事拼起来后最大的漏洞,完全不合逻辑。在我看来,引出真人直叙的部分最有虚构的可能,而不是前面双方不太契合的历史回忆下形成的小说前部。也许是作者为了保住对顾老的承诺而另有隐情,可这与作者发现那点隐情之时孜孜不倦(or something else)追踪答案相比又有些小题大做,说白了就是矫情。李宁玉在后部里还原了一个革命者,一个杰出的革命者的本来面貌。老实说前部里她的形象还是很硬朗的。讲到最后,其实小说传递给我的信息变得单调起来:英雄最后死了,而利益永在。革命还在继续,革命的人最后还是要回归生活,不能革命一辈子。顾小梦一辈子怀恨在心的不是李宁玉辜负了她的信任,而是她的丈夫——另一个地下党。

还行,就是。。。

还行,值得一读。但是!对作者故意说这是秘密不告诉读者比较火!既然这样,不要说这是秘密不就可以了,不说你会死啊!耍人么这不是!

老鳖没看情报吗

情报是被卷在烟里有老鳖传给老汉,随后被敌人发现。那老鳖知不知道情报内容是什么?剧情发展应该是不知道的,那老鬼给老鳖的情报直接就是卷烟?老鳖原封不动就给了老汉?可是后面老鳖见到顾小梦的药丸后,明显是看了情报的,因为是直接打电话通知的老虎。如果前面老鳖看了群英会暴露的情报,他应该打电话给老虎,或者随后碰面的时候告诉他,因为老汉被捕,情报没有顺利传递呀!

没有想象的那么精彩

以前看过电视<暗算》,比较精彩,挺吸引人的,漏洞不多,还是比较严谨,紧凑的。我看的《人民文学》上的长篇小说,和书应该差不多,内容上前面差不多,没有太吸引人的地方,差点就不看了。我最喜欢的结尾,大家对同一个人的不同描述,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描述,国共双方的谍报人员的爱恨情仇。一切都没有定论,留下遐想一片。罗生门,张灵莆,对与同样一件事或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叙述和描述又是那么大的差异,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相信假的,有时我们也不相信真的,因为我们分不清真假。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会告诉我们真相的。

阳痿的叙事——估麦家

阳痿的叙事 ——估麦家看了麦家四本书:《解密》、《军事》、《暗算》、《风声》,基本都是写军队里的故事。有一些是特殊的秘密机关的故事,最让我不能容忍的就是这部分。故事中这些秘密机关里的人多是身怀绝技,被“选人干部”相中就强行要走,容不得多余的反抗,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从此改变人生轨迹,与世隔绝,告别亲友,远离人群。凭什么?谁有这样的权利操控他人?尽管打着国家的旗号,拿出安全的名义,怎么看都是违反人性的。如果说麦家要表现这些人物为了国家甘愿牺牲,那么看看陈二湖的晚年吧。在麦家的小说里,他把这叫做命运。麦家似乎是很认命的,命运在他的小说中反复出现。在我看来,不过是麦家让自己笔下的人物忍气吞声,甘受折磨——一是故事中的领导,另一是作者的折磨。好在这不是麦家小说要表现的重点,不是兜售宿命论,估计他要表现人物的神奇之处。那我建议麦家学学冯骥才“都市奇人系列”,写得多好,让读者对那些奇人的拿手绝活过目不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在叙事上。麦家从来不肯老老实实顺顺当当地把一个故事捋顺了一次讲完,总要以采访的形式假借他人之口叙述,再穿插日记、录音、新闻、书信等,故弄玄虚,混乱不堪,整假招子,玩幺蛾子。既想写,又不畅所欲言;既要挖,又不深切透彻;好像阳痿的男人有性的渴望,却无法勃起。而麦家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在于他的题材是“秘密”,没写出来的,是因为牵涉“秘密”,打探不到;打探到了,也不能透露。我不知道麦家这样处理故事有什么意义,又不像《公民凯恩》多角度非线性叙事——他的小说都是线性叙事;更不能比《罗生门》借同一件事不同张口揭露人性丑恶。表现人物工作的秘密性?那干脆别写。表现人物工作的困难性?并不在于要把故事写混乱。表现自己的写作技巧?学会写一件完整的事再谈吧。我看《风声》第一部还不错,到第二部坏了,露馅了,露马脚了,露出狐狸尾巴了:先是第一人称写采访,然后第三人称写故事,再用故事中人物的第一人称写录音。不是说这些技巧不能用,而是在于麦家的小说这样颠来倒去的根本没必要,不能加强叙事效果,反而让人读着受罪,进一步表明作者自作聪明的愚蠢。按正常的方式,选一个角度,把故事讲完就不错了。茅盾文学奖居然颁给这样一个三流小说家,要么是我国的文学堕落了,要么是有猫腻,那就是体制堕落了。麦家,我都懒得去评,只要估一下就够了。

麦家忽悠的本事太牛了

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把原来写的小说改改名字,大体内容不动,换个名字又算一部新作的,同一个构思,什么下的天空卖一次,暗算卖一次,风声又卖一次,不知道麦家是不是准备靠这个密室情节吃一辈子。

风声过后

老天爷终于肯藏起他阴沉了几近一个星期的愁容,在这个周末给湿漉漉的人们施舍些许光亮。当我清晨踏出电梯门的一刻,一束久违的强光照射进打开的玻璃门,震撼般的刺醒迷离的双眼,脚步不由得变得轻快起来,似乎伴随着连日阴雨而沉浸在小说中的心境也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只有回来了现实,才能回过头去看掉下去的地方。风声,我的选择总是机缘巧合,只因为那偶然遇见的短促的预告片,尔后花了大半天的时间通读了小说的文字,却用了好几日的阴雨作为陪葬躲在小说里不肯出来。很久很久不读小说了。自打给自己定了学历史的目标,臆想着一切一切的真实,努力努力地向身边勤勉的兄弟姐妹们学读史学论史。然而生活竟是半真半幻,似摆脱不了虚构的一面,因而欣赏小说的的确确是惬意的。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数百年前的那一句“真亦假时假亦真”,恰恰古典和现代是惊人的同构。东风,西风,静风。如同那个临阵磨枪的夜晚,张三丰问无忌兄“忘记了多少”,直至答曰“全忘记了”;亦如同高考前夜,我们可爱的班主任老师和我们说这个“忘记了”的故事;后者如前者的翻拍,而今更是影像再现。我忘记了。东风的阴寒瑟瑟,西风的跌宕波澜,静风的石破惊天,破出来的却是永不会捅破的谜团,巧妙的静风微拂却犹如强大的力场将我束缚在宁静的漩涡。我爱死了这敌特的题材,爱死了李宁玉止水般的冷峻美,爱死了顾小梦藏不住就不藏的率性,更爱死了作者的痴和用静风留下的漩涡······早间到工作室打开电脑是在七点半,走廊的灯还暗着,一层楼属于我一个人的宁静。阳光从东边的窗口洒进来,枝繁叶茂的法国梧桐投射下美丽的斑驳,又是有些半真半幻了,打开窗聆听屋外的风声,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大概是东风吧······

是不是我没品味?

《风声》这本书,原本是和《暗算》一起订购的,但卓越提醒我两本的送货时间相差近一周,我没有耐性,索性先取消了晚送货的《暗算》。《暗算》看过零星的电视片断,记得看的是阿炳那一集,故事是好故事,演员也是好演员。后来又在书店稍微翻过,觉得这是本不错的小说。所以以为《风声》同样精彩。是的,书的封套以及封底都有众多溢美之词,仿佛不读此书即是人生一大憾事。我读了,用了五个晚上睡前的时间来读。一本精彩的好书应该会令人忘记时间和睡眠的,但是《风声》没能做到。如果故事结束在晚年的顾小梦出场之前,这本书勉强值得一看,顾小梦的再度出现削弱了这本书的故事性,有时候有些事情点到即止就够了。《暗算》依然会买,成名作永远都值得一读。前面既然提到了“一本精彩的好书”的标准,那么索性推荐这样一本书吧,来自周健良的《愤怒的子弹》,它让我从晚上十一点一直读到凌晨五点,欲罢不能。

看《潜伏》,再看了一遍《风声》

这些天窝在电脑前看第三遍《潜伏》,那个感慨啊,还是哗哗的。突然想起来又把一年前看的麦家的《风声》翻出来看了一遍。找出以前评的三颗星,现在读来,感觉又不一样了,给4颗星吧。看《潜伏》很真实,那一个个人物都是鲜活的。而《风声》,推理和技巧性的痕迹多了些。所以,前者是有深意的,后者只能说这个故事不错。

巧妙的作品

看了三遍电影,但是从未看过小说。因为一直对麦家的作品很喜欢,最近过年期间,又把《风声》翻出来看,原来是两个一样的内核,但是不同韵味的故事。电影画面感、情节感很强,但是最后的主旋律上升的很明显,但是这部小说中,又抑扬顿挫,最后还会自我颠覆。一直很佩服麦家写作的心机,从《解密》的起承转合,到《暗算》的听风看风捕风,这《风声》的东风西风静风,麦家每一次的写作都很用力,他不是以辞藻取胜的作家,但是他的结构和细致的内容,一直都是中国作家中很难得一见的。

胜过暗算

这部书可以用骇人听闻来形容第一节、二节、三节。。环环相扣,比《暗算》的构造要更有机。读完有种在历史深处转寰相遇的感觉

书没电影好看

以前一直觉得看书会比看电影好看,因为多了想象的空间和美好。但看了风声的电影之后,却觉得电影改编的很成功,要比书好看。

顺风小说

因为没看到电影,所以找到书来读。前半部让我欲罢不能,后半部却乏味的很,这部小说真的得到过茅盾文学奖吗?作者是写电视剧的,也许写书的时候就想拍成电视卖钱?据说电影经过改编,只说小说。东风部分,开头紧张过程紧凑,叙述里夹杂老鬼的独白,很有电影的感觉。几个人玩杀人游戏,法官却不知道如何评判。如同推理小说,到了一半就看出谁是老鬼,可需要作者给出合理解释。东风的结尾给出了解释,也有结局,但不完满。如同后面写到的,画不可能被带出去,而且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根本不可能用画夹带那么简单的莫尔斯码。虽然那是几十年前,但人物都是搞这一行的,就算素描功夫再好,也不可能冒如此风险。西风部分,给出另一个解答,弥补了东风里的缺失,但仍旧不可信。民族大义在那个生死时刻能左右每个人吗?个人情感能战胜理智吗?跑到台湾的老太太显得过于任性和张扬,那个年龄的人经历沧桑,不应该纠结于小节。作者似乎在东风里故意卖了破绽,在后头找补。静风部分更是隐晦有加,我以为能写出华丽转身一样的结局,然而不是。故事回到《暗算》的架构里,给不出好的答案。如果评价这本书开始了中国小说的新方向,我赞成。可如果对此书评价过高,我保留意见。情节架构很好,切合历史又适应目前的环境,但推理的过程太粗浅。作者把自己写到小说里,好像故事并不是他构思的,想用这个方式突出故事的真实性。可书里几个角色,哪个不是小说里才有的性格极度突出的角色?画虎不成,更显得假。架构五分,情节四分,故事只有一分了。

要站在百合的高度看世界,站在爱情的角度看《风声》

原标题—— 要站在耽美的高度看世界,站在爱情的角度看《风声》(友情提示:爱情诚可贵,爱时须谨慎!)。而《风声》就是刻在骨头上也不能磨灭的爱。电影里改的那么多,感到可惜。表面上加深了亲密暧昧,却淡了那种至深的爱。没抓住这个故事的魂,所以说么,丢了精髓。电影里李对顾说的那句“情报有比命重要吗?别人怎么样我不管,我要你活着!”,倒像是在原著里,顾带着绝望和悲哀对李哭求的吧。为了李,她放下了骄傲,放下了立场,放下了恐惧,放下了之前被李利用的恨,唯独却放不下她对李的爱!冒险帮李完成了任务,冒险探老鳖去了解知道情报是怎样传出,只为确定“李宁玉算 是没白死”!顾还试图想救老鳖,更让当时的老鳖误以为她是被李宁玉发展为一个组织的人了,西风通过顾老的叙述就直接表明压根没这些,只是个人立场完成李宁玉最后的请求传递消息,所以更没什么所谓的思想境界拔高。而且从另个另个层面来说,还远远的表达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影院版《风声》是含有歌颂的是信仰,那原著呢?曾有人道出“原作和电影的落点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胜利,为了信仰,是否可以抹去人性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否可以背叛人与人之间最炙热的联?”对于李的死,能确定的是,顾是参与其中的,主谋是李,顾是同谋。有人说,世上最苦的莫过于爱,而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那才痛苦。当进裘庄一系列爆发后,顾老那份对李才会出现暧昧不明的情愫变得清晰时,却要一步一步的看 着自己所爱的人,一起计划着她的死亡,并要自己一起协助完成,那已经是,放弃的不仅是她所爱的人,更是放弃她去爱人的心,对于刚刚懂得、了解爱的人,实在无比的残忍,这种失去,就意味着不再拥有。死的是李宁玉,被流放的却是顾小梦! 绝望丛生,那个年代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那种特殊的身份,这份爱本来就是犹如镜花水月,看似很近却遥不可及,更别说计划实行之后,从此生死两茫茫,连只是待在李的身边,看着她的机会也全部被摧毁,那种参与,也代表着亲手捏碎。曾看到有人说,在裘庄是顾小梦最快乐也是最痛苦的时光。确实是如此,西风篇在顾老的叙述中,不乏一些冒着丝丝带着甜味的语句,让人觉得她谈的是那已经不在的恋慕之人,她的骄傲,她的毕生所爱,也是她内心最深的的伤痛,想永远深埋这段过去。对于有人提及的“因为她从未向别人开诚布公,她一直埋在心里,埋到85岁,遇到了作者,不能不说,然而又终是不忍全说”,造就了西风的那种既想撇清,却又撇不清的关系,只因顾老豪不自觉流露出的那种爱。抛夫别子,对他不屑提及,而孤身辗转到达台湾,却随身一直保存着李的断齿梳子、一绺头发、白帽钢笔、一张照片等遗物,并用小竹篾编织的小盒子精心的保存着,问及初见李时,老人感叹一声,拿起梳子翻来覆去地抚摩着,很是心疼这样的一个女子。任时光流逝,曾在裘庄里所发生的,爱恨交织情感爆发到烟消云散,也只有当事人才能在多年后依旧体会的到遗留下来的苦楚。年过古稀,再次回首,对于当时李宁玉的决定,还是不禁恸哭,也没冲刷掉那彻骨之痛。顾老和潘老更深层次的最初动机,应该是早就互带各自目的进行互相利用,潘为了政治目的;而顾是因为李,那个让她爱恨交织的人。还有一点,作者那么一个个采访过来的人,却没采访李的亲生孩子,也不见潘教授等提及,最大可能就是李那两个孩子是被顾好好的照顾。可以说顾是刻意让李的哥哥接近,或是刻意接近李的哥哥。好嫁不嫁却嫁她哥哥,对顾来说,偏偏选择一个弃G投D的人(无论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为丈夫绝对不是好的举措,立场不同,不相为谋,甚至这样做还有危险,她不可能不清楚这些,以前让姓简的当她BF是为了掩饰她身份。那潘老呢?换做是其他特工遇到可能就直接调查他了。西风东风里都有提到李和她哥曾上演苦肉计,潘老在译电科对李宁玉又骂又上真格的拳打脚踢非常之狠。那时唯一出面阻止的是顾小梦,还骂走了李的哥哥(拇指!),那么印象强烈的场面,至少不会忘记这个男人吧,而且当时这个男人的名义还是李宁玉的丈夫。至少是认得那是李宁玉的丈夫,后期李宁玉摊牌拉拢顾,从小到大什么的都说了,而人前假装为她丈夫的潘老实为她的哥哥。那么顾小梦就更是清楚她哥哥的身份,可谓对方家底清楚。而且顾老自己也说道,作为特工的立场,有些事是不经说的,说出来别人就会用第三只眼睛来看你,来试探你,来调查你。潘老,李的哥哥,顾老没爱过他,他的难堪在于,最后即使有了他们的孩子,即使渗透顾不成,却发现顾内心深处的秘密。所以在潘教授父子角度叙述的东风篇里,有顾老直接说“我就喜欢她”,而王田香和肥原对顾李两人互动所产生的那些对话,隐隐约约的暗示顾对李的感情很暧昧,甚至暧昧的不简单。连潘老的儿子也说“毋庸置疑,你的书稿是直接导致我父亲去世的诱因,但不见得他一定是被气死的,从理论上说也可能因愧疚而死。我觉得,如果你写的那些是真 的,我父亲在如此高龄的情况下依然谎话连篇,真是……怎么说呢,令人羞愧啊。我父亲在医院里躺了七天,期间多次想开口说话,终是一语未破”。 撇开政治来说,没有一个男人愿意提及他妻子嫁他竟然只是因为他的妹妹,她的妻子恋着她的妹妹,关乎耻辱的,关于尊严,不惜去遮掩。如果顾小梦不爱李宁玉,那么辗转去台湾后,就算是因为后来政治动荡,潘老可以名正言顺的说他曾经牺牲个人利益,打入敌人内部并利用那段婚姻来套取情报,做了巨大贡献。对他立场来说何来不光彩,何必要隐瞒他和顾老的这段曾经的关系。而潘老自身不曾提及和顾的关系,就是顾爱李的最好证据之一。对于一个有身份有地位光鲜的革命家,想想也知道不可能对人说“哦,天啊!我的妻子爱的竟然是我妹妹!她竟然抛夫弃子却带着我妹妹的一切走了!” 即使是现在21世纪,有身份的人也不会随便公布自己的性取向,更别说是那个年代对这个的观念了。一个男人遇到,应该没有比这个冲击更大了,对他来说,是无法启齿的丑闻。被利用的不仅是她,也是他,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只能沉默,就犹如历史不一定非严肃不可。嫁潘,为了名正言顺的照顾李的孩子可能性很大,并含“顾对李的移情作用”这个观点。对潘老是没爱情的,而潘教授,2个人利用的牺牲品,而又有哪个父亲会说“你妈妈爱你姑姑”。潘教授最后要作者不再去打听他父母的事,作者在最后也写到“我是说,这些东西让一个外人来告诉我 太遗撼了,如果由潘教授来说……可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和恐惧。我深刻地感觉到,潘教授已经非常懊悔认识我,他说他向我打开的是一只潘多拉的匣子……”因为没有一个孩子会去说“我的母亲爱我的姑姑”。而有些人认为顾小梦的秘密或是杀肥原的动机是“肥原侵犯过顾”。我倒从来也没觉得顾被肥原伤害过,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她爱李。书里写那位二太太代号为“老汉”的特工就是这个例子,为了情报不惜出卖身体色相取得情报,最后被汪政府杀害,东风里她的同僚对她可都是赞赏之词,说她为了革命连女人最重要的名誉都可以不在乎)。所以其他的人不会因为觉得女特工被侵犯过而觉得难以启齿,因为在那个年代女特工如果出卖色相过,就等于为国捐躯是光荣的,而不需要去遮遮掩掩。只要曾爱过,一般都会理解那种“看着所爱的人痛苦,比自身痛苦更甚之”的感觉,而且李是死的那么凄惨。所以看到东风里这段“最后,顾小梦走时,李宁玉硬撑着坐起身,认真地对她道谢,说:‘只有你把我当朋友看,我死了都不会忘记你的。’”这让我很不厚道的笑了,朋友?!只是朋友?!只是朋友你能相信她会为了你违背她自己的立场,压抑被背叛被当枪使的恨,冒着生命危险送情报?只是朋友那你能在死前,已经没任何威胁筹码可以威胁的情况下,把那么重要的计划信心十足的托付给顾,而自己安心赴黄泉? 呵,聪明绝顶如李宁玉,她可能什么都知道,但也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就算是说姐妹我都嫌少,所以顾老看到东风对作者写的不实,而乱飚脏话及那发烫的感叹号也不足为奇了。而拔掉窃听器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看来是永远也不可能百分百的呈现在面前,那些不被世人所知的,那些被知情者所想想封存的,也是人心深处所埋藏的,每个人都有不想为人知的。最后顾老带走李留下来的一切就是相对胜利的宣告:哼,她的一切,只有我,顾小梦,才有资格拥有! 对顾老,很是敬佩,也心疼,半个多世纪,那份徒留内心无尽的伤痛和思念,不想世人歪曲她和她的故事,却又不能全部诉说而深埋在心底。叹息她错误的时间,爱上过于自持冷静的人,执着如李宁玉,狡猾如李宁玉,深算如李宁玉,信仰高于情感如李宁玉。那样的年代,双方的身份,喜欢上这样的人,注定要被伤的深刻,痛的彻底。风声,叙述了那个年代中,一个女子的执着信仰,及另个女子那讳莫如深的爱。

东风吹来西风,风过了无痕

听同事的介绍来看了这本书,触动了我已经生锈的笔头。我本是不喜欢以194X年为背景的故事,总觉得那个年代有太多我读不懂的革命激情,让我避之不及。而这个故事(姑且说它是故事吧,我想大部分人都没有去考证那段历史)却是不同的。它哪里不同呢?没有言之凿凿的革命宣言,没有热血沸腾的蓝衫学子,没有血雨腥风的斗争场面,也没有杀人如狂的日本鬼子。那它有的是什么呢?先说东风吧,东风是作者以第三者的口吻讲述了这两栋楼里四天的天翻地覆。作者没有主观的加入太多爱国色彩(我觉得这很好,太多的爱国色彩反而会使故事失了颜色),他只是淡淡的将这个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对日本人龙川肥原的描写,他的形象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皇军,不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过一个的杀人机器。相反,作者笔下的肥原是一个心思缜密的特务头子,是一个喜欢推理自作聪明的“文雅人”。是啊,那个年代,在那个杀人有千种方法万种理由的年代,抓一个奸细也是要有理有据,有凭可依的。再说西风,西风是这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如果说东风让我眼前一亮,那么西风则是让整个故事活了起来。书里的人物谁最出彩?顾小梦!那个娇气又跋扈大小姐。她带我们走进了她的回忆,留下了她眼中的真相。西风展现出了一个更加鲜活的老鬼李宁玉,她无以复加的害怕和举世无双的智谋在顾小梦的话语中一一显现。李宁玉怕呀,她怎么能不怕,四天,只有四天,她犹如困兽一般被囚在楼里,同志们的命就在她手里;然而,她又是怎样步步为营的与肥原周旋,甚至细细考虑死后的种种情况一一嘱咐顾小梦。我想,她到死的一刻也是不甘的吧,好像一名棋手,她以自己的死作为一步棋,却无法得知最后的结局。东风吹来西风,是吹开了面纱?抑或扬起了沙尘?只是,风过了无痕。

誓言无声,英雄无语

看这样的一部小说,真的有一种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感觉,真的不敢确定这是作者在还原一个历史真相还是纯粹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里面的情节是那么跌宕起伏动人心弦,明明知道谁是老鬼可是还是愿意跟着情节做不同的猜想把每个人都怀疑一遍。不过艺术不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吗?我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我相信新中国的历史是由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和真相来谱写的。有很多李宁玉和顾小梦这样为了信仰坚守一切的英雄。如果没有这样一位执着的作家那么她们的故事和名字永远不会被后人熟知,留下的仅仅是墓地里的阵阵风声。故事虽然给我们留下很多的悬念但却也是高明之处,若是真的历史我希望能为顾老,潘老保存点秘密,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若仅仅是小说那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智慧和情节设置的巧妙。完整的结局不仅仅不会为这部小说添彩反而会将此书沦为一部二流的谍战作品。我特别喜欢小说外部静风中关于这些无名英雄的精彩解说:“有人说他们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生没有名字死没有归宿,也许只有这风知道,雨知道,他们的尸骨埋在何方。是啊,风知道,雨知道,他们甘愿把自己做过的一切和知道的一切都带进坟墓。但是共和国知道,共和国的山水和人民知道,坟墓里的主人是如何在瞬间改写了历史,又是如何用他们的智慧和信念创造了历史,缔造了这浩浩江山……”

风中之城,风中听声

风中听声,隐晦,神秘。我不知道,那座幽深的古堡里究竟隐藏着什么,那个年代的多少秘密都被埋在风中,为人所不知,遗憾于那一瞬的挣扎,究竟是否有轮回之说,让我们重回那里,风中之城。我惊讶于那个遥远年代的尔虞我诈和风声鹤唳。更惊叹于作者深究于市的一份坚韧执着。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的确在整本书中是两次再现,不同的是两方不一致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深奥的历史之谜。可是,多少过去终究,已然成为了过去,再怎么评说都找不到了当年的痕迹。所以,轮回时,失去了回忆,就不要重来,免得落寞。可是还明明惦念当年的爱恨情仇,又怎能割舍啊。与电影不同,更多的是追求对文学的追逐和历史的探究,我们热衷于对历史进行着悬疑,却一直忘记,历史是为了惊醒我们的梦,不要继续彩排,我们需要一个宁静的地方来建立我们的天堂。梦已然释梦吧。

同一个故事写了两个小说?

作者在开头说:暗算小说与真实事件相比,遗漏了最精彩的一些部分。但看完《风声》,没感觉和暗算第三部有太大的不同啊。可能唯一的不同就是背景(换成了抗日)和性别(由男的换成了女的)?至于说悬疑程度,其实看到小说的三分之一,大家都能明白是李宁玉了,没有任何悬疑了。唯一的不同是结尾,变成了各说各话,罗生门再版。

由小说引发的联想

1. 吴志国的下落。 《东风》中说李宁玉死之后并没有暴露老鬼的身份,反而让张司令、王田香等对肥原产生了埋怨。肥原自己也被蒙蔽,进而确信吴为老鬼,刑而毙之。这一说法在《西风》印证下,就露出了大破绽。西风里李宁玉死后故意暴露了身份,这样吴的嫌疑应该被立马洗刷,得到释放和重用才是。因为吴、李两人从一开始就已反目,互相咬住对方是老鬼,你死我活,非此即彼。这样李既已暴露,吴必然得解脱。当然理论上分析,吴、李同党上演一出既然“舍一保一”的苦肉好戏可能性是有的。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一死一生,生者有机会传消息出去。 不过这种可能微乎其微,所以吴即使不能完全脱身,也在怀疑名单的倒数第一。这样的话,肥原完全没有理由再对吴动刑,而应该以礼相待,好生抚慰。《西风》没有对这一点,即吴的下落或者下场做说明。2. 按照《西风》的说法(个人相信西风是比较东风可信的)抓捕老K失败后,肥原必然知道裘庄里还有鬼中有鬼,老鬼新鬼,鬼影重重。新鬼是谁,是原来四人中的,还是在裘庄监视人员当中,是一个,两个,还是三个四个五个? 这,这简直太刺激了,可能性太丰富了,夜长梦多,需当机立断,设身处之,我是肥原的话会把裘庄还活着的白金二人,连带张司令,王田香和其他可能在裘庄知情的人一并转移软禁,顾也要星夜召回,且是首要怀疑对象。西风的结果却是:除了顾和王最后重返部队,其他人下落不明,很可能被秘密处决了。顾和王是如何脱身的(尤其是顾)?连张司令这样的大官都难以幸免,难道这两人有回天妙法? 况且这次,肥原是得上峰“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指示,更不用说抓捕失败后气急败坏,这两个人如何脱身真是个谜,完全可以再出一部续集了。 据我推想,王脱身是因为几乎和肥原形影不离,且又是肥原直属亲信。肥原对之既信任又鲜有作案时间,况且肥原和王共事已久,对这个人的斤两是心中有底的。放了以后还要继续为己所用。而顾的嫌疑最大,原因就是她是四人中唯一出过裘庄的,当天夜里抓捕就失败,很有通风报信的可能。按照肥原的智商完全会想到李死顾揭露画谜会是出苦肉计。另一方面,顾显然有一个别人不能比的先天条件,她老爸是汪记的红人,这是肥原有所顾忌的,所以即使顾小姐有通鬼的可能,也决不能这样就把人做了,必须有证据,铁证。但偏偏没有找到,所以在她老爸的压力下和汪主席的保证下,人就这样放出来了。我想抓捕以后的过程大致就是这样。至于其他人,包括张司令,白金二人和所有可能在裘庄窥测出秘密的人(监听者),都有可能是消息走漏的罪魁祸首,对于这几条“狗”,杀了就杀了,抛了也就抛了,算是做一个了断。3. 顾小梦有没有在李死后传递消息?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两岸后人论战的关节所在。《东风》说是李死后遗物报了信;《西风》说是顾在李的一再跪求下动了恻隐之心。到底是西风压倒东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呢?我认为《东风》对这一关键的说法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原因书里说了,李死之后离开抓捕就剩一天了,肥原没必要急着把尸体发回给亲属,更不会把可能隐藏重要信息的画一并发回,这是要冒风险的。而《西风》的说法也未必是完整的。顾是职业特工,在发现李是老鬼后,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未能将其打动,只有使出“同归于尽”的杀手锏后才迫使顾就范。可见李对顾的立场是有所认识的,顾对李的态度也是坚定的—我不举报你,也不会冒险帮你做事。李死之后,顾是军统的身份再无人知,杀手锏已经不存在了,她会去传递这个李用生命托付的消息吗?站在李的立场上,让这样一个不能轻易合作的军统分子去传递比自己生命还重的情报,能放心吗?我无权说yes,也无权说no。因为此情此景只有当事人明了。如果一定要我猜测的话,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从性格上分析,李是绝对谨慎的人,但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没有任何其他渠道(电话不能打,老鳖没来)传递消息,李也只能放手一搏。顾则是兼具孩子的活泼无忌,大小姐的泼辣和职业特工的决绝。既是性情中人,也有必须坚持的原则。很难说她会不会动恻隐之心。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性,李在托付之前掌握了某种手段,使顾无法不兑现诺言,一旦失信,就会被揭露身份。比如说告诉顾,就在裘庄还有某个人是共党,目前发生的一切都在另一个同伙监视中,而且这个同伙已经从自己这里得知顾的身份,一旦顾失信,事后必遭报复。就李的口才和思辨,编这个谎完全可能。顾即使有怀疑,也不敢反悔,因为自己的命事小,老爸才是军统的大鱼。4. 最后送出去的消息是怎样的?无论东风还是西风,只提到了一点,画中的小草用莫尔斯电码写的是“速报,务必取消群英会”。然而这是不是最后组织收到的藏在药丸里的字条呢? 不得而知。我是李宁玉的话,至少会加一句,“我已暴露”。这样做,组织才能即使转移李的“丈夫”老潘和两个孩子,以及一条线上的老鳖。但从事后的结果来看,老潘没事,老鳖却被抓了进去,最终丢了性命。如果字条上确有“我已暴露”的话,老潘是一定会被转移,因为老婆是共党,家人一定脱不了干系,况且肥原还扬言要灭她全家呢。李其实自始至终不知道老鳖早就暴露了,所以没有说“老鳖也已暴露”,这可能造成组织领导对老鳖的保密性还抱有幻想,最终导致其屈死狱中。我们回过头来看,如果药丸字条上写的果真没有透露李暴露的话,其结果是老潘和两个孩子一定遭到毒手。因为组织除非确信李暴露,不会轻易转移其家人。家人的转移被敌伪探听到风声,结果既是李的末日。

结构比较有意思 整体不如暗算

故事本身感觉和捕风有非常类似的地方,仔细想想,这类的故事,到捕风已然是比较精妙的一个故事了,要想在事件本身再有突破,的确很难。麦加这回算是独辟蹊径,来了个出其不意的三方论,更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风声

电影已上映一段时间了,萌生了看原著的念头,看完后发现电影与书实际上是有出入的,书比电影更好看。做为一个卧底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是多么的不容易,甚至随时做好牺牲自己生命的准备,为他们的机智、勇敢的精神而佩服。

还是很“同志”

上周四,确切说是周五的凌晨把《风声》看完了。可怜的我在四个小时后还得起床去上班。去看小说《风声》是缘于电影。听说小说比电影好看……诚实地说,看完后并没有觉得小说真比电影好多少。(可能看的时候比较关注事情发展,我是迫切想知道谁是老鬼,消息时怎么传出去的。结果觉得还是电影的“放风”方式比较引人入胜)对于我这种年纪越大泪点越低的人来说,电影比较人性化,主角们都是有感情的人。而小说中的人似乎一个个都是铁石心肠,个个大义凛然,“不相信眼泪”。小说的后半部分趋向“罗生门”。虽然这样的开放式结局给读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顾老的秘密”还是让我很纠结,以至于一上班打完卡就去Google。结果当然是“丰富多彩”。看完小说,个人比较偏向于“同志”。一来是受电影先入为主的影响,二来(在看前半部分我还清醒的时候)前文肥原有提到“单性恋”……虽然后文肥原连连给晓梦开通行证让我觉得也有点说不过去,但是那时候我太想知道结果了……晓梦对肥原恨之入骨让我比较难理解……除非她真的被他QJ过,否则是不是潘老对肥原的恨应该更深刻一点……但是从书中我真的记不起一点关于肥原done晓梦的线索和暗示。好吧,我比较接受晓梦喜欢李,因为肥原把李给折腾死了,所以她要报复……女人啊……小说写得跌宕起伏,电影比较有人情味。电影和小说让我知道啥叫“同志”……看完电影的结果是我买了小说《风声》,看完小说《风声》的后果是我去下了电视剧《暗算》。原谅我的“同志”情结。P.S.在六十多年前有太多这样的被我们称作“同志”的无名英雄……

抢在电影上映之前

就像是《色戒》一样,我一定要抢在电影上映之前把原著看了,因为始终觉得电影总是代替不了原著,只有在书中才能有更多的自己的想象空间,如果是先看电影再看书,就会拥有太多的电影画面,始终摆脱不了电影里的演员的样子。如是先看原著再看电影,还可以用自己的想象空间和电影做做对比,看谁的影像会更加漂亮。一口气把书看完,不得不佩服作者连贯而又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带着我一直追寻着故事的真相和结局。

步步惊心,然不免画蛇添足

几年前读过一次(还没有电影版的时候),印象中非常精彩。最近又找来读了一遍,仍然两个字:精彩。私以为电影没有拍出原书的十分之一精彩之处。电影的噱头应该在黄晓明对李冰冰用刑那一幕,但原书中李宁玉的苦心设计、步步为营、每个重要关头的机警应变、乃至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电影未能展现。个人认为这是看过的麦家小说中最棒的一部(看过《风声》、《暗算》、《解密》、《刀尖》)。但还是不免有遗憾。我认为,如果作者把故事止于第一部《东风》(既李宁玉哥哥——潘老的故事版本),也就是消息是由潘老从李宁玉的画中直接发现的,那么故事虽然仍然不免有漏洞,但会比第二部《西风》(顾晓梦的故事版本)值得推敲得多。让我细细分析:漏洞一.这个故事里消息是由顾晓梦传递出去的——顾晓梦告诉肥原自己发现了李宁玉遗下的画里藏了密码,向肥原证明了李是老鬼,从而博取了肥原的信任,换取了出去的自由。这显然有悖情理。从逻辑上来说,别忘了一开始李宁玉之所以会被列为怀疑对象之一,就是因为顾晓梦在收到密电的时候无法破解加在密电上“浅浅的加密”,而跑去找了李宁玉(当然后面顾晓梦有向解释作者,自己并不是破不了这个临时加的密,而是故意想试探李。但在当时,在所有当事人包括肥原看来,顾是破不了这个临时加密才找了李的)。试想,连一个临时加密都破不了的顾晓梦,怎么会在李宁玉死后的第一时刻,就看出了连肥原翻来覆去检查了N遍的李的遗画里面的玄机?而心思缜密的肥原又会毫无怀疑,第一时间接受了这种说法,高高兴兴结了这桩悬案?从情理上来说,大家都知道顾晓梦非常袒护李宁玉,甚至是盲目的支持她——那她怎么能在李刚死、尸骨未寒、自己眼泪还没擦干的时候就跑去举报李,而对此肥原毫无怀疑?如果是,只能说前半部的肥原和后半部的肥原不是同一个人。漏洞二,在李宁玉的联络人老鳖被抓后,有一句话提到顾晓梦偷偷跑去看了他。当时肥原等已经知道除了李,必然还有第二个内鬼,否则消息不会泄露,因此一定会把老鳖看得死死的,所以从技术上说顾晓梦“偷偷去看他”的几率几乎为零。最最主要的是,顾晓梦她发什么神经要去看一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别跟我说同情心什么的,顾晓梦或许会对李宁玉抱有同情心爱心,要说她对一个没见过并且一个在当下身份非常特殊的老鳖抱有同情心,那简直是瞎扯。作者安排这一幕,无非是想安排老鳖对顾晓梦解释出在自己被严密监视的情况下是怎么把情报传出去的。这个洞固然是补了,但却制造了一个有点低级的洞。

麦家的虚构现实。

总的来说,麦家的这部《风声》保持了他一贯的水准,甚至在技巧上也更加圆熟,上部《东风》很作者化的一部分,而下部《西风》又反过来对上部进行了一次翻新,给人的印象无非是要造成伪现实,这点麦家是做到了。至于外部《静风》,给我的感觉总有点余赘感,无非是要完善小说里各人的背景,但如果舍弃它,其实也不伤害这部小说的。

烂书

看了一本烂书,就象吞了一只苍蝇。比如看温瑞安后期的少年四大名捕,比如看安意如炮制出来的古典诗词白话文,比如刚刚看完的这本《风声》。安妮宝贝的书也不怎么样,但算不上烂书,好歹能看下去。但是那些烂书,你看了一部分之后,比吞了苍蝇还难受,真吞了苍蝇还可以呕吐,大不了吐个干净,但烂书你没法吐,而且常常抱万一希望继续往下翻,结果越来越恶心,越来越愤怒,直想把书撕了了事。对《风声》印象这么差,也许是因为有电视剧《暗算》作对比。但是作为大众娱乐节目的电视剧无论在情节编织、人物刻画还是境界深度上,都要远远高于原著小说,这还真是少见。电视剧前两部基本情节框架跟小说《暗算》差不多,但要比小说丰满的多也好看的多。《风声》是在电视剧第三部的基础上改写的,大概想写成那种密室悬疑斗智小说。剧中情节漏洞就不少,只是靠柳云龙一个人的表演撑着,到了小说,麦家极力想弥补漏洞,不惜把主角换成女的,时代也换成了抗日时期,可惜他本身不具备写这类小说的智商、技巧和想象力,翻过三五十页后只要不太傻的读者都能看出来怎么回事,悬疑和推理成了一场笑话,只有书中的反派还在作者的安排下进行着愚蠢的猜测。为了和电视剧已示区别,麦家又续上两段狗尾,安插进一个军统特务意图搅浑水,把所谓悬疑制造下去,不过这时候我早失去了阅读耐心,把后两部一秒一页翻到最后。终于可以盖棺定论,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烂书,考虑到是花十几元钱买的,我真替那么些人民币不值,更替耗费在它上面的两天时间不值。看书经历近三十年,眼光也算老辣,对于一本书的好坏,大略翻翻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总结这两年的上当经验,都是没有面试,迷惑于旁人推荐或者广告宣传。烂书不同于一般书籍,它总是以好书的面目出现,各种名家齐齐推荐,海报或者封面上堆满无数溢美之辞,对于好书者来说,仿佛不看就是与你的梦中情人失之交臂,没有几个人能抵制这种诱惑,于是防不胜防。对于《风声》,那些常规手法是骗不了我的,比如“本年度最震撼出版界、最轰动文坛的卓越之作”,王安忆、谢有顺、李敬泽,还有什么资深出版人、著名经济学家、著名企业家联袂推荐(虽然不齿王安忆竟然也干这类事)。主要上当是被诱于这段说辞——《人民文学》58年的记录被打破,编辑们卷首推荐:“现在的小说,很难让我们这些职业文学读者拿起来,放不下,但《风声》是放不下的,我们紧紧追着人物的命运,感受到迫切的阅读热情……它以生死攸关的悬疑引领我们穿越一座封闭的迷宫……那个他或她渐渐从迷雾中显现出来——我们和麦家一样,被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所震撼,所感动,我们心驰神往。”如此。在青少年时期,《人民文学》曾经是我尊敬的文学杂志,虽然记忆最深的是它发表《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所引起的风波,虽然它已经在一个市场经济时代无声无息。我以为那些编辑可能古板,但是不会媚俗,至少还有原则,还能坚持对待纯文学的态度,不管纯文学这个字眼现在看起来多么可怜。于是我就被曾经对它的尊敬骗了。要么说这些编辑们的水平已经降低到和目前平庸空洞拉大旗做虎皮的出版界一个样了,要么是他们甘心为发行量、为钱放弃一个编辑的职业尊严。那倒也是不奇怪。我奇怪的是自己的愤怒。建议设一个烂书榜单,大家一起添加你眼中的烂书——安意如的所有书籍于丹、阎崇年、易中天的白话文讲座温瑞安所有小说(除《逆水寒》)《诛仙》……

杀人游戏+百合耽美剧=风声

最近一直在玩杀人游戏,so,看到这书的上半场的时候,真的狂有杀人的感觉。首先,这是场木有法官的游戏。其次,警察有三人;平民与杀手四人。尤其是他们相互指认的时候。最后,警察太水了,杀手没抓到,结果还枉死一平民。诶,119出来的水警吧。而到了下半场。越发有耽美的苗头了。百合嘛,你看那顾小梦对李宁玉。呦呦,那叫一个暧昧啊。最后的时候,不晓得打哪儿冒出个潘老,真是奇怪的结局,费解中...(望天)以及,通过这本书,我这个历史白痴仿佛明白了一件事,原来那个时代的政权原来不止三个啊,共,中统,汪伪,日?PS:我要疯了,这是我写的第三遍评论,靠,为什么每次没保存就没了捏,我要积攒人品。

电影之所长原著之所短

作为一个先看过电影再读原著的人 我同意电影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更加完整 场景气氛烘托也更加慑人心魄 在情节传承上也更加紧凑 但是也许是因为删减版的缘故 电影也没能给观众一个完整的严丝合缝的故事 反倒是留下若干破绽禁不起推敲 而同样的原著若单就其第一部也是相当的单薄 甚至许多处流露出的为了推敲而推敲的拖沓让人阅读时深感厌烦 好像在跟一群智商不高的话唠玩杀人游戏 让人顿生困意 估计作者也有同感 所以故意卖了个关子 耍了个戏中戏梦中梦的套路 让自己作为参与者进入到故事里 这才有了后来的“西风”和“捕风”两篇 看得出来作者是想把故事说得更加圆满一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限于文字表现能力也有可能是逻辑思维能力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这两个篇章给人的感觉仍然是隔靴搔痒 难以点睛 不过也算是勉强给了整个故事一个相对合理的逻辑 总体上来说 电影剧本对原著的改版还是成功的 只是原著中有些暧昧之处(李顾两人的情愫和顾与肥原的恩仇)被简单化或是完全去掉了 这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大众化的考虑 毕竟当今的中国对于同性情愫的正面表达还是有所顾忌的 况且电影还是作为国庆献礼片上映的 但是私以为书中对李顾二人暧昧情愫的描写 不仅仅限于表面 而更是暗喻了国共两党间以及当今台海两岸的微妙关系 乃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条暗喻 但也有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也许作者根本没这么想 只是我对此做了过度的诠释 anyway 这就是文学的精妙之处 让一百个读者有了一百种想象 各不相同 甚好

《风声》:谍战罗生门

无论对于电影、戏剧还是小说而言,罗生门的结构都已经不算稀奇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模式的“不稀奇”,就对它不屑进而看低运用了这个模式的作品。其实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在被用“俗”了的手段的运用上,让不同的创作者水准立见高下。一开始出于对悬疑小说的热爱和《风声》的声名在外拿起了这本小说(看的头天带着书去公司楼下吃中饭,饭店老板瞥见书还表达了自己对这本小说的热爱,不得不感叹《风声》的群众基础真是广泛啊~~~~~),期待着细节的层层铺陈引向最终的真相大白。看完上部“东风”,文字间隐藏无数谜团,未解事件却貌似已经终结,实在太想知道其中奥妙,于是亟不可待地翻入下一部“西风”。原本应是让读者稍喘一口气的间隔,原来是作者勾引你继续看下去的故作姿态。而翻看“西风”才恍然大悟:《风声》竟是罗生门?!两位当事人就当年事件坚持着相左的说辞,处理手法虽在一开始让人感觉有流于俗套之嫌,可随着双方的讲述,之前的伏线抽丝剥茧般被一一揭开,而两人看似针锋相对的说辞,实际上却是从不同角度对事实的拼凑。下部的“静风”相比前两部就更是剑走偏锋了,以考据野史的方式,补上了拼图的最后一块。既满足了如我这般八卦的人对犄角旮旯藏着的秘事的求知欲,又给整件“老鬼”事件画上了完整并且完美的句号。因此,“罗生门”这样的“俗套”并非不可用,而是需要用得其所。如果只是常规的欲言又止、平铺直叙,《风声》又怎么能够从如此如此众多的谍战悬疑小说中脱颖而出?正是“罗生门”这一吊诡的“俗套”让《风声》在原本就已谍影重重的故事基础上,更多了一重结构上的悬念,将这“捕风捉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这样层次丰富的“罗生门”结构对于影视界也显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眼下剧本水平整体遭质疑的华语影坛,说一个好剧本值千金是毫不夸张的,更何况《风声》作为原著小说就已经具有了足以成就一部出色电影的故事架构,对于编剧来说将省去多少麻烦,而又将提供多少改编的灵感呢?难怪当初《风声》刚一面市姜文就宣称要购买改编权,亲执导筒将之搬上大银幕。最近有关电影《风声》的消息还不少,不过也都每个准信儿,难不成将《风声》拍成电影也会是一件悬念迭起的事儿?

风声鹤唳,归于虚无

是由电影才知道小说的,地铁、公交、报纸、电视、网络,随处可见那鬼影森森的电影预告片,鬼上身似的,到哪都躲不开,昨晚在电梯里挂的小电视上还惊鸿一瞥——血淋淋的拷打镜头——幽闭空间里,吓死人要偿命的啊。这般天罗地网的宣传手腕不可谓不高妙,估计自绝与尘嚣如小龙女者都略有些闻风而动,何况我辈。不过在背熟了预告片的每一个勾人细节后,我所做的不是烧包买电影票,而是找书。想想吧,黄晓明令人齿冷的装13脸,加上“五阿哥”一身发霉奶油味,再配以“恋爱中宝贝”的瘪瘪公鸭嗓,这一锅脑残的配搭能乱炖出什么美味佛跳墙?还是返璞归真来得舒心些。——沏一壶龙井,摆两味小吃,清了桌子,盘起双腿,舒舒服服看书来。发完稿的生活风月无边啊。看着看着,零嘴忘了吃,茶也放凉了,废耕弃织,完全陷进了那个阴沉惨淡的世界。从正午读到黄昏,直到天地变了颜色,小规模荡气回肠,有历遍生死,不知今夕何夕之慨。一、麦家的叙事水平高超。高潮迭起,悬念横生,其实故事本身并不新颖,不过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设置,名侦探柯南里也常见——“罪犯就在这几个人之中”,读者只负责跟真相在胸的作者斗智斗勇,找出那只鬼来即可。我觉得我很早就看出老鬼是李宁玉了。她的人格磁场实在太强,又刻画得浓墨重彩,令人爱之敬之入骨。起初也有些疑心顾小梦,但很快作者就帮我们排除掉了。所谓的“金、吴、李、顾”,金基本没戏份,顾排除掉,吴因为笔迹暴露而成了老鬼的替死鬼,纯属搅局,明眼人一望而知——那就只剩李宁玉了。其实精彩之处不在推理,而在于肥原与老鬼的心理博弈。老鬼视死如归,只愁如何传递最后的情报;肥原早已锁定人选,只愁对方太精太明太滴水不漏,让他抓不到证据;肥原使出的杀招一波接一波,令人目不暇接,却总被李宁玉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于无形,急得这死肥猪痛如挨宰,嗷嗷直叫。真真过瘾。二、虽然故事本身实属寻常,推理也失之简单,但胜在真人真事,这是一重震撼。遥想英雄当年,超人的勇气,伟人的从容,圣人的胸怀,神人的机智,飘飘然周旋于恐怖的人间地狱,用尽匪夷所思之技,神鬼不觉间将情报送出,将敌人耍得团团乱转。每一句话,每一表情,每一动作,之前都要经过大脑无数次高速运算,判断有无陷阱,是否恰当,记忆力,反应能力,思考力,口才,演技,胆识,皆需超凡脱俗,否则三下两下露了马脚,那可大大的不好玩——所以,我怀疑谍报人员都有130以上的IQ和EQ,而且还都得风度翩翩,不然如何玩得转?三、《东风》是讲故事,《西风》是颠覆《东风》,一切归于《静风》。《东风》结尾的确牵强,边读边想,坏蛋们怎么那么雷厉风行,非要当天把遗体遗物送回,再说当晚就要战斗,哪来的闲工夫管个死人,停一天两天又有何妨?所以不合情理。这谜团直到再看了《西风》才解开,原来故事另有洞天。系铃解铃人原是顾小梦,这样,则不仅合情合理且更幽微曲折——然而,顾小梦所述也未必是全部的真相,她有她的立场,正如永远的罗生门。真正的真相,早已湮没于历史烟尘中,无法复现。唯有古老的风声,呜咽着英雄的传说——谁能分明知晓?四、到底是西风压倒东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都不过归于脉脉静风。然而对读者,确切说对我,却是浩淼天地的敞开,你站在一望无际的荒野上,苍黄的长风沧桑地刮着,你不知往哪儿去,你知道世界那样浩大,那样复杂,那样凶险,完全超出了你的能力,你无法把握命运,无法理解他人,甚至无从辨别真相,你渺小到无声无息无色无嗅,你渺小到死。战争是荒谬的,特务是荒谬中的荒谬,在这个前提下,什么信仰,什么大义,不都是可怜可笑可悲的东西吗?连我刚才流下的几滴泪水,也懵懂得不知所云了。小丑一正经,上帝就发笑。人类就是这世界的小丑,闹闹哄哄,自演自看,蒙昧不明而又愚不可及。而这样的存在,是最具破坏力的。可谁又知,坐在这的这个,惯于自任何事物中看出虚空和虚妄的虚无又虚弱的我,不也是另一种愚不可及呢?

风声

虽然这部片的同名电影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作为一部不错的小说,里边丝丝入扣的剧情,仍是值得一读。层层叠起的高潮,推动着读者内心的波浪,追随着书中人物关系的细微变化,方能体现小说的真贵。

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我这里,电影先入为主。周迅饰演的顾小梦和李冰冰版的李宁玉让我有欲望亲历真正的文字,探究其中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今天终至结尾,于我来说,是不过瘾的。就像妈妈看电视剧,两人幸福的牵手这样的暗示对于她并不知足,非要到婚庆的当日众人道贺方才曲终人散,视为完整。没想到,我是电视剧的的高手,却是书籍中的盲人。书的开头,我是不愿意来怀疑李宁玉的。因为电影中我就犯了这个错误,结果两个地下党,着实让人嗨了一跳。但是细想来,电影为了这个“猜不出老鬼”的噱头破坏了最基本的情结考虑。可见,电影就是电影,商业就是商业。书不纯粹,但最起码不会让自己费力去圆一些根本解释不清的谎言。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肥田长像极了干枯了许久的中国老者,见惯了风雨,安然的指点各种的玄机。可是,他到底也只落了个邯郸学步,得不到中国文化的精髓。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这不是一个人的失败,而是两种文化撞击下一种文化丧失自卑心肆意入侵另一种文化的必然结局。不是死亡,就是被死亡。最后近似于实录的登载让这个故事充满未知的玄机。可是,孩儿一句已然让我们不再刻意去追寻所谓的事实。国事变成了家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罢了,罢了,现实就是现实。想他是个什么样子……

一点读后感

在百度文库下了一部风声的TXT文档,放在IT上看了一晚。不知是哪个土贼上传的文档,西风和静风都只有一段,加起来不到5百字,看得我郁闷极了。没办法,又上网找了半天,终于找到完整版的的看了。故事具体情节就不一一探讨。我只想说两点。1、把西风和静风删掉的人跟改编风声电影的人都心怀鬼胎;2、麦家胆子大,用小说影射了政治。几百年后他是一条好汉。但是现在政治不明朗,有时还得装聋作哑。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一、 电影和书    《风声》这部电影几个月来一直被炒作得如火如荼,其宣传重点都放在酷刑上。商业电影嘛!没有拳头枕头就没有卖点了。只是这次打着歌颂革命者大无畏精神的旗号,所以放心大胆地大肆炒作残忍血腥的内容,尺度空前放宽。这个,在我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    我记得以前中国以前也有一部电影,拍的是日本的细菌战,津津有味地把各种酷刑和残肢一一展示,美其名曰,抗日爱国教育片。小孩子看了不知道啥感想,我是隔夜饭也要吐出来了。    不过风声这种的炒作当然还是勾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包括我在内。我怀疑人类多少都有点虐待癖的,不是喜欢虐待别人,就是喜欢被虐待。最安全的方法当然是看着荧幕上别人替你做这种事情——银幕下你还是一个正常平凡的好人。    但是风声这部电影迅雷上一直都没有,所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去网上down了小说放在PSP上看。    第一次只down到上半部,就是潘老说的那半部,以为故事就结束了,看完觉得索然无味极了。心想这部书也太忽悠人了吧?这就是给捧到天上去的小说?幸好想起了看过的一些书评,知道还有下半部,又找到看了。看完之后长吁一口气!幸好还有下半部!这下半部拯救了整个故事,让这本普通平铺直叙的小说变得神秘莫测、跌宕起伏,引发读者无数联想和思考,甚至在结束的时候都未将疑团彻底揭开,真相依然在历史的迷雾中看不清楚。以至于很多人都说书不好,不如电影清晰和流畅、能自圆其说。但我要说,我喜欢这个语焉不详的结尾,我喜欢这种半真半假、半遮半掩、半明半昧的结局。这是个留了个尾巴、让你自己去解答的结局。      二、 东风的破绽    故事我就不详述了——因为发现情报泄密,所以日军把所有经手情报的5个汪伪工作人员软禁在裘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务必要找出其中真正的GCD卧底。如果始终找不到,就全部杀光。这时候,这位卧底有两件事要做:一、拼命隐藏自己;二、要把被截留的情报重新设法送出去。在密不透风的裘庄,无数双监视和怀疑的眼光下,他到底能不能完成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使命呢?    很多人指出,这个剧情设置很像杀人游戏——假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一定有一个坏人。要靠猜测把他找出来。坏人于是百般抵赖、混淆视听。参加游戏的人—个个都心怀鬼胎、彼此算计。据说有些公司很喜欢集体玩这个,上级从中可以看到下属平常隐藏很深的、阴暗的内心。我是很痛恨这种游戏的,所以关于彼此勾心斗角的部分就粗粗看过,我反而比较关注的是其他部分,即,在书中的上下部由于不同讲述者立场的问题,对同一件历史所呈现不同面貌的问题。    在上半部潘老的讲述中,李宁玉是大智大勇的孤胆女英雄,靠一己之力将所有人都骗过、瞒过,最后依然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将情报传递了出去,挽救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会议和无数同志的生命。这个大功当然是记在李宁玉一个人的身上的。    她是怎么做到呢?开始是靠诬告吴志国混淆视听,后来一计不成又生二计,竟然服毒自杀以证清白、博同情。然后她的尸体和遗物被送回了家。而她在生前所画的一副给子女的画中留下了密码,靠这个方法传递出来情报。    潘老讲述的故事其实对我来说其实是不甚相信的。李宁玉的尸体和遗物怎么可能这么快就送走?万一尸体真的藏了什么东西呢?毕竟,一具尸体要查地方太多了,日本人的时间又不够。在卧底浮出水面之前,这些书信啦、图画啦,和尸体一样,绝对不可能传递出去。至于用一幅画来传递密码,关在裘庄的都是密码高手,要说没有人能看穿,那是笑话。    以上推测是我一普通智商的人都可以想到的,肥原这个老狐狸没有可能不知道。于是经过推论,证明潘老嘴里的天衣无缝的绝妙好计,根本无法奏效,也就是说,根本就是一场骗局。    不过,这都是我看完全书后得到的结论。当我看了上半部——“东风”之后,我倒也没对老潘起疑心,就觉得麦家考虑太不周全了,这么多破绽的故事也编得出来,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这个看法直到我看到下半部——“西风”后才有改变。在下半部的讲述中,这个故事,忽然有了另一个角度,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面貌。就像点石成金的魔杖,历史忽然揭下隐藏自己的面纱,露出闪闪生辉的内涵。      三、 西风的故事    下半部的讲述者换成了顾晓梦,在她的口中,她才是情报真正的传递者。她也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国民党特工。和李宁玉一样,她也是潜伏在日军内部的谍报人员。她识破了李宁玉的身份,但同时也被李宁玉识破身份。于是,在李宁玉的威逼利诱和苦苦哀求之下,她听从了李宁玉的计策,出卖了李宁玉,换取肥原的信任和所有人的自由,从而有机会从容将情报递送出去,挽救了大批共产党员的生命。 顾晓梦,一个在上半部无足轻重的人物。在老潘的讲述中,她是刻意被忽略、简化的角色,而事实上,她才是这场斗智斗勇的血腥肉搏中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没有她的掩护,李宁玉早就暴露了;如果没有她的支援,李宁玉绝对没有机会送出情报,参加会议的人将会被一网打尽;如果没有她的讲述,对于整个事件,将永远不可能真相大白。    所以,这个功劳,不能只记在李宁玉的身上,至少有一半要记在顾晓梦身上。    现在顾晓梦已经八十多岁了,在台湾,生活非常富有。她倒不是要计较功劳的事情,而是气不过——明明潘老是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的,却在描述中依然将她说成是一个汉奸。她不求有功,只要求名誉的清白。所以她必须找到作者,将真正的事情披露于世。    我不禁叹气,万一,顾晓梦死得比潘老要早,这个真相,岂不是要永远淹没了?又或者,将永远被潘老扭曲成他臆想中的模样了?——看来,人活得长一点,也是有好处的。      四、truth hurts    戏剧性的是,当作家顶了重重阻力完成文稿,将顾晓梦讲述的下半部书交给当时已经90多高龄的潘老,潘老看罢文稿,竟然禁不住刺激,死了。    有句俗话,truth hurts ,真相永远比谎言更伤人。 到底怎样的真相,让他如此不能接受?    书中慢慢揭开被小心掩盖半个世纪的真实历史:其实潘老和李宁玉是亲兄妹,为了工作以夫妻相称而已。在李宁玉死后,潘老居然假装退党,和顾晓梦结了婚,两人有了一个孩子。然后,大陆快要解放,他揭露了自己的身份,希望策反顾晓梦。没想到顾晓梦勃然大怒,打掉腹中胎儿,拂袖而去,到了台湾,终其一生,不再相见。    两人分手之后,大陆就是一片红海洋了,接着是一次又一次的无情的清洗。在这样残酷无人性的高压下,为了逃避不公平的迫害,他刻意隐瞒了自己和顾晓梦的婚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她是台湾特务,如果被牵连上,可能他和他们的孩子都活不到今天——所以他必须篡改历史。    于是,顾晓梦似乎一下子成了不相干的人。他不熟悉,也不了解。她仅仅是一个汪伪汉奸而已。至于裘庄这件事,当然也只是李宁玉(他亲妹妹,纯粹共产党员)的功绩。他刻意隐瞒了顾晓梦在这件事情中的作用。为了自圆其说,他甚至伪造了所谓的李宁玉的遗留物。谎言重复一万遍果然成了真理——日子长了甚至他自己都已经忘掉了事实的真相。他甚至真的完全相信了,是李宁玉自己送出了情报,没有依靠任何人。    他生活在谎言里半个世纪了。他很安全。他只是没有想到,儿子会将这个故事说给一个作家,作家又会将这个故事写出来。更不幸的是,他的故事竟然遭到海峡那边的当事人的严厉驳斥,谎言终于被揭穿,过去的所有一切都忽然涌上心头——如果他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在这个时候,他不可能不羞愧、心潮澎湃、情绪激动。对于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来说,这种折磨未免严厉了些,他赢弱的心脏终于无法承受这些历史的重担,轰然倒下。    这些内容,在书中只是隐约的线索,余下是靠我的想象将其补齐,最终解开了作者留下的谜题。我不能肯定我是否完全符合作家的原意,但我觉得基本是可以说得通的。好的故事,就是应该这样,留下读者想象的空间,让读者用自己的思考和推测填补完成这个故事,让读者真正参与进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方法,这个故事也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新格局。这的确是大家的手笔。      五、现实的难堪    当然书里还留了很多没有解答的线索。如,顾晓梦为何一定要杀肥原?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又如,李宁玉败露后,怎么当时用夫妻身份做掩护、其实是她亲哥哥的潘老,却安然无恙?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潘老居然和顾晓梦结婚了?我并没有完全想明白,不过有些事情我想并不重要。最后的这段婚姻关系解答了我最大的一个疑问——按照顾晓梦的说法,她是因为卧底的身份被李宁玉发现,被胁迫才答应替李宁玉递送情报。但当李宁玉自杀之后、威胁已经解除,她为什么还要遵守承诺呢?当作家对她提出质疑时,她说,是因为李宁玉苦苦哀求,她于心不忍。我当然和作家一样不甚信。现在我可以知道,其实顾晓梦是喜欢李宁玉的。    是的!顾晓梦是喜欢李宁玉的!她虽然恨李宁玉骗她、瞒她、陷害她,但一方面不由自主地为她的高超的智力和卓越的判断力折服,也为其坚定的信仰感动,再加上同为中国人,所以决心帮她做成这件事。而后来她对李宁玉的不满的评价,是出于对潘老的不满——李宁玉死后,潘老居然假装与她结婚,其实是卧底在她身边,搞了很多情报。一个人两次被兄妹两人骗,她当然受不了这种奇耻大辱,于是在夫妻摊牌的谈判中决绝而去,绝不回头、也绝不原谅。    如果她不是真的喜欢李宁玉,是绝对不会和李宁玉的哥哥结婚的。    顾晓梦从前,是一个单纯、热情、感性的人啊。可惜还是被残酷的内斗害惨了——连婚姻都是利用,还有什么是真实的?    在回首过去,顾晓梦是不是也常会嘲笑自己傻呢?居然,两次都折在潘家人的手下,被利用、被欺骗。所以,终其一生,她都不回到大陆,也不再认与潘老所生的儿子——连亲骨肉都不认了,要多大的怨恨啊?      六、读后感    我不知道别人的看法如何,反正我看完殊不愉快,没觉得可歌可泣,反而感到后背冷飕飕的,觉得这些用特殊材料做出来的人绝非人类,只想躲得远远的。    毛骨悚然是因为这个李宁玉真是太厉害、太工于心计!她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她处心积虑、步步为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她哪里有朋友呢?除了同志谁都可以利用和出卖!她的哥哥,也是很绝!居然卖身卧底!连老婆都骗,最后欺骗了整个世界!但他们口风真紧,死也不肯说!——书里说潘老头看完文稿病发住院后,想说什么,但始终没说出来,就这样把自己的肚子里的真相,生生殉葬进了坟墓。    相比之下,我觉得顾晓梦还是个活生生的人,比较可亲可爱,有感情、会冲动、爱憎分明。相比之下,他们兄妹俩哪里像人啊?简直是鬼魅啊!怪不得老蒋一直认为他真正的敌人不是日本人,而是GCD。这个判断,其实是正确的,最后他们果然就败在GCD手里。要是党员全是这样的,这个政权一万年也不会动摇。    不知道我这种感觉是不是麦家想要达到的效果。虽然没有证据,我窃以为这种读者反应,其实麦家应该是能预料到的,那么也就是说,是有意为之的。意在言外,含而不露,麦家真是“蔫坏”的!      七、结论    现在基本上我把故事搞清楚了,也还原了。看来,历史果然是掌握在讲述者的嘴里的。而这个结论,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无数次被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下得出的。而且,历史还教育我,一切伟大的东西,都可能是经过包装的,是与真相不符的。    不过……幸好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幸好历史不止是一个人写的;幸好还有人活着可以口述历史;幸好世界上还有“档案”这样的东西,也有解密的期限;幸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为了不同的目的,孜孜以求地寻找真相……悲观的人说真相永远不会被描述清楚,但我说不同人在往不同方向挖掘的时候,就会距离真相更近了一点。    东风或者西风都没关系,风声总能透过那堵墙。

纯属对比

看完《风声》的电影版之后就看到过影评说书比电影出彩,至少还是个得到过茅盾文学奖的名著。看电影前因为某个从未对悬疑有兴趣的老友推心置腹的推荐,画了几十元的钞票看完了一部一开始就知道结果的电影。除了太多的推理悬疑给我造成的已有的思维结构之外,只能说看上去太过机灵的周迅和看上去太过正义的张涵予给这个片子的伏笔透露了太多的情报,风声漏的过早。    闲暇之余,终于翻到了风声的原著,两天下来,哗啦啦的看完了整本,虽觉有些许浮躁和不满的地方,但是相比起电影觉得还是要好太多了。    首先要声明的就是,在看的小说之前,我也是知道结局的,虽说有些许的不情愿,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看,该小说本身也是设立在这种已知的角度之上,只不过是已知的假设而已。相对于电影,小说的设置要高明灵巧的多,分为《东风》、《西风》和《静风》三个大块,条理清晰的解构了整个故事。       《东风》基本上就是电影里面展现出来的故事部分。李宁玉是老鬼,从李吴互咬开始这个问题就一直盘旋在肥田的脑海中,到底是吴是李?站在各个角度的相互猜测,利用任何突发事件和刻意制造的混乱来混淆各方视听,每个人都心怀鬼胎,想拉拢的、想证明的、想威逼利诱的、想落井下石的统统都有,整个故事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痛快非常。在对电影有了形象的记忆之后,看小说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把五个人的形象套进去,说点题外的,相比起周迅,李冰冰的形象更适合这个冷静的“老鬼”角色。在角色的设置上,《西风》中杀出来的党国地下工作者——顾小梦,着实让人惊喜。本就在一个复杂的年代,内讧外乱,各个党派交织;各个组织动荡。在同时面对汪伪政府面前出现两个党派的地下党员,公事夹杂着私情,各种感情纠葛在一起,在一团麻绳中理出细微的头绪,叫人赞叹也更让人信服。至于《静风》虽然只是草草略过,不免有偏颇的评价,个人感觉走的是“前传or周边”的边角余料,跟主体故事没有传承叫人失落不少。       走过了故事的大概,好好议议小说电影之所长所短。       原著《东风》里最出彩的部分就是几场李宁玉和肥田的正面交锋,肥田心里把李宁玉是老鬼定了个八九不离十,但是又因为那零星的一点证据不足而迟迟不敢施以行动,整个画面呈现在脑海里的不光是老鬼的机智还有肥田的骄傲和那么一大段的自负。最绝妙的地方在于,先前怀疑了李宁玉那么久,在其“畏罪自杀”之后反而推翻了对其的指控,无论是观者还是亲历者都不得不为“老鬼”的精心策划而赞叹。电影里却没有把这个心理对戏和长段的对白表现出来。有人觉得大段的对白和心理戏是电影的短板,而很显然电影版的《风声》更多的强调了对视觉的凌侮,个人感觉略有因小失大。       其次,虽然苏有朋的扮演入木三分(个人觉得形象上胖了那么一点,没有昆旦的清丽)但是在没有起到任何关键作用却莫名其妙的被老鬼模仿了字迹死的不明不白。相对于电影,小说中的白晓年的角色转变却是个可以好好利用一下的桥段:从刚开始监视四人的走狗变成反被肥田等人秘密监视的对象,“老鬼”将这个契机好好利用不乏是一段有趣的插曲。       再话顾小梦,再有国仇,身处那种家庭环境之中要不顾家人的安危所谓的“舍身救国”总有那么一些些的不合适。老爸是汪某身边的红人,怎地这个丫头就成了地下党了呢?个人觉得国民党的特务这个角色更适合这个骄纵机灵的大小姐,再说了,《风声》本身就是有原型基础的小说,套用书里的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堂堂顾大小姐的身家背景在那,扮演的是何门何派怎可让你胡乱改动呢?       反观金生火,反正就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屈辱窝囊的活着,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小说里都是个见风使舵的主,那种因为心理压力而自尽的结局怕是更适合他。同样的感觉还有王田香,走狗这种角色往往一直不能得到宽恕,虽然很不想让他在小说里活到最后,但是考虑到诺大的裘庄只放出顾小梦一个人实在也不可能为了成就大业也只能暂时留着他的狗命了。       最后来说说吴志国,小说里的反面角色到了电影里却成了“老鬼”的上线“老枪”这个翻身不能说是不大,仔细观察之后虽然说有些先入为主的成分所在,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先看过电影再去看小说的,所以有所偏颇也是可以受到大众理解的。大家的感觉都是认为对不住张涵予那张正义凌然的脸,所以让他打了一个翻身仗,可知这样的设置在电影里面毫不起作用并且有些莫名其妙,特别是最后那段调调哼的实在是没有任何说服力。只能说好好的演员被毁在了乱改的剧本之中。若是将小说中的形象好好发挥,深知老鬼阴谋却百口莫辩的军官,在谜底解开之前被老鬼拉做替死鬼,双双去世让人摸不着头脑,等到谜底揭开的那一幕岂不是快哉?       武田的改动相对于小说中的肥田倒是觉得有稍许惊喜,黄晓明虽然不是我的菜,但是在该片的扮相里还是觉得有些聪明的,比起“肥田”这个名字的确要机灵英武很多,最后的结局也跟原著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是个能让人接受的变化。

金玉其外

因为《人民文学》的推崇,在购买《灿烂千阳》时顺带手买了这本。“暗算”电视剧我没有看过,因此没有过多期待本书的精彩。从书的第一章开始,我的期望和认可越来越低,如果不是前言中潘教授的执著,我可能没有耐心看完。我将此书归为市井文言小本,其实应当在《故事会》连载发表才是最恰当的。从叙事能力、环境交待、内心思想、语言交锋、深浅把握,此书都可以说较为苍白无力,作者功力太差。我们听评书,除了原著写的好,说书的人也要有很深的功底才能把故事讲的精彩。本书的故事原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和素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党的地下与渗透工作在总理的领导下,做的非常出色,这里面可挖掘的精彩故事太多了。作者就是一个说书人,将这段历史重新演绎给读者。可惜功力还欠火候,使本书读起来,既不像报告文学,也不像悬疑小说。作者对书中的几个人物无力生动刻画。看完书,我脑海里对书中几个人依然还是模糊一片,看不清每个人的神情,朦胧依旧。书中杭州景色描述也让人觉得牵强,与本书不太搭界。最后的败笔是揭示两人是夫妻关系,这和本书的主旨压根没有任何关系!作者是为了证明苍天弄人,还是为了证明原型的真实性呢?潘教授在本书中几乎没有详细描写,最后却为了考证谁的话是真的,而将两人关系公诸于世来证明,纯属狗尾续貂!本来作者看完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对当年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勇气、智慧、胆识、信念而震撼,可从书的后半段成了作者考证某段史实的纪录。最后提出反感的是过渡炒作!相信是经作者许可,才会有多人的评价印在书的封底。那些话太肉麻了!太露骨了!如果作者是个明白人,应该知道读者的评价和历史的考验才是最大的奖赏和认可。如此为了卖钱而找人炒作自己,哈哈,笑过!!!

拷问

这场游戏实在太有趣了,人就是这样的动物,没有人可以完全看透除了自己外的任何一个人。所以说不要相信任何人,因为没有人可以相信。解放战争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是那十几年的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又有多少人知道了,为了胜利革命前辈们实在是牺牲太多。如今的和平都是建在他们的尸骨之上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老实说,很一般的小说

可能是期望太高了吧。特意花了两个晚上把小说读完。总体感觉像是在讲一个杀人游戏。绕来绕去,意思不大。而且总觉得这样凡事无绝对,又凡事要自圆其说的风格有点古龙的影子,呵呵。。

叙事的迷宫

在电视剧《暗算》火起来之时,发现早在03年就看过麦家的这部小说了,于是,竟然,这么火的电视剧我只是零星看了几集,而且大部分都是捕风者的内容。而前不久看到报纸上说,又要开拍《暗算》二部了,即《风声》,随后正好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同名小说,封底各位大家的评论又是一个鼓动,于是借来一看。看了上部《东风》后,就摞在了一边,正在犹豫继续否,恰好有同事借去,却又马上还回,说,什么呀,这不和暗算一一样吗?我也觉得如此。于是就放下了。一天,抱着好奇的心,又接着看了下部《西风》,想看看究竟还要讲些什么,却发现还是这个故事,最终得出个结论:自己被涮了,作者把我们搞糊涂了,到底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反而不知道了,刚刚塑造的李宁育形象以及精心编织的捕风者的故事岂不是被自己颠覆了吗?糊涂的时候发现还有个外部《静风》,心想应该到了揭秘的时候了吧,谁知一看,更糊涂了,净是些局外话,局外到不知道作者是何居心,难道不把读者完全绕蒙决不罢休? 冷静下来好像明白了,如果说第一部是说“故事”,重点是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那么第二部就是“说”故事,重点则成了“说”的本身,如何去说,其最终目的是使读者再次聚焦那个火爆的故事,反复玩味,仔细揣摩,由于最后没有定论,反而使这个故事更加扑朔迷离,更加富有生命力,使人们继续猜想下去,继续解密下去。 第一部里,讲述捕风者故事的是安院长吧(记不太清了),当时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以一种见证的真实的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个用生命传递情报的彰显睿智的故事,如果不出暗算二部,我们一定没有人会去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然而在《风声》上部中,作者先是承认《捕风者》的故事是虚构的,然后搬来一位潘教授,反而称找到了《捕风者》的原型。这个潘教授何许人也?即潘老之子,而潘老就是译电科科长李宁玉的假丈夫,奇怪吧,李宁玉在《风声》中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女性!故事基本不变,变化最大的是传递方式的不同,没有什么佛珠了,而是临终前作了一幅画,画了一大一小两棵树,嘱托丈夫(即潘老)养育两个孩子。而奥妙就在树下的小草,长草代表哒,短草代表滴,用莫尔斯电码传达出了重要情报!也够经典! 可是到了下部,又来了一位当事人,你绝对没想到的当事人,再次颠覆了这个已经够经典的故事!顾小梦竟然出现了!已经八十六岁高龄,而且身居台湾!她就像《泰坦尼克号》中的老年罗丝一样,开始揭开守护多年的秘密。在下部里不仅有作者的转述,还有直接的录音,似乎更接近事实的真相了。其实故事发生的过程仍基本不变,只是老年顾小梦一语惊人,一出口就是“事实完全不是你说的那个样,那个情报根本不是李宁玉传出去的,而是我!”为什么呢?原来,这个顾小梦竟然是军统安插的人!她发现了李宁玉的秘密!起初是因为私交好没有揭发,后来李宁玉又发现了顾小梦的秘密,于是在李的恳求和要挟的软硬兼施下,最终顾完成了李的遗愿,用药丸的形式将情报紧急传出!上部中所说的两棵树的画还有,但在顾的嘴中,这不过是李宁玉迷惑敌人的方式而已,并没起到传递情报的作用! 诸位请看,一个故事,并不一次叙述完,而是通过两个人的视角,两个人的叙述,欲一步步揭开事实的真相,但是,这两位叙述者却针锋相对,互相敌视,他们的叙述在我们看来,有些互为补充互为解疑,有些却互相矛盾,我们一方面觉得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近,而另一方面却又觉得离事实真相反而越来越远,以至于最后陷入痛苦:究竟什么是真相? 也许这正是叙事的迷宫吧,正像走迷宫,走着走着,自己也迷失了,可是却更加迷恋;就像追女朋友,越追不到,她就越迷人! 在外部中,也就是所谓的尾声吧,潘老在读“我”稿子(顾小梦版本)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去世,尽管潘教授没有把责任归咎于作者,但也坚决提出了质疑,可就是一个字也不肯多说。我们在想,作者该如何收尾呢?或者怎样继续下去呢?不料,忽然就结束了,因为潘教授的两条短信:“我为什么沉默?因为她(顾老)是我的母亲。就让他们去说吧,你能对父母的争执说什么?除了沉默,别无选择…”“请不要再找人去打探我父母的事情,我希望一切到此为止…” 闹了半天,竟然成了他们的家事?而且其中一方已经逝世,再也无对证! 之后,作者费尽心机,终于打听到一点关于潘教授父母的事情。原来潘老和顾小梦曾是夫妻,后因政见不同,顾一气之下去了台湾。再往下,似乎都是有关其他人的事了,比如老虎,比如王田香,比如肥原。 Game over. 于是,我有些期待电影了,想看看睿智的导演会怎样演绎这个故事,是两个版本的互相杂糅,还是先后递进?而主要角色究竟是李宁育还是李宁玉? 期待中…… (写于09年3月)

为什么我觉得有点唠叨

如题。可能是先看电影再看书的缘故,这本书我好像没入状态地看完了。 我觉得电影比书好。

急性子智商低

先看的电影,觉得挺恐怖的。一边看书一边回忆电影的情节,虽然小说没有电影那么直观,还是毛骨悚然,我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拿另外两本轻松愉快 的书压着这本书才睡的着觉。情节和电影不太一样。收获最大的是书中的那句话:急性子的人,情商高,但着急的时候智商会下降。想想确实如此。电影结尾顾小梦的旁白感动的我泪如雨下,但在书里并没有,看来是导演加的

我眼中的《风声》,无声胜有声

昨天情绪非常差,请了半天假,补周日加班的。在天河正佳广场乱逛,后来在一家《书巢》书店待了下来,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当下热门的《风声》。其实书是07年出的,因为获了奖,改编了电影。借助电影的宣传优势,被更多的大众所了解,喜欢和推崇。我没有看过电影版,充其量是看了报纸上的介绍和影评。感觉挺有意思的。没有去看电影的原因,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我比较喜欢看原著。书是塑封的,放在推荐台。只能看到腰封上标榜的奖项和封底的推荐,看不到内容介绍。不过一点都不影响我购买的欲望,拿起书仔细看了看,大约5秒之后放回去,找别的书,找齐了之后再一本一本的从书架上拿下来,直接付款。买完书,迫不及待地就想看了。转了一圈,发现没有椅子。我记得正佳以前有条椅供顾客休息的,现在可能是撤了。也等不及回家慢慢看了,直接在楼梯口坐下就开始拆包(塑封不太好拆,费了挺大劲)。一看又是几个小时,坐得屁股都痛了。书不是很厚,可是我看得很慢,到天黑的时候还没有看到一半。故事情节很精彩,我看得很入迷,可能是长期没有更换姿势,后来起身的时候竟感觉全身酸痛。这里不做太多情节透露,只说个人感想。免让还没有看过书的人觉得无趣。故事分为“东风”、“西风”和“静风”三章。东西风正如东西楼一样,看似相同,其实内里各有乾坤。我看的侦探类的书不多,也不太善于推理,所以不看到最后,都不知道谁是真正的“老鬼”,总觉得大家都有悬疑。作者也没有埋多少伏笔,故事发展地比较顺,没有多少扑朔秘密。我一开始觉得嫌疑比较大的是顾小梦,虽然肥田一早就排除她。但潜意识里觉得越是张扬的人其实越是会将东西埋藏地越深。当然李宁玉的嫌疑也很大,因为她太镇静了,感觉非常的深藏不露。我记得以前做过一个关于秘密的心理测验,说假如你有一笔私房钱,你会怎么放。选项好像有“放到床低下”、“放到平时不穿的鞋子里”、“存进银行”、“放在橱柜的最上一层”和“放进冰箱冷冻柜的最里面”。我选的是放进冰箱里,没有多想,直觉选的。后来看答案,竟然说选冰箱的人是最能藏秘密的人。其实我也没什么秘密,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和别人讲而已,不知道这样好不好。说回《风声》。看完“东风”,好像一切都水落石出了。虽然这一章不长,可是我看得很慢,故事实在精彩,我忍不住边看边分析。可能是因为看得太细,到最后完了,觉得非常不过瘾,脑子里还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以为这样就结束了。还好还有“西风”一章。初看,感觉“西风”貌似是要来颠覆“东风”的。看着看着发现没有“颠覆”这么夸张。“西风”更多的是补充和修正。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只是情节略有不同。也难怪,一个是局外人,一个是当局者,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不一样,更何况还是国共两党,出来的声音自然大不相同。但是,“西风”带给我的震撼远远大于“东风”。内容一点一点的慢慢带出来,故事渐渐清晰。“西风”里面的李宁玉,也是顾小梦口中的李宁玉。可能正因为是出自顾小梦之口,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读起来也让李宁玉这个人物显得更加的饱满。读到最后,看着已是暮年的顾小梦仍然珍藏着李宁玉的遗物,而且说到最后一段李宁玉的下跪,还如此激动,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加上之前“东风”那章王田香和肥田关于顾小梦和李宁玉关系的对话透露出来的信息,我深信,顾小梦对于李宁玉,不仅仅是“亲如姐妹”那么简单。而作者没有说穿的那个顾小梦的秘密(因为这个秘密,让顾小梦多年不嫁,最后却嫁给了李宁玉的哥哥——潘老),我想已经明白了八九分,在此不点破,留待众人去猜。最后一章“静风”,陆续交代了其他人物,包括那个的裘庄,让我很想到杭州去一趟,亲眼目睹它的风采,或许还能从一砖一瓦中,找到当年的影子,感受那个年代的凄凉。在战火硝烟的年代,无论是特务还是汉奸,无论是抗日还是伪日,这一切一切,孰是孰非,人性的挣扎与抵抗,奸诈与精明,卑劣与高尚,都不是一词一句足够表达。感叹的是,烈士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谐。我们赞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光荣牺牲的英雄,但是却不知道,曾经还有另外一批人,同样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和热血,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最后,他们却得不到英雄的名誉,只能在平淡的岁月中,一天天地数着日子,在往事中慢慢垂老,最后画上句号。

天妒英才红颜——看完上部《东风》有感

大概是先看电影的缘故,李宁玉和顾小梦的字里行间,到处是李冰冰如名的表情,和周迅看不透的眼神。或者受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多少觉得这两个演员本身就有那样让人猜不透的气质。言归正传,刚看完《东风》还舍不得进入《西风》,李宁玉的理智冷静,李宁玉的歇斯底里,以及突然地死亡,都让我陷入了久违的一种境况,我我把它叫做“安娜”症状,相信很多人也有——先名词解释一番,据说托尔斯泰在《安娜卡捷琳娜》写到安娜卧轨自杀后,将自己关在房里大哭不已,其对安娜这一人物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虽然没能自己创造一个人物,麦家笔下的李宁玉(好吧,我脑海一直跳出的都是LBB),聪明、智慧、冷静,冷眼冷语里也不失一种热情,这种歇斯底里在她最后的疯狂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那种疯狂是表演还是事实,都令人无法抗拒,因为她是那样的多彩,那样的极端,那样的让人心如撞鹿,心乱如麻。我认为电影里对这个人物的篡改是不成功的,剧情里吴国志的取而代之和顾小梦的舍生取义,都是从这个人物里无耻窃取而去的,从而使电影里的李宁玉看上去更像一个叼烟的冰山美人,而她对爱情的坚持和承担,以及电影里肥源对她采用肉体检查来瓦解她的意志,编剧的构思是合情合理,甚至重新打造了一个新的李宁玉出来,只是如此,却大大牺牲了智慧博弈在本片中的分量,正如书中一直不愿用刑的肥源所说“要是智取,会让我更有成就感”。电影那样做,也许会有视觉系和表演张力的成功,毕竟,这是一个特殊的密室推理,可以随时用刑,可以屈打成招,可以全部消灭以保安全,既然多了那么多可能性,那么金生火可以自杀,白小年可以被打死,吴国志可以唱戏认同志,何必简单拘泥于推理的乐趣呢?PS:李冰冰那一刻的崩溃,确实精彩绝伦,令人动容。所以说,无论是电影里还是原著,李宁玉都是NO.1对我而言,她是否是老鬼都无所谓,那种意识形态的信仰坚持离我有些遥远,这场智慧的博弈里,闪光的自然也就是智慧,我最喜爱肥源长对李宁玉说的其中一段话:李宁玉,如果你不是老鬼,我一定会重用你。这是肥源对于对方智慧的高度评价,可惜对他而言,李宁玉的命比狗贱,这是后话。李宁玉的死亡,加重了最近厌食的情绪,但是却让我感到一种哀伤的快乐,我喜欢这个女人,为她的死惋惜,为她的智慧折服,也为她死后遗言的(尤其对肥源)话而肃然起敬,为她作画给孩子的柔情所感动,如果我是顾小梦,我也会横在吴国志面前保护她,或直言说自己喜欢她,如果她是老鬼,那我还会附加上带着革命热情的敬仰。最后,我回忆了一遍电影里,那个李宁玉在被裸体检查后,喝醉说的话,以及书中的遗言,来哀叹一个英才红颜的悲剧,全凭记忆,如有出入,望见谅。“我,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岂容你如此侮辱?”“肥源:我命贱如狗,死了不足惜!然,狗急也要跳墙,何况我非狗非奴,乃堂堂中校军官,岂容作践!电影里,李宁玉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尊严。原著里,我们失去了李宁玉。

写得跟纪实文学似的

发现麦加的每本小说写得都跟纪实文学似的。很悬疑是不,告诉你答案,李宁玉是gcd派去的特务,顾小梦是gmd派去的特务,电影是瞎编的。…………………………………………………………………………………………………………………………………………………………………………

且听风吟

《风声》由上部《东风》、下部《西风》和外部《静风》三者组成,依然继续着《暗算》中的故事:伪军情报机构内的中共卧底以生命为代价送出情报。它的最大特色是用现代小说叙事策略把间谍战的推理故事和国族命运、革命历史的“主旋律”融为一炉。《风声》将故事设置在抗日革命的历史空间中,李宁玉这个共产党员形象更是引发了“英雄归来”的欢呼,这些为这个推理故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合法性,无疑洞开了“主旋律”和大众文化新的交集空间。而且在刊物发表的删节本删去了顾小梦叙述中强烈的对抗性语句,而且还添加了一节对地下工作者的礼赞,其面目很接近“主旋律”。在拉拢大众文化市场需要和“主旋律”的同时,作者还大胆地使用“元小说”叙事策略,营造出一种仿真幻觉,使之成为将读者卷入叙述时空的“阿拉伯飞毯”。因此,《风声》不但市场反响热烈,而且还获得了《人民文学》年度大奖,并得到评论界的一片好评。能够在“主旋律”、大众文化和精英化纯文学三方的狭缝间周旋自如,《风声》真可谓处处逢源。   作家自称的“真实”写作来源与小说的“虚构”本质之间的纠缠是读解这部作品的“密钥”。上部《东风》和下部《西风》叙述的来源分别是李宁玉的哥哥共产党员老潘和中统间谍顾小梦,因而可视作国共双方对历史的不同叙述——“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而潘、顾两人成为夫妻后的恩怨纠缠更可视为国共双方分分合合的隐喻。《东风》、《西风》中关于小说创作过程的叙述和外部《静风》,使整部小说成为讲述叙述者“我”追寻历史真实的后设小说。这使作品的意义空间扩大了,直接切入当下并回溯追问历史,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历史化”。《西风》中顾小梦的叙述否定了之前《东风》中的叙述,凸现的是当时国民政府在抗日中的作用。而后来顾小梦的叙述同样遭到质疑——因为对于“不相信眼泪的特殊的人”而言,她的叙述是建立在“感动”这样一个可疑的支点上。这也是对读者进行拷问:选择“同情”还是“觉悟”?不断的质疑和求证使得所谓历史“真实”更显得烟波诡谲。在《静风》中 “风声”趋于平静的当代,潘教授对老潘与顾小梦的说法不予置评:“你能对父母的争执说什么?”对于后来者而言,国共双方关于抗战历史的迥异叙述就如同一对离异父母的争执般令人莫衷一是。   《风声》关于历史“真实”的叙述其实就是一堆密码符号,而叙述者“我”探寻“真实”的过程就是与之相应的解码破译。《风声》这部作品就是一个召唤读者跟随叙述者去“破译”历史真实的文本,它并不承诺提供历史的“真实”,而只提供叙述历史的“风声”,一些逃脱数十年时间捕捞的漏网之“语”。而这些是我们真正所能捕捉到的全部,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其实只能是历史的“捕风者”。《风声》对历史“真实”的追寻,是在一个个情节和细节的推敲中进行的。因此,《风声》中的“真实”并不是块状的密不透风,而是充满无法填充的缝隙。不可思议的是,这反而能给人更强烈的历史真实感。对于如何处理历史叙述的“真伪”以及如何在当下叙述历史“真实”,《风声》颇具启发性。   《风声》不能不让人想到风靡一时的同样写抗战间谍故事的《风萧萧》(徐訏,1944年出版)。《风萧萧》中充满着对理想人性的不懈追求,具有高度的哲理色彩,故而不但没有落入间谍小说的窠臼,反而超越故事达到更高处。《风声》通过应用现代小说叙述策略而在某种程度上超拔于通俗故事,尤其是《西风》中顾小梦和李宁玉的对峙触及了人性深处的幽暗一面。然而《风声》(即使是足本)中超越性的叙述只是蜻蜓点水般点到即止,作品在境界的宽广和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可挖掘的空间,却由于满足于讲故事而被略去了。因而《风声》虽有雅俗共赏之意,实难收化俗为雅之效。此外,关乎信仰的充满血肉和精神冲突的生死之战被简化成冷峻的“杀人游戏”,人性的丰饶因此销匿,这也是麦家令人不能满足的地方。总体而言,追问历史的“真实”不是《风声》的真实目的,它本质上还是一个置于革命年代背景的通俗推理故事,最可能的目的则是成为影视剧脚本,这恐怕才是作家臆想中的写作诉求。

一直都在猜

因为电影要上了,所以提前决定看看原著。我一直都认为好的小说就是能吸引你不停地看下去,不谈技法,也不管结构。《风声》就是。一直都在猜,谁是老鬼?谜底揭晓之前,紧张;揭晓之后,揪心。

西风,雅蠛蝶——观《西风》后感

此乃一阵妖风是也,楼主在东风吹后又再次被西风猛然插入,一阵高潮迭起后,不由大喊:“不要啊~”大汗淋漓间,翻至下部,名曰《静风》,可见作者也是此中高手,深谙调情、把玩、突袭、高潮、再高潮、同突袭一样突然的安静,最后归于平静与遐想,弄得楼主奇痒难耐,缠绵悱恻,如在蹦极,似在冲刺,心在嗓子眼,呼之欲出,魂在某窍处,浪花飞舞。。。。。原谅楼主过于激动,淫词黄语不断,且打住打住。。。。。一天为同一本书写两篇书评,真是楼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也许楼主寂寞已久,突遇。。。咳咳,楼主难得遇到一本好书,如此激动也是情有可原。《东风》放大了李宁玉,《西风》就是捧出了顾小梦,顾老一开场的破口大骂(尤其是骂潘老那段),令楼主啼笑皆非,时隔半个世纪,年轻的顾小梦和年迈的顾小梦重影附体,同小说本身一样,犹如岁月的照相机失焦错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已在《东风》里熟悉,却又在《西风》里陌生起来的裘庄,就好像看《东风》时就推翻了一切电影里的套路一样。在《西风》里,原本心中美好的李宁玉一点点的破碎成为一个老谋深算、冷静处事,伪装功夫和演技都极高的地下党员,顾小梦没有她的智慧,却比她多了一份率真和可爱,无论到底谁传出了消息,那是推理控的事,对楼主来说,过程本身才是有趣的。突然很希望李宁玉不是什么共产党,她就是一个为尊严而死的“卖国贼”,而事实却让我由《东风》而建立起来对她的“爱情”稍显得不完美了一些,正如电影后李冰冰曾说过,原著里的李宁玉,伪装过多,但电影里不是老鬼的李宁玉,则更多了份真性情。顾小梦这个间谍菜鸟被她玩的团团转,而肥源等人更是被她骗的团团转。难怪小说里海峡两岸要对峙一番,确实,《西风》让李宁玉大打了折扣,幸好一老一少的顾小梦却没有半点失色,可爱如故。但愿《静风》别再吹起什么动静了。明日再看。为保统一,加个电梯去东风http://book.douban.com/review/3116718/

如果不剧透该说什么

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所以阅读时偏重于电影和书本的区别。虽然之前听过剧透,知道书中的“老鬼”是谁,虽然电影的剧本也是原著作者改编,虽然看书的时候,每个名字都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相应演员的形象,读书每一刻还是充满了惊讶。有些故事就是这般奇特,尽管结果可以用一两句讲完,最完美的感受却存在于阅读的过程里。昨晚突击看完后面一半小说,想得全是题目这句话:如果书评不剧透,还能说些什么。哪怕是泄露了故事的一个小角,都会成为剧透,成为毁掉未阅书人兴趣的利器。有了这个顾虑,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就不得不小心,只能凭空讲述故事之外的精彩。与原著相比,电影似乎略显单薄,其实无论谁是老鬼,重要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因为悬疑的题材,决定了解疑释惑的层次成为了成功的关键。电影里,人一个个死掉,结果在结束前便已显现,结尾处张涵予的口述只是为细节做补充,也是为了制造最后的煽情(的确还是有效果的)。而小说里,方式似乎更加巧妙,谜底在最后一刻揭晓,在所有拼图都放好位置后才能见到完整的全貌,让读者的意外和唏嘘贯穿始终。另外小说里并没有太多酷刑的描述,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恐怖氛围,而电影似乎利用影像的便利,添加了更直白的惨烈情形,多少让人心生不适。书中一直是以纪实和口述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也许真的是确有其事,这份真实感也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小说《风声》令人不解的漏洞

一天一夜看完整本书,因为之前电影《风声》和电视剧《风声传奇》的大规模宣传,尤其强调改编与原著的差别,所以一开始就知道了谁是老鬼(剧透不好玩,~~~~(>_<)~~~~ ),只是想看看原著到底令人感叹的是麦家的叙事手法,峰回路转,颠三倒四,看到最后一页还觉得很有故事。关于顾小梦的秘密,我认为她对李宁玉有同性感情,看完直接就默默这么认为了,上网一看很多人看法和我一样,那就继续这么默认吧。但是最令人不舒服的地方,是一个漏洞,在网上也有网友提出了,就是那个传递信息的老鳖。一共有三次药壳子传递“取消群英会”情报。第一次:老鳖已经收到过李宁玉传出的一次“取消群英会”的情报(即用吴志国笔迹写的那份),从药壳子里取出来放在香烟里,传递给了老汉(二太太),老汉被捕了,情报没有传出去。第二次:李宁玉胃痛发作之后扔掉的药壳子,被顾小梦拾获,用顾小梦笔迹写成,没有传递成功。第三次:李宁玉服毒身亡,顾小梦借回机关的机会直接扔给老鳖的药壳子,老汉直接给组织打电话,传递成功。如果说老鳖不知道老汉被捕,而且他不能看情报,只能原样传递,与老汉单线联系。那么后来顾小梦第二次药壳子传递的消息仍然是“取消群英会”,但是他不仅自己看了,还可以直接打电话,那他之前干什么去了?交给老汉就不管了?老汉是否被捕和组织是否收到情报就都不关心了吗?他把交给老汉的情报再直接跟组织说一遍不就完了吗?那用不着李宁玉在裘庄里拼死挣扎再传一次。按道理这么严谨的谍战小说,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bug,是我漏掉了什么关键情节,还是这个漏洞本来就存在?求解答啊求解答!

宁愿时间放过我的眼 把你看成墓碑

顾晓梦 想对李宁玉说的 就是这个吧详情请看我写的帖子 http://tieba.baidu.com/f?z=652326987&ct=335544320&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B7%E7%C9%F9&pn=120题目是 顾晓梦的惊天秘密是。。。我从来没这样流着泪战栗过

拙笔表读《风声》感

大约两年前,我看过了电影《集结号》后,如大家一样,认识了张涵予。此后我对他略有关注,在网上看《锵锵三人行》的时候,看到有一期张涵予做嘉宾聊他眼中的谷子地,期间就聊到他最近看了一部小说名叫《风声》,感触颇深云云。我就把这本书的名字记了下来,并列到了豆瓣“想读”的列单里。大约一年前,我听说《风声》要拍成电影,主演当中就有张涵予,我当时心想,原来当时看这本书也许是因为他要接戏这部戏所以才看了原著的吧。忘记是什么时候,这本书后来被我从豆瓣列单里删除了。因为我的“想读”列单里书目有点多(50多本),我读书时间少,速度又慢,下意识觉得应该删减一下当时可能草率的决定未来缓慢的读书计划。于是,我暂时错过拜读《风声》的大好机会。我喜欢看电影。《风声》原著没有看,同名电影了必定不会错过了。电影看下来,我大呼过瘾,还看了些相关的视频报道,发现其实电影所包含的内容实如照片上的美女被遮住了口鼻,好看是能看出来,但还有你非常好奇的人物、事由却不能悉数容纳到两个钟头的时间里。于是为了一探究竟,我决定要读原著。在看书之前,我决定还是先再听听张涵予当时在《锵锵》里怎么评价这本书的,可是两年后的今天,我再搜索各个视频网站,已经找不到那期节目了,我猜可能是电影筹拍以后那段相关话题和相关演员的视频被小心地“处理”掉了。我要看原著。即便在我知道结局,甚至知道“老鬼”在书中另有其人的情况下。哪知,刚度了五分之一我就发现书里的故事竟和电影里大相径庭。除了被怀疑的几个人的人物姓名和性格没变之外,整个故事基本是不一样的。而我也几乎并没有因为事先知道谁是“老鬼”而减少对故事的惊叹程度。这件几十年前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竟然如此地神秘,戏剧化。这些在几十年前为救国舍弃生命的志士们竟然有如此胆略。这位策划逼出“老鬼”行动的日本军官龙川肥原竟有如此令人唏嘘的身世,人生,思想和最终下场。故事的结构很新颖,它甚至不像是一本寻常小说的叙述结构。整个故事结束后,你都不会知道到底谁是卧底“老鬼”。而是再接下来潺潺的当事人口述,才慢慢抽丝剥茧地让你明白个中原委。只是口述的人不只有一个。而面对如此敏感的历史真相,嘴多了的最大问题就是有些情节双方各执一词,无法相印。在特殊的节骨眼上,究竟谁说了谎,谁又做了保留?我不知道该如何道出自己心中对整个故事的感触,说多了就成了剧透。这大概也是这本书的过人之处,竟扰得人在不透露重点的情况下无从评说。老实说,我很懊恼我竟无法道出胸中饱含着的对这些人与事的感情!感动之后,惊讶之后,我只能赞同作者,感叹这世界上原来最精彩的故事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而是一些人们活生生走出来的……

《风声》过耳

我是知道《风声》被拍成电影了才去找来小说看一看的。麦家的《解密》和《暗算》我没看过,知道是好小说,尽管我在《暗算》出版之前就有机会先睹为快,但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就没看。所以,《风声》是我看的第一部麦家小说,也是所谓的特情小说的第一次,我不喜欢特情这个词,太矫情,但很多人喜欢,可是我却喜欢《潜伏》,我也觉得自己有点前后矛盾,有人能说明他们不是一类作品吗?算是安慰我一下!脚扭伤了,在家圈养了三天自己,用手机把《风声》看完了,我已经不习惯捧着一本书在床上翻来覆来,太麻烦,也不喜欢正襟危坐在电脑前,太不舒服了。手机阅读的大潮来了,我要做一个小浪花。《风声》是一个好故事,不需要正面长篇大论,从为什么华谊要把他改编成电影这个侧面就足够说明。但是我觉得作为故事还不够精彩,你去看看那些的特务与间谍的小说,一个比一个悬,迷雾越来越深,故事越来越蒙人。难道作者不愿意写的更精彩吗?不会,麦家可以写最精彩的小说,但是,《风声》他要的感觉是真实。为了营造这个真实,他可以放弃紧凑的情节,也没有悬念迭出的设计。事件、场景、人物关系,简单的一目了然。其实从一开始读者就会猜到李宁玉就是老鬼,只是读者没有弄明白,她最后是怎么将情报送出去了,这必须要到最后才能知晓。这算是小说的手法。也是为后面的真实揭开一层层表象。顾晓梦才是这个真实的故事里最大的传奇。通过顾晓梦后面的叙述,这个真实的故事有了传奇般的色彩。这就是小说的成功之处。开始就告诉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总以为真实的终归要平淡下去。叙述时也没有刻意来营造氛围,西湖美景诗情画意,总是让人觉得波澜不惊,这种感觉不是传奇的感觉。可慢慢的,在空旷宁静的荒野里一声声惊雷爆响,让读者感受到的真实有了无穷的回味和思索,传奇弥漫四周。小说一定要有个好故事,但是好故事不是只有一种写法。也许人们没有意料到的方式才更吸引人。但是说实话,我仍然不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可是没法在阅读中不被它的真实吸引,看完之后也会想,这个顾晓梦真有过这样一个人吗?

写故事的方式很有意思,写的故事倒没什么意思

都说原著比电影逻辑严密些,真的也就是严密“一些”。但是通过上部和下部,用两个角度来讲一个故事的方法还是挺有趣的。

风声

风声,有风的地方就肯定有声音,通风传播声音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显得更放大。我是先看过书再看电影的,在我朋友的推荐之下认为书相当的出彩,甚至半夜打我电话告诉我,她现在很紧张,毛骨悚然睡不着,所以才会想到要找个人聊聊天。我突然被她这种情绪给掉起来了,非常想看这本书,于是当天晚上我也没有怎么睡好,在第二的就拿到这本书的情况下,在无人打扰的时候,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此本书分为三种风,“西风,东风与静风”,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分为三部份来描述这次找老鬼的情节。看完后我没有像我朋友所描述的那样,毛骨悚然而且睡不着,我显然觉得她有点夸张并且承受能力有点低了。其实对于我来说,历史是是非非,熟是熟非其实已经被岁月磨的看不到了,至少顾小梦在回忆这真实的事情后,我相信有部份事情还是不愿意提起,至少想忘记,毕竟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是真的老鬼,我觉得那个时期参与革命的人都多少有点人性缺失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常人,有着非人体力与毅力。我曾问我朋友,如果你被抓住了,你会如何?她说个吗直接招,我肯定就是叛徒的命。有幸在电影院没有下线之前,我去电影院看了《风声》这部电影。跟我想像中没有大太的差距,但我可以肯定的一点,看完这部电影后,大家都会发现李冰冰的演技真是相当的完美。可以撑起这整个电影。

吾欲静而“风”不止

如果说李宁玉,顾小梦和吴志国虽然在两部不同形式的作品中还保持一样的性格,和只是相互调换却几乎没有不同的个人背景的话,电影中方的武田长和书中的肥原长,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人物。书中第三部分《静风》中有着大量对肥原长的描写。此人家庭背景特别,个人的人生经历与思想转变也极富戏剧性,让我非常感兴趣。说来也怪。这个人物的全名,“龙川肥原”,只在书中第一次人物出场时完整地出现过,后来就一直只是“肥原”或“肥原长”。用名而非姓称呼一个日本人,而且是敌人,有点奇怪。此外,当提到其他日本人的时候,作者都以其姓氏相称——比如“芥川龙之介”,下文里都称其“芥川”——如果这样对比,为什么作者不称呼这位鬼子特务机关长“龙川长”而写是“肥原长”?这着实奇怪....由于作者说,与被软禁的几个嫌疑人几乎不被世人所认识相反,史料上对肥原有着诸多记载,这更增加了我这个人的兴趣。书中详述肥原祖上和清朝时逃亡至东瀛的反清复明认识朱舜水有半世渊源,因此后来这个家族每一代子孙都酷爱中华文化,有人还著书立说,出版了许多有关中日文化的书籍,是日本有名的“中国通”家族。后来肥原有幸从少年时代开始生活在中国,他更加专注于他的汉学研究。长大后肥原成为了日本本土有名的驻外记者,撰写游历中国的专栏游记。可后来正是记者一职粉碎了他对中国的崇拜,抹杀了他批判“大东亚共荣圈”的思想,反而开始与日本军队同流合污侵略中国。日军轰炸杭州时,未动西湖汗毛,竟然有肥原的缘故。而肥原的性命,最后却是丧在了西湖湖底....这一切都太像一部杜撰的小说情节了,可它竟是一个大活人的真实人生!我看过书后,至今无法平息对这段真人真事的复杂思绪。就在这样的心情下,我怀着好奇心在网上搜索了“龙川肥原”。结果出现的词条都跟《风声》有关。我再去google.co.jp选择只搜索日文网站,结果是没有完全吻合的词条。单独搜索肥原,最靠谱的也只有一个姓“土肥原”名“贤二”的“奉天特務機関長”,不是死于1942年杭州西湖中,而是1948年在军事法庭以“甲级战犯”身份处死的。我很失望,我现在很想知道,“龙川肥原”这个人物是不是同其他几个人物一样具有几乎绝对的真实性?如果“龙川肥原”是个化名的话,我很想知道他的真实名字,以便能够查到更多的资料。我实在渴望得到作者麦家的回答。可如果我真的写信给他,大概信也只如石沉大海......

从源头出发

我有一个习惯,遇同名书籍改编的影视,一定要先看看原著。从源头出发,可以相对清楚地比较两种载体对同一个故事的诠释。也有很多人,喜欢先看影视作品,再回头去寻觅故事原本的样子。无论从哪里出发,差别通常都是巨大的,不仅来自于载体转换之间必然的改变,还有改编者出于各种目的改变,也许票房,也许只是为了更精彩。但即使是两个作品都是成功的,也很少有受众是两者都能接受的,而且通常是先看了书就忠于书,先看了电影就喜欢电影。我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的诠释,那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尽量不带成见地比较我记得的每个情节,究竟是原著处理得好,还是改编得更符合逻辑。看完原著再看电影《风声》,虽然有很大的惊喜,就像麦家说的,他看电影都猜不出谁是卧底,但觉得这种巨大的改变就像一盘相互纠结的棋,动一个棋子就动了全局,而《风声》电影全局的布置,似乎并不严谨。

三星不是二星

当然,想来读这本小说的动力,是缘于电影,不过电影是到现在了还没有机会看。当时就是怕先了谜底看了没意思,所以在看小说之前特意将自己与相关信息隔离。可是看来说实话还是有点失望的,之所以给了三星不是二星,是因为最后收尾的时候终于把我的胃口掉了起来,但却戛然而止。可能是看的悬疑小时太多了,这本小说真的勾不起来我的好奇心。不是夸口我的洞悉力,可能是由于小说固有表现形式的局限,通过小说中对几个“老鬼”嫌疑人的定位和描述,就猜出了八九不离十。不过因为之前大家的渲染和夸赞,我还寄希望于在最后能翻盘,让我惊喜一次。不过可惜。。。书中把秘书列入“老鬼”嫌疑人的行列,在揭晓之前的确是我没想到的,要学学。但别的就或许太欠推敲了,比如仅仅凭字迹就断定谁是老鬼。还有李宁玉的尸体居然能在最后紧要的关头被送出去。这些都太“不可思议”了。当然李宁玉大段大段地“否定之否定”还是很能唬人的。总之,“老鬼”没有传说中神秘。

《暗算》与《风声》神秘的组织,崇高的事业

最初是深夜看电视《暗算》,当时正在播有问题的天使黄依依那段,一口气看了三四集,才知道小说《暗算》,第二天就在Tom网上看小说的连载,新时代的传奇故事,故事引人入胜,结构紧凑,读起来酣畅淋漓,很痛快,被神秘的谍报工作和神秘的特工组织701吸引着迷,如瞎子阿炳、有问题的天使黄依依、“影子”陈二湖、“灵魂”韦伯等主角的不同的精彩人生和传奇人生,带到了另一个世界,离开了平凡无聊的现实。他们是令人尊敬的,暗算的序中写到:“人们在为他们感动,为他们流泪,为他们祈祷、祝福。我知道,时代确实在变,日新月异地变,有些美德变成了迂腐,有些崇高变成了可笑,有些秘密变成了家喻户晓。但我相信,有些东西,有些价值,有些目光,是恒定的,永世不变的。”《风声》是《暗算》的第二部,应该算是姐妹篇吧。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杭州,地点在裘庄,一个特别的风月场所,也是充满传奇的地方,宝藏、暗杀等等让此地充满神秘气息,三方势力,日伪和日寇、军统、共产党等,因为身份的泄露,我党地下工作者老鬼与其他被嫌疑的人一起被日本特务肥原“请”到了裘庄监禁,封锁消息,准备纠出老鬼,一网打尽我党的地下组织和领导人老虎,和最近前来主持会议的高层领导人,最初的故事像是阿加沙克里斯蒂的侦探故事地展开,充满了斗智的故事和谜题,在由后记的传奇故事和纪录,揭开读者悬着的谜题答案,结构巧妙严谨,让人觉得宛如真人真事,尽管作者一再说小说只是他编写的传奇故事。挺精彩的小说,不过最初的感觉还是觉得《暗算》要更不错些,读起来顺畅,风格独特。看了悬疑解密的小说,突发奇想,联想到过去从初中到大学所学之中国汉语式英语,七八年的背、考、背到了如今,除了能记住几个单词外,一句英语人话也未说出口过,拿着英文书还是一样抓瞎。就跟书中的密电码一般,原本逻辑清楚、词汇明了的英语由于被加上了复杂多变、反复无常的汉语密码,对于从小就在轻视语文的环境下学习的个人而言,语文或者说汉语的不好,直接导致了学习英语时候逻辑的混乱、思维的模糊,挣扎于及格线,即便死记硬背,当天记住,过后却又遗忘了,英语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漫长痛苦的折磨,其实本非其本身有多难,而在于它外面那层加密的汉语使之成为难以解读的密码。以下为个人对于英语考试的记忆,可用痛苦来形容:从初中入学伊始,在初一的开学前两周的预备班上,第一次接触到英语学习了与拼音不同的26个英文字母,开始说ABC了。初中的英语老师用纯正的苏联腔教授我们英语,她上课最喜欢的就是使用投影展示台(或许她年纪大,写粉笔字慢些,现成预备好的还能重复用些年头),预先准备好的材料和题目,总爱按桌位轮流提问问题,一堂课下来,大家都是轮流被提问,自己只需要睁大眼睛看投影,心里默数到自己轮到题目,预先找到答案或问会的同学,英语课每次都很容易混过去,只要能回到上问题,老师才不管你上课是否听讲,加之英语学习,总是在语法和翻译中翻来覆去,从来不知道学英语为何,只是知道英语考试要努力考及格。考试前复习总是背单词中痛苦度过的,单词浩繁如海,无迹可循,考英语简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每次听到别人说喜欢英语,觉得他人是火星人,真心喜欢英语的人真的存在么?对于应试的英语,考试的题目,最先的是英语的单项填空,考些变态的语法和词汇,常常一整句看下来,就零星几个单词懂得含混不清的意思,开始了四选一的投票,都是内定的答案,出题者和老师说了算的,通常都能从复杂的语法和无极的词汇中得到解释,偶尔解释不通,老师们会冠于“约定俗成”教育我们强行记背,对于答案选择总是倾向于选择C,或许因为中庸之道吧。对于考词汇,更惨的是,这时看懂了句子的意思,对于需填的词汇却含混不清,像孙悟空与六耳猕猴让人真假莫辨,最后择其舒服者填之。经过左右左右的艰难选择后,开始做完形填空了,这类题目总是让我全军覆没,硬着头皮,看了短文两三遍,却总是不解其意,此时就开始发挥猜想能力了,开始了张冠李戴,胡编乱造,总是一根筋地将原文曲解成自己的意思,满意的是似乎总能在所填的选择中备选答案中找到主观臆想出来的答案。经过前面两项,脑细胞已经被杀死无数了,开始阅读理解,潜意识中认为这类题目该是有迹可循的题目,逻辑性强些,可按常理推理,特别是遇到关于科学和熟知历史地理常识的短文,就可以不用看原文便能解答,及格与否常常取决于此。后面的翻译则胡写一通,作文就是三段论,不过最怕的还是作文,写英文作文无异于便秘,整句都憋不出来,何谈写作超过150字的作文了,总是希望老师用改错取代作文,好歹改错还能凭经验和记忆得些分数。考英语考得脑袋一脑袋浆糊,不解为何其他同学却喜欢考后议论考题,于我个人的感觉,考试就好像无缘无故被抓去上了战场,没头没脑地被炮轰了一天,满脑袋都是灰,却还有人事后迫不及待地炫耀自己的本事和勇气,又或许是在掩盖内心的虚弱吧,反正考试结束了与我无关了,自己对于考后议论都是退避三舍。

电影版让人眼前一亮

看风声是在电视剧暗算热播以后,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风声=暗算第三部的翻版。直到今年的电影出来,发觉电影版编辑的更加让人惊心动魄。只是角色们各个精通于摩斯密码,让人总觉得他们不是共产党,而是戴笠的手下。

一口气读完

不知道我读的是哪个版本,因为开头有一些人的评价,带着这些评价去读这本书,往往就会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然后,书还是一口气读完的,读的时候更关心的是究竟情节会怎么发展。等到小草的情节出来后,长出一口气,以为就此完了,没想到后来居然又一波三折。作家的功力果然了得。评论中有一句话,本书很像是杀人游戏,窃以为是触到了本书的本质特征。

含蓄的胜利:《风声》和《色戒》

最近在看的书和电影居然都和特情故事有关,而且都发生在汪伪政权的特情体系中。书是麦家的新作《风声》,在书的封面上印满了推荐人的溢美之词,从《人民文学》到著名商人,都有角度不一的称赞猛词。电影就是大热的《色戒》了。当初选书或看电影的时候都出于一时的兴趣,却没有想到两个故事竟有这样雷同的背景,互相串起来看的话,倒真是别有一些收获。 《风声》是前几部的延续,照旧有一个有闲的作家,去挖掘那些历史沟壑中漏下的吉光片羽。与前一部的《暗算》相比,浪漫的奇情故事少了,特情工作者用来征服读者的不再是特殊的禀赋,而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果敢。故事从汪伪政府截获了地下党送出的情报开始,将有嫌疑的几人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最后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实战“杀人”游戏,最后的情报还是被送了出去。 麦家的笔调在作家里是不常见。很多的正统作品都是靠意境推动情节,而畅销作品往往只有庞大繁琐的情节带着人走,单看麦家营造意境十分罗嗦和拖沓,并不见高明,单看情节也有很多粗糙的地方,但是两者一结合就很生出了特别的魅力,意境的营造更实在情节走入高潮的时候给人重重的一击。其强大的吸引力足以让人一口气看书看到天亮。 以《风声》中的特情人员为参照系,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色戒》中的暗杀绝对只能算一场草台班子的业余演出,最后的失败简直是一定的。还好暗杀只是浮在表面的泡沫,内里的纠纠缠缠才最是悱恻之处。最后失魂落魄的麦太太坐上了黄包车,快乐的车夫和周围的人群显得那么不真实,那些享受着人间烟火的男女老幼,虽然大可说自己的生活困顿,但谁知道她心里的苦呢。如此强烈的情绪用如此含蓄的手法在这一个特定的时刻表现,这算不算是一个典型的“李安时间”呢?继郎雄系列之后,李安的作品再次没有让人失望,这是一场含蓄的胜利。

东风,西风,静风

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一些国庆献礼影视将闪亮登场,在这些国庆献礼影视中,我最期待的是《风声》与《东风雨》,不是因为里面有许多大腕出演,而是因为电影是我喜欢的抗战与谍战类型。当然,更是以风的名义。电影《风声》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风声》,这部小说在看《暗算》时就已得知,听说里面的情节与暗算相似,一直没有买看,不过自《风声》宣布开拍就关注着电影信息。赶在电影《风声》上映前,还是在书店里买来了此书看。对于改编自书本而拍的影视,我始终觉得,先看书再看影视,比先看影视再看书,更能加深对人物刻画与故事情节的理解。全书分为东风,西风,静风三个系列,有点类似于《暗算》中的听风,看风,捕风。而麦家在书中也提道,本来是想将这本书的书名定为新暗算的。《风声》的故事真的如《暗算》中的捕风,情节上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角色稍变了下,在捕风中是国民党追查我地下特工,而在《风声》中,是日本人追查我特工。且都是最后以死将情报送出,让敌人一网打尽的阴谋破产。《风声》中,我地下特工的代号是老鬼。谁是老鬼?围绕着老鬼是谁而展开一系列心智较量。在看书的过程中,猜想到老鬼可能是李宁玉,而老鬼也确是李宁玉。在东风中,李宁玉以死把所画的情报送了出去。日本人没有搜查到任何值得怀疑的线索,可是当晚的抓捕行动在即,日本人怎么可能会让一个受怀疑的人,尽管已成为一具死尸,从裘庄大院中放出呢。可能是针对读者心中的疑虑,在西风中,作者根据当事人顾小梦的年老回忆,重新讲述了别样的东风故事---西风。在西风中,情报是顾小梦通过药壳子向老鳖传送的。如果按照西风的情节,再回过头来看《暗算》,里面的捕风结局值得推敲了。西风对于东风,感觉有些画蛇添足,虽然西风中最终送情报方式要显得合理些。什么是静风?静风是气象专业术语,静风就是无风。虽然是无风,其实还是有风的,因为有空气的流动就有风,只是这种流动小到一定程度(小于0、2米每秒),人是感觉不到的。麦家引用气象数据上的静风,以此来说明人的知觉有限,很多东西我们听不到,看不到,感受不到,但确确实实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由东风引发了西风,静风是海峡两岸的舌战平息。静风是对于东风与西风的平息,也是对于那个时代谍战生活的一种写照。在静风中,肥原得到了应有的死亡下场,汪伪政权也最终垮台。如果用风比作信仰的话,不管是东风西风,亦是静风,做人,要坚持正确的信仰。随风摇摆,立场不定,在风中低头,最终只是自掘坟墓。树欲静而风不止。前进的道路上,风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不知是否因为看谍战类题材比较多的原因,这部书虽然定位于新暗算,个人感觉与《暗算》差远了,悬疑特色不是很浓,更像是密室推理。期待电影《风声》的精彩。原文地址:http://hi.baidu.com/fonying/blog/item/3b998e825d414a9af603a6bd.html

听风起云涌

怎么都没想到这个故事会是真的一直都喜欢自己看书画面感极强的这个特点 满脑子都是周迅李冰冰和黄晓明的样子历史永远都是向前走着的 大踏步地踩着鲜血和人骨 所以也举步维艰伴着无数战争和牺牲成长起来的民族 仿佛也也总是会被另一个民族用战争和牺牲替代可所谓风起云涌?

信仰与反信仰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这是电影版风声里顾晓梦的遗言,我承认周迅的画外音淡淡的让我有种热血沸腾的折服,折服于地下党人那炙热的信仰,可歌可泣却失落于现世。看完小说版,你不得不觉得你被主旋律迷惑。不是说李宁玉不伟大,以死送出情报依然可歌可泣,包括的胆量与谋略,不管情报是她本人送出还是别人帮忙,都不重要了。只是过程似乎太多五味杂陈,好比感叹说,真复杂啊。我觉得顾晓梦是爱李宁玉的,于是明明是被背叛,被威胁,理智依然拗不过情感,她不会相信李宁玉的眼泪,却还是帮了她,杀了肥田,大卸三块,她恨李宁玉,那是爱的延续,爱的反面是冷漠,恨表明在乎的紧,于是遗物都在,不思量,自难忘。这就是顾晓梦不合时宜的”秘密“,姑且认为她对潘老是爱屋及乌吧,谁知再次被背板,于是心灰意冷,远走台湾。其实整本书有个很大的BUG,想明白后觉得被麦家忽悠,不知是故意还是其它,只能说,很多事情,还是不要追根究底的好,这个世界稀里糊涂的看,比较悦心。

故事还可以,但是军事常识太逊了

早早就借了,但是一直没有看进去。终于花时间看完了,觉得一般,特别是前半部,絮絮叨叨,人物也都傻呵呵的。等看到后面,美制喷气式飞机,出云号航母,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再说,就算是赤城,加贺来了,1937年的日本海军也拿不出127架飞机来空袭,就算空袭了,以那时的双翼机根本就阻不断20万大军的后防。麦家的军事常识是在太逊了。今年日本22DH新舰命名为出云,牵动了很多中国人敏感的神经,难道说好多人是看风声看的,以为出云是什么主力航母,而不知道出云是一艘1937年就已经老掉牙的旧式巡防舰?

以假乱真

前两天在图书馆畅销架上看到这本《风声》,本来只想看看几句的,但是看前言就一下子吸引了我,跟着作者娓娓叙述的内容,进入了角色。当时想,真巧,一次交际认识了一个人,一个人带着历史揭开了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就是我们看的电影《风声》的主要内容。东风结束,以为故事就是这样了。谁知道钻出来一个西风,对故事很多部分的否定和细化。最后一个静风,结合史实般地完善故事背景,丰富故事人物。很多看了这本书的人,都吃不准,也许作者形成此书时,真的如前言以及后面两部分发生的过程那样,只不过回去加以修饰整理,加以选择编辑,甚至作者留下了一稿定稿的时间,以为佐证。我也一度这么认为,以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作者开篇即写,从暗算开始,或许是作家自编,但艺术源于生活,时间长河中某个角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如故事般精彩的内容。但细细推敲,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作者精心安排,不过时把自己也套进去,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一个故事,只不过读者(而且毫不怀疑有很多读者)都真的以为,此第一人称,真的是作者本人。可见,一本小说,在当今可以让读者仍以为这种虚构的东西是真实发生的小说,以假乱真之成功,可让人一叹。无怪乎很多人批说如何如何一般般的此书,被授予各种奖项,貌似无奇却戴上光环。很多人,包括豆瓣上有些人的书评和留言,都还有人说,如果顾老真的还在的话,如何如何。殊不知,小说的虚构,让人琢磨不透,以假乱真,真假难辨。也有很多人,在豆瓣剖析原著,分析对比电影和原著哪个设置更巧妙。我只能说,意境不同。电影是在给我们讲故事,而小说是让我们相信真的有这个故事,并且故事很精彩,不仅仅是几十年那段刀光剑影的扣人心弦的故事精彩,发生在后续的争论和勘正一样精彩。再者有很多人,总是在说原著中的漏洞,原著如何没有说清楚哪些问题,作者只提及却没证实,或者作者明明可以采访谁却没有深入。其实,所有的一切,连作者的采访都是臆想的,这一切不是很理所当然的吗?作者通过貌似采访和现实生活中的关于出书的过程,透露出断断续续获取的一些信息,貌似信息不全面,看似有的疑问没法解决,但实质是需要读者自己去探求。首先,比如,西风中多处提到有当事人不想公之于众的东西,潘教授提到顾小梦所属的特务群体是不会为眼泪等东西感动,在李宁玉死后不会对她构成任何威胁的情况下,仍然冒死传送情报、冒死见老鳖、冒死收藏到她的遗物甚至剪了几撮头发……因为“那个原因“没有结婚,后来却嫁给了李的哥哥,得知哥哥是欺骗时,不顾儿子,不要胎儿毅然离去……不就是说明顾对李的感情吗?王和肥原的对话早就暗示过”单性恋“这一问题,后面西风中断断续续的叙述以及争论,以及佐证了这些。再者,有人疑问如果真的如上所说是单性恋,那么顾为什么不去照顾李的两个孩子呢?并且可以证明是一双儿女,李给肥原看的画可以说明。其实,我们怎么知道顾没有呢?顾的富豪儿子、照顾她的女儿,这两个孩子,有说是别人的孩子吗?顾的富豪儿子也姓顾,不正说明顾是单亲妈妈,实际上,这两个孩子正应该是李的两个孩子!凡此种种,其实作者在无心之中将整个故事串连了起来,通过东风和西风的对比完善故事,更增强从上世纪初一直至今的这样一个跨时代的故事。这样一个故事,实实在在有以假乱真之效,很好很强大。

风声 差距

也许是看过电影,然后再看原著的原因吧?我会觉得电影感觉更好,从情节的设定,演员们的张力,以及电影美术,比我光看小说想像的,会要精彩许多!!第一次看过电影后马上去买原著回来。第一次两天把一本书看完。第一次觉得电影比原著好看。总之,书看完了,留下的没有什么痕迹,我更忠于电影!!!

盛名之下,古龙之风

《风声》电影大热,想必刚上市的华谊兄弟老板及各位影星们也大喜。很遗憾,俺没打上华谊兄弟的新股,不过,即使打上了,俺也会第一天抛出的。不是俺不信任华谊兄弟,而是俺信不过中国股市及中国股市背后的那群官僚们。《风声》电影俺没看过,不过,周日花了三个小时,读完了《风声》的书。作者麦家,据说他拿过茅盾文学奖,这本《风声》是《人民文学》创刊58年第一次完整刊发的长篇小说。不过,作者声明电影《风声》不是他改编的,记得上期《南方周末》有篇文章写《风声》。照俺理解作者的意思,似乎小说《风声》比电影《风声》水平高不少,麦家好像还说过如果《风声》让冯小刚导,会成为电影经典,而现在只能是一部大卖的商业片。看完小说后,漏鱼之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该不会是麦公卖书吧。俺用八个字形容一下:盛名之下、古龙之风。具体啥意思,诸位自己琢磨。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四个人(最后是五人)斗智斗勇,不到最后,不知老鬼是谁。这样的片子,其实在很多外国电影里可见。只不过,《风声》有自己的特定背景,抗日战争。这其实很讨巧,国共两方都照顾到了,民族大义和智力游戏都写到了,正和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只是有一点,不知道是作者故意为之还是隐而不发,老鬼的尸体是谁送还给了潘老?漏鱼之网猜想如果是肥源的话,那么《风声》这部小说的立意就要比简单的抗日来得更高些。电影《风声》据说与原著大不同,连小说作者看电影时都不知道谁才是老鬼。电影也许就是借了《风声》的一个名字,所以,电影抽时间还是要看一看滴。不管怎样,国、共、日、伪,他们斗来斗去后的世界,都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新世界。

或许应该厚道些

或许应该厚道些,所以打了“还行”,但事实上,读这本书的时候却是如见鸡肋。好的地方并不是没有,至少那看上去像真实的陈述,有那么些本格味道的布局,以及“西风”部分对前部分的再诠释。但书,文字总是极重要的。并不是情节曲折下笔就一定要迂回的,何况那些谈不上迂回,在我看来只是罗嗦的话语。重复重复重复的巨细靡遗看低读者智商,某些时候甚至会让人以为是在凑字数。还有某些时候流露出的自夸,在不合时宜之余让人——至少让我——有些反感。于是本该紧张紧凑的节奏被敲打至如婴儿酣睡的小小摇篮,安安静静地一摇一摆,带得阅读速度倒是快上了不少。之前风闻这书不错,才决心阅读的。失望了。

风声的电影与书

先是看了<风声>的电影,趁这次机会重新认识了周迅,看到她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精神,曾经那个古灵精怪的丫头,注入生活的历练后显得专注而真诚,心理也越发的欣赏和另眼相看了.总的来讲,风声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最出乎意料的也是她,于是抱着十足热情看了<风声>这本书,在东风\西风\静风后,更深入的了解了李宁玉这个角色,同时,也让顾晓梦的角色更丰满了,在我看来,书中的第一主角是李宁玉,那个视死如归\抱有坚定信念的女子,不仅气质清冷,还条理清晰,头脑精明.从小到大在书中或影片中见识过的女共产党中,最英勇最无畏最有胆实和智慧的就属她了,看了她对敌人的周旋,对顾晓梦的掌控和托付,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当一个人抱有必死的决心去完成生命中最后的任务时,可以放下尊言和亲情如同火花为最后的光亮倾尽所有时,那执着\那勇气\那常人所不及的精神境界,让我久久不能平复,试问,当下有几个人能为心中的理想奋不顾身\倾尽所有,想想自己,真是好日子过久了,失去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了......

西湖的又一传说

不管怎样,作者都把地点设定在西湖边上。开始对西湖周边景点的描写复现了西湖穿越千年的魅力,同时也罩上一层恐怖诡秘的色彩。我去过西湖,是阴雨天的傍晚,所以当我看到这些描述,我的脑子里立马出现那些场景。作者在后来对肥原的另传让我一度很是纠结。他在小说里是那么一个必须让人痛恨鄙夷的角色,但他却为避免西湖于战乱出了实实在在的一份力:他说通了松井,在轰炸杭州的时候沿着西湖画了一个保护圈,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个一样,真的保住了西湖。这种功过要我把他摆在哪一边呢?作者写下这些的时候对肥原是怎么把控的?一个刽子手?纳粹?还是西湖的大恩人?

好看的故事

因着建国60周年、抗击日伪,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红红的标上了国庆献礼片的烙印。但撇开这些后人加的标签,这部小说真的说了个很不错的故事。麦家很会说故事,所以他说写作不是用心而是用脑。小说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是紧张的氛围、一环扣一环的故事节奏。读的时候,我总能想起刘兰芳老人家,就像久违的评书,充满着画面感。

感谢小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

麦家的东西果然应该倒着看——我是说,按照出版的年份,从最新的《风语》看起,然后是《风声》,然后是《暗算》。这样我们很聪明地降低了期望值,就会看得比较开心了。尤其是当我看《风声》的时候,是抱着一种特别不好的期望。因为我看过电影了,那个传说中的老鬼是谁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秘密了。你知道这种记忆很难抹去的,因为它就是一个名字,牢牢的横亘在你脑子里。于是我还是很感谢电影的编剧的,改的真好,让再拿出原著来看的我多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当然我也可以说他改得不好,原著里所有说得通的桥段都没了,变成不可理喻的唱戏啦,内衣啦,乱七八糟,各种诡异。还有不知道为什么顾小梦要变成顾晓梦。更奇怪的是李宁玉莫名其妙地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天体物理系毕业了,因为我自己是弄这个大学申请的于是我特别敏感。为毛是天体物理系?为毛是宾大?可能人家只是觉得这个比较高级,仅此而已,我在想宾大到底有没有这种系,这种系出来的明显该去武器部而不是伪军的小科长,这些明显是些狗屁不通的多此一举嘛。啊哟。跑题了。我们明显要讨论书嘛。闲的蛋疼搜索一下顾小梦这个名字,有人煞有其事地把她做了政协委员的儿子拿出来八卦了一番。让人不得不感叹,麦家,你真是太牛X了。小学的时候学鲁迅的《少年闰土》,老师们总爱出这样莫名其妙得选择题:文章中的“我”是谁?必定有一个脑残的选项岿然不动的屹立在那里,“鲁迅”。很多似曾相识的记忆,比如说老家的祝福,比如说绍兴的山山水水,这种半真半假的东西经常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这就是作家想要的。可这不是我想要的。还是混混沌沌地看,会比较好一点。

太差劲了

小说《暗算》就不如电视剧好看。小说《风声》更差。前半部分完全就是照搬《暗算》的。每个步骤都在意料之中。后半部分就像在胡编乱造。

看这本书之前你绝对不能看书评

看这本书之前你绝对不能看书评(当然本人的这个书评除外)。因为这本书的情节还是又很多悬念的,而目前这部书的很多书评都直接掀开了谜底,哈哈~如果你提前知道了这些谜底,那看这本书的乐趣就少了很多。


 风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