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上中下)》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悲惨世界(上中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6
ISBN:9787020071265
作者:雨果
页数:1438页

力荐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小学时候看得注音读本,那时是读不出名著的感觉。到现在再阅读的时候,悲恸一步步放大。雨果把对人世的冷暖、炎凉,以及人性剖析得很深刻、精辟。老天已给我的生命赋予色彩,所以遇到人生旅途中的罅隙时,不应再去指望老天,惟有自我救赎。于我来讲,雨果就是巴黎的象征,在雨果的作品面前当今一些杂文作品的美其名曰作家的后生显得真是苍白和无力

读后难以自已

高尚的,卑微的,或者从卑微走向高尚的人物,他们的面孔在眼前一张张地闪现.这就是雨果被称为巨匠的原因吧。带着一种悲悯的人文情怀,仿佛他俯视着法国的芸芸众生,只是忠实地记录着和上帝一同看到的一切。那精神上像个圣人,却为自己所处的阶层背着十字架的卞福汝主教; 顽强坚韧,被社会污染过,也被良知洗刷过的冉阿让,当他发现自己在被主教宽恕后又下意识地因为本能抢劫了洗烟囱的孩子; 当他在多年后义无反顾地付出一切来偿还年轻时的罪孽,当他为前半生的承诺而度过沉默,坚硬,刚强的后半生,当他决心捍卫年轻的生命和爱情。最忘不了芳汀,当她穿着艳丽衣裳,金发流转,和姐儿们一起嬉笑各自情郎的离弃,回到房间却哭出来,那是她唯一的恋爱。忘不了她走投无路,把私生女送到客栈老板娘的火坑中,同时还掏光身上所有的钱。忘不了她为了付抚养费,剪了自己的黄金长发,敲了自己的珍珠皓齿。当她回头的那一幕,头发稀落,嘴里两个黑洞,让人忍不住想哭出来! 忘不了她在弥留之际,思念着女儿,断断续续地唱着歌谣。 那忠实于自己的鹰犬身份,对和他一样出身贫寒的平民绝不手软的沙威,在他觉得自己认错冉阿让时,坚决辞职,身上散发出高贵的品质,虽然只有一瞬。而在面对内心正义的呼唤时,激烈的冲突让他不能苟活世上。沙威是个有原则的人。虽然是译文,依然能感受到作者优美的词句,震撼人心的思想。 少年时未能读到真正名著,也许也是件好事。如果15年前读这本书,也许走马观花只看故事,味如嚼蜡。30岁读到,才感觉到每段话意味深长。

2012 11 7

正如朋友所说,心境变了的时候,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改变。我没想过,自己也会有一天捧着厚厚的书在孜孜不倦的看着,忘记饥饿,忘记烦恼。这正是雨果的能力,他能让人很有耐心的看完百万字而不满足。冉阿让坚韧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在我心里就想伟大的丰碑,伟大神圣不容侵犯。有时竟觉得冉阿让很傻,自己经历了那么多,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都活了下来,最后竟然死在自己手上。他对谁都好,却过不了自己良心那一关,其实年轻时犯的错误其出发点也是为了大哥的几个孩子,并不是自己,就凭这些他还是死认定自己就是不可宽恕的苦役犯。。。那是富人的嘴脸都是恶心的,看到德纳第的两个小儿子在湖边捞蛋糕吃,真心把那时人民生活的艰苦无比逼真的描绘出来。方咛为了救女儿拔掉了门牙,最后无奈做了娼妓,穷苦的女人啊,就是社会风气败坏的受害者!

你必须具备以下技能才可攻破《悲惨世界》

首先说明,我手中的版本是李丹、方于译的人文译本。上中下三册,共一千五百页左右。其次,念大学时读过这本书,当时囫囵吞枣,匆匆忙忙翻过。这一次,是真心认真在读的。因此,自我感觉良好,心得颇多。个人认为,你必须具备以下技能,才能开启思考模式,进入无障碍阅读状态,顺利地、流畅地、无瓜葛地、自如地将它读完,否则,一定会在某些时刻,某些段落,会进入空白状态。句子完全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字,再也不能将他们连缀成句。最后,本人并未具备这些模式,因此,本人处于痴傻状态中。最最后,技能如下。如果盆友们在读此书前能先将此文中所列的技能全部掌握,那一定能成为《悲惨世界》研读者中的佼佼者。届时,请一定前来本人豆瓣读书页,留言感谢之辞,同时,也定请赐教。1、要有耐心。这是必须的,因为很厚。你要有时间来耐住性子,故事的发展很吸引人,只是雨果在故事中为它的每一个细节的发展都极尽笔墨进行铺垫,而这大段的铺垫也正最容易使人走入思维的空巷子。面对这些文段时,你只有一个办法来对付它,那就是耐心。2、有一定的文字鉴赏能力。好像是废话。其实不是的。本人不爱说废话,当然不爱说废话这种话有点自夸,身为一只平凡的人,怎么可能没废话,就像这一段,就可以定义为废话,因此,如果你还没看到这一段,请你忽略,如果你看到了,那你就可以充分了解,什么是废话了。雨果的文笔真是了得,通过译本便可看到他拿着羽毛笔皱紧眉头、苦思冥想、叹气流泪的画面。文章中大段的排比、引用,文辞华丽优美,在念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有想要高声朗诵的冲动。因为,大段的文字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因为,文字中的感情实在是太充盈了,用紫薇和尔康的话就是:“我要溢出来了。”更需要肯定的是译者的笔力,他们用尽汉语中所有美丽的词语来还原雨果的精神,来还原雨果的文章。当然我不懂法文,说它还原雨果,好像太夸张了自己的阅读能力。但是,还是要真诚敬佩,译者很强大,翻译得太精美了,某些段落甚至还大篇幅的句式相似,韵脚相同,读来朗朗上口。别说是翻译,就是自己用母语写出来恐怕都要颇费神思,更何况是异国的文字呢。3、你喜欢拿破伦么?喜欢的话最好不过了。雨果用几十页的篇幅来描写和议论了滑铁卢之战。讲述了当时的战争形势并设定了种种假设来肯定拿破伦,并为其表示叹惋。4、如果你又有很好的方向感,那必然会吸收更多美妙的知识了。你出门,只需要四十五度抬起头,望望太阳,看看星星,便可分辨东西南北、天王北斗,那你一定能从雨果的文字中画出一幅十九世界的巴黎地图。详细到连门牌号都一户户标示出来。甚至还能画出修道院等的户型图,窗子朝向、有几棵树、几只路灯、包括桥的长度都可以用比例尺添加出来。不用花钱坐时空穿梭机,就可以走回到十九世界的欧洲,这是多么昂贵的旅途啊。5、熟知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历史、哲学史、文学史。历史要包括官阶、收入、税收、等级制度等,还要包括欧洲各国革命事件以及法兰西皇位继承制度,最好连法国在位皇帝的名姓和风流轶事都了然于胸。哲学史和文学史必须熟练掌握当时一流至十流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包括他们的生活作风、创作习惯,如果还能像狗仔队一样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更值得钦佩了。6、熟练掌握欧洲文学典故以及古希腊神话。至少要到信手捻来的程度,记住那些长得令人头痛的名字及由来。7、要明白宗教起源及宗教制度,包括修会规则。细化到男女修会。8、修女墓葬制度细则。9、苦役犯定义及起源。苦役犯形成的原因,表面原因以及深层社会原因。其中包含累犯的界定规则。10、基督教的教义以及发展历史。顺便再了解一下中国西藏喇嘛的教义以及发展历史。如果可能的话,伊斯兰、佛等也需要纳入知识范畴里。11、除了看译本需要的中文技能外,最好还有阅读一部分法语、拉丁语、西班牙语、英语的能力。当然还需要经常阅读欧洲杂志,看一些法国冷笑话。12、熟悉法国货币制度。知道苏、法郎、拿破伦都意味着什么。最好还要知道当时通行货币上的图像是什么。包括利息、高利贷、物价、货物流通、市场等。13、一些植物信息。14、食物信息。总述,以上。PS,这只是本人读了不到一半的页数得出的。欢迎添加。

善良是人性之光,点亮悲惨世界

第一次写书评。好久没读书了,这本书看到最后的时候,我读到泣不成声。从小到大,看电视剧中主人公收到虐待时,我总是扭过头去,我不忍心直面悲惨,不管是在戏剧中还是在生活中。可想而知,读这本书时,心里的压抑痛苦。因为一块面包,冉阿让做了苦役犯,饱受折磨,自暴自弃。可是命运又让他遇见了神一般的卞福汝主教,主教大人的善良之光点亮了他的生命,不管接下来的命运多么曲折痛苦,善良是他唯一的武器。芳汀的美丽、悲惨是令人扼腕的,其实沙威也好不到哪去,冉阿让用善良颠覆了他的人生准则,令他无法再有有勇气面对这个世界。珂赛特的人生也是悲惨的,可是冉阿让用爱拯救了一切。还有那些为理想为牺牲生命的年轻生命,被父母遗弃的孩童,被贪婪吞没人生的德纳第夫妇·····都让人唏嘘不已,生活处处有悲惨,就如现在的世界,可是我们依然要活着,要善良,要去爱。

18岁的人很适合看这本书

因为12年底那电影的关系,我冒着寒假作业和准备自招的压力在寒假的第一个礼拜看完了这本书。这部小说在我心里现在是超越了战争与和平的,这一周内心无数次得被震撼,被感动。从米里哀的救赎开始,这是一部关于救赎、上帝的作品。冉阿让救赎芳汀、商马第事件中对自己的救赎、救出割风老头、收养珂赛特、街垒宽恕沙威,下水道的救援,最终的自我救赎,升天。展现在我面前的是这个名为冉阿让的灵魂,一个伟大的赤子的灵魂。我也向往这样的灵魂啊。再说街垒的ABC成员们,在看关于他们的内容时,我脑海里总浮现自己所知的革命。雅各宾的断头台,俄国十月革命,古巴革命。安灼拉的形象和一个人渐渐重合,最后在他死去的一刹那契合:切格瓦拉。可我开始重新思考理想主义和革命,是否需要为了年轻的热血和理想而动用暴力呢?在1832革命这件事上我觉得似乎不必要,可雨果辩证地说这是进步(也许也是充满理想主义情感)。少年的理想主义固然好,可还是要思酌一下牺牲的必要性的。这样的书,对于再小些的我,是不合适的,因为看不懂,看不下去。比如《战争与和平》我是花了整整一个月才看完的,对心灵的震撼并没有《复活》来的大,而且年代和上流生活场景来的遥远,陌生。那《悲惨世界》里的就不遥远和陌生了吗,那当然是的。可是,悲惨世界自始至终有一个明确的巨人承载着真善美的光指引着我这样半成熟半幼稚的人去体会什么才是善,那就是冉阿让。我们这个年纪似乎要有一个崇拜的人,才会在信仰一些事的时候更有底气,需要一个好的老师,一个有信服力的老师。而现在很多教育部门里那些教而不师的人却比比皆是。扯远了所以我说这书很适合18岁阅读,越多人阅读越好,我相信这样的书是能够有雨果在序中所说,消除贫困和愚昧的作用的。对哪个时代都适合,对现在的病态社会更是适合。也许10年、20年还有,再翻开战争与和平,会有焕然一新的感受。或许是我看得不认真,德纳第最后俩最小的孩子去哪了呢?

困难与光明

冉阿让 马德兰老爹 白先生 冉阿让,这几个名字的更迭描述了他的一生,从冉阿让回到冉阿让,他已经从一个对世界充满报复心的苦役犯升华到了一个善待一切的门徒。这本书的写作如同流水般,每个角色的出场,人物关系,发展,都非常自然,而深刻。他们所承受的苦难像太阳底下的影子挥之不去,却早已被光明所环绕。主教大人对冉的救赎,马德兰老爹对蒙非地区所作的贡献,芳丁所遭受的困难程度和她女儿所享有的幸福程度是呈绝对正比的。故事里的每一个人和另一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苦难把人分割成好几等,灵魂归属上帝后,人性中善良的光辉闪耀出来,于是人和人又站到了一起,甚至越过了法律和制度。这就有了结尾部分沙威在世界观被自己颠覆以后,因为无法战胜觉醒的事实而选择了死亡。马吕斯本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但是他一陷入爱情就迷失自我,满身心只想着为爱而活或者死,这个境况里的他让人失望,爱情该是催人上进的力量而不是自甘堕落。我们无法知晓想爱的人爱不爱我们,但是我们却可以因为爱上了一个人,而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才能让这份爱变成可能。德纳的大女儿爱上了马吕斯,为他满世界找寻地址,为他用手挡住枪口,只求一个吻,还是在她离去后。那么凄惨的人生,那么不堪的勾当,却爱着一个人不求任何,只是给予,甚至生命。你敢说,人性不高尚?

不要受所谓“名著名译”的迷惑

個人感覺,李丹、方于先生的譯本雖然入選了人文社的所謂“名著名譯”,但其翻譯質量并不是那麼盡如人意。雖然我不怎麼懂法語,沒看過原著,但通過和其他譯本的對比和一些常識性的知識,還是能發現一些問題。暫舉一例:書的第五部(冉阿讓)第一卷(四堵牆中間的戰爭)第七節(情況嚴重)中有這樣一句話“在一八四八年六月那場激戰中,有一個起義者是一個兇猛的槍手……,……一顆機槍子彈就在那兒打中了他”。據我所知,1848年的時候,真正意義的機槍還沒有發明,起義者怎麼會被“機槍子彈”打中呢?憑藉一點可憐的法語知識,我查閱了原著。“一顆機槍子彈就在那兒打中了他”對應的語句是un coup de mitraille vint l'y trouver。關鍵就在於mitraille這個詞,它實際上可以譯作“槍炮的連續發射”。譯者應該是認為,能連續發射的武器就是機槍,所以才那麼翻譯的吧。實際上,步槍和大炮憑藉多人輪換都是可以達到連續射擊的效果的。比如步槍隊連射的三疊陣,早在14世紀末就在中國出現了,後來就擴展到日本和歐洲等地。也就是說,作品的原意,更有可能是起義者被步槍或者大炮的連續射擊打死,這比較符合當時戰爭的規律,而不應該是什麽“機槍子彈”。我看過的另外一個譯本,北京燕山出版社的李玉民先生的譯本中,這裡是譯作“在密集射擊中被打死”,顯然是比較貼切的。我個人認為,李先生的譯本,無論是在信、達、雅這幾個層面,都比人文社這個譯本要好,而我舉的這個地方只是諸多有差距的地方之一。所以推薦大家去看李先生的譯本。當然,李丹和方于先生的譯本作為最早的一個譯本,對其質量也不應過分苛求,我這裡的批評只是就事論事,並無對譯者的不敬之意。

结局

读到最后,冉阿让向马吕斯承认自己曾经是逃犯之后,小伙子马吕斯一会儿想我的天使柯赛特竟然是在恶魔身边长大的,一会儿又找银行家想查出冉阿让给柯赛特当嫁妆的接近六十万法郎的“原主人”。而失去小柯赛特,对自己的过去憎恨万分的冉阿让在短时间内老了三十岁。是什么让马吕斯这种无知的小青年对冉阿让做出这种评判,让一直在做好事的冉阿让遭受自责和失去珍爱之人的折磨?我愤怒地随时想拍桌子。好基友曰,圣徒遭受苦难,而民众却不知道。冉阿让太像圣人。马吕斯和柯赛特之流,才是平庸的我们,才是芸芸众生。啊。。。突然就觉得自己特别傻逼。

读《悲惨世界》有感

当你有所爱并有所悟,你还是会痛苦的。曙光初现,遍地泪珠。光明中人想到了黑暗中的同类,能不垂泪欷歔。——雨果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萌生了这个想法:写一篇读后感。刚着手写时便感觉到,在这样一部作品面前写读后感是一件很不明智且显得颇幼稚的事情。虽然如此,不写出来总觉得心中不平静。“今天,一八六一年六月三十日,上午八时半,当一轮红日挂上我的窗扉时,我写完了《悲惨世界》。”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从诞生之时起,这部作品就如红日冉冉升起,注定成为人类历史上永远熠熠生辉的丰碑。这是一幅璀璨与雾霭交织的画卷,一部光明与黑暗鏖战的史诗,一曲灵魂堕落与救赎的交响乐。在这样一部杰作面前总让人感到词穷。而对于这样一部整体性的作品,涉及面又如此之广:人性、社会、历史、哲学、宗教等等,我很难把握其中一二,所以只能写写感触最深的一面。剪枝工人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承受了十九年的牢狱之灾,出狱后又屡屡遭受社会的鄙弃、凌辱。他敲遍了所有旅馆的门,没有一扇为他打开,只因他衣袋里的大黄纸(大黄纸是苦役犯的护照)。夜无可宿的他只能躺在冰冷的石凳上,恶狠狠地瞪着黑夜。一位“老太婆”推着他的胳膊,指着广场对面主教院旁的一所矮房子,问,“所有的门,您都敲过了?敲过那扇没有呢?”就这样,冉阿让遇到了宽厚仁慈的迪涅主教米里哀,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主教待他如“兄弟”,他被尊重,被信任,被宽容,被慈爱。一方面,是俗世的冷漠与敌视;另一方面,是主教的关怀与尊重,冉阿让被这两种极端的境遇折磨得痛不欲生,他开始思考,思考善恶,思考无极,思考上帝。冉阿让哭了,十九年来的牢狱煎熬没有让这个粗鲁的男人哭过一次,热泪淌在他粗糙的面庞上。上帝降临了。冉阿让的一生磨难重重,十九年的牢狱,沙威死缠烂打的追捕,德纳第无赖般的纠缠,甚至直到死前还默默承受着被心爱的柯赛特误解的委屈,让人不禁欷歔:善良的人多不幸。我忍不住问:多舛的命运没有击溃他,社会的不公没有挫败他,那么是什么使冉阿让如此坚韧,正义凛然呢?作者说:“有思想的人很少用这样的短语: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这个世界显然是另一个世界的前厅,这儿没有幸福的人。人类真正的区分是: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冉阿让是光明中人。冉阿让接过上帝传给米里哀主教的光明火种,所以他能一次又一次从心魔中解脱,所以冥冥中上帝一次又一次让他绝处逢生,所以他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而作者又把这火种传给了我们每一个人。PS:阅读这样的作品,是一次美妙的体验。整部作品,可以说字字珠玑,我不止一次读到小时候在各种书脚或者小册子上看到的“名人名言”,而作者对于情节的掌控,时而娓娓道来,时而跌宕起伏,没有一处不让人叹服。通俗点儿说就是让人有一种在文字上看大片的感觉。几天前看了电影,觉得非常不错,出了电影院脑子里还回响着:“Do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a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s gone by……”

雨果的巴黎,雨果的世界

记得第一次看雨果的时候是上大学的时候。在一次音乐鉴赏选修课听完“巴黎圣母院”的歌剧后,被里面有些优美动听,有些许异国情调,又有些疯狂燥郁的旋律打动到。于是便到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来看,想要探究是什么样的故事,能衍生出如此的音乐。但当我看到这本书时,我差点没有耐心把他读完。因为书里时不时地会有大段大篇幅的铺陈。其中有详细的巴黎城市地貌,详细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街角,每一个咖啡馆。更有对巴黎郊区的贫民窟的大幅素描。那个年纪的我,更关注的情节的发展,对于如此的铺陈,经常是不耐烦地看几段便略过了。而在悲惨世界中,这样的背景的描写是变本加厉的。在书的一开头,雨果花了5%的篇幅去描写一个似乎和接下去剧情毫不相关的卞福汝主教。而书的中间,作者更以浓墨和重彩再现了一八一五年的滑铁卢战场。除此之外,更有大段大段的对于中世纪宗教,暴动起义以及革命,保王派以及革命派的沙龙,甚至还有巴黎地下巨大而散发着恶臭的排水阴沟的描写。大概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所带来的探求欲的增加,我这次竟然对如此多而详细的描写并没有太多的反感,反而很多地方,我是饶有兴致地看完的。雨果在他事无巨细的议论和描述中无一不透露着他对巴黎的热爱,对于身为法兰西人的骄傲。

谈谈雨果的百科全书式写法与小说主题— ———《悲惨世界》

读的第一本雨果的小说是《巴黎圣母院》,惭愧地说,虽然对里面的正经的小说叙事篇章印象颇深,但里面掺杂的其他的一些诸如雨果的议论,对背景的描绘(第三卷)确是硬啃下来觉得一点都没有意思,读完了之后更是毫无印象了。但是《悲》结束之后却又生起了想去重新细细品读一下《巴》的兴趣。我将雨果的对小说主线没有直接影响的文字粗略的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描写当时的“人文”,第二个是描写当时的“物质”。我选取《悲》中两个令我印象比较深的部分来进行尝试,一个是雨果对于滑铁卢战役的描写,另一个是雨果对于巴黎下水道的描写。第一个是滑铁卢战役的描写,显然,我将它归入了第一类,这段描写是画面性极强的,即是在不知道拿破仑战争的情况下,单独阅读这一篇关于滑铁卢的战役也未尝不可,虽然有些不及正经历史著作中客观但仍可以从其中了解到法军当时的主要战况以及大概的战役过程,而最令我喜欢的则是即是透过一层中译的屏风,我脑海能想象出下拿破仑英勇的羽林军的骁勇,读那一整段的描写时就像看一部电影一样,畅快淋漓。第二个是巴黎下水道的描写,我将它归入了第二类,在这里详细地介绍了巴黎的下水道系统以及整个下水道系统的现代化进程。以这两段文字为例子意在于说明,雨果的这种写法不是简单的由感而发(实际上我认为雨果在进行阐发的文字是比较少的,在本文第二部分中我会谈到这个)它是与某段内容紧密相关的,有的是做有关背景的讲解(下水道,修院),有的更是直接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滑铁卢战役”是最明显的。这场战役连接了马吕斯与他的父亲,马吕斯与他的祖父,马吕斯与德纳第并交代了德纳第的身世暗示了其后来的命运、间接导出了一个小支线爱藩尼与马吕斯。它间接甚至直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制造了戏剧冲突,小说中至后部分大部分的戏剧冲突都它为根本原因。而我认为最扣人心弦的便是,马吕斯看见救国自己父亲命父亲还要求好好报答的德纳第(马吕斯并不知道实情)在勒索绑架自己心爱的女孩柯赛特的养父冉阿让时的内心的纠结与痛苦。爱藩尼的小支线也十分感动人心(其实雨果为她单独写两三卷也不为过)。而关于下水道的讲解中,勃吕纳梭所主张开始对巴黎下水道进行整修也为冉阿让背着马吕斯从街垒中逃脱创造出了条件。他的小说中就如百科全书一样,很多关键的信息,在之前就会为你铺垫好,不用再另外去翻一本百科全书,我从中了解到了法国的修道院历史,巴黎的下水道简史,滑铁卢的大概战况,市井中的老贵族、花花公子的生活,等等。下面,我想讨论一下整本小说的主题。雨果的论述其实不少,但相比较而言他的阐发却并不多见,对于本小说主题,由是如此。但我们亦可以换一种说法,这一大整部小说都是雨果就一个贯穿始终的根本主题用故事的形式进行阐发而已,中间想起什么其他的,就顺便插入了点其他的。主题就是“苦役犯与他的黄护照”从汴福汝主教谈对犯罪的看法开始,到沙威投河自尽仍没有完,最后直到了马吕斯揭开整个谜底跑去感恩冉阿让但为时已晚。我记得大抵是初二的时候,政治课讲关于犯罪的问题。下课后我去问了我的政治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犯过罪的人就一定会有案底,并且在他的人事档案中,基本上都可以看见。那么这岂不是很不公平”他回答我:“这个问题我真还没有想过,但也应该考虑到的是犯罪成本与其他居民安全的问题。”谈话就此打住,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就此打住。故,现在对待这些犯过罪的人,不会直接再脖子上挂个红色的A,不会再专门拿本黄护照,但实际上造成的效果也大抵相当,《悲惨世界》这部作品在我们这个时代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整部小说都是围绕着这件事而展开的,而没有直接阐发的遗憾就是我们只能从一些叙事倾向与用词倾向中看出来。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反思,而似乎更是对这种制度的反对?何解?读完小说之后,2年前的问题又浮现在了我心中。要问我的看法,其实重点也就在我的政治老师说的那句话中“犯罪成本”“与其他居民的安全”要解决是不可能的吗?我看未必,我也看见了在150年前便有了对其的反思。我尝试提一些我自己的思路。第一,既然是一个“犯罪成本”是一个经法院判决而造成的“犯罪成本”那么就应该变成一个可量化,可操作的“刑罚”例如这人有特别严重的或是多次的商业欺诈行为,那么可能就应该应该在法院判决中,将这一事实写入公开可调的个人档案中。有人可能会这样辩护,那么现在将犯罪写入到档案也是完全客观的记述啊,不带偏见性啊,仅仅记述的是这一个客观事实罢了。固然如此,但我们因此就应该把实际上这个客观事实而造成的不客观的影响忽略掉吗?第二,关于保障其他居民的安全。警察内部是有内部档案的,法院内部是有内部档案的,只要保证足够的信息流通性,那么问题就会比较容易解决,而且一些恶性的严重的犯罪,个人档案上仍有记录啊。回到小说中,冉阿让做了什么?偷了一个面包为了一家的近10人的饥饿,被判处5年苦役。几年下来,冉阿让“自由”了,但他用正当在苦役中拿到的钱吃一顿饭也没有办法。由此,引出了后续一系列的悲剧。后来的结局,“他安息了,尽管命运多舛”雨果其他剧情处理都不错,但冉阿让的姐姐与她的七个孩子呢?大抵是饿死了罢。

文学的青年时代

我小学时,有一天我爸看电视看到半夜才睡,第二天我问他看什么了,他告诉我电视台播他最喜欢的电影,《悲惨世界》。当时我想,这是什么电影,这么长,一看看到半夜。许多年以后,另外一部《悲惨世界》在中国上映了,我一个人带着一杯可乐进了影厅。后来冉阿让带着珂赛特潜逃,我看了眼表,决定还是速去把膀胱里的那杯可乐排出去。实际上,人民文学这版《悲惨世界》上中下三本,我断断续续读了两年。若说对这部巨著的印象,首当其冲就是“长”。我有些朋友,是中途弃掉了这本书的,有个哥们儿直接跟我说,“太蛋疼了”。他指的是书中雨果先生“不加节制”的那些议论。少年时读名著,大半是在读故事。大学时,女朋友跟我说她小时候读《巴黎圣母院》,遇到那些大段的静物描写都很着急,因为更想读到的是故事的发展。可是长大后她再去看,却由衷地感叹,那些静物描写实在是文学。那么,何谓文学?或者说,何谓长篇小说的“文学性”?身为一个理工男,这个问题我其实不该班门弄斧,但恐怕也正因为是个理工男,我对这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无法释怀。我愿意接受木心先生的一些说法,长篇小说的文学性,体现在它的诗性和哲学性。以此观之,我读《悲惨世界》,自然不敢怠慢雨果先生对十九世纪初法国时物风土所发的种种慨叹。而全书读毕,妄谈我的看法,窃以为部分偏离主线的描写与议论的有无,对于这部巨著的文学性是没有影响的。虽然读起来抑扬顿挫,可称为美文,颇不负雨果公文豪之名,但是它们并不存在哲学性,只是雨果先生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他所想要表达的,有心的读者完全可以自己思考出来。我甚至臆料若是让司汤达来处理这个故事,大笔几挥,冉阿让生平的篇幅恐怕不会比于连长太多。说句玩笑话,相信博爱、宽容、平等、自由可以拯救世人的雨果,仿佛文学世界里带着红箍,苦口婆心的朝阳大爷,虽然大家都喜欢这个慈眉善目的大爷,却也难免腹谤几句“老迂腐”。其实难怪,《悲惨世界》从绘下蓝图到最后成书,雨果足足谋划了三十余年。在这三十余年里,他亲手培育这颗思想的种子,从单薄的故事逐渐成长,枝枝节节逐渐从主干蔓延开,直至包罗了法国的万象,更饱含了他毕生的经验、学识、见地,他知道这是棵参天大树,他肯定想过它会不会成为那个最伟大的,愈是如此,他愈是舍不得砍掉任何一根旁枝。(如此说来,雨果先生的魄力与掌控能力实在比不上曹公雪芹)就在雨果唯恐读者不晓,洋洋洒洒他的理想世界之时,巴黎的另一边,巴尔扎克在耕耘他的《人间喜剧》。他自认,穷尽他毕生功力的“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是可堪传世的宏论,不曾想到头来,享誉最盛的,却是“风俗研究”。《悲惨世界》之所以为《悲惨世界》,《人间喜剧》之所以为《人间喜剧》,是因为它们承载了雨果与巴尔扎克两位文豪整个文字生涯的希冀。那个时代法国文坛的双雄,有自觉,欧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是要诞生于那个时代,于是他俩纷纷毕其功于一役。毕其功于一役,这更像是两个青年人的做法。有一种说法,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正是文学的童年。那么以此类推,但丁与莎士比亚就是启蒙的少年时代,十九世纪的列位文豪,代表的则是青年时代了,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下了幼功,才情鼎盛,不知天高地厚,所谓恰同学少年,正要做番事业,以期青史留名。在这么一个青年时代,小说是真小说,写作技巧已臻完善,作者们老老实实讲故事,道尽人间百态,悲欢离合。文豪是真文豪,欧陆诸公早知自己会赢得生前身后名,《悲惨世界》付梓前即译成九国文字,出版只时整个欧陆同时轰动,那是何等气派!可诸公也难免在摸索,何为最伟大的小说该有的面貌?浪漫?还是现实?也就无怪雨果和巴尔扎克有那么几许发力过猛了。青年时代之后,就是漫漫的中年。中年人有一个特点,轻视青年。二十世纪所谓新小说那批人,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各举各的主义大旗,前赴后继地否定巴尔扎克。结果呢?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实际上,中年时代是被青年时代定了调的,只能维持,难以更好,可以更坏。所以,比起毛姆、萨特、杜拉斯、米兰昆德拉等等,我还是更沉醉于十九世纪文学,好似一窖辣烈的醇酿,历久弥新。另,雨果和巴尔扎克未能成就那个时代的极致,最灿烂的光芒,闪耀于俄罗斯。那片光芒的土地在1917年被燎原巨火所吞噬,最俊美的青年夭折了。

悲剧的人生照亮了整个世界的悲惨面目

冉阿让,一个悲惨的苦役犯,一个长着巨大翅膀的圣灵。是整个世界悲惨吗?有的人也许穿着华丽的袍子,吃着银质餐具里的精细食物,有的人也许安稳地甘愿在垃圾堆里刨食吃也不愿看到任何变动,他们不觉得世界的悲惨,与其说这个世界是悲惨的,不如说冉阿让是悲惨的,一个命中注定的悲剧人物,照亮了社会的不公,人性的可鄙,像神甫给他的银烛台的蜡烛,照亮了这个世界的遮羞处——污秽不堪的阴渠,让它的丑陋无处躲藏,一一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当然这也有可爱的人儿,茫然无知,成了他命运的审判者,再一次将他打击到人生最深的谷底,夺去了他为珂赛特而顽强支持的生命。诸多可爱人儿的牺牲,人性的觉醒与彻悟,一颗璀璨的星星的升起与陨落,仿佛都为了成全这对璧人----马吕斯与珂赛特,一对幸运的爱鸟,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栖息在众人鲜血浇灌来的茂盛苍翠的橄榄枝上。这样说未免对他们有责备之嫌,连雨果都说:“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说孩子们忘恩负义,也是过于严厉的,其实这并不象人所想的那样有罪。这种忘怀是属于自然现象。自然,我们在别处提到过,这就是“向前观望”。自然把众生分为到达的和离去的两种。离去的面向阴暗,到达的则向着光明。从这里产生的距离对老人是不利的,而在青年方面则是属于无意识。这种距离,在初期还感觉不到,慢慢地扩展下去就好比树的分枝,细枝虽不脱离树干,但已逐渐远离。这不是他们的过错。青年趋向欢乐、节日、炫目的光彩和爱情,而老人则趋向尽头。虽然互相见面,但已失去紧密的联系。生活使年轻人的感情淡漠,而坟墓则冲淡老年人的感情。不要错怪这些无辜的孩子们。”灵魂洁净的如白鸽一般,让人不忍责怪。卞福汝,吉诺曼,加弗洛什,马白夫,爱潘妮,德纳第,安灼拉,沙威,命运像早有预谋的蜘蛛,像俘获飞虫一样俘获他们,把他们交织在一起,有恩人,有仇敌,有时又机缘巧合地互相转化,爱怜成了羁绊,恶意中伤反而洗清冤屈,千丝万缕的联系,纠结了命运,使愁苦酝酿的苦酒最终散发着积淀的醇香,让幸福有了厚度,让最朴实的情感有了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颤抖的感动。名著之所以不朽,不是以为故事情节的曲折精彩,而是它所透露出的厚重感,历史的厚重、人性的厚重、精神的厚重、哲学的厚重,以最贴切的描述,像甘霖雨露般地渗透你的灵魂,让它随之翻滚、随之悲怆、随之愁苦难安、随之欣喜若狂……像一钵河水,随着煮沸、翻腾、升华、冷却、积淀,得到了涤荡和净化。时过境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著作的伟大之处,那是因为,人性的丑恶与美好,黑暗与光辉,像一种不囿于时代,国度的不变乐章,丑恶映衬着美好,如同黑夜的幕布更加彰显群星的光辉,我们仰望的,即是这亘古不变的星空。雨果,我最崇拜的作家,我想也是这描绘群星的一颗启明星。使得我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能仰慕到他灵魂的光辉。最后,以冉阿让的墓志铭为结尾,这也是雨果多舛一生的总结:他安息了。尽管命运多舛,他仍偷生。失去了他的天使他就丧生;事情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就如同夜幕降临,白日西沉。

悲惨世界之白夜行

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8月份,一部《悲惨世界》我整整看了10个月。自诩为热爱读书的美少年的我,看这部书所花的时间竟然比《追忆似水年华》还要长,想想也真是醉了。书评标题跟《白夜行》扯上了关系,因为沙威这个角色,跟《白夜行》里追逐真相的警察很像,也因为冉阿让的处境和亮司有很多相似之处。《白夜行》是个精彩的故事,故事开篇的烂尾楼预示着日本的经济泡沫,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仿佛看到男女主角在和日本这个国家一起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讲,甚至在历史背景的渲染上,《白夜行》和《悲惨世界》也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的。如果把《悲惨世界》中大量对于历史背景的介绍(如巴黎地下水通道、修道院、滑铁卢战役等)剔除出去,我相信我看这本书的时间一定能够缩短十分之七。但是雨果大师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在几十页无聊透顶的描写之后,能够把描写的事物和故事主线的发展扯上关系。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推动故事进展、增加小说篇幅、凸显真实性,还让故事恰到好处地变得厚重起来。《白夜行》的故事性很强,虽然文中也侧面反映了日本的现状,却还是以故事的可看性为主。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雨果并不看重《悲惨世界》的故事性,所以才会在里面加入大量对现实状况的描写。有的时候我们正在纠结于冉阿让是否救了马吕斯,突然他给了几十页对巴黎排水系统的介绍。从这个角度来看,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出发点真的不仅仅是写一部小说而已吧。《悲惨世界》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雨果对于冉阿让和沙威的心路历程的转变的刻画。看看马吕斯和珂赛特的爱情,德纳第的狡诈贪婪,芳汀为女儿甘愿卖淫,革命者们激情澎湃,这些都只是故事行进的过程中作者想要突出的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的某一个方面。而冉阿让被主教救赎,又不断用行动去自我救赎的过程,才是让人感动的;沙威从坚持自己的信念,到最终转变信念,到跳河自尽,才是让人感慨的。之前看有人评论说,冉阿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主教救赎了,他有了自己的信仰,他有内在的动力去做他认为是正确的事。直到最后,他亲眼看着珂赛特得到了幸福。作者对于幸福的刻画很简单——美满的爱情和婚姻。如果把中间的曲折细节和残酷现实略过,那么《悲惨世界》真的有点童话的意味,结局是王子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甚至连德纳第在某种程度上都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而沙威呢,难道他的人生没意义么?我认为沙威的死,可能是作者对信仰崩塌的一种象征意味的展现,但这种展现太过于理想化。反观《白夜行》,最终雪穗真的幸福吗?她爱的人真的是亮司吗?亮司不是冉阿让,亮司没有那么高尚。他奸过尸,嫖过娼,杀过人,为的只是爱情。从信仰的角度上来说,亮司是幸福的,因为他为了自己的信仰——雪穗而死。但是那些被亮司杀掉的人,他们又犯了什么错呢?我总是觉得,《白夜行》所展现的世界,比《悲惨世界》更加真实和悲惨,也许是因为年代相近的原因吧。突然发现,讨论了太多跟信仰有关的话题,根据这两本书,可以总结出跟信仰有关的一句话:有信仰的人,最后都死了。但所有有信仰的人,精神上都会活的幸福。所以还是祝看过这篇评论的人,都拥有自己的信仰吧。


 悲惨世界(上中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