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者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模仿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020058730
作者:[俄] 谢尔盖·叶辛
页数:141页

内容概要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叶辛
俄罗斯著名作家、剧作家、政论家。俄罗斯著作权协会作者理事会副理事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翻译出版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模仿者》。作家曾多次访华。《南方周末报》、《法制晚报》、《新华书目报》、《出版人》杂志、《出版参考》杂志多次予以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世界文学》杂志等媒体就陆陆续续翻译发表他的作品,如《出逃》、《站在门口的女人》等。
1935年12月18日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0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在剧院当过演员,在电台和电视台当过记者,曾任《视野》杂志主编。1979年加入苏联作协。1987年起,任教于高尔基文学院,1988年起负责小说班的教学工作,文学院文学创作艺术教研室主任、教授,1992-2006年1月,任有“俄罗斯作家的摇篮”之称的高尔基文学院院长、俄罗斯作家协会秘书长。俄罗斯文学院副院长。获得多种文学奖,获得民族友谊勋章和普京总统亲自颁发的祖国贡献奖章。《我们当代人》杂志和《青少年》杂志编委。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第一个中短篇小说集《我们只活一次》(1969年),《在小探照灯的照耀下》(1979年),《四十岁人回忆录》(1984年),《自己是自己的主人》(1985年),《模仿者》(1985年),《斗士》(1987年)。《沿原方向逃回,或者末世论》(1989年),《宠臣和延宕者》(1987年),《观察者》。《典型》(1990年),《病症,或者双胞胎效应》(1992年),《站在门口的女人》(1992年),《叶辛文集》(1994年),《长篇小说的插叙,或者腌黄瓜的季节》(1994年),《火星食》(中长篇小说集,1995年),《家庭教师》(1996年),《文化的权力》(1997年),《叶辛文集》(1998年),《提坦之死》(1998-1999年),《Р-78》,长篇小说《列宁》(2002年),《世纪之交:院长日记》(2002年),《话语的权力》(文艺理论专著)等。他的作品较多地关注从事创作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他触及许多引人注目的题目:背叛,对祖国命运和周围人生活的冷漠,他通过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示了主人公的经历和对生活位置的再思考。
《八月的回忆》(1982年),《寄往彼得格勒的一封信》(1984年),《十月的一天》(1985年),《维堡的前夜》(1986年),《康斯坦丁·彼得罗维奇》(1987年)等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其小说创作中占有特殊位置,它们完全不同于当代人写的同类题材作品:由描写主人公内心生活重点转向历史背景的描述。《模仿者》是其代表作,在国内外享有较大反响。现在,谢尔盖·叶辛继续将文学创作与他的本职责任相结合,毫无疑问名,他会成功的。

作者简介

本书生动地再现了前苏联改革时代知识分子生活圈中光怪陆离的现象。关于是"还是"像"提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小说的中心人物谢米拉耶夫在社会上顿有影响,是位著名画家,也是美术馆馆长。其实,就艺术水平而言,谢米拉耶夫完全是平庸的,从道德角度,他又是个卑鄙龌龊的小人。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惜背叛出卖自己的亲朋好友,导致妻子自杀,女儿和自己的得意门徒也相继离他而去。为了获得一个可以使自己永垂青史的国家项目,谢米拉耶夫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最后关头却功亏一篑,女儿和那位学生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真实战胜了模仿,虚假退位于率真。作品在八十年代末问世后,曾经轰动一时,是二十世纪前苏联文学中一部厚重之作。

图书封面


 模仿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小说主人公谢米拉耶夫在社会上颇有影响,是一位著名画家,也是美术馆馆长。其实,就艺术水平而言,谢米拉耶夫完全是平庸的,从道德角度,他又是个卑鄙龌龊的小人。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惜背叛出卖自己的亲朋好友,导致妻子自杀,女儿和自己的得意门徒也相继离他而去。为了获得一个可以使自己永垂青史的国家项目,谢米拉耶夫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最后关头却功亏一箦,女儿和那位学生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真实战胜了模仿,虚假退位于率真。 这段文字是书的封底对书的总结。但是,在我看了这部长篇小说以后,对于是模仿还是真实,是表现还是再现却产生了和作者竟乎完全背道而驰的观点。模仿者的悲哀作者给予了主人公谢米拉耶夫一个模仿者卑鄙者的头衔,对于因谢米拉耶夫而受伤害甚至结束生命的他的妻子、母亲、女儿更多的报以同情之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从小生活在城市,更多的看到过社会的黑暗,更多的领略过卑鄙者的手段,对于谢米拉耶夫的行经我却感到同情和无奈。记得上个月看到电视剧频道的一部热播作品《血未冷》中的男主角和谢米拉耶夫一样来自农村通过自己的手段获得了超过自己所能承受和拥有的地位。我觉得这样其实很悲哀。我知道这样的——靠模仿成功者的姿态甚至性格而获得成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太多太多了。谢米拉耶夫是一个典型的来自乡村的朴实的孩子,在城市的拼搏中渐渐迷失了自我。然而在书的末尾他说“我是一个乌鸦,我很幸福。”在女儿的背叛下(我暂且称他女儿的行为是种背叛,后面的文章中我会有所提及),在妻子病重的打击下,他在孤独中最终还是找回了自我。这个社会很残酷很冷血,对于一个从乡村来的孩子,如果想要在城市的轻蔑的眼神,讽刺的话语中占有一席之地,(除非上帝特别厚爱)他除了手段,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更有效也更现实。我相信“性本善”。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有迫害别人的欲望,没有一个人与身俱来城府很深。一切都是环境逼迫的。在环境的压制下,在自身欲望膨胀的同时,权利和荣耀渐渐蒙蔽双眼,在自我的迷失过程中他已经不是他,这样的人生不悲哀么?在不自觉中被压缩成一个模仿者,倒头来却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样的人生不悲哀么?在上个礼拜的诗歌朗诵会上一个专家的话久久萦绕在耳边,他说:“生活越来越幸福,生命越来越痛苦。”是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谢米拉耶夫,我们为幸福的生活而追求,我们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快乐,可是我们都未曾意识,其实我们的生命很痛苦……表现与再现书中的矛盾很多,包括主人公和母亲、妻子的矛盾。我是我爸妈的女儿,我更多的关注到他和他女儿的矛盾。在价值观上父女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女儿认为爸爸是个名家,但绝不是艺术家。原因就在于他的父亲不是即兴创作而是在模特不经意间抓拍下瞬间的动作,在照片冲洗后细心研究最终成就一幅画作。这让我想到了陈逸飞,同样的画画方式,为什么谢米拉耶夫受到女儿的质疑甚至鄙视而陈逸飞却没有?我疑莫难逝。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价值观在下降。就这个是表现还是再现的问题,我认为,这只不过是绘画的两种途径,并不存在孰高孰低,孰优孰劣。表现者也好再现者也罢,他的画作如果是成功的,那一定存在成功的理由。再现不代表照单全抄,那样是照相而非绘画。书中的父亲也说过:“他研究照片也同样能让他的画作成为经典,因为其中有他自己理解。”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对,为什么谢米拉耶夫的女儿一定要对此咄咄逼人呢?在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我看到过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达•芬奇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 19世纪现实主义雕刻家罗丹说:“艺术上的唯一原则,是把看见的东西抄录下来”父女间的矛盾成为书中矛盾的焦点,而表现和再现成为引子,更多的让人思考到模仿与创造的关系。我觉得模仿并非坏事。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第一个探路的人当然是英雄,可紧接着模仿前者而跟进的,何尝不是?我常想,人类最初茹毛饮血之时,始能直立的也许只是极少数。可其他同类既看到了直立行走的好处,也纷纷站起来,这才是进化史上共同迈出的一大步吧……就拿中国的汽车业始终处于劣势地位的情况而言,我认为关键问题并不是否模仿,而是是否只甘于模仿甚至照搬,而不肯在创新上迈出一步。 好像话题扯远了,不知不觉间远离了《模仿着》所批判的人性上模仿他人的弱点了。女儿的背叛主人公的女儿是个极富艺术才华的画家,她生来就无须为生计忧虑,她生来摆在他面前的就是精致的画笔和画纸,他的关注点始终在艺术上,不需要被物质而忧虑分心。而他爸爸(谢米拉耶夫)的一生都在为生计为名利奔波。书中有句话很感动我“我做的一切是为了养活你,可是你对我做了什么?”我说我的很多观点都和作者本人背道而驰了,最大的分歧在于对“女儿”这个角色的评价。显然作者是站在女儿这边的,他认为女儿的胜利是“真实战胜了模仿,虚假退位于率真。”。在和我周围的同学讨论之后,我们更多把女儿的胜利判定我一种对父亲的背叛。书的末尾女儿给父亲重重下套,最后让父亲跌入了自己铺设的陷阱,坠入深远。这样的做法不论对错,那就是一种背叛,一种对亲情的背叛。我不认为女儿有那么伟大:为真理,为艺术夺取这个国家项目。古谚说“血浓于水”,从我第一次听到文革期间和父母划清界限的事情以来,对于这样的主动的割断血缘的做法,至今我都无法理解。这样的做法与六亲不认又有何异?人性的本能被另一种冠冕堂皇的词汇压制得不见踪影。p.s.:我不知道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叶辛在俄罗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他当初创作这部作品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不过在我的理解看来,的确和作者的初衷大相径庭了。我觉得这本书很好看,不管是他对人性的剖析还是语言的描绘。特别是开篇用了很大的篇幅在描写主人公在工作前3分钟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人物的整个性格状态在那短短3分钟跃然纸上。还有开篇和结尾对于书桌从控制到排斥惧怕的过程,感觉很有意思。
  •     也许我读得不够认真,也许本书介绍中的评价出自老一辈的价值观,反正,读过之后,觉得难以认同介绍中的评价。本书主人公虽然说不上很有才华,但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美术工作者,在美术界也有一定的地位,并非浪得虚名。为了自己的成功,他也非常勤奋努力,其地位虽然并不首先因才华而来,但也是建立在汗水之上的。如果说他在道德上有什么缺陷的话,也许对家人的严苛以及疏于亲情算是一方面。他对女儿女婿以及同行,也并不是那么的不近情理。跟女儿女婿之间,我想也称不上是什么斗争,只不过老一辈和年轻人之间在艺术理念等方面不是那么一致,而年轻一辈也更有才华;主人公对年轻人的成就也是认同的,这没有什么可厚非的地方……这是我的看法。
  •     这不是个简单的故事,谢尔盖以戏谑诚挚甚至伤感的笔调描绘一个模仿者的心灵独白。作者自序“一名虚伪者的手记”。谢米拉耶夫自私冷漠、虚荣心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小说的一开始就在写他如何认真的扮演美术馆长的角色,他是技艺高超的模仿者,擅长完善与修改,以精密的计算和对人性的洞悉来弥补天赋的缺陷。一切艺术都是天才的,没有缪斯女神的垂青却成为举国闻名的艺术家,他以自己的方式嘲弄了上流社会的游戏。他像一只聪明的乌鸦,总是独来独往,无所顾忌,“早在二十岁的时候我就认定,对于我们这种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对于把自己奉献给一个烧心的理想的人们,这世上的一切,不过是我们用于艺术创造的素材。”模仿者的第二层含义,《俄罗斯现实主义者》,这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们每个人都在模仿别人眼中的自己。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读俄国小说最困难的还是名字……
  •     不厚,很好看,写得很艺术。
  •     我不觉得主人公有什么错。他是个悲剧性色彩很浓的人物。他难道不爱美术吗?他拼着命的画画,画的手起了茧子。他爱美术,但不适合——他没有天赋。他女儿一眼就能记下的形象,他女儿寥落几笔就模仿的唯妙唯俏。他不行。他所做的只是偷偷拍下照,然后一笔一划,仔仔细细模仿。需要用相机和不断练习弥补他的天赋。相比之下,女儿玛莎理会过父亲的感受么?正如文中所言,她不用像老鼠一样工作。出生便是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下。她恨父亲道貌岸然, 相信自己有实力能与之抗拒。结局她的确给了父亲致命打击,抢到了父亲毕生妄想的壁画。然而,如果不是父亲的名气与地位,评委会愿意看她的画吗?她有机会走进展厅吗???
  •     自剖式的独白,不知不觉被洗脑……
  •     一部有意思的作品。一个抛弃了艺术的人,也会让艺术史所抛弃的。有点像果戈理的《肖像》的延伸。
  •     学习中。
  •     实在是没什么剧情,不过读完瞬间有种慌张的心情,我也是个模仿者吗
  •     看完过后人名一个都记不住但是看的时候居然能感觉得到就是这个人
  •     带有自述性质的书,心理疾病的主人公,用现在的话形容:变态。
  •     不喜欢这种絮絮叨叨。居然还是畅销书。
  •     2011-99
  •     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和蝇营狗苟 一个把平庸的天赋折腾成天才的故事 BUT依我看 这也是一种天赋啊 善于算计和经营的天赋 只是要面对良心——“我是命运的宠儿 但凡打算过 就一定会实现 只需要愿望强烈就行 这种情况甚至扰得我于心不安……”
  •     反倒觉得女儿咄咄逼人,“我”又有什么错呢,不过是走些边缘之路通往成功罢了,还是在小心翼翼,努力创造些什么……
  •     正是因为世界上有太多像这样生活的人,我们才认为这样生活着没有什么不妥。的确,在暗室里设下照相机记录模特仪态无可非议,但不敢承认就是模仿者的卑鄙所在。没有感情,亲人离去了才知道珍惜,这样的人难道还不够多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