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耳甫斯诞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俄耳甫斯诞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1
ISBN:9787020095001
作者:(美)杰克·凯鲁亚克
页数:144页

章节摘录

  保罗站在书店里,面对一整架书。他每天同一时间来到这里,穿着旧鞋拖着脚步,用脏手指翻阅、钻研相同的二十本左右的书。尽管他的外表已经彻底破烂不堪——衣服寒碜,一束束打结的深色头发翘在衣领上——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搞得明亮的小书店烟雾弥漫,干净的地板上满是烟头,看来没人在意他。现在他每日的到来已被看作惯例。  尽管如此,有一两个店员,习惯谈论他每天看同样二十本左右的书的这个习惯。尼采全集、一部司汤达的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尤利西斯》,《牛津英语诗歌》,以及其他这一类的书,他每天都焦躁不安地仔细阅读每一本,之后总是忧心忡忡皱着眉头走开。  那是初春美好的一天……事实上,是春至前夜——保罗正在研读肯尼思·帕琴的《阿尔比恩月光笔记》,被利奥打断。利奥是大学生,瘦,深色头发,戴着蓝色角质架眼镜。丑陋的孩子气的利奥飞快穿过书店。拍打保罗的背。  “保罗!”他喊道,“听说你被炒鱿鱼了,是真的吗?”  保罗生气地抬头一瞥。看看是谁,然后注意力又回到书上。  “原来是真的!”利奥突然喊道,着急地向保罗靠过去。  保罗挥手让利奥退后。“别烦我,”他尖利地“咝”声呵斥,“这是我的事。别问细节。请闭嘴。”  面对这种答复,利奥笑笑,弯腰鞠躬表示敬意。他总是能够隐藏自己的感受。  “阿瑟在哪儿?”保罗随口问道。  “在教室,我也要去了。”  “我也去。”保罗说着,把书放回书架。他皱着眉头最后看了一眼书架便向街道走去。利奥跟在后面,耸耸肩。不太相信。  “你知道的,对吧,”他说,“教授开始不喜欢你坐在他的课堂上了。毕竟你不是正式注册的学生。”  “我知道,我知道,他顶多把我赶出教室。”  “嗯,那倒是。”  “走吧。”保罗带着利奥匆忙穿过街道,走在校园的草地上。他突然说道:“那些书!但愿我有时间把它们读完,或者读更多的书。今天早上,丢掉工作之后,我去了大学图书馆,你知道吗,那里有千万本书,我打心里觉得我应该去读!各种念头在我脑子里飞跑。我迫不及待!时间流逝如沙。啊……”他手一挥,问题烟消云散了。  利奥大笑。“你知道吗?”他说,“这大概是你第五次和我说这个了。你总这样,谈论书和所有要学的东西,就像颠倒的浮士德。努力,保罗!穿过月光照耀的原野,寻找知识的黄金树。”  保罗差点嗤之以鼻。他手揣在兜里,匆忙地走着。尽管他走得匆忙,但看起来仍然像是某种游手好闲的人,因为他穿得像流浪汉,一走起路来鞋底就有节奏地拍打。而且他又红又粗的大手像是农民的手,总是放在兜里,所以他是传统的游手好闲者与酒囊饭袋的形象。然而,校园里已经没有人对此大惊小怪了。  他两个月前到的,二月,“从路上来”,从北方来——在大学里租了间房,M大街一处公寓的地下室,类似半个煤仓的地方。他立即跟几个大学生混熟了,他们吸引了他,只是因为可以陪他去享用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例如图书馆、音乐馆藏、艺术工作室,并且让他可以得到坐在讲堂听想听的课的机会。这一切确实都非常神秘。有些人声称他不过是个乡下土包子,来到大城市和大学,没有足够的钱登记入学。可别的一些人在他身上看到老练世故和早年学养,对于别人认为他在玩某种精神错乱的伎俩这事他并不理会。  关于保罗,阿瑟有天曾这样对迈克尔——也是个游手好闲者,与情人住在学校——说:“保罗过去的某次经历让他像个疯子。他是个被人化了的魔鬼!真想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事。”  对此,言简意赅的迈克尔只是回答:“是的,我想也是。这一定让你很感兴趣。可我受不了他。”“因为他和你太像了。”阿瑟立即说道。  “也许。”迈克尔回答,淡淡一笑,转身接着吃饭,那是他的情人莫琳给他放在工作桌上的。  利奥领保罗进入教室,跟过去两个月里那几次一样。除了阿瑟,其他学生投注意他,因为他们没人知道知道保罗不是注册入学的学生。阿瑟起身过来问候两个年轻人。  “保罗,”他说,“我希望今天没事,就跟上周一样,尽管我认为我们杰出的教授会爆发出来。今天的课,也许你有兴趣,会讲尼采的查拉图斯特。”  “奇怪,他还没有把你扔出去,”利奥插话道。他们在教室最后一排坐下来。“也许是他做事谨慎。”  “你确定今天的课讲什么?”保罗问阿瑟。  “是的!你将听到我的完全播报。这里有我的笔记。”  “你就跟平时一样让他伸长脖子瞧吧。”利奥大笑。  ……

前言

  杰克凯鲁亚克一九六九年去世以后,他的遗孀斯德拉私藏着他的大量文档。自她一九九0年去世后,遗嘱执行人约翰·桑帕斯与出版商及学者合作,使凯鲁亚克未发表的作品得以与读者相见。企鹅维京出版了《便携凯鲁亚克》、《信件选》(两卷)、《布鲁斯之书》、《达摩点滴》,《灌木丛之巅:早期短篇小说及其他作品》,还有乔伊斯·约翰逊和凯鲁亚克的往来书信《门户大开:书信里的垮掉情事(一九五七——一九五八)》。  这本寓言似的小说《俄耳甫斯诞生》完成于一九四五年,那时,二十三岁的作者仍然署名为。约翰·凯鲁亚克”,正孜孜于寻找表达一代人精神的声音。  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凯鲁亚克刚刚结识了艾伦·金斯伯格、威廉·巴勒斯、卢西恩·卡尔以及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或者泛哥大圈子的一些人。这些新朋友形成了。垮掉的一代”作家群核心,《俄耳甫斯诞生》里的人物身上有他们的影子,这本书处处提及凯鲁亚克当时阅读的书籍、接触到的音乐和艺术以及他所探索的观念。  《俄耳甫斯诞生》的场景设置在一所城市大学内外,描述了一群鲜活的,求索的波西米亚知识分子,他们的痴迷、激情、矛盾和梦想。这本书本质上是一部短小的影射小说、一个艺术家的画像:被艺术与生活分裂的一个年轻人——阐明他对爱、工作、艺术痛苦和狂喜的观点。

内容概要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
美国当代重要作家,其生活方式几乎成为一代人的理想,他的文学主张及风格,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降美国主流文化观产生重要影响。凯鲁亚克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艾伦•金斯伯格、威廉•巴勒斯和卢西恩•卡尔等“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1950年,第一部小说《镇与城》出版。1957年《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

书籍目录

前言
想起杰克——序/罗伯特•克里莱
《俄耳甫斯诞生》
杰克•凯鲁亚克日记节选
垮掉运动
作者小传

编辑推荐

  《俄耳甫斯诞生》的场景设置在一所城市大学内外,描述了一群鲜活的,求索的波西米亚知识分子,他们的痴迷、激情、矛盾和梦想。这本书本质上是一部短小的影射小说、一个艺术家的画像:被艺术与生活分裂的一个年轻人——阐明他对爱、工作、艺术痛苦和狂喜的观点。

作者简介

这本薄薄的小说,灵感来源于凯鲁亚克的亲身经历,一九四零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凯鲁亚克和“垮掉的一代”其他人金斯伯格、卢西恩•卡尔等一起经历或自我创造了许多冒险。小说里,一群青年学生和未来的诗人按照文学理想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追求真理。他们在舞会上醉眼迷离地抛出关于艺术和音乐的理论。他们孜孜寻找身体里的俄耳甫斯,希望确立自己的身份——既是艺术家,也是人。
——————————————————————————
反叛,自我摧毁的行为,酒精主义——所有凯鲁亚克式的标签尽在其中。新鲜,充满活力……凯鲁亚克迷必读。
——《出版社周刊》
非常迷人……有趣。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描绘了艺术家的重生,引人入胜。
——《洛杉矶时报》
我们都敏感得无法生活下去:太冷,精疲力竭。周围生活气息浓厚。当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没有生活下去的欲望。这是个制造病人的年代,他们都跟我一样虚弱。我们需要的是去往新土地的旅程。我将很快开始在新土地上生活。也许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已痊愈。
——杰克•凯鲁亚克

图书封面


 俄耳甫斯诞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本象征小说。俄耳甫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太阳神、音乐之神阿波罗和主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柏之子,因其身世而拥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本书的两个主角(迈克尔和保罗)分别象征两种天赋:想象和艺术、生活与爱;书名暗示出故事的结局:迈克尔和保罗最终合二为一。精巧的情节、鲜明的人物、优美的隐喻、圆满的象征使这本小说显得过分早熟。虽然是本象征小说,故事仍有很强的自传性的。“垮掉一代”的灵魂人物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一个法裔加拿大移民家庭。《俄耳甫斯的诞生》创作于1945年。就在这一年,凯鲁亚克结束了自己为期水手生活,回到曾缀学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并在此结识了“垮掉一代”的中心人物: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卢西恩•卡尔、约翰•霍尔姆斯、尼尔•卡萨迪等,书里有几个有趣的配角就有这些人的影子。这本书直到2002年才面世。凯鲁亚克的小说全是自传性的,这本尤其特别:故事里两个主角(迈克尔和保罗)既代表凯鲁亚克的两种人格,又隐喻他精神的两个主脉。保罗代表凯鲁亚克将传统精华融为一体的狂热,“他总是每天同一时间来到书店,穿着旧鞋拖着脚步,用脏手指翻阅、钻研相同的二十本左右的书”。而迈克尔则代表了凯鲁亚克对艺术的虔诚和殉教式神秘主义,他每天躺在床上作诗,听音乐,并寻找上帝的声音和滔滔不绝地演讲能力。成熟期的凯鲁亚克在叙事散文中追求粗糙、混沌、奔腾而下的力量,但这本小说以完全同步于故事象征的精致结构,使主要情节遥相呼应,带有一种层次分明的秩序感。比如,迈克尔和莫琳在家里举行派对,他们没邀请保罗——迈克尔总是刻意地避开保罗(这象征着理想主义者在逃避现实生活),但保罗常常不请自来,只是他并不说清楚派对的时候来不来,于是迈克尔向他的背影大喊:“你到底来不来”。这时候保罗“他在途中停下来,站着不动,身体僵硬,仿佛一个让他震撼的想法刚刚射入他的脑子。”之后他就这样仿佛被什么击中一样站着,而迈克尔则“既没有动,也没有转身。”此后,在派对上保罗故意激怒迈克尔,迈克尔对他大打出手,几乎要取他的命,迫使他从窗户逃到防火梯上。一场混战过后,“迈克尔喘息着,一种感情上的精疲力竭,他跪在地上,疲惫地将手肘靠在窗沿上……他凝视着防火梯下面的平台。”而保罗正坐在下面的平台上,平静地仰头看着迈克尔,迈克尔跪在窗台旁同样平静地向下看。迈克尔向保罗做手势,温柔地、几乎是忧愁地说:“你走”。这两段“理想”与“现实”象征性斗争写得非常成功,带着优雅的古典悲剧意味。当然,小说的可读性还在于故事中那些奇异的人物,其它人物也像保罗和迈克尔一样被刻划得很“圆满”——即具有“完美的双重人格” 。特别是其中两个女主角莫琳和玛丽。莫琳:二十好几,丰满、性感——对跟他同居的男孩(迈克尔)来说像个母亲,但又会仰慕情人对理想的追求。玛丽:非常强势,说一不二,却又十分通情达理,“既狠心——又敏感”。实际上,这两位女性也是凯鲁亚克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莫琳就是他的母亲,玛丽就是他理想中的女友。现实中凯鲁亚克结过三次婚且一直与母亲一起生活。小说里最后出现的美女海伦——正是通过她迈克尔和保罗才合成一体——似乎也是莫琳与玛丽的合体:坚定、自信、宽容,既睿智又有深沉的爱。将万物融为一个对立统一的世界是凯鲁亚克最珍视的理念。“垮掉一代”的精神世界就是一个包含着所有正面和负面能量的世界;比如,他们既给公众留下非常可怕的印象:酗酒、滥交、嗑药、粗俗、任性、缺乏道德、不负责任等;又为社会贡献了最积极的革命思想:身体解放、女性解放、种族解放、同性恋解放、言论自由、个性自由、和平主义、生态保护等等。当然更重要是社会文化的解放。自由和背负社会责任在“垮掉一代”那里有种奇特的平衡——特别也容易失衡。经典文化支持美好的、正义的、积极的一面,而反对恶劣的、不义的、消极的一面,将完美看作清除自身缺点所达到的状态;但凯鲁亚克要人全面接受自己,特别是“永远接受挫折”,也就是说将自己正面和负面的能量通通吸收掉。垮掉一代( Beat Generation)中的“ Beat ”既有垮掉之意,同时也是beatitude(祝福,至福)的字根;因此“垮掉”之中也有一层殉道的意思,与天主教“基督受难”的思想非常接近。凯鲁亚克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且在他的生命成长中曾发挥极重要的作用。强烈的使徒传道色彩是凯鲁亚克作品的风格所在,也蕴藏着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力量。与“迷惘一代”作家不同,凯鲁亚克实实在在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书里有一段出自迈克尔之手的文字,道出了他所有作品以及受他影响的一代人的灵魂之路:“……在创造的中途,以沉默和机智的态度,手捂住眼睛和耳朵,我思考,我感觉,我向我灵魂里无声的黑暗祈祷,我等待,我屏住呼吸,而现在,缓慢地,轻柔地,所有的意义向我进发,上帝存在于我的门槛,即将进入我,与我合一!然后!……我睁开眼睛,打开我的耳朵,并呼吸,天空在颤抖之湖上方,这里有鸟的歌唱和咕哝,早晨湿润的草——如深色树干上的雨水一样干净——来自远处草地的气味,那里有沉默站立的牛,乌鸦哇哇,叫声在森林顶部回荡。我知道花是什么,就在太阳破云而出之时!上帝与我同知!……”聆听、开放心胸、接受、殉道就是灵魂获得解放的关键一步。这本书不仅是一个作家的宣言,也是一个时代的宣言,很薄很灵。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这是读凯鲁亚克小说以来最晦涩难懂的一部
  •     没有读过有名的《在路上》,整本书都笼罩着颓废的气息。有空要看下其他著作,再静下心来重新读下这本
  •     带着幻象去思考、口味。
  •     他们每个人身上似乎有一种没有尽头的激情
  •     你说歇斯底里是艺术的表现吗?
  •     JK太敏感了。
  •     结尾可以理解成:1、最后他们三人一起去了远方 找到了俄耳甫斯 再不回来 2、保罗和迈克尔合二为一 回归与完整。"生活中一旦没有狂暴分子,就变味了。"
  •     看完书后产生幻觉了,感觉世界都不是世界了,想发癫
  •     只是写得比较好的双重人格。迈克尔在后期成为主角,是变化的结果。就细节而言比较乏味,虽然对年轻人的生活比较写实,大概知道了Beat Generation的生活状况和矫情态度。
  •     写得很隐晦很有包含 但我读不太透 文笔和行文不像他最著名的的《在路上》 看起来着更像是一部剖析自我的书 精神的挣扎 对于现实的冲击 一切都很混沌都很垮掉 但这依然是我最爱的作家 依然是我向往和追寻的一种生活方式
  •     比较少见的书,书挺薄的
  •     隱晦的書,不對胃口的意識流
  •     忧郁却可喜的重生。浪漫的笔触下不乏真挚的造作。
  •     虽然早期作品确实不那么“好”,虽然读之前被剧透了…但就个人而言还是挺喜欢的
  •     较少见的一本凯的著作,果断买下
  •     在洋溢着青春的喧嚣人群中讲讲道理。
  •     一切都对着又聋又哑的宇宙
  •     拯救生命的不是死亡不是上帝是爱情
  •     散得要命。
  •     从普罗米修斯到俄耳普斯的诞生 一个新旧交替年代中从底层年轻炽热的生命中爆发的又一次文艺复兴
  •     很不错 发货很快 服务态度好
  •     结尾的自我阐述简直糟透了。凯鲁亚克是那种,生怕别人不知道水平的人,急于得到认同。糟糕。
  •     读过后才知道是在路上的作者写的.读的过程不太专注,导致没有弄明白诸多暗示。可以再读一遍!---情节可以拍成电影啊
  •     “我们都敏感得无法生活下去:太冷,精疲力竭。周围生活气息浓厚。当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没有生活下去的欲望。这是个制造病人的年代,他们都跟我一样虚弱。我们需要的是去往新土地的旅程。我将很快开始在新土地上生活。也许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已痊愈。”
  •     最近发觉奥菲斯的故事尤其现代的意义。没想到凯鲁亚克写了小说,奥菲斯的现代形象会是怎样呢?//“普罗米修斯是艺术家,而当我能够成为俄耳甫斯的时候,我便是一个艺术家/人!”//读来没有很特别的感觉,比较单薄,充其量是中篇。
  •     最后一章还是相当精彩的=v= 俄耳甫斯 指代的不仅仅是艺术家 也不仅仅是人 而是两者的高度混合 他既拥有艺术家的"想象与艺术" 又拥有人的"生活与爱" 这世界上艺术家到处都有 俄耳甫斯却不常见
  •     神秘的海伦 可惜我忘记了
  •     少年英雄梦。
  •     挺有意思的 一会儿翻完了
  •     双重人格的分裂和回归,直至最后的完整。其实还蛮有意思的小说,只是太话唠了一点,翻译质量不高。凯鲁亚克的小说都是带着自传式的故事,以及“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和思想。 (16)
  •     它对我意义甚浓 谢!
  •     时代不同了 我怎么都读不下去……
  •     能找个会说人话的翻译吗
  •     小说很短,所以前后有很多凑篇幅的内容,日记有趣,可以窥见一些隐形的思想变化。
  •     读的第一本他的书,好像是早期作品。只觉得难懂,不通顺,但人物却很鲜活,读到最后才明白是一个人的两个意象。纯粹,是很难的
  •     有人说前期写的不怎么样,我倒是觉得一定是要看前期的,有点像看之前微博流传的凯鲁亚克的书单,绝对不应该视而不见他为成为一个专业做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并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包括“垮掉”,“垮掉”也不是小清新
  •     这篇乍看上去还真不像凯鲁亚克写的www略中规中矩了一点。彼此互为人格极端这个解说我非常喜欢,而最后的融合也便诞生了俄尔普斯,
  •     原来这就是凯鲁亚克,垮掉的一代。为激情、追求、混乱的年轻人代言
  •     在超我与本我的纠结之中,逐渐剥离又逐渐融合。
  •     我是很喜欢凯鲁亚克的 因为他的天真 因为他没有我同样爱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沉 他就很简陋 很简陋的讲一个故事 阐述他自己 直到最后这简陋变成期待已久的灵光 上帝的里拉琴被奏响 高度混合的梦幻被发出。那就是凯鲁亚克让我看到的光明
  •     凯鲁亚克一定从王尔德那里偷取了莫大的灵感。 亨利·沃顿同巴兹尔,正如保罗与迈克尔。 唯一的不同点是, 前者作为唯美主义作家的顶端,以极致的美便是毁灭美本身来达到和解。 而后者以矛盾与统一的并存,即不断解构不断消融互相来达到和解。 前者是北欧神话,后者是希腊神话。 太逗了。 奥丁面临诸神之黄昏和西西弗斯面对巨石。 这是不一样的悲剧加上不一样的幸福啊
  •     真好呐,都跟我差不多的年纪。那么是普罗米修斯呢,还是俄耳普斯呢
  •     翻译真糟糕。。。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象征“完美”的海伦的出现(她为什么出现?为什么选择这个点出现?)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     凯鲁亚克的荒原狼
  •     高举想象和艺术,做一个爱和生活的天才,光着脚躺在草地上吃水果当早餐。
  •     早期写得的确不怎么样
  •     要活在人间。
  •     这就是世界终结的方式,我为你朗诵所有死亡抒情诗。很少人能够做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因为这是最高的追求
  •     莫名让人很激动啊。
  •     行文风格详细地如话剧剧本一般,可是意义却太轻也太矫情。
  •     不就是象征么!
  •     一口气读完。精彩的垮掉的一代寓言。痛苦追求艺术脱离现实的自我,与存活于现实世界的享乐者最终得以整合。
  •     凯鲁亚克的作品 真的不能看译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