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尼亚》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乌拉尼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020073603
作者:(法)勒克莱齐奥
页数:254页

别了,理想乡!

读者的思维和作者的灵感同步的时候,读者是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的。我文笔拙劣,无法深刻确切地描绘这种感觉。具体而有些粗糙的比喻是,阅读不同的作品就像品尝各色的美味。对我来说,读得比较多的推理小说这一类型小说就像西式快餐。好吃,过瘾,种类繁多,热狗、汉堡、烤翅、披萨……更新迅速。有时候仔细琢磨,还不乏出彩之处。不过,吃多了会腻味儿,吃快了会撑着,吃完了就得走人,该干嘛干嘛去……吃的时候倒是觉得香味浓郁,但吃完回头品味,能有新感觉的确实不多,只记得一股子浓浓的色拉和番茄酸。文艺风格的散文是凉菜,最是那留在舌尖一点的冰爽让人怦然心动。心浮气躁之时,凉菜解暑降温。一灯一桌,夹着小菜品私家酿酒,别有一番情趣。但是,凉菜不管饱,缺乏蛋白质。吃多了人就成仙了。难怪减肥的女生都爱吃小菜,不吃大鱼大肉;也难怪小女生都喜欢把一本散文集子抱在胸前,而不是肩挑一箩筐武侠小说……有些作品是史诗级别,就像满汉全席。光是餐盘阵容就先给你个下马威,吃一次大呼过瘾,多了吃不起,钱就那么多,精力更有限。这些作品也像盛大的宴席一样,值得留在记忆中。你可以细数家珍般截取那些美好的片段,如同你舔着嘴唇回味当时吃的一道道菜色。书和食物,一个充实了思想,一个填饱了肚皮。而且人们还常常在放下一本读着不适的书时,大大咧咧故作内行地咋舌道,不是这书不好,是口味问题!这么一看,书和食物还真是联系密切。我想,在每个人的菜谱里,一定存在过这么一种食物:有滋,有味,初尝清淡,再尝入色,愈尝知香,尝毕思味,久尝不腻。每个人心理那本私有食谱里一定有这一类食物,在我这本里,可能名叫外焦里嫩香酥鸭,或是垂涎欲滴白蘸鸡。这类食物越吃越有味,恋恋不舍。注意,此类食物又不同于俗称“鬼扯手”的瓜子、葵花,干炒葵花吃多上火,五香瓜子嗑久伤牙,葵花瓜子更像是网络上几十几百万字的穿越小说,一旦追上了不忍舍弃,看多了又实在大同小异,主要目的是打发时间。段首提到的香酥鸭和白蘸鸡不可拿来相提并论。我把这鸡这鸭,唤作有味儿的、纯纯的小说。《乌拉尼亚》就是这样一盘有味儿的白蘸鸡。感谢书展,不是偶然逛到;勒克莱齐奥作品展位,孤陋寡闻的我还真不会拿起这本《乌拉尼亚》。抬头一望,半小时后有作者本人签售活动。我决定给自己和这本书一个机会:排在等待作者签名的长长队伍里,翻开第一页,开读。如果在排到我之前,这个故事还无法吸引我半分,我就一走了之。本就不是勒克莱齐奥崇拜者的我,如果发现自己对他的作品不感兴趣,那么排队签名就成了冗长的折磨和无聊的遭遇。结果是,当我一口气读过二十来页,合上书本时,我决定毕恭毕敬地递上这本《乌拉尼亚》,请那位年过七旬却依然双目炯炯的优雅作家在书的内页写下随性的三笔。这是一本讲述乌托邦的理想在现实的洪流中崩溃倒塌的无奈故事的书,作者却用温柔细腻、多愁善感又不乏深邃凝重的文笔把它塑造成一个让人最终释怀的故事。“我”的童年在战争年代烽火偶及的偏远家乡渡过,在那一切都充斥着杀戮窃掠的艰辛岁月里,“我”在自己的想象中创建了一个完美的王国,取名“乌拉尼亚”。“乌拉尼亚”是母亲从一本讲解天上诸神的书籍中告诉“我”的,这是一位掌管天际的女神的名字。多年以后,长大成人、作为地理学家的“我”为了研究考察来到墨西哥一处河谷地带。途中,“我”遇到了一个特立独行、名叫拉法埃尔的年轻人,年轻人向“我”提到了他的故乡——坎波斯,一个现实中的“乌拉尼亚”,在那里,所有浪迹天涯的人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人们学习如何生活,互相尊重,和平相处,由最初定居的长老式教导者贾迪管理。青年的描述勾起了“我”深藏心底、关于“乌拉尼亚”的向往。“我”迫不及待想要前去一探究竟,然而,河谷地区的政治家、企业家和研究者们为了盈利和垄断,正觊觎着坎波斯——一场关于理想乡的保卫行动悄无声息地逼近了……作者的行文结构并不复杂,前半本书以“我”的视角为主,着重描述了“我”来到河谷的途中和抵达之后的见闻,其间许多重要人物陆续登场。转折从“我”收到来自拉法埃尔的手稿开始。借着手稿,“我”了解到了坎波斯——现实中的“乌拉尼亚”——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这几段内容是全文的一大重点,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于“乌拉尼亚”的向往之情,睿智的话语随处可见。对于这种“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描写并未持续长久,仅仅是昙花一现。接下来作者笔锋急转——当地的老板们来了,策划着驱逐坎波斯的人们。争端开始,有学者反抗,最终遭到背叛——理想在现实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坎波斯的人们最终不得不离开了这片乐土。文章进行到五分之四处,领袖一般的坎波斯先辈贾迪开始带领“乌拉尼亚”的人们踏上寻找新的聚居地的旅途。在这里,作者行文趋于宏大,有一种摩西带领众人出埃及的雄壮感。故事将近结束时,他们到达了目的地,新领袖诞生,似乎理想乡有会持续下去……尾声,几十年飞逝,“我”重回墨西哥,试着寻找当年“乌拉尼亚”的踪迹,可是徒劳无功,理想乡终究淹没于现实和历史之中。结局虽是淡淡的悲伤,但作者却并未完全绝望:“我”当年的情人如今已成为一名爱心人士,收养了很多流浪的孩子。看着那些孩子纯真的笑容,“我”终于释然,发现其实“乌拉尼亚”早就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是后来我们渐渐忘却了而已。不过,只要还有孩子,还有未来,希望就不会停止于梦境中。整个故事皆围绕着名为“乌拉尼亚”的理想乡展开,从对理想乡的想象、发现、追寻、体会、深入、徘徊,到理想乡的没落、迁移、消失、磨灭……勒克莱齐奥有条不紊地叙述着,读着读着就会置身其中。作者对于坎波斯的没落并未给出太多的具体原因,只是一笔带过。理想乡是让我们铭记和忘记的存在,其从辉煌到没落的过程如流星划过,可以忽略不计。除了正面描写理想乡,作者还通过塑造了三个重要的女性角色来加深读者的印象。第一位是达莉亚,“我”的情人,富有正义感,有时候多愁善感,但敢于同破坏理想乡的“敌人”抗争。私以为,如果说作者为了具象化“乌拉尼亚”而将小说的世界分为光、暗和现实三重的话,达莉亚就是代表现实的形象吧。她是所有角色里充斥矛盾最多的一位,与“我”的情感纠结,对研究项目的徘徊,对坎波斯人们的同情和坎波斯毁灭的无奈,对孩子的溺爱……她曾经几度离开“我”,又始终无法彻底断绝念想。她是富于情绪化的,捉摸不定。也许,达莉亚就是现实的最佳写照:反复无常而无可奈何,有无尽的渴望,但终究明了了一切。第二位是在红灯区依靠出卖肉体安身的悲剧角色莉莉,作者对她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心,纯粹写她的故事就占了两章,在“我”见过她一面后,莉莉一直是“我”挂念的人。莉莉是象征着“暗”的一面,她本身是纯洁的,但是她的周遭没有光明,她的经历满是丑陋、腐朽、堕落、欺诈、压迫和凌辱。莉莉的遭遇和“乌拉尼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在拉法埃尔绘声绘色描述坎波斯日常生活的地方达到极点。之后,随着坎波斯的没落,光与暗的界限逐渐模糊,最终合并为现实。最后一位是坎波斯的居民,一位温柔优雅、富有气质的女人,奥蒂。有趣的是,关于奥蒂的事情大部分是“我”从拉法埃尔的手稿中读到的,事实上,“我”从未见过其本人。奥蒂住在坎波斯高高的山岗上,宽容待人。文章最后,当坎波斯居民进行大迁移时,奥蒂用自己的美和执着一直鼓励大家坚持跋涉下去,直到抵达另一个理想的聚居地。领袖贾迪临终前将坎波斯的人们托付给了奥蒂,她是真正的精神领袖。简而言之,奥蒂是一个自由的女人。世间的束缚无法抵达她的身旁,她象征“光”的一面。作者没有明确交代她,以及坎波斯人们的归宿。最后一笔写的是他们再次踏上旅程。文中,“我”笃信奥蒂的存在,甚至在坎波斯居民迁出故地时,还期待着能看见她。在“我”心中,是把奥蒂等同于坎波斯,等同于“乌拉尼亚”了吧?这也体现了“我”对梦想的坚定不移。本书另一个出彩之处是作者赋予各个群体的颜色。坎波斯居民无论在“我”的想象中还是拉法埃尔的手稿中,都透出一股生机勃勃而又淳朴本初的棕褐色,这从“我”第一次见到拉法埃尔时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到。但是,当坎波斯的居民们陆续迁出理想乡时,“我”目光所及是一片灰色。颜色的对比让情感悄无声息地流露,读者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打动。这本小说的感悟到此告一段落。阅历有限,真知灼见不多,罗里吧嗦不少……关于乌托邦的小说,“乌拉尼亚”不是第一部,也不会是最后一部。她不是最深刻的一部,也不可能是最肤浅的一部。唯一确定的是,这本小说将在同题材小说中占据一个较高的地位。更具体地来说,这本小说深深撼动了我。因了她,我开始对勒克莱齐奥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许我还会读更多他的小说,从《诉讼笔录》到《沙漠》,我期待着新的惊喜。这盘有来头的白蘸鸡品尝至此,席散人去,余香犹存。好菜,好书。


 乌拉尼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