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尽头 上卷

出版日期:2012-3
作者:李永平
页数:339页

内容概要

李永平
1947年生于英属婆罗洲沙捞越邦古晋市。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系担任助教,并任《中外文学》杂志执行编辑。后赴美深造,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先后任教台湾中山大学、东吴大学、东华大学。
著有《婆罗洲之子》《拉子妇》《吉陵春秋》《海东青:台北的一则寓言》《朱鸰漫游仙境》《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并有译作《大河湾》《幽黯国度》《纸牌的秘密》《道德剧》《尽得其妙:如何读西方正典》《布鲁克林的纳善先生》等。
《吉陵春秋》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英译本于2003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大河尽头》上、下卷分别入选2008、2010 《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并荣获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其他作品曾获时报文学推荐奖、联合报小说奖、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中央日报出版等奖项之肯定。

书籍目录

目录
001 — 序论/大河的尽头,就是源头 王德威
009 — 简体版序/致“祖国读者” 李永平
001 — 六月二十九 爪哇海上
009 — 六月二十九傍晚 鬼月前夕
033 — 七月初一 初识克丝婷
061 — 七月初三晨 启航
079 — 七月初三夜泊 桑高镇白骨墩红毛城
101 — 七月初四晨 再度启航
113 — 七月初四 大河中
123 — 七月初五 鲁马加央长屋
137 — 七月初五夜 长屋盛宴
185 — 七月初五/初六子夜 醉梦中
195 — 七月初六 血色黎明
205 — 七月初六 大河冥想
211 — 七月初六晌午 搁浅河中
227 — 七月初六夜 借宿甘榜伊丹
251 — 七月初七 太初之时
265 — 七月初七晌午 摩多翔凤
285 — 七月初七傍晚 抵达新唐
305 — 七月七日七夕 浪游红色城市

作者简介

生命的源头……不就是一堆石头、性和死亡?

上、下卷分别入选2008、2010 《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
2010 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
2010 九歌年度小说选年度小说奖

河源,天际,赤道那大日头下,苍莽雨林中,拔地而起,阴森森赤条条耸立着开天辟地时布龙神遗落的一块巨石──原住民达雅克人的冥山禁地“峇都帝坂”;传说,那是生命的源头。

十五岁那年的夏天,少年“永”与荷兰姑妈克莉丝汀娜·房龙小姐——这对刚结识的异国姑侄踏上大河溯源之旅,沿婆罗洲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而上,尽头是达雅克人的圣山“峇都帝坂”。

姑侄俩一路上见识人性的纯真和黑暗,经历土人部落的夜宴与笙歌,游赏雨林的纯净且原始,在大河中游的新唐,更被迫面对房龙小姐不为人知不堪回首的过去……
雨林原始氛围令西方男女放浪形骇,刚步入青春期的华人少年情欲之弦也被拨响,但更震撼的,他目睹东西方世界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外来者对自然资源野蛮的“物掠夺”,以及对土著妇女残暴的“性掠夺”。小女孩惨遭蹂躏、低呼“血”、“痛”的童音,“注定要在我耳边呢喃一辈子,幽灵似的纠缠我整世人”。
——亚洲周刊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是李永平写作计划的上卷,但以气势和情节而言,已经可以当作一本完整的小说阅读……创作四十年,李永平写出了一本既好看也令人看好的作品。《大河尽头》的下半部因此尤其令人期待。
——哈佛大学教授 王德威


 大河尽头 上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8条)

  •     的确值得读。华人文学里真正让文字充满质感的书。
  •     文字绚烂,中文深入了热带雨林的腹地
  •     太奇诡。。。像是始终环绕着魔幻的烟雾无法摆脱。。
  •     精神故乡的溯源之旅,诡谲莫测的热带雨林,无以言说的震撼
  •     Page-turner. 我孤陋寡闻,头一次见识到中文还可以这么写,词汇可以这么用。
  •     李永平作为一个马来华文作家,语言词汇的丰富性在我的阅读中只有张大春可睥睨。从一个边缘到另一个边缘的欲望书写。虽说是与毛姆《面纱》、康拉德《黑暗之心》一般的岛屿溯流作品,但到底是母语酝酿出的文字,比当时读《黑暗之心》要顺畅进入情境地多。#生命尽头不就是一堆石头、性和死亡# #在计划内的五星读书#
  •     差差差,差评
  •     溯流,是否就是回乡之旅?然而看到的重重阴影,似乎都是复活的鬼乡,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现代化主义交织的蛮力,撕扯着婆罗洲原始的生态。
  •     读得非常非常非常之艰难。睡午觉作者能史诗般地写10页,并且看起来是在睡午觉没睡醒的时候写的。尽管这样,我还是喜欢作者。
  •     在回忆与历史的交错中,用汉语铺陈出热带异域景观,确实此生难见。但恐怕也正是因为此生难见,作者那刻骨铭心的个人经历,始终让我无从体会。
  •     斑斓的有些磨磨唧唧的。
  •     带领我们了解神秘的南海之南的婆罗洲,神秘的热带岛屿,跨越赤道之旅,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
  •     上下卷一起吧,文字运用程度的确要叹服,风格很浓烈,不过整个故事铺陈地最后的结局反而很单薄了 还有作者很喜欢换一种方式重复,有点难受
  •     有趣有趣
  •     就是为了欣赏和猎奇
  •     华文难得的热带写作。
  •     暂时还没过细看,但看到有我喜欢的老师(龙应台、齐邦媛、王德威等)推荐,应该不会后悔的。
  •     超強文字組合 不俗的中文駕馭能力
  •     好书,可以买了看看的!
  •     纯真与黑暗 魔幻而迷人 准备喘口气再看下卷
  •     如魔的语言
  •     是有异域风情,不过情节语言都不太喜欢。个人观点。
  •     书写的很慢,上卷看到一半以后才觉得自己和书的节奏能搭上了,本来以为不会去买下卷的,以后会买。
  •     重拾了阅读的快感。
  •     尚未阅读,但李永平老师的作品肯定没话说
  •     值得推荐,还没看,看过之后写评论
  •     有热气的热带雨林。
  •     我就没见过那么多我不认识字的叠字词以及那么多拟声词,还有你能换几个词吗?光刺喇刺喇我都看到不下10个了
  •     wait
  •     别致的中文
  •     听说不错买来看看.暂未看
  •     瑰丽绚烂的热带景色、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奇幻诡秘的溯源之旅,李永平通过强大的汉语功底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一副令人震撼难忘的画面。
  •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
  •     第一次读具有热带风味的文字,一幅赤道雨林的景象展现开来,让人向往。但是对小说中的大河旅程却没有多大感觉。
  •     名家,名作,好。
  •     帮人买的,还不错吧.....
  •     so so good!!
  •     非常值得一看非常值得一看
  •     读来荡气回肠。《大河尽头》的语言绵密磅礴,每一个句子都是长句,犹如书中的大河翻滚着滔滔巨浪扑来。这样的语言和书中的背景区域——热带雨林也非常契合,给人一种闷热几至窒息的感觉。《大河尽头》可以算是史诗一般的作品,在45万字的内容里包含的可供解读的东西很多,首先是异域风情的书写,某个意义上这是一个反后殖民主义写作,在东方人的视角中去审视一个西方,同时揭示出经济发展和政治和平掩藏下的后殖民创伤。永和姑妈的身份、溯游或者路上的关于性、关于传说的寓言,都包含了很多信息。哎,一言难尽,我也解读不好。
  •     中国话都说不好,写什么中文小说。
  •     生命的源头……不就是一堆石头、性和死亡? 作者对于开启的意义归结于无生命的参与物,无意识的行为和物的消亡。可想,面对茫茫的热带雨林跟无际的沙漠,长久的注视,最后迷失在阻隔带的蔚蓝深海里。大概这便是自身与自然一并消逝的感觉吧。 有故事的房龙小姐,穿越丛林的冒险家,少年“永”,怀着神父孩子的弱智少女·········所以的人物都是残缺的罪孽的,要救赎,要圆满,只有回到生命的源头,才能开启新的纪元。 子啊世界崩裂的瞬间,迷失的是成人?男性?还是一直被性和力量驾驭的女人?抑或是少年“”永? 看完了,我也迷失,被罪恶挟持的从者也是罪恶的一部分,以死亡挣脱的,也不见得来世不会重复·········
  •     是我太弱,总是读不进去那文字,体会不出那韵味,待日后再读!
  •     书的质量还不错,物流很快,给好评吧
  •     帮妹妹的同学买的,应该不错,本来想买上下卷一起的,结果没货了,只能分开买
  •     这是一部剧本一样的小说
  •     语言复杂,意象过剩,读起来又热又累
  •     热带文学。
  •     把吉陵春秋里出现的各种回环反复搬到赤道风景里,日头还是原乡的那一轮日头,却热得人喘不过气来。故事内容不多,被不断循环的回忆拉得老长,朱翎真可怜,一口气听完这么长的故事,换做我早干死了。
  •     这种丛林诡秘系的实在不喜欢,还好没买下卷
  •     看报纸的评论买的。。看下来的感觉:用词稍显晦涩、华丽,看起来比较费劲。故事还是蛮吸引人的。
  •     很好看,很吸引,需要耐心去读
  •     潮湿,诡异,神秘,变态
  •     准备细看
  •     代别人买的书,据说不错。
  •     赤道边的异域风情,很神奇的民族,很陌生的生活,除了作者不断的强调自己是华人,真以为这是一部国外的作品,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看的,虽然我看不懂,但是不排除这是年龄阅历的关系,有时间在看一遍!
  •     喧闹嘈杂的人声里却有种莫名悲戚的力量。房龙姑姑、伊曼还有黑辫子的普南姑娘。
  •     深深的情意,流畅的文字,展现了虽然不远却是陌生的国度。
  •     书中对坤甸、婆罗洲等东南亚风情的描述,简直令人神魂颠倒。这是极其少有的阅读体验。我的前世是否就生活在那里?
  •     如此华丽的用词,太多不曾见识的生字!国内好像很少有这样写法的作家了!异域风情浓烈!
  •     很深刻的小说,探讨了很多东西
  •     在冒险的经历中探讨人性
  •     完全不懂小说
  •     看了几页,依稀记得景色和心理描写很细腻,把我给累的
  •     报纸推荐,买来阅读,活动期间下单
  •     这书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     1、空窿空窿斑驳梦游荒诞瘟神翻翻涌梦魇幽深宁谧粼粼流水蹦蹬蹦蹬啾啾唧唧悠悠蜿蜒无休无止疯狂纷乱杂沓······2、仿佛反过来的印象画,画是远看有形近看失焦,文是远看失焦近看有异,但终究,在纠缠黏腻里,无语形容。3、性呈现了一切,一切都以性呈现。不论是少年情欲懵懂、红毛男女失形放浪、日本蹂躏白女、白人践踏婆罗洲、亦或现代化机械化、雨林被毁、童声归寂、老来回想、符咒冥府阴历、你杀我我杀你欢歌宴酒一趟,每一个故事,都伴随着血和痛,浸没在无息不存的婆罗洲。汉语如雨林里的每一片叶每一滴露每一丝雾,你写出了所有,所有便都消失在雨林中...
  •     河源,天际,赤道那大日头下,苍莽雨林中,拔地而起,阴森森赤条条耸立着开天辟地时布龙神遗落的一块巨石──原住民达雅克人的冥山禁地“峇都帝坂”;传说,那是生命的源头。 十五岁那年的夏天,少年“永”与荷兰姑妈克莉丝汀娜·房龙小姐——这对刚结识的异国姑侄踏上大河溯源之旅,沿婆罗洲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而上,尽头是达雅克人的圣山“峇都帝坂”。 姑侄俩一路上见识人性的纯真和黑暗,经历土人部落的夜宴与笙歌,游赏雨林的纯净且原始,在大河中游的新唐,更被迫面对房龙小姐不为人知不堪回首的过去…… 雨林原始氛围令西方男女放浪形骇,刚步入青春期的华人少年情欲之弦也被拨响,但更震撼的,他目睹东西方世界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外来者对自然资源野蛮的“物掠夺”,以及对土著妇女残暴的“性掠夺”。小女孩惨遭蹂躏、低呼“血”、“痛”的童音,“注定要在我耳边呢喃一辈子,幽灵似的纠缠我整世人”。 ——亚洲周刊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是李永平写作计划的上卷,但以气势和情节而言,已经可以当作一本完整的小说阅读……创作四十年,李永平写出了一本既好看也令人看好的作品。《大河尽头》的下半部因此尤其令人期待。 ——哈佛大学教授 王德威
  •     详尽且地道的描写展现了婆罗洲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保留了许多马来词句自然是辅助因素之一。同样描写详尽的还有性,原始而又暴力的画面或想象在层层叠叠的比喻修辞下太过“华丽”而不堪入目。这是异国里的异地人参与的、涉及文明冲突文化交错历史渊源的溯流之旅,至新唐,一切探寻才刚刚开始。【Matilda推荐】
  •     这几个月读过的最好的在中文小说之一
  •     有点小失望,不是我的菜。一路读下来并不畅快,不习惯作者的文法和用词,虽然这两点是本书最受各路学者称赞的。可我还是欣赏不来,先说书里形形色色的象声词,比如:“凄凄恻恻唉唉唧唧”“窸窸窣窣蹦蹬蹦蹬”让我觉得啰里八嗦;再加上大量出现的用译音写作的民谣,比如:“英玛·伊萨——嗳——伊萨 曼巴哟·瓦喀兮·帕盖矣”让我伤透脑筋;最后是一堆我根本不认识的生僻字:“磈磈礧礧”,“橐跶橐跶”。反正各种障碍让我很难把注意力聚焦在故事上,不过还是打算把下部看完再继续评论。
  •     瑰丽的热带森林景象,让人憧憬,让人敬畏~~生命之河~~
  •     有些词汇不太适应
  •     ~~帮人买的,我没看~推荐语挺多应该不坏。。。。
  •     包装不错,印刷业很好!!
  •     可能是风格关系,过于繁缛的描述,阻碍了情感的宣泄,和情节的流动。对达雅克猎头者晚宴的描绘是个例外,虽然惊鸿一撇,但仍可以看到,马来西亚共产主义运动,对业已消亡的猎头习俗起到的相反推动。
  •     文字呵呵
  •     需要再读,不是那么容易。
  •     这个文字有种魅力,很适合描写似真似幻的回忆,参杂些不纯的东西,分外妖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