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故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他乡故国

出版社:中国友谊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05724136
作者:王瑞
页数:193页

章节摘录

  一  伟常常想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周雯瑶时的情形。  那天孙教务领他办完手续,说是顺便领他到教员办公室转转。伟的印象是教员室里很凌乱。七八张办公桌上堆满了杂物,办公室正中间摆着一个取暖的煤炉,炉子上坐了一个洋铁皮大水壶,水壶边上靠着两个铝饭盒,另外还晾着一双不知是谁的老棉鞋,几缕雾气冉冉而起,使这屋里充满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气味。伟的第一个感觉是想扭头出去。可就在这时,她从堆积如山的练习簿里探出头,朝伟和孙教务的方向先是纳闷地蹙了蹙眉,继而又笑着点点头。不知为什么,伟觉得这个人似曾相识,姣好的面容里透着善意和关切。伟当时还不知道,他的眼前是师大的一道风景。  “这是周老师。”  “这是小齐,临时在阅览室帮几天忙,关老师产假休完,他就走人。”孙教务说。  “你好!”周雯瑶更为灿烂地笑了笑。  “您……您好!”伟觉得声音卡在干燥的喉咙里。  伟从中学毕业已经整整一年了。同届的同学部分去了乡下。伟是独子,得以留城。当时留城是很惹人羡慕的。可伟宁愿去下乡,和大家一起多好!坐火车可以不买票,问起来,说是知青就行;还可以呼隆一窝蜂地去赶乡集,听社戏,串村过寨,偷鸡杀狗。现在可好,终日搁浅在家里,不到十八岁的他还要经常和街道的老头老太太们在一起搞政治学习,搞公共卫生,搞计划生育,搞……想起这些,伟就心烦。白天就这样了,到了晚上还要看母亲“苦大仇深”的脸。母亲齐绣暄曾是科研院的第一个女工程师,颇有过一段风头甚猛的日子,如今由于出身不好,调去做收发,心境可想而知。  “伟伟,你一天在家都做了些什么?”  “你总可以把米饭先做好吧?”  “你一点正经事不做,一点打算也没有,将来怎么办!”  妈妈一下班,就絮叨个没完没了,伟烦透了。其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伟似乎对母亲的感情有了一点变化:虽然母亲的各种行为做法依然如故,但在伟的眼里,母亲的整个线条变得柔和了。每天吃晚饭,是母子俩唯一在一起的时候。伟伟妈别的都能凑合,但晚上这一顿饭,是绝对不能含糊的。晚七点,伟伟家的小方桌上,总是要摆上至少是一荤、一素、一汤。然后一定要母子俩一同进餐。为这事伟没少跟妈妈怄气,在别人家,孩子根本就不用上桌,端着碗,想哪吃哪吃,隔壁刘家孩子还端到外边吃呢。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名《他乡故国》所暗示的时空交错的文化背景以及相应的平等叙事线索,构成这篇小说独特的艺术形式。借助这一形式,作者把我们带进一个感情的迷宫,而迷宫所环绕的是一个少年的心理死结。  ——著名诗人北岛  王瑞教授对文学和生活两者都有着他自己的独到见解。他的长篇新作《他乡故国》视野开阔,行文从容,定里行间散发出当代跨国文人特有的那样一种融生存境况和内心感受于一体的沧桑感。尤其可贵的是,在王瑞所叙述的错综纠缠的故事后面,我们可以读出他对人类久远乡愁的透彻领悟。  ——著名诗人欧阳江河  对奥地利人来说,我是个波西米亚人;在德国人眼里,我是奥地利人;就整个世界而言,我是犹太人,所有的地方都勉强收留了我,但没有一个真正欢迎我的地方,我是一个没有国籍的人。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

内容概要

  王瑞,生于陕西西安,曾任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和纽约总部高级翻译官,后就读于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获信息学硕士、英语教学博士学位。《环球时报》、香港《凤凰周刊》专栏作家,现任美国加州洪堡州立大学洪堡学院院长。

作者简介

《他乡故国》描写了一个人到中年的赴美学人在国内成长,在美国发展的人生历程。主人公伟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动荡的“文革”时代,与作为“省委第一夫人”的英文老师发生一场纯真而悲情的师生恋。后来他跟着洪流滚滚的出国大潮去美国镀金。他事业有成,获得了终身教职,进入了美国的领导层。他还与两个叫苏珊的女人发生了感情纠葛:一个是他的妻子,但是最终背叛了他;一个是他邂逅的红颜知己,但却不幸罹难。他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了家乡,在情感和文化的困顿与冲突中,儿时的伙伴娟娟带给他心灵的温暖。

图书封面


 他乡故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挑中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的封面。图书馆的小说以各自或华丽,或绚丽,或冷酷的封面想要夺人眼球。唯这本一袭白色孤独而高傲的静放在书架上。翻开书,开始有些失望,但慢慢开始能体会书中的信念。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反而让我思考更多。在这本书里,没有绝对好的人,或者绝对善良的人。有的只是信仰的选择,以及往往为了一个原则,放弃另一个原则。我不说这本书对不对或好不好。但它的确让我看了更多我视野之外的东西
  •     北岛,流落在他乡的自由灵魂,还好吗?是否已经像诗人贾岛所说的那样:无端更渡桑乾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     关于“留学生文学”或“移民文学”的作品,我倒是看过许多,如:《请客》、《洋后妈的三明治》、《最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等等,但最让我印象深刻、感触最多的要数王瑞的《他乡故国》从书题开始,场景分置、时空错落等叙述手法成为贯穿全书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而文章正是由于这种时空交错的人性冲突和场景交织,才生发出一种迂回沉挚的世变之思和沧桑之叹。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出国前和出国后。同时也描绘了几段爱情纠葛,交错分布。出国前主人公伟与他的英语老师周雯瑶的感情线索为此时的主线,通过其交往过程着重描绘了文革时期中国的现状。“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这是贤明圣世,也是愚妄之时……”作者借助《双城记》里的一段话,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残酷,恢复高考,出国……条件在逐渐变好,而文革却使这些都蒙上了一层细灰,一层阴影。正如书中张瞎子的死,后欧阳登云一家的惨状,都是悲惨得很。老实说,文革之于中国,是一段惨不忍睹的“血泪史”。每每看到书上、电视上一些描绘文革的句段、画面,我的心就会被揪得紧紧的,生生的疼。出国后则着重笔墨于齐伟植与两个苏珊的恋爱。两个苏珊,一粗俗一温雅,阴差阳错的邂逅又却突然离散,注定了他生命中的不得。而与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蘑菇的亲情则让我感动。《他乡故国》最打动人心的则是题目所寄寓的深意——踏出国门后,“故乡——他乡”的错位、并置。曾记得这样一句话“无形中,我们像一群刚刚睁开眼睛的小鸭子,把漂洋过海而来的第一个城市当成自己在万里他乡最亲近的地方……”(《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也就是这样一个情结,成为了留学生、去国者无以摆脱的尴尬困境。也许多年之后,故国变成他乡,你无法去亲近;而他乡在变成故国的同时却也有你无法逾越的界限,之于此,你就像一个“没有国籍的人”,流浪在他乡却无法回归的可怜之人。中国古时便有诗人产生这样莫名的情愫: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仿佛也验证了一句老话:人生如戏。命运一直都在和我们兜圈子,等到千回百转之后才发现所有的根源便是开始。一开始便注定了结尾。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后半部是武打小说。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竟然有这个
  •     少年时我贪恋出国 大了 反倒犹豫起来 姐姐两番出去 现定居在瑞典 表哥十有八九留在了美国 往后若有机会出去 不会再动落脚的念头 书近尾声 透出“故乡”和“他乡”错置的复杂情绪 故国变为他乡 他乡成了故国
  •     移民文学。
  •     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都爱着男主,难道是主角光环???怪怪的反正,只能说哪个年代的背景稍微掩盖了一些故事本身的瑕疵。 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也是过高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