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之路》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家庭/婚姻 > 邪恶之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208079489
作者:(意)格拉齐娅·黛莱达
页数:325页

关于人性的恶以及空欢喜的相逢

一个关于情杀的小故事,却被戴莱达写得入木三分。一边是一个永远得不到地位以及尊重的用人,因为得不到玛丽亚的爱而断然走向邪恶;一边是高高在上的女主人,因为不知何为爱而被彼特罗的狂热求爱所打动,与他一起堕落。作为一个写实主义者,黛莱达不仅将撒丁岛的风土人情描绘得栩栩如生,更是通过描写彼特罗的悲剧从而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的风貌。彼特罗到最后都没有发现他自身命运的悲剧性,时代造就了穷人终将一辈子都是穷人的现象,永远遭人瞧不起,而且他终将活在玛丽亚的猜忌和怀疑里,就如同放在箱里的苹果,一天天的腐烂。举案齐眉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书中前半部分大多展现出了一个虽然贫穷但是仍旧勇敢追求爱情,虽然单纯却是饱含热情的英俊青年形象,直到杀了罗萨那之后彼特罗才真正走上了邪恶之路。是人性的邪恶吗?性恶论曾让我们对这个社会冷漠,可是,我也同样看到了五年之后彼特罗的迷茫与想要从良的觉悟,虽然这看起来犹如黑帮小弟对大哥说:“我再也不干了。”的可笑,但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善良之人终是善良之人,只是有外力将他压碎而已。玛丽亚的悲剧在于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直到最后时刻她还在一直问自己她到底爱不爱彼特罗,也就是说,他们爱情开始的原因只是玛丽亚回味彼特罗的一个吻而无法自拔,她又急于想脱离彼特罗,因为她觉得这就像是“犹大亲吻耶稣”一样的致命。在与罗斯纳结婚后玛丽亚获得了短暂的幸福,但是这样的逃避恰恰是彼特罗邪恶之路的开始。就像一切爱情小说有的那样,她以为她过去了,但是她没有。说实话,天下的爱情有很多种,但是结局却又只有两种,一种在一起合合满满地老天荒,一种断然分开相见不如怀念。黛莱达将爱情挖得深了,发掘出人性的一点善恶给人看,这恰恰是本书的独到之处,有人会说比特罗是恶人,为了得到爱人不择手段。可换种角度,一个人为了爱情而走向邪恶,又怎能说他邪恶?这不是人人都该去追求的幸福?虽然现在看来这样的爱情不免让人唏嘘,但门当户对永远是人们考虑的条件之一,那么还在寻爱情的人又该如何把握自己手中幸福的钥匙?我只知道,彼特罗和玛丽亚的爱情,最终只是一场悲剧,无关人性,只是一场错误的相逢。却让我感谢这场相逢的空欢喜。

差异

文化的差异,时代的差异,文字的差异,会不会毁掉一本诗集?答案是肯定的。那它们会不会毁掉一本小说?我不确切地知道。这是一本相当平衡的书。情节的分布,剧情节奏,景色与风情的描写,内心的描写,铺垫与结尾……等等等等。我相信,不论翻译如何不济,书中的优美景色与朴实风情都不会被完全打掉折扣。我也相信,不论时代如何久远,价值观如何变化,夺妻杀人的情节都不会显得波澜不惊。我也相信,不论撒丁岛离中国有多遥远,书中所揭示的人性点滴,读者都可以体会得到。但是,为什么,为什么我看得如此不过瘾?如此不荡气回肠?——它本该是本惊世骇俗的小说!至少它是一本顶着“诺贝尔”大光环的小说!我想,也许问题就出在那份“平衡”上。就好像曾经我们的审美趋向于和谐完美写实,于是有了那些可以以假乱真无限美好的画作,有了那些优美动听的乐曲;而现在我们趋向冲突、差异化、独特。书中隐含的那份不安和那娓娓道来的姿态,或许已经不足以打动我们。这不是过时,这只是差异。或许对比一下恶童三部曲那故作天真实则深切邪恶,这种差异会看得更明显。

邪恶之爱

也许是命运让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相遇、相爱,最后却背负着深深的罪孽。彼特罗为了谋生活,到尼古拉·诺伊纳家去当用人。尼古拉家是有钱人,尼古拉的太太是个势利小人,而他的女儿高傲的谁都看不上眼。而一开始,彼特罗就向酒店老板打听起尼古拉的女儿玛利亚,他不是个正经人,曾经和酒店老板的老婆混过,当尼古拉大叔说他名声不太好时,他却信誓旦旦打起了包票。和彼特罗初次见面,玛利亚的态度很冷淡,他们之间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主仆关系。他们俩之间没有任何好感,也许没有很好的开始,但世事的变化总是微妙的,尤其是在感情方面。那时,彼特罗爱的还是萨碧娜——玛利亚贫苦的表妹。在谷底干活的时候,彼特罗总斜视玛利亚,猜忌她看不起自己,会找自己的茬,这是一个卑微的男仆,在漂亮女主人面前固有的心态,不过玛利亚的确是冷冰冰的,架子十足。摘梨的的时候,玛利亚提出让萨碧娜也来,使这位用人对她的印象稍稍改变,甚至有了好感。彼特罗内心燃起了炽热的感情,他想对萨碧娜表白,他所渴望的很简单,只不过是希望有一个妻子,和自己一起吃饭。但当这两位姑娘站在一起时,他又觉得萨碧娜是那样的黯然无光,此时,玛利亚的美色已经开始引诱这位品行不端的用人了,虽然年轻的女主人是无意的。彼特罗有很深的自卑,他一会儿认为萨碧娜不会爱自己这样的穷小子,一会儿又觉得她是爱他的,就在这样的矛盾中,他对萨碧娜的感情越来越淡,越来越远。但是,他岁年轻女主人的征服感却越来越浓,这份爱就这样悄然开始了,也许一开始,这就是邪恶的,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没有好结果。当彼特罗看到两位姑娘,说说笑笑,并在远处对他指指点点,他那不可救药的猜疑之心又燃起火来,他对自己的贫穷感到沮丧,他觉得自己卑贱,感到悲伤和愤怒,在他扭曲的眼中,两位姑娘已经成了下贱、轻浮、肉感、邪恶的符号。他孤独和寂寞,只有和狗对话,也许这样,他才能感受到什么是平等,尽管这是多么荒唐的想法。他把自己和狗划为一类,作践着自己,可悲也可恨。当罗莎告诉彼特罗,玛利亚因为他而嫉妒萨碧娜时,爱的剧毒种子就埋进了他心灵的土壤。东家尼古丁大叔有意无意地对他的轻视,让他感到不安。当彼特罗又见到了萨碧娜,他心中有一种模糊地感觉,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越来越不可思议,他仍旧自卑,自贱,在自己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彼特罗总是怀疑,玛利亚利用自己对她的爱让他更好的侍候,他这种病态的感情就这样持续着。彼特罗觉得对那个女人的爱伤了自己的自尊心,这种本来就单单是一种情欲的爱,更加上了一种报复性。彼特罗总认为玛利亚属于一种高不可攀,盛气凌人的门第的产物,但这反而更加刺激了他的欲望。他变得多愁善感,甚至有点迷信,希望上帝能把那个女人从他心里赶出来,但是实际上他早已无可救药了。当他远离玛利亚时,他的感情却越来越强烈了,甚至转化成为了纯洁的爱情。彼特罗已经完全变了,他唯命是从,只要能讨玛利亚的欢心,即便是受到轻贱,他也感到愉快。终于彼特罗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火焰向玛利亚表白了,他强吻了玛利亚,让她觉得受到了侮辱。但慢慢的,她已经习惯了把彼特罗看成自己的一个崇拜者。两个人便开始了频繁的约会。终于,玛利亚对彼特罗说出了“我爱你”三个字,她已经把全身心都给了那个用人,但从来都不提结婚的事。但命运又是那样的奇妙,玛利亚又在朝圣的时候邂逅了佛兰切斯科·罗萨那,一个富有而又体面的人,他温文尔雅,对玛利亚百般呵护,不久就向玛利亚求婚了,玛利亚的母亲很热衷于这门亲事,街坊们都很羡慕。玛利亚的虚荣让她选择了弗兰切斯科,尽管他丑陋,彼特罗虽然帅气,但好日子不是靠英俊就能赚来的。当彼特罗知道这一切时,邪恶之心就更加猖狂,在暗处,他已经暗暗筹划着报复,他要占有玛利亚。在弗兰切斯科和玛利亚蜜月时,彼特罗秘密杀害了玛利亚的丈夫,这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出了萨碧娜。许多年以后,彼特罗成为了一个富有而有体面的人,他想寡居多年的玛利亚提亲,两个有情人终于在一起了。但是结婚后玛利亚内心仍嫌恶他,觉得他卑贱,更觉得自己屈辱和下流。直到萨碧娜写信告诉玛利亚杀害她丈夫的正是彼特罗,玛利亚由不信到深信,玛利亚和彼特罗曾经的距离完全消失了,他们被铐在同一条罪恶的锁链上,永远受着彼此的煎熬······

用同情的态度

Grazia Deledda的《邪恶之路》是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外国女作家写的书,一开始让我想起了麦卡斯勒的《心是孤独的猎手》,可是看着看着,越来越像张爱玲。那对心理细微入致的描写,对景物那怀着怜悯的俯视,对爱情那刻骨铭心的绝望或是沉溺。最让人着迷的,是她们对有限生活体验的无限提炼,张的大户童年和Deladda的撒丁岛,都被她们不可思议地镶嵌到灵魂里,我时常在想,究竟要怎么样的灵魂,才能那样子把自己从充满喧嚣的生活中沉淀下来,然后发现其中的美,丑,真,伪;冷冷地观察那些平常庸俗的人生,却不轻视,也不奢求,只是默默地记录,静静地反省。那个叼着一枝烟,有着绝美,冷冽面容的麦卡斯勒(Deledda在气质上更显得端庄,安静,像极了她笔下撒丁岛那包容的美),麦卡斯勒对孤独的艺术描写离不开她那多情敏感的性格,离不开她那其实单调的生活。张是体会过盛极一时,也体味过彻骨的孤寂,她的作品,是在繁华似锦的年华写就的,然而,如果没有了她的静,她的冷眼旁观,她的斤斤计较,怕是也会少了很多风采。同样的,Deledda童年的与世隔绝的海岛生活,一定是其作品永不衰竭的源泉,因为她们都有个共同点,她们生活着,就真正地投入着生命生活着,她们呼吸着身边的每一丝空气,纳入每一滴营养,然后在诉诸于笔头的时候,一点一点稀释自己的记忆,直到它们完全泼洒开来。 其实,从Deledda想到张爱玲,更是因为她们对感情描述的戏剧性。张的爱情戏剧让人时常不得不怀疑,我们所经历的,真的是爱情吗?我们所憧憬的,真的会实现吗?你看世钧和曼桢,绝对会在唏嘘感慨的同时,怀疑那跨越时空的依恋。有那样金子般真挚的感情可以不依托时间的缓缓烘焙吗?可以经受漫漫光阴的拷问吗?相比之下,Deledda对感情,要深邃,真实的多,虽然,一样充满了戏剧性。正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说的那样,“以同情的态度深刻处理人类的困境。”她笔下的爱情,不再那么理想,那么崇高,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它是和地位,金钱痛苦而又奇妙地纠结在一起的。主人爱上佣人,这样的感情,注定是充满压力,罪恶,艰难险阻的。颁奖词说这是一种困境,怎么能不是呢?人们很容易和家里的保姆发生奸情,却很少会有报道说出现生死不渝的爱情。爱情,本来就是诸多复杂因素对人体大脑皮层某区域的刺激产物,它注定会世俗,单调,利己,趋于归一化。颁奖词说的好,“用同情的态度”,Deledda的成功,也许就在于,不是描写一段惊天动地,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的绝唱;也不是悲情到无以复加,绝对的爱和绝对的恨的激情碰撞;更不是悬疑重重,自己深爱的男人杀死深爱自己的男人的八点档闹剧,她真正描写了爱情的本质,那个复杂,千百年来尝试用道德来束缚的矛盾体。所以,初看张爱玲,惊艳,再看张爱玲,了了。初读Deledda,平淡,再读Deledda,拜伏。


 邪恶之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