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延安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军事 > 向延安

出版社:浙江文艺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33932022
作者:海飞
页数:262页

章节摘录

  乔治·向站在三楼水泥洋房的屋顶,穿着一件青灰长衫,长衫外面套着一件皱巴巴的格子西装。他用饶神父卖给他的德国产长筒望远镜专注地望着上海铅灰色的天空。远处滚动着沉闷的雷声,他预感到一场雷阵雨就要来临。  风吹起了他的衣衫和头发,让他觉得自己像一页纸,或者一只风筝,随时都有被风吹走的危险。那只长筒的德国望远镜可以看到远处沙逊大厦的屋顶,那个屋顶上一定镀着一道湿答答的夕阳。乔治·向这样想着的时候,他的小儿子向金喜正在灶披间里专注地剁着肉泥。这天是乔治·向的五十五岁生日,饶神父一定在赶来的路上,老友罗列和他的女儿罗家英一定在赶来的路上,外甥武三春一定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袁春梅在赶来的路上……乔治·向一点也没有想到,死神也在赶来的路上。  这是一九三七年的上海。八月。一座城即将陷入死亡的阴影。  壹  那天向伯贤就站在小洋房屋顶的风中,挺着一个大肚子,手持长筒望远镜极目四望。他十分喜欢这个平坦的屋顶,喜欢站在屋顶上大声地用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朗诵古诗词,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二楼的某问屋子里,他的女儿向金美正在用墨水钢笔给报馆写稿。楼下天井左边的小厢房就是灶披间。灶披间里此起彼伏地翻滚与升腾着阵阵热气。金喜用两把菜刀同时在砧板上剁肉泥,他的双手像两只蝴蝶一样上下翻飞。金喜身边的一些帮工正在洗菜、切菜、刷碗或者给炉子加煤。金喜既是向伯贤的小儿子,也是生日晚餐的大厨。从一年前的夏天开始,金喜就像得了一场神经病一样,疯狂地爱上了在灶披间里掌勺。之前向伯贤曾经骂过他十三点,但是饶神父却说这是一种理想。饶神父送给向伯贤一个洋名,叫乔治·向。乔治·向也像一个十三点一样,固执、热烈并且疯狂地爱上了西洋玩意儿。他吃饭的时候不用筷子,他用刀子和叉子。  金喜面前砧板上的肉泥已经如镜面般细腻平静,他想把这堆肉泥做成红烧狮子头。这时候屋顶上的向伯贤正朗诵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一颗流弹随心所欲地向他飞来,仿佛后背被人推了一把似的,向伯贤从屋顶滚落,像一棵晒瘪了的白菜一样重重地跌倒在隔壁人家的天井里。向金美的尖叫声随即响了起来,那时候她刚好往钢笔里灌注墨水,她本来是想让双眼休息一下的,但是她却看到一团黑影从天而降,然后是沉闷的落地声。向金美握着手中的钢笔就往楼下冲,她尖叫的声音如同突然碎裂的窗玻璃哗啦啦地落地。从灶披间奔出几个帮工和下人,他们先是被向小姐的喊声吓了一跳,然后一起向隔壁的天井奔去。  只有金喜是从容的。金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又看了那堆肉泥一眼,麻利地将两把菜刀砍人砧板。其实他不知道就在他奋力剁肉的时候,那沉闷的雷声是日本人的炮阵在长江上发威。在这样有力度的充满金属质感的炮声中,金喜一点也没有预感到他的生命已经如羽毛一般地很轻了。他只是在向金美尖叫声的尾音中,晃荡着走出灶披间,然后踱出院门。他在隔壁家的天井里看到了一堆围着的人,其中就有他的姐姐向金美。向金美手中握着的钢笔正滴着墨水,很快就把父亲长衫外面的西装弄得一片污黑。  金喜推开了众人,然后抱起气息奄奄的父亲向伯贤。隔壁租房住的一家三口就站在屋檐下静静地看着天井里突然多出来的这些人。他们是日本人,男的叫秋田一郎,女的叫美枝子,小女孩叫秋田幸子。据说他们是来上海做生意的日商,在这儿已经租房住了三年。他们乐此不疲地把日本的清酒运来,又把中国绍兴的黄酒运回日本。他们都没有上前,表情呆板得像当时畅销沪上的《良友》杂志里的一张木刻插画。不过秋田仍然十分清晰地看到向伯贤的嘴里翻滚出一大片黏稠的血泡,听到他发出咕咕咕的鸽子般奇怪的声音,然后从他的嘴里进出了两个音节:金——山。  金喜抱起向伯贤就往家里跑。天井里的人都蜂拥着跟了出去,如同一群麻雀突然降临此地又突然飞去。向伯贤在金喜的怀里像个孩子一般蜷缩着,这位曾经贪玩而又面容威严的一家之长在此刻显得无比弱小和无助。金山他奄奄一息地说金山,他说金山金山金山啊。事实上向伯贤已经不会再说完整的话了,反复地说着金山是因为他预感到自己将看不见大儿子金山了。他突然觉得欠了被自己扫地出门的大儿子很多。然后他的脑袋瓜就软软地垂下来,像秋天吊在藤上老去的丝瓜一样。   ……?

内容概要

海飞,国家一级作家、编剧著有长篇小说《花雕》,中篇小说集《像老子一样生活》,剧作《旗袍》、《大西南剿匪记》等。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刊物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大量作品被各类选刊及年度文学选本选用。曾获人民文学奖·新浪潮小说奖、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四小名旦”青年文学奖、《上海文学》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等。

编辑推荐

  《向延安》主要介绍:深埋理想,忍辱负重,上海滩黎明之前最深的潜伏。  海飞继《旗袍》《大西南剿匪记》后最新力作,谱写旧上海滩隐藏民间的红色传奇。  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特殊年代,特别情怀,血与火之中的嘹亮青春。  “即便把我们撕成碎片,每一片都将写满忠诚……”那个血与火的年代,热血、嘶喊、奋争、汗水以及枪炮声中绽放的玫瑰,组成青春的瑰丽图腾。  面对理想,他选择隐忍,始终没有机会迈向革命圣地;面对爱情,他无奈退避,将最纯洁的感情在心中珍藏一世;面对亲情,他强忍泪水,一道道血光见证兄弟相煎血肉相残。从纨绔子弟变身市井小百姓,他被命运的推手推向一场场变故。

作者简介

《向延安》内容简介:从日本特务机关到淞沪警备司令部,他从一名惜懂学生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他必须失去尊严、友谊、爱情,以及至爱的亲人;他必须永远生活在地下,永远身份模糊;他必须忍受最残酷的煎熬,心中却始终藏着那永远的理想。

图书封面


 向延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最近几年,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持续走红,反映了人们认识历史、追本溯源的强烈内心需要,同时,也说明文艺工作者对红色题材的表现和发掘有了更高的水平,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促成了人们想看、爱看、看不厌的局面。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一直都是相互作用着的,比如电视剧《潜伏》就是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而热播的电视剧往往都会出版影视同期书。在众多的文艺工作者中,浙江作家海飞是同时从事编剧和文学创作并且两方面都游刃有余的一位。其最近的影视剧代表作品是《旗袍》,今年又出版了同类题材的长篇小说《向延安》。《向延安》读罢,顿生人世沧桑之感,同时,也对建国以来的红色题材长篇小说有了一个脉络性的认识。红色题材的长篇小说,第一个高潮出现在1949至1966年间,文学史上叫做“十七年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红旗谱》、《青春之歌》、《红岩》等数十部,堪称经典云集,至今一直在不断地再版和影视剧改编之中。虽然这一时期的红色题材长篇小说有写正面战场的、有写乡村斗争的、有写学生运动的、有写城市革命的,不一而足,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均从正面人物出发来塑造形象、结构故事,它们所表现的一个共同的主题是:走红色道路是理所当然的正确选择。这一时期的作家们致力于创造“典型人物”,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在人们的观念里,这些“典型”甚至已经不再是文学形象,而成为真实存在于历史生活中的人物。在红色题材的第二阶段,作品不多,然而实力雄厚,并且内容更加广阔,具有了“史诗”性质,因而,更准确地来讲,应该称之为“革命历史题材”。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是《白鹿原》和《最后一个匈奴》。这两部长篇小说的作者——陈忠实和高建群,都是陕西作家,而且,这两部大作品都是初版于1993年。在这两部作品中,人物变得复杂起来,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形象不再那么鲜明,其区别不再体现在表层身份与经历,而是与人性挂钩,体现在心灵层面上,人性的选择更加丰富,每个人物的心灵都经历了一番曲折与变化,从而使得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肯定与否定。并且引入了传奇性,有了更开阔的相像。从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走红色道路的人不必非是根正苗红的。然后就到了《向延安》这一阶段。“谍战”这一题材的发掘,在拓宽中国文学题材领域的同时,也由于时代的发展、影视改编的需要和众多专业作家的参与,从而大大提高了红色题材的思想性、可读性和艺术性。我们看到,一方面,题材得到了扩展,另一方面,它们并不止于揭秘,其所探讨的问题也在不断深入。比如,《向延安》就回答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管什么出身的人——都会走上红色道路,而且坚定不渝。它们以每一个人物个案来说明,作出这样的选择,既是时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内在价值实现的需要,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从《向延安》看到,红色题材有了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别一样的写法,也创造出了不同于“典型人物”与“历史生活人物”的别一样的人物。这样的写法,不是硝烟弥漫、尘土飞扬的,也不是客观冷静、庄重严正的,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柔软,调动了人的亲情、爱情、友情,调动了血肉之躯的悲欢、寂寥与坚持,也将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血缘关系的依赖和对家国的忧患有机地融合了起来。这样的人物,不是非此即彼的,也不是高歌猛进的,他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边缘人,甚至是一个局外人,然而,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也是一个需要理想并且坚持理想的有所担当的人——“向延安”,从一个上海滩热爱做饭的少爷的理想,到一种看似逆向而动的表现,再到变成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见证了这个人物的执著、血性与宠辱不惊,到最后,这个人物不仅为我们贡献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与传奇,更为我们贡献了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人生态度。纵观红色题材的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发现,作家们的视界越来越开阔,视点也越来越高,其作品逐步丰富着世界性的品质。如今,文学题材的潮动到了新一代作家这里,再次发现了革命与历史,发现了隐藏在其中的传奇、惊险与人生选择的复杂性,作家与读者一道,踏上了追寻人生永恒价值与意义的旅程。《向延安》所塑造的这个崭新的、现代的、另类的、侠隐一般的人物形象,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具有现实性。我们会记住这样一部书,记住这样一个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具有“80后”性格特征的历史生活人物形象。我将把这部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推荐给更多的年轻人。
  •     华光无线电学校里有一批爱国青年,他们组织剧社、唱着充满信仰和符号化的歌曲,梦想着延安的宝塔,希望有一天遇到能接纳他们的力量,他们的民族感情把自己充溢地无法自拔,像一座座火山,暗自活动了多年,只等着一个喷薄而出的当口。——这无疑也只能是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向延安》这部小说要写的时间还有很长,全程都充满时代的跌宕起伏,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排演经年的戏剧更有戏剧性。这是一个开始,很快抗战就来了,无线电学校的爱国学生在战时成了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时代开始了对这些年轻人的厚赠和惩罚。只有一个意外,那就是向家三少爷向金喜。这个人物天生就是主角与配角互换时随脚进出的白虎星,不妨改一句迅翁《华盖集》里的句子,金喜是那种彻头彻尾的“替时代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的角儿。古今中外凡是以局外人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人物,逃不过两个归宿,一个是平静的叙事者,一个是必将反客为主,后来挑动了整个主线情节。作者对金喜的安排,看起来后者的成分更多一点,作者不把叙事的尺度交给金喜。这显然是对的,金喜这个人太迷糊了,而且总是在装迷糊,喝大酒时总是装醉。这个人的人生道具有望远镜、脚踏车、爱人钟爱的石膏像和电熨斗、性情中人的古道热肠……等等,最重要的他觉得自己命定了要做个一流的厨师,而且确实有这样的手艺。当“去延安”成为一代青年的梦想符号时,他也被深深触动了,而且装作满不在乎。但是如果恋人去了那个远方,则意义完全不同了,蒙昧的革命理想就同感情寄托重合在一起了。我也要去延安,金喜那时说。金喜后来没有去延安,他太喜欢东游西荡、看各色人等的日子了。他凭着一手上海菜的厨艺,在表哥武三春的安排下,潜入了前邻居——日本人秋田的家,并且最终成功摧毁了这个叫做“秋田公司”的日据时代里的特务机关,后来又进入了国民政府淞沪警备司令部,毫无破绽地送出了大量情报,低调而混沌地做起了比去延安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在抗战背景和价值观念体系来看,向家可谓一门忠烈,除了金喜,大哥金山和表哥、表嫂都是地下党,姐姐去了延安做了有名的革命诗人,姐夫国良是军统锄奸队领导人物,只有二哥金水早早做了汪伪政权下特工总部的小头目。但是,当抗战的主题被时光带走,那种光芒和激情转而成了对抗和斗争,站在不同社会理想序列里的亲人瞬间成了敌人。向家的人都经历着人格的分裂、理智与情感的互相倾轧:他们总是睁着理性和信仰的双眼除去对方之后,才默默地流淌起关于血缘的泪水,回忆起儿时兄弟姐妹的相濡以沫。这是向家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人们在家、国家之间这种根本不构成均衡力量的主题下,逼自己做出可悲的抉择。向家的人热血太多,在那样的年代里,总是要撒的。青年人的事,离不开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笔者甚至认为海飞应该像以往那些老派小说家一样,在作品的最前面一一列出人物表,并详细交代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大概使读者容忍这帮青年们那纠缠不清的感情。金喜无疑也是多角恋爱的一环,糟糕的是他总是不确定自己的感情,——笔者一厢情愿认为金喜最终应该和他的“表嫂”袁春梅在一起,而且如果后来袁春梅没有牺牲,他也应该对此有一个交代,人们重新评价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并且暗自猜度了作者用在此中的笔墨,或许也会有这种倾向性。但麻烦的是,非但没有“如果”,袁春梅是组织上的人,两人后期的夫妻关系基本上是互为掩护的同志身份,而所有和革命有关的形式上的爱情最后都被严肃地终止或者阻断了。革命及其成果会遮蔽这种感情,会把本来没有关系的男女集结在一起并且随时驱散他们;革命队伍中的女同志甚至往往没有女性的魅力,她们会“女性”这种东西藏在帆布制服里,以显示男女平等、女性地位这种革命成果。由于有了潜伏的身份,作者借袁春梅将这种程式化的困局给挑破了,他赋予袁春梅以成熟女性特有的气质和外貌,金喜很早开始对自己的感情迷惘不堪,就有这方面深重的原因。金喜一度已经默认了现状,但是袁春梅总是在不停地鼓励他:去找她吧,去找她。袁春梅说的是金喜的同学罗家英。罗家英后来委身于程浩男并且亲手杀了这个叛徒。同学中,邬小漫深恋着金喜,李大胆深恋着邬小漫,黄胖追逐着陆雅芳,后者却忘不了为自己牺牲的小崔;李大胆最后成了烈士,黄胖成了告密者,罗家英等着金喜去延安,金喜那时总是走神地望着表嫂袁春梅,后来金喜去找罗家英,没找到,最后走进了凤仙面馆……年轻人就是这样汹涌地乱弹琴。战争说开始就开始了,乔治•向——也就是金喜兄弟姐妹们的父亲,向老爷子,在淞沪会战的前奏响起前,在自家楼上眺望远方时被一颗流弹击中殒命,充满了寓意,老大中国终于迎来了他进入近代以来不绝挫折后的致命一击。抗战结束了,内战又向人们款款走来。战争作为创作背景毋庸置疑绝对老套,但也毋庸置疑绝对深沉,它有一种残酷到极致的美,而赏略这种美,只有完全跳脱抽离出来的读者才能办到,而剧中人物只有去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角色命运演绎到底。战时的一切都是混乱、无序和反常的,它给人一种不容抵抗,逼视着人性做出微末的反光。英雄和叛徒都死了。金喜遇到的真正的革命者,往往都是些稍显邋遢、隐藏深刻且信仰艰深、意志坚定的中年老男人。对,这不是偶像剧,我们认为这显得真实无比而且充满趣味。这些人撑起了金喜的背,成了他的魂,使他能安然潜伏到胜利的时候,这些人最后无一例外牺牲了。于是,没有人能证明金喜作为一位高明的地下党的历史价值,罗家英也失踪了,他最终回归于平淡,改掉名字,忘记过去,回到二哥曾经的女人凤仙那里,两人相依为命。海飞这部作品会被改变成影视剧本,而且我们甚至能猜到未来的改编会大幅删减哪些内容,而同时又会放大哪些内容,为了迎合一个消费历史的商业化时代,一部谍战剧在《潜伏》之后无疑是未来最好的选择。而且在小说的后期,金喜真的变成了余则成。平静而残酷,是现代中文小说家喜欢的叙事感觉。因为某种对创作语言的坚持,海飞在整部小说里都用了一种俏皮的语言风格,把所有残酷都刻意地沉在下面,这更像是青年的视角和感觉,影视改编后这个故事会不会变成一个空虚苍白的成人世界?总的来说,我担心会辜负时代,因为金喜他们这一批人赶上了最好的年代,也赶上了最坏的年代。值得应验的是他们的青春,而不是他们因为某些信仰而对青春的挥霍。2011-7-21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上海,从一九三七淞沪会战到1949年解放军入城,廿一载的黄浦江畔,都有地下党,到处都有四丫头,他们被打断的每一段骨头上,都写着忠诚。看到金喜给李大胆送炒饭的那一段,我哭了。
  •     这本书写得不错,描写人物很细致,非常同情主人公的处境,向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致敬!
  •     小说写的很好,我正在读,感觉很细腻的!
  •     潜伏本身就很有冒险性,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猎奇。而将国共合作抗日、国共内战等因素混杂在一起,更有故事性(有些还确实有史料)。再加入青春理想、男女关系、青洪帮、大上海、根据地等诸多调味品,就会具备了一个畅销小说的所有条件。这本书就是如此。文笔也还不错。
  •     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不凡之处,向先辈们致敬!
  •     想在浩瀚的书世界里收寻到一本不错的书,真是太难了。因此碰到这么好看的一本书,便忍不住想告诉所有想看书的人。真的不错。
  •     一本难得好看的谍战题材小说,语言精练,文笔优美,情节曲折而出人意表,向金喜几兄妹的人物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如改编拍成电视剧,有可能媲美《潜伏》。
  •     海飞继《旗袍》后的新作,很好看的谍战小说,结局真让人伤感!
  •     看完才知道向延安是什么意思,呵呵,比较有深度的一本书
  •     dfvvf
  •     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角色!
  •     沉静的笔调触动最深的感动。
  •     前半程人物一塌糊涂,直到收尾才还好点
  •     守望,既是信念的源泉,也是实践信念的一种姿态。而向家失散已久的大哥金山、文笔犀利的二姐金美、开裁缝铺的表哥武三春和不显山露水的表嫂袁春梅,也在守望中默默地为自己的信念奋斗着。有人在守望中迎来了曙光,也有人在守望中迈向了死亡。与金喜不同的是,他们的守望不仅没有囿于延安这个地方,还延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那便是他们心中信仰的最终胜利。对信念的守望,赋予了他们临危不惧的力量。
      而信念对于他们来说,也早已超越了“守望”,升华成为一种用时间与生命交换的承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无数无名英雄为了心中的信念交付了自己的爱情、家庭甚至生命,将这份崇高的承诺坚持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有人在酷刑和死亡面前屈服,做了信念的逃兵。在时间的考验下,信念既能让人变得卑微,也能让人无比强大。只有真正的英雄,才会心甘情愿为心中的信念忍辱负重、倾其所有。
      无论信念源自何处,以哪种形态存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它都具备了支撑起一代热血青年生活的力量。向金喜代表着许多与他一样经历了成长与蜕变的革命者。向延安去,是不能忘却的目标,也是永远追随的梦想。尽管最终活下来的人里,没有人能证明他曾经是个英雄,他也真正成为了大家眼中的一个凡夫俗子,可在他自己的心中,那点坚持却从未被消磨改变过。为信念守望一生,是永不后悔的选择。到最后,向延安不单单是他毕生的信念,更成为了他的名字,彻底融入了他的生命中。
  •     书还没来的及看,书品质不错,慢慢看,等看了差不多再评论此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