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洛西的大石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玛洛西的大石像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3-1
ISBN:9787300052151
作者:亨利·米勒
页数:166页

章节摘录

  再有几个小时,我们就要抵达纳夫普利翁,它与阿尔戈斯、太林斯、迈锡尼、埃皮扎夫罗斯只有一箭之隔,它们都有令人毛骨悚然之处。我们指的是那些黑暗的洞窟,被碱液侵蚀的偏僻小巷,还有娼妓、矮子、舞男、法国蒙马特区的流浪汉。我正在设想我的朋友卡钦巴利斯午夜坐在剧场对面的酒吧。上一次我站在那个酒吧里,我的朋友埃德加想向我推销斯坦纳,但他未成功,因为他正在神秘地谈论群体灵魂和牛与矿物间的精确差异时,对面剧院的一个女歌手,浪笑着,从我们俩之间挤过去,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了不太深奥的问题。我们在离过道不远的位子上坐下来,一个侏儒也坐了过来。他开了一系列妓院,他有一个讨厌的乐趣,爱用“糟糕地”这个副词。卡钦巴利斯展开的一个故事开始是不起眼的片段,结果是一部未完的小说。未完成是因为他没气力讲下去,或没有时间、空间,也由于他打瞌睡要睡一会儿。这个故事跟其他故事一样我无法转述,因为我没有曼的耐心和技巧,他的故事一连几天在我头脑中萦回。其实,这并不是故事的主题特殊,而是面对一片大海,他可以随意转换话题,极其细心地谈论最为鸡毛蒜皮的细节。我总觉得讲故事的艺术包括激发听者的想像力,以至于讲故事者在故事远未结束前就坠入自己的梦幻之中。我所听到的最好的故事是没意义的故事,最好的情节总是记不住,最好的个人我总谈不来。有时候我和某个熟人打过招呼后几分钟便开始进入情感、思路相符的无尽的旅途,这种情景只有熟练的梦者在深梦中才能达到珠联璧合的境地。我总对此感到惊喜。每次,这种神会之后,为了重接断开的线头,我返回那细微的情节。但是,在要弥补的小碎片与大陆之间,总隔着一个不可逾越的空间,无人的空间,艺术家的巫术用弹壳、沼泽和铁丝网阻拦隔开。  卡钦巴利斯的情况,以我作家的身份来看,有一种特性,对于讲故事来说非常重要:他完全抛开时间因素,他从来不像职业作家,他开始总是摸索探路。到了一个关键处,准备全面开战,他后撤一大步,捏弄着鼻子说:“喂,你注意到了吗……”或者说:我说,你遇到过这种事吗?"不等你回答,他的双眼从里面涌出光芒,他一下子跌进深井,他的故事都藏在那里,他的手脚摸索着滑溜溜的叙述之壁,他慢慢地爬到井面,喘着粗气,像一只狗摇摆着身体,企图甩掉身上的烂泥烂草。有时,他倒退时,重重地摔到井底,无话可说:你看他的瞳孔,像海星一样不知所措,一大堆肉摊在那里,脸冲着天数星星,数着、叫着它们的名字,但处在完全昏睡状态,似乎在编织一张硕大的网,在恢复了气力之后在上面织上他的故事。  我们抵达纳夫普利翁之前很久,那伟大海星已经沉睡于梦乡。他四肢伸展在平板椅上,把我独自丢在巴克蒙索,我从那儿下了出租车。我茫然了。我走上甲板来回踱步,轻声地自言自  语,时而笑出声来,手舞足蹈地模仿他的动作,设想着回到雅典后把他故事中更有滋味的部分讲述给我的朋友达雷尔或者塞菲里阿底斯。我几次返回船舱看他一眼,看着他那张小嘴,静静地被撬开,像鱼没有空气而窒息了一样。有一次,我距离他很近,细细地观察他那沉默的嘴。声音是多么惊人的事啊!是什么奇迹把地下的岩浆转化为言语?如果词语这个抽象的媒介可以用泥土塑造,有什么能阻止我们随意处置我们的身体,把家建在其他星球或星球之间?有什么能阻碍我们重新安排所有生活:原子的、分子的、肉体的、星体的、神圣的?为什么我们要停止讲话、停止在星球或者停止在神性?谁或什么如此强大能够消除我们身体里像种子一样的神奇的酵母?我们头脑里装着整个宇宙之后,它就像是种子。因为说宇宙和说种子一样容易,而且我们还有更伟大的事情要说,那些无法说的事情,无边际、无法想像的事情,再精密的语言也无法表达。你躺在那里,我对自己说,那声音哪儿去了?你用你的神经触角爬进何种漆黑的裂缝?你是谁?在中了毒的静默中你成为什么?你是画吗?你是多汁的根吗?你还是你自己吗?如果你打碎你的脑瓜,是不是一切都消失了:音乐、麻醉的郁气、演奏法、粗糙的插曲、不停的鼻息、报酬递减律、大圆石间的小卵石、遮盖罪恶的屏蔽?如果我用锥子在你的太阳穴钻一个孔,惟一确凿的答案能否与血同时流出?  再过几分钟我们就要到达纳夫普利翁。再过几分钟他会骤然惊醒,嘴里说声:“噢,我一定是睡着了。”他总是触电似的醒来,仿佛在犯罪现场被捉住一样。他羞于睡觉,午夜时分他只是刚刚开始觉得该醒了,午夜时分,他悄悄地在陌生的地方漫步,寻找可以谈话的人。疲惫不堪的人们被他的谈话所惊醒。他讲完之后关闭闸门,收妥讲话器官,坐在桌前吃起面包和橄榄,加上煮鸡蛋、鱼、奶酪,独自咽下。同时,他自言自语,给自己讲个故事,拍拍自己的胸脯,提醒自己下次记住这个故事。他甚至还在黑暗中给自己唱个小曲,如果鬼魂驱使他,他还会站起来,笨重地走几步,往裤子里撒一泡尿,为什么不这样呢,反正他独自一人。他高兴,他沮丧,至少他认为自己拥有整个世界,没有别人。你能看见他吗?我清清楚楚楚看到他。在雅典气候温暖,他和朋友愉快地度过整个夜晚。最后和他道晚安的朋友已经回到家,在日记中记下这一切,整个晚上他只听不说,耳朵这个配件长在这个大个子的腹部。大个子在葡萄树下斜靠着墙,靠近苏格拉底度过他临终最后几个小时的地方。大个子也去寻觅食物、饮料,企图让一个戴1905年草帽的人把这些秘密带走,带回美国,跟床单、摇摆椅、痰盂、有角状装饰物的留声机一起带回美国。留声机在路上的一把椅子上,不一会儿,录制的声音尖叫出突厥人占领时代的令人讨厌的歌……  再过几分钟我们就要抵达纳夫普利翁。大个子惊醒了,他的记忆在小憩之后异常准确,对于以前懒于记住的细节格外留意。旅客开始离开船,我们像个木塞被拥挤着漂到前甲板。在船栏外最先下船的是持枪警察押送的犯人。他们的手铐用链子连在一起。我突然想到卡钦巴利斯和我也被铐在了一起,他是讲故事人,我是听故事人。我们将这样走完生命的路程,不是囚犯而是自愿的奴隶。  纳夫普利翁的夜忧郁荒凉。它是一个失去地位的地方,像法国的阿尔勒和阿维尼翁。事实上,在许多方面它使人联想起法国的省城,在夜里尤其如此。有军营、城堡、宫殿、教堂,还有几座古怪的纪念碑。一座清真寺被改造为影院。白天充满繁文缛节的例行公事,律师、法官无处不见。这些吸血的寄生虫给人们带来的是绝望和徒劳。城堡和监狱垄断了城市。勇士、囚犯和牧师——永恒的三位一体,是我们害怕生活的象征。我不喜欢纳夫普利翁,我不喜欢省城,我讨厌监狱、教堂、城堡、宫殿、图书馆、博物馆,也不喜欢城市雕像。  旅馆有点儿像疯人院。大厅里挂着希腊废墟和亚马孙流域、奥里诺科河流域印第安人的雕刻品。餐厅里贴着美国、英国游客的来信,大肆吹捧旅馆的舒适。最愚蠢可笑的信是某位著名大学教授写的。卡钦巴利斯房间有两张床,我的房间有三张。因为客人少所以不提供暖气。  我们醒得很早,租了一辆车去埃皮扎夫罗斯。那天以辉煌的宁静开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伯罗奔尼撒。但它又不是简单一瞥可以了事的,而是人类将继承的万籁俱寂世界的街景,此时人类停止屠杀与盗窃。我奇怪为什么画家从未给我们描绘过这种田园奇景。难道它太富有戏剧性或者太质朴了吗?难道光太轻飘画笔难以捕捉?我可以说这里没有丝毫的丑陋:线条也好,色彩也好,轮廓也好,特征也好,甚至情感。这也许对过分热情的画家是个打击。它完美无瑕,像莫扎特的音乐。的确,我斗胆地说这里比世界任何地方更充满莫扎特的风格。通往埃皮扎夫罗斯的路是通往创造的路。人不再寻求,人变得恬淡,这是这一天的神秘宁静的开端所造成的。如果你能说话,你的声音会变得优美悦耳。没有什么可争夺、珍藏、垄断,只有打破束缚精神的枷锁。这景致不会退去,它矗立在心灵的坦荡之处,它涌入、囤积,不去占有。你不再穿越什么,如果愿意你可以称它为大自然。你参加了一伙人,一股强大势力:贪婪、憎恨、嫉妒、自私、邪恶、偏执、骄傲、自大、狡诈、欺骗,诸如此类。  第一天早晨的宁静,内心的平静,不取而得。到达埃皮扎夫罗斯之前不懂得平静的意义。跟其他人一样,我用了一辈子这个词,却没有意识到在滥用。平静不是战争的反义词,就像死不是生命的反义词。语言的贫乏,也就是说人的想像力的贫乏,或者内心生活的贫乏,制造了完全不真实的矛盾现象。我当然说的是无法理解的平静。没有其他种类的平静。我们多数人所了解的平静是暂时终止的敌视、休战、空白、间歇、休息,这些都是消极的。  ……

前言

  译者序  《玛洛西的大石像》是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的一本游记。书中记述了二战前他在希腊的各种经历,描写了希腊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辉煌的过去,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一个伟大民族及他们光辉历史的深厚敬仰之情。读罢这本游记,你会感到你对希腊和希腊人的新感知是任何其他关于希腊的书籍所无法替代的。因为这本书出自一个独特的作家之手,他具有独特的敏感、独特的笔触、独特的风格。  然而,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记。这是两种文明——以英国、法国、美国为代表的欧洲文明与以希腊为代表的人类古代文明——的撞击。“英国人迟钝,缺乏想像力和适应力。他们似乎认为希腊人应该世世代代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有强大的舰队。”“希腊人离开一个地方,他在地上留下一个洞,美国人离开一个地方,他留下一堆垃圾……”“热情是我在法国久违的东西。不仅是热情,还有自相矛盾、困惑与杂乱无章,所有这些人类纯正的品质,我都在这个新朋友身上重新发现,重新珍视。还有慷慨,我几乎以为它早已从地球上彻底地消失了。”而希腊几百年不变,她的灵气、仙境、梦幻、康复力。希腊是永恒的世界,光的世界,一块神圣宝地。“希腊人是热情、好奇、一见如故的人。”“他们友善好客,平易近人。”“希腊人之间没有隔阂:他们大大方方地索取,大大方方地给予。”“希腊人知道如何与穿破旧衣服的穷人共处。希腊人不像我到过的其他国家的人,他们并不歧视他们,污辱他们。”  这本书是一个现代人对人类命运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米勒谈到生与死、美与丑、战争与和平、文明与野蛮、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科学……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形象使这种深沉的思考没有丝毫的说教,而是一个作家以文学的语言、动人的形象所做的思考。本书也是现代文明给现代人带来的苦恼、悲哀、孤独的真实写照。米勒不仅不愿回到西方文明社会,反而呼吁苦恼的西方人到希腊这个康复胜地,纯洁其心灵,恢复其人性。我们不免随同米勒去希腊一游,沐浴那里的阳光,接受一个古代伟大文明的洗礼,领会其永恒的魅力。  亨利·米勒善于运用形象,联想丰富、旁征博引,时而平铺直叙,时而意识流般地自由流动。为了读者阅读方便,译者作了一些简要注释,主要集中在人名、地名和事件。为了体现米勒本来的风貌,许多形象采用直译,使读者直接领略米勒的思维活动。翻译米勒的作品是十分困难的事,翻译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内容概要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l-1980)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年轻时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第二位夫人(一生共五位)琼的鼓励下开始写作。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的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倒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1940年米勒回到美国,住在加州的大瑟尔。在那里他创作厂“殉色三部曲”——《性爱之旅》、《情欲之网》和《春梦之结》,但由于被当做写“下流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国出版。1961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出版,米勒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被60年代反主流文化誉为自由和性解放的先知。
亨利·米勒的境遇让人联想起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但艾略特认为《北回归线》的深刻洞察力远远胜过劳伦斯,艾兹拉·庞德显然更加推崇米勒,他把米勒与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和伍尔芙相提并论。

书籍目录

总译序
译者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附录

作者简介

《玛洛西的大石像》是亨利·米勒的一本游记。书中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在希腊的各种经历,描写了希腊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字里行间体现着他对一个伟大民族深厚的敬仰之情。

图书封面


 玛洛西的大石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写的挺棒,散文诗的味道,大堆大堆的直接抒情.作者本人观察力到位,译者翻的也到位,看起来不累.看完了的我有点话要说,看玛洛西的大石像的时候,感觉荷尔德林站在作者背后.因为那个时代的问题,作者不断的讲述大家坐在一起各自讲人生经历这样一个事件.说实话,真的让人眼红周围有那么多的人可以随时谈谈荷马和阿伽门农什么的.至不济也能说说西绪福斯什么的.再不行也能说说海子和崔健什么的.那还是一个音乐没有上位的年代,如果没有60年代那民谣运动.可能音乐仍然只能是音符而不加杂着人生或者别的东西.诗歌才是那描摹人生梦想,挥放情感的受体.严重的老庄哲学味道.子宫成为了一个形容词.第二章中间那一长篇美妙到了极致.我觉得是这本书的精华.那种美妙难以形容.明明就是没有韵律的普通的文字.但在脑海里滚过去的时候就像是一首boogie woogie.超现实与意识流的想像光怪陆离,你能看到一条狗浑身上下长满了耗子.看完后翻页的那一时间脑海中空空如也,如同台风刚刚闪开.或者点灯一瞬间起辉器的过载.虽然作者是以淫荡的性描写声名大振或者声名狼藉.不过本文连个小姑娘的手,都没有赤裸裸的出现过.第一章里的机警的话与说教的说法有一点点多.作者居然因为一个小孩子抱怨钱被姐姐抢了而指责小孩与周围格格不入.身为一个美国人跑去希腊.然后哭着说其实我们美国人很穷,这点我很不喜欢.应该说,他对于自己无产流氓的身份的过多的自夸与执着让我不太喜欢.越是讲述你不喜欢钱,就越让人觉得你放不下钱.着了相.越是纠结在那些看似一直在讲不喜欢钱,但又不断提起钱的人,就越让人觉得,你也放不下钱,着了相.越是在那边想着相,就越是着相.越是思考, 就越是远离真知.着了相.如此这般,以一个活死人的心态,趋向人生一个形式上终结.说实话,我还挺不屑这种莫名其妙的态度的.有的人生来就怀疑一切.有的人活着就是反对一切.有的人就是喜欢成为少数.也有的人思考一个又一个的值不值,好不好,要不要.可有时候吧.人生这个东西,一但不理智起来.才会最大限度的燃烧出光芒.反正,也不能说只有不变的立场与信念是美的.也不能说那是错的.你总是一波波的觉得它对,又一阵阵的觉得它错.爱的时候觉得爱的要死.恨的时候咬牙切齿.可两种状态一改变. 又对自己做过的事反悔不已.于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那都一定是错的.有的你意识到了.有的你还不知道.只不过,有的错误,你就算意识到了你也会去做就是了.因为有的时候,一个错误而稳定的立场至少能让你体会不到这是个错误.直到有生之年,在死前也许化解了的立场告诉你:你的什么也没有.从没有开始而现在已然面向结束.妈的,其实,我原本还以为,至少,我能有.算了.至少,还是算了.
  •     《悉达多》是诺贝尔文奖得主赫塞融和东西文化,探求人类内在精神真实体验的一部巨作。在本书中,赫塞藉由主角求道的过程,反应出潜藏世人内心各种不安、迷惑、莫名蠢动诱因力道之强大,以坦白、不假修饰的真诚频率,带领读者以一种平和、不执妄的喜悦心,臻至追求真我性灵的丰美与满足的境地。《悉达多》叙述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寻求人生真谛的一生,他从锦衣玉食到游方为僧,又从骄奢淫逸到摆渡济事,最终悟道成佛。小说被誉为黑塞思想和其文学作品的精华,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成功之作。                 ★ 深深影响了格莱美奖获得者——电台司令乐队。     ★ 摇滚史上梵高式的传奇人物尼克•德雷克的灵感来源。     ★ 美国“垮掉派”作家亨利•米勒的最爱。     ★云门舞集创始人、台湾编舞家林怀民的《流浪者之歌》由此改编。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国出版,直到1951年在亨利•米勒的再三说服下,才有出版商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此后逐渐在60年代的美国形成黑塞热潮,据说那时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 特别增补传奇作家保罗•科埃略的最新导言,保罗自言,他第一次看到黑塞《悉达多》是在一次被送进精神病院之后,阅读后让他得出一个结论——“我要选择自己的生命”。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谁读了《悉达多》,谁进行了体验,谁就可以摆脱外在的强制,摆脱随波逐流,摆脱约束和羁绊。     ★他(悉达多)象征那些寻求真理的人——那些寻求自我之真理的人。……赫尔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那种内心的骚动、那种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生命。黑塞的这种先知先觉也必然启发未来时代的人们。——保罗•科埃略                 黑塞谈自己的作品:       “这部小说(《悉达多》)写于四十年前。它是一个出身基督教文化、受基督教教育的人的自白,他很早就脱离教会,努力理解其他宗教,特别是印度和中国人的信仰形式。我想弄清楚所有宗教以及表现在人类身上的一切虔诚的形式中那些相通之处,那些超越一切民族差异的、那些每一个种族和每一个个人都能信仰和尊重的东西。(1958年)”     纽约的女大学生说“黑塞是今天美国需要的反物质主义的发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为美国整整几代青年人的座右铭;在日本,黑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国作家;迄今为止,在日本和美国,黑塞是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黑塞崇拜还蔓延至全球,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总印数超过1.4亿册。
  •     有时候,也许就是在蹲坑时的那一瞬间,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真正理解了亨利米勒——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世俗的生活顿时一文不值。体面,舒适,时尚等等一切曾让你动摇过的“物质精神生活”会变得像便池里的屎一样臭不可闻。他似乎写出了你想要表达和将会表达的一切,在一秒钟之内粉碎你全部的自信,让你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想动手写一个字。然而你却从中获得了一种带有极大快感的,热烘烘的共鸣,你将会试着习惯自己的孤独和不正常,平静而又狂热地面对混乱。在我出生后的第二年,亨利米勒死了。他整整活了89岁。在我20岁出头,刚刚开始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象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在这个世界存在如此之久本身就是极为疯狂的。直到几年以后我才明白,对于那些理解了生之玄妙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一种形式。他是一个奇特的人,时间对他来说似乎并不存在,在40多岁的时候他才“成为”了一个作家,而在那之前,他经历了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所有疯狂,矛盾,潦倒,狂喜的生活。他一生贫穷,但生活却比大多数人都丰富。在读那些描写他早年生活的段落时,你会发现他身上有一种惊人的叛逆。他从不满足。他似乎天生就具有某种能力,能够迅速看穿事物的本质,因此大部分人所过的生活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可笑的搪塞。他比任何人都渴望一种更为高级的生活,这使得他不得不时常叛逃,时常处于饥饿,屈辱,挫败以及不适应当中。在这一点上他同19世纪所涌现的那些天才们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不同的是,他似乎从痛苦和厄运中跳了出来,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他也是乐观的,他从不让自己陷入到某种责任中去,道德规则对他几乎没有约束,一旦他发现自己受到了束缚,他会立即脱身而去,在这时候没有人比他更加没心没肺。而他的乐观则来源于一种本能的无所谓——所有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除了那个终极的“真相”。亨利米勒似乎比他同时期的众多作家超前了一百年。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也比我们现在的任何作家超前了一百年。这里的一百年是非量化的,只要人们还在为如何生存而奔忙,还在为金钱和权力争斗,亨利米勒就永远超前。他给“作家”这个词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或者说他还原了写作这一行为的核心精神。而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仅仅有极少数人做到了这一点。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为什么要写作?整个所谓的文学体系对他(她)又意味着什么?对米勒来说,写作绝不仅仅意味着获取自我价值方面的肯定,对他来说,写作似乎更接近于作画,或者作曲,这是一种完全忠于自我的,赤裸裸的表达。而且,在创作的过程中,它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表达,而变成了一种自我争斗与自我平衡。这一斗争过程的最终结果是重新塑造出一个婴儿般单纯,自然,充满好奇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创作形式都只是手段,不论这种形式是文学,绘画还是雕塑,音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门来锤炼自我。此时,对创作者本身来说,已经完成的作品不是那么重要了,它们只对他人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一个容器,它既是马桶又是花瓶,它的内壳上是一层数千年来堆积而成的石灰岩般的尿渍,当你凑近它仔细观察,从那些蚁穴般光怪陆离的纹路中,你将会发现一些图腾样的印记,它们正是历代亨利米勒们留下的文字天书。无论被破解与否,它们都完整而又残缺的记录了精神,记录了那些在无尽的黑暗包围中颤栗的灵魂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心路历程。那些渴望在精神上进化的人,可以从这些作品中得到启示或者察觉到一丝轨迹,仅此而已。那些从小就习惯了顺着潮流走,生活方式早已定型的人很难理解米勒,他们几乎无法理解为何他要如此写作。然而这是一次痛苦的分娩,目的是为了看清自我的本来面目并找到真正的生活之路,事实上,对米勒来说,写作和掏大粪没有任何不同,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他选择了写作。最早知道亨利米勒是在上大学的时候。然而在草草翻阅了几十页《北回归线》之后,我就对他失去了兴趣。通篇的胡言乱语和不知所云让我不由对他敬而远之。这次失之交臂持续了两年之久。那时我刚刚尴尬的逃离了那所愚蠢的学校,前往吉林的同学那里蹭饭,在我到那里的两个星期后,我们便开始了生吃菜叶子和昼夜颠倒的生活。为了消磨晚上的时间,我们租了一大堆书,其中就有一本《北回归线》,现在想来,那似乎是一个颇有名气的盗版。就在那时,亨利米勒象子弹一样击中了我,在那之前好像从未有一个作家能够说出我想要说的,一切就象是某种宿命,十分突然的同时也感到似曾相识。他赋予了我如此多的他个人的经验,到后来我甚至无法将其与我的个人经验区分开来。这使得我产生了错觉,以至于许多事情才刚开始,我就预知了结果,从而很早就放弃了。自我出生以来,我第一次感觉自己有了同类。这并无夸张,当你所遇到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人理解你的行为的时候,你便处在一种低迷的黑暗之中,你说出你的疑问,人们不是惊恐的回避就是草率的把你看成一个疯子,于是你变得小心翼翼,躲躲闪闪,甚至开始怀疑你所坚信的。有一点必须要提到,那个时候我从未听说过兰波,不知道梭罗,对印度几乎一无所知,当时我刚刚读过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然而仅仅是为“酷”而读。在遇到亨利米勒之后,迷雾突然消散了,就仿佛顿悟一般,我发现了一切臆病的症结所在。这时,当我再次读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意识到以前我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意识到了为何这些为后世的人所鼓吹的人生前却一直处于种种折磨和永远的不适应当中。几千年来,人们对待那些不易消化的事物的态度,通常不是扼杀它们就是将其放置到神坛上然后愉快的忘掉它们。当然,那些名字会被经常提起,其中的一些片断也不断的被引用,但这仅仅是一种感情上的需要,人们已经习惯了平庸和权宜之计,他们要么制造出无数白开水式的废话,要么就把一切弄的无比扑朔迷离。现在几乎已经不存在个体的人了,每个人都迷失在了群体当中,变成了工具。神奇这个词本身具有的含义由于过度滥用早已经丧失掉了,而少数比较敏感的人,隐隐约约意识到了自身的神圣和世界的美,但很快他会发现,他的同类却是一些疯狂的机器人,一生被世袭的惯性所统治。他要想把自己所意识到的实践成一种真正的生活方式,就不得不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包含了自我辩解和自我反省,同时也隐藏着一个幻想,他十分渴望有人能够从他这里得到某些启示,这是一切未成熟的天才们的隐痛——他们尚未完全习惯孤独,依然渴望与同类的交流。亨利米勒最广为人知的似乎都是他早期的作品,然而这些也恰恰是他最难消化的作品,它们充满了令人瞠目的混乱以及肆无忌惮的性描写。于是,就像历史上上演过的无数次误解一样,他莫名其妙的被一些从来没有读过他的书的人所追捧,被学究们胡乱分析,而更多的正经人则把他的书看作是一种亵渎。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把焦点放在他作品中的性内容上,以至于根本没弄清楚他写的是什么。而要想理解他早期作品中那些疯狂的章节,我们必须学会象星星一样俯视,他实际上是想用文字显现出那些不可表达的事物,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制造一个文字宇宙。尽管后来他放弃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幻觉的高热已经退却了,他已经找到了更好的生活方式。而对那时的米勒来说,他充满了激情但却从来不加控制,稍加刺激那些激情就会疯狂的喷涌而出,他就象一张坚韧的角弓,外界对他施加多大力量,他都要将其反弹回去。一方面,他就象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的儿童,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感受这个世界,然而这个儿童对社会来说却是邪恶的,因为他不懂得拒绝,他接受一切,包括任何离经叛道的事情。另一方面,他极其敏锐的洞察到了整个人类世界的倒退,因此他反其道而行之。亨利米勒曾在《天使何时才能不像天使?》一文中这样评价过兰波:“兰波年轻时所追求的世界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世界,他使其充实,丰富,震颤,神秘——这正是他生于其上的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性质……他似乎经历了全部的谎言和欺骗,他不愿被愚弄,不甘做他人的工具。革命就如日常生活里的适应和顺从一样空洞,一样令人反感。社会不过是一场无望的傻瓜,恶棍和妖魔的汇聚。因此他除了自己别无可信赖之人。如果必要,他将自食粪便。不久他便开始了逃亡,那漫无目的的流浪,那无舵的漂泊。所有那些他可能不会有的肮脏的,可鄙的现实成了他的日常食粮。这是下坠的开始,没有线索牵引他走出黑暗的迷宫。”不知道他意识到了没有,这段话恰恰是他自己早期的真实写照。不过亨利米勒表现的比兰波更叛逆,更解放,他就象是一个从洪荒时代的印度误入到西方现代社会的托钵僧,他无法理解眼前的人类世界,他不理解任何道德规范,不理解人类具有的安全感,不理解人们对性的恐惧,在他脑子里没有美好和罪恶的概念,但同时他也遗失了最重要的那个点,整个漩涡的中心,因此他不得不重新与自身的幻象争斗。在这个过程中,他变成了一个狂徒。在亨利米勒后期的作品中,混乱和性逐渐消退了,这并不难理解,对他来说,写作和生活是统一的。他是极少数能真正实践这一点的作家之一。他隐居在美国加州的大瑟尔,写作的同时也画一些水彩画。他已逐渐远离了知识,接近了智慧。“我发现生活得富有创造力就意味着越来越无私的活着,越来越贴近这个世界。与宗教一样,我认为艺术只是为走向生活做点准备热身工作,目标是意味着更有责任来追求解放和自由。放弃自我认识而继续写作看来是无效而吸引人人的表现形式都将不可避免导致最后的结论,掌握任何一种即掌握生命”,在希腊时他曾决定放弃写作,但在大瑟尔他又开始了,从此一直写到80多岁。这是一次重要的转变,从“最高的个人主义”到“自发的奉献精神”的转变,如同他自己所说的,他开始致力于“为全人类服务” ,他似乎想通过写作把自己看到和想到的一切都告诉世人,引导人们进行反思。这些充满了对整个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深刻洞察的作品,足以令大部分哲学著作黯然失色。在同时代的人物中,似乎只有克里希那穆提可以同米勒相提并论,也许这么说过于夸张,但至少在很多问题上,比如战争,科技等方面,两人的看法都惊人的一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世界上最厌恶战争的人都在反对美国加入二战这一点上被指责,克里希那穆提甚至被FBI怀疑参与了计划谋杀罗斯福的行动。那些政客们从来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根源,他们假装存在正义的战争,他们无法想象,对那些最大限度开放了自我的人来说,所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多么狭隘啊。那些在战场上杀死其他人的所谓英雄实际上是一些怯懦的人,因为恐惧而杀人。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解放自己的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不存在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他们是世界公民,乃至宇宙公民。亨利米勒在《马洛西的大石像》中这样写道:“消除杀人的本能是人类的任务,这种本能的扩展和表现是无尽头的。求助上帝没有用,因为力与力相抗争徒劳无功。每场战斗都是血与痛苦的结合,每场战争是人类精神的失败。战争是虚伪,空洞,假争斗的充分表现。这发生在每日每处,甚至发生在被称为和平的时代。促使大屠杀的不断进行,人人都有责任,虽然有些人貌似远离大屠杀。我们都卷入其中,都参与,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地球是我们创造的,我们必须接受创造的果实。如果我们拒绝以世界利益,世界秩序,世界和平为出发点,我们将相互残杀,相互欺骗。如果我们想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们将走向世界的末日。任何事情也无法给我们带来一个崭新的更美好的世界,只有靠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渴求。”看看今天的世界吧,屠杀从未结束,并且如今的暴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制度化,可无论政客们怎样为战争辩护,事实就在那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尽管米勒写下了如此众多对人类命运,个人自由以及艺术的看法,但他从来没有说过他理解了一切,他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承认他也会有偏见,有恐惧,对他来说,他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过一种开放式的生活,活在当下,看着那些局限性逐渐减少直至消散。我们生活的世界或许真的是一个疯了的世界,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不幸,人们被命运,社会,疾病制造的各种麻烦折磨的死去活来。然而这又是一个多么奇妙的世界啊,即使看着一棵小树,它也能让人觉得神奇。或许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从一开始我们就走在错误的路线上,每个人都有问题,这些问题象瘟疫一样向周围扩散,最终交织成错综复杂的一张大网,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人只能自己救自己”,亨利米勒这样说道,但不是通过考试,升职,不是通过竞争,控制,甚至不是通过知识和科技。我们所要做的是直视自己的内心,面对自我的恐惧,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他就会抛掉自私,同时他也会发现事情并没有变得更糟,相反却更好。也许,终究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象基督那样生活。这是亨利米勒最希望看到的。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08年买的。趣味不大。
  •     作为一个游记 一百多页刚刚好
  •     私人藏书转让。有缘者联系我的专用QQ:1554948415(欢迎到我的新浪博客或QQ空间浏览: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irencmy2011)另有多种由我亲手扫描、编辑的文学哲学电子书籍出售,欢迎惠临。
  •     看米勒的第一本书……
  •     毫无疑问的天才
  •     不折不扣的文学异教徒 米勒算得上我文学上的第一个老师,不仅仅是因为其毫无逻辑毫无限制的任凭文字承载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认同感。
  •     不喜欢
  •     ”世界既年轻又年长:它像一个人在死亡中重生,在无数个诞生中变老。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成功的可能。平静存在于进程中的每一点。它是连续体,无法用分界线表示,正像无法把每一个点串联起来表示一条线。划一条线需要整个身心、意志与想象。线由什么构成,这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它可以思考一辈子。但是,大傻瓜也会划一条线,在这一点上他与一个教授平等,而对教授来说线的本质深不可测。“
  •     即使不作为游记也相当棒。
  •     他的书读起来有节奏,翻译了仿佛也不受影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