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枝可依》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何枝可依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108032645
作者:李零
页数:344页

李零是个老愤青

曾经对李零有偏见,认为他有才,但对待本行不用心,太“游于艺”了,文化散文名家,终究比不上学术大师的名头。尤其是前两年赶《论语》热,整个《丧家狗》惹些是是非非不说,他作为文化散文家的名气大过他作为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的名气,终究不是好事。但读过这本《何枝可依》,对李零的印象又有了变化。这本《何枝可依》,收录的是作者近三十年间的读书笔记,时间跨度很大,内容跨度也很大,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原典到史学方法论,从说公共考古学到说海外汉学,再从西洋战争史名著到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这么庞杂的内容,除去每一篇都让我感受到他一贯具有的独到认真的思考外,我体会到的还有他端正的学术态度,不卑不亢的国别立场,以及,左的思想倾向。历史篇:《读《费尔巴哈》章》,本篇是作者早年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探讨,限于我对马恩原典近乎零的了解,不好评价什么,但把这么一篇“非主流”的旧作放到这本书的首章,足见作者对马恩学说的态度。《中国史学现状的反省》,本篇是作者1987年反省当时史学界状况的一篇早期作品,所阐述的话题今天的眼光看来是旧、是狭窄——“分期”“停滞”“萌芽”,但不能否认,这几个问题到今天也还仍然是时髦的争论不休的话题,作者在当时的思考现在也没有显得过时。对待史学理论中的“三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与乾嘉考据学关系的论述也对我有很好的启发。《两种怀疑》。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李零写《丧家狗》之前,曾经追随过孔子游历各国的故迹做过一番考察,对生于卫国的子贡评价非常高,认为孔门能够在先秦独树一帜,子贡的功劳最大。然后由此引出一个孔门两大名人的比较,子贡与孟子,这两种学术态度,该怎么看?李零说,子贡为纣辩护,是认为坏人不见得那么坏;而孟子为圣人护短,则是嫌好人还不够好。显然,子贡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属于鲁迅所说的“敢抚哭叛徒的吊客”。但是,孟子维护圣人,却开了中国历史的道统。中国学术的“尊经疑传”、“尊经疑子”传统,根子是从这里来。绵延而今,演化为“疑古”“释古”之争,则是意想不到的了。《先秦诸子的思想地图》,本篇是作者读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的笔记,不过作者从历史地理的眼光重新作了一番梳理。最后得出结论,“先秦历史,武化革命,自西向东;文化革命,自东向西。这是耐人寻味的大趋势。”,挺有意思。考古篇与汉学篇这两篇我所关注的核心,是作者对中西学术不同之处的思考。比如说对“夏”这个话题,中国人是“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西方学者的态度刚好相反。中国历史有丰富的文献传统,对着古书中国人研究了几千年,但即便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讲究地下材料与地上文献互相印证,西人还不满,认为这是对考古学的“削足适履”。中国学术界现在倡导“走出疑古”,而西人对这种“疑似民族情感主导”的运动抱以了极大的疑惑。这种中西的差别,如今已是学术界很重大的一个话题,仿佛西方汉学与国内学术界是两个圈子,互相不理解。这个状况让作者感到很无奈,也没有好的化解方法。像夏含夷这种很“中国”的海外汉学家,夹在两边受气的状况,真让人看的感慨不已。作者与田晓菲打的口水仗,我没细看,不过从本书收录这篇文章来看,作者好像还是很喜欢这种激烈争吵的感觉。军事篇《中国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刺杀和劫持》,本篇是911过后作者揶揄美国的反恐战争而作的。我说李零是老愤青,从这篇就可以看出来,虽然笔法很流利酣畅,论述也很幽默,不过骨子里对美帝作风的不满才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内容。再之后是作者读《剑桥战争史》和《西洋世界军事史》笔记,作为国内研究孙子兵法的大家,我曾对李零关于孙子兵法的微词有点不满。不过看完这几篇读书笔记后,也释然了,李零骨子里其实也对剑桥的这些倨傲自大的老外感到不满,西方不就牛了五百年么,直接就上溯到两千多年来一直这么牛了。但李零的态度好就好在于,即便他不满意,他也愿意先去完整的读人家写了什么,先认识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缺点,再去谈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种态度是值得所有有志于进步的人学习的。最后是革命篇。全是作者读《动物农场》的笔记。《动物农场》作为乔治奥威尔的名篇,很多人都读过,并且被广泛奉为对极权主义最深刻的描画与解读。我开始也以为作者想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这本书,但意想不到的是,在李零的笔下,居然时时刻刻在提醒读者——奥威尔“左翼”的身份。在全篇的最后,是这么一段话——“二十一世纪,时光逆转,历史倒读,好像什么都可以翻案,但中国革命的案不能翻。  中国革命,不管是谁,不管他们的意识形态如何,所有人的愿望有共同指向,一是摆脱列强瓜分,二是结束四分五裂。先解决挨打,再解决挨饿,其他问题慢慢来。  人民英雄纪念碑还巍然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一百年来,所有为中国革命捐躯的烈士(从秋瑾到江姐)永垂不朽!”很值得细读很值得思考的解读,我开始重新喜欢读李零的东西了。

有关inside\outside的争议

《何枝可依》是一本随笔集,收入李零在其专业之外所写的东西,大部分发表在《读书》杂志上,有些还留有印象,但在我“进步”了以后的背景下去读,还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周六早晨,我写信给儿子,说了我的感受,儿子很快回了信。以下是来往信件的主要内容:儿子可好?从图书馆借一本李零的《何枝可依》,其中有两部分东西我觉得挺好看的,一个是有关考古和历史文献的关系,所谓走出考古围城以便传播,另一个是借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引起的国外汉学反应,展示的汉学与国内史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后者,还是让我长了见识:原来听你说新清史,实际上这个问题其来有自,在整个中国史问题上都存在。李零的表述有其自己的风格,没有学术性的虚头八脑。百度搜索找到这篇文章“学术科索沃”,见附件,但书中的文字还有两个部分:一是有许多注,二是有一个很长的补记,讲后续的事情。不知你看过没有?我想买一本。儿子很快回信:啊这是一场著名的学术论争。巫鸿的事情几乎是中西学术论争的教科书级案例,涉及从学术路数到学术体制之间方方面面的差异性。比如说那篇“毁灭性的评论”,出来以后反而受到很多西方同行的批评,认为这一评论犯了种族主义的错误。客观上给巫鸿解了围。再比如说巫鸿的答辩文章在原刊物上不能发表,因为西方人不喜欢来回斗来斗去的事情。最后还是由国内的某学者牵线,才找到一个好一点的平台发表。 这个问题我跟这边的一个白人学者聊过几句,他觉得中国人尊崇学术界人士的态度觉得有点难以理解,学者会有粉丝,大家会关注学者之间打来打去的事情,这些在美国学界是没有这么大影响力的。瞬间想明白了很多事:学者的特殊社会地位,这正是“士大夫”属性在中国社会中留下的痕迹之一。至于学术路数的事情,在这边很快就感觉到了。然而他们说的Insider和Outsider二元论,我很不赞同。事实上现在的状况是一个四象限的状态,一个是身份属性上的Insider/Outsider,一个是精神认知上的Insider/Outsider。前者决定了一个人是“岸上的人”还是“身处洪流中的人”,后者则决定了“你是在为这个整体考虑,还是在做世界公民”。当然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中国学者应该满足身份上的Insider,同时精神上介于Insider和Outsider之间(保持批判精神,但又能做到不反社会)。然而这些年的情况是,很多人(尤其是学术界与传媒之间地带的人士)完全变成了认知上的Outsider状态,以放逐者自命。与此相应的,Insider的认知也变得越来越强化,将一切批判思维都诉诸于“给敌对势力提供借口”,仿佛任何精神上的fallout心态都会对民族造成巨大损害似的。我和这边的导师聊过这些琐事,她也觉得国内的事情有点不可思议。 这本书我可以给你下单啦,你下周哪天在学校?我让京东送到学校去。

客观而开放的“偏见”

对李零,以前有些偏见,觉得他的学术态度太过于“游艺”,所以面对卓越一而再的推荐,我都选择略过。翻到这本《何枝可依》,我只被其中关于巫鸿《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那篇评论性文章所吸引,以及他和田晓菲的舌战。应该说是这篇文章改变了我对李零的看法,《学术科索沃》之提法,果然也是有些戏谑和潮流心在,说他是老愤青亦不为过。该文堪称也是一扇窗,让我辈艺术史后学讶然发现,心中仰望的前辈大作在海外汉学研究领域中,是于一片质疑声中经受着东西方不同学术“规范”考量和论争的。从态度之中立和思维之敏捷等角度来看,李零是年轻态且富有包容心的。《学术科索沃》以观者的视域罗列西方学者的批评如下:其一,对于巫鸿《纪念碑性》一书,用“纪念性”为主线来概括新石器时代到六朝以前的整个艺术史中,多种艺术形式(陶器、玉器、铜器、石刻、建筑)的发展,西方学者认为“理论虚构胜于知识推进”;其二,该书的写作手法属于主题先行,或“以论代史”,况且所涉及的艺术形式无论来源与延续,往往是并行发展而非巫鸿所安排的前后相继的关系,西方学者认为“勉强”;其三,西方之monument与东方之“纪念物”概念有别,前者多指与建筑有关的艺术形式,而后者却可以扩大至“器物”概念。西方学者认为“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之用法对西方语言有“亵渎”;其四,时间上,巫鸿用晚期史料讲早期历史,不讲历史变化。空间上,巫鸿外部不讲“跨文化研究”内部不讲“地区多元性”,其“中国”概念太模糊。此外,以“九鼎传说”作早期“纪念碑性”的象征,是犯了以考古之“足”适文献之“履”的大忌。李零认为西方学者的批评并不仅仅是针对巫鸿,更包括巫鸿来自中国的未割断的学术背景和学术习惯。首先就是“器物”进入“纪念性”之概念范畴的合理语境,盖因唐以前地上遗存的缺失所致,以及“纪念性”从规模大小和时间长短中解放出来的进步意义已经被后现代艺术研究领域所接受。其次,《纪念碑性》一书的写作方式更倾向主题描述法而非细节描述法,以罗森《中国古代之谜》之类细节描述法取胜的艺术史著作作为标杆考量《纪念碑性》,形同于以“工笔”品评“写意”。并且,东西方所各自持有的“意识形态”导致了研究范式和“规矩”不同(这种分歧大概可归纳为“insides”与“outsides”之间的争执),故西方艺术史学界对东方学者研究方法难免存有“偏见”,如:时间上免谈“连续性”;地理上反对“大一统”的“中国”概念;“三代”的虚构及传说时代的伪造;文献只有晚期有效性,早期要纳入“考古学”的研究范畴;考古不受文献约束,视知觉大于书本文献……在文末,通过夏含夷与鲁惟一合写的《剑桥中国上古史》导言中关于“疑古”与“信古”之争所引出的“偏见”见解,二人指出“我们有‘偏见’,他们也有‘偏见’,彼此的偏见不一样(相映成趣),谁的偏见也不一定比谁少。”李零总结道:“这才是比较客观的态度,也是比较开放的态度。”夏含夷之《温故知新录》前言亦写:“偏见最容易发现偏见。我有一个看法,西方学者的意见,即使我们不能赞同,它对我们的学术也仍有好处,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孤陋寡闻,往往正是有效的解毒剂。”为着这样一种学术态度,李零便“可读”!

史学家的漫议

本书所收,主要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其实就是“评书”笔记,说历史,聊考古,谈汉学,论军事,最后是讲革命。不过,一般的笔记多是丛谈琐语,李零先生的笔记却不像丛谈琐语,有些更像专论。作者说:“我是借读闲书说闲话,冷眼向洋看世界。”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者的“闲话”和“冷眼”,自有其特别之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序言提示了全书的主题:我是借闲书说闲话,冷眼向洋看世界……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另一个时代还没有开始。书名出自曹操《短歌行》,一个无家可归的意境,这个意境在20世纪之后被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感觉到,至少我知道的有荷尔德林、海德格尔……人类被自己放逐出精神家园,无家可归,他们追问何枝可依?这里是一个中国历史学者的版本。本书贴近时代,所言之物都可感可触,不想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以意象、概念思考,所以带来的破灭、绝望感也是空前的。如果我早几年知道李零教授或者我就不会放弃考古学,因为他的确为我树立了一个学术榜样,虽然我还不能准确说出这个特点,但是如果用李零教授最关注的战争来作比喻的话,那就是,如果要彻底打击敌人,那么大规模空袭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步兵肉搏,地毯式灭绝打击。这本读书笔记跟我以前看到的很多读书笔记不同,他的基本思路是1.书的结构,从整体上阅读对象,把各部分的内容整理出来;2.关键概念的整理,把书中的关键概念整理出来,或探讨其含义,或探讨其含义变迁;3.意义的讨论,这里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探讨这种思想的意义、影响,另一种是探讨这种思想是如何产生的。窃以为这种简直就是考古报告模式的复制,前面两个部分是考古学的支柱方法:年代学和类型学的引申,最后一部分则是对考古内容解读的变体。这种方法很简单,也很凑效,但是要使用是相当艰难的,因为这建立在文本的细读上,这是小铲子一把一把的挖出十多米深探方的耐力,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广度代替深度,作者多过读者的时代。本来我应该花更多时间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确发人深省,但是我却只能粗粗阅读,勾勒出几条粗线就草草了事,所谓时不待我。================================何枝可依,这句话有几个潜台词:1.我们本来是有某些树枝可以栖息的,要不我们现在就不会找那几根树枝;2.不过,因为某些原因,那些曾经栖息的树枝已经掉落了,所以我们无家可归;3.我们必须找到下一根可以栖息的树枝。1.曾经的树枝这里指的西方的普世价值,例如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他们是一个时代。这些思想可以在:读《费尔巴哈》章、中国历史上的恐怖主义、读《剑桥战争史》、读《西洋世界军事史》上面看到。李零喜欢用层层剥笋这个词来去蔽,凸显曾经的价值观。李零教授的思路很独特,他是从战争史这个角度来看历史的。这是有深刻含义的:我们今天很多所谓的普世价值都源自于西方,而西方正是靠战争使得他们的价值成为普世价值。在过去的五百年中,西方通过技术的领先,以战争征服了世界,他们的价值观也同样成为了全世界的价值观。《中国史学现状的反省》一文中就从中国历史学的研究中反映出这个问题:中国现在历史学的研究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一件事,就是证明:无论中国传统的文明多么辉煌,但是也终不免是腐朽的,因为它们不能挽救中国近代的落后;而欧洲,无论传统文明多落后,但也是有“生命力”在里面,因为它们导致了近代社会的线索。中国的史学研究就只剩下研究分期、停滞和萌芽这些问题。李零教授指出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的思想不但在中国这个充满反帝传统的国家里有,而且西方他们简直是根深蒂固,目空一切,以五百年的辉煌蔑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在阅读《剑桥战争史》和《西洋世界军事史》的时候,他追溯出了这种思想的形成过程。首先他探究了西方战争模式的特点:1.重武器和技术;2.重纪律和训练;3.重侵略和杀戮;4.重回应挑战的能力;5.重扩张和支配。这个血淋淋的模式却有一个温情脉脉的面纱: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全世界都学这一套,我们以为这就是终极真理,他们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却都没有注意到不是这些普世价值而是它们之后的掠夺使得西方成为发达国家。2.无家可归终于有一天这些曾经栖息的枝条掉落了,先是反恐战争、然后是金融危机。李零教授在《中国历史上的恐怖主义》一文中把恐怖主义就是依靠暴力或者是恐怖手段,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然后区分了两种恐怖主义,一是自杀式袭击,这种很容易理解;第二种是被杀式袭击,这个词用得太好了,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个词源于吴起,吴起是恐怖主义的大家,被吴国贵族追杀,死到临头也上演了一场被杀式恐怖袭击,他躲在死去的吴王尸体边,追杀他的人乱箭射死他之后也因玷污先王遗体而全部被处死,这是在隐喻反恐战争,以死者杀人。而恐怖主义正是来自于西方扩张掠夺的模式,这种模式必然导致被压迫者的反抗。在这里我们看到突然西方那些普世价值消失了,甚至为虎作伥,这种恐怖主义正是打着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大旗。栖息于这种树枝上绝对不会带来任何幸福。同样的还有金融危机。对于这场新鲜滚热辣的危机,书中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只有序言中提到过。但是正是因为这一切,于是美国自身也发出了,we need a change的呼声,如果普世价值的发源地都说他们要变革了,这种价值观也是值得怀疑的时候了。3.何枝可依在《两种怀疑》一文中,李零教授提出了中国古代的两种怀疑态度,一种是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子贡作为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在历史上开创了疑古的先河;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而孟子为圣人护短,则是嫌好人还不够好,而这种态度也开创了辩信的首例。在疑古和辩信这两种态度中,李零教授认为子贡的态度比较好,不过为什么子贡的态度比较好,他是这么说,怀疑使得事情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推翻,因此才有激烈的争论,所以信仰很重要……人们常常因为信仰而争论,但争论对信仰最没用。对于这段,我的解读是李零教授反西方普世价值并没有凿凿的证据,而只是一个怀疑,他怀疑这种模式是否能够成功;而他不相信这一套模式,他更相信我们的老祖宗。所以他要为中华文明翻案,要证明其实除了西方模式之外,其他文明并非是他们所说的早熟的儿童,这只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文明模式。读《费尔巴哈》章一文中,更加体现了他的这个主张。李零的这个思想来自于Marx的唯物史观,静态来讲是生产关系必定要符合生产力,动态来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国是农耕文明的佼佼者,对于战争的经验也远比西方丰富,西方除了扩张的战争之外什么都没有了,而中国则有两种战争模式,一是抵抗蛮族入侵,二是镇压流寇起义。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西方战争模式抗衡的另一种模式。而在《先秦诸子的思想地图》一文中,更加像是一个寓言。书中不止一次把世界现状比作是中国的战国时代,而文章中大谈革命与战争,得出的结论是“先秦历史,武化革命,自西向东;文化革命,自东向西。这是耐人寻味的大趋势。”也就是说,一旦我们能够去欧洲中心化,发掘出我们自身文明的特点,我们可以反过来向西方输出文明,虽然他们武力胜于我们。书的中间讲汉学,又和田晓菲老师大打口水仗,所谓的卫道。4.革命读《动物农场》讲的是革命的悲剧,大概是李零教授又看得出这种去西方中心的革命的艰难性,最艰难的地方在于我们在反帝国主义的同时,又帝国主义化。《动物农场》的七戒的修改正是体现了这种革命随时转向非革命的可能性。有人说得好,李零是个老愤青,然。

中国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洋人则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p158:中国的文化心理中,我们看重的不是“古”,而是“思古之幽情”,这种“造假心理”还活在很多当代中国人的心里。它们既是很新的东西,也是很古的东西。案:关于仿古,可参看李老师的另一本书。p277:“珍珠港事件,罗斯福完全知情,他是故意让美国挨打,为美国参战找借口,这是阴谋。” 案:对此,我只能蛤蛤蛤蛤蛤蛤蛤蛤蛤蛤蛤……p285:“极权主义”,本来是法西斯主义的发明,现在却被当作共产主义的别名(英国人最爱这么讲,奥威尔也受了传染)。案:蛤蛤蛤蛤蛤……李老师难道不知道北朝鲜?总的说,我是不太容易读这本书的。“国”这个概念被过重地强调了,三句不理“美国美国”。“美国什么什么……”、“美国怎么怎么……”列不胜举不厌其烦,阴谋论味重,剑拔弩张,颇有草木皆兵之感……典型老一派五毛党作风。当然,我们都知道的,国情不同,就“国”这个概念来说,国与国之间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国”和美国的“国”完全是两个概念(对比双方的政治制度、国家这个概念。两个国家是不一样的。就说我们国家,往往包含了党、政和人民,政府即是国家,党政如果倒台国家基本玩完。这一点,人家是分开的。)两码事,把他们放在一个台面上来谈,把他们都“单一化”“具体化”地谈我是不接受的…再者…东西方差异被严重地夸大,过分地“剖析”与“解读”,一上来便咔嚓嚓大刀阔斧“划清界线”。其结果就是面对一个四分五裂五马分尸的格局世界。区别认知的“对象”,本是为了研究上的“方便”……多样性是要维护的,过分强调差异性,就没多大意思了。这也是围城,文化上的堡垒,文化上的围城。画地为牢,用书中李老师自己话来讲就是“孙悟空要保护唐僧,给他画个圈,让他坐在里面,主要是怕妖怪来了,把他师傅吃掉,这就叫画地”。普世价值与战争前后关联,这点不错。政权出在枪杆中,也不用总说西方怎么怎么样伪善,全世界都是一样的,问题则出在战争是否正义。但是说普世价值的核心是宗教观就不靠谱了,普世价值最早应该溯归于雅典,没谈苏格拉底却大谈宗教,不着调。这本笔记算是把所有人都骂了一遍了。道理是说了一大堆,反战,没有方案,最终以论革命而结束。不痛不痒,看过就看过了,关于时世格局,我在这里没有什么收获。中国人讲,说宁可信其有。草木皆兵,我看到的是一位心怀忧患的愤青。


 何枝可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