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中国情怀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301195192
作者:余英时
页数:40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新青年》反儒家的火力集中在家族制度和妇女解放两大问题上。除了陈独秀本人的文字外,比较重要的还有吴虞的《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文。吴文则要直接摧破《论语》中关于孝弟的理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便这样一步一步地逼近儒家经典的核心了。从第二卷第六号起,《新青年》又开辟了“女子问题”的专栏,提出有关妇女解放的种种问题的讨论。例如吴虞的夫人吴曾兰女士便在第三卷第四号上发表了《女权平议》一长文,以后还有社会学家陶孟和的《女子问题》、周作人译日本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胡适的《贞操问题》和唐俟(鲁迅笔名)的《我之节烈观》等。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新青年》攻击家族制度和倡导妇女解放可以说是继续并完成了谭嗣同所提出的“冲决伦常之网罗”的命题。所以从《仁学》到《新青年》,其间贯穿着一条内在的理路。这就是说,五四反纲常名教的运动在社会现实的根据之外,同时还有思想史的根源。我们之所以能这样断定,是因为五四一代的思想领袖在传统批判方面仍没有完全脱出《仁学》的典范。但五四确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因为文化的各方面恰好都在发生变化,而且互相支援。从1918年起,白话文开始风行,所谓“打倒孔家店”的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在当时青年一代的心理上所激起的震荡,我们今天已很难想象了。鲁迅用新文学的笔触揭露纲常名教的残酷性的一面,其感人的力量远比陈独秀、吴虞等人的正面攻击为深切。吴虞在读了《狂人日记》之后也深受感动,特别在1919年8月写了一篇《吃人与礼教》,举出中国史上许多记载来证实鲁迅的控诉。从此“礼教吃人”便成为五四时代一个最著名的口号了。《狂人日记》说中国历史满本都写的是“吃人”两个字,这句话的含义却已远远超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而笼罩了全部中国文化的传统。所以客观地说,五四反传统的基调是在鲁迅的笔下奠定的。

前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彭国翔先生合作,决定为我出版一套别出心裁的“作品系列”。这一系列包括一部散文集、一部自序集、一部怀旧集,也许还加上一部访谈录。我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是别出心裁呢?因为其中所收都是我个人所感所思之作,与我在一般史学论著中尽量将自己放逐在外的风格,适成鲜明的对照。如果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概念,前者属于“有我之境”,后者属于“无我之境”。这“有我之境”便是本系列的别出心裁之所在。一九四九年秋季,我在燕京大学历史系读过一学期,燕园的师友和风景后来一直萦系在我的心头。一九七八年十月我随美国汉代研究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其他团员当然都认为到了北大,只有我一个人感觉是回到了离别二十九年的母校。我清楚地记得,在我们一伙人经过未名湖畔时,我还极其匆忙地独自跑到当年的宿舍(燕大第二食堂)去探望了一下。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为我刊行作品系列,我却仿佛感到:这是母校对于一个远方校友的亲切照顾。彭国翔先生费了极大的心力编选这一系列,我对他的感激不是一句寻常道谢之语能够表达于万一的。是为序。    余英时    2012年2月10日于美国普林斯顿

后记

1949年秋季,余英时先生曾在燕京大学历史系二年级就读。燕园之内,未名湖畔(甚至还有湖上,因为余先生曾经在冬天未名湖的冰面上自修过溜冰),都曾经有过余先生的“游踪”。当年的燕京大学,早已是北京大学的校园;而昔日余先生住过的燕京大学第二食堂,现在也已是北京大学人事部的所在。既然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已经“合二为一”,如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来出版余先生的这套作品系列,也可以算是余先生与燕京大学之间缘分的继续了。    这套“余英时作品系列”包括三本余先生文字的结集和一本余先生的访谈录。四本书分别是《中国情怀——余英时散文集》、《卮言自纪——余英时自序集》、《师友记往——余英时怀旧集》和《学思答问——余英时访谈录》。余先生著作等身,除了义理和考据的专业学术著作之外,不乏饱含史思而笔端常带情感的辞章之作。《中国情怀》精选其代表性的散文,分为“价值篇”、“文化篇”、“历史篇”、“士人篇”、“儒学篇”、“读书篇”、“坐隐篇”、“母校篇”、“自述篇”。展卷其中,读者必能感受到其发自深厚学养和真诚良知的对于中国文化的眷眷情怀。在半个世纪以上的学术生涯中,余先生的自序往往是其著作的点睛之笔。《卮言自纪》几乎囊括余先生历年来各种重要代表著作的自序,为读者提供了得见宫墙之美的津梁,读者由此可以领略其学术思想之大端与旨要。《师友记往》则是一册非常有意义的“回忆录”,收录了余先生数十年来缅怀与纪念师友的文字,情致款款,音韵绵长。透过这些“温其如玉”的追记,读者足以深刻感受像余先生那样老一辈中国知识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真正的文化人对于价值、理想和学术的追求与信守。至于余先生的访谈录,则汇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内外诸多报刊杂志对余先生的各种访谈,读者从中可见余先生对历史、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问题的深刻观察和精辟见解。    各书的内容,自然无需我在此赘述。其间一些不得已的少量文字删节,缘由也是众所周知。我想在这篇编后记中特别指出的,则是贯穿余先生几乎所有文字之中的“中国情怀”。在我看来,从1951年1月1日在《星岛日报》发表第一篇文字《能忍自安》(1950年12月22日撰于九龙)至今,余先生各种文字撰述背后,除了学术思想自身的理路之外,“中国情怀”可以说是一个最大的原动力。    在余先生的文字中,“中国情怀”一词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出自他1985年发表于《联合报》和《明报月刊》的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谈我的中国情怀》一文。1988年台湾允晨出版社出版了余先生一本文集《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余先生的“中国情怀”更是由此广为人知。不过,如果说余先生每次抒发自己的“中国情怀”,几乎都会引用明末清初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二中“鹦鹉救火”的佛教故事,那么,至少在1981年,余先生为其1954年香港版的《到思维之路》一书撰写的“再版自序”中,已经引用这个故事了。而在那篇自序中,余先生特意提到,在他1950—1955年就读香港新亚书院钱穆先生门下期间,这个故事是最让他感动的。在此,我想再次将这个故事记录如下:    昔有鹦鹉飞集陀山,乃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日:“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国翔按:“常侨居是山”句《太平广记》、《佩文韵府》等古籍皆作“尝”,惟周亮工文中作“常”。)    “中国情怀”中的“情怀”自然是名词,表示一种情感的怀抱与眷注所在。2010年,香港天地公司出版了一本题为《情怀中国》的书,也是余先生的一个散文集,当然,其篇幅远不如这本《中国情怀》为多。“情怀中国”中的“怀”字,是作动词用,即将“中国深怀于自己的情感”之意。当然,无论是“情怀中国”还是“中国情怀”,意思是同样的,表达的是对“中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这种深厚情感的表达,正是余先生一再引用的“鹦鹉救火”故事中“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这句话。    不过,这里的“中国”对余先生来说,正如中国历史上“中国”一词本身主要的涵义一样,是一个超越了地域和政治的文化概念。如果我的理解不差,在余先生的心目中,“中国”代表的是一种承载了价值与文明的文化连续体。余先生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情怀”,之所以情系于此,正反映了他在情感上对于“中国”的眷恋。这种情感之所以在余先生那里格外沉重,原因不在别的,正在于他亲历了这个悠久的文化连续体被内忧外患特别是中国人自己凌迟的过程,在于他亲眼目睹了这一文化连续体几乎“随风而逝”的命运。余先生的“中国情怀”和“情怀中国”,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由内心所发。这样一种对“中国”的热爱,自然不是一般狭隘与肤浅的民族主义者所能理解的。    1985年4月香港《明报月刊》发表了刘绍铭先生一篇关于大陆“游学生”文学的文章,其中引了当时国内一位文化官员“义正词严”的“爱国主义”质问,所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你芝加哥的和纽约的、旧金山和洛杉矶的美籍华人都加在一起,能懂得这两句诗的含义吗?”对此,余先生首先指出:“‘美籍华人’显然都是1949年以后出现的。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1927年国民革命之后,甚至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都没有听说过世界上有所谓‘美籍华人’这种奇怪的动物。”继而,余先生引了陈垣(1880—1971)《通鉴胡注表微》“民心篇”第十七中如下的一段话,作为“不是答案的答案”:    孟子日:“三代之得天下也,得其民也,得其民者,得其心也。”恩泽不下于民,而责人民之不爱国,不可得也。去国必有可爱之道,而后能令人爱之,天下有轻取其国,而甘心托庇于他政权之下者矣。《硕鼠》之诗人日:“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何为出此言乎?其故可深长思也。    陈垣先生历来被认为是一位最富爱国情操的史学大师。他撰写《通鉴胡注表微》之日,正是在爱国情绪昂扬的抗战时期。他能写下以上这段话,并指出“其故可深长思也”,绝非偶然。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实在是值得深思的。罗素的名言“爱国就是为一些很无聊的理由去杀人或被杀”固然未免偏激,但对于爱国主义这一冠冕旗帜之下悖逆人文和理性的观念和行为,倒也未尝不是一副清醒剂。    余先生一直关注国内的各种动态,近年来对于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更是关怀备至,为建设一个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不懈陈词、倾注心力。这一点,在我看来,正是出于他不愿中国老百姓承受各种苦难的“不忍之心”。余先生的这一“不忍之心”,自然与孟子、陆象山和王阳明的“恻隐之心”、“本心”和“良知”同样千古不磨,而落实在具体的时空之中,即直接表现为其“溥博渊泉”而跃动不已的“中国情怀”。陶渊明的诗中篇篇有酒,余先生的文字中则篇篇都饱含“中国情怀”。余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以及当今各种问题的关注,只有在这一“中国情怀”之下,才能获得相应与深切的理解。当然,我相信,余先生之所以屡屡引用“鹦鹉灭火”的故事,_方面是其“不忍见耳”之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故事里天神助鹦鹉灭火之喻,也反映了他对于未来的某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这次编辑余先生的四本文集,我的学生李卓、王硕和邬正杰出力不少。我相信,他们之所以欣然其中,也都是出于对余先生人格与学问的敬佩和景仰。    彭国翔    2011年12月28日    于燕园未名湖畔

内容概要

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籍贯安徽潜山。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首届毕业,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曾任密西根大学副教授、哈佛大学教授、耶鲁大学讲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校聘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和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曾获国际多所大学的荣誉和名誉博士学位。2006年荣获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终身成就奖”(the John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著有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书籍目录

【余英时自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彭国翔先生合作,决定为我出版一套别出心裁的“作品系列”。这一系列包括一部散文集、一部自序集、一部怀旧集,也许还加上一部访谈录。我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是别出心裁呢?因为其中所收都是我个人所感所思之作,与我在一般史学论著中尽量将自己放逐在外的风格,适成鲜明的对照。如果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概念,前者属于“有我之境”,后者属于“无我之境”。这“有我之境”便是本系列的别出心裁之所在。一九四九年秋季,我在燕京大学历史系读过一学期,燕园的师友和风景后来一直萦系在我的心头。一九七八年十月我随美国汉代研究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其他团员当然都认为到了北大,只有我一个人感觉是回到了离别二十九年的母校。我清楚地记得,在我们一伙人经过未名湖畔时,我还极其匆忙地独自跑到当年的宿舍(燕大第二食堂)去探望了一下。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为我刊行作品系列,我却仿佛感到:这是母校对于一个远方校友的亲切照顾。彭国翔先生费了极大的心力编选这一系列,我对他的感激不是一句寻常道谢之语能够表达于万一的。是为序。
余英时
2012 年2 月10 日于美国普林斯顿
目录
价值篇
中国近百年价值观的变迁(1993) / 3
让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先富起来(1999) / 15
恢复人类文明的元气(1999) / 22
重振独立自主的人格(2000) / 24
晚节与风格(2001) / 28
容忍与自由(2002) / 30
文化篇
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1981) / 35
文化危机与趣味取向(1985) / 45
科技文化与大众文化(1985) / 54
论文化超越(1990) / 64
美国华侨与中国文化 / 79
历史篇
关于中国历史特质的一些看法(1973) / 91
史学、史家与时代(1973) / 103
中国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动力(1995) / 123
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2005) / 130
关于中日文化交涉史的初步观察(2007) / 153
士人篇
道统与政统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1980) / 169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1991) / 196
商业社会中士人精神的再造(1999) / 206
漂流:古今中外知识人的命运
——刘再复《西寻故乡》序(1996) / 214
儒学篇
儒家君子的理想(1985) / 223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1985) / 244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1995) / 252
现代儒学的困境(1988) / 260
价值荒原上的儒家幽灵(2006) / 265
读书篇
陈寅恪《论再生缘》书后(1958) / 271
古典与今典之间
——谈陈寅恪的暗码系统(1984) / 283
怎样读中国书(1990) / 293
记吴宓的“殉道”精神(2003) / 299
书中乾坤大(2004) / 303
坐隐篇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吴清源《以文会友》读后(1986) / 309
“欲超胜负入中年”
——林海峰纽约名人战记感(1998) / 314
“殿上垂裳有二王”
——为王立诚、王铭琬的围棋成就而作(2000) / 318
境界与平常心(2001) / 326
母校篇
为“新亚精神”进一新解(1974) / 337
我对于新亚校友会的期望(1975) / 341
新亚精神与中国文化(2000) / 344
新亚书院纪念碑铭(2009) / 356
唐君毅先生像铭(2009) / 358
自述篇
我的中国情怀(1985) / 361
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1988) / 366
我走过的路(1995) / 370
我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追索
——克鲁格奖演说(2007) / 378
我与中国思想史研究(2008) / 383
编后记

编辑推荐

《余英时作品系列•中国情怀:余英时散文集》编辑推荐:中国和美国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华裔知识分子余英时,用数篇精致散文反映中国近百年价值观的变迁。《中国情怀:余英时散文集》由彭国翔编。《中国情怀:余英时散文集》分为:价值篇、文化篇、历史篇、士人篇、儒学篇、读书篇等9篇,收入了《中国近百年价值观的变迁(1993)》《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1981)》《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1991)》等散文作品。

作者简介

如果说,陶渊明的诗中,篇篇都有酒,那么余英时先生的文字中,可谓篇篇都饱含“中国情怀”。余英时常把自己比作曾侨居陀山的鹦鹉,时时想为中国的文化生命之赓续光大尽一点心意。余英时先生除了义理和考据的专业学术著作之外,不乏饱含史思而笔端常带情感的辞章之作。本书几乎囊括了其代表性的散文,分为“价值篇”、“文化篇”、“历史篇”、“士人篇”、“儒学篇”、“读书篇”等。从中,读者能感受到其发自深厚学养和真诚良知的对于中国文化的眷眷情怀。

图书封面


 中国情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我不在学术圈内,也不在任何一个圈子中,低薪低学历,见识浅薄,只是混世。初知余英时是因为他的书列在《江城》前后。《江城》半年前读过,作者何伟,来自美国密苏里州。一个异国人在中国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城带着学生们的戏剧已然淹没在长江之下。淹没,我喜欢这词。事物都会逝去。逝去之后的痛才格外的清晰。从有,到无,而后,从无,到有。从何伟处知道,所谓的意识形态防范之严厉。明白了当下发生的荒诞大剧。同时,也理解在自由民主思潮下不由自主夹带的一点私货。而后读了《中国情怀》,分“价值篇”、“文化篇”、“历史篇”、“士人篇”、“儒学篇”、“读书篇”六章目,上承下启以古到今,用浅显的言语充分展现了余先生的学识与真诚。阅后不胜感激,在阅读时在书旁笔记后提出的疑问和感想,在下几行中就能得到解答和共鸣。谆谆教诲,不愧大家。其下寥寥几字,算是对自己一个交待。网上争论东西方价值观由来已久。一向认为每个文明都有其值得骄傲之处。自上世纪初中国阵痛到今天,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反思。当年民主思潮再如何发展,普通民众还是不甚了了,以自由民主取得知识份子的信任,以土地田产争取底层无产,以彼好应之,不过是长短经中一篇帝王术而已。说现行制度的产生是中国文明(或者说自清代当权者以来有意的愚民政策背景下)的必然发展不为过。比之西国分权而制,仍在集权旧路中。但这并不代表东方文明一无可取。真理是埋在土里的金子,过一段时间,用语言擦拭一番罢了。中国讲明德、心性,与西方真、善、美的价值观别无二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之弊在于顺应当权者不断妥协不断被利用。而西方民主思潮又很容易被改头换面失去初衷。每个投机当然都要截取一部份真理以惑民众,东西之争大约如此。大可不必在反对投机的同时,把真理一同摒弃。天下乱,方有思潮的爆炸。以古温新,自春秋起货各家说始知今投机者流弊。对照西方思想,真理,或者说道,从来都是同一的。诸子百家货各家学、现代东方传统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潮的对撞,不必相互敌视。各家各有利弊,去芜存菁。其实真理从来都在,落到具体事物上才以繁复的语言新名词惑乱本真。东方传统真的瓦解了吗?大道从来都在,术不同而已。术不同,运用之人不同而已。落到具体事物,不免错综复杂言语堆积。此时非彼时,但如今抱有一身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思想的人不在少数。各家深知真理不包装,当权者吃不下去,但其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妥协,抱有幻想,中国现有的一些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西方国家有阶级之分,中国也有士民之分。国事尽由士操纵,民众只得听从的份。说不必凡事称阶层,其实错了,精英的产生在平民中毕竟是极少的一部份。为了生存,每个人或阶级都只为自己的利益说话。余先生注当代每一个人有志于国事者都可称士。余深以然之。并且,一个罪犯也应该有自己的声音。所谓精英阶层,除其思想性外其它不应该被特殊对待。普通民众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从来也只能靠自己争取。胡适之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应该被铭记。肯定自由民主同时,得要认识到西方国家对内民主,对外侵略扩张也不是争的事实。现代公知,几多真假,西方利益集团充当的角色不言而喻。究其根底,不过是几大财团的利益。利字当前,外商与中国货郎的勾结,只怕底层利益更不能保证。国无道,民求大道,余先生为著书说,自省省之。今士,公民也,并愚夫妇也。更觉大道不过本心良知。民之众,国也。民有道,国道也。格物致知,知以明性,以性发本心至善。由外推内,若是每个公民具有自我的智慧和长远的目光,国家自然和谐昌盛。再多说一句,精英富豪可以出走国外,去彼乐土。底层是去无可去。若仍抱将死心态,定是如死之愿。在法制之内,大可发生自己的声音,以争生之权利。政治与吃饭息息相关,并非高高在上一纸空文。谁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仍是站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一切不同阶层良莠不齐的不分左中右的公民。在这片土地一日,为了自身的生存,无可逃避。余先生此书能出版,可见当局诚意。读罢网上闲看,说简体版仍有删节,几时有幸能窥全貌,或可解我之惑。
  •     又一本余先生的文選,其中大概一半是以前各種選集裏面收過的。其實,我下決心買這本,主要是爲了《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一文。可惜的是,又是閹割版,第二部份“知識分子與政治權力”少了一大半,知識份子在共產黨統治下的命運,仍然屬於禁忌的話題。。。在幾篇文章中,余先生都指出近代以來中國知識人的“政治中心主義”,即將一切問題都最終歸結爲政治問題,以為政治問題解決了其它問題也便可以迎刃而解。近一百多年來,現實逼迫著讀書人獻身於政治,或關注於政治問題的解決。李澤厚當年說“救亡壓倒啓蒙”,這實在是不得不然的一種選擇。在今天,雖然沒有了“救亡”的壓力,但社會各個層面仍籠罩在威權政治之下,仍沒有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遭受壓迫的自由。尤為關鍵的是,在許多人的眼中,中國的未來是不清晰的,在不長不短的時期之內是可能發生政治變革的,這直接關係到全體人民的生存境遇與生活選擇問題,於是,政治自然被多數知識份子視作頭等大事。余先生長期生活於另一個世界,雖然也關心於中國的現實與未來,也對中國近數十年的苦難與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但畢竟與那些生於斯長於斯還將要終於斯的人在具體的生命感受上有著顯著的差異。余先生可以以比較長遠的眼光來探索未來的中國向何處去,但身處中國的知識份子卻無法不為自身在當下及明天的處境而憂心,而苦苦思索。這也是現實環境“切膚之痛”逼出來的無奈。記得有一次與鄧師和朴明進兄聊天就觸及過類似的問題,而這是朴兄作為一個外國人很難體會的。當然,余先生的批評是有道理的。在一個社會之中,政治並不是最根本之處,並不是第一義的。事實上,如果不能在學術、文化上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時的政治變革即使成功也是很難真正“立”得起來的。今天學人關注現實的同時,同樣需要在文化重建上用力。政治是一時的,是短時段的,而文化則可以永恆,是長時段的。這並非意味著文化是不變的,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形勢之下,文化自然要不斷調整、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但在我看來,文化的根源或者說一個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不變的。比如說,孔子以來的文化傳統,仁自然是第一核心要義,但自漢至清,“仁”卻有不同的闡釋——有些未必合理,但也是時代的產物——如何在“仁”的基本原則下形成適應現代生活的表現方式,是今天學人更為重要的任務。關於吳清源、林海峰等圍棋大師那幾篇也頗引起我的興趣。記得九十年代中後期,在報上常見到中日韓三國圍棋大賽的消息,大概還延續著八十年代聶衛平十一連勝的餘波。我注意圍棋的時候,聶已現老態,最如日中天的是馬曉春,常昊、古力都還很年輕。但那時最強的無疑是李昌鎬,無論中日,都沒有人能與他抗衡。余先生在此則提出下棋的“境界”問題。在傳統藝術之中,琴棋書畫都是以境界論的,是超越於“藝”的層面而進乎“道”。如果只是強調技法,則只是在較低的層次上用“智”,不過是“匠”而已,是不如大雅之堂的。余先生指出在競技的層面不利於日本圍棋手的發揮,而中國也只是把圍棋當作一項運動,只是在制度上模擬日本,卻並沒有領悟圍棋的真諦。吳清源、林海峰雖是華人,但在日本的圍棋環境中成長,受日本文化的薰陶,也才能達到與圍棋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是日本傳統文化傳承至今的結果。日本其實提供了一個西方文化與自身傳統文化並存不悖的例子,這是今天的中國值得深思和學習的。2013年2月6日
  •     余英时先生的著作,已经出版了很多,多是专业性颇强的长篇大论,而先生“小文章”的精彩,往往被人们忽略,这两本书应是补足了这个缺憾。《卮言自纪》是余先生各种自序的集合,他著作等身,大作写竣,往往自撰一序,将全书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介绍,语言平易中,将复杂的学理娓娓道来,极有趣味,堪称是将先生思想的凝聚,将这类文章集成一书,有尽览其胸中丘壑之妙。《中国情怀》则是散文,余先生学术之余,常于此道中寄托情怀,本书囊括了先生几乎所有的代表性散文,从中可见其深厚的情怀。成为大家,原因不外乎三点:首先,是传统的丰厚积累,在治学之路上,余先生先后得到了钱穆、杨联陞两位大师的指点,在他所成长的背景中,传统并没被当成是时代困境的替罪羊,所以他能相对完整地获得传统智慧的滋养。余先生的学问框架是西方的,但他的情怀、趣味与感受却是东方式的,他同样有戏墨的趣味,有小中见大的蕴含,这份典雅,在这两本书中展现最充分。其次,是对现代学术的熟悉,余先生的历史解释框架来自西学,中文典籍往往只是注脚与例证,如果没有思辨与理性的约束,对传统理解越深,就越容易走入滥情,越容易失去批判的能力,结果便淹没在古典的丰富中,成了守财奴,而非化古为今的创造者。第三,是自信。一般来说,求学的过程往往是挫折自信的过程,学问越大,便越不敢下定论,便越会慎言,如余先生这样主张鲜明的学者,其实并不多。毫无疑问,余先生的自信既有师门的原因,又有氛围的原因。融汇中西,且能找到自我,近现代许多大家都是如此取得成功的,但应该看到,在“找到自我”方面,依然是融合者多,会通者少。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太大,此外,自1840年以后,东方文化屡屡遭遇现实的挫折,既无法自圆其说,又不能回应时代的紧张,事实上处于了停滞的状态。而西学则不断推进,几乎每过10年,风格便有陡变,这就加剧了会通的难度,易给人以拿西学的旧观点来补东方学术之穷的观感。嫁接,往往是不容易获得生命力的,会通中西,这是几代学人不断奋斗的目标,到目前为止,这一伟业依然只现一道曙光,在未来的百年中,我们需要不止一代的大家,他们不断地发挥其创造力,不断地去完成这个修补工作。余英时先生做出了他们这一代学人的贡献,后来者要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品读大家境界,可知方向所在,该怎样继承。

精彩短评 (总计85条)

  •     余英时逝去再难追
  •     中国情怀,大家气度
  •     中国情怀,鲜有的真知灼见。良心作者,以中华文化重新建构为己任。
  •     慢慢地去了解国学、了解历史~~
  •     不同学术专著的艰深难懂,但依旧保留着余老先生考据的严密思维,科举一篇,史学一篇,一读再读,回味无穷
  •     《怎样读中国书》不错
  •     余老的一片情怀令人感动。“长居是山,不忍见耳”
  •     好多料,消化中。
  •     “其间一些不得已的少量文字删节,缘由也是众所周知。我想在这篇编后记中特别指出的,则是贯穿余先生几乎所有文字之中的‘中国情怀’”
  •     冲着作者的大名而购买,而后一口气阅读完。
  •     还是很严肃的。
  •     相当不错
  •     从抽象意义上表达了一个对自身文化充满深情的人的一些独到见解。我们都有中国情怀,更需要的事文化层面上的情怀。
  •     刚开始读时很有压力,读不到心里去。后来,读得汗毛直立。。。
  •     书如其名,几乎收入的每篇散文里,都可以读出余英时先生浓浓的中国情怀。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和信手拈来的造诣让人受益匪浅,而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无比珍视和深切感情又让人感动无比。
  •     选择货到刷卡,快递说POS机器坏了,付现金又说零钱不够。另外希望当当的快递也能像京东一样着装统一,服务热情。
  •     好看
  •     还没开封。对余英时还是有信心的。朋友推荐读的
  •     比较喜欢的是其中的儒学篇和读书篇,2篇写陈寅恪的读书笔记读来很有感觉,尤其是其中《论再生缘》一篇,1958年写的,那时余英时还不到30岁吧?用浅近的文言写成,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他少年时的热血情怀,交织在陈寅恪的身世沉浮之中,不由人不一读三叹也!
  •     著名史学家,向往已久的余英时先生大作!
  •     这算是解禁了吗?亚马逊在帮"中关村图书大厦专营店"卖,……哈哈 讀過三聯的系列,有些文章選得重複了。但很喜歡這種分類,尤其是寫吳清源林海峰的幾篇,分析中日手談境界,非常受益。
  •     学者之文
  •     国内出版余英时的书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经常性地的内容重复,甚至有些连删节部分都不标注出来。
  •     大师手笔,经典常读
  •     比较水……
  •     很喜欢余英时的书,流畅,直白,没有故作深沉,复杂的事做简单了,相见恨晚。
  •     不错,很有启示的一本书。
  •     “我在那里,那里是中国”。——余英时
  •     从“士”到“知识分子”再到“知识人”
  •     出来啦!
  •     此书选文咋的还有点意思,都是余先生一字未注的所谓“散文”.第二眼再察,就更有意思了.真可谓不伦不类,即有面对普通大众的文字,如论自述、论母校、论围棋等,又有具学术意义的专论,如论儒学,论士等.普通读者,专论部分妥妥读着累.而专业读者,里面很多文章又可以直接忽略.所以窃以为,如果说这书出版真要有个销售面向对象,那么除了图书馆,估计也就余先生的脑残粉了.另,装帧确实让人爱不释手...
  •     给女友买的,她很喜欢
  •     我非常喜欢,慢慢品味
  •     大师的文字向来都是具有思想性、可读性,既有高度,又有深度。
  •     这本书能在中国大陆出版,即能让人看到些许希望
  •     余先生的书买了不少。高山仰止的感觉。
  •     据说是经典,以后会慢慢拜读的!
  •     几日昏昏,读余英时《中国情怀》。论士以事颇为中肯。国无道,民求大道为著书说,自省省之。今士,公民也,并愚夫妇也。更觉大道不过本心良知。民之众,国也。民有道,国道也。一时之得,未必昭昭。以期后著再以教我。
  •     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购书体验
  •     边角儿被磕坏
  •     余英时先生的这个选本系列,对于初知者一窥门径很好
  •     仔细读了前半部,后面的粗读。
  •     最后一篇文章是余英时先生学术思想的脉络,尤可引起关注。
  •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
  •     很不错,珍惜着地看
  •     名人名家还是对得起这个称号的。
  •     很好,行文叙述细致,温馨,饱含深深的中国情怀。余英时虽身在美国,但对故国依旧怀有深情。
  •     余英时老先生,钱穆大师的学生。其著作应该很好的啦。
  •     读史学大家的书,只能不断地提醒自己,没文化真可怕。
  •     真是感谢禁书,不然没想到要去读。
  •     在大连图书馆的美国文学书柜被我翻到的这本书。写的很好,最有共鸣的是在书的末尾讲从西安坐火车去敦煌时想到的这片土地上灿烂的历史。立贴为证,五年之内走一趟这段路程。2015.1.25
  •     装帧精美,正品,还没舍得看,值得期待
  •     大师的书,杂文,不少深刻的见解,受益良多
  •     光是一味憧憬古文化和中国特有文化。但是实际学说和思想的概述和见解。。。确实不够深入。
  •     永怀中国情。
  •     余英时作品系列
  •     很不错的一本书 需要好好读读
  •     汗青亦有怆然心
  •     没有文化理性难以谈政治理性。
  •     写围棋的那几篇不错,还有几篇关于陈寅恪的也不错
  •     余英时集四册中的一册,余先生的作品很值得一读,浓浓的师友情谊、中国情怀。
  •     原来老先生的文章是如此的好,要继续找来读.
  •     不是一般的贵啊
  •     公知属性的余英时,挺云中上师的
  •     北大新推出的
  •     中国情怀——余英时散文集余公之作,必读
  •     余先生的思想很冷静,也很自信,这是非常难得的。
  •     很有深度的书,静下心来看。
  •     书不错,正版,发货速度很快
  •     许多重复篇目,三联一贯为好
  •     邮寄的速度很快,书更是值得一读
  •     可以涨姿势的书本。
  •     199-38买的,价格给力。
  •     亮点频频
  •     还不错!
  •     买这本书,就是想要进入余英时在“有我境界”下对中国历史问题的见地,这是重要的学习历史的一个方面。
  •     : I712.65/4168
  •     在情怀贬值的时代,重读余英时的《中国情怀》,是需要打起兴趣的。本书收录了余英时“价值篇”、“文化篇”、“历史篇”、“士人篇”、“儒学篇”、“读书篇”等方面的短论,很多文章已经收入其它文集了。重读的感觉还是余英时在古今中西之中,并没有找到一条有效沟通的道路,所有的文章反而显出他左支右绌。比如,钱穆的《学龠》能够毫不犹豫选择朱熹的读书法,然后逐一疏释。而余英时的如何读中国书,则是要谈读书不需要方法,不要收什么规矩,要学无定法,不要有意见,这是指入门的时候,不要被自己的看法绊倒了。不过,这里我们也能看到余英时力图弥合中西之间的差距,试图左右逢源,可惜的是余英时读书并不深入,钱穆开的书单,余英时是没有读完的,所以对于中国学问的功底终究是欠缺的。如果,他没有那么强的政治关怀,也许学问会好一些吧。
  •     读先生的文字,在精神上先富起来,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     理智和感性的结合
  •     清晰,明辨,不啰嗦。《史学、史家与时代》《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等篇给我很大的心灵震荡。唯一顿笔之处,在于散文文体限制了议题发挥,只能大题小做,无法更精微幽深地探讨,从而陷于流弊之中。
  •     新书旧文
  •     余英时的书不好理解,需要多读几遍,还得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
  •     读余英时先生的散文集《中国情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增加了若干历史知识;二是在价值观方面,对余先生沟通传统与现代的努力,有了更多同情。而其所提出的论断,多平实公允,并不一味回护“传统”。三是作者的一支健笔,谨严的史论之外,更有一种人文的关怀,这极大地增加了让人阅读的兴味。
  •     有些篇章在余先生其它论著中已收入。没有想象中选得好。还是踏实看先生的专著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