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智慧的水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诗歌:智慧的水珠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309059649
作者:邵毅平
页数:290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抒情的智慧  几千年来,中国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歌是“天下”(古中国人心目中的)唯一的诗歌,他们很少意识到还有其他种类的诗歌存在,一如他们很少意识到还有其他种类的文化存在一样。如果他们碰巧遇到了一些用其他语言写成的诗歌,他们就把它们译成中国诗歌的式样,仍作为中国诗歌来欣赏。  但是进入近代以后,中国诗人的这种幻想便被无情地粉碎了,一如他们在其他方面所遭遇的那样。随着以西方诗歌为中心的外国诗歌的涌人中国,他们知道了原来还存在着一些远不同于中国诗歌的诗歌样式,而且同样拥有自己悠久的传统与丰硕的成果。  同样的情况也在相反的方向上发生。以西方诗人为中心的外国诗人,也开始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一种中国诗歌,这种诗歌远不同于他们所熟悉的诗歌样式,却同样拥有悠久的传统与丰硕的成果。

内容概要

邵毅平,江苏无锡人,1957年生于上海。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东亚文学关系。著有《中国诗歌:智慧的水珠》(又名《诗歌:智慧的水珠》)、《洞达人性的智慧》(又名《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传统中国商人的文学呈现》、《论衡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论集》、《中日文学关系论集》、《无穷花盛开的江山:韩国纪游》、《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又名《韩国的智慧:地缘文化的命运与挑战》)、《胡言词典》、《诗骚一百句》等十余种。译有《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等多种。为复旦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新著》作者之一。

书籍目录

初版前言诗艺篇  第一章  抒情的智慧    抑制对神的关心而只凝视人间的文学    它常常是由偶然的事件所激起的    只有短诗给他留下最明确的印象    含蓄是我们从东方学来的重要东西之一    一种中国智慧的芳香    他们的诗歌往往给人以普遍的与    非个人的印象    仿作是中国一切艺术的富有魅力    的特色之一  第二章  意象的智慧    夕阳无限好    柳色黄金嫩    夜半钟声到客船    楼船夜雪瓜洲渡    朝辞白帝彩云间    象征是中国古诗的生命    奈寒惟有东篱菊  第三章  诗律的智慧    诗型    平仄    对偶    句法时间篇  第四章  时间观的智慧    人生忽如寄    花开堪折直须折    暮去朝来颜色故    明年花开复谁在    此生此夜不长好    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五章  季节观的智慧    人生几何春已夏    满地芦花和我老    人生看得几清明  第六章  人生观的智慧    荣名以为宝    服食求神仙    思为双飞燕    先据要路津    为乐当及时    纵浪大化中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第七章  历史观的智慧    无情最是台城柳    旧时王谢堂前燕    商女不知亡国恨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空间篇  第八章  政治观的智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将功成万骨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振衣千仞冈    适彼乐土  第九章  乡土观的智慧    远行不如归    每逢佳节倍思亲    日暮乡关何处是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近乡情更怯    却望并州是故乡    不知何处是他乡  第十章  爱情观的智慧    他生未卜此生休    同来望月人何处    春蚕到死丝方尽    有情安可别    卧看牵牛织女星  第十一章  生活观的智慧    悠然见南山    夜雨剪春韭    拄杖无时夜叩门    春眠不觉晓    劝君更尽一杯酒自然与超自然篇  第十二章  自然观的智慧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景物如初情自老    已是黄昏独自愁    芳草离离悔倚阑    疑此江头有佳句    古人今人若流水    心与广川闲    落叶哀蝉曲  第十三章  超自然观的智慧    天若有情天亦老    嫦娥应悔偷灵药    几回天上葬神仙    诗成泣鬼神    魂魄不曾来人梦    家祭无忘告乃翁    重版后记

作者简介

《智慧中国文学》“四季”套书一套四种,从“智慧”角度诠释中国古典文学四大文体,具有作者独特的视角、文笔与写法,既富深湛的思致和学理,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是其中的第一种“春卷”,主要诠释中国古典诗歌中所呈现的智慧,分为“诗艺篇”、“时间篇”、“空间篇”、“自然与超自然篇”等四编。就诗歌形式而言,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在抒情、意象、诗律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就诗歌内容而言,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在时间观、季节观、人生观、历史观、政治观、乡土观、爱情观、生活观、自然观、超自然观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
本书在大陆曾热销而又绝版,在台湾先后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并常销十余年。现由作者精心修订重版,纳入本套书中,是为定本。

图书封面


 诗歌:智慧的水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书结构清晰分类明确,从结构与思想、技术和内容的角度领着读者游历了中国诗歌中的各种美丽的风景。但是本书对于中国诗歌的定义不明确导致了作者在写作时有些文思不顺,比如“词”是不是属于中国诗歌的范畴。作者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显然是犹豫的,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以词句作为他观点的例证,而当诗歌例证缺乏时,一两句词会冒出来,让人觉得有些突兀。不过这本书是介于赏鉴类图书和学术专著之间的,这为作者的不严谨给出了一些开脱。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角色是模糊的,他游离于中西方各种观点之间,企图做出中西文化的比较。但是一般情况下,他倾向于支持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辩护者。就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对于中国语言文字以及现在国人对于民族语言的态度的浅见。和其他各种语言比较,发现中文是一种非常完满的语言,一个字一个音节,每一个字都像一件可以玩赏的艺术品。而当这些字符在诗人的妙笔下起舞时,它们便成为了承载者智慧与情感的宝石项链,完满到无可挑剔。中国的语言文字应该是最接近“道”的。对称、对比、对立,无不体现出道家阴阳平衡的天人宇宙观。诗歌语言在结构上的对称体现出一种均衡之美,而世界上其他的语言就不能像汉语这样让诗歌具有如此完满的结构形态。诗歌讲究平仄,往往,平仄在一句诗的前后两部分是相对的,平对仄仄对平,这就像阴阳嵌合一样,体现出一种最求完满和谐的智慧。在文言中,对偶总是非常常用的,中国文人总是拿两种非常东西进行对比,仅仅用两个极端就可以把问题阐释清楚表面人的观点,比如远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低、大小等等,在中国文人的思维中,世界是能用这些简单的对立关系概括和描述的,着也体现的是中国人对于世界本源的彻悟。所以,中国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哲学,中国人对哲学的表述是隐喻的含蓄的,他们不会长篇大论的对于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进行论证,因为他们对于这种观念有着一种不自觉的融合和统一,在举手投足间,他们的智慧已经得以表述,不需要雄辩与论证。对于诗歌的研究必然是站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的,而所谓的现代视角从根本上说便是一种西方视角,也难怪本书在研究的时候要引用诸多西方汉学家的著作比如《牧女与蚕娘》等,也无怪乎出现将中国人的情感标以其他名字,说中国诗歌缺少各种元素。从另一个视角来重新 审视自己的文明会有一种识得庐山真面的清晰明了,但是这必然是出于一种比较,但凡是比较就有一个潜在设定的标准,而作为中国人,我们现在在重新深度古诗的时候,恐怕很难再像古人一样沉醉于庐山迷境中的陶醉却反倒多了一些站在现代视角上的有些优越感的“明智”与“清醒”,但是我想,乘飞机从高空对庐山一览无余和身在其中陶醉迷失的感觉必然有着天壤之别吧,所以读了这种用一种比较、归纳的宏观思维写的诗歌论著之后,更应该深入诗歌迷镜中去身体力行地走一遍。对于传统文化来说,现代人不能不说是局外人。当中文的完满结构被现代语言肢解到支离破碎,人们恐怕已经很难再感受到那种深藏于语言中的人生哲学。我们站在现代文明的繁华中从诗歌的间隙觊觎窥探古人的心灵,却发现我们在越走越远,当我们丢弃了祖先那充满哲学智慧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对于自己语言文字的研究我们恐怕较欧美的汉学家毫无优势了吧。作为背信弃义的后人,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和颜面说诗歌是民族骄傲的传承!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一本能给人带来质变的书~
  •     我导最高!诗情与才学兼备!
  •     老汪的中国文学传统的参考本,不过汪涌豪毕竟还是有水平。不知道邵逸平自己来上会是怎样的情景。
  •     不知为何感动,难道是敏感力暂时提升?
  •     很赞
  •     邵毅平老师的作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环环相扣,非常精彩。
  •     下次如果能选上邵老师的课也挺好丫~~
  •     复习中国文学传统必备
  •     大学的时候在旧书堆里找到了《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这本书,看后很喜欢,作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自有一番独特的体悟和见解。可惜现在只收藏到了这一系列的春卷和夏卷,缺了秋卷和冬卷,很是遗憾。
  •     国学的推荐..可是真的很好!
  •     很容易读的教科书,内容比较杂,缺乏深度也是没办法的事。
  •     汪涌豪的課基本就是這本書了,外加上人格魅力
  •     语言浅显,见解独到。
  •     我觉得它的解读很到位也很好懂。它解释了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会这么美,让学习者从懵懂状态幡然醒悟。
  •     神书不解释= =
  •     果然... | 中国文学传统
  •     借用了很多观点所以不知道其原创性。如果是原创的那就是相当赞啊。
  •     2010,5,图书馆的书
  •     个人认为中学生很适合读这本书 对诗歌鉴赏题 有帮助
  •     很喜欢的邵老师,再找出来看一看。
  •     教材入门读物
  •     教科书。
  •     浅显但是又很学术推荐
  •     从智慧和传统角度带来了对诗歌的别样体会
  •     教材
  •     系统概括了中国诗的美和形式
  •     给同事买的,评价很好
  •     启蒙 易懂
  •     汪涌豪中国文学传统课的底本。虽然见过作者但是完全搞不懂他们俩是什么关系。其实挺有趣的,引了大量汉学家的话来做例子,是打破思维定势的好方法。虽然有些地方也让人觉得“哈?这也值得一提?”。不过全书的结构简直乱七八糟,自然观几乎在每一章里都有分布,某些观点(例如“自然是人生的平行与对照”)出现的次数多到忍无可忍。所以汪涌豪上课最大的优点就是把这本书的逻辑理顺了。
  •     古典文学普及本
  •     书最后的讨债后记给力了!!
  •     中国文学传统用书,让这门课的复习变得很幸福。希望分数尽如人意,谢谢老师~
  •     内容倒是很好,纸张也不错但是送来的时候封面皱了……
  •     没有黑话,非常友好。汪大师段子讲得好呀!
  •     新诗话。
  •     属于是有作者的个人见解、比较深入浅出的一本书吧。
  •     为初入诗歌传统的新手铺路。为了解日本汉学研究起个小头。
  •     以超快速看完 我爱这门课 但是考试!!!
  •     看诗歌的角度
  •     轻松易懂,可读性甚高,例子也不少。特别喜欢“乡土观”的那一章,感怀。
  •     我不习惯这样的书。字符间隔太大了。我喜欢实惠的,喜欢薄薄 的书,而容量又是密集的那种,拿在手里很轻,看看有意思的。
    写的不错,作者角度很集中的。我读书,有收获。
  •     中国文学传统 汪大师可有趣了!
  •     是一本私人阅读经验里格外珍藏的书。来自2013年。翻了下之前的笔记,又有好多金句想抄在教材上当注解。今年如果时间够还会重新翻一遍。
  •     看完这本书的感想就是,应该把每页注释里反复出现的那几本书读过才算。以及中国古诗的理论都是外国人做的?。。。不过这本书作为教材确实好读【其实就是飞速地翻书。。。
  •     有邵老师签名的好书,喜欢他的课
  •     GOOg.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