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中国新诗章节试读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
ISBN:9787309028287
作者:张新颖
页数:584页

《中国新诗》的笔记-第340页

《表达》:表达之惑
原诗:

表达
我要表达一种情绪/一种白色的情绪/这情绪不会说话/你也不能感到它的存在/但它存在/来自另一个星球/只为了今天这个夜晚/才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
它凄凉而美丽/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可就是找不到另一个可以交谈的影子/你如果说它象一块石头/冰冷而沉默/我就告诉你它是一朵花/这花的气味在夜空下潜行/只有当你死亡之时/才进入你意识的平原
音乐无法呈现这种情绪/舞蹈也不能抒发它的形体/你无法知道它的头发有多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梳成这样的发式/你爱她,她不爱你/你的爱是从去年春天的傍晚开始的/为何不是今年冬日的黎明?
我要表达一种细胞运动的情绪/我要思考它们为什么反叛自己/给自己带来莫名的激动和怒气
我知道这种情绪很难表达/比如夜,为什么在这时降临?/我和她为什么在这时相爱?/你为什么在这时死去?
我知道鲜血的流淌是无声的/虽然悲壮/也无法溶化这铺满钢铁的大地/水流动发出一种声音
树断裂发出一种声音/蛇缠住青蛙发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预示着什么?/是准备传达一种情绪呢?/还是表达一种内含的哲理?
还有那些哭声/这些不可言喻的哭声/中国的儿女在古城下哭泣过/基督忠实的儿女在耶路撒冷哭泣过/千千万万人在广岛死去了/日本人曾哭泣过/那些殉难者,那些怯懦者也哭泣过/可这一切都很难被理解
一种自己的情绪/一种无法表达的情绪/就在今夜已来到这个世界/在我们视觉之外/在我们中枢神经里/静静的笼罩着整个宇宙/它不会死,也不会离开我们/在我们心里延续着,延续着/不能平息,不能感知/因为我们不想死去
一九八一年

柏桦在《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快乐》一文中毫不掩饰对波德莱尔和北岛的热爱以及二人之诗风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一句“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快乐”贯穿始终,它的影响在诗人的这首《表达》中也可看出端倪些许。
凄美的情绪难以表达,“是一朵花”,气味在黑夜下潜行,“只有当你死亡之时/才进入你意识的平原。”然而我们不想死去,所以这情绪就静静地潜伏着,“不能平息/不能感知”。诗题为《表达》,可是到最后也并未明确表达这样一种“白色的情绪”,只能是未知——读罢,读者愕然,诗人似乎也并未走出混沌——是要表达这样一种情绪的,可是却难以感知,更何谈表达。困惑的纠缠固然恼人,但也恰恰就在被这样的情绪捉弄中获得乐趣。正如诗人自己谈及《表达》的创作的时候也会说,“词语在难受中幸福的滚动”。
诗人的确费了很大心思来表达这样一种情绪所带来的感觉,但是诗人所表达的尽是“无法表达”。这样的一种情绪就好像你问“夜,为什么在这时降临”,好像你问“我和她为什么在这时相爱”,又好像你问“你为什么在这时死去”。这些问题第一眼很简单,但确实难以回答,最好的答案只能是“它就是这样”——应用于这样的情绪之上则同理——你明明想说,却找不到答案,最后连自己也被迷惑。
很明显地受到波德莱尔的影响,从诗人各意象的使用以及所创造的意境来看,《表达》的表达手法毫无疑问是象征主义的。整首诗都被诗人的主观感受笼罩着,尽管诗人未能确定“白色的情绪”是什么,却也的确营造出了颇为玄妙梦幻的气息。当诗人提到“另一行星”“夜空下潜行”“意识的平原”时,没有人会不被这样一种莫名的空洞却又的确可感的感受所吸引。再说意象,诗人在描述创作历程时也表示蛇缠住青蛙(颤栗的不可名状的美之恐怖)、水流动、树断裂的声音使他有了表达的欲望,进而把影子、花香纳入诗中,集合了所有感官来表达一种类似意念的情绪,遥不可及却也适得其所。
尽管北岛对柏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是二人却并非属于同一个诗派。根据个人介绍,更多的经历了文革苦难的前者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而创作生涯在79年以后的后者则属于后朦胧派的标志性人物。然而,总有些东西是一脉相承的。这首《表达》显然不如《回答》一样富有激情、慷慨激昂,而是因为浓厚的神秘的气息而显得更加平淡;但诗的味道中却仍然保存着那样一种“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柏桦在《始于1979》一文中也提到,后来海子的诗,乃至死亡中也贯穿了这样的感受。如果说有什么是过渡性的,我想可能是还存留在《表达》中的“革命性的语体”,这可能与诗人所读的大量文革时期创作和译作有关。不知是诗人有心还是无意,读诗时还是可以感受到语势上的增强和隐约的激情之波澜。再看创作于1986年的《痛》,就很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


 中国新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