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地上的粮食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807624790
作者:[法] 安德烈·纪德
页数:245页

前言

  《地粮·新粮》导读  《地粮》的全名是《地上的粮食》,是相对于《圣经》中的“天粮”或“神粮”而取的书名。在《福音书·约翰福音》中耶稣对众人说:“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地粮》象征人类在大地上谋取幸福的精神食粮。在本书扉页上纪德还引用了《古兰经》中的一句箴言:“这是我们在大地上享用的果实”,就更明确了这一主题。  “纪德的《地粮》(1897)与先前出版的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5)相仿,是一部福音书。福音从词源意义上说,就是佳音。书中纪德向他深爱的弟子——拿塔纳埃勒——发出关于人的幸福和人生意义的书简”(法同作家莫洛亚语)。  除此之外,书中还出现了一个假想的导师梅纳克(他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享乐主义者王尔德的化身),与作者一起对弟子进行教诲,他们用和谐、温馨而富有魅力的语言宣布:人,生来就是独立不羁的,只要虔诚、热忱,他就有权做任何事。感觉应当主宰理念,一切道德的、家庭的、社会的约束,必须统统摒弃。  《地粮》同时也是一部热爱生活,讴歌人的门巾、解放,帮助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生活教科书。  1927年,纪德特意写了再版序言,向“向新读者介绍若干想法,比较确切地摆正了这本书的位置,陈述创作它的理由……”他说,“某些人在这本书中,只见到或者只愿意见到一种对欲望和本能的赞美,我看这或许有点近视。我呢,当我重新展开这本书时,我在其中见到的,更多的还是对匮乏的赞美。正是由于对匮乏的赞美……我才皈依了福音的教义,以便在忘却自身中找到最完善的自我实现……”  据此,作家莫洛亚评论说,“如果将《地粮》中的理论看作是个性自私,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纪德,放弃了自我,而去拥抱人和物的生命。他奉献他们以爱心,用自己的力量使他们丰富起来。”(张若名语)  关于《新粮》  纪德在1925至1926年问,有一次赤道非洲之旅,随即发表了《刚果之行》(1927)和《乍得归来》(1928),愤怒揭发了殖民主义者的罪行,进而又多次出席进步团体的反法西斯会议。1935年,在《地粮》问世近四十年后,纪德出版了《新粮》。这可说是纪德与时俱进,向左“转向”,向共产主义转向的历史见证。1936年,纪德应邀赴苏联访问,发表了《访苏归来》,引发了那场轩然大波,被称为纪德的再次“转向”。  《新粮》与《地粮》相对照,可以明显看出来,经过岁月的磨砺,纪德的思想成熟了,刚步入生活时的激越对立,已经逐步转向睿智、和谐、肯定胜过否定,建设超越破坏,更重要的是个人主义的纪德,终于发现了基督徒的利他主义也是人的原始本能之一。“个人的胜利在于个性的放弃之中”,这是战胜个人主义获借幸福的秘诀,也是基督教道德的神秘中心。也就是说,纪德最终相信基督教的个人主义超越并战胜了尼采式的个人主义(超人主义)。(见张若名著《纪德的态度》)  在《新粮》中,宣扬享乐主义的导帅梅纳克小见了纪德采纳了倚兰作家、共产党人杰大·拉斯特的意见。“杰夫认为,在我的《地粮》中,梅纳克的叙述是美中不足的,破坏了和谐,他有道理。”(见《纪德日记》1935年)除此之外,他心爱的弟子拿塔纳埃勒的名字也不见了,纪德决定叫他“同志”。(见《新粮》卷末)  “同志,你勇敢,你获得了新生!”  “呵,解放!呵,自由!我要一直走向我的愿望所能及的地方!我要一直把你带到那里!”  “要在增进众人幸福中去缔造你的幸福……的确,建筑在贫穷之上的幸福,我不想要。靠剥削别人得来的财富,我不想要。倘使我穿的是剥夺剐人的衣服,那我宁可赤身裸体。……”  “一个没有进步的境界,不管有多么幸福,我也不能指望它。”  对于这些进步思想,纪德说,“我必须要说明这样一点,就是引导我走向共产主义的,并不是马克思,而是福音书……是福音书的告诫在我内心中进一步加强了对任何个人占有,对任何强占的蔑视和厌恶。”(见《纪德日记》1933年)  不仅如此,纪德在《新粮》卷末的寄语:“不要去崇拜偶像!”更是发聋振聩,意味深长。这显示作者不仅已经超越了《地粮》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新粮》中的宗教的利他主义,而且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发掘并依靠人类自身存有的独立精神,去破除迷信和偶像崇拜,摆脱一切束缚,藉以探求真理,获取自由和幸福。  《地粮》诞生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在《地粮》中,作者借梅纳克之口喊出了惊世骇俗的呼声:“家庭,我憎恨你!”这是因为纪德本人从小饱受家庭和教会清规的禁锢之苦。他的祖父是牧师,父亲是法学教授(在纪德年幼时病逝),母亲是鲁昂地区信奉天主教的名门望族,她在联姻后也皈依了新教,但是她受天主教影响很深,对纪德的管教很严。纪德说他从小到大,没见过母亲笑过。加尔文教派的严格教规使他内心深为抵触,她母亲周围那些信奉新教的女人都视性为罪孽。魔鬼式的邪念时刻存存,需要彻底清洗、纪德母亲甚至禁止他进入已故父亲的书房,唯恐他去读那些诱人犯罪的诗歌和小说。(见勒巴普著《纪德传》)在纪德眼里,天主教教义限制了人的自由,它不允许人按照人的本性——自己的方式生活,这并非上帝的旨意。他对此深恶痛绝,他甚至说过:“教会和家庭是进步的两个最坏的敌人。”纪德因此成了传统道德的叛逆者。(见朱静著《纪德研究》)  而在十九世纪中叶,实验哲学统治了科学和哲学的全部领域,在文学方面,自然主义代替了浪漫主义,风行全国。世界没有形而上的意义了。尼采叫喊:上帝已经死了,人类失掉了自己内心与全部外界的联系,只剩下了孤独的自己。这一隔绝的结果就酿成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个人自尊自大的心理越来越高涨,相信自己可以完个征眼自然界。这一方面的极端代表,就是尼采的超人。这种自我膨胀的欲望,不可避免地同社会和教会发生冲突,对青年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苦闷彷徨。到了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又经过浴血的巴黎公社,旧的社会组织崩溃,于是人们的内心又渐渐活动起来。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以及崇尚宗教与神秘的思想受到欢迎,被冷落多时的想象、灵感、梦幻等奇异的表现方式又回来了,这就是象征主义以及颓废派的崛起,它力求探索人的精神现象,最后触及到人的存在,就是自我。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法国在相对稳定中获得繁荣,生活安定,年轻一代对于前辈们迷恋非现实,爱好有毒的花朵、黑暗和幻影感到厌恶,把他们称作思想混乱和唯灵论等。他们要求从梦境中回到现实,最能代表这种趋势的作品就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地粮》。纪德在1927年再版序言中,追述了1897年创作《地粮》的理由:“我是在文学使人感到万分矫揉造作和窒息的时刻撰写这本书的,在我看来,使文学重新接触大地,让她赤脚踩在泥土上,在当时是刻不容缓的。”  《地粮》的生命力和它深远的影响  《地粮》开一代风气之先,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法国好几代青年醉心的读物。它使他们挣脱了十九世纪末僵化的理想主义桎梏,给他们带来了思想道德之解放。它的影响,不仅一战后在马丁·杜伽尔的巨著《蒂博一家》中可以见到:许多青少年在到处寻觅它,“这是一本你读它时感到烫手的书”,该书的主人公雅克·蒂博说;而且在二战后的1968年5月,在巴黎的街头也可以见到成千上万拉夫卡迪奥式的青年(纪德《梵蒂冈的地窖》一书的主人公),住墙上涂写:“家庭,我憎恨你!”以及三十条纪德式教规,劝诱他们反抗社会道德规范,拒绝一切束缚。……“这就是纪德的福音书,它接连被三、四代的青年所吸收,而且也必然已经注入到了时代的道德氛围中。这就是纪德的影响:人们呼吸的一种空气……”(见朱静著《纪德研究》)。  《地粮》的影响甚至进入了法国政界,1981年法国社会党人密特朗竞选获胜,当了法国总统。当时的媒体竞相报道说,密特朗的枕边读物就是《地粮》,这是他生活的准则,行动的指南。这样一部作品,为什么能在一个世纪中经历读者和时代严峻的考验,又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同世界各国人民对话,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其一,这是因为自由、解放、爱情、幸福,是人人所需的精神食粮,是普世终极的人性和人权思想。中国也不例外,上世纪20年代在“五四”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鲁迅和巴金写了《狂人日记》、《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鼓舞青年冲破封建专制的礼教囚笼,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青年处于思想困惑,寻求理想的生活时期,纪德作品要求尊重人,以人的态度对待人及其所为。这和中国青年的理想追求一拍即合”(张若名语)。  现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的程抱一先生,回忆上世纪40年代抗战逃难途中苦读《地粮》的情景,这样写道:“课停了,大家躲进山坡上的防空洞内……纪德的《地粮》我们看了又看。……纪德和一个中国人说话就像这个回头的浪子在和弟弟恳切畅谈。他劝告他要从心底汲取自身的能源,找回热忱,敢于突破家庭和社会传统铸成的枷锁,这正说进了所有在衰微古国里寻找理想的中国人的心坎。”(见朱静著《纪德研究》)  其二,要归功于它的作者不懈地追求真理,并在其书中以一贯之地坚持独立思考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粮》中,纪德说:  “一个没有进步的境界,不管有多么幸福,我也不能指望它。……真的,建立在愚昧无知上的幸福,算得上什么?”  “同志,没有证据,什么都别接受;什么都别信仰。”  “不要去崇拜偶像!”  “我要使自己赤裸的脚趾感受到这一点。任何不先经过感觉的知识对于我都是无用的。”(见《地粮》卷一)  纪德的“热爱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终于获得了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肯定和赞赏,他们向他表示崇高敬意。纪德为此在《费加罗报》上撰文回答:“假如我真的代表过某种事物的话,我相信这就是自由考察的精神,独立的精神,甚至是对心灵和理智拒绝赞同之事提出抗议的精神。”  纪德因健康原因未能亲自去瑞典领奖,但他委托别人宣读了他的答谢辞,再次强调了作家的独立精神:  “各位先生,在我看来,你们的选票与其说是投给我的作品,不如说是授给那种使作品有了生命的独立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从各方面都遭受攻击。你们从我身上看出了这种精神,你们觉得有必要赞许它,支持它。这就使我心满意足,信念更为坚定。然而,我无法不想到,仅在不久之前,法兰西的另一位杰出人士,他比我把这种精神表现得更好。我想到的就是保尔·瓦莱里……”(见拙译《瓦莱里散文选·导读》)  其三《地粮》经久不衰的原因,还在于它拥有新颖独特的文体——散文诗——以及与诗俱生的内在音乐美。  散文诗杰作《地粮》  1897年,《地粮》问世不久,一个慧眼独具的年轻诗人亨利·热昂就撰文宣称:“这是一本值得加倍欣赏的书,因为它唤醒人们的思想,激起人们的感觉,现在已是法国伟大思想家和散文家的纪德先生,同样应该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无独有偶,法国著名传记作家莫洛亚也说:“……作者受到《圣经》抒情性质的哺育,从中获取节奏和诗意。”纪德本人则承认是从《圣经·福音书》中获得诗的灵感。他说,“人们从来都不试图从福音书中引出审美的真理,我感到奇怪。”他还认为只有通过音乐的形式,才能捕捉到自己心灵的诗思。他说:“我在写作时,心灵充满着诗思。它时时刻刻向外奔流,词语无法将它表达出来。”随后,“情感在律动,强烈起来,平静下去……”他反复强调这种内心音乐对于诗思的重要性,并且隐晦地谈到这种自然发生的,只有直觉才能感受到,并与他的内心一起律动的深层音乐就是构成诗思的源泉。这当然与纪德所受的教育有关。纪德自小就是音乐和诗歌的爱好者,他自十岁起就学弹钢琴,几十年来音乐处处伴随着他。二战中,甚至伴随他到遥远的非洲。  与此同时,纪德一进入中学就喜欢读诗,他手不释卷,到处诵读。许多诗集他能倒背如流,就像他反复弹奏自己最心爱的肖邦或巴赫的练习曲一样。他强调演奏高手能把理解化为效果,能把激情传递给感官。这当然也适用于文学和诗歌。散文诗《地粮》无疑就是这种启迪下的尝试。《地粮》全书共计正文八篇、颂歌一篇,寄语一篇,由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揉入若干激情的诗篇、日记、轮舞曲、歌曲构成。它的架构有如一首交响乐曲,主旋律是“粮食,粮食!”伴随着乐章、协奏曲、和声。这是一目了然的、完全创新的文体。  在纪德看来,自然只有在被他发现时才存在。在发现自然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了一同运作的双重心理机制:在视觉中诞生的世界,引起了感情的不断发展。  “我坐在这花园内,看不到太阳,但是空气由于散光而晶莹发亮;蓝天仿佛变得澄澈透明了,仿佛飘下了雨丝;一点不错,我看到光的波浪,光的漩涡。苔藓上闪现着一些水珠般的荧光;一点不错,在这大路上,光就像在那里流动,而停留在那些树梢上的,则是镀了金的泡沫。”(见《地粮》卷三)引文里,随着视觉的拓展,感情也在发展,激情像要冲破物质的束缚,但却被它控制在确定的状态下。再如:  “我看见过平原在炎夏中的等待,等待那一丁点儿雨水。那路上的尘埃已经变得过分地轻盈,每一丝微风都会使它们飞扬。等待,这甚至不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胆战心惊。土地干旱得龟裂了,仿佛为了容纳更多的雨水。荒原上的野花的香味浓得几乎让人忍受不了。骄阳下的一切事物都显得昏昏沉沉。”(见《地粮》卷一)  “纪德在《地粮》中一点点地表达感情,他把它分解成一个个的感觉,而每个感觉都很独特,有具体的界限,以便它们会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强烈的感情。一首流畅明快的诗会激活所有的感觉,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这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第一位留法女博士张若名的博士论文《纪德的态度》中的“纪德对待感官事物的态度”。她的这一评析足以说明:  1.《地粮》是散文诗,因为它显示诗的本质——情绪和想象,而且只有诗的语言、意象化的语言才适合传递在《地粮》中律动的感情和想象。  2.符合散文诗的创作特点和过程:意象是注入了诗人情感的物象。散乱的意象按不同的方式(列举、递进、对比、象征……)聚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就形成一股更强烈的感情,产生诗的意境。  3.散文诗尽管脱去了诗的韵律之外衣,但它顺乎诗人的内心情感的律动,能更自由地产生内在节奏,形成诗的内在旋律和音乐美。《地粮》中还一再使用诗传统的复叠手法,反复吟诵,一唱三叹,用以增强内在的音乐美。  《地粮》被誉为散文诗杰作,还在于它的思想格局宏大,内容深刻。它不停留于感觉,而是把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使诗歌创作成为一种完美的心智活动”。(瓦莱里语)它做到思想的“感性显现”,“主体化”(里尔克语)靠诗歌本身的魅力来传播思想。(例见《地粮·新粮》)另一方面,《地粮》的主题思想本身就参天入地,范围很广,但它始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和命运,探讨人的本性,解剖人的灵魂。“这是有史以来,人类试图认识自己、解剖自己最彻底的一次尝试。”(见让·德莱《纪德的青年时代》)散文诗的奠基人波德莱尔说得好,“诗的本质不过是人类对最完美的向往。”这或许就是散文诗《地粮》独领风骚一百年,魅力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想趁本书付印之际,对二十年前的旧译《地粮·新粮》的问世作一简单的回顾。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纪德文集《藐视道德的人》,里面收录了我这个译本。这足我自1958年被迫辍学以来所出版的筇一本泽作我首先由衷感激原南京大学教授毛凤仔对我的关爱和栽培,没有他的推荐和悉心校阅,这个译本多半不会问世。其次,我也感谢当年的责任编辑管筱明君,能不拘一格地给我翻译的机会。1996年三联书店出版了《纪德的态度》(张若名著,周家树译),其中关于《地粮》的译文均引用拙译。1997年这一译作被选入柳鸣久主编的《世界散文经典·法国卷》(春风文艺出版社),随后还作为附录,被选人彭燕郊主编的《散文译丛》(湖南文艺版)。但是印象最深的反馈则来自两位素昧平生的青年友人。他们见到《瓦莱里散文选》(与钱春绮合译,百花文艺版)一书后,又辗转打听到我的住址,先后来访。先是《萨特与加缪》的译者章乐天,他说,“我们神交已久,在大学宿舍里我们经常诵读《地粮》……”初次见面竞由《地粮》开始,这是意想不到的。随后是胥弋从山东赶来,他是“中法文化之旅网”的创办人,专程来沪搜集诗人瓦莱里等人的资料。他也提到拙译《地粮》,说“有诗的韵味,印象深刻。”我因此得以了解《地粮》在中国知识青年中不乏知音,深感欣慰。作为一个译者,我不禁想到诗人戴望舒对“诗不可译”的著名悖论:“真正的诗在任何语言翻译中都永远保持它的价值。”信哉斯言,但愿我的这个导读能弥补译文的不足,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这·杰作。

内容概要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伪币制造者》、《背德者》、《窄门》等;散文诗《地粮》、《新粮》等;回忆录《假如种子不死》等。194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地粮》是纪德的福音书,它开一代风气之先,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法国好几代青年醉心的读物。它是一部热爱生活,讴歌人的自由、解放,帮助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生活教科书。

书籍目录

《地粮·新粮》导读
地粮
新粮
一位中法文化忠实的传播者(代后记)

作者简介

唐祖论,1931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法语专业,法语副教授。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2007年获法国学术棕榈奖骑士勋章。主要译著:《地粮·新粮》、《苦儿历险记》、《埃梅童话》、《巴黎圣母院》、《瓦莱里散文选》等;编著有:《法汉实用辞典》、《不屈的中国人》等。

图书封面


 地上的粮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位法国文化忠实的传播者(代后记)——记法国棕榈骑士勋章获得者唐祖论回想起认识唐祖论先生的经过,我深感惭愧。确实,我曾经拜读过八十年代出版的《藐视道德的人》(纪德文集),也清晰地记得《地上的粮食》这篇充满诗意的作品,当时对译者的名字没什么印象,只是内心深深地为之陶醉。直到几年前,买到一本《瓦莱里散文选》,我才开始关注起唐祖论这个名字,因为我发现在瓦莱里的年表里,译者特别记下了盛成与瓦莱里的交往经过,这是以前的出版物中所没有的。由于我多年来对盛成的关注和研究,这不禁令我对译者刮目相看,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后来,又因为书缘认识了章乐天君,才从他那里获悉唐祖论先生的一些讯息,于是就心存一份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登门拜访。去年11月,我因为想搜集关于太谷学派的资料,南下到江苏、上海等地,终于得以与唐祖论先生谋面。那段日子上海一直阴雨连绵,我背着摄像机和三角架,风尘仆仆地来到四平路一幢老式的住宅楼,在一间狭小而简陋的房子里,一位双鬓花白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们先从盛成说起,接着谈到瓦莱里与盛成的交往,唐先生兴致勃勃地问及我从事盛成的研究经过,不时地表示赞许和鼓励;自然我们也谈到了纪德的《地上的粮食》,我说这部作品留给我的印象极深,很真切地传达了纪德的文采。他对我的赞赏感到欣慰,说作为一个译者,他的译作能觅到知音是人生一大幸事;同时也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连称“后生可畏”。当我提到太谷学派时,他由此引伸到太谷学派传人的抗日爱国事迹。并介绍说,他这几年在翻译法国文学之余,一直致力于编辑、出版抗日爱国文人的文集《不屈的中国人》,并为此倾注大量心血,最终不惜自费集资出版。很显然,这类书籍一般都是由官方出资出版的,而以唐先生为首的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却在为此到处奔走呼吁,实在难能可贵。我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因为这是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曾经都是热血青年……唐祖论先生,1931年出生于上海。儿时便经历了战火与流亡,随家人一道颠沛流离,目睹了日寇对中国的侵略。这血与火的洗礼令他终身难忘,并激励着他走上一条追求进步的报国之路。1949年,唐祖论进入华东新闻学院学习,后在南京做部队新闻工作。1955年考入南京大学外文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但是两年后就被打成学生右派,从三年级开始就被迫在学校劳动改造。从此,一位满怀热情,立志报国的有为青年,走上了漫长而坎坷的人生道路。1960年,又因“自然灾荒”,被遣返回上海家中,就地继续改造。之后,他不得不深入工厂和里弄,成为一名任劳任怨的小工。在长期的劳动改造中,唐祖论仍然默默地自修法语,以保持基本的外语水平,等待命运的转机。直到1978年底,他的右派问题终于被“获准改正”,才获得从事法语教学工作的机会。八十年代初,中国普遍缺乏外语教学师资,上海虹口区业余大学校长方敬先生,以非凡的魄力在社会上网罗了一批被视为“牛鬼蛇神”的知识分子。他们中不乏海内外名校毕业的教授,于是这所名不见经传的业余大学,一时间竟汇集了很多有实力的大学教师,水平甚至超过了普通高等学校。唐祖论便是其中之一,他被任命为法语教研室主任。随着高等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业余大学也面临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另寻出路。一个偶然的机会,唐祖论得知香港法国文化协会(Alliance Francaise de HongKong)欲寻找上海的合作伙伴,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与广州业余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立即与香港法国文化协会建立了联系。不久,香港法国文化协会主任方希达先生(Francis Hetroy)来上海商谈合作事宜,虹口业余大学校方目光短浅,不肯派车去机场迎接。于是,唐祖论便自己乘公共汽车,然后步行走很远的路到机场迎接。方希达先生被这种场面所感动,对虹口业大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为未来双方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是申报材料,在唐祖论的主持下,全体同仁忘我地投入准备工作中,翻译有关公文和信件。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合作办学的时机渐趋成熟。正当苦尽甘来,瓜落蒂熟之际,唐祖论却意外地接到校方指示,说他级别不够,不得再参与法语培训中心的筹建工作。之后,1991年学校与之签订了一份协议,通知他提前退休,尽管根据教授的职称规定,唐祖论先生还未到法定的退休年龄。1992年上海法语培训中心正式成立,唐先生也从此与之无缘,回首当年发生的这一幕,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令人感叹。本想在法语培训中心发挥自己的余热,不料却被迫提前告别了讲台,无奈之下,他只好把精力投入到翻译法国文学作品中。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唐祖论先后翻译了《地粮和新粮》、《苦儿历险记》、《埃梅童话》、《巴黎圣母院》、《瓦莱里散文选》等;编著有:《法文书信大全》、《法汉实用辞典》等。从翻译纪德和瓦莱里的作品中,他受益良多,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对一个民族而言,“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是何等的重要!与唐先生的畅谈非常短暂,最后我请他针对国内对瓦莱里的翻译研究发表个人的看法,他认为我国对瓦莱里的译介,远远落后于英、美、日等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相约有机会能一起合作做些翻译工作,以推动瓦莱里在中国的翻译和介绍。今年四月,我有幸被邀请参加复旦大学举办的“中法文学相遇与对话”学术会议。在会上再次与唐祖论先生见面,并进行了更深入的交谈。会议期间,唐先生将《不屈的中国人》内容摘要翻译成法文,分发给与会代表。在会议的最后讨论中,他联系自己翻译瓦莱里、纪德的著作,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着重强调了“使作品有生命力的独立精神”,以及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问题。唐先生的这次发言获得了积极的回应,也给与会的法国学者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难看出,这位历经坎坷、长期致力于法语教学和法语翻译的学者,已经将弘扬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与毕生的追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虽已近耄耋之年,思想却十分活跃。他还念念不忘翻译瓦莱里的作品,同时还不遗余力的将《不屈的中国人》推荐给法国朋友。八月的一天,从上海传来一个消息:唐祖论先生于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在上海法国总领事馆,接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学术棕榈奖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对法国文化的贡献。主要针对他从事翻译以及当年协助创办上海法语培训中心所做的工作。这似乎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却又在意料之中。在电话中我告诉唐先生,这一切早已在上海会议时就已经注定,看来法国没有忘记他所做的工作,同时我也敦促他,珍惜有限的时间,在有生之年把重点放在瓦莱里作品的翻译上。最终,这也促成了这本《地粮·新粮》重新修订再版的机会,唐先生为此花费几个月时间撰写了资料翔实的导读,有助于读者对这本书的理解。就在出版过程中,我又认识了一位昔日的读者,令我吃惊的是,她不仅还记得书中的文字,而且能够默写下其中的一些片段……由此我联想起,纪德对中国第一个留法女博士张若名所写的论文《纪德的态度》给予的评价:“我确信自己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透彻地理解过。”上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一股翻译、阅读和研究纪德作品的热潮。到了40年末,纪德的名字便在中国彻底消失了。直到80年代,我们才读到了这些久违的,让人感到“发烫”的文字:“啊,我呼吸过多少深夜里冰冷的空气!啊,窗扉!苍白的月光泻自藏在云雾后面的月亮,仿佛来自源泉,我好像在掬饮泉水……行动吧,别去判断这是好是歹。去爱吧,别担心这是善是恶。”我想,假如纪德地下有知,也定会为自己的作品被如此传神地翻译成中文,而再次感到欣慰的……回首唐祖论先生所走过的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经历过血与火、灵与肉的洗礼的人,他是在用心去体会原著,然后写下这些字字珠玑,句句沥血的译文,这似乎又印证了纪德在《地粮》中的那句格言:“尽最大可能去担当人性,这才是正道。”胥 弋2007年岁末于北京
  •     “真正的诗在任何语言翻译中都永远保持它的价值”,这是戴望舒对“诗不可译”的著名悖论。这是在看纪德的《地上的粮食》时发现的,地粮的语言非常之美,感觉到作者轻柔的呼吸和对自然的热爱,读这本书,仿佛在神秘美丽的自然中奔跑。试列举一段他的文字:在树枝下美丽的躯体比肩依偎。用纤细的手指,我抚摸她珠色的皮肤。我瞧着她那双纤细的脚,无声地踩在沙地上。月光遍地。月光下漫步。夜间的思绪不同于白昼。凄惨的月光泄照在沙漠上。鬼魂在墓地出没游荡。光脚踩在蓝色的石板上。真是太美了。
  •     《地粮·新粮》导读《地粮》的全名是《地上的食粮》,是相对于《圣经》中的“天粮”或“神粮”而取的书名。在《福音书·约翰福音》中耶稣对众人说:“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地粮》像征人类在大地上谋取幸福的精神食粮。在本书扉页上纪德还引用了《古兰经》中的一句箴言:“这是我们在大地上享用的果实”,就更明确了这一主题。“纪德的《地粮》(1897)与先前出版的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5)相仿,是一部福音书。福音从词源意义上说,就是佳音。书中纪德向他深爱的弟子——拿塔纳埃勒——发出关于人的幸福和人生意义的书简”(见法国作家莫洛亚文)。除此之外,书中还出现了一个假想的导师梅纳克(他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我、享乐主义者王尔德的化身),与作者一起对弟子进行教诲,他们用和谐、温馨而富有魅力的语言宣布:人,生来就是独立不羁的,只要虔诚、热忱,他就有权做任何事。感觉应当主宰理念,一切道德的、家庭的、社会的约束,必须统统摒弃。《地粮》同时也是一部热爱生活,讴歌人的自由、解放,帮助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生活教科书。1927年,纪德特意写了再版序言,向“向新读者介绍若干想法,比较确切地摆正了本书的位置,陈述创作它的理由……”他说,“某些人在这本书中,只见到或者只愿见到一种对欲望和本能的赞美,我看这或许有点近视。我呢当我重新展览这本书时,我在其中见到的,更多的还是对匮乏的赞美。正是由于对匮乏的赞美……我才皈依了福音的教义,以便在忘却自身中找到最完善的自我实现……”据此,作家莫洛亚评论说,“如果将《地粮》中的理论看作是性自私,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纪德放弃了自我,而去拥抱人和物的生命。他奉献他们以爱心,用自己的力量使他们丰富起来。”(张若名语)关于《新粮》纪德在1925至1926年间,有一次赤道非洲之旅,随即发表了《刚果之行》(1927)和《乍得归来》(1928),愤怒揭发了殖民主义者的罪行,进而又多次出席进步团体的反法西斯会议。1935年,在《地粮》问世近四十年后,纪德出版了《新粮》。这可说是纪德与时俱进,向左“转向”,向共产主义转向的历史见证。翌年,1936年纪德应邀赴苏联访问,发表了《访苏归来》,引发了那场轩然大波,被称为纪德的再次“转向”。《新粮》与《地粮》相对照,可以明显看出来,经过岁月的磨练,纪德的思想成熟了,刚步入生活时的激越对立,已经逐步转向睿智、和谐,肯定胜过否定,建设超越破坏,更重要的是个人主义的纪德终于发现了基督徒的利他主义也是人的原始本能之一。“个人的胜利在于个性的放弃之中”,这是战胜个人主义获得幸福的秘诀,也是基督教道德的神秘中心。也就是说,纪德最终相信基督教的个人主义超越并战胜了尼采式的个人主义(超人主义)。(见张若名著《纪德的态度》)在《新粮》中,宣扬享乐主义的导师梅纳克不见了,纪德采纳了荷兰作家、共产党人杰夫@拉斯特的意见。“杰夫认为,在我的《地粮》中,梅纳克的叙述是美中不足的,破坏了和谐,他有道理。”(见《纪德日记》1935年)除此之外,他心爱的弟子拿塔纳埃勒的名字也不见了,纪德决定叫他“同志”。(见《新粮》卷末)“同志,你勇敢,你获得了新生!”“呵,解放!呵,自由!我要一直走向我的愿望所能及的地方!我要一直把你带到那里!”“要在增进众人幸福中去缔造你的幸福……的确,建筑在贫穷之上的幸福,我不想要。靠剥削别人得来的财富,我不想要。倘使我穿的是剥夺别人的衣服,那我宁可赤身裸体。……”“没有进步的境界,不管有多么幸福,又算得了什么?”对于这些进步思想,纪德说,“我必须要说明这样一点,就是引导我走向共产主义的,并不是马克思,而是福音书……是福音书的告诫在我内心中进一步加强了对任何个人占有,对任何强占的蔑视和厌恶。”(见《纪德日记》1933年)不仅如此,纪德在《新粮》卷末的寄语:“不要去迎合偶像!”更是发聋振聩,意味深长。这显示作者不仅已经超越了《地粮》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新粮》中的宗教的利他主义,而且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发掘并依靠人类自身存有的独立精神,去破除迷信和偶像崇拜,摆脱一切束缚,籍以探求真理,获取自由和幸福。《地粮》诞生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在《地粮》中,作者借梅纳克之口喊出了惊世骇俗的呼声:“家庭,我憎恨你!”这是因为纪德本人从小饱受家庭和教会清规的禁锢之苦。他的祖父是牧师,父亲是法学教授(在纪德年幼时病逝),母亲是鲁昂地区信奉天主教的名门望族,她在联姻后也皈依了新教,但是她受天主教影响很深,对纪德的管教很严。纪德说他从小到大,没见过母亲笑过。加尔文教派的严格教规使他内心深为抵触,她母亲周围那些信奉新教的女人都视性为罪孽。魔鬼式的邪念时刻存在,需要彻底清洗。纪德母亲甚至禁止他进入已故父亲的书房,唯恐他去读那些诱人犯罪的诗歌和小说。(见勒巴普著《纪德传》)在纪德眼里,天主教教义限制了人的自由,它不允许人按照人的本性——自己的方式生活,这并非上帝的旨意。他对此深恶痛绝。他甚至说过:“教会和家庭是进步的两个最坏的敌人。”纪德因此成了传统道德的叛逆者。(见朱静著《纪德研究》)而在十九世纪中叶,实验哲学统治了科学和哲学的全部领域,在文学方面,自然主义代替了浪漫主义,风行全国。世界没有形而上的意义了。尼采叫喊:上帝已经死了,人类失掉了自己内心与全部外界的联系,只剩下了孤独的自己。这一隔绝的结果就养成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个人自尊自大的心理越来越高涨,相信自己可以完全征服自然界。这一方面的极端代表,就是尼采的超人。这种自我膨胀的欲望,不可避免地同社会和教会发生冲突,对青年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苦闷彷徨。到了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又经过浴血的巴黎公社,旧的社会组织崩溃,于是人们的内心又渐渐活动了。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以及崇尚宗教与神秘的思想受到欢迎,被冷落多时的想象、灵感、梦幻等奇异的表现方式又回来了,这就是象征主义以及颓废派的崛起,它力求探索人的精神现象,最后触及到人的存在,就是自我。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法国在相对稳定中获得繁荣,生活安定,年轻一代对于前辈们迷恋非现实,爱好有毒的花朵、黑暗和幻影感到厌恶,把他们称作思想混乱和唯灵论等。他们要求从梦境中回到现实,最能代表这种趋势的作品就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地粮》。纪德在1927年再版序言中,追述了1897年创作《地粮》的理由:“我是在文学使人感到万分娇柔造作和窒息的时刻撰写这本书的,在我看来,使文学重新接触大地,让她赤脚踩在泥土上,在当时是刻不容缓的。”《地粮》的生命力和它深远的影响《地粮》开一代风气之先,又很强的生命力,是法国好几代青年醉心的读物。它使他们挣脱了十九世纪末僵化的理想主义桎梏,给他们带来了思想道德之解放。它的影响,不仅一次大战后在马丁·杜伽尔的巨著《蒂博一家》中可以见到:许多青少年在到处寻觅它,“这是一本你读它时感到烫手的书”,该书的主人公雅克·蒂博说;而且在二次大战后的1968年5月,在巴黎的街头也可以见到成千上万拉夫卡迪奥式的青年(纪德《梵蒂冈的地窖》一书的主人公),在墙上涂写:“家庭,我憎恨你!”以及三十条纪德式教规,劝诱他们反抗社会道德规范,拒绝一切束缚。……“这就是纪德的福音书,它接连被三、四代的青年所吸收,而且也必然已经注入到了时代的道德氛围中。这就是纪德的影响:人们呼吸的一种空气……”(见朱静著《纪德研究》)。《地粮》的影响甚至进入了法国政界,1981年法国社会党人密特朗竞选获胜,当了法国总统。当时的媒体竞相报道说,密特朗的枕边读物就是《地粮》,这是他生活的准则,行动的指南。这样一部作品,为什么能在一个世纪中经历读者和时代严峻的考验,又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同世界各国人民对话,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其一,这是因为自由、解放、爱情、幸福,是人人所需的精神食粮,是普世终极的人性和人权思想。中国也不例外,二十年代在“五四”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鲁迅和巴金写了《狂人日记》、《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鼓舞青年冲破封建专制的礼教囚笼,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青年处于思想困惑,寻求理想的生活时期,纪德作品要求尊重人,以人的态度对待人及其所为。这和中国青年的理想追求一拍即合”(张若名语)。四十年代,现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的程抱一回忆抗战逃难途中苦读《地粮》的情景:“课停了,大家躲进山坡上的防空洞内……纪德的《地粮》我们看了又看。……纪德和一个中国人说话就像这个回头的浪子在和弟弟恳切畅谈。他劝告他要从心底汲取自身的能源,找回热忱,敢于突破家庭和社会传统铸成的枷锁,这正说进了所有在衰微古国里寻找理想的中国人的心坎。”(见朱静著《纪德研究》)其二,要归功于它的作者不懈地追求真理,并在其书中一以贯之地坚持独立思考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粮》中,纪德说:“一个没有进步的境界,不管有多么幸福,我也不能指望它。……真的,建立在愚昧无知上的幸福,算得上什么?”“同志,没有证据,什么都别接受;什么都别信仰。”“别去祭祀偶像!”“我要使自己赤裸的脚趾感受到这一点。任何不先经过感觉的知识对于我都是无用的。”(见《地粮》卷一)纪德的“热爱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终于等到了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肯定和赞赏,他们向他表示崇高敬意。纪德为此在《费加罗报》上撰文回答:“假如我真地代表过某种事物的话,我相信这就是自由考察的精神,独立的精神,甚至是对心灵和理智拒绝赞同之事提出抗议的精神。”纪德因健康原因未能亲自去瑞典领奖,但他委托别人宣读了他的答谢辞,再次强调了作家的独立精神:“各位先生,在我看来,你们的选票与其说是投给我的作品,不如说是授给那种使作品有了生命的独立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从各方面都遭受攻击。你们从我身上看出了这种精神,你们觉得有必要赞许它,支持它。这就使我心满意足,信念更为坚定。然而,我无法不想到,仅在不久之前,法兰西的另一位杰出人士,他比我把这种精神表现得更好。我想到的就是保尔·瓦莱里……”(见拙译《瓦莱里散文选·导读》)其三,《地粮》经久不衰的原因,还在于它拥有新颖独特的文体——散文诗——以及与诗俱生的内在音乐美。散文诗杰作《地粮》1897年,《地粮》问世不久,一个慧眼独具的年轻诗人亨利·热昂就撰文宣称:“这是一本值得加倍欣赏的书,因为它唤醒人们的思想,激起人们的感觉,现在已是法国伟大思想家和散文家的纪德先生,同样应该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无独有偶,法国著名传记作家莫洛亚也说:“……作者受到《圣经》抒情性质的哺育,从中获取节奏和诗意。”纪德本人则承认是从《圣经·福音书》中获得诗的灵感。他说,“人们从来都不试图从福音书中引出审美的真理,我感到奇怪。”他还认为只有通过音乐的形式,才能捕捉到自己心灵的诗思。他说:“我在写作时,心灵充满着诗思。它时时刻刻向外奔流,词语无法将它表达出来。”随后,“情感在律动,强烈起来,平静下去……”他反复强调这种内心音乐对于诗思的重要性。并且隐晦地谈到这种自然发生的,只有直觉才能感受到,并与他的内心一起律动的深层音乐就是构成诗思的源泉。这当然与纪德所受的教育有关。纪德自小就是音乐和诗歌的爱好者,他自十岁起就学弹钢琴,几十年来音乐处处伴随着他。二次大战中,甚至伴随他到遥远的非洲。 与此同时,纪德一进入中学就喜欢读诗,他手不释卷,到处诵读。许多诗集他能倒背如流,就像他反复弹奏他最心爱的肖邦或巴赫的练习曲一样。他强调演奏高手能把理解化为效果,能把激情传递给感官。这当然也适用于文学和诗歌。散文诗《地粮》无疑就是这种启迪下的尝试。《地粮》全书共计正文八篇、颂歌一篇,寄语一篇,由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揉入若干激情的诗篇、日记、轮舞曲、歌曲构成。它的架构有如一首交响乐曲,主旋律是“食粮,食粮!”伴随着乐章、协奏曲、和声。这是一目了然的、完全创新的文体。在纪德看来,自然只有在被他发现时才存在。在发现自然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了一同运作的双重心理机制:在视觉中诞生的世界,引起了感情的不断发展。“我坐在这家花园内,看不到太阳,但是空气由于反光而晶莹发亮;天仿佛变得澄澈透明了,仿佛飘下了雨丝;一点不错,我看到光的波浪,光的漩涡。苔藓上闪耀着一些水珠般的荧光;一点不错,在这大路上,光就像在那里流动,而停留在那些树梢上的则是镀了金的泡沫。”(见《地粮》P35)引文里,随着视觉的拓展,感情也在发展,激情像要冲破物质的束缚,但却被它控制在确定的状态下。再如:“我看见过平原在炎夏中的等待,等待那一点儿水。那路上的尘埃已经变得过分地轻盈,每一丝微风都会使他们飞扬。等待,这甚至不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胆战心惊。土地干旱得龟裂了,仿佛为了容纳更多的雨水。荒原上的野花的香味浓得几乎让人忍受不了。骄阳下的一切事物都显得昏昏沉沉。”(见《地粮》P15)“纪德在《地粮》中一点点地表达感情,他把它分解成一个个的感觉,而每个感觉都很独特,有具体的界限,以便它们会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强烈的感情。一首流畅明快的诗会激活所有的感觉,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第一个留法女博士张若名的博士论文《纪德的态度》中的“纪德对待感官事物的态度”。她的这一评析足以说明:1.《地粮》是散文诗,因为它显示诗的本质——情绪和想象,而且只有诗的语言、意象化的语言才适合传递在《地粮》中律动的感情和想象。2.符合散文诗的创作特点和过程:意象是注入了诗人情感的物象。散乱的意象按不同的方式(列举、递进、对比、象征……)聚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就形成一股更强烈的感情,产生诗的意境。3.散文诗尽管脱去了诗的韵律之外衣,但它顺乎诗人的内心情感的律动,能更自由地产生内在节奏,形成诗的内在旋律和音乐美。《地粮》中还一再使用诗传统的复叠手法,反复吟诵,一唱三叹,用以增强内在的音乐美。《地粮》被誉为散文诗杰作,还在于它的思想格局宏大,内容深刻。它不停留于感觉,而是把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使诗歌创作成为一种完美的心智活动”。(瓦莱里语)它做到思想的“感性显现”,“主体化”(里尔克语)靠诗歌本身的魅力来传播思想。(例见《地粮·新粮》)另一方面,《地粮》的主题思想本身就参天入地,范围很广,但它始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和命运,探讨人的本性,解剖人的灵魂。“这是有史以来,人类试图认识自己、解剖自己最彻底的一次尝试。”(见让·德莱《纪德的青年时代》)散文诗的奠基人波德莱尔说得好,“诗的本质不过是人类对最完美的向往。”这或许就是散文诗《地粮》独领风骚一百年,魅力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最后,我想趁本书付印之际,对二十年前的旧译《地粮·新粮》的问世作一简单的回顾。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纪德文集《藐视道德的人》,里面收录了我这个译本。这是我自1958年被迫辍学以来,所出版的第一本译作。我首先由衷感激原南京大学教授毛凤仔对我的关爱和栽培,没有他的推荐和悉心校阅,这个译本多办不会问世。其次,我也感谢当年的责任编辑管筱明君,能不拘一格地给我翻译的机会。1996年三联书店出版了《纪德的态度》(张若名著,周家树译),其中关于《地粮》的译文均引用拙译。1997年这一译作被选入柳鸣久主编的《世界散文经典·法国卷》(春风文艺出版社),随后还作为附录,被选入彭燕郊主编的《散文译丛》(湖南文艺)。但是印象最深的反馈则来自两位素昧平生的青年友人。他们见到《瓦莱里散文选》(与钱春绮合译,百花文艺版)一书后,又辗转打听到我的住址,先后来访。先是《萨特与加谬》的译者章乐天,他说,“我们神交已久,在大学宿舍里我们经常诵读《地粮》……”初次见面竟由《地粮》开始,这是意想不到的。随后是胥弋从山东赶来,他是“中法文化之旅网”的创办人。专程来沪搜集诗人瓦莱里等人的资料。他也提到拙译《地粮》,说“有诗的韵味,印象难忘。”我因此得以了解《地粮》在中国知识青年中不乏知音,深感欣慰。作为一个译者,我不禁想到诗人戴望舒对“诗不可译”的著名悖论:“真正的诗在任何语言翻译中都永远保持它的价值。”信哉斯言,但愿我的这个导读能弥补译文的不足,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这一杰作。唐祖论 2007年重阳节写于上海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便宜,就是到的时候有点脏,估计是存货
  •     译文不错
  •     本来想打五星,但是内文插图的质量阻止了我。
  •     有点啰嗦读不下去,不过忘记所学知识这条方法论很管用,让生命见识学识一同成长,谁也不抑制谁,等待生命直觉的觉醒。
  •     可是我读不出好来
  •     全湿
  •     这本书适合反复阅读,慢慢琢磨
  •     新粮不行啊~
  •     亟不可待看完了地粮,纪德热烈地说出了我想说的一切,赞美了我要赞美的一切,那样的愉悦让人想大声歌唱
  •     这个翻译的版本比李玉民的好····
  •     我做不到的,是他炽热雄壮的呐喊:不要崇拜偶像。
  •     拿在手里感觉很好
  •     燙 手
  •     治愈..
  •     在孔夫子买书的好处是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
  •     建议买E文版的,,这个翻译的让人蛋疼好几天
  •     地粮5星,新粮不到3星
  •     最佳译本,超越了木心推崇的盛澄华译本(个人看法,由纸质书比对盛译本页面摘选得出的结论,不全面,拍砖的轻一点),,,ps: 期待再版,免得看亚马逊第三方卖家生气,不就是孔夫子升级版嘛。。。
  •     里面叫周娅书画的插图也很有意思
  •     读完我就有冲出图书馆拥抱自然的冲动!
  •     三四年前的随身读物,为每一声“拿塔纳埃勒”而心动。搬家后此书不知所踪,欲新购亦不得,犹记得额头抵在晨窗之上的冰凉的热狂。我欲望以自己的伦理生活,不惜做快乐的“背德者”。从此,“抛下我的书吧”——我将取得自己的食粮。2016.9.20.
  •     一直找的东东,值得收藏
  •     2008.02.17购于万圣书园。翻了翻,语言有动人之处。不过,导读有点恶心..08.03.29凌晨读完。相比之下更喜欢《地粮》,虽然不懂应该怎样读诗,理解诗。拿塔纳埃勒,应该是作者心爱的人吧,甚或不是真正的现实的人,而是寄托了美好的设想的,悬于心内的那个人。一路所见所感,无不向其娓娓倾诉。有这样一个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译得很好,文字如歌一般的流畅。怦然心动的一句,竟然是“我愿此间的幸福,一如点缀死亡的花朵”。怎会这样~
  •     担当人性,活在当下。
  •     若干年后,我要再看一遍。
  •     继量子物理之后,又一本看完之后完全没有理解的书
  •     纪德从不会让人失望,但这本书也并没让人惊喜。《地粮》取题于《圣经》中“天上的食粮”,出版后备受喜爱,被称为年轻人爱不释手的“圣经”。内容较为飘渺空旷,看着看着容易走神,行文保持了纪德一贯的严谨和庄重,风格有圣经体的痕迹。书的主旨在于让人们去感受世界。所以,放下书,去感受吧。
  •     激昂的轮舞曲~
  •     唐祖论翻的瓦莱里那本散文也不错。
  •     对生活和世界本质上的热忱,对感觉的依赖,在责任和束缚之中的选择,纪德在19世纪末的发声(上帝死去已久),至今别有意蕴——“对匮乏的赞美”。对他的共产主义的转向亦心有戚戚。封底评论说这是一本福音书,真是太准确了。可惜我并不是一个散文诗的好读者。
  •     有些你懂的。。。
  •     四个译本中最好的一个
  •     好的文学表达,正是真理之对照和验证。譬如里尔克,譬如纪德。
  •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纪德文集 1》中有罗国林和张冠尧翻译的《大地食粮》,但文字似乎不如唐祖论的优美。大家可对照阅读。我不会法语,很多法国作家的作品只要有两个一本我就都买来对照度,其乐亦无穷。
  •     欲望在燃烧
  •     我要牵着你的右手前进,不让左手知道。一旦远离城市,就尽快放开,然后对你说:"忘记我吧!"
  •     你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     “在肉体的消耗中寻求精神上的解放” “任何不先经过感觉的知识对于我都是无用的”
  •     译文甚美,某些关乎欲望、爱情、人生的片段也确实十分惊艳,但看了半本之后,发现自己又在习惯性地找寻他……找寻过去……找寻记忆……
  •     好书,翻译也很好。
  •     大爱
  •     散文诗,这种体裁,感觉无论纪德怎么呐喊,感叹,也无法引起我心里的火焰。太多的画面描述,跳跃的语句。跳出阅读舒适度,真不容易。
  •     从拿塔纳埃勒到同志,从才华横溢到平凡无奇。
  •     “我最大的感官快乐,是我的干渴得到解除。”
  •     是一种感觉游离的生活方式,用开放的五官体触生活,血液和自然融在一起,用热情和爱心奔赴一种辽阔无边的状态,体恤毫无掩饰的人性本真。深深的共鸣令我有涌动的感动。
  •     喜欢地粮。
  •     去爱,不管是善是恶
  •     相见恨晚…
  •     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神世界?每一章都能读到一份热爱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
  •     喜欢早晨读里面的一节,感觉一天都充满了热情和期待。I want to be an adventurer.
  •     国内纪德《地粮》的翻译大约不下十几个版本了,优惠买的,好。
  •     都忘了讲的是啥了= =
  •     散文诗。物质的欢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