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文钞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古代随笔 > 唐宋八大家文钞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540640965
作者:郭预衡 编
页数:3019页

章节摘录

书摘    3  我韩愈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能写诗文,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以能写文章而名于四方。古代的治乱兴亡,当世的利弊得失,我全都经心留意,思考研究。我经常认为国家的安危在于边地,因此,我于六月远行,来此观看边地的军队情况。等我来到凤翔陇州都,犹豫徘徊而不忍离去,其原因实在是慕悦您的仁义,希望能有短暂的时间随侍您身边,看一看您威严庄重的仪容举止。我在此居留十天而不敢登门进见您,实在是因为在我之前还没有人被您收容在身边,我担心您也会像看待一般人那样来看待我,如果真的这样,那么我就是自杀也不足以洗刷由此而带给我的耻辱,只会白白地留下无穷的遗憾。所以我先写这封信,陈述一下我的来意,您大概不会认为我太狂傲,而会以待士之礼决定是否进用我。这实在是我的幸运,实在是我的幸运!                                 应科目时与人书              茅坤评曰:“空中楼阁,其自拟处奇,而其文亦奇。”    1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滨,大江之渍,日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狭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2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日: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佩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3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注释】    [1]应科目时与人书:文题一作《应科目时与韦舍人书》。本文写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应科目,参加科举考试。韩愈于贞元八年考中进士,未得官,这次又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辞科考试。这封信是应考前写给主考官以求引荐的。[2]天池:古代寓言中所说的海。《庄子·逍遥游》:  “南冥者,天池也。” [3]渍(fn):水边。[4]怪物:茅坤于此处有批语云:“龙之别名。”  常鳞凡介:平常的鱼类、龟鳖等动物。鳞,鱼鳞,此指鱼类。介指有甲壳的水族动物。 品汇:品类。匹俦:相同,一样。[5]寻常尺寸之间:指极近的距离,即指活动范围小。寻,八尺。常,倍寻为常。[6]大陵:大土丘。  关隔:阻隔。    [7]*獭(bin ta):均为水中的小动物。*,小獭。獭,兽名,水獭。[8]有力者:有权力人,指当权者。  运转:移动位置,此指改变处境。[9]*首帖耳:驯顺从命。佩同“俯”。[10]鸣号:鸣叫,指写此信求救。【译文】    1某月某日,韩愈再拜:在大海边,在大江边,听说有一种怪物,它是与平常的鱼类、龟鳖之类不相同的一种动物!如果得水,那么它可以随风雨变化,随意上下天空不算困难;如果得不到水,它大概只有很小的活动范围。没有高大的山岭和丘陵,也没有远路险要之处阻隔,然而它却困于干涸,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到达水中,它们十之八九被水獭之类嗤笑。如果有有权势的人怜悯其困厄而改变其处境,大概也只是需要动举手投足之劳。  2这种怪物,仗恃自己与众不同,并且说:我宁可乐于烂死在泥沙之中,如果让我一切驯服从命,去向别人摇尾乞怜,那绝不是我的志向。因此,有权势的人遇到它,多次看到它也好像从来就没有看见一样。这种怪物是死是活,根本就不可知道了。  3如今又有有权势的人物在它的面前了,它姑且抬头呜叫而求救,哪知道有权势者会不会不怜悯其困窘,而忘记动举手投足之劳而将其放之于江海呢?有权者如果哀怜它,那是它的命中注定的;不哀怜它,也是它的命中注定的;它知道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却还在呜叫求救,这也是命中注定的。如今我韩愈实在类似于这种怪物,因此,也就忘记了自己浅薄无知的过失,而有以上的言论。您大概也是可以怜悯体察他的!与陈给事书    茅坤评日:“洗刷工而调句佳,甚有益于初进者。”  1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1  2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引。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日: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已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 ;《送孟郊序》一首[5l,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楷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注释】  [1]与陈给事书:本文约写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陈给事,即陈京,京字庆复,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中进士,贞元十九年由考功员外郎迁给事中。韩愈时为监察御史,其年冬,因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而被贬为阳山令。本文应写于被贬阳山之前。    [2]伺候于门墙者:随侍于身边的,即投奔于其门下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郭预衡    自己的文集不甚出名、而所编选的文集却有大名者,前有萧统的《昭明文选》,后有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文选》且不论,就《文钞》而言,几百年来,一直成为士林的普及读物。尽管对于八家之选以及茅坤之评,后人不免有所非议,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列举其弊的同时,仍然认为:“八家集浩博,学者遍读为难;书肆选本又漏略过甚,坤所选录尚得繁简之中。集中评语,虽所见未深,而亦足为初学之门径。一二百年以来,家弦户诵,固亦有由矣。”《提要》在这里肯定了两点:一是选文得繁简之中,二是评语可为初学之门径。作为普及的选本,达到这两点,也并不容易。几百年来,其流传甚广,影响甚大,原因可能正在这里。    但今天看来,这部《文钞》之所以广为流传,除了上述两点之外,也还因为所选八家之文,大体上都能体现各家之文的特色;茅坤之评,也能指出各家之文的不同风格。例如他说韩愈的碑志之文,“多奇崛险谲”,而“不得《史》、  《汉》序事法”;欧阳修的碑志之文,则“独得史迁之髓”。又说宋代诸家之文,“叙事当以欧阳公为最”,“以其调自史迁出”;而曾巩之文,“大旨近刘向,然逸调少矣”。对于柳宗元、王安石以及苏氏父子兄弟之文,也都有比较分析。更为难得的是,茅坤虽选八家之古文,却未摒弃“四六文字"。他说:“四六文字,予初不欲录;然欧阳公之婉丽,苏子瞻之悲慨,王荆公之深刺,于君臣上下之间,似有感动处,故录而存之。”(详见《文钞论例》)    当然,今天看来,八家的选文,不都是切当的;茅坤的评语,也不都是准确的。这是因为他的基本观点,是要求文章符合“六艺之旨”;他之所以编选八家之文,也是因为在他看来八家之文是上承“六艺之旨”的文统的。这一点他在《文钞总叙》中是有说明的。    但应该指出的是,茅坤虽讲“六艺之旨”的文统,却未讲伊洛之学的道统。在这一点上,他和金、元之儒所谓“道从伊洛传心事,文擅韩欧振古风”者,不尽相同;也和桐城方苞“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者,有所不同。还有,茅坤特选唐宋八家,曾是针对李梦阳之倡“文必秦汉”;但他最称赞的,却也是“西汉之文”。而且当他称道韩、柳时,还曾引述“非先秦两汉之书不以观”这样的名言。如此一来,《文钞》的选文和评语,有时也就突破了一些门户之见。    茅坤之评最为后人非议者,主要在于“一字一句,皆有释评,逐段逐节,皆为圈点”。吴应箕认为这样“评古文”,“最能埋没古人精神"。(见《答陈定生书》)    鉴于以上诸端,这部《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文钞》,对于原著,也就有所取舍,有所删存:    一、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各家别集。四库本保存了茅坤的《总叙》和《论例》,各家的《文钞引》以及文前文后的评语。本书亦存之。    二、四库本删了茅坤“一字一句、逐段逐节”的“释评”和“圈点”。但今天看来,有的“释评”,也非一无可取。谨参照《文钞》的明刻本,选其有助于理解文义者,引入注释之内。    三、四库本《文钞》于各家《文钞》卷首,曾沿明刻本之旧,列有茅坤节选的各家本传。为省篇幅,今皆从删。    四、明刻本《文钞》卷首,原有“凡例”,涉及书中“释评”和“圈点”问题,四库本已连同“释评”和“圈点”一并删去,今亦从之。    删、存之外,本书新增者有二:一是加以简要的注释,二是附以白话译文。    注释力求不漏难点,译文力求不遗难句。但要做到,实非易事。一是限于撰写者的水平,二是古书本来不尽可懂。从前王国维曾经说他“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他还说不仅他不全懂,“汉魏以来诸大师”也不全懂。(见《与友人论、中成语书》)由此我想,如果请他来做《尚书全译》或《诗经全译》,恐怕也难尽满人意。当然,唐宋八家之文,一般说来,是比先秦之书易懂的,宋文尤其平易。但朱熹又曾说过:“文之最难晓者无如柳子厚。”还说过:“荆公文暗。”(《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可见八家之文,也不都是易懂的。因此之故,本书的注释和译文,也就难免失误。甚望读者指出,以便改正订补。                                                                   2000年春日

书籍目录

前言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叙唐宋八大家文钞论例一  韩愈:昌黎文钞李道英注译  柳宗元:柳州文钞郭英德  注译二  欧阳修:庐陵文钞刘德清  萧东海刘伙根  注译三  王安石:临川文钞乐竟俞谦注译  曾  巩:南丰文钞祝鼎民  注译  苏  洵:老泉文钞熊宪光注译四  苏  轼:东坡文钞  赵仁畦  徐志奇  胥洪泉  祝鼎民  注译  苏辙:颍滨文钞林邦钧注译

编辑推荐

最初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所纂《文编》一文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此处的《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文钞》对于原著,有所取舍,有所删存。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各家别集,并参照《文钞》的明刻本,选其有助于理解文意者,引入注释之中。本书新增者有二:一是加以简要的注释,二是附以白话译文。注释文力求不漏难点,不遗难句,方便了一些文学爱好者对唐宋八大家古文的更深一步的了解。“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本书收录了这八位著名文学家的文章予以解释,适合广大中文专业以及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最初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所纂《文编》一文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此处的《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文钞》对于原著,有所取舍,有所删存。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各家别集,并参照《文钞》的明刻本,选其有助于理解文意者,引入注释之中。本书新增者有二:一是加以简要的注释,二是附以白话译文。注释文力求不漏难点,不遗难句,方便了一些文学爱好者对唐宋八大家古文的更深一步的了解。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本书收录了这八位著名文学家的文章予以解释,适合广大中文专业以及爱好者阅读。

图书封面


 唐宋八大家文钞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国家古籍十五重点规划图书,不花哨,很实在。讲解注释详尽,很令人满意的书,十年前或许确实偏贵,现在其实很实惠。只是包装没做好,送货时把两本书的书角弄坏了,这点不满意。
  •     性价比 不错,纸张 有些粗糙,总体 可以
  •     简体横排,硬皮精装,每篇文章的体例依次是:文首或末尾选取有茅坤的一句点评、原文、注释、译文。大16开,厚厚的四大本。纸张稍暗,给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     盖唐宋遗风,古文精粹。文笔流畅,巧思层次鲜明。实乃阅读收藏之佳品!
  •     这书真不错,里面译的很好,以后也很难再买。
  •     16开精装,纸张偏黄。 注释详细,翻译也较好。
  •     此书注释和译文都非常让人满意。虽然价格高一点,但印刷包装都非常精美。有些遗憾的是在运输过程中有磨损。
  •     此书厚厚四大册,广东教育出版,郭预衡主编,16开本,封面设计、装饰、文章排版,字体大小,皆无可挑剔。淡蓝色和鹅黄色清明上河图相间的封皮,相得宜彰,古色古香。收到包裹,乍看一下,着实吃了一惊。那么大的开本,这么好的书,又是名教授主编,而且印数只有5000册,还是十年前的书,却半折出售,现在河北出版社刚出来的也是这样的书,售价上千元。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套书。再说,网上的图片与拿到手的书不能相比,手中的书更见厚实,有份量。凡喜欢唐宋八家的,此书不可不读。阅读收藏的佳物。
  •     纸张太旧了。在库房放太久了。没有想象的好。价格还算便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