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史 >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301112410
作者:范伯群
页数:596页

前言

伯群在20世纪50年代初听我的讲义时,还是20挂零的小青年。半个多世纪过得如此匆匆,他现在也是75岁的老人了。但他还是有点“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头,在70岁退休后,仍旧经常到上海图书馆等自动产看书,查阅资料。

后记

配有书中人物图像的绣像小说和以每回故事为内容的全图产部是古已有之的。绣像与全图皆属书中的插图,以形象的直观而增加读者的兴趣--读者以绣像与全图为加工“原料”,随着书中情节的开展,在自己的心目中画出一幅幅人物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举手投足、甚至大动干戈的速写……绣像与全图畅销货培育着一代一代的“爱图一族”。

内容概要

范伯群(1931—)
浙江湖州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为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与同窗曾华鹏合撰《鲁迅小说新论》、《郁达夫评传》、《冰心评传》等。主编有《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与朱栋霖合作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与吴宏聪合作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6)》等。退休后,受聘于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现为该中心“古今演变”研究室研究员。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萌发
第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小报潮
第三章 1902——1907年: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第一波
第四章 1903年:晚清谴责小说“启动”年
第五章 1906年后:写情小说与哀情小说的涌现
第六章 1909——1917年: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第二波
第七章 改朝换代与宫闱历史演义小说兴盛之关联
第八章 1916年:“问题小说”之引进与“上海黑幕”之征集
第九章 1921年:《小说月报》的改组与通俗期刊第三波高潮
第十章 20年代狭邪小说“人情”、“人道”化的新路
第十一章 20年代民国武侠小说的奠基及早期作家
第十二章 为都市传真留影的20年代社会小说作家群
第十三章 都市乡土小说——现代通俗文学的一大特色
第十四章 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热与画报热
第十五章 20世纪20年代侦探小说中国化之定格
第十六章 20、30年代之交,北方通俗文学的迅速崛起
第十七章 抗战胜利前后的北方武侠小说
第十八章 层次不等的30、40年代上海社会小说家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市民小说的通俗性
第二十章 历史的经验教训还需作进一步探讨
觅照记(代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在国内外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界已成为一门显学。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在2000年出版后,接连于200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著作一等奖”。范伯群于2001年退休后又花了整整5年时间,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进一步挖掘大量新资料,精确绘制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历史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和发人深省的新论点。这是目前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领域中极具权威性的专著之一。作者以史家的目光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周期与运行轨迹,以丰富的图像资料重现几近湮没的通俗文学作家作品的原貌,并在雅俗对比中为研究现代知识精英文学的学者展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可比性与互补性的参照系,大有助于完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科学研究体系。

作者简介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在国内外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界已成为一门显学。范伯群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在2000年出版后,接连于200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五瑶学术奖优秀著作一等奖”。范伯群于2001年退休后又花了整整5年时间,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进一步挖掘大量新数据,精确绘制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历史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和发人深省的新论点。这是目前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领域中极具权威性的专著之一。作者以史家的目光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周期与运行轨迹,以丰富的图像数据重现几近湮没的通俗文学作家作品的原貌,并在雅俗对比中为研究现代知识精英文学的学者展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可比性与互补性的参照系,大有助于完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科学研究体系。

图书封面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众多文学史深浅不一地演绎着写作的时代背景、重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思想性、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等几个固定模块的时候,范伯群先生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无疑是与众不同的,他在其中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建立了独立的研究体系并试图将通俗文学整合到现代文学史中去。这样的编撰体例打开了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格局,牵引着一种新的文学观念,较为完整地还原了中国整个现代文学史的风貌。一书名中“通俗”二字,体现出探索编写文学史的一种新形式,意味着另辟蹊径地切入文学史的一个视角。《说文解字》中对“通”与“俗”的定义分别为:“俗,习也。凡相效谓之习,系水土之风气”、“通,达也”。这里明确地表明“通俗”即是当时之地、当时现状之描摹即为“通俗”的表现。从这一层面说,范伯群先生的著作不同于其他一以贯之,从上而下延伸的文学链的叙述,从某种程度上开拓了研究的空间,拓宽了研究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原因,“通俗文学”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地位。在古代社会,“小说”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类型,是百姓“茶余饭后”的消遣,体现出文学的“娱人”功用。发展到了现代社会,在“知识精英文学”占主要话语权的现代文学史中,“通俗文学”更像是戏台子上的“配角”,不过这样的定位是否准确呢?范伯群先生曾明确给出了他的答案:“近现代文学史研究者正在形成一种共识:应该将近现代通俗文学摄入我们的研究视野,纯文学和通俗文学是文学的双翼,今后撰写的文学史应是双翼齐飞的文学史” 。在这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中,范伯群将“通俗文学”纳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体现出所认为的两种不同文学形式的互补作用,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造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达成‘互补’的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 。“通俗小说”与“知识精英文学”的服务对象不同,源流也各有差异,所能表达的社会功用更是不尽相同。“通俗小说”侧重于市民大众,“极摹世态人情” ,最顽强的生命力在于“存真”。正如贾植芳所言:“新文学作家由于其出身教养和生活世界的局限,他们作品的取材面也比较过于狭小与单薄,从所反映的生活场合与人物类型看来,最成功的往往是知识分子与农民这两大类形象,对于范围广阔、结构复杂的中国社会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领域,由于接触面不广不深,留下了许多空白之处。而通俗作家却是另一类人,他们出身教养和求职谋生手段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正像他们所涉足的社会领域的复杂性多样性一样,这就为他们的作品取材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因此,他们笔下出现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往往为新文学作家所望尘莫及” 。“知识精英文学”更多在于开启心智的启蒙之路。范伯群先生在书中提出只是精英文学的主流文艺主要借鉴了外国文艺思潮的精华部分,进而在中国境内掀起的文学革命,中国现代知识精英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当时的“海归派”,如鲁迅、胡适等一些人。通俗作家善于继承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迎合市场口味的转变而改变的同时紧跟时代进行更新的创作,被称为“继承改良”派;而精英文学的作家们的继承传统往往是暗藏于他们的改革新意识之下,故被称为“借鉴革新”派。这本著作纵横适当地描绘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史的概况。范伯群先生将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定义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认为“没有外国文学思潮的助力,中国文学也会走上现代化道路” ,因为这部小说的出版方式已经包含了“现代”的因素,现代工商业的繁荣发达使得文学在社会转型下进行更新。刘祥安进一步认为范伯群先生其实是将“《海上花列传》作为‘文学的古典型转轨为现代型’的‘鲜明的转轨标志’来讨论的” 。此后从绪论中19世纪末的谴责、哀情、宫闺三大小说潮流缓缓叙述到20世界40年代融汇中西的张爱玲、徐訏和写新言情的无名氏,最后一章节中“超越雅俗”的新市民小说是“通俗小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整本书从目录的安排上来看,清晰地勾画出“通俗文学”的发展路径。除却明晰的目录,第八章中“揭黑小说”的同时代比较阅读也是很有新意的尝试,范伯群先生从“问题小说”切入叙述了“黑幕小说”的特征、将在国内进行的“黑幕征答”与“批判黑幕”与美国“揭黑运动”相比较,对“黑幕”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本著作是以各种期刊与文学作品相结合的形式成篇的。翻阅了几本文学史的著作,或以各种思潮活动、或以重点作家作为专章介绍、亦或是通过时间段的分隔来叙述。范伯群先生的编撰显然不同,在这本书中没有见到“思潮”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期刊的介绍和分析,书中收集了具有代表的小报与刊物,以时间为轴安排在各个历史阶段中,颇具匠心。编撰一部文学史实属不易,从资料的收集到如何平衡“人”、“作品”以及安排整体的脉络,如何介绍、分析文学类型都是需要时间去整理。这本著作中很好地做到了几者之间的平衡,一切娓娓道来。在阅读过程中,我仔细研究了目录的设计。第三章与第六章分别是“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第九章才将标题改成了“通俗期刊”,我相信这不是无意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揣测目录的设计,也许在范老先生看来之前两波的“期刊”在某种性质上就是“现代文学期刊”,故不作区分,而之后《小说月报》改组后两者才正式成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期刊,因而改名为“通俗期刊”。这样看来还是符合范伯群先生所表达的将通俗文学纳入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还原中国现代文学原貌的初衷,可谓是殊途同归!二范伯群先生在整本著作最后添上了自己的《觅照记》,文中说最初将照片复印与翻拍下来只是为了“认识”他们:“哦,你原来是这么一个人!”。在决定编撰这本著作后,范老先生开始泡图书馆,大量查阅资料去尽力还原珍贵的资料。他在文中也认为自己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图片上,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时最大的感受。图片也许相比文字资料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图片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一种赶走面对文本时虚无缥缈的“无声的言语”。《书林清话》中:“吾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从中可见适当穿插图片的重要性。不过若书目中图片琳琅满目,使得读者眼光专注于图片,没有通过图片的帮助去体悟文学史,这样得不偿失。相较而言,这本“现代通俗文学史”中的图片出现地适时适地,图片与文字很好地融汇成一个互动的系统,形成一种浑然一体的语境。范伯群先生在后记中进一步明确说明自己的“插图本”文学史不是如今所谓“读图时代”的赶时髦,而是带着对文学史长期体悟的基础上进行的还原。所以这本著作中,神采的图片配上有情趣的文字相得益彰,形成一种很好的互映效果。这样的编撰方式使得图片直观性与暗示性得到充分体现,读者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对图片进行新的阐释,丰富了图片的可能性。我认为较之一般的“插图本”文学史,范伯群先生的这本著作有“以史带图,由图出史,图史互动,图文并茂” 的美妙格局。三范伯群先生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中对“现代通俗文学”的诞生、发展全貌进行了梳理,把历来处于边缘地位的“通俗文学”拉回到现代文学研究的框架中,整合出一本与读者有效互动的“文学史”。他认为“通俗文学”与“知识精英文学”无高尚优劣之分,所谓读“知识精英文学”的人并不就比读“通俗文学”的人高尚。两者只是在时代中服务于不同读者的需求,一个有活力的文坛应该包容着各种文学类型,毕竟单一的文学类型无法支撑同时代所有的需求。“通俗文学”与“知识精英文学”的有效互补为建构一部与众不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依据,将对通俗文学的研究整合到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建构新的文学史是十分有益的,范伯群先生的这本著作正是为此所作的努力。从某种程度上,这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中呈现的图文互动的情境编撰方式是一种新的建构文学史的方式,撇开宏大文学史的冗杂背景使得文学史也变得可读、可看起来,成为了一本“活”的文学史。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照片和八卦是BIG LOVE
  •     看的不只是内容,更看出来作者的操守和修养!
  •     全新啊,没看。书是正版
  •     之前读得磕磕碰碰,这次总算一口气扫完了。
  •     不读过不知道范伯群的好。
  •     鉴于豆瓣评分高达8.7,我就打个三星泼泼冷水吧。应该肯定范伯群老师及其团队二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资料整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不过在写史这一点上,范著的缺陷也同样突出:1.似有过分泛化“通俗文学”范围之嫌,2.撰述文体缺乏史家必要的锤炼,情绪化(意气用事)之处不少;3.虽然竭力想为通俗文学在现代文学史的版图中的被压抑地位鸣不平,然而整个框架还没有脱去主流新文学史叙述的阴影。当然,借用鲁迅的“中间物”思想,范伯群老师的抛砖引玉至少可以为将来的现代通俗文学研究者提供有效的路径借鉴,而正如陈思和老师的一篇文章所言,范伯群老师的工作仅仅是个开头,这一学术工程还待后来人接力式地进行下去。
  •     插图版赏心悦目啊 hhh【论文周收获
  •     范先生以扎实严谨的学术风范,铸成现代通俗文学的黄钟大吕。书中的插图有些是第一次发表,弥足珍贵。此书从作家、作品、报刊、流派团体等入手,描画了一幅现代通俗文学的长卷。书中线索纷杂却不枝不蔓,语言通俗却不浅白。是研究通俗文学的必读书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