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讲稿》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讲稿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301157541
作者:程光炜
页数:389页

《文学讲稿》的笔记-第107页

存在主义当然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批判”,它从反思自己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开始,续而进入到对受到“愚民文化”极大干扰的国民精神状况的深刻反省。它对整个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我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谈谈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也就是说,正因为它的影响,当代文学的自身建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举例说,“存在”主义概念的提出,将当代中国文化(文学)的叙述人为地认定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1949年到1976年的文学被界定为“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而1977年肇始的文学则被命名为“新时期文学”。显然,存在主义的“启用”,使“新时期文学”叙述找到了一个历史依据,它预示着一个“人的文学”的诞生,而它所针对的正是“十七年文学”(包括“文革文学”),即”非人的文学“这样一个历史对象;更重要的是,这种历史命名缓解了知识群体没有“自己的故事”的集体性焦虑。在这种意义上,1982年后,现代派文学、“向内转”、“性格组合论”、“与李泽厚对话”、“刘再复现象批判”,以及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第三代诗歌等等“非理性”和强调“人的存在”的文学思潮,便是这一知识谱系的合乎逻辑的推演,并且重绘出另一幅与“十七年”文学截然不同的80年代知识和文学的崭新地图。

《文学讲稿》的笔记-第208页

我以为,“寻根”经典对“伤痕”经典的主要之一、否定、超越就在这里:如果说伤痕小说是一种英雄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的文学,那么寻根小说可以说是一种“平民”的文学,如果说前者是以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当代“现世主义”为思想基础的,那么可以说后者所体现的正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的对当代“现世主义”的否定、超脱和远离。正如很多文学史著作评价这部小说(《阿城》)所人为的,作者以朴素冲淡的创作手法,渲染文化氛围和人生趣味,暗含着对于世界、生命、人和自然的玄想,对传统文化规定中的人类的生存方式的深远思考,表现出来非常浓厚的艺术审美的情趣。可以说,大部分的“寻根”作家想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P209
“寻根”作家人为,所谓“现实”,并不只是当下的现实生活、政策、中心任务和中心方针这样的一些东西,它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的结果,是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在“当代”的折射。因此,他们主张的“反思现实”,不是那种简单的彻底否定,而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参照,思考历时,遥望未来。

《文学讲稿》的笔记-第97页

《替自我和大众重新命名》
80年代文学史最后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对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在当代文学史中,文学的每一次“转型”,往往都是与作家、批评家和文学史家的“知识分子”身份密切相关的。

《文学讲稿》的笔记-第29页 - 第二讲 怎样对“新时期文学”作历史定位

文学史的“建构”过程中存在的复杂因素
现在,80年代出版的几部重要的文学史著作,例如张钟等的《当代中国文学概观》、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集体编写的《“新时期文学”六年》等,已经成为我们课堂上经常讨论的对象。我们之所以很重视对它们的研究,是因为除了50年代有零星的文学史著作之外,当代文学较具规模的撰史工作实际开始于80年代。它们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又需知道,这几部著作,与80年代改革开放的历史叙述是同步出现的,因此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叙述的影响、规范和制约。最触目的现象之一,就是他们都倾向把“新时期文学”看做一个历史时间的神话。他们认为,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当代文学史的“重大转折”,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构成了一个界线分明的历史阶段”。“新时期文学”由“政治型向社会型转变”,“是文学的一次大的解放”,表明作家“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同时,“文学向人学的回归”,说明它从长期习惯于对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的再现,即写运动本身,转向注重从社会生活的内在形态上表现人,即写人的命运,人的精神过程,“这就把中心点放在写人上了”。
这些描述,放在80年代的语境中肯定没问题,如果拿到90年代语境中,问题就出现了。因为什么?这种说法是针对80年代初期的文学状况的,由于“文革”的巨大灾难,呼唤“人的文学”、“文学自觉”当时成为文学发展的价值追求和潮流,它对推动当代文学的发展作用巨大,所以说是一种有效的学术话语。但它叙述历史的“时段性”特征也很明显,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如果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本质性”的概念,是一种能够覆盖整个“新时期文学”30年的历史叙述,就不一定妥当,比如,用它描述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90年代后的文学现象,显然就有错位的感觉。因为1985年以后,“人的文学”已不是主要价值目标,文学格局已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它负载着更为繁杂多样的任务,而这些任务,远远超出了当时这些文学史描述的范围。后者的创作观念、艺术形式和存在的大量问题,已“涨”破了原来的文学史框架。

《文学讲稿》的笔记-第79页

80年代文学被理解为是“人的文学”的恢复和高扬。(——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分载于《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1986年第1期。)显然,在这里,实现80年代文学的“历史化”,是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等等“非历史化”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前者的“政治正确性”之建立必须由后者的“历史荒谬性”来承担。因此,文明/愚昧、自我/集体、今天/过去、创新/保守等等必然性冲突,被看作是80年代文学的“深刻本质”,而80年代文学之建立,则被理解成一个前者对后者的历史性替代的过程。另外,这种理想化的理解也表现在一种讲述者对“自我”话语状态的“焦虑”上。(——例如,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的提倡者那里,“悲凉”、“焦虑”、“冲击”、“刺激”、“重写”等等不满研究界“现状”,以及希图“超越”文学史成规、“改写”历史的心态,都包含着强烈而自觉的“焦虑”的意味。不过,从提倡者当时的“年龄”阶段看,这种焦虑显然是能够理解的。)在提倡者这里,“文学性”的丧失,意味着“自我”的丧失,而在“文学性”的活动,则象征着“自我”重新获得了价值。1985年在“寻根”的倡导中就有这种焦虑感,韩少功在一篇文章里不加掩饰地抱怨说:“‘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向外国学习,学西洋的、东洋的、俄国的和苏联的;也层向外国关门,夜郎自大地把一切洋货都封禁发烧。结果带来民族文化的毁灭,还有民族自信心的低落。”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一焦虑?他提出,即在“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中“来重铸和镀亮”一个“自我”。(——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在这个意义上,“自我”被视为0年代的核心价值,它的出现确实打破了对人性的各种史姓禁锢,其历史价值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否认。但应该注意到,整个80年代社会生活和文学生活中“自我”理念的急剧膨胀和扩张,也发展到了缺乏自律 、不受监督的可怕的地步。

《文学讲稿》的笔记-第4页 - 第一讲历史重释与“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的重新提出,其主要根源是肇起于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历史重释”运动。
凡是学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这代人的生命和学术研究的标志性起点。如果谢冕、张炯和洪子诚等老师的这个起点应该设定在1957年的话,那么我们,当然主要是我自己的起点是在1979年。
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要对“文革”及其以前的极左路线进行全面检讨,而它的根据,是对过去的历史做重新解释。这就势必导致研究者对“当代”文学的内涵的理解发生重大变化。

《文学讲稿》的笔记-第204页

“寻根”是在什么意义上成立的
批评家季红真指出:“社会的概念以一个时代的生活为认知对象,共时性便是它的基本特征;而文化的概念以久远的历史积淀为前提,则更多地体现为历时性的特点”,因此,“寻根”作家就是“力图由此而达到对生活和人的整体把握,使文学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狭窄社会学框架。”(——季红真《宇宙、自然、生命、人——阿城笔下额“故事”》,引自《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42页)
他们主张:文学的“叙事模式”或“原型”,“不单是某种特定的人物关系的展开过程”,“更是反复出现的同一历史向同一审美形式的积淀”。(——黄子平《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引自《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46页)
P205 当代文学经典更强调时代、当下、具体实践、共时性对于文学的指导和精神规训,寻根文学的精英们更愿意把历史、文化、积淀和过去等历时性因素作为创作的立足点。文学与“当下”现实的关系,以及“本土”政治、经济危机,使前面那种当代文学常常陷入深刻的焦虑和不安狭窄范围内,它已经暴露在“世界”面前,成为世界的一个部分。所以,“本土”的精神危机只能在对“世界”的重审性的批判、反思中出才够得以缓解和转化,因此文学的首义,便是应该勇于去面对和把握人类生存和民族现状的整体性处境。一定意义上,伤痕文学是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而存在的,这正是“寻根”对其不满并要超越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学讲稿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