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章节试读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62231882
作者:刘守华,黄永林 主编
页数:511页

《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的笔记-第190页 - 葫芦生殖象征意义的符号生成

原始人类最初的行为符号包括法术和巫术。法术是以主体自身的摹仿性动作来影响幻想实现的对象;而巫术则意在借助外来神力来控制幻想的对象。

《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的笔记-第187页 - 葫芦生殖象征意义的符号生成

表象是原始思维的基础。表象思维的形成使得原始人类最终挣脱了本能的束缚而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意指性的思维方式。在意指性思维活动中,原始人赋予表象某种意义,尽管这一意义最初是情感的而非解释的。但是,表象与意义的对应,标志着人类主体心理的进步,是人类作为符号动物的起点。表象的叠加与累积,最终导致了原始人类的集体表象的形成。
尽管表象思维的基本特征还停留在情感性、神秘性和互渗性上,但这却不影响原始人表象思维的作用和意义。人类心理深处的各种无意识原型便大多来自原始人的表象思维。荣格在谈到集体表象时指出:“列维—布留尔所用的‘集体的表现’一词是指哪些世界的原始观念中的形象符号,但也同样适用于无意识的内容,因为它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事物。”原始人在日常经验活动中各种表象的叠加与重复过程中发现,表象与特定的结果总是相联系的。这样,原始人逐渐建立了一种基本的主客体间意义的对应。

《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的笔记-第62页 - 关于《中国神话故事论集》的讨论

刘守华与李福清就道教仙话、佛教传说等为何不能归为神话的讨论。对神话与传说的界定一直有些迷茫,看了刘守华的回信大概有了些轮廓。(刘守华)我以为神话首先是一种古老的、带有原始性的口头语言艺术,不是任何一种神奇幻想故事都能视之为神话。佛教、道教等人为宗教出现之后,作为宗教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关于宗教偶像神奇事迹的种种叙说,因已离开神话的原始性和艺术虚构的不自觉性,不宜把它们作为神话看待。在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过程中,集成总编委员会于1987年5月印发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中指出:“后世宗教神佛的故事,其事件一般发生在人所经历的历史时代,神奇幻想的比重及其在故事中的地位和中国神话不同,其形象的构成方式也不同于古代神话把自然形象化,而是把现实的人(许多是历史人物)神化。某些群众对他们也有所信奉,但故事本身大多是借其神通表现某种现实的愿望,或表现其在人世的神奇经历等。因此,从民间文学角度来看,一般不把它们作为神话看待,而归入传说。”附
道教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XZX198302006.htm

《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的笔记-第91页 - 英雄与太阳

从原型结构看象征思维在神话中,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神的结婚与生死)是完全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因为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尚未得到理性的认识;在史诗中,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已经有了分离,表现为平行对应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这是由于自然的必然性已经部分地被理性之光所照亮……
德国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说,原始人只有对他能够做出解释的事物才不会感到惊恐,不管这种解释荒谬到何种程度。儿童心理学的观察也表明,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会产生某种“解释癖”,即对众多的陌生事物总要问一个为什么。如果我们把神话的发生看作是史前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象征解释,那么史诗作为神话的历史化或历史的神话化,又何尝不是迈向文明门槛的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象征解释呢?还是老问题,中国汉民族为何没有史诗?
附:叶舒宪《英雄与太阳》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78981/

《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的笔记-第26页 - 国际民俗学现状与故事研究

国际民俗学派历史地理学派、意识形态学派、功能学派、口述模式学派


 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