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减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的减法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807623977
作者:张清华
页数:296页

章节摘录

  在人们回首和追寻当代诗歌发展的历史流脉时,越来越无法忽视一个人的作用,他不但是一个逝去时代的象征和符号,也是一盏不灭的灯标,引领、影响甚至规定着后来者的行程。他是一个谜,他的方向朝着灵光灿烂的澄明高迈之境,同时也朝向幽晦黑暗的深渊。  文学历史的存在是按照“加法”的规则来运行的,而文学史的构成——即文学的选择则是按照“减法”的规则来实现的。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上的作家便分成了两类:一类只代表着他们自己,他们慢慢地被历史忽略和遗忘了;而另一类则“代表”了全部文学的成就,他们被文学史记忆下来,并解释着关于什么是文学的一般规律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样的作家不但构成了他们自己,还构成了“规则和标准”。  在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重提启蒙的话题,不免令人感到有几分沉重和悲凉。在业已逝去的这个充满了呐喊与奋争、挫折与失败、变革与暴力、进步与灾难的世纪里,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神话,几代人前仆后继,苦苦探寻,在面临着本土与世界、现代与传统、革新与救亡、群体与个人等等各个方面的重重矛盾与价值困境的情势下,几代前辈付出了悲壮的努力。  看看当今的诗歌写作,包括那些已然成为了某种典范的诗人,就不难发现所谓的“叙事”正在泛滥中堕落,成为眼下的写作者心灵干瘪、情感匮乏、精神能力短缺的说辞,成为诗歌粗制滥造批量产生的借口,成为一些假诗人的维持写作和欺世盗名的保护伞和遮羞布……这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的“叙事”,是造成现今诗歌写作个性逐渐消弭、互相模仿和千篇一律的病根之一,某些人正是利用了将“叙事”作为一个高雅的诗学概念的名义,包装起自己毫无意义的鸡零狗碎,来硬塞给读者的。  ……

内容概要

  张清华,男,1963年10月生,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美国《WORLD LITERATURE TODAY》等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200余篇,著有《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境外谈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天堂的哀歌》等著作7部,出版学术随笔与散文集《隐秘的狂欢》《海德堡笔记》等。曾于2000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学术奖学金,应邀到该校客座讲学一学期。2006年应邀访问讲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从精神分裂的方向看——论食指“在幻象和流放中创造了伟大的诗歌”——论海子文学的减法——论余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由语言通向历史——论王朔第二辑论红色叙事的传统要素——以两个传奇模型为例从“青春之歌”到“长恨歌”——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奥秘及其美学的变迁镜与灯,寓言与写真——当代小说的叙事美学研究之一文化实践与精神自否——20世纪中国文学中启蒙主义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三辑黑夜深处的火光60年代、70年代地下诗歌的启蒙主题持续狂欢·伦理震荡·中产趣味——对新世纪诗歌状况的一个简略考察个体的命运与时代的眼泪——由“底层生存写作”谈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价值分裂与美学对峙——世纪之交以来诗歌流向的几个问题“谁来追赶这令人心碎的变化”——阅读翟永明第四辑关于文学性与中国经验的问题——与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商榷《红高粱家族》与长篇小说的当代变革革命、历史、个体无意识——关于格非的《山河入梦》与近年创作“残酷青春”之后是什么——由春树感受80后写作比较劣势与美学困境——关于当代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后记

编辑推荐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报送张清华所著《文学的减法》书稿(1册,23.5万字),是一部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的学术专著。经专家审读,该书稿对当代创作思潮的把握明晰,总体上适宜公开出版。

作者简介

《文学的减法》是从张清华近十年中一百多万字的论文中筛选出来的,共19篇文章,约25万字。其中第一辑是作家论,涉及莫言、余华、王朔、食指、海子等重要作家和诗人,第二辑是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美学研究与文化探讨;第三辑是当代诗歌历史的文化与美学的研究,涉及六70年代的非主流诗歌、世纪之交以来狂欢语境下的诗歌艺术嬗变等问题;第四辑是对近年若干文学问题的个案探讨,涉及中国经验、城市经验、80后书写、长篇小说文体等方面。
上述文章曾发表于《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小说评论》《上海文学》《十月》《钟山》等刊物。

图书封面


 文学的减法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