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蔷薇》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金蔷薇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532751501
作者:[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页数:344页

《金蔷薇》的笔记-第111页

如果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不能透过他所写的字眼看到它们所包含的内容,那么读者也不可能从中看到任何东西。

《金蔷薇》的笔记-第16页 - 摩崖石刻

“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在障碍面前退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作家都必须不间断他们的事业,这事业是先辈们传给他们,同时代人托付给他们的。萨尔蒂科夫-谢德林说得好,要是文学沉寂了,即使只沉寂一分钟,其后果的严重不下于人民的死亡。
作家的写作不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手艺,也不是一种行当。作家的写作时一种使命。”
我们当代的“文学家”们最应该读的就是这一段话。有很多人说是迫于生计,要写出一些“违心”的话来。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只有他们的心知道。其实既然你选择了要当作家,那么,你在选择的时候,你的使命也就背在肩上了。所以我一直也不愿意接受将文学创作称为“生产”。因为创作不是一门手艺,也不是一种行当。卖字为生的人不是作家,只能说是写手。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这段话赋予了作家神圣的使命。其实在浪漫主义文论中,就已经有人提出过了。他们称诗人是和上帝一样的人,他们用上帝创世的方法来写诗,创作出来的是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异态的世界”,人们可以在这里面找到永恒,找到自由,找到完整。所以,这样伟大的事业,怎能向现实世界的困难屈从呢?

《金蔷薇》的笔记-第338页

……我要当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
迎着无痕的原野上庄严的寂静
迈着自由的步伐大踏步前进
既无未来也无过去的踪影
摘下如罂粟一般短暂的花朵
吸入像初恋一样明亮的光泽
我倒下,死去,在黑暗中沉默
无需去经受一次次复活的那种痛苦和快乐。

《金蔷薇》的笔记-第111页 - 语言和大自然

《金蔷薇》的笔记-第326页 - 洞察世界的艺术

好的眼睛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好好地锻炼视力,别偷懒。要像常言说的,一丝不苟。看每一样东西时,都必须抱定这样的宗旨,我非得用颜料把它画出来不可。对于散文作家来说,绘画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在于绘画可以帮助他们看到并且爱上光和色。绘画之所以重要,还在于画家往往能看见我吗视而不见的东西。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就会懂得高明的审美力首先表现为分寸感。
我始终认为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对称和朴实无华这两个规律,与散文有某种关系。
一个热爱古典建筑的完美形式的作家,是不会让自己写出叠床架屋、结构反复的散文作品的。他必然力求使散文的各个局部之间和谐对称,使遣词造句严谨朴实。他必然避免过多地使用装饰物,即所谓的图案装饰风格,因为这种风格只可能使散文作品淡而无味。
散文作品的结构必须精炼到不能删去一句,也不能增加一句,否则就会损害作品要叙述的内容以及事件的合乎规律的进程的那种地步。
本段自勉
我认为散文的节奏感靠人为的方法是永远难以达到的。散文的节奏取决于天赋、语感和良好的“作家听觉”。这种良好的听觉在某种程度上同音乐听觉是相通的。

《金蔷薇》的笔记-几朵木花 - 几朵木花

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
这种浪漫情调就像浓密的大气那样团团围住了地球。
所有的港口都沸腾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狄德罗: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和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
基辅的天公像用月长石砌成的拱顶一般熠熠生辉。
徒具形式的劣作,是涂上好看的颜色的木花, 是镀金的纸箔。

《金蔷薇》的笔记-第148页

我的朋友,句读可是件大事。连普希金都谈起过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使思想有条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明确,句子易解,意思清楚。标点符号就好像音符。它们把文章连成整体,不让它支离破碎。

《金蔷薇》的笔记-第44页 - 第一篇短篇小说

《金蔷薇》的笔记-第343页 - 在卡车的车厢里

只有当我们把自然界当作人一样对待时,只有当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的爱、我们的喜怒哀乐,与自然界完全一致时,只有当我们所爱的那双明眸中的亮光与早晨清新的空气浑为一体,我们对往事的沉思与森林有节奏的喧声浑为一体,难以区别的时候,自然界才会以其全部力量作用于我们。

《金蔷薇》的笔记-第331页 - 洞察世界的艺术

到了那一天,诗歌将主宰人心,而那种社会制度,即我们以长年累月的劳动、操心和毫不懈怠的精神向其走去的那种社会制度,将建立在正义的美上,建立在良知、心灵、人们的关系和人们肉体的美之上。
我们走的这条路是通向黄金世纪的道路,这个世纪是必然会到来的。当然,遗憾的是我们活不到那一天。但是我们应该感到幸福,因为这个世纪的风已在我们周围飒飒地吹响,使我们的心跳动地更加剧烈了。

《金蔷薇》的笔记-第319页

我对那些不喜欢诗画的作家是不信任的。这种人后可能是草包,至少治学态度不严谨,有几分懒惰和傲慢。感觉偏见很重,逻辑也不靠谱。

《金蔷薇》的笔记-第24页 - 摩崖石刻

同样适用于这个时代。

《金蔷薇》的笔记-第166页

应该及时写出来。不能有分秒的耽搁,否则思想闪耀了一下便会永远消逝。

《金蔷薇》的笔记-第29页

狄德罗说过,艺术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和在不平凡中找到平凡。

《金蔷薇》的笔记-第25页

作家最大的幸福是:不把自己视作特殊的、独来独往的人,而是做一个和一切人一样的人。

《金蔷薇》的笔记-第224页

我的朋友,您要善于驾驭想像,使之用于人们的幸福,也要用于自己的幸福,切不要用于悲哀。

《金蔷薇》的笔记-第26页

在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世界对我们来说,和成年时代迥然不同。童年时代的太阳要炽热得多,草要茂盛得多,雨要大得多,天空的颜色要深得多,而且每个人都觉得有趣极了。

《金蔷薇》的笔记-。。。 - 。。。

文学应当起到英雄主义和教育的作用,这是人人都清楚的。

《金蔷薇》的笔记-第326页

对于散文作家来说,绘画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在于绘画可以帮助他们看到并且爱上光和色。绘画之所以重要,还在于画家往往能看见我们视而不见的东西我们总是要等到他们画了出来,才会开始看见他们所画的东西,并且大为诧异,自己过去怎么没有看见。艺术家就是让我们更加真实地认识我们的世界啊。

《金蔷薇》的笔记-第343页 - 在卡车的车厢里

《金蔷薇》的笔记-第174页 - 车站餐厅里的老人

《金蔷薇》的笔记-第24页

凡是能够丰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的内心世界的东西,凡是能够提高其精神生活的东西,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个尽人皆知的真理难道还需要再花笔墨来加以论证吗?
按理说,我们应当成为一切时代、一切国家的艺术的占有者。我们应当把那些仅仅因为美的存在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便对美切齿痛恨的伪道学者,逐出我们的国家。
我认为一切艺术样式都有助于一个作家提高他的写作技巧。
“作家最大的幸福是:不把自己视作特殊的、独来独往的人,而是做一个和一切人一样的人。”---普里什文

《金蔷薇》的笔记-第334页

理想中有胜于现实的地方;现实中也有胜于理想的地方,惟有把这两者融为一体才能获得完美的幸福。

《金蔷薇》的笔记-第一章 珍贵的尘土 - 第一章 珍贵的尘土

  本篇大概涉及剧透。
  最近一两年,我迷上了写书评,偶尔也会想着写小说。最近有朋友知道了这个爱好,在他所涉猎的书里面向我推荐了《金蔷薇》,说也许会对我有些帮助。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本书,也没有听说过它的作者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当然我在看完一章之后去查阅了百度百科,了解了这位苏联文学大师的生平,不过在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对于作者和这本书确实是一无所知,仅有的期待来自于我对朋友的信任。
  我看的是电子版,通常我的阅读都是从电子版开始的,喜欢的书转而收藏纸质版。可能是搜索到的版本问题,我根本没看到序言或者说明就直面了第一章:一篇美文小说,并且连着翻了几页都是。
  我当时很迷惑,为什么会给我推荐这个?虽然美文小说也是小说,可这和写作或者写评论又有多大关系,难不成我朋友晕头了,还是说我找错书了?重新搜索排除了后一个选项,所以我只好抱着第一个怀疑继续啃书。如果说我刚开始的阅读热情是1的话(满分10),那这时候只剩下0.5。
  我对美文并没有太多爱,这可能是高中时候太多风花秋月人生感悟,或者为了作文背书的后遗症,反正自从我断了连订三年的《读者》之后,基本上就没有碰过这类类似鸡汤的文了。哦,你问为什么,我被自己的感动恶心坏了。
  自那之后,我自认为自己摆脱了矫情——事实上是陷入了相反的矫情,感觉人生是开阔的,世界是粪土的,鸡汤是加了油的,感动是兑了水的,换个说法,就是我出了公主梦得了中二病。
  等等,还是先不要回想了,自己往自己胸口戳箭太疼了,让我们换回话题吧→_→。
  总之我看完了这个五六千字的短篇小说,然后在它后面发现了一条小尾巴,我们可以称呼它为黄金小尾巴——这三百六十字改变了整篇文的属性,从小说到写作感悟,完美的转身。
  好吧,我现在知道了我朋友为什么会推荐这本书,在我用尽了最后一份忍耐的时候挖到了宝藏,这种酸爽……居然让我回味?
  我大概是晕了头,或者饿过头出现幻觉了,我当时想。不过现在再想,还是那种回味的感觉,我想我可以下一个定义了:我一定是中了蛊。
  开个玩笑。
  但这种感觉不是玩笑,一个老清洁工悲剧的一生和他被遗忘的金蔷薇的事故固然让我感动,不过从金蔷薇到写作的延伸,这个美妙的转折、他无缝的衔接以及对于写作的定义才是更让我心折的部分,至少在我看完这一章之后的几天内,我一直在思考写作和写作的目的。
  以及我的疑惑,现在商业化写作还和这个愚公似的老清洁工与他的美好祝福有共通之处吗?
  也许之后的章节会给我答案,或者我该自己去实践一下。
  碧山妆月
  2016年1月5日
  

《金蔷薇》的笔记-第159页

福楼拜一生都苦苦追求文体的尽善尽美。他强烈渴望自己的小说能像水晶一般纯净,以致翻来覆去精雕细琢地修改稿子,有时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在某些情况下,改稿对他来说,已不再是使小说臻于完美的一种手段,而成了目的本身。他失去了正确剖断的能力,失去了耐心,在绝望中把自己的作品改得枯燥乏味,或者用果戈理的话来说,“画呀,画呀,画得入了魔。”

《金蔷薇》的笔记-第91页

生活素材中凡属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之为“日常生活的细节”的那一切,不是研究研究就行的。作家只有生活在这种素材之中(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才行。作家在这种素材中生活,思考,痛苦。欢乐,参与大大小小的事件。而每一天的生活,就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记忆里和心灵中留下标记和印痕。
千万不要把观察到的素材,哪怕是最成功的素材,不分青红皂白地硬塞到作品中去。
写作的基础之一,是要有良好的记忆。

《金蔷薇》的笔记-第320页

我们有不少书仿佛是由瞎子写的。可这些书却偏偏是写给明眼人看的。这就是出版这些书荒唐之所在。这用来形容中国现在的出版市场再贴切不过了。

《金蔷薇》的笔记-译本序 - 译本序

译本序
第一节:评价作者、作品的地位。苏联“大作家”,本书是少数几部得以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之一。
第二节:介绍出生年月、父亲、祖父母。
第三节:引作者自撰《小传》对祖父的回忆:唱古老的歌谣和哥萨克小曲,讲“令人难以置信的、异常动听的”故事。
第四节:介绍父亲:幻想家
第五节:介绍母亲:处事专断
第六节:家人醉心于艺术
第七节:进入基辅古典中学,同学后来的成就。
第八节:家境贫困,打工完成学业。
第九节:中学最后一年发表第一篇小说
第十节:基辅大学自然历史系-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一次大战辍学,各处做工人,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
第十一节:莫斯科任记者,参加红军,《海员报》工作,罗斯塔斯社任编辑。
第十二节:性好流浪,游历催生他的作品。
第十三节:成名中篇问世,辞职,专事写作。
第十四节:完成传记小说《夏尔·朗塞韦的命运》等作品(1933-1962,计9部)
第十五节:68年在莫斯科去世。(1892-1968)
第十六节:作品风格论述。
第十七节:短篇小说成就。
第十八节:小说与科学相结合的创新
第十九节:知识渊博
第二十节:本书的缘起-《铁玫瑰》
第二十一节:《金蔷薇》后续本和修订
第二十二节:《金蔷薇》体裁界定和艺术成就
第二十三节:结构、内容和思想基础
第二十四节:本书文学价值
第二十五节:国内最早译本介绍
第二十六节:早译本的在特殊的境况中因其文学性而深受欢迎。
第二十七节:结语-回到当下,再述译本意义。
理一遍,印象深多了。想起多年以前,也是在四围的黑暗静寂中,台灯有限的温暖光照下,读书笔记的时光。这么简单的美好,有幸重拾,自当小记一笔以誌乐。

《金蔷薇》的笔记-第13页 - 珍贵的尘土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金蔷薇》的笔记-第44页

就这样,我第一次证实了对作家来说最主要的是,在如何作品中,甚至是在这样一篇短短的小说中,都要毫无保留、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任何情况——无论是不必要地担心在读者面前出丑,无论是生怕重复(当然是用另一种方式)其他作家已经说过的话,无论是对批评家和编辑的顾虑,都不应该阻止一个作家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术书也该这样,没有了人,知识的价值在哪里?
意识究其实质来说是不变的,然而在写作时,意识却能唤起新的思想的、新的形象的、新的感受的和新的语言的旋风、洪流、瀑布。所以有时作者本人也会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惊喜交集。那时候我的书本知识多于生活,而不是生活多于书本知识,我必须用生活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

《金蔷薇》的笔记-第26页 - 几朵木花

《金蔷薇》的笔记-第310页

我们知道,我们为之奋斗的未来,产生于人类的不可摧毁的天性——善于幻想,善于爱。

《金蔷薇》的笔记-第13页

我们的创作旨在让大地的美丽,让号召人们为幸福、欢乐和自由而斗争的呼声,让人类广阔的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像不落的太阳一般光华四射。

《金蔷薇》的笔记-珍贵的尘土 - 珍贵的尘土


译笔努力通过词语传达一种调子,疏朗如秋水,典雅里仿佛夹杂着轻忽的怀旧气息。“不复记忆”"旁涉"“营巢”“鳏夫”“溽暑”……,文章中的这些词语,大约还可以看出译者的旧学功底来。读的愉悦,多半来自于此。
“夏米搜索枯肠,挤出了一个又一个细节,……”——故事是靠细节填充的。
“ 海蜇却漂亮得像芭蕾舞女演员穿的那种花边短裙。”——文学意味浓郁的句子从一个清扫工嘴里说出来,别有一种新奇的趣味,这趣味是不是对于俄罗斯民族整体的文化好奇呢?
“安南那地方可潮湿哩,一夜的工夫,我们的靴子里就长出了蘑菇!要是我胡诌,就把我吊死。”——夸大其词和信誓旦旦组合到一起,产生了怎样的阅读味道?这是一种底层语言现象,有浓郁的平民生活气息。
“夏米把小姑娘带到了鲁昂,当面把她交给一个瘪着蜡黄的嘴唇的高个子女人——苏姗娜姑妈。这老婆子浑身缀满了黑玻璃珠子,亮闪闪的,活像马戏团里的一条蛇。”——选取两个视点来描写人物,这两个视点也正是最特异的地方。唯其特异,方能使形象给人以长久不灭的印象。我仿佛看到描写对象平庸的特征像痂一样纷纷脱落,鲜明的印记则如旗帜迎风飘扬。
“她扎辫子用的一条揉皱了的天蓝色缎带。不知为什么这条缎带有一股子淡淡的馨香,仿佛曾在曾在紫罗兰的花篮里放了很久似的。”——“缎带”前用了四个修饰语,其中有几个位置换换似也无妨。句子虽然短,形状、色彩、气味都有了,所见有,联想也有,读着觉得丰富。丰富是味道,何尝不是一种方法。这个联想的句子在第7页的头上又出现了,像剧情有波澜时,旋律主乐句再度响起。
“大家都知道,清扫工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干活的,这有两个原因:首先,由沸腾的然而并非总是有益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大都是在一天的末尾积聚起来的;其次,巴黎人的视觉和嗅觉是不容许玷污的。而深更半夜,除了老鼠以外,几乎不会有人看到清扫工干活。“——巴黎人的视觉和嗅觉不容玷污,清扫工呢?“除老鼠外”,其实就是说清扫工卑微如鼠。纯客观记述,隐含几丝悲凉。
“曙光懒懒地廓清巴黎上空”——“廓清”好,词语仿若来自我们未曾经历的一个特别的年代。
“ 少妇:镶黑花边的淡雪青色连衣裙”——这色彩映衬得绝,想起东坡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淡雪青,黑花边,唤醒了谁的眼睛和心灵?
“苏珊娜在夏米家住了五天。在这五天里,巴黎的上空升起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奇异的太阳。所有的房子,即使是结满烟炱的旧屋,所有的花园,甚至连夏米的窝棚,都像一颗颗宝石似的,在这轮红日的辉耀下璀璨生光。”——被美蒸晕了,所以,夏米的眼里只有美。美这样有力量。
“夏米是参与了这件事的。他不得不为苏珊娜传递书信给那个男演员。当那人想赏给夏米几个苏作为脚钱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教训那个懒散的花花公子要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貌。”——有两个“不得不”,可怜的夏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人他作嫁衣裳。
“没隔多久,那个男演员便乘了一辆出租马车来接苏珊娜了,并做了这种场合下应该做的一切事情:鲜花、接吻、闪着泪花的笑,悔过和声音微微有些发颤的轻松的谈话。”——“做了应该做的事”好像是说,做了计划做的事,做了例行的事。好一枝利笔。
“当这对年轻人要离去时,苏珊娜是那样的迫不及待,竟忘了同夏米告别就跳进了马车。但她马上发觉了自己的疏忽,脸涨得通红,歉疚地把手伸给夏米。”——好心的可怜的夏米。
“果然,有一次老银匠来探望夏米的时候,夏米已经悄悄地死去了。老银匠抬起这位清扫工的脑袋,从灰不溜丢的枕头底下拿出了用一条揉皱了的天蓝色缎带包好的金玫瑰,然后掩上吱嘎作响的门扉,不慌不忙地走了。那条缎带上发出一股耗子的臊味。”——贫困和美好,在此处交响。
“凡是生所没有给予的,死都会带来。”一脑门子这类陈腐念头的老银匠想道,同时喟然长叹了一声。——陈腐当作别解。
关于写作的启示,文章结尾如是道出: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它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玫瑰”——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者长诗。
“夏米的金玫瑰!我认为这朵玫瑰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创作活动的榜样。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花过力气去探究怎样会从这些珍贵的微尘中产生出生气勃勃的文字的洪流。
——我想到了蝼蚁卑微地积攒。摆弄文字的匠人们,他们的材料是生活,工具是心灵,使命在于替天行美。

《金蔷薇》的笔记-第13页 - 珍贵的尘土

《金蔷薇》的笔记-第2页

谁没体味过因浓睡着的年轻女人的隐约可闻的气息而感到的激动,那他就不懂得什么叫温柔。她的双唇,比湿润的花瓣更鲜艳,她的睫毛因缀着夜来的眼泪而晶莹。

《金蔷薇》的笔记-摩崖石刻 - 摩崖石刻

我对本章题目有些好奇,总要去猜想这几个词的原文是什么,并且偏心地以为这就是译者的神来之笔。原因是,这四个字太中国化了,如果没有原先阅读的经验,还觉得这是一篇关于书法艺术的文章。
整个海滨都被雪“淹没”了,状雪之大,较“覆盖”要好。当然,“覆盖”是不费气力的词语,不费气力的,往往就庸常了。
积雪不断从松树上“一长缕一长缕”地坠落下来,散为“雪尘”。——都是有生活的描写,又与普通的用词谨慎地保持着距离。
文中提到的凡高的两幅作品:
凡高:吃土豆的人们
凡高:吃土豆的人们
凡高:囚徒放风
凡高:囚徒放风
本文描写的文字不多,撞击思想的句子不少,下面这些曾让我在阅读时心有所动:
“几百年来这个村子里一直居住着拉脱维亚渔民。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出生,又在这里死亡,多少眼神羞涩、嗓音悦耳的浅发姑娘在海风中变得皮肤粗糙,咸了满脸皱纹的矮墩墩的老太婆,终日裹着厚实的头巾,多少戴着潇洒的便帽、面色红润的小伙子变成了胡子拉碴、目光平和的老头儿。”
——下午读高尔基的《时钟》,晚上下班开车回家,路上突然想:敏感于时间失去的人或许在某些方面会有建树。 并且想:人,能扛得住时间的销蚀么?
渔夫们在岩壁上的铭文: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
作者读作:悼念所有曾经征服和将要征服这个大海的人。
——前者是宿命,明知或难幸免,仍旧一往无前。
——后者是慷慨,无视死亡。
“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在障碍面前退却。”——杰出的匠人们都应如此,非独作家然。
“使命”在俄语中源出于“召唤”——外加的区别于内心的希求。
“一个作家若不能使人们的视力增添哪怕些许的敏锐,就不能算是一个作家。”——指示美么?
“穆尔塔图里听从了心灵的声音”——如果觉得快乐,那就这样吧。
“他几乎没有收到过妻子的信,因为她连邮票都买不起。”——有些人,天意让其在困顿中挣扎,一拔走向辉煌,一拔走向衰亡。
“他蔑视廉价的赞扬”——格调
“他的英雄主义表现为狂热地相信劳动的人——农夫和工人、诗人和学者。必定会有美好的未来。”——一“狂”天下无难事。
“凡是能够丰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的内心世界的东西,凡是能够提高其精神生活的东西,都是我们需要的。”——作品不限于表现小我,读者意识很重要!

《金蔷薇》的笔记-第58页

一旦作家开始动笔,作品中出现了人物,一旦这些人物按照作家的意志获得了生命,他们就会开始对提纲提出异议,与提纲作起对来。作品开始按其本身的内在逻辑展开,而给予这种逻辑以推动力的,不用说,是作家本人。作品中的人物是按他们各自的性格行动的,虽然这些性格的创造者是作家。
如果作家硬要作品中的人物不按内在逻辑行动,如果作家迫使他们回到提纲的框框中去,那么他们就会开始失去生气,变成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变成机器人。
若干国内的编剧应该学会这一点。

《金蔷薇》的笔记-第322页

真正的散文总是有自己的节奏的。
散文的节奏首先要求作者在行文时,每个句子都要写得流畅好懂,使读者一目了然。

《金蔷薇》的笔记-第328页 - 洞察世界的艺术

当我们在观赏美的时候,心头会产生一种骚动感,这种骚动感乃是渴求净化自己内心的前奏,仿佛雨、风、繁花似锦的大地、午夜的天空和爱的泪水,把荡涤一切污垢的清新之气渗入了我们知恩图报的心灵,从此永不离去了。

《金蔷薇》的笔记-第174页

然而没有细节,作品就没有生命。
在寻找和确定细节时,必须作严格的挑选、筛洗。
具体地说,我认为直觉是一种能够通过局部,通过细节,通过某一特性再现整体图景的认识能力。

《金蔷薇》的笔记-全书 - 全书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人类知识的任何领域都蕴藏有取之不竭的诗意。看每一样东西时,都必须抱定这样的宗旨,我非得用颜料把它画下来不可。变浮光掠影为清晰

《金蔷薇》的笔记-第50页

灵感乃是人的一种严谨的工作状态。精神的昂扬、焕发,绝非做戏时的装腔作势、故作亢奋的动作。
灵感就是突然显现出你所能做到的事。灵感的光芒越是强烈,就越是要细心地工作,去实现这一灵感。----托尔斯泰

《金蔷薇》的笔记-第17页

“悼念所有死于海上和将要死于海上的人。”
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在障碍面前退却。
一个作家若不能使人们的视力增添哪怕些许的敏锐,就不能算是一个作家。
但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作家,并不仅仅由于心灵的召唤。我们大都是在青年时代能听到心灵的声音。那时我们的感情世界生气蓬勃,还没有什么摧残过这个感情世界,没有将它肢解成碎片。
而到了成年时代,除了自己心灵的召唤声外,我们还能清晰地听到另一种强有力的召唤,那就是自己时代的召唤,自己人民的召唤,人类的召唤。
使命感和内在的动力激励着一个人去经受磨难,创造出奇迹。

《金蔷薇》的笔记-第45页 - 第一篇短篇小说

我生活、工作、恋爱、受苦、憧憬、幻想,只知道一点——到成年的时候,或者甚至到我老年的时候,迟早我是要开始写作的,绝不是因为我以此为任务,而是因为我整个身心要求我去做这件事。还因为对我说来,文学是世界上最壮丽的现象。

《金蔷薇》的笔记-第136页

一个生涩费解的字眼就足以在读者眼里把一篇结构非常好的散文破坏殆尽。
只有清晰易懂的文学作品才能存在下去,才能作用于读者,这是无须再费笔墨来加以论证的。费解的、晦涩的,或者故意弄得高深莫测的作品,只有作者自己才需要,人民是绝不会需要的。
虽然我同意这一观点,但人民是不能随便被代表的,他们有自己的选择。

《金蔷薇》的笔记-第301页

普里什文的散文所以具有魔力,正是因为他知识渊博。人类知识的然后领域都蕴藏有取之不竭的诗意。诗人们早就该明白这一点了。
要是诗人们熟谙天文学,那么他们所喜欢吟咏的星空在他们笔下就会壮丽得多。
吟咏夜晚,可是却不知什么星叫什么名称,因而只能泛泛地描绘星空,这是一回事,而诗人如果知道天体运行的规律,如果知道映在湖水中的不是笼统的星光,而是美丽明亮的猎户座,尽管吟咏的是同一个夜晚,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金蔷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