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士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侠士道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301158555
作者:徐岱
页数:433页

章节摘录

  优秀批评家所需要的,已不再是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论装备,而是对具体作品感同身受的领悟。真正的艺术杰作必定是有味道的作品,味道之所以是味道,在于“味”中有“道”。如何由昧入手而识其道,这就是文学批评的任务。用本雅明的话说,就是通过作品所提供的愉悦,“去寻找什么给人们带来了愉悦”。  从这个意义上讲,批评家不仅无须刻意遮蔽自己的主观好恶、为自己对所评论作品的由衷喜爱而感到不好意思,恰恰相反,有必要坦然地向大家公开自己对作品的享受、接受这种喜爱的引导。作为“欣赏之延续”的文学批评的实质是进行一种文化品味。“品味是对一种现实的快乐的体验”,而不是相反对令人厌恶的经历的咀嚼。所以尽管阅读的快乐并不总是可信任的,但与冷漠的理性相比它却是批评唯一的根据地。归根到底,优秀批评是对我们从作品中所获得的“快乐本身的质量的评判”。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的金庸评论不是以一种貌似超然的立场对金庸武侠叙事的理性分析,而是对我本人之所以喜爱金庸小说的原因和理由的如实呈现,是对我眼中的金庸小说的杰出意义的真切阐释。我也无意于分析金庸作品的具体得失,而着重于分析金庸作品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这样做并非是认为金庸小说已完美无缺,而是因为这种“优点/缺点”的评论模式,一方面已有不少文章做得很好,另一方面,我也认为这对金庸小说并无多大意思。

内容概要

徐岱,男,1957年10月出生于上海,成长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县。现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美学学会会长”。曾任原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和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2000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多次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马里兰大学、斯沃斯莫学院、俄国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澳胡斯大学、日本神乃川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中山纪念馆、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等,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自1981年起,已陆续撰写了《艺术文化论》、《艺术的精神》、《美学新概念》、《艺术新概念》、《基础诗学》、《批评美学》、《小说叙事学》、《小说形态学》、《边缘叙事》、《体验自由》、《感悟存在》、《什么是好艺术》、《侠士道》、《审美正义论:伦理美学基本问题研究》、《故事的诗学》、《基础美学:从知识论到价值观》等个人研究著作十六部。并在相关学术领域发表了两百多篇研究论文。

书籍目录

绪论回味感动——金庸小说的人文诠释
一 首先赞美,然后理解
二 喧嚣过后看门道
第一章 狂欢的诗意——金庸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 成人童话的意义
二 正义神话的价值
三 文字游戏的乐趣
第二章 浪漫的滋味——金庸小说的思想内涵
一 怜花惜玉与至善之美
二 生命执著与信仰之维
三 英雄本色与大侠理念
第三章 传奇的理念——金庸小说的精神品格
一 “丧家犬”的中国性
二 “君子道”与“侠客行”
三 孔子诗学与金庸小说
第四章 创造的奥秘——金庸小说的继往开来
一 从火枪手到美猴王
二 从侠之大到士之雄
三 从伪君子到真小人
第五章 批评的逻辑——金庸小说的众说纷纭
一 文人墨客说金庸
二 武侠情结与皇权意识
三 另当别论的金庸小说
结语 体验自由——金庸小说的一种读法
一 经典的构成
二 激荡文坛,笑傲江湖
后记 关于大师兄

编辑推荐

  《侠士道:金庸小说与中国精神》以“金庸小说与中国精神”为题,强调金庸武侠叙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侠士道”理念的文学体现,是对孔子毕生提倡的“君子道”思想的形象诠释。《侠士道:金庸小说与中国精神》以“金庸小说”、“孔子思想”、“中国精神”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强调对金庸作品的准确评价,关系到对中国精神的重新认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考量,以及对当代中国文学史写作。 同时,通过对金庸作品必将载入百年中国文学史的内在原因的分析,重新理解艺术价值的构成、明确艺术的评价尺度,为当下陷入困境的“文化研究”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为后现代艺术哲学的重建提供一份参照。

作者简介

《侠士道:金庸小说与中国精神》重启关于金庸小说人文意义的讨论,对金庸小说之所以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伟大经典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深度阐述。作者认为,金庸小说与真正的孔子思想和中国精神一脉相通,突显孔子思想的“君子道”本质上就是一种侠士道,而理解金庸小说的核心价值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孔子思想和中国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讲,金庸小说并非是通常意义上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正统文化的载体,而是对这种正统意识形态的反思和重新解释。

图书封面


 侠士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回家过年,除了探亲访友,势必有更多的闲暇读书,尤其是能屏蔽工作时间的杂事纷扰,静下心来看一二本书。于是,此次回家我挑了一本有关“金庸”的书。金庸小说集若干年前就已扫描完毕,有关金庸的书在我脑海中也拷贝了不少。确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金庸,要比他的小说来得更加复杂,更让人产生猎奇的欲望。我读过北大教授严家炎的有关专著,也读过红过一时的作家王朔的有关杂文。这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当一切已经风平浪静,在当今的社会有关文化的话题如一地鸡毛,乏善可陈之际,我想起了金庸,决定过年带一本“金庸”回家,因为手头正好拿到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新出版的有关“金庸”的书,此书勾起了我的好奇,如今竟还有人在回顾过时的东西,他想盖棺定论吗?这本书名叫《侠士道》,副标题是“金庸小说与中国精神”,是一本从人文角度探讨金庸小说的学术论著,作者是浙江大学教授徐岱。粗粗翻了一下全书,感到此书学术味太浓,很难读,非得有耐心不可。作者在书中宣称,他写此书并不在意完全与众不同,他赞同这样的观点,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无不是已被人们思考过,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重新思考而已。“也许一切都已经有人说过了,只是还需要重新理解”。正因如此,我感到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貌似公正的进行理性分析,而是要探索自身喜爱和赞美金庸作品的原因和理由,同时撇开对金庸作品的具体分析,以更广的视野,从作品中发掘出与孔子思想和中国精神相通的内核。同时作者通过分析围绕金庸小说的种种讨论,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读书,用什么态度读书,试图还原文艺批评的真谛,廓清长期来在读书,在文学批评,在艺术理论,在审美方面外加的种种迷雾。于是,我准备认真的读一下这本书,不管多少时间。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金庸小说给50、60和70后带来了不可磨灭记忆,今天有机会读一下徐教授的书,回味无穷的感觉!
  •     特别有启发性,但是有些论断还有些仓促
  •     精辟,深刻,从中国文化 多角度去分析
  •     有凑字数的嫌疑,有些章节太主观
  •     侠之大者,非吾所愿,我只爱那快意恩仇,自在逍遥~
  •     比较晦涩啊。。
  •     质量前后不一,总的来说不错
  •     有点儿太专业太学术了,看着挺累
  •     写的真好!!
  •     (東師圖書館)教你用學術范兒扯閒篇兒,對武俠小說和金庸沒什麼獨到的見解
  •     笔者底蕴深厚,眼界开阔,旁征博引的分析令人称道!可以说,中国文化浸润着金庸,而金庸又以其武侠的笔触将中国精神演绎!此书很好地找到了二者的契合点,以道之名,精彩纷呈!
    于我而言,此书乃是吾倾心金庸,爱屋及乌的意外发现,却着实满握别样的收获!
  •     值得一读的集合武侠,美学,伦理的好书。
  •     從金庸的俠士道引申到儒家思想上的君子道,又论述了道教文化中关于逍遥自在的点,從而系统地反思以儒道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结果从这样的反思与解释中升华金庸的作品。好深的武俠理論体系...有空得多做做笔记...
  •     酸腐文人掉书袋
  •     一点都不枯燥的关于武侠的文学理论。
  •     绪论写得蛮好的,后面就学术化,其实表达一种思想讲明白了就好,偏偏引用各种各样的言论,有喧宾夺主之嫌,实在是觉得就是掉书袋,没有什么创见。金庸写武侠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快意凛然,这样的研究把侠客都给闷死了。
  •     戴着讲金庸的帽子掉些文论的书袋,失望。
  •     读书如上课
  •     这个评论写得真是厉害
  •     是不错,但为捧金庸而贬鲁迅,那就是道术不分了
  •     太好看捏~!回头再借出来瞄瞄~~
  •     还不错,就是有点小贵,没有多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