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由而美丽》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因自由而美丽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3309127
作者:黎戈
页数:240页

黎戈,一位敦厚的“文艺女青年”

文/严杰夫在所有的阅读题材中,我对杂文文集似乎有一种特殊偏好。大概这种偏好的形成源自于读书时听流行歌曲专辑的习惯。那时候,一拿到自己心仪的专辑,我总是会将它从头到尾先草草听一遍,然后便“挑剔地”选出哪首歌好听,哪首歌不符自己的胃口,之后再听这个专辑,便只听那些挑出的歌曲,遇到那些不对味的则直接跳过。当然,这种好与坏的标准完全出于我个人的私心,并没有什么客观或专业的标准。然而,这其中便有了个人趣味。听还是不听一首歌,完全出于自己的直觉。而能够带着这么“任性”的习惯进入阅读的,大致也只有杂文文集了。一本文集打开,每一篇大多不长,挑选那些直觉符合自己口味的文章,有一搭没一搭地读过去,有一天突然发现,这本书就这样被自己翻完了。这种毫无压力的阅读,就好像是自己在呼吸四周的空气。不过,杂文文集也有格调的高低、品质的优劣。阅读那些品质优良的文集或文字,犹如呼吸清醒芬芳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不过要是不幸遇到那些文格低劣的,则就像是周围充斥了PM2.5爆表的空气,令人干涩难忍。黎戈的这本《因自由而美丽》当然属于前者。认识黎戈,是在豆瓣上面。总体来说,黎戈的文章大多是书评,按理说,书评人看书评人的书评,或多或少有一种奇怪的情绪作祟,暗里会有一种攀比:他哪里写得比自己好,哪里又写得不如自己。然而,读黎戈的文字不会,因为她的文字里没有那种步步为营的心机,却有一种“以无厚入有间”的厚道。在我看来,黎戈文字里的这种厚道,实则是对旁人和环境的一种理解,是一种大智如愚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落到她的评论和观点中,常常会令读者发出会心的微笑。譬如,很多作家或名人,在大多数人眼中满身都是刻薄,在黎戈那里却还能看到他们的“笃厚”。《刻薄谈》里,开篇谈到近代四个作家:王小波、张爱玲、鲁迅和钱钟书,四人无一不刻薄,然而黎戈却说。四人其实均有敦厚之处,“王小波对李银河,张爱玲对胡兰成,鲁迅对文学青年,钱钟书对杨绛,都可谓深情厚谊”。黎戈在这篇文章里要写刻薄,最终却还是落到“体谅”上:“还有一种是经历了世事,体恤人情,对人有充沛的理解力,可以消化一切丑恶。这种温情,来的比较坚实,而且持久”。读到这里,我会心一笑,黎戈实在是一个“厚道”的作家!当然,作为一个女性作者,黎戈在评论女人时更是格外体贴。在她眼里,几乎每个女人都有动人的地方。她写阿加莎·克里斯蒂,尽管怀疑“阿婆”的自传是经过过滤和选择的记忆,却理解这“还是一种求生意志和向光性”;她读潘向黎,看见她的爱情观,“在作品里一路跋涉、颠簸、受创、愈合、奔流入海,最后演变成今日秋水一样的澄澈,触手微温”;世人看张爱玲和钟晓阳,看到的都是年少成名,黎戈却看到这两个女人,一个是“用物质的繁华反衬人世的无依”,另一个则是顺风顺水、明澈活泼。更典型的是那篇《女心》,写陈寅恪的太太唐筼,黎戈认为她和杨绛、杨步伟一样,都是那种“融合了传统美德和现代学识的女性……意义绝对大于专为丈夫献身的贤妻良母”。在这篇文章里,表面上,黎戈是在为唐筼作传,实则还是想表达自己的婚姻观——“一两次肉体的欢愉不算什么,那种懂得和求安才难能可贵。”这种“厚道”的态度,还流露到了黎戈的生活中。读那篇文集的同名文章《因自由而美丽》,才知道黎戈在现实中就是一个“厚道”的女人。她说,“和老公从不谈书……大家靠感情维系,随心而动,不会用责任、名分、义务去约束对方。”洁尘说,黎戈的个人经历单纯,生活平顺、娴静,正是这样,才令她的文字“清凉又暖和”。她写茶淘饭、莴苣圆这些吃食,写蚊香、花裙这类衣着用品,还有写南京的风物,字里行间都带着一种特别的敦厚。稍有遗憾的是,颇想多读到一些黎戈写南京的文字,只是在这本文集里,这类文章收入的不多。毋庸讳言,黎戈的文字是充满“文艺气”的,但黎戈本人并不讳谈这种“文艺气”。在一篇文章里,黎戈肯定地表示自己就是一个“文青”。这种态度,倒是又现出她的厚道里其实也是有一份坚持的。在 “文青”几乎和“做作”划上了等号的当下,黎戈却明确地将自己划入这类人群中,恐怕不仅是为了给“文青”正名。实则,文艺气也好,文青也好,只要是一种能让自我感觉舒适的生活状态,又有何不好。就像黎戈说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以成功学为基本价值观行事的国度,居然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存”,这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既然幸运,那么就只有心存感激地享有,自然无须顾忌他人的看法。这才是“因自由而美丽”的真实含义吧!

序·南京女子,平和有光(by 洁尘)

南京女子,平和有光洁尘南京是我十分钟情的城市,虽然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去过了。可能正是因为太久没有去过,所以,小时候在南京上学的记忆更加清晰,又更加迷离。我在南京住过一年,对于当时只有八九岁的我来说,平常活动的区域就在家所在的宁海路。回忆起宁海路,脑海里会有亲爱的姑妈、黑漆门的院子、长长的青石板弄堂、街上的梧桐、透过梧桐筛在地上的光斑、南京师大的校门、街边的豆沙包子铺……每次我遇到南京人,我都会问:宁海路现在什么样啊?对于黎戈,我也想问:宁海路现在什么样啊?黎戈是一位南京女子。我在很多年前写过一个城市随笔,里面谈到南京女子,“……要培养一种庄重且又妩媚的气质,我想,南京是一个绝好的城市。南京的女人们夏天出门是套裙、丝袜,回到家,在里弄和附近的小菜场出入时几乎是清一色的家常花短裤,踏着拖鞋,袅袅娜娜地穿梭。这一庄一谐,世俗的空间就很大了。于是,只要说到南京,人们就会觉得一个‘厚’字。这种厚,是重磅真丝的那种厚。”这是我记忆中对南京女子的美好印象。我没有见过黎戈,想象中,她也是这样的女子,虽然她不是套裙丝袜的职场人,但因为居家写作,最爱碎花烂漫的睡衣;但读黎戈的文字,那种静、雅、考究,真就是重磅真丝的质地。黎戈的个人经历相当单纯,她很早就进入婚姻生活中,从此安稳度日,波澜不兴。她的生活平顺、娴静,这一切,都在她的文字里有所体现,清凉又暖和。但同时,她又是一个敏思之人,观世阅人,颇有主见,而这个特点的呈现,也在她的文字里。读黎戈的《因自由而美丽》,处处有会心之感。她在书中提到的种种“闲书”,很多也是我的书目。她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文字风格自我且恬淡,有发见,有铺衍,随和中亦有自己的坚持。我是很欣赏这种风格的,借黎戈自己评价民国闺秀的评语,“平和有光”。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黎戈评我早年的长篇小说《酒红冰蓝》的文字,感觉甚是愉快。我自己很少对《酒红冰蓝》做阐释,它本身已经完成,我要说的都在小说里,没在小说里说的,其实也不用说。但我对读者对它的反应与理解,很有兴趣。读黎戈那篇《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有一种作者遇到理想读者的快乐。我希望,对于黎戈的《因自由而美丽》这本书来说,我也算是一个理想读者。2012-9-17

家常之书

从《一切因你而值得》到《因自由而美丽》,五年里,黎戈在文字上保持了稳定的产量和统一的高质量。刚读完《因自由而美丽》时本来想写点什么,但马老师一句“一杆子打倒中文系”,我觉得其他再说什么都是废话了。   最近出差,飞机上四五个小时,在iPad上读电子书,突然读出点以前没想到的体系来。我觉得跟以前的作品相比,这本书原来是黎戈的家常之书啊。篇章们是一个个的小念头,小想法,就像我在飞机上发呆,因为不能上网,要读的大部头托运了,也没什么新东西可看,就只能望着舷窗外一小块一小块的碎云发呆。一会一个念头蹦出来,什么旅馆里的蜘蛛啊,云朵与浪涛的形态啊,地面下红色带黑点的丘陵和白色的河道像不像做红豆牛奶冰棍时,刚把奶倒进红豆沙里的样子啊,都是毫无体系乱七八糟的逗点。但这些逗点们特别真实,它们来自于日常生活,有飞扬的姿态和灵动。记录下来拼在一起,它们就是梦的碎片。   看看黎戈都写了些什么家常物事:      睡衣   早起买菜,散步   吃茶泡饭   梅雨的数次变调   蓝印花布   点蚊香   生理健康,女性养护   逛书店   吃绿色蔬菜   南京种种   抽烟   把这些碎片拼到一起,哇啦,这就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黎戈嘛,比钻进书里面向大师们的黎戈更亲切,更鲜明,更有“南方”的感觉。   比如她带朋友们逛南京,说“权力的败落、失势、转移,赋予形,原来就是老虎窗上安着窗式空调,西班牙露台晒着香肠,木头窗子朽得腐烂,尿布成阵迎风飘扬。”“这种来不及收拾的狼狈,才是南京的基调”——这是她作为的文人的精准,犀利的,尖刻的。可后来笔锋一转,又说起“每每爱上一个男人,就想去看看他的城市。”——这则是作为女人的温柔,涣散的,生活化的,绵软的,是“小野布艺和红豆内衣”。   比如她写去南京先锋书店会路过一个国营的随园糕团店,她每次都要去买一个糯米青团,尽管那个团子“没有草汁香,里面的豆沙馅是苦的”,可还是要买,只为了闲食拌闲事的轻倩意向——这是她的文人小资调,不务实的形而上学,如其实并不怎么好吃的茶淘饭。   又比如她写读《诗经》,“‘忧心悄悄,愠于群小,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我并不怕对峙和恶斗,只是觉得狰狞、雾数、不干净。我不怕伤,但我怕脏。那些长舌播弄的事端,猥琐不洁的想象力,有些人连眼神都让我觉得脏。”——这是她的精神洁癖。好静,好独处,好一个人在漫漫长世里单打独斗。   就是这样一本碎碎拼的散文集,她写作最初那种自我燃烧的炙烈情话少了,变成了更日常隽永的生活随笔。哪怕依然是读书笔记,细节的重要度也开始超越评论者的眼界与心胸了。虽然写抽象的情绪,下笔也还是实的,比如《旧俄小说》,我记得是茶炊、烟斗、熬果酱大锅子里沸起的粉红色浮沫。(不过《且拭今宵泪,明日隔山岳》一篇倒像是以前写的,意象超过了实体。)   按照黎戈自己的话说,这样的写作是“散文人格,既不批判人事,也不热衷构造情节波澜。”她还引用了周作人定位的散文:“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大悲剧大喜剧,就是有,也是夸张作态。我们所要知道的,不过是平常人的平常事,有如邻人吃完饭,我们经过时看看那菜式,倒是有兴味的。”   这些家常文章洋溢着浓郁的夏天的气息,“丰盈的细节,长在生活化的根系上”,感官意味十足。如果说《私语书》适合冬夜睡前卧读,那么这本《因自由而美丽》就该在暑假里躺在趴在凉席上读,读完喝碗加了糖的冰镇绿豆汤。   不过,黎戈在这些碎片中依然发挥了她从阅读中积累的扎实于细节的功力。比如《食之书,木之书》一篇,不同作家相似题材不同质感的横比,同一作家不同年代不同境遇的纵比,短短几段,没有学究气,不干巴巴地掉书袋,但前后对照的内容很服人。她自己说读书不喜作者刻意从情感和观点方面来指导读者,而是读常识和世情,时代和历史背景等干货。她这样想,也便这样写,情感和观点力求建立在干货的夯实地基之上。   我觉得读黎戈的散文的最大感受是,你未必赞同她的观点,但一定会佩服她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能耐。这些明明灭灭的细节最不虚浮,小聪明里骗不来,得一个字一个字扎扎实实地读过去记下来才有。在这个网络化碎片化的大环境里,还有人愿意做这样的苦事,过这样的清减生活,保持这样不浮躁的热情与耐心,想来可真是消暑!   

so good ~美丽

so beautiful!这本书还没看完但是很有意义看完!!第一次看黎的书,印象不错…………………………………………………………………………………………………………………………………………………………………………………………………………………………………………………………………………………………………………………………………………………………………………………………………………………………………………………………………………………………………………………………………………………………………………………………………………………………………………………………………………!!!!!!!!!!!!!!!!!!!!!!!!!!!!!!!!!!!!!!!!!!!!!!!!!!!!!!!!!!!!!!!!!!!!!!!!!!!!!!!!!!!!!!!!!!!!!!!!!!!!!!!!!!!

心如隐士

我喜爱黎戈本人的性格,多于她的书。生命的宏观本质是悲情的,因万千众生无法逃离生老病死。生活的琐碎烦复,随着年岁之增长,愈发消磨着意志。感性、勇气、热忱,在生活的压榨之下,难免会有殆尽的一日。然而,这在黎戈身上并未应验。她低调,寄情于清风明月,生对于她而言,充满细节的欢乐与低碳型喜悦,如同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居士。看过她的照片,人如其文,恬静温柔,全然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的清雅风貌。黎戈让我想到高中时代一个朋友。巧合的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她恰好也在看。她腼腆、安静,喜阅读,从前经常坐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大学重逢时,她已踏遍大半个中国。她的阅读习惯是带着书在旅途中读,将绝美风景与清丽的文章一同咀嚼品尝。她也常为了雨后抽出的新芽而兴奋不已,通过鸟鸣感知生命的力量,用身体每一个细胞来呼吸清晨的空气。她们是同一类人,跨过了惶惑,体会最纯粹最亲近自然的欢乐,如此易于取悦与满足的人,真叫人心生羡慕。从前看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感慨于山中修行的伟大,此种心态放在凡尘,境界大概就是如她们这般。

蓝布和碎花裙

这是一本很素雅的书,从书的设计和安排,还有内容,端庄还有一点妩媚,像她笔下的南京女子,喜欢蓝布和碎花裙。五个篇章构成,淡夏、纸游、物喜、我城、静语。对我来说最喜欢我城,是黎戈笔下的南京,这座生养她的城市,有着苍绿和灰白的背景色。长期的生活,让她融入到其中,和南京的建筑、道路、树木都有一种联系和感情。“每有朋友来宁,我们都会去先锋书店,然后再回湖南路,途经颐和路老建筑群。他们都很诧然,南京的气质,原来是深埋在这里的。”下次去南京一定要走走黎戈介绍的这路线,一个爱写文爱生活的老南京人推荐的路线。读书是她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纸游”篇幅也最多,在书本的世界里我们都有一双翅膀,可以去想去的地方。文字、书、建筑、城市最重要的是跟我们之间是否有互动,要不然它只是远方的存在。我也爱都朱家三姐妹的书,尤其是最近念朱天衣的《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说得就是天然的快乐和烦劳,在山上和一群鸡鸭猫狗的生活。又或者是村上关于独处的自白。“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交谈,说话,只需眺望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宝贵时刻。”在某些时刻,我们惊觉作者说出了我们心中所想,我们隔着时空和地域成为心有灵犀的伙伴。爱读书的黎戈试着把她的喜悦传递给更多的人。

生命因自由而美丽

在《自由而美丽》之前,并没有读过黎戈。然而,这没有妨碍我在书页的翻动中细细品味像她这样的一位女子。   同为热爱文字的女性,黎戈看似简单而又平实的日常的生活状态,对我来说,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早晨起来“烧水、煮茶、翻书、散步、买菜……穿行在林荫道里,清风徐来,清凉无汗”,傍晚,在小区外围那条路散步“熟人寥寥,能专心沉溺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悠闲惬意的光景,想来如此贴近生活本来就该拥有的模样,却因为琐事缠身的我们无福消受而愈发显得飘渺虚幻起来。   不能从现实地生活上贴近她,我便开始在文字描述的点滴中,找寻自己和她的同好与异趣。这样想着,一个散发着清雅香气的女子似乎就站在了我的面前,喜爱晚秋和梅雨季、喜爱蓝印花布、喜欢收集植物图册和野菜谱、对蚊香的味道着迷不已。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女子,我想,自己大概是愿意陪伴在她的身边。

有我之境

书托自述缘起:我欠黎戈一个书评。不是指她客气地寄给我一本她的新著,还用漂亮的钢笔字写了“见字如唔”(我们从未见过),而是指多年以来我追看她的博客和文集,那些滋养,无以为报,也只有敲出几句被叫作“书评”的东西来充数。可是,这几句,不好写。她的文字那种天成的优雅明净,应该用同样优雅明净的文字评点才得体,我这种写滑了的“讲师体”,自己都觉得不搭。等而又等,不见文笔好的友人们有动静,估计是与我一样心态,自惭形秽。那就少不得了,挣扎着,写几句读后感吧。------------------------------油滑和严肃的分隔线------------------------------有人看黎戈,只看见小碎花、茶淘饭、蓝印花布、一个散文版安妮宝贝。有人看黎戈,只看见她平和有光、安稳度日、行云流水,一个年轻版洁尘。看到物的和看到人的,我觉得,都还没有看到她的骨头里去。“黎戈”的笔名后面,半是文艺半是肉身。肉身是有的,不然无以为寄,所以她也小碎花、茶淘饭、蓝印花布、买旧书、啃南京鸭子,尽力渲染她的烟火气。但是,唯有文艺才是骨头和灵魂。书虽分为五辑,曰“淡夏”、“纸游”、“物喜”、“我城”、“静语”,但一以贯之的,是文人、文本、文史和文事,它们几乎是每篇文章起承转合的着力点和发力点,轻轻一撑再一撑,有了境界,有飞起来的那种飘逸。读者惊鸿一瞥,叹其道骨仙风,她却又若无其事地下凡来,去说老张馄饨、抽烟的姿势、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休要被她骗了。黎戈的文章,在大家看来,是散文,在我看来,是评论。她是一个最好的读者,写着最私人化的书评。仿佛文学国度里的一只野猫,眼神锐利,爪子尖尖,看起来却又是闲闲的、妩媚优雅的,真的是,自由而美丽。我曾写过一篇《一竿子横扫中文系》,说文学系出来的人,要么几丝陈因的匠气,要么理论玩到玄虚,绝没有黎戈笔下这种感觉和感情。她自己也说过:“如果让你上了某名校中文系,开书单,颁学位,发文凭,把一切纳入供求关系,你一定不会成为今天这样的文艺女青年。”她的评论不是“学院派”的,没有那种“解剖美人”式的唐突、冗长与炫技,她的评论是“缠绵派”的,她与“美人”惺惺相惜,形影不离,心有灵犀,感同身受。一切私语皆因有爱,一切因爱而值得。不像大多数煮字疗饥的人,同样不像大多数茶余饭后的文章,她是如此用力地、纯粹地品读和书写,我严重怀疑,她离开这些,不、能、活。她的文字之所以好,归根结底,因其诚。文艺入骨的青年加妇女,多了去,有时愚钝得成了社会的笑柄。黎戈最难得的是独具慧眼,她有识见、有品位、有将这种具备锐度的看法用语言传达出来的能力,有些时候,还加了一点刻薄。在很阴柔的散文笔调里,穿插这不期然又不经意的飞刀笔法,最是令人击节。她自己说:“刻薄像烟熏妆一样,是有技巧的。一定要有足够的知识面,语言和笑点掌控力,才能踩好那个穴位。如果你的文字天生长着范晓萱的娃娃脸,或是叶蕴仪式的乖巧甜美相,就不要尝试刻薄这个猛料。适度的刻薄很杀痒,缺乏主题的刻薄是阴阳怪气,过于犀利的刻薄叫人身攻击。刻薄一样有格之高下——梁实秋和鲁迅对骂可谓棋逢对手;李敖和胡茵梦的互相揭短,则毫无美感可言。”应该说,黎戈的“烟熏妆”,很美。就像猫的爪子、玫瑰的刺、高手师傅故意留给河豚的那一点点毒,黎戈的风格不是因为清淡柔美、而是因为清淡柔美下的鞭辟入里才得以完满。那些满心期许着“小清新”与“良家”的读者,被字里行间的小鞭子抽到,当属意外之喜。--------------------------------画蛇添足的分隔线------------------------------就像情人之间有的是因为相似、有的是因为互补。写字儿的人之间,风格相似的,反倒容易相轻吧。实话实说,我之喜欢黎戈,是因为我是学院派,她的那种文字,我永远也写不出。

掉进百合深渊

这几天,我的枕边书是黎戈的《因自由而美丽》。这书看了好几遍,也不知到底看完没有,每次翻几篇,翻几篇,兴趣点转移,开始看别的书,这本就丢下了,然后过段时间又把它抓到床头翻起来,一翻开,咦,我不是看过吗?不管了,继续看下去。《因自由而美丽》第一篇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逛街的时候,照例去了小野布艺和红豆内衣。一看即知,绝对的女性书写,日常、细碎、小资,然而,然而你继续看下去,却完全不是你所料想的路数,你本以为这样的开头,后面接上的肯定就是逛街的具体经验,但却没想到,话题一转,“说来惭愧,因为常年居家,衣橱里最多的居然是睡衣”。然后,只第一段里,黎戈就提到了两个作家,一个是琼瑶,一个是朱天文。提到她们是谈写作时的着装,于是话题展开,陈丹燕、张爱玲、杜拉斯都来了,她对人家穿什么衣服写作门清的很,写完这段,再转回去写自己的睡衣,重新回到日常生活里去,这才把第一句话给接上。这短短的一篇,已经很可以看出黎戈的一些特色了。首先,她的书写是生活,而且女性化的,有些地方稍腻,文字绵密,像吃一大口奶油,但清新自有清新处,她擅长细节,也热爱细节,写“端午蚊子和蚊香”、“茶淘饭和莴苣圆”,还有“梅水、木屐、花裙子”,不厌其烦的书写自己的城市,她的南京,她生活中的物质,日常生活的小事。然而,她又是非世俗的,即使再小的事情,也很难不联想到某本书某个作者,信手拈来一段掌故或八卦,然后继续把要写的写下去,全然没有炫技的意思,但那一出手,阅读量,视野,品位,都是看得到的。这一方面,她就是女版的张佳玮,随时随地准备掉书袋,但你对此完全生不了气,他们的态度是那么安然,那么的理所当然,好像这就是话题的必然走向,并非是故意要如此。我向来爱看散文,但对女性作者的城市书写总有些隔,比如洁尘、毛尖、池莉,我都不咋喜欢,要么碎片柔软到没有质地,要么刻薄但刻薄的无聊,只有黎戈别具一格。她沉静,自如,关键是她写读书写的真好。在《因自由而美丽》里,第二辑《纸游》占了最大比重,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都是谈书的。但也不好称为书评,因为她没有那么棱角分明要宣告自己的立场,而更多的是私人经验之分享。说书说人,淡淡的,不大张旗鼓,也不微言大义,只是说她自己的感受,那感受真丰富,而且颇具独创性,她可以把作家分为“通感、视觉型和音乐型”的,还可以分为“小说人格和评论人格”;她又善于总结,一二三四,眉目清楚的很,一点不含糊。她能说出一本书哪里好,怎么好,这就很了不得,值得敬佩。她若是个厨师,那一定是善做糕点的,就算不是吃主儿,也是味觉敏感的美食家。对于读她文章的建议:不多看,偶尔一篇,最好。

淡夏、紙游、物喜、我城、靜語——《因自由而美麗》

這是一本適合于夏日,在村頭榕樹下一邊乘涼一邊讀的書,更適合文藝青年,尤其女青年。作者黎戈。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的時候,還以為是個憤慨激昂的熱血男,也許是戈字給我的印象,不過黎字的女性色彩也不強。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只覺得封面以及書的裝幀相當文藝,因為這是在圖書館借的書,書腰早已被取走,只剩下一個近似于薄荷色的乾淨的封面,簡單的一個書名,幾句文藝的話語。心中很是疑惑,這大概是個女作家?果然,翻開書一看,在作者的介紹中,名字下第一個詞便是女。與讀小說的習慣相反,我讀散文時,一定必讀且先讀序。這本書的序是由一個叫潔塵的作家寫的,我並不知道這個作家,但是高中時期有一個好友,也曾用過這個筆名,因此陌生里也有種熟悉感。她在序中突出了黎戈南京女子的身份,也介紹了她的性格和一些生活的事,譬如碎花燦漫的睡衣、譬如早而穩的婚姻,當然也涉及一些她對於黎戈文字的感覺,恬淡平和。對於散文,我本來沒有特別的喜愛,尤其是抒情性散文,可能是應試教育時期遺留下來的殘缺,以往總是功利抑或說是考場上焦慮,總之在考試中對於散文往往敬而遠之。但大概是因為太久沒有讀散文,或者是經過這一年的專業的學習和燻陶,底子變得更為文藝,看完這篇序,對這本書來勁了。書被劃分為幾個章節,如題目所示:淡夏、紙游、物喜、我城、靜語。但並不平均,紙游佔據了大概一半的篇幅。後來查閱得知,黎戈善於寫作家的評論,書的評論,但說評論也不精確,只能說是個人感悟。紙游主要寫的便是一些作家的故事,還有一些小說的感悟,很隨性但又好看。比如說,寫張愛玲,寫汪曾祺,寫朱天文,寫陳丹燕,寫周作人,寫納博科夫,寫陀思妥耶夫斯基,寫毛姆,寫麥克尤恩,還有更多。關於愛情,關於肉體,關於刻薄,關於詩意,關於技巧,關於音樂,還有更多。我每每都在感歎,這是何等巨大的閱讀量,同時也映襯出自己的膚淺和鄙陋,也可鞭策自己繼續好好讀書,多多讀書。因為自己也在這樣努力,努力不要讓自己輕易錯過一本書,願意這樣子為自己讀過的書寫下些不成熟的文字,於是這些散文對我而言,更是借鑒意義大於審美意義。不過依然不能否認的是,她的文筆確實如序中所說,是相當的平和,不矯情,甚隨性,讀起來也愜意,沒有小心翼翼,但有自己的堅持。還有給我一點啟示,黎戈不僅僅讀作品,她更會去讀作家的一生,不僅僅是作家,甚至是作家的伴侶,有一篇散文寫的就是作家的伴侶,她把作家的伴侶分成好幾個類型和等次,做這樣的一個讀者,比起寫下一些感悟性的文字,更是我所嚮往的。然而,比起紙游這一部份,我更喜歡的是淡夏、物喜和我城。其實淡夏同物喜類同,淡夏寫的是一些花、茶、碎步、甚至蚊香等生活中瑣碎事物,而物喜寫的主要是一些樹木、青草一類的植物。看這些文字時,我也想起了萬千,萬千是高我一級的直系師姐,一個清秀的,有才氣,古色古香的女生,當然,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她的聲音。想起這個師姐是因為她也是那樣精緻生活的人,給我的感覺也是會而且能寫下這樣一些精緻文字。讀著這些,我一直在感歎,這明明就是萬千。只是據聞她不會做菜,大概也是這點,顯得黎戈的精緻範圍更為廣闊。但是她們對生活的要求同是這般細緻,對於微小而瑣屑的事物同是異常敏感。顏色、材質、溫度、節氣、習俗,然後或許悅然,或許多情,總之物我纏綿不絕。後來,我同萬千師姐本人談到這些,她只是謙虛地說,她也讀過黎戈,她感受並不強烈,不過她說自己寫不出那樣好的文字。實在是謙詞嘛。我城的部份寫的是黎戈的家鄉,南京。在這本書中,南京被提及太多了,大概是黎戈覺得這是一個很光輝的標籤,不過也的確如此吧。她寫南京建築、南京的鴨子、南京的歷史、南京的作家、南京的景色與發展。今年寒假,逛豆瓣的時候看到一個女孩正在徵集旅伴一同下江南,我也突然心血來潮,於是應約,第一站去的就是南京。也才是幾個月前的事情,記憶里還殘存了南京的許多映象,看到自己曾經走過的那些地方在自己正在閱讀的書中出現,被說起那些地方藏著別人許多的故事,這種感覺真是奇妙,只是感慨,這不正是旅行的意義的意義所在嗎?讀到她寫中山陵,寫總統府,寫夫子廟,寫先鋒書店,我實在感激自己當時那一陣的心血來潮,畢竟,這些地方原本與我無關,那種時候,我再讀這些文章,絕對不會像現在這般親切,不過是冷冰冰的鉛字,談不上是文字。讀過才知道,原來在南京,還有汪曾祺,汪曾祺走過的一些路,我也走過,汪曾祺筆下的故事,曾經在我走過的路上發生。讀過才想起,當初實在不夠聰明,對於南京的鴨子沒有再認真,再仔細地品嘗。只不過,黎戈的南京終究不一樣,我對於南京不過是一個衝動的過客,而它是她的家,那從小就在的地方,那充滿回憶的地方,那讓她自豪,讓她為它寫下這些文字的地方,她大概是比我幸運得多,江南的人,都是幸運的。不過,對於我所在的城市東莞,我所在的鎮區塘廈,我所在的村子大坪,它們可以說是有交集的,也可以說是平行的,起碼在村子里,我有童年,儘管我爬過的樹,夏天遊泳的池塘,同伙伴追逐的平地,路邊的牽牛花、含羞草,還有那種我不知道叫什麽的,可以一根一根抽出來束成一扎的野花和長著一顆顆只要一捏就有紫色的液體流出的有一種奇怪的味道小果子都被“更好”“更文明”的東西所取代,但是我記得它們,並且我在這篇文章中寫下了這些,它們就不一樣。至於東莞,給我的感覺更加複雜,這種複雜的感受,在我坐公交車的時候尤為顯著,環顧四周,他們來自各地,有著各自的故事、情感,帶著可能是無奈,可能是嚮往,可能是失望離開了家鄉,來到這裡。在這個新的社會中,它有著比南京更為顯著的時代特徵,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它也在記敘著這個時代的歷史,在遙遠的未來,它會有更多的故事。前不久,有個直系師姐在為自己和一群朋友一起做的一份電雜做一個訪問,我也接受了,是關於大城市和小城市的話題,雖然我回答得中規中矩,但是我是真喜歡這個話題,關於城市的人和事。書的最後一個部份,是靜語,寫的東西也很有意思,譬如寫自己抽煙的事情。說起這個,誰也料想不到,當年那個一本正經,專心學習,聽話懂事的“好”學生,才上大學一年,就學會了抽煙喝酒。不過,可能是因為只嘗試過兩次,還沒學會,我還是喜歡喝酒多一些。她說到有的女人抽煙很漂亮,手指修長,身材骨感,多麼性感和魅惑。我想自己抽煙的樣子,大概更多是傻氣,距離美還很遠。還有說到散步和孤獨,這里,除了共鳴,我實在說不出更多。不過有一點,我倒是很羡慕黎戈有一個N,可以一起散步的人,談的是心中話。我也有幾個好朋友,但是同她們散步時,更多的則是一種放鬆和嬉戲的心情,也好也好,我知足而樂。

素时光,碎记

今天武汉下着雨,被闺蜜的短信吵醒就一直无事可做,忽然瞟见书桌上的《我执》,心想既然只看了一半,适逢雨天也适合读书,就干脆看完吧。开了音乐,敷上面膜,坐在阳台上看完了半本书。怎奈看完还是想要看书,就去室友书架上取了这本书来,也是听着歌,一页一页慢慢地看,心里有什么情绪也一滴一滴轻轻地滴落,遂记下。《花开的温柔》写的是穿衣,素雅的睡衣和妥帖的布裙。看完就想去换上睡衣看书,平素在家或是宿舍本身就比较懒,所以睡衣是最佳的选择,宽宽松松的,再把头发挽起,翘着二郎腿捧着笔记本,或是把睡衣的摆子扯过来包住双腿懒懒地摊在垫了毛毯的凳子上看书,可以宅在家里一天不出门,好像时间也懒起来了,过得慢滴滴的。《因自由而美丽》中有一句忽然就触动了我,就是:“我和老公从不谈书。"我是极其赞成的,烟火气息充塞的生活和文艺味道遍布的小想法是不可重合的。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看书,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自己,尤其是在一个人的时候,书可以给予我们他人不能给予的力量和勇气。老公是属于生活的,是可以触碰的幸福和依靠,我希望他可以跟我谈谈生活谈谈我们生活的城市的景致谈谈我们过去的一点一滴,而不是扮演一个相敬如宾的知识交流者,太严肃太深刻,时间久了,会累。读过很多书之后,自然会有一股子”书气“,可以让对方感知得到就好了。谈书,恩,还是跟长者或者是朋友吧。《落樱情节》讲的是岩井俊二《花与爱丽丝》的故事情节,那一片叫做青春的花海,开得轰轰烈烈,美好与污浊共存。而那些樱花是所有故事的背景,是诗歌的注脚。正如我认为中的青春,就应该发生在湿润的江南小镇,有笑容明媚的少年少女,以及暗放的朦胧的情愫,而现实里的青春情节,地点也是在江南,只不过空气不够湿润,也没有满树的樱花盛开,只有一条枫叶满地的校园小径和开满海棠花的院落,那年的笑容也算明媚但没有故事里的那么美好,少年的眼神清澈,笑容温暖,只是,少年少女之间,没什么关系,说的话,也写不满 一页纸张,只是彼此在生命里路过,笑了一下,然后走了。包括后来的初中和高中,完全是军事一般严格的学校,我也扮演着乖乖女的角色,目光呆滞笑容勉强,在告别那座城市的时候才惊觉我的青春真的不算青春,只不过是生命中记忆浅浅的一个痕迹,但是,什么都晚了。是不是这样的原因,我才那么急切地要从书里捕捉到他人青春的精彩,好填补我的那些遗憾呢?《万物有灵且美》提到了书里的格物之美,“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这样的一份闲心,其本质是一颗敏感柔软的心。之前看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因为年少,很多东西我都没有能力去品读去体味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知道时光慢慢让我长大、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我才发现,清少纳言的心竟然如此细腻和清澈,她独居漏雨的屋子,却取来红纸,毛笔蘸上墨水写上:并无别事,然后,眼神平和,静听雨声。我曾经讨厌雨声,总觉得聒噪烦人,但有一天,我睡醒,忽然闻见雨声,淅淅沥沥的,滴落在树叶间,溅起薄薄的水雾,甚为可爱,然后,一个下午,都捧着书,听着雨声,虽然不能感同身受清少纳言晚年的凄苦,但是那份闲适和对万事万物的接受,我感受到了。《初夏的况味》让我想起了爷爷的西瓜,不是一般的西瓜,就是爷爷的西瓜。有一句话叫做,曾经沧海难为水,吃过了爷爷的西瓜,好像其他的西瓜都没什么味道了。盛夏的味道就是西瓜的味道。因为很多事情未曾经历,看过的风景不多,遇见的书也还不够,所以很多篇章我都没有很好地去看去理解。我想,之后,我还会捧起这本书的。

未读便已期待

之前买了一本《私语书》,暗想为何在卓越上依旧不算便宜,况且又是小众的书。看了这些所谓的“读书笔记”后,大感自己在文学方面实在是一无所知。书中所提的书名人名,大多没听过。借给一个标准理科男阅读(所谓提高文学修养 =。=),他说这女的数学一定不及格,因为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我喜欢她文字中的灵动跳脱。我喜欢不经意间采撷的只言片语精准而富有内涵。我喜欢这样的杂文随笔,让我慨叹世俗有平常细微的深远感受却不矫揉造作。同时也感到生在南京真好啊~

因自由而美丽

怎么说呢,已经好久没有认认真真的读过书了。读这本书的时间也挺纠结,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圈子里面,看着外面火烧得旺盛,自己冻得要死掉了也不想出去。这是个怎样纠结,自我折磨的人啊,不想说了。有的时候,理性什么都明白,可是该看不开还是看不开。就这样为着静心读了这本书。不得不说声谢谢,多少有点疗效。生活那么多点点面面,那么多细碎的美好,现在不好好去领悟就真是糟蹋了。喜欢作者的文字,比较朴实,但是很真切。所以才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一代宗师>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是09年认识黎戈的。没有记错的话,是7月23。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黎戈。我说过,要知道黎戈的生活不如在她文字中找。我是被"私语书"三个字吸引的。当时豆瓣看到黎戈写<一切因你而值得>的遗憾,说她的书应该叫<私语书>。之后就有了<私语书>。09到12年我对黎戈的生活一知半解。一知是为数极少的电话、豆邮、私信,半解是猜的。13年黎戈第三本书<因自由而美丽>出版。<私语书>是清雅的,而<因自由而美丽>我读到的是清凉。我说过<私语书>是清雅浅细密的。那么,<因自由而美丽>,黎戈文字是愈清愈浅愈精致。<私语书>到<因自由而美丽>,从中看出黎戈内心的波澜到确定的乐观。<烟姿>朋友小茶拿出男友遗物这一段是黎戈近年文字印象最深刻的。我总被选择留在自己岁月里的人感动到。<一切因你而值得>新版《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已出版。<私语书>新版正已出版。

生的喜悦

认识黎戈,很偶然,2010年生日,室友一起去书店为我买了N本书,其中有一本《私语书》。现在手里的《因自由而美丽》,刚刚读完。黎戈谈南京风物,我10月份刚去过且准备毕业后去工作。说到绍兴的鲁迅故居,我在绍兴实习了半年,鲁迅故居去了多次。提起黄山屯溪老街蓝色印染布,作为安徽人,黄山自然也是爬过的,我在宏村也买了一件印有脸谱的蓝色吊带,有点粗糙,却喜欢得不得了。作序的洁尘,前几日忽然表妹聊到。皮皮写的安东尼奥尼更是不久前在图书馆读过。我看见了自己在这接近三年里的成长,慢慢变成我喜欢的样子。懂得在细微处发现美,崇尚简单的生活,对生命有源源不断的热情。几本书,一杯茶,简单吃食亦满足。黎戈的文字就是这样娓娓道来,没有功利心,缓缓渗入你的内心。

掉书袋的巧手

想知道作者看过多少古代著作吗?想一头雾水,自责为何没有看过如此多的古籍并且都能信手拈来吗?赶紧 买吧.我个人认为一味 掉书袋是不好的. 古代诗词语句充斥整书. 不喜欢. 有一种想要炫耀的忸怩感.

溫柔書寫,輕聲交談

寫字人與寫字人之間的緣分很是奇妙。在我而言,先有年少時喜歡江航的小說、后與他通過《花溪》結識、進而通著時有時無的郵件;后有看《私語書》時喜歡黎戈的閱讀筆記和生活隨筆、后在微博上聯絡、她寄新書給我、以及一隻白瓷描花的晴天娃娃風鈴。黎戈的閱讀範圍甚廣,且細緻、有條理,儘管自謙書評是“二手寫作”,但我仍從這些“二手貨”里吸取到不少養分。能夠稱之為養分,自然因為喜好以及需求的相近,可供己用。雖然她讀的書我百分之九十沒有讀過,但讀來並不辛苦,那不是單純枯燥的評論,沒有姿態,是女性考據式的,充滿對細節的把玩,有趣且優美。我們發過幾次私信,最開始的一次,是我說,看她的文字讓我心情平靜。她回覆說,也有很多煩惱,不過到了文字的地界就升仙片刻。我看著就笑了,的確,將文字當做閒情來打發的,大概都一樣。所以這一次,我看到她說可以為了節約讀書的時間而吃三頓快餐面、抽煙但會注意不上癮、迷戀煙味……淡而會心。心裡也知道,不僅是我和黎戈,大概世上有一大大半的文藝女青年是這樣的,品位清淡,喜靜,植物性格,較為無爭,將文藝埋進生活最平凡的紋理。而另一小小半,想來濃烈、潑辣,生活色彩像阿莫多瓦的電影,身體力行地實踐著文藝。冬天我讀隨筆類書籍會略有清冷之感,可能因為身子不好,氣溫低的時候,思維較容易渙散,會轉到尋求實體安慰的頻道,例如喜孜孜地摩挲一匹新買的花布,例如間或起身去倒熱水等等,但正因為這種渙散慵懶,恰恰又十分適合於隨筆,可以隨時離開,隨時回來,猶如一個同樣散漫的女伴,坐在對面的沙發上看書,可以輕聲交談,也可以各自沉默。關於讀書的季節性,我和黎戈相反,她是夏天讀隨筆,用以驅散暑熱,想來和散步是一樣的功效。昆明的夏天遠不如南京熱,冬天又不至於那麼冷,於是我的冬天不必冬藏,倒是時時搖擺在清晨的冷風凜冽與正午的豔陽溫暖里,一天要換好幾身裝束。今日邱離開昆明,我整天沒出門,仍作家居打扮,穿内裏有絨的衣褲讀書,中午氣溫高,衣服外面罩一件中式對襟紅棉褂就不冷,這會兒傍晚,天涼下來,將棉褂換成襖子,再將懸掛一邊的毛線瓜皮帽扣上,頭髮囫圇卷在裏面,路過鏡子不小心一瞧,還真像某天朋友說的《火影忍者》上的小男孩兒。放下書,回到電腦面前,在網上下單了幾本書,《吃主兒》《黃金盟誓之書》《聆聽父親》……讀喜歡的作家讀的書大概是很多人心照不宣的習慣,但有的作家過於矜持,很難在作品中挖掘到具體的閱讀線索,盲目去讀往往不解其妙。讀評論類書籍則不一樣,筆者大大方方的分享,讀的人也樂得輕鬆按文索驥,說起來確實是一種閨蜜式的交流。與分享化妝品、新衣、心儀的淘寶店,並無太大區別。黎戈的書被我放在蘇枕書的書旁邊,鄰近的一本是《燕巢與花事》,那是關於時節、生活、風物的一些短小記錄,也是這一冬我讀到的,舒緩溫柔的文字之一。

只言片语,关于《因自由而美丽》

《因自由而美丽》,拿起来,放下,又拿起来,又放下,再次拿起,经三次才读完。最初在豆瓣阅读买这本书的时候一点儿都没犹豫还有很大期待呢。这全归功于《私语书》。可是这次的阅读感受却远不比《私语书》畅快。读的磕磕绊绊是因为那些个比喻句。“从技术角度说,刻薄的话像芭蕾,成本低、高效,而且有幽默感,利于启动文本。”我实在不懂芭蕾哪里成本低、高效而且有幽默感了。还是她想说的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比喻读多了难免影响阅读感受。关于爱用比喻,黎戈自己也是有所察觉的,她还专门写了篇《喻》。她说“本人是个比喻爱好者,一旦离开‘像’‘好比’之类的助词,简直寸步难行”同时,她又说“比喻太多,会粘滞,拖住行文的速度,所以一定要高效,才能四两拨千斤”。其实她是明白的,可偏偏她的比喻在我看来又不够高效,恰恰拖住了行文的速度。“比喻的用意,是帮助理解”。黎戈的是个极其感性、细腻的人,对待生活和阅读她用感官多过思索,“官能”这个词也经常出现在她的文章里。细碎的感受如果不用比喻将它“物化”恐怕很难说得清楚明白吧。比喻句只是无法理解而已,而这些句子就让我不能不皱眉头了。“魏微得了华语传媒大奖。我平常都活在书籍的幽谷和精神生活的云端,并不知道那奖项意味着什么,但还是一阵兴奋。”虽然我信这是黎戈真实的生活状态但这般小资的表述还是让我起鸡皮疙瘩。因此我最喜欢的几篇《见青》《诗简单,心也简单》《No.10》《我的城》《初夏的况味》《茶淘饭和莴苣圆》《梅水、木屐、花裙子》《作为中老年意象出现的散步》《妈妈,节日快乐》都是行文简单又生活气息浓郁的。在《我的城》里她说“文字也好,书也好,建筑也好,在我看来,它们的价值,就是能与生活发生生动的关系。什么美感、深刻、优雅......通通都是附加值。我不关心,我看到的是他们背后,一个个生根、发芽、长叶的、朝气蓬勃的人。”这点我是极认同的。这么一个生根、发芽、长叶的、朝气蓬勃的人,我在《私语书》里见得到,在《因自由而美丽》里同样见得到。所以即便有那么多磕磕绊绊和鸡皮疙瘩掉满地的时刻,我还是能被黎戈这样的本真感动。另外呢,来读一下这句“低落的时候我读书、写字、静态地把自己往里收”,有没有很亲切的感觉?这也是在说我呢吧!写到这我想说的也就说完了,可似乎少一个结尾。就在这列个书单吧,这也是看书评一个好处。《学飞的盟盟》《上海的风花雪月》《合肥四姐妹》《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哀悼乳房》《山居杂忆》《黄金盟誓之书》《聆听父亲》《京华忆往》《吃主儿》

爱南京,也喜欢这本书

作者黎戈,有人说她是一个敦厚的“文艺女青年”。遇到不少设计老师都喜爱拿“文艺女青年”开玩笑,说你设计这么这么一个场景,在这里可以45°仰望天空,文艺女青年肯定喜欢。似乎觉得不应该,可自己也不争气的笑了。世人大概总是会把“文艺”误作为“矫情”吧。而我自己好歹也算是个“文艺男青年”,非要加定语的话就是“看不下去红楼梦的”文艺男青年。所以其实这本书一些篇目是不太有耐心看下去的,喝茶、梅雨、碎花裙子,很美,但恐怕不是我文艺的频段,我的频段大约是村上的黑夜、民谣、威士忌。特别是书中一些讲到《诗经》等等的段落,真是看了就头大,文学修养还是太差。不过并不是说这本《因自由而美丽》就是一本文艺女青年的生存手册了。书里还有她对各种书啊电影啊人啊事啊的品评议论,拉拉杂杂,娓娓道来,阅读量大的令人咋舌,却也并不吊书袋;见解敏锐而有趣,会让人停下想想,嗯,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比如黎戈评论电影《花与爱丽丝》中的爱丽丝,她是这样形容的,“和《四月物语》中的茆月一样,都是五官精致的女孩子,长得冷香袭人,干干净净一张脸,上面只有挥洒无度的喜与怒,那张脸带着中世纪圣母像里的那种无欲无染的空气,好像都没有被现代文明催熟过似的”。听着这种描述,仿佛就能看见岩井俊二电影中那些女主角的笑脸。作者黎戈说她不喜欢引用别人的文字,所以书中好像确实很少见双引号。不过我可没有能力转述她朴实动人的语句,所以还是继续引用吧。介绍一篇民国女子的回忆录,她写到“高小姐出嫁,婚宴上用了九万六千包桂花糖,婚礼前的那年秋天,全家参与开始采摘,从花枝上捋下细巧的花瓣,倒在酸梅水里,这永不变色的桂花末,和了研细的冰糖粉,装进铸了吉祥图案的模子,最后收在石灰缸里。整整二十年后,儿子还找出几包来。没有变味。”这只是介绍回忆录内容,让我动心的是她下面这段:“不知道别人如何,我自己特别喜欢看见这种文字。人事都整饬,圆满,在秩序之中,日子过的有滋有味,不急不徐。一切都摆出架势,要夯实,笃定,地久天长。人和人之间,有着散淡但绵实的关系。”看到这里我想说:我也不知道别人如何,但我和你想的一模一样啊作者!自从看了《白鹿原》之后,对中国的这套传统礼法与生活又有了全新的看法,人、家族、土地,万物似乎都有个秩序,只要遵循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要急,一切都会好好的。虽然有人会说这个那个不科学,但过去的生活依旧如作者说的“夯实,笃定,地久天长”。好像有点扯远了,拉回这本书和作者黎戈吧。除去她的文字,还极喜爱作者本人的真实有趣。(当然也是从她的文字体现出来的啦)“和老公从不谈书”的她,“喜欢收集蓝印花布”的她,会在去先锋书店的路上在随园糕团店买一个糯米青团,尽管那个团子“没有草汁香,里面的豆沙馅是苦的”,可还是要买;会避开老公抽一支清淡的、略带薄荷味的香烟,并且感叹“诡异的是,我的恋人都是自幼烟酒不沾,且连烟味都不能闻的男人,世界上有很多这样健康无害的男性么?总之都给我遇上了。”真是觉得作者是个万分可爱的“女文青”。以上这些都能使这本书成为一本不错的书,但让我选择“力荐”的原因还是:我和作者一样都是南京人啊!更不要说还是上的同一所高中啊!一切都太有共鸣了!能有个作家写自己的城市也实在是太幸运了!她写南京的鸭子,写它的历史趣闻,而这就是我平常极爱吃的;她写一家旧书店琅嬛书屋,被它的规模震慑住,而我高中也在那儿用三折买过一套《基督山伯爵》;她写“南京的地气、性格都混沌,不太进取,也没有帮派意识,精明不足以经商,圆滑不足以从政”,我也会忍不住往自己的性格上靠一靠呢。然而最喜欢最最有共鸣的还是她在《南京色》里的这段话:“南京最长的两个季节,就是冬夏。冬天是冰雪斑驳的水泥建筑,夏天是浓荫密布,也是灰绿二色。有一年去南方过年,过冬不凋的花木,那种早熟和汹涌的热带色的早春,硬是把我怔住了。一直到飞回来,在舷窗上看到我暗淡破败的家乡,才算找回了冬日的感觉。“这些生命的底色,会慢慢地渗透到一个人的意识里。而我的审美,本能地贴近斑驳、苍老、暗哑,带有时间感的色彩系。如果你在入夜时分,去玄武湖边坐下,看着那贴着‘我已经五百岁了,别靠近我’的老城墙,还有松萝遍体的古树,就会明白我说的话了。”我在同样四季花木不凋的重庆,思念着南京初春梧桐树上嫩绿嫩绿透着阳光的新芽,思念着深秋从公交车窗望出去北京西路上漫天飞舞的金黄树叶。

对于我们还在努力吃饱饭的来说,这一切都是太遥远。

很向我那种的生活。但是她给我们看到她如何成为一个“真人”。像《聊斋志异》中人,四处撷取气味、颜色、故事,努力沾染体温、画面、他人的历史,既世俗,又超然,既贪欢,又不忌惮刀锋之险,只为让自己画皮下的心,最终变得有血有肉,并透彻觉醒。对于我们还在努力吃饱饭的来说,这一切都是太遥远。

人淡如菊

拜读过黎戈的文字,如她的为人一样淡雅脱俗。字里行间总是那样的灵动清新、平实深邃。每当我感到沮丧、迷茫, 看看她的文字,我总能释然。听说这本书要出版是几个月前的事了,想想终于可以捧在手里读了,应该会满手留香让人回味不已的,很期待啊!

黎戈的七宝楼台

在没有读《私语书》之前,已经风闻这是文艺圈中颇受热捧的一本书。说实话,对于很受热捧的书,我向来有点敬而远之,这年头,女神什么的都是捧出来的,圈子里的人姑妄捧之,做为圈外人的我也就姑妄听之。  后来无意中在手机上看了几篇,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黎戈的文字优雅明净,尤其善用通感和比喻,笋子在她笔下是“平民王妃,可以低眉顺眼,也可以金刚怒目”,香椿则“霸道,不容辩驳,很难相处”。特别喜欢她笔下的荠菜,她说“荠菜本身身材孱弱,口感又偏干,不润泽,多是做混合双打选手中 一个,比如荠菜肉馅饺子,或馄饨,调剂一下浑浊的肉味。”这样俏皮的比喻,像珠玑一些散布于书中,让混惯了天涯论坛的我很是诧异——在“草泥马”、“泪如尿崩”这样的网络语言主宰天下的时代,居然还有人固守着汉语旧有的纯粹优美。  黎戈尤其令我惊艳的是她引经据典的能力。《枕头》开篇就是从一枕黄梁的典故说起,相继说到湘云的芍药枕、李时珍的药枕、文震亨的书枕、司马光的圆木枕,然后从古代一下跳到现代,比较了周作人的卧具和梁实秋的爱枕,结尾处笔触荡开,对比了张小娴、张爱玲、亦舒、三毛几位女作家的不同枕头。两三千字的一篇文章,堪称一部小型枕头史,重要的是黎戈一枝笔十分疏淡,读来只觉得饶有趣味,并不会觉得堆砌。再比如说她写香,从赵合德的豆蔻汤写到董小苑静坐阁中品香,短短一篇文章将从古至今的香事网罗至尽。  黎戈的新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发力点》,探讨的是写作的发力点,在我看来,文人文事恰好是她写文章的发力点。关于黎戈的这个特点,malignant点评得最为到位,她说,黎戈的文章,在大家看来,是散文,在我看来,是评论。在碎花、银镯、蓝印花布背后,一以贯之的,是文人、文本、文史和文事,它们几乎是每篇文章起承转合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以文人文事为发力点并不是黎戈的首创,这种写作风格上承周作人,再远一点甚至可以追溯到唐时的杜甫。后人评杜诗,“无一字无来历”,说的就是杜甫喜用典故的风格。周作人的散文一度被称为“文抄公体”,往往通篇大多是引用前人古文。和周作人不同的是,黎戈很少直接引用,而是大量化用,这种手法很巧妙,巧妙得有时几乎看不出她在用典。  读黎戈的书常常被她的博闻强记吓得一愣一愣的,她比我应该没有大十岁以上,怎么就读了那么多书呢?人的写作总是被阅读影响,她读的那些书,像盐一样化入了她的文字中,无处不在。以至于就算她写到自己喜欢早起的习惯,爱吃的野菜,都不由自主地(或者是有意为之)列举出有此同好的一连串文人们。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极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可是到了黎戈那里,阅读和生活掉了个个儿,生活似乎成了阅读经验的注脚。阅读成就了她的写作,同时也掣肘了她的写作。  最近买了本她的新书《因自由而美丽》,发现这个问题有所弱化但依然存在,就我看到的黎戈的现有文章来说,大部分时候她都无法离开自己的阅读经验去写一篇文字。大量文人文事构成了黎戈文字的七宝楼台,乍读之下眩人耳目,但碎拆下来后,令人有不成片段的感觉。她的很多文章都喜欢列举文人文事,抽去这些例子后,整篇文章将完全坍塌。老实说,如果你和她的阅读维向不一样,有些文章着实很难读下去,因为她津津乐道的那些文人,兴许是你压根就不感兴趣的。所以当我读到她写母亲的那篇文章后,感觉像是清风扑面,那篇几乎是书中唯一一篇没有引经据典的文章。  喜欢用典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用典用到“无一字无来历”的地步,就未免过犹不及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不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不就有那么多人喜欢“无一字无来历”的诗词吗,这和人的性格及喜好有关。性格明快急躁的人,写起文章来大多是不耐烦引经据典的,黎戈说她有“严谨求证癖”,从性格出发决定了她的为文特点。  Malingcat说黎戈的文章是“有我之境”,这点我不太同意。黎戈性格平和,下笔克制,书中很少洋溢浓烈的感情色彩,她的文章,更类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无我之境,而不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样的有我之境,书中纵然有一个我,这个我也藏得很深,散得很淡,不那么呼之欲出了。当然,从广义上说任何写作都是作者的自我投射,那是另一个话题,在这里不多讨论了。  谈到黎戈,想起这两年读过的另一个女作家刘瑜。就风格而言,我觉得这两位堪称女散文家中的小李杜了,当然,刘是李而黎是杜。我欣赏黎戈的含蓄克制,对刘瑜的明快凌厉却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无他,性情相近的缘故。刘瑜随便发发知己难求的牢骚,聊聊对猪头肉的迷恋,都让我觉得她可爱极了。刘瑜肯定也是博览群书的,但她的文章酣畅淋漓,纯以文气动人,即使是没有读过几本书的人,也会被文中饱满的情感所感染,这注定了刘瑜的雅俗共赏。  晁补之夸奖秦观的词说,“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想想我热爱的那些文人,几乎都是这个路数,所以老杜是文艺圈的宠儿,老百姓打从心眼里喜爱的还是李白。

文艺得过了头,腻得慌

书中的内容,倘若是对生活的客观观察,读起来倒是觉得细腻,很生活;但是对一些东西的主观评价,我只能两个字:呵呵对于林黛玉这么一个人物也能评价出这是个真性情的人,我已无力吐槽〜文字读起来很像她所钟爱的黄梅天,粘腻,不清爽,拗口•••••她应该是会喜欢安妮宝贝的,笔下渴望优雅,却时刻透露着一种浅浮的俗气。

庆幸 没有错过这样的美丽。

这本书购于方所书店,原价购买,买时还微微地心疼了下,但当我读到一半时,我就觉得,这本书,很值得。此前,在博客中听到过黎戈的名字,说她的读书笔记写得清丽细致,于是我记住了她。后来,在书店里遇到这本书,宛如一见如故,封面设计清新,淳朴,绝无媚俗之态。浅绿的,恰好与美丽的春色交辉相印,看得我满心欢喜。简简单单地写,因自由 而美丽。拿起一闻,满满的书香气息。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此书,在无聊的课上,在课间,在睡前,不按书目顺序的一篇一篇翻阅,平淡中却带有惊艳,细碎中却带有关于生活的感悟。读来,却又无时无刻不羞于自己的孤陋寡闻,书中提及的“闲书”书目,举不胜数,而自己读过的,却少得可怜,于是对这个女子的敬佩又加深了一层。读来,怦然心动的,举不枚举,或许,这会成为我以后书目的一个参考,因在此中有深深的投缘之感。我羡慕这个女子的光阴,进入婚姻生活,安稳度日,波澜不惊,偏安一隅,静静地过日子,相夫教子,读闲书,涂涂写写,喝茶,散步。。。我心向往,或许这也是天下女子心之向往吧。春夏秋冬,日子就这样静静地在时间上流淌,仿佛不着痕迹。这本书,也适合这样静静地阅读,任由它嵌合我的心灵,然后静静地体悟。此中美妙之感,宛如隔世。。。。

黎戈:我的心虚席以待(书香两岸专访)

黎戈:我的心虚席以待文_琥珀(大陆)有些读者提起黎戈,就会想起作家、才女、书评人之类的身份。而在黎戈看来,她更希望大家觉得她是个文艺青年,因为她的本性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青。“那种气味,不是什么着装风格,抽什么烟,用什么牌子的手机能定位的,那是一个有精神生活的人特有的体味。”想把日子寄存在文字里黎戈起初是个纯粹的阅读者,一个嗜好阅读的非科班文学爱好者。她喜欢在露水氤氲的早晨看书,随着香樟叶的聚散,积累了大量的阅读。她说:“当初没有写作的想法,觉得作为一个阅读者和书本保持这样一种距离,就很满足。”随着时间的逝去,黎戈开始从过去的阅读经验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她越来越觉得,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需要有一些互动,于是生发了记录的念头。简单地说,黎戈开始动笔写作,“是书本中的一些知识激发了内心的一些潜意识,想记录下来,留下一些痕迹。”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在小说《沉默》中塑造了一个沉默的女人,她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她害怕随着时间的逝去,这些变化和她的时光一起消失。于是她把这些细微的变化记录在文字空间里,整理成书稿,并借别人的名义出版。黎戈说:“我觉得自己的写作缘起跟她有点像,害怕日子没有痕迹地过去,想把日子寄存在文字里面。”从2009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一切因你而值得》,黎戈已陆续出版《27•单身》、《私语书》、《因自由而美丽》等散文集。这些散文多为书评,为此黎戈有时还觉得羞愧和自我质疑。“读书笔记,这种二手文体常常让我觉得无论你抱着多大的热情和缜密的查证,都有可能会偏离书本和作者的原意。这种偏差,对原材料的依赖,常常令人尴尬。”苏枕书说:“喜欢黎戈,是因为她低调、勤奋。这是作家的理想状态。”黎戈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底的文青,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我写作的文体属于书评,书评不像原创性很强的文体,比如小说。总的来说还是附属于它的主体,是附属于这个小说,它更像阅读的一些后续,阅读的分泌物。我眼中的作家,多是小说作者(或是诗人、散文家、杂文作者),好的小说家,确实是文学各个工种中,对结构、布局、表述,包括阅世和知识面要求最全面的。创作力不是靠勤奋和钻研能得到的。”读书,保持精神的自由感黎戈在文字空间里寄存自己的生活经验,但没有刻意坚持写书评。“因为阅读量特别大,所以就同步产生了一些精神的分泌物。”黎戈从小就与阅读保持密切的关系,“我性格孤僻,社交能力弱,书是我的密友……哪怕是出门远行,没水洗脚的边远小镇,临睡前我也要翻几页书。生孩子的时候我还在看书,感觉阅读是生活中不可割缺的一块。” “读书这种事情会让你有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即使你身处人群,在一个很刻板、很纪律化的生活状态中,都会在内心把自我保存得很完整。就是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立点,不会盲目随众。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新书《因自由而美丽》中写道,“阅读口味排列是:最爱小说,其次散文,访谈录,偶尔看评论,从来不看诗集和戏剧。”黎戈自言比较喜欢西方小说,尤其是拓展人性空间,探讨人心的小说。因为觉得这类小说的纵深度很大,作者在探索人性空间这方面能够做到真实地面对人性。“小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类文体,对于我们这种平时生活空间比较狭隘的人来说,是一种经验的开拓。而且也能让我看到跟我们迥然不同的人的内心。比如英国作家格林,他的小说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是我所喜欢的,像《问题的核心》里面那个斯考比。格林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没有纯善或是纯恶,没有黑白分明,即便做了一些越界越轨的事,但他本性是纯善的,怀抱善意去做这样一件事。这让我感觉到,即使他做了一件看上去是悖德的事情,而他的形象是很美的,就是因为他的本质是善的,这点对我触动很大。”当然,黎戈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也会发生阅读口味上的排序变化。“小的时候读小说读得特别多,慢慢地对这种表层经验有点疲倦了,就想读一些比较柔软的,更加贴近生活的,更显示人类光明面的东西。现在更喜欢看散文,或者普世的、社科人文的东西。因为散文能够按摩紧张的神经,给予心灵的滋润,让你对某些很美好的东西保持理想度,提高生活质量。”寻找精神上的存在感在2009年的采访中,黎戈坦言,“还是想写小说。”四年过去了,黎戈的小说迟迟未能动笔。在这四年中,黎戈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她是一个人,现在有了孩子,而父母年迈又需要一定的照顾,于是老人家搬来跟黎戈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来黎戈说又出了一些事,一些是非,还有官司的产生,期间生活比较动荡。除此之外,黎戈认为语境的转变也是一个问题。“可能由于书评写得太久了,如果要写小说,整个语境都要转化,我可能暂时还过渡不了。比如说写评论用的是评论的语境,突击性很强,直接揭露事实,表达观点。转成小说的语境,需要隐藏自我,隐藏作者视角,方式上也需要一定的转化。”虽然生活多有起伏,但保持阅读的习惯未曾改变,坚持写作的信仰未曾改变。对黎戈来说,“写作应该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感。就像托宾小说里写的,如果我不把它寄存在文字空间里,我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或者疼痛的,狰狞的,一切的起伏就没有痕迹了,无处寄存了。”当然,从第一本散文集开始,黎戈的文字风格也有很大的转变。“我现在的文字风格比以前柔软很多。年轻的时候,没有经历世事的时候,人的心会很硬,对一些脆弱的软的东西缺乏包容力,觉得那是一种软弱的体现。其实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就会慢慢地理解和同情,对它抱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态度。”在阅读与写作之间,黎戈更为看重阅读,“阅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而写作只是一个伴随状态。可能我对了解别人的生活特别感兴趣,写作不是我的重心。”对于当年的小说家梦想,黎戈信心满满,“当然会写小说,这肯定是一个终身的计划。”喜欢空旷的自由感黎戈提起村上春树的小说《天天移动的肾型石》,女主人贵理慧独享一种空旷的自由感,她在结束一段感情后,奔赴她的事业,就是在高处,两幢高楼间,搭上钢丝,解开安全缆,这个世界,“只剩下我和风”、“感受到风的存在”。黎戈说:“我挺喜欢这种心境的。就是一个很有自我感的女性,很自由的感觉。每当我被孩子和家务碾压得要崩溃,我就会看看窗外,做五分钟失踪的贵理惠,想象自己是在一条钢丝上走,闭着眼睛,御风而行。然后睁开眼睛,该干嘛干嘛。”谈起理想中的女子,黎戈说:“我过去比较喜欢西方小说中比较自我的,强悍的,以自己为中心,自传类型的,不会被男性干扰的。现在可能发生一些变化,结合一些东方式的柔软因素也挺好。一定要有自我,有力量感,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间,也要有柔软的一面。像民国的一些闺秀,她们都受过高等教育,真的还是有东西交融的部分,我很喜欢这种类型,觉得她们把力量感表达得非常好。但她们只是属于我理想中的一种类型,另外一些很朴素的,很家常的,那种有力量感地在为社会做贡献的,我也很喜欢。”作为现代女子,黎戈认为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和独立的经济能力,不能依附他人,并且不断进行心理上的提升,有自己的生活方向。对《因自由而美丽》来说,“自由”首先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在此之上,一定要有自我的体系和自己快乐的生活源泉,才能开始享受自由。“任何人想得到自由,都要有自我,自我是一种跟他人相容的,又有自己完整的空间,可以独立思考,可进可退,不依赖他人的给予。自我是对自己很有要求,每天努力进行自我建设,让自己越来越厚实,越来越有力量。有自己完满的个人空间,才能得到自由。”旧书店与慢城市的私语世界黎戈习惯逛旧书店,觉得旧书有时会有神秘的气味。她有一位朋友在旧书上发现一个号码,打过去,竟然交了一个蓝颜知己。黎戈平时喜欢去南京的先锋书店,那里非常大,书很多。但有了孩子以后,“时间少了,比较喜欢逛万象书店。万象小一点,但相对来说书比较全,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挑选。旅行途中,我也喜欢逛一逛书店,比如苏州的蓝色书店,雨果书店,厦门的一些书店我也很喜欢。”对土生土长的南京人黎戈来说,南京是一座居中的城市,“不是很快,不是很慢,不是很土,也不是很现代化。但是它人文气息比较重,文艺青年比较容易找到安身之处。感觉自己的气质和这个城市挺相符的,不像上海那么时髦,有它朴素的一面,也有它书卷气的一面。”“这个城市的旧书店很多,到处都有淘书的快乐,大学也很多,江浙这一带都挺重视教育的,读书会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而受到鼓励,容易找到一些书友。我在南京还有一些文友,大家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很好。”与大多数作家一样,黎戈喜欢安静的环境,偏爱早起那种安静的时光。在她的雅致生活里,也同大多数的女子一样,结婚之前喜欢向外扩张,比如旅行,想离开父母。结婚以后,就开始往内发展,喜欢多跟家人呆在一起,带孩子散散步。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黎戈选择拓展自己的精神领域,让自己在温婉的容颜背后练就一颗坚韧、自由的心。在黎戈的生活经验中,更多的是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她写枕头、扇子、茉莉、气味,还写泡茶、画眉、夜航、吃花等小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捕捉生活中的美。借用周作人定位的散文来评述黎戈,“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大悲剧大喜剧,就是有,也是夸张作态。我们所要知道的,不过是平常人的平常事,有如邻人吃饭,我们经过时看看那菜式,倒是有兴味的。”

不敢用大号的的家伙来吐糟

果然很有用,达到目的了,删除

花间一壶酒的存在派

赶在了年前快递放假之前买到了这本书,这几天忙于亲友相见,便早起夜读间看完了这本书。你想象的黎戈是什么样子呢?草木食色,淡然栖身于俗世之外还是清新素雅,把生活情趣过得有滋有味。这本书里给我的黎戈是这样的。她爱书,不是的那种宏观的历史政治新闻时评,是文学,是背负着一个又一个时代印记,镌刻着人性善恶的小说。是细致平整,落实到生活的细小之处,人情味满溢,事物细腻考究的散文。还有一个一个丰满又轻盈的人物传记。她爱那些素雅清淡的事物,爱那些植物芳草,莼菜,藿,水芹,草头,芫荽,喜欢做菜,养植物,养着一个自由可爱的女儿,夏日晨光熹微时晨读,冬时雪漫遍野时夜读,她喜欢梭罗,喜欢他说的那句,夏日用来过感官生活,而冬天则移居内心。可是她也会喜爱吃麻辣鸭脖,喜欢那种酣畅的辣味,夜读时会买一碟相伴,她也抽烟,清淡有薄荷味点缀的最好。她就是这样,做的一些看似与她的素性子相悖的事里,那抹雅味又会飘然而至点缀其中,辛辣配夜读,香烟搭薄荷,看似浮躁之事在她那里又有了清朗之意。她给我更多的感受是她的细致,她写一篇文往往不只是一本书相关,关乎更多的细节时,会翻阅很多的书查找。写一种食材草木,写一种颜色,写一种家乡的旧风俗,看似寥寥几句的背后包含了很多的书与时间,还好她乐于其中。她爱小说,处处可见她对于小说散文时评的锐利见地,她说 “评论要求文字紧实,意象密度大,有凌厉的观点,所以比较容易有迎面而来的惊艳感。而小说是重耐力而不重爆发力,满纸珠玑,咬文嚼字的文章,反而很容易让读者疲劳。好的评论一定要有浓郁的原创味,但小说的主观却要淡” “好的小说,发力点要在人物上,而不是叙述者。小说是鸡汤,散文则是烤鸡。一只鸡炖到火候,滋味要入汤,而烤鸡则不用遵循这个原则。”实则让我受益匪浅,小说的层次铺展,散文的悠远充实,时评的发力准确。在阅读的过程她不仅在倾诉自己的感受,也教给我很多。在心里私下称她黎老师。看完以后,让人愈加想把日子过得细致可爱,把内心的角落收拾的干净整齐,居于内在却也要自得的把感官生活过得雅致,花间一壶酒,畅叙幽情。保守派与激进派都过于标榜逼仄,做一个忠于自己内心的存在派就好。真正让人欣喜的永远是那细微细小的点滴之处,那些生命力,那些朝气与倔强,那些认真活着不服输的可爱,那些漫山遍野却又出落有致的绿色,那些早晨带着露水花早的香气,孩子的调皮与玩乐,午夜句读的橘皮香气,自由又有姿态,还有一颗带着真性情的心。

为什么读黎戈

我承认,当初买这本书是因为喜欢它清新淡雅的封皮,不过现在,促使我坐下来认真地写出读后感的动力,是隐藏在封皮后面独一无二的文字和才思。之前没有读过黎戈,书的第一部分“淡夏”里关于睡衣,木屐和蓝印花布的几篇文字并没有觉得惊艳,反倒有些矫情。所幸的是没有草率地把书放下,才有了之后渐入佳境的阅读体验。个人觉得应该用“纸游”里的那些书评开篇,因为它们才是黎戈实力的体现。这种顺序的调换对没有接触过其作品的读者尤为重要,所谓爱屋及乌,只有爱上了她这个作者,才可能爱上她所钟情的柔软的棉质睡衣和温凉恰好的梅雨季。黎戈的书评没有让人望而却步的学术气息,纯粹的建立在自己的阅读基础之上,所以容易亲近。她的阅读量大得惊人,在《语言的意味》这一篇文章里她就提到了阿摩司·奥兹,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伊莎贝尔·阿连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等等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当然了,她称呼他们的时候都不用全名的,大概是太熟稔了吧。除了外国文学,中国作家的作品涉猎更广,近代的,当代的,甚至还有《诗经》!也正是如此广博多样化的阅读赋予了她挥洒自如的文风,她不仅知道哪些作家有哪些作品,甚至对他们的身家背景,脾气秉性也了如指掌。所以她能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在《作家的伴侣》里给中外文豪的老婆们总结归类,“圣母型”“缪斯型”“对手型”,一一对号入座。这厚积薄发的效果也体现在信手拈来的引用上,当你读到诸如“哪堪独坐青灯,望故国,高台明月”和“万事皆如秋在水,几人识得静中香”这样美丽的标题的时候,怎能不动容?黎戈说自己能出书都归功于众多网友的喜爱和追捧。像她这样生长于民间的作者比那些横空出世,驾着媒体炒作这片腾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作者要更值得信任。追根结底为什么她能赢得读者的关注?我想是因为她看到了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没能看出来的东西。她把阅读凝结成了思想。读书并不应该是一站地式的旅程。可惜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或者是兴趣,把读过的文字和故事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黎戈做到了。她能总结,能分析,能欣赏,能批评。所以我们看到她说“把废话排列组合成真理的是卡夫卡;把废话一条道奔到黑,唠嗑出故事的,是写随笔的村上春树”“(鲁迅)的杂文比小说好,刀锋凌厉,气势十足,又多产”“陈丹燕是典型的西学产物。她的文章里,副词,形容词,比喻句特别超重,但是很和谐”。她用来盛装思想的文字也很有辨识度,尤其是那些经常让人感到意外却十分精妙的比喻。例如她形容张爱玲游刃有余的小说和杂文写作能力:“伊简直是文学界的小龙女,周伯通练了一辈子左右的互博术,人家天生就会”,又如形容回归俄语写作的纳博科夫:“搁浅在异族语言上的鲸鱼,短时回归母语大海了”。这种辨识度还体现在她经常使用的词语上,其中包括“裹挟”“欢喜”“体味”“根系”“发力”等等。洁尘在序里写“读黎戈的《因自由而美丽》,处处有会心之感。”仔细对比起来,洁尘和黎戈在某些地方很相似。除了两个人都感兴趣的书目和作者,最突出的恐怕就是城市情节。成都之于洁尘,南京之于黎戈,城市给予她们让人打心眼儿里妒忌的归属感。二人写起各自的城市,都有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气势,这来源于对家乡强烈的爱。这种爱不是情人之间的,像徐志摩写剑桥,迟迟不敢下笔,怕“辜负”了它的那种小心翼翼,而是笃实的,坦荡荡的,更像是父母与孩子,或者是死党之间的关系。洁尘为宽窄巷子的改造充满了人工痕迹而着急,黎戈因夫子庙变成了芜杂脏乱的小商品市场而痛心,但同时,前者仍忙不迭搜遍全成都找好吃的火锅店,后者即使在异乡也不自觉地在南京本地服装品牌圣迪奥的门店里流连。洁尘在《生活就是秘密》里说,“我跟成都的缘分,就是树和土地的缘分”;黎戈则说“它(南京)是我的家园,已经沉淀在我的骨血里,成了我的笑点,兴奋灶和痛神经”。为什么她们的作品里总离不开那座城,因为爱那片土地爱的深沉。谈到黎戈写自己的小说《酒红冰蓝》的那篇书评,洁尘说“有一种作者遇到理想读者的快乐”。我想说,遇到黎戈的这本《因自由而美丽》,我感到了一种读者遇到理想作者的快乐。如果说这快乐有那么一点瑕疵的话,那就是在书中发现了几处勘误,罗列如下:106页和107页中 “革命”和“文革”被印成了“革莫道不消魂命”“文瑞脑消金兽革”107页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多余的问号131页 “紫苏和和玫瑰花”多了一个“和”字215页 伊迪斯?华顿 连字符打成了问号229页 倒数第十行 “幸福的瞬间”和下一句“你在农村插队十年”之间没有句号。

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去年快过年的时候,看到网上有介绍这本书,总体风格感觉不错,介绍也写的不错,认为应该是喜欢的类型,于是迫不及待的在网上购买了此书,拿到书后,看了下,都是些他看一些文章的读后感,写的有点文艺吧,需要去猜他的想法,有些不可理解(可能因为自己没到这个意境),所以书没看完就搁置了,我看网上评论都说很好,不得不出来说句话了,如果觉得自己水平不够的话,建议还是不要购买了,觉得不值

私语不多

“细节处,方能勇敢”,当蓝色的小本子捧在手中,那份柔情透过指尖传递到心底,共鸣而起。于是认识了这位女纸,说的话谈的事都有种距离感,仿佛只是过路人,每个文字,组词,成句,都可细细斟酌,于是喜欢这个女子的文字。喜欢的只是私语,书。怀着那份喜爱翻开这本书,却是另一番情景,只是开始,突然好想去南京,看看这个女子生活的城市,至于文字,却少了一种力量,多了絮絮小语,重复的事情人物太多了,每一件都只是轻轻地掠过,然后再掠回,就这样荡来荡去,影子总留在每一篇的片段里,读起来,有点累。于是合上书,再念私语书,总觉得无法超越当时的那份触动,是我长大了还是老了。

简评《因自由而美丽》

这是我近期比较喜欢的一本书。我这人就喜欢在阅读中发现那些日常细节上的美感。而这本书平实又雅致,所思所写细微如尘埃,又广博如大海,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小心思。那些生活细节写得十分迷人,穿衣服,吃饭食,谈书籍,论作家……随手翻到任何一篇都能够读下去,文字感觉既世俗,又超然。她确如书封所述: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粒尘埃上。她谈书论事皆写得绵密细致,带着丝丝通透,灵气十足。偶尔心浮气躁时翻一翻这本书,无端就能平静下来。我觉得读黎戈散文的最大感受是,你未必赞同她的观点,但一定会佩服她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能耐,全然没有炫技的意思,但那一出手,阅读量,视野,品位,都是看得到的。黎戈的阅读量大的惊人,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书评。评书,兼及人事,往往一针见血,但不刻薄,准确地说,不故作刻薄。在清柔的散文笔调里,穿插这不期然又不经意的飞刀笔法,最是令人击节。我挺喜欢看黎戈的书评,客观的同时言之有物,清淡细致的笔法,读来绝对是一种享受。

阅读与写作的欣喜

特别感谢黎戈的是,这本书给一向视写作为畏途的我来说,带来了巨大的勇气。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想拿起笔,自己也写这样一本书,一本关于阅读的评论、总结,关于生活的闲情逸致,关于进入某个作家的人生与灵魂深处后所受的点化。于是还特地写豆油向作者表示感谢和致敬——“看完你的书后,挑出喜欢的篇章,贴上标记贴,在文章里用铅笔一句一句、一个词一个词的勾画,学你的用词,学你的句式,节奏,看作品时的角度。大概这也算是私淑你了,非发个豆油说出来,很浅薄。但能和一个不认识的作家写短信,尤其是在刚读完她书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很神奇的一件事。一直坚持读书的习惯,但也只是读,很少写,也觉得不大可能在写字上还有什么收获或前途。看完你的书,让我第一次有了强烈的冲动,也要好好写出一篇篇的文章,结成一个集子。一辈子能有这样一本书,就无论如何都不枉了,都算是留过痕迹、有过成就了似的。我的愿望很狭小,野心也不大,但这都是被你激起来的,所以实在想在你看来无缘无故的对你道一声谢。”黎戈很善意的回了信,短短数行,诚恳温婉,尽管在这里对此大书特书颇有帮作者做广告之嫌,而其实我与黎戈实无私交,只是一本书——也许这本书不是最上乘的作品——会在特定的一个时刻带给一个人别有洞天的意义:“你的前景将会很宏丽美好,我不过是你经过的一个小路口……不过很高兴,能激起他人写东西的欲望,我现在写东西也不太贴出来,也并不想急着再出书,与生命的核心相连,为它的涌动留痕,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写字才有意义。”若非要说出喜欢这本书的具体情由,首先,她的文字通行无滞,颇有流水之意,眼光犀利如刀,下笔稳准,贴切而不粘连——“同时能把小说和杂文玩溜的,张爱玲算一个,那真是左右开弓的天才。小说文字,要隐蔽、含蓄、肉感,主观低调淡出,精确的全知视角,自抑和克制。杂文需要的是出刀,更骨感,更有观点和火药味。伊简直是文学界的小龙女,周伯通练了一辈子的左右互搏术,人家天生就会。”在今年的张爱玲专题阅读中,切身感受到黎戈所言不虚,一语中的。以张爱的小说与散文、杂文参读,右手是华美苍老的年华,左手是字字句句的人生倒影。另外,再看本书中另几篇书评,不妨罗列出一个书单,因此,作者笔下的作家和阅读感受,就如慈航引渡,早已为你铺好了合上《因自由而美丽》后该继续走的阅读之路。看到黎戈写阿赫马托娃那篇散文时,正好也在读董桥,董老爷亦有篇文字在谈阿赫马托娃,两者如并蒂莲,互相补充,很有意趣;评《停车暂借问》,随着读完全文,剧情已被透露的所剩无几,但还是勾起了阅读的兴味,自己买了本来读,惊为天人,暗自庆幸没有读完黎戈的评论便搁置一边,错过了天才之作,还特意一反慵懒之态,写了篇不算评论的评论,以向友邻推荐该书。对于极喜欢的书,总是想与友人分享,又有不外借图书的习性,所以往往便买来几本送人。读毕《因自由而美丽》后亦有此念,却想想作罢,因这书实在太过私人化——非是关于作者的私密,而是关于读者隐衷。就好比你生怕把最宝爱的东西呈献给他人,获得的却只是礼貌性的微笑。故而未向太多人推荐,只是自己反复研读,就像给黎戈写的豆油里所说,用彩色标签贴上自己最爱的篇章,一遍遍读过去,以期心领神会。

唯唯有书不可负辜

最近在读《因自由而美丽》,黎戈的书算不上钟爱,因为掉书袋太多,但她的读书量是我万万不能及的。我有一个癖好就是不喜欢看到知道出处的掉书袋,不然会弃书,这点黎戈倒是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想来这些年真的是读书太少,不是挣扎在学业里,就是沉迷于各类电视剧言情小说之中(看看豆瓣标记就知道了,电视剧已经500+了,书却只有100+,还有好些是言情小说,可能看电影比一本书时间少些也是一个原因)。而自己偏爱买书回来都束之高阁就算了,还喜新厌旧的会嫌弃老版的封面不好看。【好想回到过去把自己一顿胖揍,真是作到死……】好在,书从来没有离我而去。有时候想想,人与人的情分是多么凉薄啊,相遇太早珍惜不了,相遇太晚机会不在,刚刚好的那都是奢望。而书呢,或许也会这样,可是就算读不懂或是嫌弃太浅又何如呢,它们永远在角落里静候我们的垂怜。好想对那些写出学生必读科目的人说句真心话:“我书读的少,不要骗我!”哼,你们骗的就是我!除去天纵奇才的孩子不说,有几个都读得懂那些所谓的百年经典必读?即使快奔三的自己,读起来也是十分费力,更别提没有那些人生经历去理解那些苦难。而且,就算必读是国学也就算了,累积下来就是童子功,现在我倒会感激一下那些人……没有人在我们小的时候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下一本看什么的答案就在这一本中。它们会互相指引。这个道理也是慢慢摸索才明白的。想想翻开几页就读不下去被糟蹋的名著么,心里就一阵阵疼。----------------------------------------------------------------------------------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这些年,所有的选择,都在于背弃自己的本心。但或许又是这些选择,让我站在了现在的这个地方,慢慢的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同时也对这些年学到的经历的,心存感激。如今想来,真的很简单,只是想坐拥书城而已。或者,就这样,以后能到达什么远方也不一定。雾里看花,但终有雾消云散的一天。套用阿里巴巴上市时T恤上的一句话: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宁静的生活

最喜欢“淡夏”系列,静静的,淡淡的,很朴实,很自由,我也很想过那样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作为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人就过这样的生活很不思进取,可是,我有自己的生活之道。只要我过得开心并且不妨碍他人又有何不可呢!!!

隐于市 隐于书

在朋友的朋友,一个粗糙的大老爷们桌上看到一本书《因自由而美丽》淡绿装帧,素净雅致,题着“活色生香文字之爱,绵密细致日常之喜“,望而得知必出自蕙质兰心女子之手,惊异其怎么会看小女子的书,他不好意思的笑笑:”看了舒服、心静“。黎戈的感悟力很强,与生俱来的禀赋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一碗朴素的茶泡饭,一碟早春的拌野菜,早起、盛夏、长夜、梅雨季节,种种我们不经意就忽略的时光和事物,在她这里被放大,细细咀嚼,有滋有味。她对各种小说的理解也非常到位,有些模模糊糊的感觉,经她描述,彷佛拨云见日,终于捉到作者的深意。好的小说本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资质愚钝之人久不得其旨。此前看《一个人的好天气》漫长得像裹脚布,一个无聊的女人无聊的生活,跟随主人公树懒般的可有可无挪动,被动,无目的;看完后也就迅速的逃离我的脑海。而黎戈拎出这段:“一个女人,走着夜路…………她想感受这分量…………仰望那明月。藏蓝色的天空很美”她评道:这个人物,她开始发力去生活了。一个以真皮层去活的人,才会嗅到花的香,看到云的出岫,惊觉雨水的冰凉。黎戈还擅长把诗揉进生活里,于是日常生活上便笼罩了一层诗意。早起晨光洁净安详: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对镜梳妆时遥想古代女子,恍惚时空互换,便手也纤纤。梅雨季节,夜不能寐,听雨漫漫:“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古人今时心境交错浑然一体。以至于,我老设想,她应该活在一座诗的城市,吃着诗经里的野菜,穿着罗敷的衣裳,推开窗远眺满眼郁郁葱葱,近听有鸟栖于杨柳,唧唧啾啾。于是看到她说自己“去超市买菜”有一种从云端坠落的无力感。去田野挖挖野菜也不乏有趣,而去超市必须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不绝于耳的嘈杂,混迹于形形色色的人堆排队,领回来半死不活的大棚蔬菜,无论如何都无法诗意。同样的也就不喜欢她回到现实生活的种种线索:絮絮的说她穿着怎样的碎花棉衣,又怎样难以选择木屐花色,怎样的交朋友…………失却了隐居者不问世事的轻灵感。

由这本书写写文艺女青年吧,算是一点自白

一本文艺女青年会喜欢的散文集,带着一种清丽又知足的调子,语言恬淡,见地明晰,谈到了很多书、影片,谈到了生活里的一些琐细又微妙的感触。接下来的部分和这本书关系不大,只是想写写这种文青的调子和生活,算是一点自白。上高中还会有很多人叫我小侠女(因为常在课上看武侠书),大学直至工作后,总是会被别人认作文艺女青年,已经分不清这是褒义还是贬义。现下的舆论很多人厌恶文艺女青年,厌恶那些小清新、小文艺,把这类姑娘认作看似单纯实则充满城府,做作,矫情,虚假,于是有了GREEN TEA BITCH。喜欢绿茶的妹子好无辜。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的饮料就是绿茶,色泽通透,口感圆润,加上那些花纹古朴又雅致的茶具。于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很是,伤感,green tea怎么能和bitch放到一起了。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文艺女青年,因为我确实写不出类似美丽婉约诗一样的句子,书读得不算多,读过的大部分也都忘了。不过我是挺喜欢文学和艺术的,甚至觉得这漫长一生的意义就是与之相伴。喜欢读书,小说散文都好,历史,武侠,言情,名著,哲学,什么都看一点。看到有趣的故事像是经历了另一个人生,读完一个故事就装作自己多了一点点阅历。读散文或评论集则会被闪光的思想或舒服的文字打动。喜欢听音乐,乡村,摇滚,流行,爵士,钢琴曲,什么都听一点,大多还是偏静一点的音乐。听到特别的旋律或是处理细腻的唱歌技巧会很惊喜,好的歌词则会让人记起许多过往。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小清新小文艺的坏毛病呢?喜欢旅行,尤其是那种安静的小镇,可以放下琐事的羁绊,享受一点纯净和简单。喜欢穿连衣裙是因为不用考虑搭配,省时省事出门也不会太吓到人。喜欢样式简洁质地舒服的衣服,活动起来很随便。喜欢看电影电视剧,但不看惊悚恐怖(推理悬疑会看),理由和读小说差不多。喜欢大海,阳光,植物,山山水水,风花雪月,等等,是觉得它们很美好,都是神佛送给世间的礼物。异性朋友是不少,对着帅哥会花痴,不过和暧昧情感一类毫不沾边,和他们聊天往往能发现自己看问题忽视的另一个角度,并且有几个可以真心讨论文学艺术的知己也是幸运。对一些事物也会兴趣不大,比如美食(做起来很麻烦),比如电子产品(研究起来很复杂),比如体育比赛(看不懂),不过是个性不同,爱好兴趣不同罢了。即使有人看不惯这类姑娘,她们也就是这样子了。她们喜欢自由,喜欢读书写字听音乐,或是她们的岁月又安静又美好,都和别人一点关系也没有。”涉江而过,芙蓉千朵,诗也简单,心也简单。”

黎戈的知物而喜

我有一个灰绿色封皮的便笺本,内页是仿牛皮纸的色彩,巴掌大小,厚实的一摞,带来带去十分方便。有时候在上面记些东西,看书做一点笔记,黑色签字笔,笔头落在纸上,沙沙的、蚕食桑叶的声音,又恍似春夜细雨。用这样的开头来写一本书的读后感,颇为奇怪而啰喧,但用于黎戈的书,我却觉得并非不宜,且忍不住再加上几句:读这本书,是暴雨时至的夏日午后,远近高低的树木被雨水冲刷过,绿意郁勃,苍翠翻盈。读几页书,歇下来,站在高楼上远眺,心里难得的安静,可以无视就在下面马路上,慌乱的行人、鸣笛抢道堵成一团糟的车辆们了。黎戈的书里,就有这一种让人沉静体味细物、季节与阅读之美的力量。日本人讲物哀,感物体情,万物自有情致,内里满是委婉细致、对世间的珍惜,是因珍惜而反不便明说的生命欣悦。读黎戈的书,我常常想到的两个字,却是“物喜”。一页页翻读《因自由而美丽》,翻到后来,果然看到有一章节便唤作“物喜”,顿时小得意了一下。但日式的物哀,常常通向幽寂,而黎戈的知物而喜里,有一处认真的发力点,一团执拗的取暖带。写作的人,都是感情丰富的人,但只此是不够的。仅有丰富的感情,会让生活失去方向与准头。这是多愁善感绝非对一成年人好形容的原因。很多人年轻时都“文艺”过,其实只是荷尔蒙无处安放的激荡,心灵尚保留着童贞年代的天真浪漫,一旦被社会教训,被生活勒索,一点“文艺”气顿时烟消云散。并反过来将文艺当成一种“病”。弄得文艺好像普通人精神上的出天花。文艺青年在今天绝非好词儿。黎戈从不惮于自称感情丰富与“文艺”。感情丰富正好帮她体验更深更广。文艺于她也非浮皮潦草的一过,是与凡俗烟火互相呼应,不离不弃,所以结实有力,可以作为人生的支撑,成为创造力的泉眼。就如墨与颜料,濡进素绢,化解不开,有人是一塌糊涂莫明所以,有人却随手就是一幅鲜明个人风格与感染力的丹青。一切来源于认真:“一个以真皮层去活的人,才会嗅到花的香,看到云的出岫,惊觉雨水的冰凉。”她说道。真皮层敏感,痛感也会同样强烈。哀与喜,都来得更密集,也更寻常。她写梅雨季,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说,最爱的便是这季节了。人家都道粘腻霉晦,她注意的却是气息。栀子、玉兰、茉莉、珠兰,每种植物的气味,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场。苦楝花下,恰可以回味比尔•波特的隐士书,“与君共朝夕,足以解世味。”金银花是晨曦之味,气质清刚如红楼梦中的探春。合欢香来是一片娇憨的甜云。女贞是野蛮女友……还有六神花露水、蚊香、雨气、湖风,甚至驱蚊水!会觉得是多么清闲的人,才有如此丰富灵敏的感官?但我看她前后作品中透露的信息,一样为柴米油盐奔忙,为五十斤大米的折扣价,不辞辛劳亲自扛上楼梯,在家务的闲暇里写作。并非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宠女子,连爱好品研咖啡与进口香水的“小资”都算不上——她初居南京,创业理想是开个鸭脖子店。予她“物喜”的,多半是平民的、自然的、素朴的、带市井烟火味的。如她自己所说,是个生活成本很低的人,拥有的是低碳型喜悦。“低碳”这个词,如今说来也是用滥。但黎戈说,我就觉得自然且亲切。还是因为那句话:唯认真二字。汤显祖曾自承:“我平时只为认真,所以做官做家,都不起耳。”但他认真地做人,作文,写传奇,写了那么瑰丽绝代的“临川四梦”。这类的人,这类的书,对仕途经济乃至发家致富自是毫无裨益。但本也非为功利而存在的。他们面向的,是不辞生活之微末,是不惧生命之博宏,从而领万物之有情。“死生事大,岂容你骄矜,而一个和死亡擦身而过的人,才知道一蔬一饭,平安喜乐,都是神赐,当思珍惜。”黎戈在书中说道。又借用朱天文的话:“我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激进派,只是存活派。而生命的喜悦,不仅是创作的源泉,也让人不忧不惧。”她对事物的有喜,前景是活着之欢愉,背景是生死之寂寥,如长天里一抹纤白微云,如风吹过千树万树的叶子,翻阅浅浅深深无限层次的绿,有生机,有力度,也有怅惘。黎戈聪敏,看人看事清明。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书评。评书,兼及人事,往往一针见血,但不刻薄。准确地说,不故作刻薄。她自己也说,“直觉准嘴又快的人,容易刻薄。”“刻薄话像芭蕾,低成本、高效,而且有幽默感,易于启动文本。”但刻薄绝对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品质。她说鲁迅、钱钟书、张爱玲、王小波,近代四个最好的作家,哪一个不刻薄?这四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笃厚处。她更推崇的是这种:“经历了世事,体恤人情,对人有充沛的理解力,可以消化一切丑恶。这种温情,来得比较坚实,而且持久。”评及书、人、事,实事求是,坦诚地说出感受,不避讳,亦不自作发散。是入微而又宽厚的一种贴身阅读,明晓事理,又终有体谅,是为文的节制,说到底还是为人的修养。黎戈有考据癖,好格物之趣。“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颇有接六朝风雅之兴。而风雅不可附庸,更可能只是忠于自我内心的平实乐趣。这乐趣经过阅读、体会、加工转化,成了她自己的一种气质,呈现一种书卷气后的天真浪漫。“说穿了,看书,是要看人。一个个兴致勃勃、枝叶丰满的人。”“半夜伺候鸟食的、拜蛐蛐的、逃课玩老鹰的、奔个几里地追獾狗的(王世襄),摇了小船采菖蒲的,冻得半死摘苹果的(梭罗);为了好吃,可以组团飘洋过海,把罐装酱油背到外景地的(蔡澜)。他们会为微物而情动,有强烈的生活之爱,以及感动的热情。多么令人欢喜的生命力啊!”和活泼泼的欢喜并驱,黎戈的文字,在这本书里,依然通透、摇曳、六感纷沓,叫人应接不暇。文字确实有色彩与气味,如她所说。而黎戈的文字,则往往让我联想起长夏草木,是一片青朴,含蓄而多变之色,为阳光与水气所蒸,散发出微带苦意的香。读者也好,作者自己也好,对这香气有持久的信心,因为知道结结实实的,根系是扎在土里。上次去南京,正好是入伏的那天。南京正在修地铁,车开到新街口一带,赶上交通高峰,懵懂撞入战场,不辨敌我地混战一番,终于弃车而走。南京的梧桐有名,有的路两边有梧桐,遮阴避日,便可安详步行。有的路两边却是空荡荡,就被烈日之箭矢追得狼奔豖突。好容易到了城南,老房子正在拆迁,简直断壁残垣。在疑似垃圾堆的物体旁吃了一顿向往以久的老太皮肚面——也就是这次来的目的。仓皇回奔的路上,见到章云鸭子店,一路少人,店门也半掩。然恍兮偬兮,就觉得熟悉。觉得一定是很美味。天太热,也没敢买。回来之后,忽然一拍脑袋,想起来是黎戈书上说过的。“梅雨季最喜欢做的事,是和N去老城南闲晃,建议老宅或旧书店……半朽的老房子散发出腐木的气味。老梧桐鲜翠欲滴,章云家的鸭子店客流如云。”那是黎戈的南京,我想。尽管时代变化之快匪夷所思,或者干脆说简直是匪夷所为,我们眼见的,已与她记录的大不一致。不经意的,从她的书中,我们已经心中存下了它的旧影。对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产生向往与眷恋,这是黎戈的书,给一个阅读者,带来的意外的、美好副作用之一。

因自由而美丽

我现在很想做饭。可惜宿舍空间太渺小 感觉现在越来越多的事情想去尝试了。 我现在很想过一个人的生活 很想自己租房子 自己买各种厨具 各种调料 做各种饭菜及烘焙。然后想要 晚上放音响 稍微大声的音乐 随和附唱 或者聊电话 不用小声说话 担心吵到宿舍的人 可以买一个书架 把我喜欢的书买回来 一一读。我现在觉得 一个人的生活很惬意。 我希望自己有个小窝 有个空间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我觉得 一个人更舒适。 爱人嘛 他迟早会来到我身边。我因这样的自由 日子更惬意 自身素养 更美丽。

日之影,生之爱

总有那么一群人,有幸或者不幸,终其一生地,与书相伴。柔和,绵软,一点优雅加一点澄澈,算不上有多少惊艳和新异的东西,也谈不到机锋和深刻,说白了,也就是一位有些修为和书根的小妇人安闲度日的散漫静语,但确乎是那种很愿意动笔的人写出的很低碳的文字,晨雾晚风,光影迷离,若拿衣料作比,该是贴合性、透气性、舒适性都高的全棉质地,拿来滋养一点过日子的从容,想来必是极好的。书评文字有诚意和心气,但终究是过分的私人化了,连书袋都掉得影影绰绰,若不是对那些原著有充分熟悉度的人,也只能隔着数层,遥遥地分享一点那种小野狐般的尖刻、灵动和喜悦。所以真正让人觉出快意的,反倒是在书中占篇幅不高的、描述生活肌理与市井烟火的格物短文,蓝印花布、碎花裙、茶汤泡饭、一粥一菜、南京板鸭、地下旧书市、抽烟姿势、蚊香的几种味道、雨季的霉斑,与岁月持灯对看,一步道骨仙风,一步柴米油盐,相互研磨纠葛,也就走得步步生莲。这世间有的是文艺入骨的真性情女子,一如这世间有的是矫揉造作的装逼女子,有时候,怕的不是用力和刻意,怕的只是无感和笨拙。勿论内质、品格、气场,就连刻薄尖酸,也要有足够的性灵和智慧去撑,看似清浅,实则在阅读量和识见积累上对自己有着超越凡俗的要求,日日煮字疗饥,每一次独处都是一次精神补血,每一回静思都是一场孤独的作战。好在从这一点上看,黎戈,还算是让人快慰的作者。若一定要把读此书的感觉具象化,那就是初夏仲春,晌午后,茜纱窗,小睡初起,泛着困意的怅然,然后,静水深流,天高云淡, 日子有多么庸俗和无常,生之爱就有多么深刻和炽热。最后说一句:我是有多爱南京那座城市啊。写这些书评文字的时候,看到朋友的一句话,心有所感:“文艺到不行“的文字背后往往都是一个”苦逼到绝点“的现实。

爱读黎戈的书

阅读黎戈的书,总能让人感到开卷有益。她的文字令人耳目一新,不但呈现文字之美,而且叙事言情皆有独到之处,使人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作为读者,我爱读黎戈的书,胜过读那些自以为是的“心灵鸡汤”。在泥沙俱下的生活里,黎戈犹如淘金者,让读者发现世上的明亮之所在,识别孰可留孰可弃。我梦想的生活如她所言:“当我走在秋冬的街道,不必赶路,不必急着去打卡,而是,走着走着,就能停下来,看看我最喜欢的,树枝张开枝叶,映在碧蓝晴空上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和它们一样,因自由而美丽,而幸福。”

Every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黎戈说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她喜欢的书——书名也喜欢。之前看《私语书》和《一切因你而值得》时,觉得黎戈文辞清丽但能直切要害,笔下细节丛生却不显杂乱,更重要的是,好的写作者有那么一种能力,能够把普通人只可“意会”的浮光掠影的细小心思付诸文字娓娓道来。对思绪的梳理和文字的张力的把持,使它们为中心服务又不跳脱,这我很佩服。估摸着这大概是一个心思细密,洞察力一级棒,感性又聪明的写字人。但不知有意无意,这本书在琐碎处透露了她自己许多过往,许多在心里重重翻折过的小心思,节制的感情流露。比起之前睿智的story-teller,她更像一个需要倾听焦虑和惆怅的故友,运用了更多双向交流而非单向叙述的方式。于是这样,我看到一个更生动,离我曾经误认为的完美更远,却更贴近我内心的黎戈。写母亲的最后一篇,硬是把我看流泪了。母亲曾受的委屈和坚强隐忍的姿态;她曾经因为觉得母亲营业员的职业说不出口而对同学说,母亲是会计;有了孩子后明白了母亲种种不易……想起中学课本里史铁生的《合欢树》,高一似懂非懂,高考结束后某个夏天夜晚整理教材通篇翻,生生堕下泪来。不说爱和感激,但真正懂的人却能了然,对内向者来说,缄默是最高的情绪表达。以前看到一句话,“青春的美,并非只在于她的甜美和放肆,还有一些人,他们年少时期很残酷。这些残酷在他们身上,留下一道巨大的伤口已无法抹除。家庭是根,人心是生在其上的叶片,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但是你选择不了最初的根基。”年龄越大,越无法否认家庭和童年时期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留心观察的话不难从一个人的神态表情,行为举止,处世态度看出幼年的家庭环境作为肥料在他生命底色里给予的滋养,或破坏。然而被灌溉的,却无法选择,无论之后注入如何新鲜的血液,亦难在根系上作出彻底改变。安东尼在《橙》里引了一句话,至今记得清楚——“世上只有两种人,寂寞的人,和不知何为寂寞的人(但觉得“孤独”在此处更好)。”在看《因自由而美丽》之前,几乎要觉得黎戈是后一种人了。这之后几乎有了一种心疼的感觉,像心疼曾经的自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我唯一害怕的,是自己的灵魂配不上所受的苦难”,这我崇拜的高歌着的理想主义的壮烈,于现在的自己也许仍太凛冽。我感到每个人都是那么平凡,甚至我钟爱的作家们也不例外。但我很喜欢写作课老师在分析《活着》时用的那个词,“柔性抵抗”。大抵每个人都要承受曾认为难以承受的,并用生命的柔软去经历,去化解,去妥协,沧海一粟们去在万古逐波的大河中历经冲刷磨砺。打磨不是为了高处,而是像《千与千寻》里白龙告诉千寻的,不忘记名字。又写大了= =只是想说这本之后,黎戈在我心里又更亲切更真实了一点,不觉得是遥远的评论者了,而是一个可以说话的朋友一样。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Every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为什么觉得中文书名译得有一种笨拙的感觉,还是原句好:P)

文字风格自我且恬淡

包括“淡夏”“纸游”“物喜”“我城”“静语”五部分,内容涉及生活、阅读、电影、植物、食物、南京等。写细节入生活内质,恰到好处;写日常则绵密细致、冲淡平和;写阅读则深情凌厉,灵气逼人。————————————————洁尘:黎戈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文字风格自我且恬淡,有发见,有铺衍,随和中亦有自己的坚持。张悦然: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韩松落:黎戈可贵之处,在于她给我们看到她如何成为一个“真人”。像《聊斋志异》中人,四处撷取气味、颜色、故事,努力沾染体温、画面、他人的历史,既世俗,又超然,既贪欢,又不忌惮刀锋之险,只为让自己画皮下的心,最终变得有血有肉,并透彻觉醒。

摘录

如果,如果你对我说过一句真纯的话,早晨起来,我便记得它,年少的岁月,简单的事,那些深深浅浅,云飞雪落的话。成群的这段话,太喜欢了,读了好几遍。“其实我没有告诉你,深山两年对我最根植的影响,再度回到城市,我已成为无可救药的孤独者。我清楚地认知我一生都不能拥有良好的两性互动的宿命。我总是渴望独处。对爱情我很确定,你离开后我整日渴望你身体发出的光。但结婚不是。和一个不爱的人结婚更为省力,可以轻易重回孤独。”手触摸水,感觉热,但是你能感觉到你的感觉么?大于感觉的感觉,和抽离感觉的领会,前者是艺术,后者走向哲学。“执着”这个词,一般人总会把它想得落墨浓重,铿锵激越,充满对峙和角力的血色弥漫。而在我看来,“执着”的味道,却是云淡风轻,有种大隐隐于心的安然。因为“执着”的对象,往往难求,如果不是用低耗节能的方式,根本无法支撑长线的投入。如果想坚持做一件事,忠于一个人,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先倾听你内心的声音,让它告诉你,它想要什么。张大春说,写作,终其一生的操练,也就是于事无补的康复运动。原始的恐惧是“我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爱我”。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不要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涉江而过,芙蓉千朵,诗也简单,心也简单。就如我爱过的男人,无论他们怎么伤害辜负,我都不愿说他一句不好。这不是慈悲宽柔,更不是胸襟开阔,而是,他们就是我,是我体内的一部分。在村上春树的长跑随笔里他写到“希望一个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交谈,说话,只需眺望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梅萨藤也说“隐居是一种挑战,要在这期间保持一种平衡不能说没有问题。然而我决不可否认的是,对我自己而言,和人们在一起,哪怕是和一个我最爱的人一起待上一段时间,而没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时,事情就会变糟。我失去了重心,感到混乱不堪,无所适从。”


 因自由而美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