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赤裸裸地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我赤裸裸地来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2
ISBN:9787805679143
作者:(美)韦斯
页数:792页

书籍目录

我赤裸裸地来

作者简介

本书再现了一代宗师罗丹跌宕起伏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醉心艺术,虽饱受挫折却仍然勤奋执着,始终认定艺术的追求高于一切。他的一生中跃去着狂飚的意志和火热的情爱,在艺术与爱情、灵与肉的纠缠与搏斗中得到升华。他的雕塑艺术突出人物的崇高与顽强,爱的欢乐与痛苦,“塑造了人类的灵魂”。罗丹的生命色彩斑斓。

图书封面


 我赤裸裸地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1902年9月1日的巴黎是一个阴天,27岁的年青诗人里尔克闯进了罗丹位于大学街的工作室——62岁的雕塑家正在凝视一直苦恼着他的未完成的作品《地狱之门》(与最初的预订已过去了20多年,罗丹仍在创作中),对陌生的闯入者,罗丹非常恼怒,因为他已命令看门人不准任何人进来。罗丹问:你给了看门人多少钱?诗人说没给钱。这让罗丹意外。诗人解释说他对看门人讲他正在写一本关于罗丹的书。一本书?这更出乎罗丹的意料。里尔克介绍自己是一位诗人,这本书准备在德国发表。诗人的自我介绍并没打动罗丹,但诗人接着说他的妻子克拉拉曾在罗丹的门下学习。克拉拉?罗丹对她的印象很深,这拉近了诗人和雕塑家的距离。这是里尔克与罗丹的相识,年青诗人与大雕塑家的交往对于他们各自的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提升”的影响。在记述罗丹生平与创作的长篇传记文学《我赤裸裸地来——罗丹的故事》(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中,这则轶事只占了很少的几页,但从这零散的篇幅中却引出了永恒的篇章,这就是里尔克笔下的《罗丹》。同样,对于罗丹来说,诗人给了他创作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正是里尔克,催生了罗丹的《思想者》——里尔克对艺术的直觉使他感到“地狱之门”中坐在门顶端之上的那个裸体男人应从“地狱之门”上走下来。1902年12月,里尔克完成了《罗丹》,在里尔克的笔下,罗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更是他从事诗歌创作的榜样,尤其令里尔克肃然起敬的是罗丹执着而诚实的劳动态度,罗丹给他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劳动着是幸福的。里尔克从对罗丹及其作品的解读中,升华了他自己对艺术的献身和追求。1905年9月,应罗丹之邀,里尔克重返巴黎,担任罗丹的私人秘书。但诗人在雕塑家的身边呆久了却感到了苦恼,里尔克最大的苦恼是罗丹逐渐把他只看做是一个雇员,已很少同他像以前那样倾心交谈或讨论艺术问题。但烦恼的事情却越来越多,比如罗丹觉得里尔克虽然是位作家,对他的法文的理解却不太好,时常要求他把他的口授重复一遍,这让罗丹非常烦恼。对里尔克来说,罗丹总是出言不逊,指责埋怨,尤其是他再也没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工作,不能写作,不能读书,甚至没有沉思默想的空间。终于,在1906年5月,里尔克与罗丹断交。里尔克与罗丹的交往充满了戏剧性,这也是诗人与雕塑家的个性使然。1907年11月,里尔克写信给罗丹表示重归于好的愿望,罗丹伸出了友好的手。但6年后俩人又再一次断交。再来探究里尔克与罗丹友谊破裂的是非曲直已无意义,对于热爱他们的读者来说,因他们的交往而拥有了《罗丹》和《思想者》已足矣。艺术家的友谊可以是暂时的,但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里尔克的《罗丹》我最初接触的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罗丹论》(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这本小册子是诗人梁宗岱先生早年的译文,正文前的“译者题记”文末注明“1962年秋于广州中山大学”。内容包括《罗丹论》、《罗丹(一个报告)》和附图(附有17幅罗丹的雕塑作品),再就是“译者题记”和《编者后记》。薄薄的一本只有80余页。但这本小册子却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梁先生的“题记”对我喜欢上里尔克的这本小册子起了“熏陶”的作用,尽管现在来看,梁先生的这篇“题记”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里尔克(1875——1926)是奥地利一位杰出诗人,对欧洲诗坛影响相当大。由于他本人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颇深,他的思想本质是唯心主义的。幸而他从青年走入中年的历程中,接触了欧洲现代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的光辉充实的现实主义作品,那么心悦诚服,竟不惜到巴黎去自荐为雕塑家的义务秘书,在罗丹的工作室里服务了几近十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忍痛离开。”虽然在文末的注释中标明了“据《外国名作家传》,里尔克于1905至1906年非罗丹当了八个月秘书”。但我当时仍愿意相信里尔克“在罗丹的工作室里服务了几十年”。因为如此,才对梁先生的话更有感触:“如果爱的基础是了解,‘越了解就越爱’,正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大师达·芬奇说的,那么,里尔克这两篇文章(尽管其中有不少唯心主义的色彩)对于罗丹,对于他的为人和作品,其了解之深刻和透彻自不待言。专注的读者将在这里找到渊源不竭的精神上的启迪和灵感——不独关于罗丹的,不独关于造型艺术的,而是整个精神上的启迪和灵感——是可以断言的。”正是这一段话,吸引着我打开了这本小册子。也许因梁宗岱是一位诗人,他的关于罗丹的译文比起后来的几位翻译家的译文显得诗意更为浓厚,也更能激发阅读的想象。譬如收入《里尔克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中由钱春绮翻译的《奥古斯特·罗丹》和张黎翻译的《奥居斯特·罗丹》,后者收入《艺术家画像》(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该书其实也是一部里尔克的文选,收入《沃尔普斯维德画派》和《奥居斯特·罗丹》两篇长文。不过从后两种书里,能对里尔克这位被喻为“只献身于艺术,献身于作品的神圣的孤僻和寂静的苦行”(茨威格:《告别里尔克》)的诗人及其散文作品有深入地了解。但对我来说,我仍喜欢梁宗岱翻译的里尔克的《罗丹论》,尤其是它的结尾:“人们终有一天会认识这位伟大艺术家所以伟大之故,知道他只是一个一心一意希望能够全力凭雕刀的卑微艰苦劳动而生存的工人。这里面几乎有一种对于生命的捐弃;可是正为了这忍耐,他终于获得了生命:因为,他挥斧处,竟浮现出一个宇宙来呢!”再对照一下其它两种译文:“人们终有一天会认识到,是什么使这位伟大艺术家变得如此伟大:他是一个工人,他没有别的奢望,只求借助他的工具全力以赴地进入到低微而艰苦的生活中去。在这里有一种对生活的放弃;而他恰恰是以这种忍耐赢得了生活,因为世界加入到他的工具中来。”(张黎先生的译文)“人们总有一天会认识到,是什么把这位伟大的艺术家造就得如此伟大:他是一位完全倾其全力,投入他的雕刻工具的低微而硬固的存在之中而毫无其他向往的劳动者。其中有一种对于生命的放弃;可是,正由于这种忍耐使他获得了生命:因为,世界向他的雕刻工具走来。”(钱春绮先生的译文)梁宗岱先生的译文也许离“原文”最远,“歪曲”了原文的字义,但正是梁先生的“意译”却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宇宙来呢!”。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偏执的狂人
  •     虽然是传记小说,但资料充实,客观,文笔生动,比商务的《罗丹传》强多了。
  •     很"厚""实"的一本书 用来解读人生 不为过
  •     无与伦比
  •     读到了罗丹的激情四溢
  •     不错的传记小说,但似乎史实失准的地方有点多。
  •     让我了解了一个自私而暴躁的罗丹,但读过全书之后,却不能以简单的词汇来描述罗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