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壮学丛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诗歌词曲 > 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壮学丛书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ISBN:9787536349223
页数:350 页页

章节摘录

  《传扬歌》(一)是壮族著名的哲理长诗,是《传扬歌》这类伦理道德诗的范本,标准本。全诗为175首,每首2节,每节4行,共250节,1400行,加反复为525节,2100行,五言勒脚体,除序诗和尾诗,主体部分包括天下不公平、财主、官家、穷人、志气、求嗣、养育、做人、勤俭、善良、交友、睦邻、择婿、为妻、夫妇、妯娌、分家、鳏寡、后娘等20部分,是一部完整的集壮族优秀伦理道德思想之大成的哲理长诗。类似这样的民间长诗,到目前为止国内仅见。  《传扬歌》(一)的产生与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诗中提到马平县、汴京(东京)和提督,马平即今柳州市,两汉至晋称潭中县,辖地甚广,梁陈更为马平郡,隋初改为马平县,属始安郡,时为公元589年。唐宋元明清皆有马平县设置,属柳州府管辖。东京即汴州,今开封市,五代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迁都汴州,改汴州为开封府,号东京,历五代汉、周至北宋不改。提督设于明代,初设于驻防京师的京营。明中叶巡抚多加提督军务衔。万历(公元1573-1617年)始专设提督。清提督为一省高级武官,但受总督或巡抚节制。从以上史实看,虽然不能说《传扬歌》(一)产生于隋唐,但至少可以说萌芽于唐宋,经过积累,形成于明代下半叶。  从明代下半叶开始,部分壮族地区开始改土归流,地主经济有所发展。诗中提到了土地买卖、借贷、雇长工、有管家,显然是地主经济。又提到可以人山垦荒,勤劳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又说贫富可以易位,“当初田满峒,穷来无寸地。当初门如市,穷来鞍马稀。”反映了地主经济发展初期的社会情状。土司时代,土官辖区内一切土地山林均归其所有。到土司制末期,控制松弛,农奴可以入山垦荒,种后归己。土地买卖也随之产生。可见,《传扬歌》(一)应形成于明代中叶,当时柳江中下游、红水河中下游由于受汉族经济文化影响较大,新的阶级分化业已产生。又,诗中提到要“造反上东京”,可见此诗离宋代也不会太远。明代虽然改东京为开封府,但由于元末明初罗贯中、施耐庵的《水浒传》的影响,民间仍习惯称之为东京。《传扬歌》(一)中的诗句“百思不得解,造反上东京。猛虎扑城门,达官逃纷纷。”颇有《水浒传》英雄造反的口气。总之,《传扬歌》(一)形成至今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

书籍目录

《壮学丛书》总序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前言凡例《传扬歌》(一)《传扬歌》(一)壮文《传扬歌》(一)汉译文《传扬歌》(二)《传扬歌》(二)壮文《传扬歌》(二)汉译文《传扬歌》(三)《传扬歌》(三)壮文《传扬歌》(三)汉译文《百岁歌》《百岁歌》壮文《百岁歌》汉译文《不忘父母恩》《不忘父母恩》壮文《不忘父母恩》汉译文后记

作者简介

《传扬歌》作为伦理道德长诗,全面地阐明了壮族关于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当遵守的道德和规范,提出了道德教育和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对恪守优秀伦理道德的行为给予热烈的赞扬和歌颂,对社会上种种违反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鞭挞,反映了壮人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鲜明态度和善恶观,是壮族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之集大成。本书的体例分为四个部分:1、第一部分分为3行,第1行为古壮字原文,第2行为国际音标注音,第3行为汉文对译,这部分意在保持原貌,并为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2、第二部分为壮文转写,各行次序与原文一致。书中转写便于阅读,与原文对照可依诗行序号,查找方便。3、第三部分为汉译文,绝大部分采取行对行的方法,只有个别双行因照顾押韵作次序调换,但整首意义不变。由于行对行译,个别句子有些生硬,但却较好地做到忠于原文,即以信为主,尽量达雅。4、第四部分为注释,放于页脚,便于查阅。

图书封面


 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壮学丛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