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我与地坛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
ISBN:9787020084357
作者:史铁生
页数:234页

绝望和重生

每次看史铁生的文字总是不能自已地泪如雨下。也许是他对生命和生活的淡然处之打动了我,也许是他在撕心裂肺的绝望后燃起生生不息的希望感染了我,也许是他朴实无华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 史铁生,他的存在,总有一处渲染到我的生命。 看他的文章,就像是面对面地在听他在倾诉,很平淡无奇的语气,像是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很久远的老故事。看着眼前的文字,似乎就像是看到他那张从容淡然的脸一样,内心平静却又无法平静地汹涌澎湃。他用平淡无奇的语气把我带进他的回忆里,又用戏谑动情轻松的把人从他的故事里牵引出来。然而,我却一次又一次地陷进他的过往里,难以走出。在他身上,我总是容易想到这样一句话“当我在抱怨我的鞋子不够漂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街角的小女孩没有脚。”看吧,这样是不是觉得自己还是备受上帝宠爱的。可是这样愚昧的自我安慰往往不能满足我贪婪的内心。我也想像他那样成功闪耀;我也想像他那样内心平和波澜不惊;我也想像他那样能用文字打动人,激励人……然,这些我都做不到,是不是太失败太不幸。这样的问题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答案。因为我还有爱我的母亲,她还能看着我闹,听着我笑。不管我有多糟糕,她依然不会否认我半句。她也一直是希望我能安然过生活,仅此而已。就像史铁生的母亲从来不指望他有多成功一样,只要他好好活着,所有的苦难她来承担。我常常想,比起他的病痛,他最大的遗憾,悔恨,悲痛,便是他母亲的突然离开。他在很多文章里提到他的母亲。《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那么多的文字里,除了描述他那不安分的内心,暴躁的脾气,虔诚的祈祷,安然地接受或不甘地挣扎,更多的就是对母亲的追悔。生病初期,他把对人生无望的茫然;对生命无常的绝望;对上帝不公的控诉变本加厉地把气撒在母亲身上。以至于母亲的突然离开让他更悲伤无措。他肯定恨极了他的母亲。因为她走得太早;因为他还没来得及淡然对母亲说话对她笑;还没来得及骄傲地对她说一句:看,我虽然没有了双腿,可我依然为自己碰撞出来一条路。他肯定也恨极了自己,为什么觉悟那么迟。为什么没有好好对她。为什么不能早一些让她看到自己可以好好活着。尽管有那么多的悔恨,那么多的不甘,那么多的祈祷,他却不会再宣泄不满了。他学会了在被命运玩弄这一出戏里,反转演出,跟命运玩闹得很好。在他的《好运设计》里,他用诙谐的语句把人生设计得一帆风顺。健康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姣好的容貌,学业事业风生水起。这是不是我们所有人想要的美好人生。这样的幸福会不会使自己心灵安定。不能吧。因为不能,他又设计了种种小痛苦或小困难,克服之后,才有了苦尽甜来的踏实的幸福感。生活里是不是顺顺利利得到自己想要的才会有幸福感呢。很显然,并不是。在他能淡然接受这样的困顿之后,还能以这种积极乐观的诙谐来引导我们好好生活,好好看待挫败,不公,生活,生命。“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像是在他的文字里得到了重生一样,我又在绝望的内心里生燃起了新的力量。我想这也是自己为什么那么留恋他的原因。

读后乱想

十多万字的小书,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得极仔细,几乎扣每一个字眼,情绪随每一个字眼起伏,动情便流泪,难过便掩面,看到好玩儿的事便大笑,读出美来便放声朗读。《我与地坛》,中学时学过节选,因为好像是自学篇章,所以老师没有用心教,而我也没有用心学,更没有去仔细了解史铁生的生平,以致在读这本书之前都对他有深深误解,以为他是自杀的。可从这书中,看到了他与自己、与残疾、与命运的不屈的斗争并完美的和解,乐观,昂扬,向上。他骨子里依然是我印象里那种很逗的北京爷们儿,甚至还是个大男孩儿,所以在暮年书写青春依然激情澎湃。他同时也是个爱贫的北京人,部分篇章实在是有点儿啰嗦,在诗一样的文字里总夹杂许多口语白话。谁让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呢,他的每一个字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最喜欢《记忆与印象》里的人物小传,刚好与刚读过的《皮囊》形成对比。在他的记述中,无论是苦难的家族历史,还是命运大多坎坷的邻居、玩伴、朋友,都很可爱,甚至乐观。这是一个在穷乡僻壤长大的即使功成名就依然散发穷酸气的蔡崇达绝无法做到的。虽然我也曾被蔡的家族历史感动得痛哭流涕。如此对比,刚好可以印证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对于出身、命运的看法。说回史铁生,他的很多关于命运的哲思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也许因为我哲学修养还不够,也许因为我毕竟没有亲历那样的苦难。他是信上帝的,我好像不信上帝,却常在背运的时候对着但凡我知道的不管东方的西方的那些天上的神发出一通儿祈祷。这很矛盾。也许就是因为本并不信,所以那些天上的神好像也都通通忽略我的祈愿。我妈表面信奉基督耶稣,可其实她骨子里甚至很多行为也没有表现出在信上帝的样子。所以她的祷告也通常没用。哎呀,我这都说的啥呀。不该把我妈牵扯进来。如史铁生所说,尼采说“要爱命运”。无论我信不信,我要试着去爱这坎坷的命运,爱这困苦丛生的过程。最后干嘛要落脚到正能量上来。我本并没有这么正能量。刚读完全书的时候,想写点儿什么却写不出。现在却啰嗦了一堆没用的。果然还是什么都写不出。其实评论史铁生我实在没有资格,一丁点儿都没有。对于他,唯有景仰。

地毯在我

准确地说,这并不是所谓评论,不过是读完后的一些零碎感触。………………………………………………………………………………“13年6月10日”。郑重地在扉页写下名字与日期,字迹看着却仍很幼稚。(现在也好不到哪去……)真正翻动这本书却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铁生的文章更早在拥有这本书之前了——小学课本里的《秋天的怀念》。只是那时完全没什么感触,反而因为厌恶老师的课,很长时间见“史铁生”这个名字便避而远之。  后来再次买他的书又是出于什么动因呢?记得买时对这个作家已有一种模糊的敬重,但那敬重——某种程度上——来自他身体的残疾所令人联想到的“励志”因素。在最开始会有这种看法,现在的我能够理解,但仍感到很抱歉。  一.  高三的时候,有天翻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时看到一篇“满分作文”,是对铁生逝去的追念。然后默默将其中那句“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抄在纸条上,用水杯压在桌角,最后不见踪影。  几个月后,初读《我与地坛》,读首章同名文章,敬畏于那回荡于地坛亘古不散般的唢呐,无比渺小地画着波浪线,做着死亡与轮回的思考: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看完这最后一句,感觉一口气已经憋了很久,慢慢吐出来。合上书页,然后又突然想到什么,再翻开下一页——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余下整面的留白。    如今再翻书页,留白已被自己彼时的感想填满——  “第一次看到此篇,是在翻‘五三’备战高考时,深为感动。如今再看,已非关什么所谓身残志坚,只是触动于铁生作为一个人对生命、世界的思考与体悟。无所谓利益,只是单纯的意义求索。这种清明的状态,对我而言,本身便充满美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愚昧。这一辈子,大概不外乎保持、深化、出离三种变化。这让人想到那句玩笑话:‘究竟是做一只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或许还不至于痛苦,但自己时常想到一些制度、现象,想到某些事物的深面或意义问题,便会感到迷茫,甚至危险,仿佛一脚临于深渊。会隐约感到一些为大众所熟识、尊重的道德、价值,在某些层面或时刻,不堪一击。若真如此,长久来引以为信仰的东西倾塌,确实让人惊恐无措。这恐怕也是我们对一些哪怕不那么合理,甚至荒唐的‘规则’顺从、漠视,以使其成为社会常态的原因——出于对利益的执着、对变化的厌烦与恐惧、对安全感的诉求。  什么是真相?柴静说:‘真相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柯南说:‘真相只有一个。’没错,但要得到那个真相有时却是千难万难。如同《所罗门》,对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当事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会做出千差万别的叙述。哪一个才是真实?抑或所有的都是真实?历史上又有多少人、事如此?是安稳地生活在一拨拨未必都含恶意的谎言中,还是试着去找正确答案?我相信自己会始终选择后者,但不知它是不是一个适于生活的选择。  心里有太多的疑问,‘有用’的,‘没用’的。暂且就没啥逻辑地记到这里吧。或许某年再翻开这本书,看到这些句段,有些问题,已在心中有了答案。  2013.9.1”    二.  本想高考结束的暑假将这本书慢慢读完。发生了太多事,再翻开书页,已是在非我所理想的大学的思修课堂上。  感谢思修老师。虽然本来就冠冕的课被您上得完全没有营养,每次课还要花近半小时展现家庭、学位优越;半小时数落睡觉、看杂志、玩手机的同学……但您对我在课上完全不听课,毫不遮掩地写材料、看其他书真是极其宽容,使得思修成了我每星期最期待的课。大概是因为学期初的那次《我心目中的大学》的演讲给您的印象还不错吧。==  也是一次思修课,读到《墙下短记》。“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但未必就能逃脱。墙永久地在你心里,构筑恐惧,也牵动思念。”  墙,到底指的是什么?  “哲学家先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现在又说是语言创造了人。墙是否创造了人呢?语言和墙有着根本的相似:开不尽的门前是撞不尽的墙壁。结构呀、结构呀、后什么什么主义呀……啦啦啦,啦啦啦……游戏的热情永不可少,但我们仍在四壁的围阻中。”  思修老师刚好在说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解构云云。紧接着读到此段,有意思。  对理论、对架构的研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意义。但与之相对的,我们对于人性、对于重要内心世界的忽视,真是让人感到讽刺。    三.  很多事情,确实不是我们所想的简单二元对立。太多的因素混杂,太多的视角纠缠。抽丝剥茧,你又要去哪里找那能贯穿始终的丝线?  记得以前读过关于一位历史学家的段子。已记不清他叫什么名字,是哪国,什么时期的人。他长久以来一直不断的搜集史料,唯从实情地编撰史诗巨著。然而有一天,他去见一位在监狱工作的朋友,在等朋友时恰巧观察到了狱内两位囚犯发生冲突的全过程。不久,朋友与他会和,边走边抱怨着刚刚两位棘手的囚犯又在闹事。对象是同一件事,朋友的叙述却与历史学家的观察大相径庭。这件事极大地动摇了历史学家对自己工作意义的看法,最后将手稿付之一炬。    在极长的《记忆与印象Ⅰ》里,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一路上我想,那么文学所求的真实是什么呢?历史难免是一部御制经典,文学要弥补它,所以看重的是那些沉默的心魂。历史惯以时间为序,勾画空间中的真实,艺术不满足这样的简化,所以去看这人间戏剧深处的复杂,在被普遍所遗漏的地方去询问独具的心流。我于是想起西川的诗:  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我阅读一个家族的预言/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汇合为沉默”  这段话某种程度上回应了我长存于心的“终极问题”之一。历史的恢宏巨流非经少数人的虔诚、理性分析即可逆转,那么当大潮已色变,我们对本真的忠诚与不断探求究竟起自何处,意义何在?  提了出来,却不知如何作答,甚至是何处寻答——意义是个多么宏观的词,该何从谈起?  又或者,我早已找到了自己的意义。他们存在于我的思想、我的所为,不过难言明而已。  如此想来,安稳、坚定不少。    四.  去过北京两次,一次跟团,体会了一回人挤人;一次自己策划,跟着朋友蹭住,玩了些很有意思的地方。只是两次都未到地坛。有时会想,那个曾经有铁生轮迹的地坛,究竟是什么样子。想想罢了,倒也没有去的冲动,怕去了以后发现被改造了的地坛已不再有铁生笔下的那种气度。那“当年的地坛”。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其间主张与马克斯.奥勒留《沉思录》内“凝神一顾”之语异曲同工。环境的空寂无声无法抚平因蒙昧、因欲望而起的躁动不安。真正的宁静,自在人心。  五.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  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    六.“13年12月16日”留在封底的时间。如今距看完这本书也有些时日了。     2014.1.9.

读《我与地坛》

对于史铁生,只是从高中课本里知道他双腿残疾,然后知道《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三篇,后来又不知在哪里看到一种说法“史铁生是用生命在写作”,然后史铁生这个名字就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象。某一天,在书城里看到《我与地坛》这本书,翻了几页,那朴实的文字马上引我入迷,于是买了书,准备细读之。。。

回到灵魂最初的眺望

“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了”在Bernard Herrmann轻盈的口哨声中看完了这本书,书的结尾作者以写作的零度再次升华了主题,从书中读到了伟大的母爱、浓浓的感恩之情、些许的遗憾无奈以及一次次回到灵魂最初的眺望点对生命的不懈追寻。倘若有机会再读这本书,我想收益会更多。

我与地坛:生命如歌

终于闲职在家,办了读者证,借了几本爱看的小说。本来还在纠结该先看哪一本时,突然发现那本鬼吹灯是冒牌的,一阵哭笑不得,像我如此谨慎选书的人也会被忽悠了。哀哉,看来还是得继续看电子版的了。看着几本喜欢的书,最终还是决定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实上学时也学过他的文章,但是印象已经很模糊了,脑子里只留下“身残志坚”这个词了。很久之前LISA推荐了他的《务虚笔记》,可是实在是找不到,也没有机会看到。还因为我看过了贾平凹的书,时常会想,这两个生活的年代如此相近,都是文学大亨,可惜命运却是如此的南辕北辙,贾平凹活得风生水起,而史铁生呢,青年时期就双腿瘫痪。试想,在那个活力四射的年纪,没有了双腿,该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啊,真想不到他还能寻到一条出路,成为后人所敬仰的作家,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他本身。我总是在心里暗暗的想着,这会是一个怎样痛苦挣扎的人生,是一个怎样苦尽甘来的人类励志史呢。甚至有时在心里还在为命运的玩笑而为他抱不平。其实,正如某篇文章所写,读所有的经典,无论是重复读还是第一次读,我们都会经历一次思想的洗礼,重新获取对作者和故事的认知。而《我与地坛》就是如此。一开始就被那句开篇语给惊呆了: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想干。---------史铁生<永生》我看不到我自以为的那个应该被病痛所折磨的身残志坚的史铁生,我看不到我自以为的那个被命运捉弄而刁侃命运的史铁生。这都是我的自以为。人生真的是有太多的自以为,只有我们亲身体验,才知其中的真像吧。 重新认识他,重新刷新我的观点,重新体会他对命运的诠释。也许生命对于他来说,痛苦是是不可逆转的,那就没有必要去纠结,而是去寻求一种在生命中延续的张力,去寻求一种可以笑看命运的豁达,去寻求一种可以超越生死的心魂。尤记得那篇《我的梦想》和《好运设计》:“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再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我希望 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我想残疾对他来说只是一种遗憾,一个不可逆转的遗憾,他能看开生命的意义能看到命运的真章,所有都释然了,何须纠结。 事实如此,却还能带着美好的期盼,我想他也知道没有来生,所以要努力活到能够历数前生,进而也庆幸他有了一个可以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其实整本书内容也没有多么深刻或是值得过多眷恋,只是让我去感受,感受他过往的生命,感受他对生命的理解,在他如歌般的叙事中,我可以时而朗读,时而默诵,时而闭眼体会那时的光景和气息。有那么欢快的童年,有令人颤抖的文革,有苦闷的残废无望的日子,也有了悟生命踏遍大江南北的欣喜,有默默守候的母亲和奶奶,有可爱调皮的玩伴,也有知趣相投的写作同志。这些他都能信手拈来,毫无做作和苦闷,反而像似穿过时光之轴,回望曾经,所有的一切都已云淡风轻,我想他曾经也许想过成为诗人,可以描绘那些如歌的生命。犹如地坛,陪伴了他一整个迷惘的青春。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我阅读一个家族的语言,我看到的痛苦并不比痛苦更多历史仅记录少数人的丰功伟绩其他人说话回合为沉默谁说我没有死过?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又以我生日的名义卷土重来。我们都得到了上帝的眷顾,给了我们一副漂亮的身体,那么我们是否会以为上帝会永远这般眷顾呢?这是一个局,好的故事从来不是这般演绎。我取消之前所有的自以为,将重新认识史铁生,重新思考生命之与我的意思!

精神便是一个人的神

第二篇《我二十一岁那一年》七岁的孩子因为淘气伤到脊髓,造成不可修复损伤,肌肉开始萎缩。同病房的人问,“下次还淘不淘气了”,孩子低声答道:“不,不,不了”。却再也没有人可以回答“好啦,只要改了还是好孩子。”命运中有一种错误只能犯一次,并没有改正的机会,命运中有一种并非错误的错误(比如淘气),但却是不被原谅的。人生如旅途,却无有回头的路,就算有,很多错误也没有补救的办法,因为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有犯过错误。正如史铁生,他甚至连淘气都来不及,就已经不被命运原谅。二十一岁的史铁生被朋友搀扶着走进医院,却从此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的喜怒哀乐都被放大,放大到他一个人已无法承担,放大到他发现了爱,爱他的家人,爱他的朋友,爱他的医生和护士。这些爱陪着他承受命运的错,这些爱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一扇可以看得到神的窗。因为,他懂得了一个人的神便是他自己的精神。

《我与地坛》——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如果有一天我一无所有,我是否可以扬起头从零开始?如果有一天我的躯体被禁锢于轮椅之上,我的思想是否还能自由飞翔?对我来说,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厄运,当它降临在我身上,我是否会坚强如他——史铁生?其实纵观全书,青年的史铁生也是一个敏感多思的青年。他如所有最初遭受命运摧残的人一样,得知得病时,依然执着于、寄希望于命运女神能够眷顾与他,再次赐予他健全的身体。然而事与愿违,病症一天天地严重。他,被永远地禁锢在了轮椅之上。他痛苦,他极度自卑,他敏感而易怒,那时的他稍有不顺心,便会发脾气、乱扔东西。后来在他难过的时候,他便摇着轮椅来到地坛。“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那时的他口中的小公园,也就是北京地坛,并没有如织的游客,那是一个僻静的地方,可以让史铁生把心沉静下来,静下来,听清风拂过叶片,鸟儿的喙啄着沙地。看着三两路过的行人,看着每天的朝晖夕阳,“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散烈烈朝晖之时。”也许给人绝望的不是绝望它本身,而是面对绝望,苦苦挣扎却仍无法脱离,想忘却什么,而这本应被永久抹去的事,却以它独特的方式折磨着你。你以为你忘了,但你的心又被刺痛了,如此往复,循环着循环,沉痛沉着痛,悲哀着悲哀。终于,在磨难中,史铁生成长了,成熟了,如果是车轮与手的摩擦,让他的双手不在稚嫩而是老茧密布,那他那颗脆弱的心必是也经过了现实的打磨。这心没有变得更坚硬,而是变的更剔透了,“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那股最强烈的求生欲再一次占据灵魂的上风,他对自己说,他要坚强,即使时日不多,也要活出自己的价值。他依旧在病榻上看书,自己带着纸笔到地坛去静静地写。最初的他是那么害羞,以至于一旦有人走近,史铁生就要把纸笔收起来,依旧是个敏感的人,但是眼中却有了生命的光芒。残疾算什么?在岁月里,史铁生懂得了尊重命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此时上帝便是命运的代名词。健全的人和残疾者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相互帮助,友好相处,于是他说“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所以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而寻找价值总要让你经历许多,付出些许的代价。《我与地坛》中另一个永恒的主题便是母爱,那种一切情感中,最初始,最本真,最不计代价的爱。“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这一角色对史铁生意义不凡,而最终却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执念,曾经任性乱发脾气的少年长大成人,在报纸上登了文章,出了书,曾经年迈的母亲却不能见证儿子的努力与成果,撒手人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字里行间,是史铁生的轻声忏悔,埋怨着自己年少轻狂,丝毫不懂母亲的一片苦心。这一年我经历了许多事情,迷茫过,痛苦过,自责也有过,但我总是感谢着那些在路上相遇的人,有的人给我以经验教训,有的人让我为之明晰了未来的目标,并愿意一改从前,从头开始。我们不跟任何人比较,在史铁生面前,健全人是快乐的、刚毅的、充满活力的,那我们在自由地使用这肉体的同时,为何没有坚定信念,追逐自己的理想呢?今年我20岁,马上就要21岁,光阴与我,已经是一件奢侈品,我愈加珍惜地利用,愈加不敢浪费一丝一毫。“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茶也喝来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孟姜女。”“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寂全忘却。”当在课堂上得知要写这篇关于《我与地坛》的作业时,我恨不得立马就执笔开始写,但是该想法就此打住了,我怕,我怕写不好,史铁生是我一位非常喜爱的作家,在课堂上老师问史铁生哪篇小说最好时,我很自信地回答出《务虚笔记》,不料却是《命若琴弦》,初中时被史铁生的几篇散文迷住,偶尔的机会让我读到了《务虚笔记》,从此对他一发不可收拾,很可惜我并没有读过《命若琴弦》,所以放弃了立马执笔的想法,买了一本《命若琴弦》来读读看。“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命若琴弦》确实给了《我与地坛》一份答案,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我与地坛》中所说的三个问题:什么是生?生已是我十八年前的事情,太模糊,离我太遥远了;什么是死?死对于我来说更是一个未知数,一年后,十年后?或许就在下一秒,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我认为自己大可不必纠结。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怎么活?或者说为了什么而活?文章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句子“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思考了许久,我认为能让我们“再试着活一活看”的有三个原因:为了那些爱着我们的人。文章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史铁生母亲对他的关爱,为史铁生承担着本可以避免或者说是可以逃脱掉的痛。“她是怎么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就是爱,来自母亲的爱,我们又怎么能忍心割舍,残忍地辜负这份爱?史铁生写到想要成为母亲的骄傲,我想,我也一样,相信所有的人都一样,他写出了大家的心声,不光是来自亲人的爱,来自友情的也是如此,在史铁生其它的散文中也有写到,他在很凑巧称为“友谊医院”的医院里,友谊给了他很大的力量,来自朋友书信威逼利诱让他不要放弃的这份情义,暖得无法让人忽视,坚信来自爱情的爱,让人悸动,随之而舞动,会紧张到小脸红的心动,更是撩拨我们的心弦。为了那些爱着我们的人,不应该再试着活一活看?为了这个精彩的世界。史铁生在地坛里,感受着人世间的变换莫测,人来人往之间无一不都与史铁生产生了羁绊,一对老人、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个爱喝酒的老头、一个捕鸟的汉子、一个中年女工程师、一个最有天赋的长跑家、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泪的人,世间变幻莫测,男女人来人往来去如飞蛾,史铁生体验着这种置身世外又身处其中的感觉,确实很有《务虚笔记》的感觉,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等,这精彩的世界迷人到让人无法自拔,不再试着活一活看?为了一件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坚持,要成功的事情。对于史铁生来说,这件事情无疑就是写作,“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过得过去了。”为了要证明自己,也为了那一份傲气,不服输。我想,如果史铁生是一部小说的话,那么一定是一部关于复仇的小说。在《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坚持弹琴,成功弹断了一千根琴弦,这就够了,因为老瞎子的行为,被写成小说的这个故事,已足够引起很多人的思考。我们总是不服输,总是在不停地奋斗,总是希望如史铁生那般优秀,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朝一日能够撼动世界,我想正是出于此原因,史铁生才试着再活一活,所以才有了这篇《我与地坛》。后来,史铁生也写了一篇《想念地坛》,我希望引用里面的话作为该文的结尾:“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限,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摘录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利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四十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如今想来,有神无神并不值得争论,但在命运的混沌店,人自然会忽略着科学,向虚冥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正如迄今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也都没有实际的验证,但那向往并不因此消灭。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了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同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哎呀,烦不烦?就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嘘嘘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也千万不要把人和意义分割开来理解。不是人又欲望,而是人既是欲望。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了继而粉碎了。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务必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但这虚渺并不是无。就像风,风是什么样子?是树的摇动,是云的变换,帽子被刮跑了,或是眼睛让尘沙迷住。

我与《我与地坛》

史铁生和地坛的缘分来自于他年轻时一场重大的变故,我与史铁生的地坛的缘分来自我周期性的情绪低落。虽然我从《我与地坛》当中获得过很多慰籍,乃至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总会对自己说,去翻翻看《我与地坛》吧,可是我绝不赞同把这本书和心灵鸡汤画等号。我认为心灵鸡汤的特点是寡淡,几小勺人生感悟,兑上些似是而非不咸不淡风花雪月的漂亮话,再好的几汤也成了涮锅水。《我与地坛》恰好相反,浓缩了一个骤然失去健康的青年,而且本来就是一个思想充满活力特别热爱阅读和思考的青年,在失去行走能力之后的15年间枯坐在一个荒芜的古代园林里对生死,自然,命运,时间,轮回和信仰的思考。有人说大部分人写作都是在和读者的对话,而《我与地坛》则是史铁生的自言自语。我很喜欢这个说法,因为他文字的真诚朴实,的确像一个人的喃喃自语。不过我觉得《我与地坛》更像史铁生和上帝的对话,从迷茫开始,到询问(很多时候是质问),到哀求,到试探,终于倒可以平静的讨论,最后达成谅解乃至妥协。因为这样的谅解和妥协是来自于谨慎又毫不留情的自我剖析,以及在极端的孤寂当中才能有的对这个世界的细致体验观察,其中凝聚的力量,决不是网络上雪花飞舞般的心灵感悟可比拟的。《我与地坛》是本很好读的书,确切的说,不是一本书,它的篇幅大概就是部中短篇小说的长度。说到它的好读之处,请允许我对史铁生的文字魅力表达一下钦佩:他用两三万字寻微探幽般讨论人生最终极的问题 -- 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对于这种可以称作装逼利器的问题,他的文字里没有任何故作深奥。而哪怕在描述人生中最大的不幸,最令人愕然的转折,最深刻的悔恨,最无法平息的伤痛的时候,你也从《我与地坛》中看不到任何声嘶力竭。我觉得仅仅用克制之类的写作技巧来形容史铁生的文字,是很不公平的。他的确是克制,不过他的克制是来自锤炼,不是咬文嚼字的锤炼,是在和命运的对话过程中,通过不知疲倦的自省获得的哀而不伤,谦卑,以及面对未知的未来的勇敢和坦诚。长达十五年的对人生最沉重的难题的苦苦思索凝聚而成的文字,却如此温和平易,恬淡优美,我觉得这些对于史铁生来说“不是别的”,这是他的“罪孽和福祉。”史铁生在地坛的十五年,有三个问题交替来骚扰他陪伴他,“第一是要不要去死,第二是为什么活着,第三是干吗要写作”。我相信除了第三个问题,每个神志清明的人在生命的某一段时间都考虑过这些,但是如果你要真跟自己或别人投入地讨论这两个问题,那一定是场伤筋动骨的讨论。大学的时候有个别的系的同学休学,据说是神经出了问题,传言满天飞,我恰好是这个同学的好基友的好基友,原来他所谓的神经出的问题,不过是无法停止思考为什么活着,思考得太投入,夜不能寐,很苦恼,就跑到水房里去唱歌,如此夜复一夜。我听到这件事的反应跟周围很多朋友一样,觉得这位同学真的有点神经病,这种问题,不要说想不明白,想明白了又能如何。还好,史铁生比较幸运,或者说比较不幸,他失去双腿的时候跟我那位同学差不多岁数,在最有理由没心没肺的年龄里,恰好什么没心没肺的事儿都不能做,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索,所以他每天到地坛去钻牛角,也不会有人说他是神经病。作为读者,我就是单纯的幸运了。我在人到中年突然发现自己很想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茫茫人海,能和我讨论这些问题的人不超过三个,而其中两个已经失却联络了。还好有史铁生,还好有他和他的地坛,他们就像一个老朋友,对我说,来,咱们聊聊这些问题吧,不要害怕,你不是神经病,你不会走到死胡同,因为虽然“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然而回避和躲藏不是唯一的出路。史铁生还说,你可以逃避一场旅行,但是你却不能逃避生命这一场缓慢孤独的旅程。

生活,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

我对于史铁生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小学的那篇课文《秋天的怀念》,记得当时有老师来我们班听课,班主任让一个同学起来朗读课文。读着读着,坐在我旁边的听课老师就默默地哭了起来。当时的我还不懂,为什么老师会哭。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当我在《我与地坛》中再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人生,总要经历世事才会成长起来,对于文字的理解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深刻。在《我与地坛》里,我看到的是人对于苦难的无助。这让我觉得人真的是很渺小很脆弱的。史铁生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失去了双腿,仿佛在这个人生的春天里下起了暴雨。我如今也是二十岁了,我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也失去双腿。从小到大,我都是幸运的。而慢慢我将这一切视作了理所当然。我可以健康的活着,我可以上学,我有朋友,我家庭并不贫困,我父母恩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健在。我甚至觉得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当我慢慢长大,身边接触到一些形形色色的人,我才发现这些细小的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当你拥有这些并且把它们视作理所当然而毫不珍惜的时候,有多少人正在羡慕着你的生活。所以当我们忙于生计奔波忘了给父母亲打一个电话,当我们忙着交际应酬忘了和朋友吃饭谈心,甚至当我们因为欲望忘了好好爱惜我们自己的时候,那些艳羡的眼神告诉我们:人,要学会珍惜。而当我们真正经受苦难的时候又要怎么办呢?书中有句话说的好,“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将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和骄傲。”也许苦难会让你偏离原本的生活轨迹,消失在迷雾森林,也许会让你寻找到一片新的人生风景。也正是经历过苦难的人比正常人多了一重思考与领悟。“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他,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让自己接受苦难,也给自己一个机会重生。上帝为锤炼生命,将布设下一个残酷的谜语。而史铁生认为,人类不仅要接受苦难,更要努力战胜它。“看来他懂,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正视苦难,接受苦难,战胜苦难,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史铁生虽然没有了双腿,他也是奔跑着的英雄。                              2013.9.16

我超喜欢的一本人生散文集

还在看这本书,是由短篇小说组成的,个人觉得是本回忆性人生哲理散文(pa:貌似定义多了)初读,有些难懂,光是第一篇,就反复了好几次,才进入了状态(可能智商原因)但我相信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会多一份成熟,至少会对生命有一份重新的定义,当然人生观怕是也会有一个颠覆,同样,我会在自己不同的时间段反复阅读这本书,我想也肯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静静流淌的生命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午后,有些阳光,也有一丝阴郁。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人民文学纪念版,喜欢这样的封面,淡雅的素描,干净的书名。其实,读了之后发现这正是书中文字的风格。史铁生的文字就如印象中家乡的那条小河,静静的流淌着,它的欢乐、痛苦,在时间的长河中,既那么渺小,又那么鲜活… 对无私母爱的回忆,“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读来催人落泪,还有对生命的思索,曾是多么痛苦的生死拷问,在他的笔尖流露出来的,却静静的,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诙谐,但自有一种安静的力量在,让人肃然起敬。关于写作,“写,真是个办法,油然地通向着安静。写,这形式,注定是个人的,容易撞见诚实,容易被诚实揪住不放,容易在市场之外遭遇心中的阴暗,在自以为是时回归零度。把一切污浊、畸形、歧路,重新放回到那儿去检查,勿使伪劣的心魂流布。”斯人已去,“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现在我看虚空中便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 !。。史铁生,一个静穆、丰厚的生命。

感谢让我勇敢的人。

感谢朋友的铭记,在我生日时送我的这本书。翻开我与地坛的时候,我正在承受考试失败带我的打击。第一页是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的照片,他笑的温暖而宽厚,他在照片下写着“与我一同笑看”,我承认那一瞬间,我流泪了。虽然其中不乏为那难看的理综成绩流下的泪水,但我确确实实被他的笑容感动了。我看不出那是一个承受疾病带来巨大痛苦的人的笑容,我看不出那是一个在朝气蓬勃年轻之时就失去双腿的人的笑容。他用食指指着照片外泪流满面的我说,要坚强。理综考试而已嘛,总会克服的。!!

勇敢面对生活

看这本书的源头来自一堂课中见到有个学生在看,就买来一本,发现其实文章并不长,书中其实是很多文章的合集,断断续续看了几篇,我其实不是太爱看这类散文的,所以很长时间书都没有看完,不过《我与地坛》却比较熟了,原因在于我跑步时下载了一篇《我与地坛》的有声读物,边跑边听,很多话听过好多遍后挺有感触。地坛是什么地方,对于史铁生来说它就是一个心灵避风的港湾,我们看到了一个残疾青年怎样在这个港湾中体察人间冷暖,感悟人生的。人在最弱的时候敏感度是最高的,史铁生正年轻遭遇瘫痪的严重打击,身心都受到煎熬,他所感触的肯定是常人所体察不到的。当时他也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但他最终还是顽强的活了下来,其中母亲给了他无比重要的力量,还有在地坛中所见到的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他们也都是经历不幸但仍顽强活着的人,这些人也给了史铁生鼓励和感动,让他顽强的走了过来。我觉得看过《我与地坛》,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生活中人也要学会感恩,学会坚强,学会正视生活中的挫折,我们都要好好活。最后摘录一下这本书中的好句吧。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您得知道,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史铁生《我与地坛》即便是多么骄傲的人,据我所见,一躺上病床也都谦恭。危卧病榻,难有无神论者。如今来想,有神无神并不值得争论,但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自然会忽略着科学,向虚冥之中寄托一份虔敬的祈盼。正如迄今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也都没有实际的验证,但那向往并不因此消灭。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将来你工作了,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你会后悔这段时光就让它这么白白地过去了。这些话当然并不能打消我的死念,但这些话我将受用终生,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我频繁地对死神抱有过热情,但在未死之前我一直记得王主任这些话,因而还是去做些事。使我没有去死的原因很多,“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亦为其一,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地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在以后的岁月里,还将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仍旧有时默念着“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史铁生《我二十一岁那年》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三个字,他在所有人欲望前面设下了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中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和刘易斯的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史铁生《我的梦想》

世界以痛吻他 而他报之以歌

几年前,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读到过《我与地坛》的节选,还记得那是班主任上得一节公开课,特地选了这一篇。一开场,并不急于讲文,而是展示了一系列史铁生的照片,大多都在轮椅上拍摄的。他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这些照片都有个共通点,你们看出来了吗?我思考了良久,惊讶地发现 - 原来照片里的每一个他都笑得特别灿烂,温暖,谦和。我还未曾去细细研究过像《合欢树》《好运设计》《墙下短记》这类的篇章是在他什么年纪写下,但我能猜到这绝不是在他狂暴而绝望的时期。每一个短句,每一次断句我都能感受到渗透出来的向上的力量,像郁郁葱葱的枝蔓,爬满心房。尽管,他说过”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但他也说过“上帝为锤炼生命, 将布设下一个残酷的谜语”。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自我救赎,没人能代替他承受苦难,没人能为他减轻一点折磨,但这一切却都又不是他的错。所以他想要“设计好运”,设计成一个出生于知识分子的家庭,却又不是名门望族,这样就可以拥有淳朴而童真的小时候,可以去打架,可以跟小伙伴嬉戏,甚至可以闯点小祸。母亲也是需要懂点知识的,但不要像父亲那样关心书胜过关心你。“有知识不能知识对物的只是,而是的有对人的了悟”。他要刘易斯的健美身体,不要总是躺在7号病房看那一小束天光,他要一双健全的双腿,能跑能跳,这样就能实现他的第一梦想 - 足球。疾病,无法治愈的疾病,是对于灵魂的补偿还是来世的救赎?佛家有言:今生来世的福报都是一体的。也许,来世他会有比刘易斯更强健的躯体,也许,来世他还会承担些苦难,庆幸的不用摇着轮椅。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文字,寄托在地坛的独自冥想,上天有那么一点怜悯之心也好,他写了千百遍“上帝保佑”。他不再对科学有这么指望,在命运的混沌支点,他更宁愿耗费整天整夜的心力去祈祷,企图一份虔诚的祈盼。我们应该感谢,感谢大劫大难之后,他依然有锐气,依然有热度,为我们带来坚韧的力量。《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都能真切感受到史铁生对于母亲的愧对和遗憾,他的车轮碾碎过很多片红叶,冲撞过很多次夏日里的蝉鸣,挤压过很多大学覆盖的白茫一片,绕过很多春花浪漫的时光过后,终于感悟到身后母亲的伟大和这些年的隐忍。母亲为什么不能等一等,看看他出版的小说,看看他日益乐观的精神面貌?林夕说:谁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我们要互相亏欠,要不然凭何缅怀。这说的固然是爱情,然而亲情也是一个理儿。《记忆与印象》算得上是回忆录,回顾周遭的人事物。“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以一个早已对死不再惧怕的心态,观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往事,也讲起陌生的人空白的人形比如姥爷,和完全陌生的景物比如老家豚洲。我想他是随时做好迎接死神的准备的,才能如此透彻地悟到生命之真纯和本质。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他接受了,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命运的不公,他还能做什么,还能期待什么。他不是那种自怨自艾的人,在命定的苦难里,沉淀自己,放轻自己,一点一点去把荒芜的精神世界构筑得坚实牢靠。地坛是为了等他吧,为了给他一寸兀自静思的空地,为了做那个长久的陪伴者,十几年看着他从绝望的沼泽一步一步自我救赎。那缕游荡在园中的朗朗清风,令他如沐慈悲,辽阔而宁静。世界以痛吻他,而他却报之以歌

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扶轮问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不是想说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说他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更不是想说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那些语句太泛、太虚,对每一个曾被上帝无情摆弄的人都适用。我只是从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起伏,心灵的生生死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每一次复苏,都是对“生命零度”的叩问,叩问之后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里,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终弥足珍贵的一隅,那是他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向上的源头。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轮椅,也要站起。因着爱,因着情,甚至因着对下一世的“白日梦”,虽然这“白日梦”是我等健康人种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说,“希望”又有什么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证明必可达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梦”的冠冕之词,其实两者一样可笑可悯,但给人安慰,给人愉悦,无须消耗,实是人生之最大精神鸦片。 我并不认为他是多么坚不可摧的“钢铁人物”,你以为谁都是保尔柯察金?现实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总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结疤了,又复痛,复流血,复结疤,只要这血还是温的,还能流动,那么便不必在意它会痛,会流出,这样孤勇,直至最后平静接受它的冰冷与枯竭。 正是由于这“写”,这比言语更为私密,更为透彻,更为生生不息的能力,才使得他的这生,在死的对立面上,永远存在。永远无力,但永远坚韧。 人老了,多靠回忆活着。可是还是一种情况,像他这样的情况,因着回忆随时有无可延续的悲哀,才需要这样提前透支回忆,透支情感,透支热情,若无足够幸运,幸运得不被亲友遗弃、淡忘,那么必将是春水东流的万劫不复。 其实这幸运,未尝不是取决于自己。这生,值得死来敬畏。这生,真实得让每一个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问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方也迈出过脚步? 那前方,便是路远山高,人亡马遥的“零度”。 他的勇气,是不畏惧这“回”,是迎向这“回”,拥抱这“回”。 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我与地坛

2013年7月21开始打开史先生的《我与地坛》读着。有时候晚饭后回到宿舍后读,有时候睡觉之前读。中途还出国了半个月,所以拖到昨晚才读完。好像跑题了,史先生的文字让人觉得非常的真实,真实到读着读着,让读者感觉自己在地坛公园,让读者联想起自己一心为儿女操劳的母亲,联想到自己的童年,中学等人和事。他的感恩总是在文字中体现的很完美。

先不做评论

只是粗略的读一遍就妄图对此书做以评论是不负责任的,看似作者只是在叙事在怀旧,但是平淡的行文间却不乏真理,这些真理是作者用数次与死神的照面、无数次的痛苦的挣扎中慢慢的悟出来的。对于这些我们只需要慢慢的领悟慢慢的消化,常读常新。所以,第一遍,不敢评论,只摘抄。“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些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让我惊叹的是作者思考的高度。“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里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任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受挫的北京人

拿地域说事儿,是因为我感觉到了作者和我的人生深深的不同。知识分子家庭,老北京市井生活,这些给作者幸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也是他后面从苦难中振奋起来的重要支撑。人和人并没有本质不同,人生和人生也大都基本相似,大概就是幸福和不幸。但是作者这样的北京人总能有力的找到生活中的幸福的根基,这是我感觉到的燕京一带人的特质,不幸他们也清楚明白。这让我觉得,他们活得豁达,就像冰糖葫芦那首歌,他们对冰糖葫芦的认识不光是好吃,还有甜里带酸,酸里带甜。作为一个山东人,表示十分羡慕。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但不是追求幸福能力。

墙下的那些事

初识秋天的怀念,那是踏进地坛的第一步,第一步却是如此的伤感,不难想象,倘若 人一直处在伤感的天空下,得到的会是什么?看到世界的另一面却如此深深的陷入其中,在其挣扎,在其祷告,那还能怀念下去,无疑是又一次次的在伤口上撒盐罢了......《墙下短记》,始终是其内心的对于现实的写照,面对墙,要么屈服在它的淫威之下,要么就不要熄灭破墙而出的欲望,否则鼾声又起。往往之中,更期望在其下绕道而行,走走停停,却总是走不过困苦的难堪,停下冥想还是祈求,无疑是自掘坟墓了...谁又能逃离注定的坟墓呢,何况我们不是上帝,想想终其一生不过是自我挣扎了....

同样是记事,却似抒情一般唯美。

《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当我第一次拿起它时,只想着硬着头皮将此书读完便好——这是语文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丝毫不曾料想,这真实的作品字字见真情。书,读到一大半时,似觉得有所偏题;读完最后一页,才发现,开头与结尾都紧扣地坛,也许中间部分,是史铁生先生在地坛内的思绪吧。作者是著名的,书是真切的,二者是融为一体的。书中有哀伤、凄凉,也有幽默与搞笑,也许先生并不是想要表达此意,定是我未能理解。史铁生,也有幸福快乐的童年,也有活蹦乱跳的时光,可双腿却在“人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用武之地。“儿子的所有痛苦,到母亲那儿都是要加倍的。”史铁生的母亲,真是要承受世上最大的痛苦啊。对于儿子的烦躁,她能理解;对于孩子的暴躁,她能容忍。作为母亲,为自己施加了这么多压力,甚至临死时说的最后一句话,还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先生一直想写些什么,一直得到众人的支持,而他的首篇小说发表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最终没有给母亲回报。在我的记忆中,史铁生一直在说死与不死,他人问我此书怎样时,这便是我的回答。之前,老师给我们做过一篇阅读理解,便是书中的《秋天的怀念》。当时,不知背景,读得十分迷糊,再读此文,方才明白。此篇虽为我的最爱,可并不是记忆最深,或许是因为篇幅太短吧。《记忆与印象1》和《记忆与印象2》是书中最长的两篇,记忆也格外深。坐在轮椅上,回想过去,回想童年与青春,一片美好——仍能跑跳。读来便知,先生的童年,真是他脑海中最不可侵犯的了。现代的科技生活那么美好,我都对他的童年充满向往,更别提他本人,可儿时的事,想做都做不了了。书是连环画,是电影,当你捧读时,一张张图就会浮现在脑海里。“与朋友的嬉戏”使读者快乐,而先生写作时,定不是此想法,他是在衬托自己如今生活的困难与悲伤吧!史铁生先生说过:“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展,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是的,当人沉醉进记忆时,便无法自拔;而单是印象,就只留给人一片蓝天,任人们信手涂鸦。这就是作者与地坛内心的交流。同样是记事,却似抒情一般唯美。


 我与地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