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章节试读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36058033
作者:向继东 主编
页数:217页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的笔记-第144页 - 走在艰难平反路上的一年

过去经常的说法和人们的理解都是:对你进行平反,这是党对你的宽大。一些长期受苦受难的挨整者,一旦得到平反,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顿生感激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认为,这是颠倒了是非,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因为当年整错了你,那是党组织,具体讲,就是有关领导人和积极分子的错误。他们现在给你平反(往往还是出于不得已,为形势所迫),是改正自己的错误,是完全应该的,并不是出于宽大,更不是恩赐。由于他们的错误,使你受到委屈,应该是他们向你道歉和检讨(胡耀邦就是这样做的),而不是你感谢他们。虽然是很明显的道理,但被整了还对土共感激涕零的,依然大有人在。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的笔记-第114页 - 我们那时的读书生活

成都最热闹的春熙路孙中山铜像旁边,有一个古旧书店,围绕着这个书店外面,很快聚集起一个规模很大的自由书市,很多人拿着自己的旧书来这里互相交换,当然也有以高出标价买卖的,也有以物换书的。当时的自行车是顶缺俏的东西,不但要票,还要一百二十来块钱,等于一个青工三四个月的工资,也是小伙子娶媳妇最起码的条件之一。可是一辆自行车在书市上,只能换一本《约翰·克利斯朵夫》,或者是一本《基督山恩仇记》。1977年底的情况吧。后来出版恢复正常,名著大量供应,自行车肯定更金贵啦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的笔记-第61页 - 迎来第二次思想解放

1979年“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人民大学举办复校后第一次科学讨论会,我在会上作了《反对个人迷信是国际共运史的优良传统》的报告。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反对个人迷信,只是从30年代起斯大林开始破坏国际共运的这个优良传统,大搞个人迷信,到70年代毛泽东时期个人迷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根绝个人迷信。1979年“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复校后第一次全校大型科社讨论会,我在会上作了“反对个人迷信是国际共运史的优良传统”的报告,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来反对个人迷信,后来在斯大林、毛泽东时期,反对个人迷信的优良传统遭到破坏,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是根除个人迷信的消毒剂。明显是完全相同的内容被重复了两遍。本书的编校真不怎么样。许多错字,很多错得离谱。
PS:这篇人大教授高放的文章实在不行,基本就是简历,八股味很浓。差点让我以为是学生代笔的。。。囧。。。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的笔记-第89页 - 我这三十年

我和谢泳并不认识,因为他和丁东是好朋友,才慢慢熟悉起来。1995年前后,我读到他的两本书。一本是他自费出版的《禁锢下的呐喊》,一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旧人旧事》。《禁锢下的呐喊》研究的是报告文学,但讨论的却是知识分子良知和政治体制改革。听说这本书还给谢泳带来很大麻烦,使他出国访学都受到影响。《旧人旧事》是一本随笔集,谈论的是现代知识分子问题。这两本书的见识和文风给了我很大启发。《禁锢下的呐喊》貌似只自费印了一百本分赠相知,因为内容敏感,估计难于正式出版了。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的笔记-第20页 - 1978: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改稿的作家们

柳青追悼会,大约是1978年6月会场庄严肃穆,原总政文化部长刘白羽致悼词,他缓缓地念道:“敬爱的江青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会场上立时涌起一阵骚动声,所有的人都抬头朝台上望去,只听公刘在我背后说:“这种场合,怎么想到江青去了呢?如是早两年,江青不把你杀头才怪哩!”刘白羽意识到自己念错了,又从头念了一遍:“敬爱的柳青同志与我们永别了!”刘白羽你严肃点!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的笔记-作者 - 作者

序【朱正,湖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退休,全国第六届人大代表】
辑一
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就满意了【韩福东,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雷敏,?。其实文章是将对当年首先包产到户的小岗生产队长严俊昌的采访改成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
1978: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改稿的作家们【舒新宇,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公木先生在那一年【高昌,文化部《文化月刊》杂志执行主编。1978年11岁,也不认识公木先生,算是粉丝文吧】
辑二
找回父亲、找回自己【李南央,腊肉秘书李锐之女】
感受1978年历史大转折【汪澍白,湖南社会科学院前院长,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离休】
迎来第二次思想大解放【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资深教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
我的极左经历【吴思,《炎黄春秋》杂志社总编辑】
我这三十年【智效民,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退休】
迎来自然辩证法的春天——记《自然辩证法讲义》的编写【孙小礼,北大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离休】
官场生涯与写作生涯【靳树鹏,吉林省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退休】
1978年的主义与小康——兼怀谷尚斌先生【朱鸿召,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据百度百科,现供职上海嘉定区某机构】
我们那时的读书生活【林雪,双枪老太婆原型陈联诗外孙女,新闻工作者,退休,现从事民间历史写作】
辑三
难忘的一年:我和我的一家【杜光,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88年参与筹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任干事长兼《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双月刊主编。89年风波后,被撤职,随即离休】
还我一身清白【朱正】
走在艰难平反路上的一年【何方,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离休。本文原载《炎黄春秋》2008年第六期】
坚冰开始被打破——我的1978年【陶世龙,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退休。科普作家,文革中因发表过太阳黑子的文章,被认定“影射攻击党”】
我的命运变奏曲【孙丹年,作家,曾经援藏,后回重庆,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市文化局创作室供职】
辑四
命运在那一年改变【葛剑雄,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
我的梦想与期待【李新宇,南开大学教授】
时代变化与个人命运【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生命中的第一次起飞【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改变命运的两封信【苗振亚,《安徽文学》编辑部编辑,作家】
唤醒了沉睡的记者情结【张宝林,人民日报记者、编辑出身,历任人民日报海外版二版主编、中国物资报社长兼总编辑、华夏时报社长兼总编辑,2002年调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研究室主任,08年退休】
我命运中的蝶翅与青萍【章海陵,香港《亚洲周刊》策划编辑】


 革命时代的私人记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