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非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无处非中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9
ISBN:9787806037508
作者:王铭铭
页数:207页

章节摘录

  芝加哥三种建筑空间的第二种,是那些社区之间隔离的房屋和被排斥在都市中心之外的“街角社会”。用马克思主义者的眼光来看,这些空间碎片的存在,正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化的基本特性,它们容纳着的,是那些被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性制度——或马克思说的“生产方式”——压抑着的下层人的生活。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些社区分化、族群分化的空间碎片,为西美尔所说的都市身份和地位,提供了可供参照的体系。倘若没有与现代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相区别的以及被邻里关系、族群关系、阶层关系制约着的下层人文化和社区的存在,那么,就谈不上都市当中的上层时尚、身份、地位和主体解放了。从这个角度看,像芝加哥这样的现代资本主义都市提供的,就是一个整体的生活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维持着社会身份和地位差异的那套规则,同时也为个人打破身份差异和地位差异提供了可能性。或许,西美尔社会学的引人人胜之处,也正是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对于现代都市场景中“街角社会”的解释的引人人胜之处,因为这两种社会学的研究,都指出了同样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现代性,既可以从它的直接表现来理解,也可以从隐藏于所谓“街角社会”的生活态度来说明,并且,二者之间有着极为深刻的互通关系。  受庸俗的唯物主义制约的学者会简单地说,像芝加哥大学这样一所产生、发展于现代资本主义都市的学府,必然是这种资本主义都市的特定产物。事实上,这样一种看法,并非没有它的依据。芝加哥大学确实孕育了数目巨大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家,其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他们的追随者,都以“伟大的方式”从技术和意识形态双重角度,为主流的现代性提供物质和理论的支持。因而,在近二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流行的日子里,芝加哥大学的知识分子,似乎从一个相反的角度,从城市中的“街角社会”观察中发展了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加以简单的“下层人抵抗”的学术风格,运用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的分析办法,这些被大学高薪聘任的学者,一反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实证主义”和“资本主义”,而以类似于马克思主义的姿态来反思我们这个世界的社会问题。  这样的联想不可能完全没有道理。但我们不应忘记,芝加哥大学是由一批虔诚的宗教信徒倡议建设并设计的,它的追求被界定为“心灵之命”的实现,而“心灵之命”的生活方式若真要被实现,则它对于大学知识分子有一个进一步的要求,即,他们不仅要进得去他们生活的世界,还要出得来,依据他们对于这种生活世界的“参与观察”,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提供有意义、能超脱的养料。  ……

内容概要

王铭铭
王铭铭,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与教学,著述《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逝去的繁荣》、《王铭铭自选集》等,针对“中国问题”展开人类学式的分析;《社会人类学》、《人类学是什么》等,从一个侧面试探社会科学的“汉语叙述”。近年更关注古代中国的“天下观”问题,同时对海外民族志的传统产生浓厚兴趣。

书籍目录

在伦敦的小教室里
帝国残影
“席明纳”
费孝通的记述
进入小教室
大师缺席了
直言不讳
多文化
坏天气带来大好处
书院风度
“圣地亚哥之路”
到圣地亚哥的路上
……

作者简介

“无处非中”,出自艾儒略《职方外纪》。较完整的句子,已引在这册书正文的前面。它的意思,现已是一个地理常识,那就是,地球既是圆的,世界上便没有一个地方不能被定义为中心。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来引古代在华欧人的书,不免显得过时。可是,对今天的我们,这四个字却还没有失去其重要性。对我来说,“无处非中”隐约道出了社会人类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阐述的那一简朴的道理;如果我们自以为拥有天底下惟一“合情合理”的文化,那就可能失去理解我们自己的机会,甚至可能失去我们的邻人。承认他人的世界是中心,并苦读这一中心,才能善待自我。

图书封面


 无处非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前些日子读完了王铭铭先生的《无处非中》,一本新出的“旧作”。所谓新出者,这本书是去年9月份出版,算得上是新书;而其中收录的皆是02年之前王先生在国外的游历散记,故可谓之旧作。收录的文章完成于1998至2002年期间,正是先生关注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期间,因此尽管书中描写的地点从伦敦的“席明纳”到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城,从法国的安德烈山的小山村到撒哈拉非洲举办的“学术会议”,从意大利的早期文化到颇具特色的芝加哥城,无论所写的是哪种风土人情,何样特色人物,作者的笔端流露出来的文字无不指向文化人类学的核心价值——对“他者”的包容与理解,这种包容与理解,正是作者对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体悟。“无处非中”语出传教士艾儒略《职方外纪》:“地既圆形,则无处非中;所谓东西南北之分,不过就人所居立名,初无定准。”“大地是球面”这个概念,对各个文明的心理冲击都是相当巨大的,在古代世界,无论中国、西欧还是阿拉伯,无不将自己文明所居之地定义为“中”,而一旦“地球”的概念被接受,人们发现这种心理优越感的根基动摇了,不能不深感恐慌。然而这种优越感并非简单的来源于“中”的定义,更多的是对己文明的文化模式的优越性的天然的和根深蒂固的信仰。当然,由于文化模式的不同,这种优越感的外显方式也不同。西方人给“我”与“他者”之间划了一道明确的鸿沟,毋庸讳言,对自己种族的崇拜与“上帝选民”的信仰,使得他们很难去包容“他者”,不仅文化的交流难以达成,甚至民族的共处也颇为困难。而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天下观”虽然也将自己定义为“中”,但却通过一道又一道界线模糊的同心圆,将“他者”纳入自己的体系。“夷狄”和“华夏”的冲突,从来没有达到过不可调和的仇恨和相互灭绝的程度。而在中国古代,对异文化的包容、接纳和吸收,其时间之持久和内涵之深刻,大大超过了文明或民族之间的对立,在中华帝国最为强盛的汉唐两代,尤为如此。从这一点说开,文化人类学所提倡的“多元共存”与中国的“天下观”很有几分神似,我处是中,“他者”也是中,这就是所谓“多元”;而彼此之间何妨模糊一下界线,用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彼此交流,“各美其美”的同时也“美人所美”。长期以来,尽管文化人类学以左派的面目出现,以文明之间的“平等”的提倡者自许,但西方的人类学家总不免流露出固有的优越感。他们一方面反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异文化的破坏,一方面却也总希望那些“原始”的文明原地踏步,好作为人类学动物园中的展品,供后人参观。而王先生提出的却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传统的人类学所研究的对象,那些尚未进入“文明”的原始部落,已经所剩无几,而人类学也不能满足于对这些原始部落甚至比如中国的传统村落的猎奇式的研究。在书中,王先生对西班牙圣城圣地亚哥的发生学探索,对法国山区村落的观察,甚至在芝加哥对这座现代文明都市的遐思,都展现出与西方人类学迥异的另一种视角——为什么不能从东方的眼光来研究西方呢?对这个所谓“先进”文明就不能进行人类学的考究了吗?“无处非中”也即“无处是中”。当人们的思维冲破“一个中”而达于“无处非中”的境界,那么最后,我们总能抛弃各种“中”的束缚,无处是中。
  •     同与不同在我们的宗族村落里,对于祖先的祭祀活动,与民间信仰中的神和鬼一起,构成了村社仪式活动的核心,也构成了村社群体认同的基本内涵。我们的村社祖先祭祀仪式,一般分为“家祭”、“祠祭”和“墓祭”三类。家祭是以户为单位的,它祭祀的祖先,一般而论是还没有经过超度并进入祠堂的祖先的牌位。祠祭以村社整个家族为单位,一般于春秋二季举行,属于全村社的公共仪式。墓祭于清明或其他节日举行,作为家族集体的祭祀活动,一般在家族的公共先祖的坟前展开。……p180
  •     人类学家注定是位浪漫制造者,他们总是舟车劳顿的到远方去寻找异邦,从事着似乎神秘的事业。对于这种旅程,人们大都将它想作优美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中的琐碎与烦顿。可是,旅行就是人类学家的宿命,即使如此的“忧郁”,也不得不将其进行到底。《无处非中》记叙了王铭铭历次访学历程,其中人类学家的洞察是他力图表现给读者的主要内容。什么是“无处非中”?它是王铭铭以人类学的视野去体察他所观察到的世界。在这个集子中,他以人类学家的视角去阐释他在访学过程中的体验,分别叙述了7则主题。现将其梳理出并归纳为几个关键词。一、 伦敦大学的席明纳王铭铭讲述了他在留学期间所经历的“席明纳”制度。“席明纳”英文写作“seminars”,大意相当于中文的“讨论会”。这种制度源于人类学巨匠马林诺斯基所开创的教学方式。以王铭铭的观点,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在席明纳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互相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教师则通过讨论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席明纳学开拓知识视野。据说,王铭铭就在北大、民大等高校中以身作则与学生们共同参与到席明纳中。在这篇有关留学经历的叙述中,他还论及了英国人类学的传统与在不同高校中的差异,以及费孝通当年的足迹与中英间文化的交流等。二、 圣地亚哥的灵魂西方的城市总喜欢为自己创造一些关于城市的故事。故事中,这些城市或与神话关联,或与宗教关联。在圣地亚哥,与后者相联。宗教是圣地亚哥的灵魂。相比起来,中国的城市似乎更多的与风水以及其他的一些民间信仰相关。归结原因,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王铭铭在此中讲述了圣地亚哥的历史与传说,并以宗教为切入点,阐明了他的思考,比较了中西方城市及信仰上的差异。三 、波伦亚的“他者”今次王铭铭去了意大利。他先从埃柯谈起,从他的小说及电影开始切进他的思考。然后他又谈起了康有为。我以为,王铭铭力图驱除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希望能从国人的角度去看世界。“他者”是王铭铭探求的脉络,同时这里的“他者”指的是相对于中国的他者。以此,便转换了思考的角度,也符合近年他所提倡的人类学者写作海外民族志的“志向”。四、 萨林斯的狮子口在这篇文章中,王铭铭主要讲了芝加哥城的历史与故事及萨林斯的个人生平。同时对萨林斯学术观点与成就有所介绍与述评。这些让人颇为受益。据传,近日萨林斯到中国访问时,出场费要价10万美那个金。××他狮子大开口。不知消息是真,或假。五、撒哈拉沙漠上的熊我想象中的非洲大陆是块充满野性之地。不过,从那些到非洲开会的学者口中,听说到那儿是让人哭笑不得之地,包括李银河、王铭铭,还有最近刚看过的《天真的人类学家》作者巴利。会议的安排让王铭铭一行学者哭笑不得,不过他反而将这股学者当成了他研究的对象。从两个维度看:不同国家不同学者们的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国家不同学者们在日常中不同的表现。整合为一:冲突。在讲述埃柯时,说他在学术上有点霸道,而当他跳起非洲的舞蹈时,说他的身躯象熊。六、 圣安德烈山的乡族法国乡村圣安德烈山是这次的考察对象。在本篇文章中,王铭铭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将法国乡村作为一个社区,谈到家族、讲到信仰,涉及地方传统等等;并且其中间杂与中国的对比。以此,从比较中西方文化的角度显现他人类学的视野。不知怎么地,圣安德烈山让我想起了蒙塔尤以及环法自行车比赛中风光秀丽的阿尔卑斯山。七、 地球是圆的尾篇算是总结。王铭铭将世界地图重新编排,将大西洋当成中心,而围绕它的则是他曾走过的过程。这便冲破了人们所惯常的思维,去除了西方中心地位,甚至可以去除以国家为单位的分类体系。在王铭铭的思考中,将“东方”与“西方”当成了知识建构的体系,也因此触及到了知识形成的本来层面。因此,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其实在为圆的地球上都只不过是一个无方向的所指。即,无处非中。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一本很有学术感觉的文化随记,我是当做游记来看的,好多学术性的东西有点深奥。不过内容很丰富,很长见识。可以看出作者很用心
  •     作者的学术经历。喜欢
  •     访学文丛
  •     “三圈”中的外圈
  •     萨林斯与芝大一章最值一读。
  •     它似乎可以引發人對於到國外做人類學學者的美麗幻想
  •     我不知道该贴什么标签所以我贴了作者的名字。
  •     于散文之中见方法,寓方法于文笔游走之间。一路看来很有启发。
  •     这样的随笔很有趣,不做作
  •     很多照片很好看 以前写作业总爱从里面抄 哈哈
  •     游记文风很好,特意去写带点民族志笔调的反而少了神采;写萨林斯和芝加哥那章值得一读
  •     地即圆形,则无处非中。
  •     十多年前读过,当时的感觉还不错~
  •     从作者的行走中,了解人类学视角下的别的世界(包括处所和人物),以及人类学领域里的东西关系和南北关系。很有趣的一本书。
  •     无处非中
  •     地既圆形,则无处非中,所谓东南西北之分,不过就人所居立名,初无定准。——艾儒略《职方外纪》
  •     王铭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