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回忆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马礼逊回忆录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6
ISBN:9787563346295
作者:[英]马礼逊夫人
页数:320页

章节摘录

  马礼逊为了他的伟大目标,耐心地跟中国老师学习。但是有一次老师在纸上写了一段中文要他练习背诵时,马礼逊把那张纸接过来,突然当着老师的面把纸扭作一团,丢进壁炉里烧掉了。这使他的中文老师大为震怒,拒绝再教马礼逊中文达3天之久。  马礼逊跟他的中文老师重新学习之后,他很快地遵照老师的教导学习了中文的写法和认识了不少中国文字,于是他到伦敦博物院借到了一部,新约全书》中文译稿,其中有《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只缺希伯来书》。马礼逊还到英国皇家学会借到了一本《拉丁文——中文字典》,以便查阅。他的中文老师就开始教授这批圣经读物。在中文老师严格教授下,马礼逊孜孜不倦地学习,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他已全部学完这批中文译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马礼逊在伦敦学习医学、天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字,从1805年5月开始,一直学习到1807年1月马礼逊前往中国之前才结束,共有一年零八个月,加上他在霍克斯顿和高士坡两所学校所受的训练和他在宗教信仰及献身精神上的长时期的修养,为其赴中国开始传播基督教新教打下了  深厚扎实的基础。  在伦敦学习期内,伦敦传教会安排马礼逊住在史密斯先生的家里。史密斯夫人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基督徒,她曾善待过不少被派往海外的传教士。这位夫人对马礼逊的纯正高雅的品格特别器重。马礼逊后来被派到中国,仍旧一直保持和史密斯夫人密切的通信往来。  马礼逊1805年下半年所写的日记和书信中,有以下几个片断。  1805年8月25日他给他父亲的信中说:“我的时间已安排得满满的,一部分学习中文,一部分学习医学,还不时地要外出证道。”  10月2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记得我离开高士坡是在8月4日。到伦敦之后,我格外忙碌,从一地到另一地,还要去学习医学和念中文。上帝赐我厚恩,给我健康和力量去做圣工。10月8日,我的中文老师容三德来同我住在一起教授我中文,这样,我每天都可以有所进步。威廉·勃朗将在最近几天内从苏格兰到此并将和我一起为去中国作准备。我祈求上帝使他的到来能大有帮助。我过多地寄希望于他,而对上帝的期望却不多。自从我重回伦敦后,我感到对上帝的依靠是不够的。我绝对地需要上帝赐给我工作的效力。上帝啊,求你饶恕我,因我过去没有渴望从主得到足够的恩惠。”  11月5日  今晚我的中文老师问我,耶稣是男人还是女人?他说他以前在中国曾见过一个女人的塑像。我无法肯定他所指的是什么人。他说他过去常听说上帝没有脾气,不会发怒。上帝不给人降灾,如果发生风暴或灾荒,那不是上帝加给人类的。看来我的中文老师很喜欢谈论上帝是宇宙的伟大统治者。啊!我祈求上帝启开我的中文老师的心门,能接受在耶稣里面的真理。  11月28日  今天威廉·勃朗到了我处,我停工一天。我希望上帝祝福我们两人。他来之后,我的学习计划要完全更改。我已停止学医,改学数学和天文。  12月9日  当我看到我的中文老师勤读孔夫子的书,而我读上帝的书——圣经却远比他少时,我感到十分惭愧。  12月31日,马礼逊给史密斯夫人的信中写道:“我非常感激您对我的恩待。如您同意,我将请我的姐姐来探望您,盼您能在属灵的事上帮助她。今晚是除夕,这一年即将过去,我对永生看得极为重要。耶稣基督啊!耶稣基督啊!他先我们到天上去,为我们预备地方,再回来接我们同去。我盼望我也能得到永生。”  1806年(马礼逊24岁)铆,他写几封信给他父亲和兄姐们贺年,并在属灵的事上互相勉励。  你们在1812年3月20日写给我的信,我是在9月21日收到的。这封鼓励我的信,使我有点消沉的情绪顿时重又激起了热情。我先前寄给你们我翻译成中文的《使徒行传》,虽然只是圣经的一小部分,却可证明在中国印刷圣经是可行的,且是很重要的。我很高兴你们对此作出了肯定,以致能鼓励我继续这样做下去。我确实感谢全能的上帝,因他赐我力量和知识,得以把圣经陆续翻译成中文。我将用更大的努力进行这项伟大的工程,以达到将圣经全部译完并印刷出版的目的。  上个季度我将已经译完的《路加福音》和数篇劝世文寄给了你们。现在我正在印刷的有大部分《保罗书信》和《使徒行传》第二版修订本,附加了圈点,因一般的中国书籍没有标点符号,难以阅读。在印好后,我会寄几本给你们。上次信中我提到的《教义问答》中文版,已经寄给了博格博士一本。这次货船即将返英之际,我将再寄几本给你们。  我已经收到大英圣书公会寄赠的500英镑,帮助我印刷圣经。我已回信给他们表示谢意。我以作为英国基督徒给中国人的善举的一个中间人感到非常荣幸。我谨代表我所帮助的异教徒,向大英圣书公会致以衷心的感谢。我将雇用一些中国人当推销员,以最低价格出售圣经给中国人。有一个推销员对我说,他是免费将圣经分送给中国人的。我已在今年夏天送了数百本到福建省,我付了运费。  以下是伦敦传教会给马礼逊有关要他中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关系的指示信:  亲爱的弟兄:  今年1月6日,我匆忙地写信给你,是要告诉你一个不愉快的消息,就是伦敦东印度公司总部已通过决议,要把你和该公司的关系全部割断,原因是该公司不但看到了你一本中文《新约全书》,也看到我会的一份议事记录,内载有你不顾中国皇帝的禁令,仍在中国坚持做翻译和散发圣书的工作。该公司认为你做了触犯中国政府的事情,特别考虑到你是该公司的一个职员,因此他们免除你任公司译员的职务。  这条消息使我们极为关心。我们曾向本会同仁提请注意,不要将你出版的书籍送给伦敦东印度公司总部,但却有一位同仁不经意地将你寄来的《新约全书》等中文印刷品送给了该公司的图书馆主任而造成这个后果。  但不论发生任何情况,我们信任你必定会继续做你觉得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继续把圣经全部译完。上帝早巳给你极大的帮助,我们同英国和别国的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同声欢呼和感谢上帝,因他帮助你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热切地为此事祈祷,希望通过你把圣经全部译成中文出版之后,可以使中国民众永远受益无穷。  本董事会已决定赠送给你一本在巴黎出版的《中文字典》,盼能由这次就要出航到中国去的货船带给你使用,另外还附送给你本会圣工的一些新闻报导等。  米怜弟兄来信告诉我们说,你的身体不太好。董事会热切盼望你长寿和健康,为此缘故,如你认为有需要出海航行一次以恢复健康,我们不会反对。你可以认真地考虑去槟榔屿或任何在亚洲的岛屿,也可去好望角,那些地方的气候足以适宜你恢复健康,不一定要回英国休养。这件事由你自己决定,可能这笔旅费相当可观,也会影响你的工作,但董事会愿意很高兴地承担一切费用。  亲爱的弟兄和你的同工们,愿英明和仁慈的上帝赐福于你们做该做的事。  永远和你一起在主里面的弟兄哈德凯斯尔司库(签字)  伯德书记(签字)  1815年2月15日伦敦  虽然马礼逊已不再是东印度公司的译员,他的名字也已在该公司的名单上勾销,因他不肯放弃他的传教事业;尽管如此,他的译员工作对澳门东印度公司和广州英国商行的业务来说是太重要了,这从给他的免职通知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以等待伦敦东印度公司总部的进一步说明为由仍旧要马礼逊继续为公司服务当译员。  在前一年中,东印度公司的代表曾与广东省政府官员对中英贸易的不满进行了令人烦恼的谈判。为了重新调整,公司决定要取消与中国的贸易。在这样困难的状况之下,像以前经历过的所有状况一样,马礼逊不但是唯一挺身而出与中英双方交换意见的中介,而且由于他的深谋远虑和不妥协的坚定立场,终于使中英双方建立了正确的谅解。与此同时,马礼逊既保持了英国的名声,又因他对中国的语言和处事态度有着广泛的了解,尤其是他的温和和善于处理问题,也博得中方上下官员的好感。  以下是马礼逊写给澳门东印度公司调查委员会的信,可以看到他对他个人的安全问题存在着忧虑。  对两个国家,或两个人而言,双方都各有权利与义务;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而言,也各有其权利与义务。可是,中国人却不承认国家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他们对外国人的要求是必须绝对地服从中国的法律,在其法律中不给外国人以任何实际的保护。  中国政府禁止中国人教授外国人学习中国的语言,禁止外国人学习中国法律,不准外国人自由去公堂申诉,不准中国人为外国人提供法律咨询。因此,外国人即使据理力争,还是必须绝对服从中国法律的原则,这就使外国人根本无地自容、无处申诉。事实上,中国的法律是由坐在公堂上审讯的县官高兴而任意解释和判决的。  从一定程度上讲,中国人是把所有外国人当作敌人的,他们不是把全体外国人当作朋友而看作是魔鬼。是否任何人都·一定要绝对服从那些对人们永远持敌意的法律呢?  经验已经表明,中国政府的法律就是要使受审者绝对地屈从,从而判处其死刑,即使外国人完全无罪,或者只是“非预谋的杀人罪”,也难免一死。  中国的巡警过去一直是立即使用暴力拘捕无辜的人作为人质,个别的外国人为此而可能被迫认罪。  中国政府对欧洲人所犯的凶杀案采用的办法是让中国人断言谁是凶手(就算是已经发现了凶手),然后把该人送交地方官审判后执行死刑。如果该外国人提出异议,不承认是凶手,中国政府就下令停止该外国人所属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倘若禁止贸易没有用,就进而停止供给外国人食物和日用品,企图迫使外国人因挨饿而屈服。中国政府采取这种敌意手段,不只是对待个别的嫌疑犯,而是反对该外国人所属的国家在广州的外侨。这种手段乃是没有多少公正可言。  中国政府倘若提出让外国人先审讯他们的嫌疑犯,然后将该人押送给中国官府判决和执行死刑,这种办法是任何欧洲人、荚国人,或任何外国领事以及东印度公司都没有权力去照办的。  中国政府显示的决心乃是,当一个外国人造成一个中国人死亡后,不论那个外国人是怎样造成中国人死亡的,都必定要对那个外国人判处死刑。受刑的外国人不管如何为自己的生命申辩喊冤,因中国人是死在他手里的.都必须执行死刑。因为中国人认为“以命抵命”是公正的。  英国人无权审讯被控杀人的凶手,又不愿将一个无辜的英国人送交给中国人,就造成了英方对所有这类的凶杀案件都拒绝交给中国政府去审讯和判处死刑。但这不是一件可以任意去做的事,也并非是有意要包庇一个杀人凶手的办法。这是英国人背着英国政府不得已去做的不当行为,也是由于中国政府的不公正和血腥的恶意所造成的。这种状况属于道德和商业的罪恶,去包庇一个故意杀人的凶手,或是送一个无辜的人去被处死刑,在道德上都属于犯了重大的罪恶。  要找出一个解决办法是不容易的,可是,不论东印度公司或英国政府,都非常明显地忽视了这个严重问题。仅仅有领事权,而无裁判权,是没有用的。  我想,倘能有一位有权的大法官为英国舰队设立一个副海军司令级的海事法庭,可以解决许多这类的麻烦。在审讯故意杀人犯时将可解决全部问题,还可以避免中英贸易的中断,减少重大的经济损失。对中国方面而言,对这类案件的公正审判,将可使他们看到若今后发生的更为复杂的案件也可得到公正的判决。  如果大法官规定几位海事法庭的审判员必须学会中文和通晓中国的法律,那么,大法官就可为某些杀人案进行辩护而避免死刑。我们有理由可以指望,我所设想的被任命为大法官的英国人,将会逐渐想出一些办法,让中国方面对外国人完全不使用暴力,不中断贸易,或不采取不供给外国人食物和日常用品等措施,也可使外国人不进行反抗。  ……

内容概要

译者简介:
顾长声,江苏省江阴县香山村人,北京大学肄业。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室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美国西世界学院客座教授等职。出版的著作有《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容闳――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等。现为自由作家。

书籍目录

第一时期 1782-1803 从出生到被神学院录取

第二时期 1803-1807 在霍克斯顿神学院

第三时期 1807-1819 前往中国 创办英华书院
第一节 1807年1月引日到9月8 日 从伦敦出发 绕道美国乘船前往中国
第二节 1807年-1809 抵达广州到结婚 受聘为东印度公司译员
第三节 1809-1811担任译员 伦敦传教会加派传教士去中国
第四节 1812-1814 父亲去世 米怜被派来华 妻子携子女回英国
第五节 1815-1819 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通知免其职 历年书信往来

第四时期 1820-1824 译完圣经 马礼逊赴麻六甲访问
第六节 1820-1822 译完圣经 无配去全 书信往来
第七节 1822-1824传教会对马礼逊工作的评估 马礼逊赴麻六甲访问

第五时期 1824-1834 从回国述职到去世
第八节 1824-1826 回国述职 续弦 预备重赴中国
第九节 1826-1834 回中国继续工作 马礼逊在广州去世

附录 马礼逊中英文著作目录
马礼逊生平大事年表 顾长声编
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马礼逊回忆录》是由马礼逊夫人搜集她丈夫生前所写的日记、书信和文件等手稿编纂而成的。该书描述了马礼逊从出生到成长为一名传教士这一过程以及他作为西方派到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为开拓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包括第一次将全部圣经翻译成中文、独自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华英字典》等。本书的内容大多都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从另一个视角透视了18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图书封面


 马礼逊回忆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教会和不少学者都认为英国伦敦会宣教士马礼逊为新教最早来华传教的宣教士,2007年华人教会还举办隆重的大会纪念马礼逊来华宣教200周年。然而,新教教会早在明末就进入中国,当年荷兰归正会宣教士已将福音带到美丽的宝岛台湾。新教首位来华宣教士为荷兰人干治士。乔治.干治士(Georgius Candidius, 1597-1647),生于德国巴拉丁,母亲是苏格兰人。为躲避三十年战争的战火,他们全家移居当时归正教会的基地荷兰。干治士先入莱顿大学学习,后升入归正会神学院深造,毕业后在阿姆斯特丹被按立为牧师。此时,单卡慈牧师号召神职人员前往远东地区为荷兰殖民者提供服务。干治士遂放弃在荷兰的事工,与单卡慈前往荷属东印度(今印尼)。干治士被派往摩鹿加群岛,在当地教会担任牧师。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将台湾作为其殖民地。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干治士到台湾为殖民者服侍。1627年,干治士抵达台湾,成为首位进入中国的新教传教士。和殖民者贪婪本性的不同,作为基督使徒的干治士一到台湾,就关注起了当地人的灵魂得救问题。他不满足于牧养殖民者,而是到新港社,为台湾原住民宣教做准备。他潜心学习当地语言,深入了解民俗风情,并于1629年完成《台湾纪略》一书。为了宣教需要,干治士还用拉丁字母为当地人创造了土著文字,使原住民首次有了文字。做好充分准备后,干治士开始向原住民宣教。他深入各村社,披荆斩棘,艰苦可以想而知,辛勤工作一年半后,大约有一百二十名原住民接受了主耶稣,只是对于真理认识尚浅,未曾受洗。1629年,荷兰宣教士尤纽斯(Robert Junius)来台,协助干治士,二人同心,同工,同劳,福音事工发展迅速,信徒不断增加,台湾也成为归正会在亚洲重要的宣教地区。归正会强调唯独《圣经》,视《圣经》为信仰最高权威。为了让当地信徒能读《圣经》,干治士和尤纽斯遂将《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干治士翻译了完成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尤纽斯则将教理问答译成土著文字。1631年,干治士被召回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离台前他为五十名原住民施洗,成为中国最早的新教徒。2年后,干治士再度来台,与尤纽斯同工,直到1637年回国。此后,干治士还想第三次来台,却被留在巴达维亚担任学校校长。1647年4月,干治士在巴达维亚安息主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马礼逊并非新教来华第一人。将马礼逊视为新教首位传教士始于英美传教士,1907年,在华基督新教差会举行第三次传教士大会,大会定马礼逊为新教来华的开端,并举行纪念活动。英美宣教士的作法,首先来源于特殊的历史时代,由于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在当时,台湾被日寇占据,自然在英美传教士的观念中中国领土只包括大陆,而把台湾去除,在观察历史时肯定会只关注在大陆所发生的事件。其次,因此次大会以英美宣教士为主,而马礼逊是英美差会最早来华的宣教士,在英美差会的宣教士眼中,马礼逊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因而他们视马礼逊为来华第一人也就不足为奇了。之后的中国教会和学术界都沿袭英美宣教士的观点。民国时期著名的教会史学家王治心在其所著的《中国基督教史纲》一书中称“劳勃脱•马礼逊谁都不能否认他是更正新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山祖。”《中国大百科全书》也谓“1807年,英国伦敦布道会派遣马礼逊到中国,是为第一个到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但是近几年来,情况有所改变,不少学者已逐渐关注荷兰人在台湾的宣教。如曹琦等在《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一书中说:“基督教新教之来华,始自十九世纪初叶,远比天主教和东正教为晚。虽然十七世纪,新教曾有过入华的尝试,时荷兰政府在武装入侵我国台湾后,曾派遣教士赴台活动,传教二十余年,发展教徒千人左右。” 卓新平等主编的《基督教小辞典》称“新教各派于鸦片战争前后陆续传入中国,17世纪初曾随荷兰人传入台湾,但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中断。”而林金水所著的《台湾基督教史》则长篇累牍地记录了荷据时期台湾新教的发展历程。必须承认马礼逊入华宣教对新教在华福音事工有其深远的影响,因其奠定了新教在华的基础,经过200年的发展,新教已成为在华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宗派。但是如果将其视为新教来华第一人则不妥,因为荷兰宣教士早于马礼逊180年就已来华宣教,干治士牧师为首位来华的新教宣教士。摘自:拙作:《马礼逊并非新教最早来华宣教士》
  •     这是个难记的名字。看到海报,就兴冲冲地向朋友们宣传:系主任zn要开讲座了!对曰:什么题目?我便无语。更惭愧的是,那天在海报栏前来回走了三次,竟然都没记住“纪念……来华200周年”。但是,在那晚一场诗一般的讲座后,这个名字会让我终生难忘:罗伯特•马礼逊。历史往往只记得结果,马礼逊的功勋足以让所有人崇敬: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将《圣经》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编撰了第一部汉英字典,创立了中国第一份现代意义的报纸,开办了第一个所教会学校、第一所西医医院。然而在令人目眩的光环下,伫立着一个怎样孤独而坚忍的灵魂——“彼将进入异族的国土,将在万事中经历祸福。”教会用200镑把他送上了一条当时看来的不归之路——中国,陌生的环境,炎热的气候,无法沟通的语言,少的可怜的生活费,包括同胞在内的冷漠和排斥,无法相聚的妻子和孩子,教会的任务和神圣工作的责任……这个25岁的青年选择了这条路,也承担起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最可怕的是,他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使后来境遇有所好转,身体上的病痛和精神上的孤独始终折磨着他 ,“孤独无边无际,而信仰是否有极限?”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尝试。二十多年里,上帝的支持和人间的孤独在拉锯,宗教信仰和世俗感情在纠缠,马礼逊在精神世界一片孤寂的黑暗中,创造了现实世界一个个伟大的光环。最让人心酸的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程。患抑郁症的妻子带着孩子们回英国疗养,从告别那天起,马礼逊每天都在给他们写信,计算着家人的行程,盼望着8个月后他们平安到达的消息,而20多年来习惯了的孤独,在人生的迟暮感和病痛的折磨下,更汹涌地向他袭来——我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段日子:生命一天天走向终点,而生命里最后一个愿望、家人抵达的消息也在一天天临近,两段时间在互相赛跑,又在互相拖延,煎熬着肉体和心灵。在对家人的牵挂中,在对天国的向往中,在孤独和绝望中,在宗教的迷乱和狂喜中,马礼逊在异族的国土上离开了人世,没能等到妻子的来信。Zn老师总结得好:我们纪念马礼逊,不是纪念他传教、译经、办报纸……而是纪念一个人,一个高贵的灵魂。“在马礼逊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最高贵的美德,宽容、忍耐、克制”“ 你与我,从马礼逊的一生,看到人,看到人性,看到个人的品格和人类的希望。”而值得我思考的是,在现实的重重困难和精神的孤独绝望下,是什么力量支持着马礼逊走完这段天路历程?是信仰?是道德?我觉得皆不尽然。若是信仰支撑着马礼逊成就伟业,那么为什么信仰不能支撑其他人像马礼逊一样牺牲?那些不来中国的传教士,是否就不如马礼逊虔诚?我以为信仰的虔诚程度是难以用一个统一标准来比较的。再说道德,z老师在最后回答提问时,引述一位老先生的话:为什么现在道德出了问题?因为教育要求大家做一些做不到的事:小时候我们(指他那一代)被教育要诚实、孝敬,这是大家都做的到的;而现在的孩子被要求学董存瑞举炸药包、学黄继光堵枪眼,结果这些做不到,干脆什么也不做了。是啊,道德要求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而马礼逊这种超乎寻常的行为,其动力又是从何而来呢?我还没有想出完美的答案,姑且把它归结为一种本性中异常强烈的献身精神吧。道德、信仰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规范,适用于所有的人;而接受这种规范的人,其行为表现也大致相似,纵然程度有高低之分,也总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比如对道德不完美的人我们可以理解,对高尚的人我们可以学习并做到)可偏偏有一些人,将这些普适性的价值规范发扬到极至,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不可能创造的价值。在景仰和感叹之余,我们(包括这些人自己)却不能找出其精神动力何在,只好仍然归结为道德、信仰之类,并把他们尊为道德的模范、上帝的圣徒。但是,他们的行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每个人通过道德教育、宗教修行便可习得,这与其说是道德信仰的支持,倒不如说是在道德和信仰基础上的超道德、超信仰的奇迹。或许在这些人的心中,康德所说的善良意志、孟子所说的“诚”——凡种种道德的第一因,表现得尤其强烈,当他们接受了道德、宗教等价值规范,便要不顾一切将这种意志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物质的贫富、个人的荣辱都不再重要,精神上的折磨也只是一个片段,甚至生命的毁灭也再所不惜——意志强大到不仅无惧苦难,而且挑战苦难(马礼逊第二次回到中国即是如此),即使毁灭,也在毁灭的瞬间体现了自身的强大——最后,一切都指向更大精神满足:意志力充分展现后的喜悦。我不知道这种强大的意志力,这种本性中强烈的献身精神从何而来,我只能把它归为天赋能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足迹的伟人有两种,一是天才,一是英雄。在我的定义中,天才是在科学、艺术、政治等领域内有特殊的禀赋才能,从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英雄是在道德、信仰方面的模范,凭借他们的品德和由此而来的事迹被后人景仰。一般来说,我们不会被要求学习天才,因为谁都知道天才是学不来的(我们学习爱迪生,也是学他的钻研精神,不是学他的天才);但是英雄却被尊为学习的偶像,这种推崇走向极端就出现了上文所说的“学习我们做不到的”现象。而其症结就在于把英雄及英雄事迹的原因归为道德、信仰,把超道德超信仰的奇迹归为某种普遍价值规范,用几个不具普遍性的事例要求所有普普通通的人。如果理解了英雄行为也是一种天赋、英雄也是一种天才,就不会出现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只不过这种道德上的天赋不同于科学、艺术上的天赋,英雄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天才。另外,把极其崇高的超道德行为归为天赋,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拒绝学习。我们不能去学爱迪生、贝多芬、鲁迅的天赋,我们也不能成为他们那样的天才——天才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代表了一种极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靠近,我们更要开发自己身上的天赋,发掘自身无限的可能,寻找自己的极限。同样,英雄也是一种极限,体现着道德和信仰层面最大的可能性,也在揭示着一个揭示不尽的人性奥秘——我们不能知道人性有多崇高,正如我们不能知道人性有多幽深。而道德和信仰也不等于机械地遵循规章制度,它必须进入反思层面,内化为我们心灵的律令,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善良意志有多强烈?宗教信仰有多虔诚?牺牲的底线是什么?崇高的极限在哪里?这才是“个人的品格和人类的希望”。再次纪念马礼逊。2007/10
  •     广西师大的译本属于普及本,内容多有译者自己的删节,同时为了连接本已不连贯的段落,译者多有自行添加。大象出版社的译本属于学术翻译,相当严谨,是学术著作或引用本所需要的类型。所以,两个译本的数量和质量上存在质的区别,也包括价格。后者数量也极少。这是令人叹息的一点,普及本较差却垂手可得,价格优惠得像大白菜;精品本价高,并非普通读者所易得。推荐如果要看,以精品本为主。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该书系作者亲身回忆,而非第三者所撰,一扫过去歪曲,牵强,误会等方面的弊病,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
  •     流水帐式。
  •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社会演进发展过程中,曾起过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是一个独特视角的回忆。涉及当时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读来饶有兴味。
  •     神的仆人来到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扬主的福音~~~
  •     另一个角度看历史
  •     又是一只摩羯座
  •     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10:15)
  •     一个传教士虔诚的一生。19世纪初的中国。
  •     马礼逊是纯正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的先驱,1807年一个人由英国伦敦传道会差派辗转美国来到当时几乎完全封闭的中国,历尽千辛万苦。对华人的主要贡献是翻译成第一部汉语《圣经》、编撰成《英华大辞典》。读此书心里感到很受激励。虽然翻译不是太到位,有些词语显得牵强,但还是一本很好的书。值得读,尤其已信主的弟兄姐妹。
  •     学英语的动力——看人家学汉语学的多辛苦多认真= =此人可称伟大。
  •     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感谢马礼逊。当年是他们开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播洒福音的种子。东方西方啊。
  •     细读后,有太多太多感慨!一言难尽!中国人对西方,尤其是对基督教、传教士有太多太深重的误解。有时间再细说。★殷铭泽★
  •     2014 1 25-31
  •     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
  •     对清末民初的中国传教士感兴趣可以看看,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最为感慨的是作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能够为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奉献生命,也许这就是信仰吧。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现代人中,应该是看不到了。
  •     挺愉快的一次购物,很喜欢!!
  •     书不错,对我的研究有益。
  •     在强大的实验压力之下,竟然读完本书,这速度我自己开始后怕了啊。。。
  •     翻译很不错,书的质量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