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里的钱钟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魔镜里的钱钟书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3941061
作者:张建术
页数:335页

内容概要

张建术  曾在北京远郊区当过三年半知青,有一年多时间在北京图书馆当临时工,后在一家国企混迹多年,于1993年初辞职出来写作,写作多位应约方式,题材多为报告文学、长篇小说、游记、散文。是一位全才全能的厚重作家。

书籍目录

魔镜里的钱钟书 1 过槛儿 2 华彩书生 3 在土一方 4 等待大赦 5 抛书惊四座 6 在流离失所的日子 7 小酌《管锥编》 8 谁围困了谁 9 钱先生与孔方兄 10 童心狂叟 11 论人三限 12  “软红尘里” 13 做聪敏的君子 14 悬案快讯“热”外短语萧乾三题 1 为了记住的纪念 2 一个人的心肠 3 在阳台写作的人 4 一点说明 附 世纪末的回声序文(萧乾)天佑中华 1  贝天牧在北京国际教堂 2 到828千赫去呼吁 3 今夜神秘的花枝开放 4 九号院的早晨 5 听一听心跳 6 云层透射下的阳光 7 痛苦使一种人学会关怀别人 8 雪中送炭到坝上 9 众人拾柴火焰高 10  “冷血动物”的“冷和热” 11 在良心的旗帜下生活 12 志愿者老头儿别动队 13 在莫扎特的慢板中观照向理性进军 白沙滩长沙滩 撞响天鼓 灰红之歌老留学生 楔子 1 学院草坪 2 资本知本 3 琴心叹 4 人生是改出来的 5 寸草心沧海横渡 ——张健的故事警徽守护生命权——一位大案队刑警的公私事生活在别处 1 无浪漫画室 2 怕曝光的“地下党” 3 水路不通 4 打开药瓶看人生 5 渴望纯净 6 流浪的吉他 7 在夹缝间 8 青山外 9 凝视瞬间 10 老的很老的 11 结语天理 1 在画室 2 楼梯之灾 3 落发出家 4 劳动争议仲裁 5 骨肉之痛 6 二次怀孕以后 7 梦里梦外 8 打击落下 9 逃入昏睡然后醒来 10 生活在别处 11 狭路相逢或最后的对视光天化日 楔子 1 孩子失踪 2 不速之客正午敲门 3 走向林地之靴 4 从寻找到查案 5 BP机响了 6 水落尸出恸肝肠 7 从眼泪到质疑 8 葬礼 9 后事之后后记

作者简介

报告文学两条件:真实与材料完整,作者在创作这本书时,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全面翔实的反应了钱钟书先生生平。揭开了这位“国学大家”的迷般传奇而又平凡的一面,为读者奉上一场酣畅淋漓的阅读享受佳肴。

图书封面


 魔镜里的钱钟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朝花夕拾香依旧          ——张建术及其《魔镜里的钱钟书》杜卫东 曹威张建术的名字并不为文坛所熟知,但张建术的创作实力确应为文坛所关注。他不是那种时髦于当下文坛的文学活动家,没有过硬的作品作支撑,只因为善于编织关系网而如鱼得水。张建术通读经典、学问扎实,其诗歌、散文均有较高造诣,小说更是他的写作强项,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和世界优秀文学的浸淫,别具一格,造诣颇深。然而因作者一直忙于他物,疏于光顾出版界,他近十年的创作大都深藏闺阁无人识。而比他的诗文、小说在艺术水准上略逊一筹的报告文学,却因为有市场“卖点”而首先出版,不免令人唏嘘。不过,即便以这部在张建术操练的所有文学样式中技艺稍逊一筹的报告文学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衬了作者的才华与学识。《魔镜里的钱钟书》是一部张建术旧时所写的部分报告文学的合集。不过,旧的只是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大多数成文于十数年前或者几年前,而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至今看来依然很明丽,其间所饱含的感情更是仍旧温热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集子里的作品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是经得起细致地推敲和值得品鉴的。而按照张建术本人在其序文里所说,“它们都是当初应约所写”,当有几分命题作文的色彩,一般而言,这种情境下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容易在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上受到一些掣肘和摆布,但是读罢全书,丝毫看不出它们有任何跟风和媚俗的痕迹,反倒写得气沉心静、从容有度,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张建术是有着独立的创作精神和高尚的文人品格的,他始终坚持着文学的本真。《魔镜里的钱钟书》一书共收录了十篇中短篇报告文学,既有写钱钟书、阎明复和萧乾等诸位国人耳熟能详的大家的篇什,也有观察平凡的刑警和模特的工作与生活的章节,更有怀着同情心记录下岗女工一段藩篱命运的文字。前者所讲述的虽然大多是一些名人的“往昔旧事”,但是却写出了新鲜意味,颇具深郁的文化感和厚重的历史感;中者所关注的只是平常百姓,却通过生动鲜活的细节勾画出了小人物们的生活情态与心路历程,一气读来,顿觉情趣涌漾、感悟频频;后者更是以卑微而寻常的人、事为经纬,所烛照、所检测的却是整个社会的道义与良心……“人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无论是备受世人注目和崇敬的泰斗、还是为生活和工作而奋斗的普通人,又或者是暂时陷于泥泞人生的弱女子,他们都属于历史的一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者、缔造者,更何况书中人物所处的时期正是共和国风云际会的一段岁月,因此,可以说,张建术的这部作品,无形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描述了共和国过去几十年的道路抉择和民族复兴的过程,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民族记忆和社会变迁史。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在创作上必须要遵循报告性和文学性的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似乎又存在着某种抵牾——报告性要求要快要新,要真实可信,文学性却要求切入的角度要别致,叙述的语言要鲜活,思想的表达要丰富,主旨的完成要艺术。所以,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技术含量是很高的。张建术不落窠臼,采取独特的艺术视野和审美意识,以人、事为骨架,以情感为血肉进行创作,其间凝聚着他跳跃的激情、睿智的思考和理性的批判精神。行文如行云流水,流畅自如,通篇既有新闻学的真实、哲学上的思考、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的镜头语言,又有小说的技巧和诗歌的节奏感,可谓强烈的文学色彩和深刻的理性精神并举。综上所述,《魔镜里的钱钟书》是一部成功而巧妙地实现了艺术性与真实性完美对接的报告文学的合集,读者定然会因书中的真实而震撼、为艺术而感召。尽管就算站在彼时去看,这本书所记录的内容也多是旧情、往事,但是即便把它放到此时来读,它也是具有独特新意的,算得上是一部富有丰谵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学精品。当然,我更希望早日看到他的诗文集与长篇小说的出版。因为那几种题材的作品面世后,折射给我们的才是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以写作为生的张建术。刊于10月10日《北京日报》:http://bjrb.bjd.com.cn/html/2010-10/10/content_325221.htm
  •     你听到世纪的回声吗——关于张建术和他的新书《魔镜里的钱钟书》作者:慕庄“不管写小说还是写报告文学,张建术都有解剖的眼光与兴趣。这是我编辑出版《魔镜里的钱钟书》的一个原因。” 此书编辑李世跃说。作为国内出版界名望颇高的资深编辑,李世跃的鉴赏力和专业水平为业内所公认,出版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哪个作者要是被李世跃看上了,那真是不容易。” 作家张建术的报告文学选集《魔镜里的钱钟书》收录的大部分是他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谈起为什么将这些作品编选再版,李世跃表示,对钱钟书等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忠实记述、文章中解剖的眼光与兴趣、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等,是他看重这本书的主要原因。“现在看来,这些作品依然有意义。”为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画像《魔镜里的钱钟书》一书包含的10篇报告文学,大多是作者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其中,《魔镜里的钱钟书》一篇当年一经发表,即为多家报刊转载、连载,被报告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报告文学中的精品之作。此篇甫一发表,翻译家杨宪益就兴冲冲地向诗人、杂文家邵燕祥推荐。作家萧乾读后即提笔给作者写信,他说:“我活了八十多岁,还是头一回动念头写信祝贺别人写作成功,他可把钱钟书写活了。”至今钱学专家还说:“《魔镜里的钱钟书》是写钱先生的文章中的最重要的一篇。”“《管锥篇》是一部政治著作,不要一开始就把(研究)方向搞错了。”指着《魔镜里的钱钟书》中这一段话,李世跃对记者说:“文章能点到此,就说明作者是有眼光的。我觉得作为传记作者,把人的活动记录下来是基本功;稍高的要求是,剪裁取舍作为一种世界观;再高一层,即是文章能够分析、穿透时代。我希望有这样的作品面市。”上世纪90年代,文化艺术出版社主办了一本名为《钱钟书研究》的杂志,当时李世跃是责编之一。这本杂志对钱学研究的兴起,起到了发风气之先的作用。因为这本杂志,李世跃和钱钟书有过几次交往。回忆当年的情况,李世跃说:“钱先生认为大部分研究他的文章都是隔靴搔痒。我当时不理解,觉得可能是老先生眼光过高。现在想想,是我当时对他缺乏深刻的了解。实际上,钱钟书是一个被误读的人,很多人却未必意识到。”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张建术的叙写给钱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除了钱钟书,这本报告文学集中对晚年萧乾,对杨义、司马云杰、樊纲等当时尚不知名的中年知识分子也都作了精彩描画。“我一直想,应该有人来给20世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做一个回顾,为后来写历史的人留下一些素材。”基于这样的考虑,李世跃认为编选出版张建术的报告文学集具有独特的意义。《魔镜里的钱钟书》中,《萧乾三题》记录了作者和晚年萧乾的交往,情真意切,也是一篇结构很有特色的访谈录,对话、叙事与思考相结合,对反右和建国后的历史做出了简明清晰的诠释;《向理性进军》写了杨义、司马云杰、樊纲三位中年社会科学家,兼顾他们的学术研究和生活经历。“报告文学不像上世纪80年代初那么热了,不是目前的主流文学形式。然而,报告文学作为身处现场的历史、居于真实一极的小说,如果它的作者能够兼顾诚实、分析和文采个性,那么它不但会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能够提供不易磨损的认识价值。另外,像司马云杰、杨义、樊纲等,现在都已是知名学者,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作为他们较早的挖掘者,作者记述了他们精神成长的经历,内容上有可取之处,文字也到位,思想有深度,现在读来仍然有意义。”关注小人物的生存境遇在张建术看来,报告文学是“检测社会的良心”。在大众文学趋附于娱乐,加紧与商业联姻的时候,张建术文章中的那种担当精神,那种进入生活而非知难绕道的品格,令人沉重,引人思索。从这本书的编选篇章来看,最明显的一点是题材的多样性,虽仅十篇之数,其题材的跨度很大,从文化泰斗一流学者,一路写来,归国留学生、运动健将、无名刑警、奇悬命案、美院模特、落难女工、发韧之初的中国慈善事业的先行者,一一跃然纸上,以点带面地呈现上世纪末画卷,这显示了一种视野和驾驭能力。而与之匹配的,是作者笔墨的多样性。同样是叙写老一代文化耆宿,写钱钟书的笔墨雄健挥洒,写萧乾则是细腻苍凉,而写到挣扎在城市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时候,作者的笔触又沉郁顿挫,直逼现实。书中各篇多样生姿的效果,皆因由作者一种固执不移的出发点,即文章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命运。尽管张建术曾说自己写报告文学多为应约而作,但他同时认为这类作品也应有作者的立场,应灌注作者的审美取向、价值判断。书中《天理》一篇,是写一个遭受经理打击的电影院女工愤然告状的过程。这个女工的案卷在北京劳动仲裁委被标为01号,即北京市的第一起劳动纠纷案。这个女工屡告屡败,败而又告,寻过死,出过家,几死几生。在打官司期间,她为生计所迫,背着家人去美术院系充当人体模特,期间经历了种种曲折。但这篇作品写成后却没有在刊物上刊出过。原因是没有人约张建术写它。要不是此次借着出书的机会将《天理》纳入了选集中,也就成了一篇抽屉文学。但张建术认为,写这样的报告文学,对作家十分重要。他说:“《天理》只是我个人的同情心的产物,而我叙写的这个人和事太卑微太常见了,不具有重要性。可是我坚持认为,她们的生活状况命运走向,是应该引起重大关注的。叙写她们,是比写钱钟书更有价值的。从中所检测的,不是别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心。报告文学不能像一次性纸巾,随用随扔。”在李世跃眼中,张建术是属于那种人文型的知识分子。“他们这代人可贵的是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三十年前,很多人把作家当成一个梦,写作被视为神圣或崇高的事情;现在不少人把文学当做文字游戏,快乐至上。人们的选择多了,不是坏事。但不管怎样,我们悠久的人文传统与人文关怀不能丢。在《魔镜里的钱钟书》一书中,读者从后面几篇写小人物的文章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那种人文关怀。如果有人看了这些作品后,还能有点感悟,这本书也就功德圆满了。”目前张建术正在准备《钱钟书评传》的写作。他对这本书的期许是“别开生面”。李世跃对这本书也充满了期待。但写作难度是毋庸置疑的。李世跃说:“写钱钟书最大的困难在于他的很多故事在文字里,如何通过文字写好钱钟书对张建术是个考验。”李世跃的期待和作者设想有一个共同之点,那就是把这本书写成一本形象的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网上有论者将张建术归入“全才型,实力派作家”一族。报告文学在他的创作中占的比重并不大,他主要从事小说、诗歌创作,兼及散文、杂文、论文等等。他完成经年的长篇小说《雪焰》,据说是一部异彩纷呈的力作。以理性之思,以深情之笔,书写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刻画时代变迁的历史肌理,张建术的报告文学让我们听到了一个时代的回响。对于他更为丰富的其他作品,作为读者我们拭目以待。此文摘发于7月《文艺报》: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0-07-19/45720.html
  •     魔镜里的钱钟书  1 过槛儿一辆米灰色卧车驶上弯形车道,戛然停住在茶色大玻璃的医院门前。病人发着38°多的烧,医生没有再放他回家。第二天,钱钟书、住院的消息,在戒备森严的病房区,如芦花掠岸,不胫而走。这是发生在今年漫长燠热的夏天的事。按照中国老年间的说法,73岁、84岁是人生的大坎。钱钟书的亲友知己在别人面前都讳言他的实岁,只说他的虚岁。盖因“84”的“4”字与“死”字谐音。用心真真可感。看遍天下奇书,老来童心依旧的钱先生闻此哈哈大笑:“钱某68岁的时候,没成大款呀,88岁的时候要成新资产阶级了。”一年前,钱钟书也是因发烧而住院。医生查出他膀胱部位有癌变。手术中又发现他右肾脏萎缩坏死。在成功切除癌变组织的同时,医生们把坏肾也拿掉了。住院治疗期间,夫人杨绛50余天不离左右前后,在丈夫的病房内安放一床日服夜侍。待钱先生病好出院时,老太太也摇摇晃晃快成纸做的了。陪住期间,医生、护士、朋友们多次劝她回家由别人替换替换,她都一往情深地说:“钟书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说话时她倦乏憔悴的脸上呈现出静静的笑意。去年手术成功出院后,钱钟书精神大好,每闻楼下耳垂儿上挂铜环的邮递员小伙子高喊“钱大爷拿信”,他即腾然跃起,噔噔噔小跑下楼,比中年人速度不慢,有时还呈蹿跳状。此期间,杨荫杭——杨绛的父亲、钱钟书岳丈的文集《老圃遗文集》,经他们手编订成书了,钱的旧体诗集——《槐聚诗存》亦由夫人一笔一画抄写成册付梓了。正当周围人由衷地礼赞这一对杰出老人的明亮黄昏的时候,不料钱钟书却于夫人生日那天感冒,持续发烧38°不退,急得老太太没了主张。……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不太对号
  •     以为是钱先生自传类的呢,没想到只是区区四五十页,没意思,后悔了
  •     这部饱蘸了知性、理性和感性的大作,我是熬夜读完的,大气磅礴地讲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喜怒哀乐,文笔非常非常优美,推荐一下!
  •     钱钟书、萧乾等等大家在作者张建术的笔下更加生动了,我很喜欢。还有关于留学生、模特的人物速写,也别开生面。让人爱不释手!
  •     不知道是作者还是编辑的原因,有些语句略不通顺,或者是需要加标点符号。有没有人也这样觉得啊?~
  •     真正写到钱老的内容太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